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规矩有纪律合格党员:古今官职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11:51:26
六、. 官职古今对照实战
1、 概述
中国古代官制中存在着两类官职:一类具有实际行政职能,另一类则代表官僚的品位高下。秦汉以降,历代品位性等级的形态、来源,品位性官职的数量、类别纷繁复杂并且因时而异,其每一细微变化都可以折射出相关政治变迁,解析其中的原因可以显示出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一些重要特点。
2、秦汉官僚的头衔相当简洁,大多不过一官而已。像“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这样的头衔是很希罕的。但汉以后就不同了,官僚的头衔叠床架屋,诸如“使持节侍中都督南徐兖北徐南兖青冀六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录尚书事南徐州刺史竟陵□开国公”、“使持节特进侍中太尉公尚书令都督冀定沧瀛幽殷并肆云朔十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并肆汾大行台仆射领六州九(大)酋长大都督散骑常侍御史中尉领领左右驸马都尉南赵郡开国公”之类官僚结衔,看得人眼花缭乱。
就算魏晋以后的官儿比秦汉能干,兼治十数职毕竟勉为其难。其实这成堆的官衔各有不同性质,并不一定都对应着一份差事,许多不过用来增添荣耀、加重资望及赋予待遇而已。例如“侍中”、“散骑常侍”就是加号,加之者得以佩貂珥蝉,神气多了。“特进”也是加衔,由此朝会时班次就可以进至三公之下了。加“开府仪同三司”则可开设府署、辟召掾属,享受和三公同等的礼仪。“骠骑大将军”并不是军职而是军阶,称“军阶”也只是因其名为武号而已,文官也常用“某某将军”标志位阶。散官“左光禄大夫”用于标志文官位阶,在北朝武职也能获得。此外上述头衔中还包括兼衔、爵号等等。这时官僚的业绩未必超迈秦汉,可资夸耀的官号却五光十色、琳琅满目了。
这样看来,中国古代的职类结构中至少存在着两类官职:一类承担兵刑钱谷、监察考选等等实际行政职能,另一类则主要用于安排官僚品位高下,属“品位性职类”。后一类官号的权责规定有时只是徒具其名,但它们却具有不容忽视的品位意义:用于增添资望、赋予待遇、确认品阶,以及提供起家官职或迁转阶梯,提供候选、储才或安排冗散之位。前面征举的长串官衔,其中有许多就是这类官号。当然,在职能性和品位性官职之间,也存在大量既有职能、又有很浓的品位色彩的官。
3、品位性官职进一步发展,就形成了散阶制,这在唐宋时期尤为突出。以唐制为例,其时文武散阶分别由文武散官构成。文武散阶都是29阶,分别以“大夫”、“郎”或“将军”、“校尉”等为名。粗通古代史的人都会知道,这些大夫、将军等已不再是官职了,只是标志等级的阶号,好像近代的军衔。散阶和职事官阶并不一致,为此还发展出了“行”、“守”等术语以规范之。在入仕之初,官员首先获得的是散阶;在任满解职的时候,散阶依然维系着官员品级;在授予职事官时,散阶高低是必须考虑的因素。曾有众多待遇从属于散阶,例如薪俸、给田免课、刑罚、班序、车舆、衣服等,此外还涉及致仕、封爵、置媵、营缮、丧葬、谥议等方面的待遇。北宋前期一度以“寄禄官”为阶官。唐宋的叙阶及进阶制度,繁复得让人眼晕。
现代文官等级制中,依据品位的分等和职位的分等,构成了两种不同类型。品位的分等是针对人员资历品级的分等,表现为跟人走的官阶;职位的分等则仅仅针对岗位权责确定报酬、划分等级,此外就别无官阶了。唐宋的“阶职分立制”,显属品位分等。
隋唐五代宋分别在前代的基础上建立起一套包括文武散官、勋、阶、品、位、爵、赐、号等在内的,具有一定内容、系统分明的勋赏爵位制度。勋赏爵位制度是官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与正式的职事官有一定的联系,又独立于正常官制之外。
