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理工大学:辕子文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22:28:39

教育思考之一:

教育,应关注孩子作为一个“人”的发展

 

 

记得刚开学时,我班转来一个台湾籍的学生,一次与其母亲交谈,他母亲问起我们学校有哪些“规矩”,以知道他们如何配合才对。当时我说了一句至今想起还颇为得意的话。我说:就我们学校而言,只要是对学生的发展有益的就是对的,其他一切可以免谈。我不知道当时是出于什么原因或动机会冒出这么一句与现在炒得正热的课改思想相接近的话,但看得出,他的母亲听了非常满意。是的,“把孩子放在第一位,把孩子的发展放在第一位,”这样的话,我想不管是哪个家长听了都会满意的。得意之余,我又想,关注孩子一生的发展,我真的是朝这方面去努力的吗?抑或这只是夸夸其谈或信口开河?须知,现实中,我们往往是思想的巨人,却又常常是行动的矮子。因为我们往往知道该如何如何,却又常常忽略或懒于怎样怎样。同样的话我们可以一再重复;同样的道理我们也可以一再阐述。但真正做到关注学生一生的发展,关注他们作为一个“人”的发展,又谈何容易?

 

 

我曾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喜欢善待“差生”。我的善待“差生”不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恩赐,也不是为了所谓转化的动机而采取的某种手段,而是出于这样一种朴素的观念:在学校,差生过得更辛苦!现实也的确如此呵,在班级,他们一方面要应付他们力所不能及的课业,另一方面,他们还要尽力找回因自己的“愚笨”而渐渐远离他们的自信与自尊。不仅如此,他们可能也早已因自己的种种“劣行”,而失去了同学老师的信任,我们不相信他们能说到做到,我们不相信他们能自我改正,我们甚至不相信他们也要求上进。假如说我们的教育是人性的,人道的,我们应更有理由和必要把爱的光芒撒射到这些孩子们的身上。有时我想,学生时代的生活也是一个人一生生活的一部分,一个丢失童年幸福和快乐的人生能算是完美的吗?我的一个所谓“差生”曾在他的作文随笔中写道:“我现在经常跟同学打闹,作业拖拉,还经常在别人背后搞些见不得人的事情。此时,我只能用三个字来形容自己——老油条。”老实说,看到这样的文字,我首先感觉到的不是因他“幡然悔悟”的欣喜,而是一种深深的自责与悲哀。尤其是“老油条”三个字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心。孩子在以我们成人的眼光评判并否定着自己,而失去的又何止是他们的自信与自尊?其实,谁能把孩子的未来看透?又何为“差生”?是真像上面这位学生而言,与“同学打闹”,“拖拉作业”以及其他等等?我们不能肯定,但可以肯定的是10年、20年后,这些所谓的差生,也能在社会这一大学校里找到自己应有的位置,并担起自己应负的责任,走着自己的生命历程。

 

 

曾经,我自认为自己是一个比较有耐心的人,我懂得任何好习惯的养成均需要时间的保证,且知道任何良好的习惯都有反弹或变异的可能;我也常认为自己是一个比较宽容的人,我知道人人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我自己本身也不完美,又怎能用“完美”去要求和框范我们的学生?是的,这些道理我都明白,但即便如此罢,我给予学生的常常是什么呢?说来惭愧,是“紧绷的嘴角”、“冰冷的眼神”和“生硬的语言”……尤其是在宿舍阿姨第4遍送来条子,说某个同学又不乖了,而我已是第N次对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苦口婆心之后;是在班级卫生搞了又搞,而还被扣分了之后;是在关于吃饭的问题讲了又讲,可仍然是个“问题”之后……疾言厉色常常让我感觉到我与学生的距离越拉越远,以至于常让我痛恨自己的面目可憎。我曾这样憧憬并确信:理想的教育是一种塑造心灵的教育,它开放、民主、活泼、和谐。因注重儿童个性的解放而顺其自然,因注重儿童心灵的舒展而充满人文的神韵。但当我们的孩子真正“舒展”起来,“个性”起来的时候,我们却又往往手足无措。于是,我们又回到原有的说教、检查、监督、审问之中,并将手中的“绳索”愈拉愈紧。这应该是一个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在蔚蓝的天空与坚实的大地之间,有时的确让人难以适从。

 

 

然而,我真的,真的坚信——关注孩子作为一个“人”的发展的教育,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

往来无鸿儒,谈笑有白丁。 2006-12-7 14:38:00 辕子 等级:社区游侠 权限:普通用户 积分:108 金钱:235 声望:0 经验:108 发帖数:37 注册:2003年5月5日   资料   短消息 编辑 删除 引用 第3楼

教育思考之二:

教育,应走进孩子的心灵

 

 

教育工作的对象是人,更具体地说,是人的心灵。而惟有心与心的交流、和谐乃至碰撞,才能产生一种精神的、真正拨动孩子心弦的共鸣。任何忽视孩子心灵的丢失,都意味着教育的偏离或失落。为此我们呼唤:教育,应走进孩子的心灵。

 

 

一、走下圣坛——“不要太把老师当老师做”。

 

 

我们曾厌恶甚至嘲笑当今社会上的一些人“太把官当官做了”,反思一下我们自己,我们中的一些人是否也“太把老师当老师做了”呢?为了使我们更具有“威慑力”,我们用刻板或严厉“装扮”着自己,人为地在自己与孩子之间划开一道深深的鸿沟。然而,高高在上的“师者”们哪,你可知道,“伪装”或“面具”的穿戴只能是在心与心之间设置隔离的栅栏。我们迎来的或许只能是敬畏和疏远,却绝不会是尊重和仰慕。笔者曾不止一次地听到一些颇有经验的老师在传授他们的“经验”——“对学生,你不能有什么好脸色,你对他有一点客气,他就能跳到你的头上来……”哦,原来如此,是啊,怎么能让学生跳到老师头上来呢?那还成什么体统?这样一来,今后我还有什么威信可言?于是,忌惮、防备及虚荣让我们丢掉了我们本应有的真实的面目,而“紧绷的嘴角”、“冰冷的眼神”以及“生硬的语言”则成了我们在孩子心目中永难磨灭的印记。走下“圣坛”吧,走下来,我们才能被学生平视并平视我们的学生。

 

 

二、付出真诚——“教育,拒绝谎言”。

 

 

加里宁曾说过:“教师一方面应当是学识很高的人,另一方面应当是无上诚实的人。”这里的“诚实”主要就教师的个人品质而言,但我们完全可以赋予它更深的内涵:教育,拒绝谎言!是的,拒绝谎言,拒绝伪善带来的阴霾,真诚的天空里将洒满阳光。同样无庸置疑的是,真诚的回应只能由真诚来唤起,激情的勃发只能靠激情来点燃。——当我们饱含深情,动员学生为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捐款时,我们是否也有一颗纯净的爱心;当我们情绪激昂,抨击当今社会上的一些不正之风时,我们是否依然安贫乐道,气节永存;当我们面对学生,滔滔不绝地宣扬“道”的光芒之时,涌动的是否还真是我们内心深处的一种坚守和皈依?…… 真诚,是打开心扉的钥匙,它有时甚至比才华更加重要。作为教师,我们有时也会因急躁而不分皂白,因误会而错怪好人……但当我们虚心地承认、诚恳地道歉,我们会惊奇地发现,学生因我们的表现而对我们充满了敬意。的确,孩子们是纯真的,与知识和才干相比,他们更看重的是我们的坦率与“透明”。是我们的真诚,赢得了他们的心灵。

 

 

三、学会宽容——“你不必完美”。

 

 

生命是一场球赛,最好的球队也有失球的记录,最差的球队也有辉煌的一天。因此,我们爱一个人,就不要对他作过高的要求,而更要紧的是学会宽容。面对我们的孩子,我们应有勇气对他说:你不必完美!无数的事例都告诉我们——那些最明理的人,几乎永远都是最宽容的人。是的,孩子是调皮、顽劣、反复无常,甚至不听劝告的,但他们又绝不是捣乱、阴谋、不识好歹和屡教不改的。一位学生曾在他的作文中这样写道:我现在经常跟同学打闹,给别人起外号,还常在别人背后搞些见不得人的事情,此时,我只能用三个字来形容自己——老油条。老实说,看到这样的文字,我首先感觉到的不是因他幡然悔悟的欣喜,而是一种深深的自责。尤其是“老油条”三个字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心,孩子在以我们成人的眼光评价并否定着自己,而失去的是人生中弥足珍贵的自尊。带着愧疚,我在他的作文中写道:孩子,你的自责,让我看了心痛,但你要相信,生命不是一段只让我们用来捕捉错误的旅程,你不会因为你的过错就成为一个不合格的人。

