设备管理系统破解版:曹操《短歌行》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6:55:16

 

曹操《短歌行》

 

原文译文对照

原文

翻译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面对美酒应该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好比晨露转瞬即逝,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填满心窝。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狂饮方可解脱。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那穿着青领(周代学士的服装)的学子哟,你们令我朝夕思慕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正是因为你们的缘故,我一直低唱着《子衿》歌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悠然自得啃食在绿坡。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宾客。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当空悬挂的皓月哟,你运转着,永不停止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我久蓄于怀的忧愤哟,突然喷涌而出汇成长河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远方宾客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明月升起 ,星星闪烁,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栖身之所?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只有像周公那样礼待贤才,才能使天下人心都归向我

 

曹操《短歌行》解读

 

  曹操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这大概是没有什么异议的了。但中国主流历史,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把他定位为白面奸臣,定位为心狠手辣的坏人。当然,也有不少人为之翻案,这包括了近代的名人,毛泽东和郭大学者。

  今天,我一点都不想讨论曹操的忠奸好坏问题。其实,我也认为中国历史的忠奸好坏标准是非常无聊的,因此,基于这个标准所进行的忠奸好坏评判,也是毫无意义的。

  曹操是建安文学的创始人,作过不少诗文。不过,我看过的不多。印象中,文几乎没有读过一篇,而诗大概就是读过《观沧海》、《龟虽寿》,再加上下面这篇《短歌行》了。

  曹操的这首《短歌行》大概可以纳入中国古诗歌名篇的范畴了,古往今来,有不少文人骚客解读。虽然大家都引经据典地咬文嚼字,但大多解读都不着边际。这主要是受制于解读者自己的思想和观念不高之故,可以说是以小人之心去度君子之腹了。

  过往的解读,主要有以下几类代表:一是及时行乐说;二是求贤若渴说;三是影响比较大也最无聊的乌鸦嘴说,这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的解读,就是说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是不祥之句,在赤壁大战前写下了这样的诗句,说明曹操必败,所以是乌鸦嘴。

  另外,还有一些所谓的新解,大意是说,曹操通过怀念早年的知音伯乐桥玄,而引发了自己求贤若渴的愿望。这本来毫无新意,但因为牵强上了桥玄,就生生地扯上了点新意。这也是中国堕落文人喜欢乱钻故纸堆的老毛病在作怪。

  通俗地讲,所谓解读,就是瞎猜。古人当时的思想,今天的人怎么能知道?所以,只能瞎猜。而受解读者自己阅历、思想的限制。基本都猜不准。因此,他解读的并不是原作者及其作品,其实,他解读的只是解读者自己而已。

  既然解读就是瞎猜,就不要迷信权威的解读。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解读。我当然也就有自己的解读了,且我相信,我的解读比他们的都好!哈哈!

  其实,曹操这首诗并不难解读,你只要对人性有少少理解,再知道诗言志这点常识,也就必然同意我的看法。过去的那些文人墨客之所以解读得不好,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多少人性。或者说,他们的人性被中国文化的积淀尘封了。

  怎么解读这首诗?

  很简单,紧紧抓住人生几何?这四个字就好了。人生几何是什么意思呢?按今天的话讲:就是人生有多少?这是一个开放性地发问,一般的解读者都只看到了人生的时间有多少就停止了,然后,就生拉活扯上一大堆及时行乐或者求贤若渴的废话。

  曹操的发问,其实是人类对这个问题的千古一问,就是人生到底是什么?这当然不只是包括了时间,还应该包括了对人生价值和生命意义的苦苦求索。其实,曹操的这首诗,就是描写了他在一次欢乐酒会上,对生命进行反复思索求解的过程。

  在表达手法上,采用了类似现在电影所用的蒙太奇手法。总画面在有形的宴会和无限的思绪中不断切换,也不过就是一种常用的虚实相映的写法。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前一句,写宴会的欢乐情况,后一句就自然点出了全诗的龙睛,就是要探索人生的价值、生命的意义。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感叹人生短促,生命无常。是非常浅层次,却又十分自然地联想。这也是浅层次的解读者所能理解到的最高层面了。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虽然可以慷慨激昂地感叹人生无常,但却无法回答生命的意义究竟何在,因而忧思难忘。怎么办?回到现实。生也罢、死也罢,不如喝罢。只好端起酒杯,唯有度康才能解忧。这其实也是中国历代文人骚客,面对这个问题时的共同宿命。