6、宋的官是最复杂的。宋代的官职分官、职、差遣,宋史上说,“官以寓禄秩、叙位著,职以待文学之选,而别为差遣以治内外之事。” 官用于寄禄,相当于现在的行政级别,仅用于确定待遇,宋代官名和实差大多数情况下是无关的,部分有实差的官又叫做职事官,用以区别寄禄官。职是指馆职(昭文馆、史馆、集贤院,秘阁等的职位),加上些虚衔如大学士,学士等,来表示高级文官的清贵地位。差遣才是真正的职权所在,一般都带有“判、权、知、直、监、提举、提点”等字,理论上算是临时性的职务。光有官名而没有差遣,就好比今天的处级科员一样,待遇上去了但毫无实权。
节度使、承宣使、防御使、团练使是官名,是单纯用来表示级别的虚衔。小苏学士的学士是个馆职。知府、通判、都监、安抚使则是差遣。到了神宗元丰年间,由于寄禄官和职事官混在一起、显得非常混乱,于是就将大部分寄禄官改成散官阶。元丰改制,共定了文散官、开府仪同三司到迪功郎共37阶,武散官、太尉到承信郎共52阶。比方说宋江当过的皇城使,既可用作寄禄官、又是职事官,元丰改制后,用于寄禄的官名就改称散官阶武功大夫了。水浒中的太尉、保义郎、武功大夫、武德大夫都是武散官阶。除此之外,还有爵和勋。爵是给宗室贵族的,比如宋徽宗继位前的端王,就是爵的第一等——王爵。
实例1:《岳阳楼记》的作者范仲淹曾担任过的一个职位,“龙图阁直学士、户部郎中、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其中户部郎中是寄禄官,元丰改制后改为朝议大夫、正六品,不过范仲淹另带馆职——从三品的龙图阁直学士,所以其地位等同于从三品,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才是真正的差遣,经略安抚使节制一路军政大权,副使是其副手,延州知州掌管延州一州的军政大权。
实例2:岳武穆岳飞曾担任过的一个职务,“清远军节度使,湖北路荆襄潭州制置使,特封武昌县开国子”,节度使是个官名、从二品,宋代最高武职,制置使是南宋才设置的实差遣,相当于北宋的经略安抚使,掌管一路或数州军政大权,也就是说湖北路的荆州、襄州、潭州三州均归岳飞节制,开国子是爵位的第11等。
如中书令是中书省的最高长官,但是拥有这一官称的人只意味着拥有宰相的资格和可以领取宰相的俸禄,并不意味着他真的就是宰相了。只有皇帝差遣他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时,他才能算是实际的宰相。这种绕山绕水的干部制度,常常会使我们在碰到大宋帝国的官职称谓时,一头雾水,完全找不到北。比如,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判中书省事这个称谓,实际表示的是真正的宰相。但在字面上,它的意思是:尚书省副首长兼中书省副首长,然后代理中书省首长。用今天的官制比喻就是:教育部部长只是一个头衔,并不能实际过问教育部的事务,必须由商业部的副部长兼任教育部副部长,然后再代理教育部部长。这时,只有在这时,他才能算是真正的教育部部长了。
参考文献
[1] 诸葛忆兵:宋代宰辅制度研究
[2]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http://www.gov.cn/
[4] 王贵松、邱远猷:善之途多歧路:五权宪法的理想与现实、《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第40-47页
[5] 于耀文:漕运史话
关注楼主收藏转发至天涯微博
作者:steiner 回复日期:2006-12-8 16:22:22
汉朝只有一个宰相,但遇政府有大政事,亦常有大会议,这是皇帝宰相和其他廷臣的会议。
---------
怎么只有一个呢?
作者:steiner 回复日期:2006-12-8 16:23:27
然中书和枢密对立,也就是宰相管不着军事。
---------
有参与的权力,没有执行的权力!