 

 

四、敢于信任——“以伟人的风度待人”。

 

 

人活在世上需要信任别人,犹如需要水、空气和阳光。我们如果不能信任别人,也就无法实现与别人的心灵沟通。然而,忽略抑或不屑,使我们丢弃了对孩子们的信赖。我们不相信他们能说到做到,我们不相信他们能自我改正,我们甚至不相信他们也要求上进。于是,我们在“大权独揽”中疲于奔命。随之派生的是说教、检查、监督、窥视和审问,而惟独没有信任。心灵交融的缺乏,使我们只能将手中的“绳索”愈拉愈紧,而孩子的心灵却与我们愈离愈远,这难道不是我们为人师者的悲哀?有时因听课等原因外出,最不放心的是家里这一批“调皮鬼”,总在想最好不出什么事才好。离开时“这次就看你们的了”的话语仿佛还在耳边,但鞭长莫及,心中仍是忐忑难安。回来后,却听说全班的表现出奇的好,甚至好过老师在的往日。惊喜中沉思:这其实正是孩子们对你的信任的回报啊!正如美国哲学家、诗人爱默生所说:“你信任别人,别人才会对你忠实;你以伟人的风度对待别人,别人才会对你表现出伟人的风度。”

 

 

学会平等,展现真诚,懂得宽容,敢于信任,我们就能走进孩子的心灵。诚如陶行知先生所言:“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教育。”它是一种心有灵犀的默契,一种心融神契的会意,一种直剖心迹的坦诚……而对于这种“真教育”的不懈追求,理应成为我们每位教师的神圣使命。

 

 

往来无鸿儒,谈笑有白丁。 2006-12-11 8:39:00 辕子 等级:社区游侠 权限:普通用户 积分:108 金钱:235 声望:0 经验:108 发帖数:37 注册:2003年5月5日   资料   短消息 编辑 删除 引用 第4楼

教育思考之三:

做一个有人格魅力的教师

 

 

记得还是在初为人师的时候,对教师这一行当的理解,是唐代韩愈《师说》中的一句话,“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以后的许多年,也常常在说话或作文时引用过它。或许是耳熟能详,反而忽略了真义的缘故吧,倒从来没有对其深入思考过,只是把它当作一句能经常顺手拈来的话使用罢了。近读《江苏教育研究》(2001第8期),上有盐城一中王军老师的《教育,必要的乌托邦》一文,才引起了我关于教师“传道”这一问题的深深思考。

 

 

王军老师在文中曾这样反问:现在教师所传的“道”,还是教师内心深处的一种皈依和坚守吗?当教师的思想不是基于自己对人类历史深切的了悟,对社会发展趋势高屋建瓴的洞察、对“一般的人性”和“变化人性”精致细密的思考,而仅是脑袋跑马场上经由各种途径忽忽而来的舶来品时,知识或学说还能闪烁出“道”的光芒和神圣吗?——质询是尖锐而深刻的。的确,让我们扪心自问,融入在滚滚红尘中的我们,今天,何以载“道”?一个没有高尚师德和人格魅力的教师能让我们的孩子崇拜与追随吗?

 

 

美国著名教育家保罗•韦地博士曾花了40年时间,收集了9万名学生所写的信,内容是关于他们心目中最喜欢的老师。据此,保罗•韦地概括出作为一名好教师的人格魅力的12个方面,我们不妨来看看:

 

 

——友善的态度。“他的课堂有如一个大家庭,我再也不怕上学了。”

 

 

——尊重课堂内的每一个人。“他不会把你在他人面前像猴子般戏弄。”

 

 

——耐性。“他决不会放弃直到你做到为止。”

 

 

——兴趣广泛。“他带给我们课堂以外的观点,并帮助我们去把所学到的知识用于生活。”

 

 

——良好的仪表。“他的语调与笑容使我很舒畅。”

 

 

——公正。“他会给你应得到的,没有丝毫偏差。”

 

 

——幽默感。“每天他会带回来少许欢乐,使课堂不至单调。”

 

 

——良好的品性。“我相信他与其他人一样会发脾气,不过我从未见过。”

 

 

——对个人的关注。“他会帮助我去认识自己,我的进步有赖于他使我得到松弛。”

 

 

——坦率。“当他发觉自己有错,他会说出来,并会尝试其他方法。”

 

 

——宽容。“他装作不知道我的愚蠢,将来也是这样。”

 

 

——有方法。“忽然间,我能顺利念完我的课本,我竟然没有察觉是因为他的指导。”

 

 

孩子是纯真的,他们在信中表达了心声。他们渴望有一个能在人生之旅上伴他们共同成长的良师益友。而在学校里,教师是学生最亲近的人,教师往往成为他们最信赖的对象。教师的理想人格,会像丝丝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同样,教师的人格之光对学生心灵的烛照是深刻且久远的,甚至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特级教师钱梦龙就曾说过:“教书育人,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最重要的是师生间心灵的沟通。只有始终怀着一颗‘赤子之心’,才能以自己的心去发现学生的心。这种以心发现心的艺术,才是教师智慧的最灿烂的闪光。”陶行知也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伟大的师爱对一个人的影响是终生的。

 

 

现代社会如何做一个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才能真正让我们成为学生值得信赖的人生导师?我想,首先应是“真诚”。教育学生不是演戏,不是自以为是的虚伪和敷衍了事的浮躁。只有真正发自内心、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的美好品德,才能在学生身上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使他们受到教育、感染和熏陶,引起他们的共鸣和仿效。其次是“严格”。这里的严格当然是指对教师自身而言,学生对教师特有的期望和依赖,往往使他们对老师的要求近乎完美:教师的一点小小的温情,都会使他们感到无比的欣喜;而教师的哪怕是一点点小小的瑕疵,则都会使他们产生莫大的失望。或许是你一次偶然的“失言”,或许是你一次无心的“冲动”,都有可能使你的高大形象在瞬间分崩离析。最后是“全面”。教师对自己人格的完善应是全面的。德与才的分离,言与行的相悖,大节谨慎而小节不拘,聪敏过人而举止轻浮等等,对一名希望成为优秀教师的人来说,都是不足可取的。 

 

 

让我们把人性的阳光照进校园,用人格之光照亮学生一生的前程吧。

往来无鸿儒,谈笑有白丁。 2006-12-11 8:40:00 辕子 等级:社区游侠 权限:普通用户 积分:108 金钱:235 声望:0 经验:108 发帖数:37 注册:2003年5月5日   资料   短消息 编辑 删除 引用 第5楼

杂感三则:

(其一)“教育惩罚”根源探究

 

 

关于教育惩罚,专家们阐之未尽,我有我的看法。

 

 

我不知道谁发明了“教育惩罚”这样一个词,这一带有中性意味儿的词,比起“体罚”这样的词听起来确乎是顺耳多了。但总觉得像是一只“披着羊皮的狼”,其以损害学生生理和心理为代价的本质并没有改变。关于体罚造成的危害,用罄竹难书来形容是否恰当我不知道,今天不想也没有必要再加以“控诉”,只想就“教育惩罚”所产生的根源谈谈自己的一管之见。

 

 

推究教育惩罚的根源,我们从中不难找到所谓“师道尊严”、“一日为师,终日为父”等封建教育思想的影子,也不难看出一些“无能”师者的简单粗暴……但若再从深一层次去发掘,走进惩罚者的内心深处,我们会很轻易地发现:“体罚”或曰“教育惩罚”的根源,恰恰是我们自己的“私心”在作怪。我们惩罚那些学习不用功的学生,因为他们的不认真、不努力,“拉了”我们班级的“后腿”;我们惩罚那些调皮捣蛋的孩子,因为他们很不听话并肆意“践踏”了我们的权威;我们甚至惩罚那些学习感到吃力的学生,因为他们的一次次“愚笨”的表现,让我们一次次的心烦和生气……当我们暴跳如雷或恶语相向之时,在我们所谓“恨铁不成钢”的面纱背后,我们自身某些利益的丢失或许才是我们暴怒的根本原因。是啊,为了我们的颜面、职称、奖金甚至前程,一句话,为了一个“我”字,我们不得不这样做啊!于是“惩罚”应运而生,并变得顺理成章起来。而更为可悲的是,忽略抑或有意,让我们丢弃了我们对自身灵魂的审视。我们在自欺欺人地打着 “为你好”的幌子下,干着一泄私愤的勾当。扪心自问,不是恨“铁”不成钢,是怕那些“废铜烂铁”们影响了我们自己成不了“钢”吧?

