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心碎的古典美句:殖民主义岂能被修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4 04:12:32

    西方国家对此次中东危机毫无思想准备,这对时下流行的“帝国主义优大于劣”修正学派是一次重大打击。过去十多年,以哈佛大学历史学家弗格森为代表的新生代美国学者,试图为西方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辩护,认为西方殖民主义给非西方地区和国家提供了六大“应用程序”,即竞争意识、科学、私有产权、现代医药、消费型社会和勤奋工作精神,对这些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功不可没。作为前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的中东广大民众对此类结论是绝不愿意苟同的。

    美国某著名智库最近哀叹,在中东动荡的历史时刻,美国的影响力开始下降,“很少有人关注美国国务卿说些什么”,好像中东一些国家的动荡仅仅是内部事务,与美国的影响关系不大。西方媒体也在刻意强调中东内部的因素,将其归因于几位领导人共有的专制,这些回避的正是中东动荡的近代被殖民主义根源。

    首先,西方列强在这一地区的争夺和控制长达百年之久,在石油成为重要战略资源之前,西方对其经济和社会发展并不关注。二战后,西方各国对该地区一贯采取实用主义态度。老牌殖民帝国英国和法国的利益是保持苏伊士运河以东的战略地位,而超级大国美国将保证以色列的国家安全看成重中之重。战后石油资源的重要性大增,所以西方的基本战略是稳住中东局势,支持所有对以色列没有公开敌意的国家,同时压制反对美国亲以政策的政权。换句话说,美国和西方的政治标准从一开始就是双重的,并不以民主自由的意识形态为基础。此外,即使在冷战期间苏联时而有所介入,在这一地区的政治和经济领域中占主导地位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所以对中东出现的大动荡局面,西方难辞其咎。中东以资源经济为主的发展路径造成国内收入的巨大差距。由于多数国家的体制是西方支持下的家族统治,很难形成以民为本的发展战略。多年来中东的失业率居高不下,这也是造成大规模社会动荡的基本原因之一。近期美联储推行的“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向国外出口通胀压力以解己之危,造成粮食和资源的价格膨胀,也是触发中东危机的直接导火线之一。

    另外,中东民众对受制于西方的局面长期不满。动荡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广大民众想从外部大国的干预之下解放出来,这样才能自主地选择适合自己国家国情的发展策略。

    首先,美国自“9·11”事件以来的所谓“大中东民主改造计划”被打乱。另外,中东与中国的战略利益开始靠近。可以说,西亚同东亚地区或许因此而产生政治一体化趋势,造成自近代以来亚洲第一次排除外来干扰、重新整合的新格局。

    中国从不干涉这些国家的内政,在巴以争执中保持一碗水端平的立场。同时,中国同该地区的经贸关系近年来大幅度上升,虽然动乱会带来暂时的损失,但是长远的前景仍然十分看好。这些国家在革命之后寻求新的发展路径,对中国发展道路的历史经验必然感兴趣。▲(相蓝欣 本报特约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