作者:steiner 回复日期:2006-12-8 16:25:41
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判中书省事这个称谓,实际表示的是真正的宰相。但在字面上,它的意思是:尚书省副首长兼中书省副首长,然后代理中书省首长。
------------------
怎么是"代理中书省首长"呢?
是做中书省的事,后面是任差,怎么会是个职务---代理.....呢?
作者:steiner 回复日期:2006-12-8 16:27:49
差遣才是真正的职权所在,一般都带有“判、权、知、直、监、提举、提点”等字,理论上算是临时性的职务。
-------
后面的几个朝代又渐渐将任差落实了,如提督,知县等等,
从字面上来说是任差,但又是本官.
作者:winefox 回复日期:2006-12-8 16:29:37
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判中书省事这个称谓,实际表示的是真正的宰相。但在字面上,它的意思是:尚书省副首长兼中书省副首长,然后代理中书省首长。
------------------
怎么是"代理中书省首长"呢?
是做中书省的事,后面是任差,怎么会是个职务---代理.....呢?
=======================================
前是衔,后是职
作者:steiner 回复日期:2006-12-8 16:29:49
特进”也是加衔
---------
怎么理解?衔?
阶!
散官第二级!
作者:梨公子 回复日期:2006-12-8 16:31:35
对照呢?是不是要我们自己对照?
国家主席=皇帝
总理=丞相
这才叫对照。
作者:steiner 回复日期:2006-12-8 16:32:26
作者:winefox 回复日期:2006-12-8 16:29:37
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判中书省事这个称谓,实际表示的是真正的宰相。但在字面上,它的意思是:尚书省副首长兼中书省副首长,然后代理中书省首长。
------------------
怎么是"代理中书省首长"呢?
是做中书省的事,后面是任差,怎么会是个职务---代理.....呢?
=======================================
前是衔,后是职
---------------
通常前面的叫本官,大学士等叫衔,具体事务叫任差,或差遣!
职?不太好这样叫吧,人家会误会的,个人认为!
作者:steiner 回复日期:2006-12-8 16:33:45
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
----------
当然少见拉,军政都一把手,
太危险拉!
作者:steiner 回复日期:2006-12-8 16:35:37
衔,职,本官,任差都是不同的,
作者:steiner 回复日期:2006-12-8 16:40:42
在宋代大学士这样的叫职,馆职!
本官是你原来居的官位,但现在要派你去做别的事了,而那个官又没取消,因此叫本官!
任差是让你去做别的事!
衔嘛,让你行使某个官的某些职权所加的头衔.如清代总督加XX衔!
兄弟的个人意见!
作者:亨利二世 回复日期:2006-12-8 20:32:15
强文
作者:奔命年 回复日期:2006-12-8 21:06:30
3
作者:yyyrrr999 回复日期:2006-12-8 21:25:06
牛人!