 

 

那么,对于一些所谓的“问题学生”我们就只有“爱”、“引导”或听之任之了?就不能给予一定的处罚了?有人或许会这样问,回答当然是否定的。其实问题的关键并不在惩罚与否,而在于你的惩罚是否真正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而非逞一己之欲。能真正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教育惩罚”,有吗?如果有,那又何必称之为“惩罚”呢?对于这样的“教育惩罚”,我想,我们不妨还是干脆褒义地称之为“教育”吧。省得混淆视听,让我们不知所云,反而给一些热衷于“棍棒”教育的伪善者们找到一个冠冕堂皇的实施暴力的借口。

 

 

往来无鸿儒,谈笑有白丁。 2006-12-11 8:45:00 辕子 等级:社区游侠 权限:普通用户 积分:108 金钱:235 声望:0 经验:108 发帖数:37 注册:2003年5月5日   资料   短消息 编辑 删除 引用 第6楼

杂感三则:

(其二)庆幸今生不是“差生”

 

 

没有差生的班级,或许有吧,但我却从来无缘得见。对于差生,有的学校美其名曰“后进学生”或“学习暂时有困难的学生”。据说,这是为了“维护学生自尊”的起见,但不知差生们对他们的新称谓是否感到满意。

 

 

做一名差生自然是不幸的。依稀记得托尔斯泰就曾在他的一部非常著名的书的开头说过类似于这样的话——幸福的好学生是相似的,不幸的差生各有各的不幸。

 

 

不幸的差生们是会受到指责的——为他们的力有所不能。老师会语重心长地教育他:瞧,人家王二也是人,人家怎么一学就会的?可你,怎么就这么笨(蠢、懒……)呢?家长会苦口婆心地斥责他:什么?你还说你最讨厌拿别人跟你比了,瞧瞧楼上张叔家的阿三,今年才上一年级,考试门门95分以上,你呢,都已经6年级了,看看你的考试成绩,你还有脸说!

 

 

不幸的差生们是没有机会玩的——在他们最需要也最想着玩的时候。玩?拖拉的作业(怎么每次都拖拉?)还没有补好哩;上次的古诗文(几次加起来估计有30首了吧)还没背好哩……于是,尽管有些心不甘、情不愿吧,却也只好拿起笔来,为自己曾经的或懒惰或愚笨或无知或坏记性而“赎罪”了。窗外传来那些“好学生们”喧闹的嬉笑声,渴盼的目光却已被厚厚的教室墙壁所阻断。

 

 

不幸的差生们是要经得起别人的戏耍和嘲弄的。老师会把他的羞于见人的作业公诸于世,以求“奇文共赏之”;因了在课堂上的磕磕绊绊的朗读或发言,同学的哄笑是不会因他越来越涨红的脸色而停止的;最可恨的还是每次的考试啊,试卷上那红红的“√”或“×”,不是鲜花,而是失败者带血的伤疤,且这伤疤藏匿不住,是要时不时地被迫拿出来反省自身的,以防你“好了伤疤忘了疼”。

 

 

……

 

 

唉,不想了吧!只是很庆幸自己今生没有成为一名差生。

 

 

但……,下辈子呢?

 

 

往来无鸿儒,谈笑有白丁。 2006-12-11 8:46:00 辕子 等级:社区游侠 权限:普通用户 积分:108 金钱:235 声望:0 经验:108 发帖数:37 注册:2003年5月5日   资料   短消息 编辑 删除 引用 第7楼

杂感三则:

(其三)伪专家论

 

 

很荣幸地认识一些专家,当然只是“认识”而已。我想,他们是一个也不会认识我的。原因嘛,很明显:我,不是专家。

 

 

说荣幸,倒也无溜须拍马之嫌。只是听了诸多专家的课或讲座,实乃有一种如饮琼浆,如灌醍醐之感。近者如王崧舟的激情,薛法根的幽默,孙双金的亲和;远者如李镇西悠远的审视,窦桂梅如歌的情怀,于永正积淀的智慧……。有人说,关于教育,我们现在缺少“教育家”,缺少真正的“大师”级人物,或然。但我们不妨自信地称我们现在的时代是一个“准大师”时代或云是一个正在“孕育大师”的时代。面对这些“准大师”级的人物,只能常常让我想起李白的一句诗:“高山安可仰,徒此揖芬芳”。

 

 

但正如有秀林亦有腐木,有珍珠亦有鱼目。在我们这个众多专家辈出的时代,我们也不难遗憾地发现,亦有那么一大批“伪”专家们如泥沙俱下,正叫嚣摇旗,奔突鼓噪。不往骨子里看,倒也似乎给我们的基础教育改革平添了一份“热闹”。

 

 

“伪”专家们爱玩深沉。伪专家之“深沉”,本质上体现在他们“化简单为复杂”的功力,以及由此而派生出的“不可测”。不像我等小辈,浮躁浅薄得很,仿佛一脚踏下去还淹不没脚背。譬如看芝麻,以我等之眼光只能看清它的“小”、“黑”、“圆”,最多再加个“香”。而在“伪”专家们的眼中,则能看出关于这芝麻的一个基点、两项原则、三种方法、四条理念,外加五种倾向、六项联系、七项发展,以及八个其他……

 

 

“伪”专家们好为人师。说到“好为人师”,似乎所有的“伪”专家们都好这一口。究其原因,想来是一种“自我”价值体现的需要。于是,备课时,他喜欢指点指点;上课时,他总要把关把关;听课后,他还须引导引导。“伪”专家们给你设计好的课,你是万不能乱改的,那是玄机,是经典。什么,上砸了?瞧,我早说过,这个地方你应该……,哎,年轻人,还没到潇洒的时候啊!

 

 

“伪”专家们喜欢追风。教育上的“追风”,一般教师因孤陋寡闻或懒惰懈怠而显得有些步履蹒跚。真正能“追”得上的恰是这些空(此处念kōng)闲“伪”专家们。于是,讲教学则必言“素质”,提学生则必说“个性”,谈课堂则必论“创新”……诸如此类的所谓新思维新观念新方法新策略从他们的口中纷至沓来,让人耳目一新,却又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还记得似乎曾把老师比作不知是一桶水还是一勺水,但若真把老师比作“水”,则专家们应是“源”吧。我等从你处汲取的,是清,是浊?是苦,是甜?是伪,是真?

 

 

往来无鸿儒,谈笑有白丁。 2006-12-11 8:48:00 辕子 等级:社区游侠 权限:普通用户 积分:108 金钱:235 声望:0 经验:108 发帖数:37 注册:2003年5月5日   资料   短消息 编辑 删除 引用 第8楼

[插图一]

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仔细看时,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宗璞《紫藤萝瀑布》

[align=right][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11 9:14:48编辑过][/align]

往来无鸿儒,谈笑有白丁。 2006-12-11 8:51:00 辕子 等级:社区游侠 权限:普通用户 积分:108 金钱:235 声望:0 经验:108 发帖数:37 注册:2003年5月5日   资料   短消息 编辑 删除 引用 第9楼

语文实践

语文课应该追求简单

 

 

我们提倡追求语文课的简单,是源于这样两个朴素的认识:

 

 

其一,语文课自身的性质使然。

 

 

张庆老师的话来说:“学习语文无非就是八个字,‘读读写写,写写读读’罢了!”是的,综观我们的语文教学,我们自然不能排除依附在它身上的诸如情感、道德、价值观等等,但语文课的本质绝不是这些种种“外加的责任”。从语文的角度来讲,追根究底的是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张庆老师提到了“读”与“写”,是从语文训练的角度来谈;若从培养目标方面来说,我们认为也用八个字来形容当也恰当,即“下笔成文,出口成章”。对学生而言,他们学习语文的归宿不就由此体现吗?培养出能“下笔成文,出口成章”的学生,就是我们语文教师的根本任务。“语文课的任务是培养使用语言的技能(吕叔湘先生语)。”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能在语文课堂中返朴归真,轻装上阵。

