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渊冲:唐略:饮食,平平淡淡才是真——劝病馆@清艾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8:26:39

唐略:饮食,平平淡淡才是真

 

常有人问:“养生,该吃点什么?该怎么去做?”其实,这个问题本身就有误区。我们的生活已经够忙够累,不能再添乱了;我们吃的已经够多、够杂、够没规律了,还要再吃点什么呢?所以,养生不能做加法,而要做减法,为身体减负。

 

※      ※      ※

 

有一天,接到一位老同学的短信,只有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头部受伤、手臂骨折,该吃什么补?”通常,遇到有人问我这样的问题,我都会非常小心谨慎,除非亲眼见到病人或对病人的情况有十二分详细的了解,我是不敢给出任何建议的,人命关天,万一有失误,那罪过就大了!

 

于是,我赶紧给那位同学打电话去询问具体情况。才知道,是她的父母双双遇上车祸,身受重伤,现在正躺在医院的床上,等待手术。她看到年迈的双亲遭此大劫,如万箭攒心,此刻也毫无办法,只想着怎么给两位老人做点什么吃的,赶快通过“食疗”补一补。

 

我在为她感到痛心的同时,也有很多感慨。她的举动也正反映了现在很多人根本不懂饮食。

 

药食同源不同流

 

几乎每天都会有病人问我:“我该吃点什么?”现在很多人不管遇到大病小病,脑子里马上想到的就是这个问题。似乎食物真的是药,可以包治百病。

 

其实,从中医的观点看来,虽说“药食同源”,但在实际应用上,食物跟药物仍是两回事,可谓“同源不同流”。

 

我们知道,中药有“四气五味”,四气就是寒、热、温、凉,是天赋予的;五味就是酸、苦、甘、辛、咸,是地赋予的。清朝著名医家唐容川在《本草问答》中说:

 

人生本天亲地,即秉天地之五运六气以生五脏六腑。凡物虽与人异,然莫不本天地之一气以生,特物得一气之偏,人得天地之全耳。设人身之气偏胜偏衰则生疾病,又借药物一气之偏,以调吾身之盛衰,而使归于和平,则无病矣!

 

人得天地之赋予最全,所以人身上四气五味皆有;物只得到了天地赋予的一部分东西,所以有偏性,只有四气五味中的一种或几种。当人体的四气五味不全或不和时,就会产生疾病,用物的这种偏性,恰恰能补全或调和人体的不全,从而达到治病的效果。所以,草木、鸟兽、金石等物,凡是能靠这种偏性来治病的,都可以说是药物。

 

食物就不同了,食物在四气五味上比起药物来,那就平和多了。固然有酸的食物,但它能比五味子吗?固然有苦的食物,但它能比黄连吗?固然有热性食物,但它能比附子吗?所以,如果要把食物和药物合起来论,那就不是“四气五味”,而是“五气六味”了,四气里面要加一个“平”气,就是不寒不热不温不凉的那种气;五味里面则要加一个“淡”味。我们的祖先当初在挑选食物,尤其是在挑选主食的时候,就非常注意挑选这些气味平淡的食物,使人吃下去后,不至于打破体内原有的平和。

 

药物是药物,食物是食物,它们是有分工的,不能混淆。平时没病的时候,靠平平淡淡的饮食就能养生了;到了有病的时候,就得靠药物的偏性去纠正身体的病邪。可现在很多人正好相反,平时的没病的时候不重视饮食,老想着吃点养生药、保健药,到了真正有病的时候又不想吃药,总想着吃点什么就能把病治好。人啊,干吗老喜欢拧着来呢?

 

我对我的那位急切求助的老同学说:“现在不是考虑食补的时候,先赶紧配合医院治疗吧。”为什么呢?一方面,身受重伤,惊魂未定,尚未接骨,瘀血未化,这时候怎么补?一补就要助长邪气。何况这是老年人,胃气本虚,气血本弱,加上卧床不运动,此时若吃些滋补的东西,即使不出什么别的问题,万一拉肚子了,都会是个相当麻烦的事情。我告诉她说,如果他们能吃得下,你现在只用给你的父母吃最日常的东西就行了,如果食量减少,那你就每天给他们喂点稀粥,吃点青菜羹就可以了,等手术做完了,进入恢复阶段了,再给他们炖点儿骨头汤之类的,滋补滋补吧。

 

我们千万不要以为吃东西吃不坏人,认为食疗是多么安全和通用的,其实,很多病都是吃出来的。饮食只有在平平淡淡的情况下,才能使人健康,太辣、太热、太酸、太咸、太寒凉、太滋腻的东西,都是致病之源。所以人们常说:“鱼生火,肉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一旦你的饮食违背了“平平淡淡”这个原则,问题就来了。

 

饮食的真谛:不在于吃什么,而在于不吃什么

 

所以,人在生病的时候,就不要再问“我该吃点什么”了,而应该问:“我现在不能吃什么?”因为在病中,饮食的忌讳更多。

 

就像上文所说的,重伤重病,不要急于吃大鱼大肉去滋补,这无异于“藉寇兵而资盗粮”;夏季天气炎热,气血在表,胃中虚寒,此时不能过多使用寒凉、生冷、油腻的食物;而到了冬天,气血在里,又要少吃辛辣发散的食物,以免造成过多出汗,发散了阳气;感冒期间,阳气在体表与邪气作斗争,人体内部空虚,这时也不能进食油腻食品,一般来说,吃点白米粥、咸菜是最好的,如果你非得吃肉类、糯米等,只恐邪气要被黏在体内,没有出路;皮肤病,尤其是面部痤疮,就不要吃辛辣,尤其不要吃河虾、海鲜……

 

不仅病中饮食有忌讳,日常生活中,我们的饮食也要有讲究。这令我想到《论语》里讲孔子饮食的那一段: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噎而谒,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惟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不语,寝不言。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

 

这一段话,到处都是“不”字。我们甚至不必仔细去推究这段话的意思,光从这么多“不”字,就应该悟出饮食之道了。常有人问:“养生,该吃点什么?该怎么去做?”其实,这个问题本身就有误区。我们的生活已经够忙够累,不能再添乱了;我们吃的已经够多、够杂、够没规律了,还要再吃点什么呢?所以,养生不能做加法,而要做减法,为身体减负。上面这段话中的这么多“不”字,就是在使劲做减法。在饮食上,等你减到每天粗茶淡饭,每顿无非米饭、馒头、青菜、萝卜、豆腐之类了,你会发现,你的身体很清爽,精神也很清爽。

 

平淡,是饮食的根本。有首歌唱道:“平平淡淡才是真。”最健康的饮食如此,最幸福的生活生活也如此。

 

见《国学知周》2011年第2期

 

(来源网址http://yangshenyangxin.blog.sohu.com/168176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