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禁与减持:台媒 中国大陆应介入中东变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7:13:08
台湾《旺报》日前发表社评,题为《大陆应介入中东变局》,摘编如下:

 

  西方联军对利比亚连续空袭后,中东情势依然混沌不明。外界无从得知利比亚平民的伤亡,也难判断卡扎菲何时下台,看来禁航区的后续军事行动,短期内不易终止。

  欧美国家在利比亚上空设立禁航区,表面上或在进行人道干预,实际上则为转移革命风潮的焦点,避免利比亚内战波及周边产油国的安全,进而冲击美国主导的中东秩序。由于大陆近年来推动“(企业)走出去”战略相当成功,足迹遍布拉美非、中东、中亚与地中海沿岸。利比亚战火一旦迅速蔓延,难免冲击中国在该区的庞大政经利益,北京此刻不宜仅透过官方媒体传达立场,而应设法采取更为主动与积极的作为。

  中东与北非局势若难以善后,全球经济必然会受重创,甚至可能因此打破现有国际秩序。就前者而言,全球金融市场目前仍未脱离日本核危机的阴影,利比亚战火如再持续扩大,国际油价势必大幅上扬,进而引发全球高通货膨胀与高失业率;据估计,国际油价若重回147美元的历史高点,全球通膨预计会上升1%至2%,大陆所承受的通膨压力,可能更大。

  中东变局对中国最大的冲击仍在于,大陆在海外的投资与能源合作关系会因此生变。中东一直是大陆经济发展的能源主要供应地区,近年来大陆在地中海周边和非洲漠南地区扩大投资、增加经援和鼓励移民,无疑就是为分散风险。根据国际能源署评估,中国石油进口量在2030年时会追上美国,如何确保能源安全,应是北京未来对外政策的重要环节。

  中国企业在1990年波湾战事与2003年美伊战争中,曾遭到重大经济损失。不久前,北京在利比亚大规模撤侨,再次造成当地中资企业的巨额亏损。13家大陆国营企业在利比亚投资的基础建设、电信或能源领域,已全部停摆,复工遥遥无期,长期的经济损失,恐难以估算。

  利比亚战火短期内若不停止,威胁大陆的不只是经济利益,还考验其国际影响力。根据西方学者1970年代对霸权兴衰的研究,经济成长下降、超越承受能力的军事支出、消费水平高于生产力、主导全球秩序的成本提高等让霸权走向衰落的因素,看来已象是美国今日写照。世界各国都在观察,面对衰退中的美国霸权,中国将扮演何种角色。

  当然,仅从中东和北非的革命,并不足以印证美国长期主导的中东秩序已濒临崩溃,从该地区高涨的反美情绪、欧巴马谨慎回应中东变局、部分阿拉伯国家对中国角色有所期待等现象来看,北京确实到了外交转被动为主动的时候。而站在维护海外战略利益的角度,大陆“不干涉他国内政”的立场,应进行必要调整。

  卡扎菲虽然与北京领导人没有私交,但也从来不是美国的盟友。大陆对西方制裁卡扎菲的决议,初期立场保守,对联合国安理会设立禁航区的态度亦不积极,目前对西方联军伤及利比亚平民的作法,则是透过宣传机器加以挞伐。面对利比亚局势发展,中国或碍于地缘政治,使其维护中东的能源利益力有不逮。在现实利益考量下,北京现阶段能做的是与美国合作,共同维系现有的中东秩序。

  面对西方联军“以暴制暴”的处理方式,北京除了严厉批评与呼吁和平外,似也应主动而积极的回应,特别要防范西方联军在卡扎菲坚持不退让的情况下,派遣地面部队进入利比亚,直接威胁到其在非洲的战略利益。

  大陆身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其实可名正言顺扮演中介角色,先促成交战各方停火,再设法在利比亚执行维和任务。北京也可以考虑在地中海周边及非洲漠南地区,建立风险评估与战略预警机制,必要时亦应在危机地区设置军事缓冲地带。

  随着经济利益和能源需求扩大,中东事务很难让大陆置之度外。北京从2002年首次派遣中东特使迄今,已多次被迫应对区域性的现实挑战。大陆过去强调韬光养晦与不强出头的外交政策,一方面或与内部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关,另一方面或源于西方社会对中国崛起的不安和疑虑。不过从中东情势和利比亚战火的演变观察,大陆对中东变局如何化被动为主动,恐系难以回避的课题。

www.stnn.cc来源:台湾《旺报》    编辑:张振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