 

 

其二,课而优则“秀”的误区陷入。

 

 

现如今,“秀”出个精彩的语文课堂,已不再是鲜有的事了。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有的教师为了“营造”一个完美的课堂,把个人的十八般武艺样样搬上:精彩的音像资料,热闹的合作探究,逼真的师生表演……诸如此类,纷至沓来,让人耳目一新,却又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却恰恰丢掉了语文课堂中最简单、最淳朴的一些东西,诸如等待、倾听甚至争论。这些课,又因常常是我们的公开展示课而更显示其危害性,因为它常常会把我们引入“追求语文教学本质之外”的歧途。早在10年前,张庆老师就曾振聋发聩地指出:“堵不住烦琐分析的路,就迈不开语言训练的步。”今天,我们套用他的这句话也来呼吁——扔不掉粉饰雕琢的“秀”,就奔不上语言训练的路。

 

 

曾经有个学生在《假如我是语老师》的文章中写道:“假如我是语老师,在课堂上,我会与同学们的距离越来越近,成为朋友,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一起来解决问题;我会用妙趣横生的语言征服我的学生,让他们在快乐中,更轻松,更简单地学到知识……”是的,简单——轻松——快乐。因为:惟其“简单”才“轻松”;惟其“轻松”才“快乐”。繁芜的课堂不仅消耗了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更可怕的恐怕还消耗了他们原本对语文的刻骨铭心的爱与依恋。

 

 

简单的语文课堂,把时间和空间留给了学生。它不一定要有什么能够体现“全面发展”的巧妙设计,也并非得有所谓能够体现“研究性学习”的刻意安排。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们“心无旁骛”,简单但又是实在地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中学习着听说读写——“写一手好字;识2500个常用字;读程度适合的书报;背200篇好文章;写500字左右的通顺作文。如此而已,岂有它哉!(张庆老师语)”

 

 

简单的语文课拒绝平庸。平庸的课堂只来自于教师的无能或懒惰。简单的语文课是一首精巧的诗,而不应是一壶平淡的酒。它的创设,需要教师有诗人般敏锐的眼睛和敏感的心。同样的问题,学生会因教师一个形象的比喻而曲径通幽、一句幽默的调侃而兴趣倍增;也可能会因教师一次烦厌的手势,一个躲闪的眼神而熄灭进取的激情。

 

 

简单的语文课更需要大智慧。需要我们在平实的课堂中捕捉灵感,适时、随机地拨动学生诗意的心弦,点燃学生理性的火花,升华学生语文的情怀,让他们在简单实在的语文学习中迸发智慧、生成思想。在教学设计的层面上,要求我们在深入钻研教材和准确把握学情的基础上,以简洁的线条拉动最丰富的语言材料,以最轻松的方式让学生获得最有分量的收获,以最接近学生的起点带领他们走向离他们最远的终点。

 

 

追求语文课堂的简单——让学生更轻松一些,让感受更深刻一些,让学习更幸福一些!

 

 

 

往来无鸿儒,谈笑有白丁。 2007-9-2 13:59:00 辕子 等级:社区游侠 权限:普通用户 积分:108 金钱:235 声望:0 经验:108 发帖数:37 注册:2003年5月5日   资料   短消息 编辑 删除 引用 第10楼

追寻语文教育的本意

 

 

什么样的语文课是一堂好课?从理论的高度加以阐述,那应是专家们的事情;作为一名普通的语老师,只能肤浅地谈一些感性上的认识。

 

 

首先,作为教师,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喜欢自己所教授的这一门课,那么,到底怎样的课才能真正为我们的学生所喜闻乐见呢?我想,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最有发言权的应是我们的学生。老实说,关于学生对一堂“课”的看法或需要,倒真的没有专门去留心和在意过,——他们能知道个啥?——我们往往会这样不自觉地想或想也不会去想。只到有一次,或许是心血来潮,让学生写了一篇题为《假如我是语老师》的文章,我才知道,原来学生也是可以成为我们这些老师们的老师的。

 

 

他们在文章中这样侃侃而谈:“假如我是语老师,在课堂上,我会与同学们的距离越来越近,成为朋友,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一起来解决问题;我会用妙趣横生的语言征服我的学生,让他们在快乐中,更轻松,更简单地学到知识……”

 

 

他们还这样善意地提醒:“假如我是语老师,我不会让同学们整天读课文、写作业。我会每堂课都留出一半的时间给学生,让他们大量阅读他们喜欢的书,留出时间让他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写下他们点点滴滴的感受,并让大家知道,把自己的真情实感用文字表达出来该是多么愉快……”

 

 

他们甚至这样充满诗意地憧憬:“假如我是语老师,我会让同学们到大自然中去,带他们爬高山、看大海、穿小巷、走老街……。春天,我们在郊外野餐,观赏燕子在空中飞翔;夏天,我们在沙滩上游玩,踏着海浪拾捡贝壳,倾听浪涛拍岸的声响;秋天,我们走在枫树林里,去山坡上采集蝴蝶标本;冬天,我们去看四季常青的樟树,傲霜耐寒的蜡梅。我要让同学们在玩中得到熏陶,在欢笑中受到启迪,达到语文教育的本意……”

 

 

“语文教育的本意”?是的,就是这个词,这些都是孩子们作文中的原话。“语文教育的本意”是什么?作为一个四年级的孩子来说,我想,他们是难以说得清楚的,但最起码,在他们的懵懵懂懂之中,在他们的一知半解之中,他们所认知和首肯的这个语文,绝不是那个让他们感到枯燥乏味,疲于应付,并随时要加以防范的东西,而应是他们生活中生动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这样的语文课堂中,没有了师道尊严的傲慢姿态与高人一筹的语言霸权;在这样的语文课堂中,他们可以自由地给课文写一写小评论,饶有兴趣地给课文中的某段文字添加一两幅插图;在这样的语文课堂中,他们可以煞有介事地就某个问题进行讲演、辩论或就某个情节进行展示、表演;在这样的语文课堂中,他们甚至可以附弄风雅地写写诗,填填词,编编剧本……在这样的语文活动中,他们充分地享受着自由放飞的快乐。在他们释放的心灵之中,得到的应是这样的感受:哦,原来语文课还可以这样上,语文还可以这样学!

 

 

遵循“语文教育本意”的语文课堂理应是一个充满想象、充满智慧、充满活力、充满变化的场所。或许正因如此,我们才会对现今一些“样板化”了的所谓示范课不以为然,甚至嗤之以鼻吧。因为它缺少了幽默、机智甚至调侃,却多了些规范、生硬和教条。著名教育家巴士卡里雅说过:只有自由,才能学到知识。学生必然有实践和尝试的自由,必然有“碰壁”、“跌倒”的自由,才能有所收获。当然,这里的自由,绝不是放风筝式的无序与盲目,而是收放有致,恰到好处地对学生进行语文素养的熏陶、语文真智的引领。允许学生异想天开,旁逸斜出,目的是把学生带入有利于其心智成长的自由天地,而这实际上对我们每位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能有足够的教育机智来调控处理课堂上的偶发事件,能相机撷取课堂教学中稍纵即逝的机会来冶铸学生的情意。这样的课堂教学对学生而言,思维才是活跃的,身心才是愉悦的,情意也才是自由的;这样的语文课堂,才真正具备了生命的意义,也才真正使学生把语文学习作为一种生命的快乐。

 

 

追寻语文教育的本意,我们才能真正让课堂成为师生共同具有的重要生命历程,并在回忆中不断享受这历程带给我们的甜蜜与欣喜。

 

 

往来无鸿儒,谈笑有白丁。 2007-9-2 14:00:00 辕子 等级:社区游侠 权限:普通用户 积分:108 金钱:235 声望:0 经验:108 发帖数:37 注册:2003年5月5日   资料   短消息 编辑 删除 引用 第11楼

我心中的简单语文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语文教学改革的浪潮风起云涌,近有王菘舟“诗意语文”的旌摇目张,孙双金“情智语文”的呐喊奔突,我们对语文教学的理解也在不断深入。作为一线老师,我们提出“语文倡简”的口号,并无附风弄雅之态,亦无分庭抗礼之心;只想在我们平时的实践中,进一步探讨语文教学的真谛。我们希望在“简单”中把握语文的本质,在“简单”中效率我们的手段,在“简单”中灵动我们的课堂。

 

 

一、 语文倡简,还原传统语文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

 

 

说到现在的语文教学,作为普通的一线语老师,我们常常惊诧于一些特级老师的课,或现场观摩,或品读课堂实录,大师们高屋建瓴的文本俯瞰,舒卷自如的课堂设计……常常让我们击节称赞,惊羡莫名!但“高山安可仰”?赏羡的同时,暗暗审视自己,差距何其大也!其实,仰视青山的同时,我们还可以简单地走好我们自己的路!

