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职业学院分数线:新浪网_生活空间_新闻报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2:42:41
论坛讨论:俺也说说区域曝光法。
新浪网网友 http://www.sina.com.cn 1999年8月2日 10:19 新浪网
网友lifeisbeautiful:
看了坛子里大家对于区域曝光法的理解,我比较同意FOTOB UG的看法。
在黑白摄影中,可以通过运用曝光和后期暗房处理,使照片能容纳的区域达到10区左右。而在彩色摄影中,由于一般无法使用暗房技术,彩色照片的宽容度一般在7EV左右。也就是说,一张片子只能有七个区域是有相当细节的。
基于这种分析,在测光及决定曝光数据时,应当强调作者的创作意图,也就是亚当斯所强调的“想象”(ENVISION),用通俗的话说就是,你想把片子拍成什么样子。本人在拍片子过程中用得最多的是点测光。我的一般思路是这样的:
1.首先决定片子的主体是什么:充分表现主体的细节,使主体的色彩得到较好的还原(或者按照作者的意图得到体现)。单反相机的测光表都是反射型的,因此,如果直接对着物体测光,这时测光表就会受到物体反射率的影响,而无法真正地或者照明主体的光源的EV值。由于测光表通常把18%的灰作为基本点,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有两种可行的方法:(1)直接对着主体测光,同时估计主体的反射率,从而得出如果主体和18%的灰在同样的光源下,他们的EV值会相差多少,根据这一数值做相应的调整。比如说主体是一只黑猫,如果直接对着黑猫测光,得到的数据是 f5.6,1/125,这时可以减少2档曝光,即f11,1/125。这种方法的缺点是误差比较大(因为纯属按照自己的经验加以估计)。(2) 将18%的灰板置于与主体同样的光源下,对着灰板测光,得出的数据就是照明主体的光源的实际强度。一个变通的方法是对手测光。首先应当将自己的手与18%的灰板进行比较,找出其间的差距(零点几个EV?)。其次,在拍片子时,将手置于与主体同样的光源下,对手测光,得到的数据再根据上述的差距作相应的调整 (本人的手与18%的灰相差1/3EV)。对手测光是比较简便和准确的一种方法。值得一提的是,柯达胶卷的塑料筒盖子就是18%的灰。 (3)上述两种测光的方法各有长短,第一种有一定的误差,但在作者无法接近主体时(比如说主体距离相机很远,或抓拍),只能使用第一种方法。第二种方法比较准确。通过这一方法得到的曝光数据可以使片子充分还原为人的肉眼所看到的效果(即第五区 )。但是,拍片子不仅仅是为了记录,更重要的是为了表现,因此,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图,对得到的数据做相应的修改,比如说想把主体拍得更暗些,更亮些,等等。这种修改将导致主体所在的区域发生偏移,也就是说偏移到第几区。
2.在决定了主体的曝光量之后,应当考虑的第二个问题是,位于照片内的其它物体在以后的片子中将会有什么表现,会不会干扰主体?因此,需要对第一步所得到的数据作进一步的修正。可以在确定主体的曝光数据之后,用相机的点测光对着主体以外的物体扫一遍,看看其它物体过了几档,少了几档。由于根据第一步所得出的数据是将主体置于第五区(或者如果已经作了修正,则可能是在其它区域),有时为了略去不必要的细节,可以修正第一步所得到的数据。比如说,根据目前的数据,干扰主体的物体位于第3区,这时仍有大量的细节,则为了减少这种细节,可以降一档曝光,将其位于第2区,细节可能会大大减少。但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主体的区域同时也就发生了偏移。因此,作者应当考虑这种偏移所造成的影响与不偏移时其它物体的影响孰大孰小,两害相权取轻,从而决定是否进行偏移。
总而言之,要拍好一张片子要做很多的考虑,采用上述的方法可能会比较繁琐,但熟能生巧,多次使用之后,会越来越得心应手,找到感觉。不知我是否将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这一看法是否准确?希望各位指正。
网友蛋白天使:大至上同意,但是。。
想再加一点意见。事实上,正确的曝光,就是自己喜欢的曝光,所以曝光是带了一个很主观的思想在里面的。也就是说,没有绝对正确的曝光。我一般是跟LIFE的思路差不多,不过包围曝光是少不了的,尤其是大部份人都不自己大彩色负片。反转就更不用说了。在胶卷不算贵的今天(相对于ANSEL的年代),多拍两三张又算什么哪?
网友felix-tian:您说得完全不对....
区域曝光法的测光只能用反射式测光表,不能用入射式.
原因很简单:入射式的测光可以保证得到"实际"的准确的曝光,但是不能测出进而控制每一部分的受光量.
区域曝光法的精髓就在于分别测出每一部分的反射亮度,然后加以控制.
看来您对区域曝光法根本没有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