  酒喝了,问题还是无解,思绪自然又要飞舞起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虽然是借用古诗,但还是通过,婉转表达了曹操对这个问题的执着追求,就象追求自己的梦中情人一样的执着。同时,也象我们传达了一个信息,就是这个问题萦绕在曹操脑海里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问题沉吟至今都无法解决,脑袋都大了,头痛欲裂。很可能曹操后来的头风病,就是在这时落下的病根,哈哈!怎么办?想不通就暂时不想。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这段就只好又回到宴会中来,看我有嘉宾,鼓瑟吹笙了。

  但是思绪一旦放开,想收也难。这不,马上又来了。明明如月,何时可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曹操似乎觉得自己已经明白了生命的意义,但又实在捉摸不住。所以有明明如月,何时可辍?明明觉得这个答案就象皓月当空,自己就是无法得到。正所谓看得到摸不着。心里这个急啊!这种焦虑的心情,凝聚到笔端,自然就成了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头痛啊!头痛。只好硬把思绪给拉回到现实场景。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看到朋友们越陌度阡地赶来赴宴,相互问候,诉说别后欢聚之情,曹操深深地感到了友情地可贵,也觉得受到了朋友们地尊重。但尊重和友情就是生命的全部意义吗?

  怎么问题又来了?抬头休息一下。自然就看到了月明星稀。曹操觉得自己就象天上的明月一样,只有独自孤寂地在夜空中面对生命的难题。这时,南飞的乌雀又在上空盘旋,似乎想落到庭院的树上,但绕树三匝后,却发现无枝可依。触景生情,曹操的思绪又起:我生命的归宿到底在哪里啊?

  至此,曹操关于这个问题的思考,也象乌雀一样,绕树三匝了,只是答案仍然没有找到。头又开始痛起来,不行,不能这样继续拖下去了。必须要有个解答,就在今天,我就要找到人生的答案。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好过、呆过都是一生。既然一定要找到一个答案,我就贪心一点,整个大一点的人生目标: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显然。周公是古代官员、文人的最高榜样。曹操认成为象周公那样天下归心、历史称赞的伟大政治家,就是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其实,如果我们抛开僵化迂腐的忠奸观,我们就不难发现,曹操的功业也是可以和周公相类比的。何况,曹操也并没有篡汉,而周公也有恐惧流言时啊。

  生命的意义在哪里?人生的价值在哪里?这其实是古往今来人类一直共同面临的问题。就是今天,我们面对这个千古一问,也都还不能很好地给出答案。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我们今天读来都还有一种莫名的共鸣。这就是因为他和我们一样,都孤独地面对着天地、面对着人生,试图在自己短促的生命中,寻找出一个渺茫的答案。

  曹操要做周公的人生答案,是否就是他内心真的答案呢?我看未必。读《短歌行》,我们不难感受到,前面的句子都比较自然亲切,而最后四句却显得生硬。就象今天的小学生作文一样,最后突然来了点为四化做贡献或者为共产主义献身之类的口号。不难理解,这类口号似的套话往往是给硬憋出来的。诗总得要有个结尾吧,问题总要有个答案吧?但是不是真的答案呢?

  我想,曹操一定会想到,如果自己象周公一样做到了天下归心,难道生命就没有值得追求的东西了吗?人生就从此失去意义了吗?

  联系到现代宗教经常提到的一个著名命题,我们就能明白曹操的幽思绵绵了。这个命题就是:人生有没有终极价值、终极追求?如果有,是什么?

  这样的问题,不能想多了,想多了会疯。但也不能一点不想,一点不想会傻。那么,想多少合适呢?我建议;每天不超过2分半钟。哈哈!

  在这个问题的思考上,曹操显然比后来评价他的那些酸丁们深入得多,但他还没有找到能说服自己的答案。而中国古代另外一位伟人在这个问题上的思考,就比曹操从容得多得多了。

  论语记载: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这是孔子要求弟子各言其志的对话,曾皙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说明孔子是深入思考了人生价值的,甚至头脑里都有一幅建设和谐社会的精确图画。因此,曾皙一说完自己的人生追求,他老人家就立即叹曰:吾与点也!

  我们不难看出,曹操的人生追求与子路、冉有、公西华相似,只是比他们的都要宏大很多。但这样的追求都还属于夫子哂之的范畴。孔子是赞成曾皙的人生追求的,认为那也是他自己的追求,且是更高的追求。

  不过,孔子的追求就是人生的终极追求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