 

 

我承认“为求一课精,捻断数根须”的说法,但同时也得承认的是我们不可能也不需要去课课“捻断须”的。“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背诵优秀诗文50篇。”(见《课标》第二学段目标。)这些要求,落实到教学实际中,是要让学生一字一字扎扎实实地去写、去背的。不否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一些巧妙的方法来帮助学生掌握字型、引导记忆;但我们最常见最简单的方法是什么?就是让学生去抄写,去背诵啊!遗忘了怎么办?再抄,再背!我们这样做,有什么错吗?或……或许有吧……,有人会这样心虚地自忖,因为我们“枯燥乏味”了吧,我们“死记硬背”了吧?而现实是,没有这样反复的训练,学生就不能真正掌握。在聆听了许多精彩的展示课之余,我也曾常常在小心眼里想:这些大师们,平时的课也都这样恣意汪洋,摄人心魄吗?近闻于永正老师的一番话,倍感释怀。老师说:“我们要把语文课上得简单,就是识字、读书,就是朗读、背诵,就是教他们写作文。……没有听课的时候,你关起门来,一个一个地过,每个人都要把书读熟,好的表扬,不好的批评,就这么简单地教,为什么不行?”是的,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素养的提高,离不开我们简单而有效的严格要求。这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我们传统的语文教学,甚至古代蒙学中的一些做法,遵循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强调读、写、背、默的根本手段,于简单之中真真切切地彰显语文教学的实效。

 

 

二、 语文倡简,让语文课堂清爽直白。

 

 

现代语文课堂,“繁”在何处?有识之士多有阐述。或曰目标之贪大求全,或曰手段之花样翻新,或曰解读之支离破碎……造成课堂繁琐的原因当然也有很多,有对《课标》精神的没有真正领会和把握,有对语文教学本质的模糊认识等等,这些其实通过学习我们都能得到改进和提高。但其中有一种最可悲也最常见的是我们在“故意”让我们的课堂变得繁杂起来。尤其是一些公开课,我们在和自己兜圈子、捉迷藏,非要把我们的课堂上得难深起来,晦涩起来!仿佛不如此,我们的学生就学得太浅显容易了;不如此,我们的课堂就显得不够精妙不够有亮点不够有嚼头。其实繁琐并不代表高深,同样,简单也并不意味着浅薄。“易则易知,简则简行。”古人的话是很有道理的。

 

 

在教授《田园诗情》(苏教版语文第7册)这一课时,笔者安排了这样几个简单的环节: 1、范读课文,谈感受。首先,通过老师的范读,把学生引导到课文描绘的意境中,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谈谈对荷兰田园风光的整体感受;在交流中,学生都能感受到荷兰田园的“恬静”“舒适”“自由自在”和“悠闲”。2、练读课文,抒情感。请大家带着这种恬静舒适、自在悠闲的感觉来读课文;用笔划出感受最深的地方,加以批注,并反复练读,把你的体会读出来;在批注中,有学生写到 “大片的郁金香生长在绿意盎然的村野乡间,让我仿佛走进了童话世界。” “如果从空中看下去,一定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小牛犊顽皮,老牛严肃,它们真像是一家人。”“这儿是羊儿、猪儿、小鸡儿自由生活的地方!”……深切的感受让学生情由心生,朗读起来情趣盎然。3、熟读课文,练背诵;在熟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背诵,学生背得快、易,背得入情入境。4、内化课文,重迁移。教学的最后,让学生说说如诗如画的荷兰田园风光,安排了这样的小练笔:用一段话写出你心中的荷兰。有学生这样写道——“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它恬静、悠闲、舒适、自由自在。它是奶牛、骏马、猪群、小鸡、长毛山羊的家园。四处一片寂静,只有几匹骏马在那一望无垠的草原上奔跑着、嬉戏着。远处是猪群,母猪正带着小猪散步;成千上万只小鸡在草丛间寻找着食物;还有那许多的长毛山羊,好像点缀在绿色草原上的白色花朵……”

 

 

清爽直白的课堂流程留给学生更多的是大块的读、写、背、说的时间,学生在扎实有效的语文实践中训练了他们的语文能力。有人说,真正的好课都是简洁的,主要教学流程往往也就只有几步,而最为执教者所看重的,则是预设的每一步能否真正有效地加以落实。此言不谬。

 

 

三、语文倡简,锤炼老师的一双慧眼。

 

 

做一个简单的语老师,需要练就敏锐的目光。简单的语文课堂需要我们用聪慧的眼睛去看教材,看学生,乃至看自己。就教材而言,我们不仅是如何把它读“厚”,而更在于怎样把它读“薄”。如何舍弃,如何牵一发而动全身,如何四两而能拨千斤?理应是我们优先考虑的话题。从这点上来说,追求简单语文课堂的老师更是智慧的、灵动的。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习作6》,要求学生结合卡通人物形象自己编写一个故事。卡通人物是孩子喜闻乐见的,编故事更是孩子的天性。照理本次习作训练不算难,于是有老师把教学重点落实到对卡通人物的回顾上,图片、影像纷至沓来;却恰恰忽略了孩子编故事的通有的毛病,即天花乱坠而空洞无物。看准主要矛盾并加以解决,我们的课堂才能真正事半功倍!在实际教学中,我作了这样的安排:教学贻始,我说这节课给大家读几则故事,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于是,我给他们读了《螃蟹直走》《爱读书的公鸡》《小丑鸭》《孙悟空考察记》(均选自《小学生阅读世界》),每读完一篇,我都让大家思考这样两个问题:1、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收获?2、故事中哪处情节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在交流中,学生潜移默化地认识到故事的编写应围绕一个主题,能给人启发或教育;故事的情节或惊险或诙谐,但都应形象生动;编故事要注意和我们熟悉的生活相联系……。习作完成后,我看到的学生习作中,《明星鸡和明星狐狸》《孙悟空学画》《米奇破案》《Kitty猫上学》……一篇篇习作既想象夸张,充满童趣,又立足现实,言之有物。学生的想象性习作能力得到了实在而有效的训练和提高。

 

 

锤炼一双慧眼,在教材把握的层面上,其实就是要求我们既能深入,深入处——“横看成岭侧成峰”;又能浅出,浅出时——“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在认真钻研教材和准确把握学情的基础上,真正做到“以简洁的线条拉动最丰富的语言材料,以最轻松的方式让学生获得最有分量的收获,以最接近学生的起点带领他们走向离他们最远的终点。”

 

 

 

 

往来无鸿儒,谈笑有白丁。 2007-9-2 14:01:00 辕子 等级:社区游侠 权限:普通用户 积分:108 金钱:235 声望:0 经验:108 发帖数:37 注册:2003年5月5日   资料   短消息 编辑 删除 引用 第12楼

朗读——怎一个“情”字了得?

