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用手铐生产许可证:细雨杏花飞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9:18:24
细雨杏花飞
本报记者 郑 娜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1年04月05日   第 05 版)

清明两字为王羲之书法。

 

清明放风筝

清明游园
清明,只是念起,就不知让多少人心向往之了。和煦的春风之下,天地明净,空气清新,溪水潺潺,草儿绿了,桃花红了。这样的时间,本应播种万物,尽享初春气息,然而千百年岁月,就像一层复一层的沉积岩,叠加成了它今日更为独特而坚硬的文化品格。慎终追远,丧尽其哀;追远者,祭尽其敬。这是回到自然的日子,也是回望祖先的日子,缘何如此,耐人寻味。
起源于节气:春耕春种
说到清明节的形成,不能不谈到清明节气。
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最初主要为时令的标志,时间在冬至后一百零七日、春分后十五日,公历的四月五日前后。汉淮南王刘安在《淮南子·天文训》说:春分后十五日,“北斗星柄指向乙位,则清明风至”。
清明风古称八风之一,是为东南风,因“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所以叫做清明,这是清明作为节气得名的原始。作为节气的清明,在春秋战国时就屡有所记,《逸周书·时训》记载:“清明之日,桐始华。”《管子·幼官》云:“清明,发禁。”
清明风温暖清爽,在和煦的春风之下,天地明净,空气清新,自然万物显出勃勃生机。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忙时节。“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延迟。”“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植树造林,莫过清明。”各地的这些农谚真实反映了清明节气的重要农事意义。
然而,节气清明的出现,并不意味着节日清明的诞生。近年做了大量清明节俗研究的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副教授张勃说:“节气终究只是气候、物候变化的标志,与富有人文意义、充满情感、包含特定活动的节日在性质上是完全不同的。但是,我们也无法否认,节气清明的存在对节日清明产生的重要意义。”
“收编”寒食:禁火冷食
“古代节日一般依据节气时令,但脱离节气时间点,另外生成民俗节日,立春到新年、夏至到端午走的就是这一路径。但清明却没有沿用这一文化习惯,它将寒食节俗收归到自己名下,与此同时清明也改变了自身性质。”北师大教授、民俗专家萧放表示。
寒食节本在冬至后一百零五日,也就是清明节气的前一日或二日。南北朝《荆楚岁时记》云:“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饧大麦粥。”寒食节最早的主题是禁火与冷食,最长可达一个月。
禁火寒食的源头,应该与远古人类的火崇拜有关。古人认为万物有灵,火也一样,人们为了免除旧火的危害,除了平常小心供奉,恪守一系列禁忌之外,还要定期改火。有关改火的记载,较早在《管子》中的《禁藏》篇提及,阳春三月,要修屋修灶,钻燧改火,掏井易水,以除毒害。
到了唐代,将改火集中于寒食清明期间,一年一度进行。寒食节禁火三日,到清明早晨家家才能换上新火。宋承唐制。元以后,禁火习俗还是衰微,但相关习俗现仍在一些地区流传着。
扫墓习俗:将生死并置
清明节虽然与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和寒衣节(农历十月一日)被列为三大悼亡节,但后世一般不称清明为鬼节,因为清明重在扫墓祭祖,表达孝义和追思。
“中国人对祖先与先贤的祭拜是一种道德信仰,是发自个体情感的感恩、纪念与缅怀。”张勃说。扫墓习俗,古已有之。上古时期祭仪中已有春季祭祀宗庙的大礼。春秋战国,墓祭风气在民间兴起。汉代时上坟祭扫之风日渐流行。汉代王充《论衡·四讳》曰:“古礼庙祭,今俗墓祀。”
唐人沿袭祭墓风俗,并扩大到整个社会。唐玄宗鉴于士庶之家无不寒食上墓祭扫,于是下诏“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寒食上墓遂被编入《大唐开元礼》,成为国家礼制的一部分,而民间扫墓的风俗也就此被固定在清明前的寒食节。
唐人已将寒食清明并称,白居易《寒食野望吟》描写寒食情景:“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每至清明,“田野道路,士女遍满,卑隶佣丐,皆得上父母丘墓。”(柳宗元《与许京兆书》)。
不过,由于寒食节期间禁火的要求,有人也对此提出疑问。唐代诗人王建《寒食行》里就问道:“三日无火烧纸钱,纸钱拿得到黄泉?”人们更乐意在用火的清明日上坟祭扫。宋朝时,清明逐渐取代了寒食的节俗功能,明清时期,寒食基本让位于清明了。“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粲粲然满道也。”(明代《帝京景物略》)。
正因为清明被赋予了祭祖的功能,“许多传统节日式微了,清明节却拥有存续的活力!这活力主要来自于清明节的独特气质。作为一种社会安排,清明节是对死亡和生活的并置。在生中感受死,在死中感受生。与此同时,人们获得了一个家庭、一个家族、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张勃说。
整合上巳:扩大内涵
上巳节是古代农历三月三日举行的,主要风俗是踏春、祓禊(临河洗浴,以祈福消灾)。
一般认为,正是在唐代,清明、寒食、上巳完成了整合,逐渐统一在一个节日里。唐代诗人元稹的《寒食日》诗曰:“今年寒食好风流,此日一家同出游。”唐代诗人王维《寒食城东即事》云:“清溪一道穿桃李,演漾绿蒲涵白芷。溪上人家凡几家,落花半落东流水。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竟出垂杨里。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随着社会生活的演进,清明节俗较早出现了由神圣祭祀向世俗娱乐转化的趋向。这种趋向在都市表现得尤其明显,清明祭墓成为踏青春游的假日,墓前分享祭品的习俗变成了郊游的野餐,插柳日在民国时期也变成了‘植树节’。”萧放表示。
清明节俗的新变化反映了岁时习俗演变的一般趋势。不过,由于中国历史文化的特性,中国人的血亲观念与尊亲意识依然浓厚。只是,上巳节的汇入大大加强了清明节的文化内涵,许多传统的娱乐项目成为清明节的文化活动:放风筝、荡秋千、蹴鞠、击鞠、斗鸡、斗蛋、雕蛋、斗草、拔河、采百草、曲水流觞、吟诗作画、丝竹管弦……
正因如此丰富,古代书法家、诗人、画家很早就关注到了这一题材。除了王羲之《兰亭集序》外,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唐代画家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虢国夫人踏春图》都描画了游春景象。宋代画家张择端更有《清明上河图》,描绘了京都清明时节的繁华景象。
这些作品如今都成了稀罕珍宝,可清明仍然是每个中国人的节日。“在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下,有时真的得暂停脚步,回到自然,回到祖先安息的地方,重温先人的智慧,聆听传统的声音。”萧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