拜一个!!!!!!1
作者:xx0716 回复日期:2006-12-8 21:41:36
篇幅太大了
作者:清风拂江 回复日期:2006-12-8 22:25:10
收藏
作者:bad-guy 回复日期:2006-12-8 23:58:32
记下,迟些慢慢看
作者:现代匈奴人 回复日期:2006-12-9 0:06:16
先看《清史稿》卷116志91“职官三”关于总督、巡抚职权品级的记载:
“总督 从一品。 掌厘治军民,综制文武,察举官吏,修饬封疆。标下有副将、参将等官。巡抚 从二品。 掌宣布德意,抚安齐民,修明政刑,兴革利弊,考核群吏,会总督以诏废置。标下有参将、游击等官。其三年大比充监临官,武科充主试官,督、抚同。”
“初,河南、山东、山西等省专置巡抚,无统辖营伍权,以提督为兼衔。直隶、四川、甘肃等省专置总督,吏治归其考核,以巡抚为兼衔。而巡抚例受总督节度,浸至同城巡抚仅守虚名。即分省者,军政民事亦听总督主裁。文宗莅政,命浙江、安徽、江西、陕西、湖南、广西、贵州各巡抚节制镇、协武职;总督兼辖省分,由巡抚署考会题,校阅防剿,定为专责,职权渐崇。光绪季年,裁同城巡抚,其分省者,权几与总督埒,所谓兼辖,奉行文书已耳。宣统间,军政、盐政厚集中央,督、抚权削矣。”
根据上面记载,可归纳如下:
(1)总督、巡抚虽然都是“封疆大吏”,省级最高长官,但巡抚只管一省,而总督最多可管三省,如两江总督就管江苏、安徽、江西三省。
(2)总督文武都管,既管行政、司法乃至文教科举,又可指挥一省至三省军队,巡抚主要管行政、司法、文教科举,属于总督管辖范围之内的省份,不但军事归总督管,巡抚也要听从总督领导。只设巡抚不划入总督管辖区的省份如河南、山东、山西,巡抚要兼提督才能指挥本省的军队。
(3)如果一个省既设总督又设巡抚,巡抚要服从总督领导。如果总督衙门和巡抚衙门设在同一个城市之中,则巡抚形同虚设,几乎没什么实权。(当然,像山东、山西只设巡抚不设总督的省份,巡抚权力是很大的)
(4)总督是从一品巡抚是从二品,比总督低一等。
以上说明,总得来说,总督无论权力还是品级都必巡抚要大要高。
作者:大糖膏参 回复日期:2006-12-9 02:27:13
作者:梨公子 回复日期:2006-12-8 16:31:35
对照呢?是不是要我们自己对照?
国家主席=皇帝
------------------------------------------------------
非也,本朝称得上核心才能算帝皇
作者:大糖膏参 回复日期:2006-12-9 02:30:46
作者:梨公子 回复日期:2006-12-8 16:31:35
对照呢?是不是要我们自己对照?
国家主席=皇帝
------------------------------------------------------
非也,本朝称得上核心才能算帝皇
作者:六朝旧事如流水 回复日期:2006-12-11 07:49:18
楼主:
1、唐代的三省,尚书省长官为正二品,但因太宗曾居此职而后不设,以副长官主省事,左右仆射为从二品。而中书省长官中书令及门下省长官侍中为正三品,故有同中书门下三品之称,但到中期以后则升级为正二品。
2、清代的内阁即是中央政府,将大学士译为政治局常委不太妥当,首席大学士可译为首相,其他则为副首相,协办则为国务委员或政务委员。应当译为政治局的是军机处,自清设军机处后内阁退处无权,而军政大事均由军机大臣集议,军机大臣系差遣职务,以亲王尚侍等权贵以原衔兼任,这与当代的政治局是相当的,也类似于前代的录尚书事、同平章事,所以军机大臣为政治局常委,大臣上学习行走为一般委员。
3、鸿胪寺译为外交部不当,清代的外交部是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之前则由礼部承担,该寺主要负责对外接待,典礼事务,相当于中央典礼与礼宾局。
4、领侍卫内大臣不可译为北京军区司令,直隶总督或直隶提督译为北京军区司令还可以,内大臣一般有几个人,由权贵兼任,共同负责紫禁城的警卫事务,可以译为兼管紫禁城侍卫事务大臣,现代一点叫兼管中央警卫局工作。
作者:steiner 回复日期:2006-12-11 08:44:02
直隶总督或直隶提督译为北京军区司令还可以
---------
也不全对!
作者:steiner 回复日期:2006-12-11 08:45:24
清代的内阁即是中央政府,将大学士译为政治局常委不太妥当,首席大学士可译为首相,其他则为副首相,协办则为国务委员或政务委员。
----------
光内阁大学士在那个时期不是相!
内阁大学士加军机大臣才是相
!
作者:伊蛮 回复日期:2006-12-11 20:5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