 

 

关于感情朗读,我想谈谈我的看法。

 

 

首先,就一篇文章的朗读而言, “有感情”究竟是什么?有没有一个量化而统一的标准?是以教师的评判为标准吗?其只来自于教师“自我感觉”的评判,又有几分的公正与客观?是以听众的好恶为标准吗?那么“我”呢?作为阅读主体的我,在“愉悦”众人的同时,我又得到了什么?其实,囿于个体的认识局限,每个人的文学素养、语感能力都会不一样,其要求与标准也就不一样,我们无法也不可能为了这诸多的不一样,而拿腔捏调地去迎合每一只耳朵的需要;同样,由于学生的语感、知识面、情感体验等方面的不同,也就造成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口头外化表现的不同,即形成朗读的差异,而说到底,这种差异是因学生个性的不同而客观存在的,我们无法也无须去抹平它。

 

 

当然,笔者如此说来,并非对“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这一要求,有何非议,只是想对达成这一目标的某些所为,再作一番审视罢了。君不见,课堂上,有多少老师已成为一名“指挥家”,在“指挥”着我们孩子的“歌喉”?那高低婉转的“鹦鹉”声,倒也能给教者带来一丝陶醉与满足。但细细想来,我们是否也在犯在其他领域所犯的错误?即为了所谓的感情而“感情”,却拒绝考虑个性。不难看出,我们中的许多人,他们认为把书“读”得有感情了,或者说“听”起来“有感情”了,就完成了教学任务,当然,这个“情”是以他们自身的评价来作为衡量的。其实,朗读,怎一个“情”字了得?当学生们在我们的“训练”,或美其名曰“引导”之下,忽而“高昂激越”,忽而“低回缠绵”之时,我们有没有想过,他们这“情”的背后是否有点“假意”,我们的所作所为是否有一腔情愿、拔苗助长之嫌?这些被拔的“苗儿”们还是他们自己吗?须知,腔调抑或是最易于模仿的,而“感情”恰恰是最不能“模仿”的。

 

 

那么,朗读到底要怎么样?还是让我们来审视一下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一段话吧:“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可见,朗读,是目的,更是手段,即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训练”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那种只为打动别人,却不能感动自己的的“朗读”,不应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它也不是朗读这一要求的真正内涵。因此,就朗读而言,作为教师,我们第一要做的,应是引导学生真正走进课文,让他们的心灵与文字相碰撞,情感与内容相融合。学生在语言文字的充分浸染、感化之下,他们才能真正读出自己的心声。这心声,不是早已长好在教师脑子里的“标准果”,它不应先于学生的阅读而存在;同样,这心声,也不应是教师强加给他们的,只为装饰所用的花环。而是他们自身心灵中绽放的花朵。从这一点说来,朗读更是一种过程,即“感知——体验——抒发”的过程。言为心声,作为教师的我们所关心的应是:我们是否真正拨动了他们心底的琴弦?正如一枚果子的成熟,不在于其外形的长大,颜色的加深,而在于它内部果肉品质的成熟。就学生朗读而言,即他们本身所应具有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的生成和发展。惟其如此,我们所倡导的“有感情”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朗读,不是一盏由外力点燃,并从外部操纵的灯,而更应像萤火所具有的那种通过生命过程放出的光线,是从灵魂深处汩汩流淌出来的声音。

 

 

往来无鸿儒,谈笑有白丁。 2007-9-2 14:01:00 辕子 等级:社区游侠 权限:普通用户 积分:108 金钱:235 声望:0 经验:108 发帖数:37 注册:2003年5月5日   资料   短消息 编辑 删除 引用 第13楼

让孩子写出自己的个性的来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个性发展教育,其最终目的在于为学生未来的创造劳动奠定基础。而以培养学生写作能力为主的作文教学,正是培养学生鲜明个性的有效手段之一。著名作家王蒙认为:“作文教学要提倡少年儿童说自己的话,写自己的所知所想,在语言上要有自己的特点,有想象力,有棱角,有创新,有讽刺。”因此,在作文训练中,我们应给学生留有更多的想象和创造的空间,尽最大限度让其自由发挥,独立写作。

 

 

一、指导观察,在写真的基础上求异。

 

 

就作文教学而言,写真,是发展儿童个性的基础。关于写真,叶老曾深刻地指出:“文章必须从真实的生活里产生出来,把真实生活所不曾经验的事勉强拉到笔底下来,那是必然失败的勾当……”,可见,指导学生观察事物,获得生活实感是作文的先决条件,是拓宽儿童写作题材,发展其个性的有效途径。而观察的本身,就是一种极具个性色彩的学习活动,同一片树叶,在不同孩子们的眼里是各不相同的,这一个个“不同”,正是儿童自身独特个性的具体表现。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收集材料时,应启发他们写自己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变千篇一律为五彩缤纷,引导他们多角度地思考问题,自由自在地写自己有感受的想写又喜欢写的东西,在求实的基础上写真,在写真的基础上求异,真正使其鲜明的个性在作文训练中得到充分地伸张、

 

 

二、用好范文,在模仿的基础上创新。

 

 

模仿与创新,似乎是一对矛盾。作为一种学习方法,人们对“模仿”历来也有所争议,尤其是在作文教学中,其因此而产生的“生搬硬套”、“千人一面”的作文现象也着实令许多教师感到头疼。但心理学研究却表明:模仿不是人的一种选择或偏好,乃是人机体中生理上的一种必然。古人谓学文有三偷:“浅者偷其字,中者偷其意,高者偷其气。”这里的“偷”,其实就是模仿,众多的事例也证明,由模仿而入创作,也正是一般写作者的必由之路。

 

 

其实,就作文教学而言,范文可以直观形象地告诉学生某一类作文如何选材、构思,这对他们来说,比任何空洞的说教都来得具体而实在。同时,模仿又为学生掌握大量的运用模式提供了保证,使他们能有条件根据作文的内容,对语言运用模式加以重新的组合或变更。而更尤为可贵的是在模仿中,通过对不同范文的广泛涉足,能使学生领悟到,对同一事物的描绘是可以千差万别的,学生在温习之余,思维也就发散开来,从而使他们珍视“自己”的思考,寻找到“自己”的表达方式,达到仿中有别,由仿到创的目的,儿童个体的独创性也就不断得到生成和发展。

 

 

三、引导发现,在活动中感悟生活。

 

 

所谓发现,是指一种能从普通的事物中看出其所包含的意义来的能力,它是个性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叶老曾说过:“预备写作,大概要训练一副明澈的眼光。种种事物在我们周围排列着、发生着,对它们怎样看法要眼光;怎样把它们支配运用,要眼光……。”这里所说的“眼光”,其实指的就是发现,它来源于独立的观察力和心灵的敏感性,因此,就作文来说,“发现者”需要的常常不仅是眼睛,而更多依赖于其自身的心灵。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有的学生有生活,也知道写平平常常的小事,但往往却写得苍白无物,究其原因,也就是缺少发现,缺少对生活新奇而独特的感受。

 

 

那么,“发现”从何而来?一句话,从生活中来,从活动中来。我们知道,个性的发展是以活动为中介的,只有个体投身于活动中,并在活动中激发其积极性,个体才能得到发展。因此,对教师来说,我们的任务就是引导儿童在活动中、交往中、读书中,在艺术的熏陶中领悟生活的真谛,体会人间的真情,陶冶自身的情操,使他们的情感得到升华,心灵得到净化。从而使他们能以一种轻松、敏锐的洞察力,独特地感受周围的事物,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捕捉到平凡生活中闪光的东西,才会与别人的情感产生共鸣,才能与大自然中的美产生共鸣,才能流露真情,写出自己的灵性来。

 

 

四、打破框框,在宽松的氛围中展现自我。

 

 

常期以来,教师的作文指导,往往一味地拘泥于对学生进行所谓单纯的“写法”指导,却忽视了学生习作动机的培养,情感的熏陶等。在指导中,也只是画圈子、定框框、标线路,似乎是在辛辛苦苦地为学生铺设一条通向成功的作文之路。其实,学生的作文之“路”不是靠教师“铺”出来的,而是靠他们自己“走”出来的。我们应给予学生自己确定方向、摸索前进、排除障碍、甚至于“碰壁、跌倒”的权利,从而使他们的作文水平真正得到锻炼与提高。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同样,学生展现自我,也需要一个自由宽松的氛围。写作本质上即是一种精神的创造,是个体生命力的外在体现,为此,我们应放开学生的手脚,使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在作文中,突出一个自我,用我的自由之笔,写我的自得之见,抒我的自然之情,显我的自在之趣。学生一旦摆脱束缚,找到自我,其个性就会充分发挥,创造、创新的潜能也就能得到真正地发掘。

 

 

综上所述,在作文训练过程中,注重对学生个性的培养,能使他们逐渐养成不满足于对原有模式的套用、以及依赖于教师指导的习惯,从而有意识的去追求自己独到的、有思想深度与艺术价值的文章,也唯有只样,学生的作文才能充分闪现他们展示自我、张扬个性的自由的灵光。

 

 

 

 

往来无鸿儒,谈笑有白丁。 2007-9-2 14:02:00 辕子 等级:社区游侠 权限:普通用户 积分:108 金钱:235 声望:0 经验:108 发帖数:37 注册:2003年5月5日   资料   短消息 编辑 删除 引用 第14楼

也谈“创造性阅读”

 

 

大凡小学语老师,只要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有所涉足的话,其中关于阅读教学的阐述,有这样两句话应该耳熟能详。一曰:“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二曰:要“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应该说,作为语文教学的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中的这一论述是恰当而必要的。但在具体的阅读实践中,有不少老师却孤立、片面地理解了这一要求,从而在阅读指导过程中淡化了语言材料本身所承载的人文内涵,曲解,甚至偏离了阅读内容的价值导向。

 

 

曾在某校开展的“我与课改同行”的观摩活动中,听了一位青年老师提供的一节语文公开课——《成语故事三则》(苏教版第9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充分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通过点拨、朗读、复述等手段,引导学生进行了一系列探究性、创造性的阅读实践活动。

 

 

在学完《滥竽充数》这一则故事后,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同学们,故事的最后说,南先生只好逃走了。假如你这时恰好遇到了他,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请你来对他说上一、两句话,表达你个人的真实想法,或与众不同的观点。”教师的启发引导激发了学生的表达兴趣,于是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一个学生发言说:“我想告诉南先生,你总这样不懂装懂怎么行呢?快学点真正的本领吧。”另一个学生又举手发言说:“南先生,你不会吹竽,却混在里边充数,这下只好逃走,你真是活该啊!”……以下几位同学的发言也大体差不多,应该说,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说,培养了他们一定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收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事情似乎并未就此为止,因为这位老师在以上好几位同学均大差不离的发言后,仍“笑容可掬”且不遗余力地追问:“还有吗?还有那位同学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终于,在长时间的“期待”之后,一位看上去颇为“机灵”的小男孩站起来说:“我想对他说,南先生,你知道混不下去了,能及时逃走,你还是很有先见之明的。”这位小男孩的话音刚落,老师首先带头鼓起掌来:“真不错,你表达了自己个人独到的见解。有自己的思想,真了不起。我们大家也要向他这样要勇于表达自己的不同观点,提高我们多角度认识事物的能力。”再看那位小男孩,坐在那儿,兴奋而又有点腼腆地涨红着脸。而其他同学,则在老师的“感召”下,也“啪啪”地鼓起掌来,并向他们的“榜样”投去羡慕和赞赏的目光……

 

 

听到这儿,我不禁哑然。其实,《滥竽充数》是一则观点鲜明,并富有深刻教育意义的寓言故事。它所要表达的意图也十分明显,即通过南先生由冒充会吹竽而终至落荒而逃的一系列丑态的描述,告诫人们没有真才实学,不懂装懂,甚至冒充行家,最终是一定会被别人戳穿的。这一点,其实学生已有所领悟,从孩子们的发言中,我们甚至可以说他们领悟的很好。但教师为了在阅读指导过程中体现所谓的“多角度阅读”、“创意阅读”,过分追求阅读的创新和个性化,非要追问出个“南先生的先见之明”,就显得有点画蛇添足,甚至顾此失彼了。南先生是否真有先见之明,我们暂且不问,但即便有吧,这种所谓的“先见之明”,是否应是我们提倡和仿效的对象呢?我不知道。

 

 

但我却深深地知道——,“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无论是创新阅读,还是个性化阅读,我们都必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基本特点,即:“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并在日常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加以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诚然,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有判断、选择和评价的自由。但语文阅读中基本的是非观和道德标准不能被扭曲,教材本身所具有的人文性不能被削弱。同时,教师的积极引导也应是适宜和恰到好处的。惟其如此,我们才能在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同时,让他们领悟到做人的道理,把“学文”和“做人”真正统一起来。

 

 

“创造性阅读”,请“悠着”点!

 

 

 

往来无鸿儒,谈笑有白丁。 2007-9-2 14:02:00 辕子 等级:社区游侠 权限:普通用户 积分:108 金钱:235 声望:0 经验:108 发帖数:37 注册:2003年5月5日   资料   短消息 编辑 删除 引用 第15楼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语感训练

语感能力是学生学好语文的重要条件,也是学生语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关于语感,我国早期教育家夏丐尊先生曾作过这样一段形象生动的描述:“在语感敏锐的人的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义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慨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吧。”由此可见,语感是一种语文修养,是在长期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逐步形成的,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比较直接敏锐地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

语感既是一种感受力,那么培养语感的过程也就是培养学生对具体语境的敏锐感知、领会和把握的过程。它的表现形式是感性的、直觉的,它依靠直觉思维而不依赖分析思维。其实质是,感性中暗含着理性,理性中沉淀着思考。语感可以在语言实践中自然形成,但真正高层次的语感力的形成,是离不开有意识的语感训练的。那么如何具体地进行语感训练呢?在此,笔者想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1、美读感染,领会语感。

这是语感训练最基本的方法。多年来,语文教学一直存在着只重“语意”,不重语感的倾向,反映在教学方法上就是只重“讲”,不重“读”。事实上,语感不是一味靠“讲”便能奏效的,课文, 还是只有让学生多读,靠读读出“语感”、“语味”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有形容寿镜吾老先生读书情态的一段描写:“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箩,颠淋漓噫,千杯未醉嗬……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显然,这位老先生对这段文字是十分欣赏的,他在诵读时,几乎全身心地陶醉在那美妙的意境中了。叶老说:“叙事叙情的文章最好还是‘美读’,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这样,“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

可见,根据文章内在要求,准确安排停顿、处理重音、调换速度、把握语调,把文章的美读出来,让学生耳与心谋,感悟语言的意蕴、情感、韵味,才能真正使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是一种享受,是一件乐事。《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着我就要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这段话学生因无切身感受,多数人读不出情感。特级教师于永正在处理这一环节时,每教完一个故事,便不失时机地出示这段话,引导学生带着感情去读。学生连续三次读这段话,结果一次比一次读的有感情,学生的语感也得到一次又一次的训练强化,这种“以情促读,多次加温”的方法的确给我们以很大启迪。

2、比较揣摩,感悟语感。

比较揣摩,就是把原文中的标点、词、句等采取换、删、变等形式加以调整,再与原文中的词句进行比较,从而体会原文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佳妙之处,以培养语感。

①换。在不改变句子意思的前提下,替换句中的部分词语或标点, 再让学生比较、 朗读。如《荷花》中有这么一句:“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教学时,有位老师将句末的省略号改成句号,与原句比较朗读,学生越读越觉得原句有味道,“梦”字的意境也越读越显现出来了。而调整后的句子则显得生硬呆板,无韵味。

②删。在不改变句子基本意思的情况下,删去句中的某些准确、传神的词或标点,再感悟、鉴赏。如《赶海》中:“咦,怎么我的脚也痒痒的?我低头一看,哦,原来是一只大虾在逗我呢!”将句中“咦、哦、呢”三个词去掉,再朗读品味,学生便逐渐悟出原句语言轻巧活泼,更富有情趣,调整后的句子则显得淡而无味。

③变。在平时的朗读训练中,对一些句子的结构、句式等进行变化,再体会、揣摩。如《菩萨兵》中有一句朱德同志说的话:“这么多天了,藏族同胞还在山里,怎么受得了呢?得想办法动员他们回来呀!”教学时,有一位教师把它变成“这么多天了,藏族同胞还在山里,会受不了的,得动员他们回来。”让学生朗读回味,语感比较敏锐的学生便会感受到,原句中朱德同志对藏族同胞的关心爱护溢于言表,而调整后的句子则显得平淡,无热情。

3、创设语境,体味语感。

情与境的联系不言而喻,情源于境,语感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语境的设制。根据教学要求创设特定的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地以特定的身份“参与”言语活动,在一定的情境中获得语感。如《赶海》中,歌曲《大海就是我故乡》的欣赏,以及大海涛声的录音渲染,都能使学生与课文内容产生共鸣,从而进一步感悟语言的神妙,把握语言的理趣。再如《雾凇》一文,教师首先运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雾凇形成后那种玉树琼枝的奇异景象,通过直观欣赏,把学生引入优美的艺术意境。接着,从末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入手进行分析,这句话琅琅上口,把学生带入诗情画意之中,学生不禁心驰神往,自己仿佛身临其境,渴求知识的欲望也就油然而生。

4、贴己体察,触发语感。

在学习课文时,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进行迁移比较,去体察语言的意蕴、情思和韵味,以诱发他们的情感体验,培养语感。如《征服世界第一高峰》中,朗读“刘连满看到这个情景,立即蹲下身子,斩钉截铁地说:‘快踩着我的双肩上!’”这句话时,一位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在这种天寒地冻,空气稀薄的情况下,一般人常常会怎样?而刘连满是怎样说,怎样做的?一句话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对中国登山健儿的崇敬之情应运而生,内心的情感体验也随之转换成语感机制。再读这句话时,更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英雄的高大形象也就真切地展现在他们面前。

通过语感训练,使学生习得语言的分寸感、和谐感和情味感,是学习语文的根本。正如叶老所言:“至于文字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渐能驾驭文字。”只要我们恰如其分地发挥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去感知、体味、领会和揣摩,学生的语感力必将增强,他们的语言素质也必将得到提高。

[align=right][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2 14:04:15编辑过][/align]

往来无鸿儒,谈笑有白丁。 2007-9-2 14:03:00 辕子 等级:社区游侠 权限:普通用户 积分:108 金钱:235 声望:0 经验:108 发帖数:37 注册:2003年5月5日   资料   短消息 编辑 删除 引用 第16楼

运用尝试理论 指导朗读训练

 

 

关于尝试教学理论,我国早期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学生不甚了解的文章书本,要使他们运用自己的心力,尝试去了解。……尝试的结果,假如果真了解了,这了解是自己的收获,印入必然较浓。假如不能了解,也就发见了困惑所在,然后受教师的指导,就困惑所在加以解答,其时在内容的领悟上和方法的运用上,都将感到恍然有得的快感,对于以后的尝试,这是有力的帮助和鼓励。”

 

 

由此可见,尝试教学注重学生自我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在方式上,不是教师先讲,而是让学生在获得旧知识的基础上,对新知识进行尝试练习,在尝试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习,引导他们主动探求知识,在学生尝试的基础上,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点拨讲解,使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从而使学生掌握知识,获得知识并升华为能力。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尝试教学理论来指导教学呢?在此,结合朗读教学,笔者想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根据儿童年龄特点,激发尝试朗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年龄小,他们的学习情绪往往受“兴趣”的支配。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关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激发学生尝试朗读的兴趣,就成为指导朗读的第一步。

 

 

1、直观感受,诱发尝试欲望。

 

 

儿童认知的特点是对直观形象的事物感受较深。因此,教学中可以借助插图、投影、录音等手段营造语言情境,进而激发学生也想去试一试,读一读的欲望。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九寨沟》一文时,在导入课文之后,首先出示了关于九寨沟的几幅图片,接着配乐播放了一段有雪峰、湖泊、森林、瀑布的录像。此时,学生都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声,有的不由自主地跟着画面朗读起了课文。鲜活的画面和优美的音乐,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情境之中,使他们由喜欢看,喜欢听,自然而然地转向想要朗读,想要去尝试体会。

 

 

2、语言激励,调动尝试积极性。

 

 

小学生具有好强、好胜、好表现的心理,我们要充分利用儿童的这一年龄特点,调动他们的朗读积极性。如:“这篇文章写的多美啊!你能读的像老师一样好吗?”“比一比,看谁读的更好听!”等激励性语言,以及教师期待的目光,倾身的聆听,微微的颔首,都能使学生心中有一种跃跃欲试的愿望和“读的不好,教师也不会批评”的安全感。从而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和积极参与的尝试欲望。

 

 

二、大胆放手,在尝试中发展个性。

 

 

同样的一篇课文,在未指导之前,由于各人的切身体验,理解不同等原因,朗读时的表现也会各不一样。一位名人说过:“你能给孩子的最好恩赐,莫过于让他完全靠自己的脚走他自己的路。”因此,在朗读教学中要大胆放手,让学生根据自身的体会,在语调、语速、停顿及表情等方面自由尝试发挥,这样,既便于发展学生朗读的个性,又避免了千人一腔,一个框子框死的现象。

 

 

同时,在尝试中,因是“先练后讲”,学生对老师没有依赖思想,更能发挥他们的创造精神,做到“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如《陶罐和铁罐》一文,一位教师在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之后,便要求学生展开合理想象,体会陶罐和铁罐说话时的不同神态和语气,自由练读。学生经过自我地不断尝试之后,朗读时,都能较好地体现出铁罐的“盛气凌人”和陶罐的“谨慎谦和”。这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既激活了课堂的学习气氛,又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地伸张。

 

 

三、注重指导,在尝试中培养能力。

 

 

邱学华老师曾说过:“学生的尝试不是盲目地,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步骤地尝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保证学生尝试成功的关键。”因此,在朗读训练中,教师也应以学生的尝试为目标,注重点拨、引导,提高学生朗读水平,发展学生朗读能力。

 

 

1、运用范读进行指导。

 

 

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强,适当地范读是指导学生读好课文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对一些难度较大的课文,在学生尝试朗读感到困难,正处于“愤、悱”状态中时,教师的范读则可及时帮助学生扫清语言障碍,读好逻辑停顿,进一步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对一些重点的长句、难句,还宜采用即时范读的方法,让学生及时仿试,做到准确安排停顿,处理重音,调换速度,把握语调,读出文章的韵味来。

 

 

2、运用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进行指导。

 

 

在学生尝试朗读的过程中,尝试成功者往往对尝试困难者起到“小先生”的作用,而“能者为师”的本身,又对学生学习主动精神的一种积极强化。因此,对一些语感力比较强的学生,要及时抓住他们朗读中的优点,并加以总结推广,使之成为全体学生的共同财富。如《赶海》中,一位同学在读“咦,怎么我的脚也痒痒的?我低头一看,哦,原来是一只大虾在逗我呢!”一句时,能注意抓住句中的“咦、哦、呢”三个词,读出了语言的轻巧活泼和富有情趣。执教老师便及时指出:“大家听出来了吗?这位同学把句中的‘咦、哦、呢’三个词读得多好啊!谁也能读得像他一样,也来试一试?”学生在班级集体中的相互影响下,通过借鉴吸收,结果一次比一次读得入调,一遍比一遍读得有感情。

 

 

四、重视读后评价,提高朗读水平。

 

 

课堂评价具有反馈、矫正、激励、评判、驱动等功能。学生尝试朗读之后,恰如其分地评价能帮助学生进一步习得语言,感悟语言的意蕴,了解自己哪些地方读得好,哪些地方还需改进。从而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

 

 

1、师评。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朗读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因此,教师应注意发现学生朗读尝试中一些带有共性的问题,加以疏通、指导。评价应具体,从重读、轻读、语速、语调等方面入手,使学生知道该怎样去读,以逐步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语言感受能力。

 

 

2、互评。要注意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听别人读书的习惯,做到听的准确,能边听边思考,培养学生集中注意力和合理分散注意到力的能力。教育学生只有听得仔细,才能评得恰当。评价时,不应只注意别人的不足,而应引导他们学会欣赏,学会借鉴。

 

 

3、自评。学生在自我尝试朗读过程中,除了眼、口、心的运用,还应强调他们用耳,建立听觉与思维的联系,让学生耳与心谋,自己发现朗读中的优缺点,并能对自己的朗读也评头论足,培养自审习惯,逐步提高朗读水平。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评价应遵循鼓励为主的原则,尤其是小学生,他们自尊心强,而自信心相对又很脆弱,教师给予每个学生的应多是鼓励的话语和温暖的目光,这样才能树立他们的自信心,从而在学习过程中敢于尝试,乐于尝试。

 

 

五、迁移运用,形成技能。

 

 

模仿是创造的先导,是从理解到运用的阶梯。在朗读过程中,学生通过模仿、尝试,一般都能初步做到读得入情、入调、入理。但我们应注意的是,“模仿”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我们不应也不能只让学生停留在模仿的水平。福泽谕吉说过:“学问的要诀在于活用,不能活用的学问,便等于无学。”而所谓“活用”,也就是在不断地尝试、训练中,能将所学知识内化吸收并加以迁移运用。就朗读来说,即是最终学生语感力的形成和发展。因此,我们还应开展多种形式的训练活动,如朗诵比赛、课外阅读、诗歌会等,比一比谁读得亲切,读得投入,在不断锤炼的基础上,强化朗读尝试中的感性认识,真正使其“内容与理法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最终形成技能。

 

 

在朗读训练中,运用尝试教学理论,遵循有指导的尝试原则,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欲望,培养他们自我探究的能力,体现了一种自主学习,教学相长的教学思想。只要我们恰如其分地发挥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去尝试、发现和解决朗读中的有关问题,他们的朗读水平必将提高,语文能力必将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