觠的读音是什么意思:中国古代人如何应对夏天带来的种种灾害? - Qzone日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8:38:44

日志

上一篇:世人都晓神仙好,...

下一篇:近20年竟有5次“...

|返回日志列表

中国古代人如何应对夏天带来的种种灾害? [图片]

  • 复制地址

    请用Ctrl+C复制后贴给好友。

佛陀的泪珠 2010年09月23日 20:10 阅读(0) 评论(0) 分类:他山之石 权限: 公开

  • 字体:中
  • 更多
    • 设置置顶
    • 权限设置
    • 推荐日志
    • 转为私密日志
  • 删除
  • 编辑
中国古代人如何应对夏天带来的种种灾害? 2010年09月22日 11:07 瞭望东方周刊 】 【打印共有评论0

核心提示:对于中国人所处的气候条件,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这样形容:“人类在这里所要应付的自然挑战要比两河流域和尼罗河的挑战严重得多。复杂而独特的气候孕育了中国人,同时也为中国历史上频发的自然灾害创造了条件。夏季风无疑是导致中国水灾频发的主要原因。同时,重大旱灾也往往发生在夏季。在历史上,即使盛世也往往疲于应对强悍的夏天。对于中国人而言,如何应对夏天将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插图(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本文摘自:《瞭望东方周刊》第355期,作者:晓徐,原题:《中国古代人如何应对夏天》

对于中国人所处的气候条件,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这样形容:“人类在这里所要应付的自然挑战要比两河流域和尼罗河的挑战严重得多。人们把它变成古代中国文明摇篮地方的这一片原野,除了有沼泽、丛林和洪水的灾难之外,还有更大得多的气候上的灾难,它不断在夏季的酷热和冬季的严寒之间变化。”

复杂而独特的气候孕育了中国人,同时也为中国历史上频发的自然灾害创造了条件。著名学者邓拓在《中国救荒史》中就曾这样谈到,中国在上世纪40年代之前的“此三千数百余年间,几於无年无灾,从亦无年不荒;西欧学者,甚有称我国为‘饥荒之国度’者,诚非过言。”

根据他的统计,公元前18世纪至20世纪40年代,中国有记载的水灾1058起,旱灾1074起,约占全部灾害的40%以强,因而成为中国最为主要的自然灾害。

夏季风无疑是导致中国水灾频发的主要原因。同时,重大旱灾也往往发生在夏季。根据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阎守诚对唐代旱灾的统计,夏旱超过34%。由于夏季是各种秋收作物旺盛生长需要水分最多的季节,降水稍有缺乏就会严重影响作物产量,所以夏旱往往被称为“掐脖旱”,历来是影响最为严重的受旱季节。

在历史上,即使盛世也往往疲于应对强悍的夏天。

对于中国人而言,如何应对夏天将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移动的水灾

提到夏天,就不能不先说到水灾。水灾是中国最为古老的自然灾害。根据历史典籍,早在远古时代水灾就开始困扰中国人。唐代虞世南所著《北堂书钞》中就说,“遂人氏时,天下多水”。

后来到尧舜禹时,号称有滔天洪水。邓拓认为,所谓滔天洪水,不过是因天降大雨而致“九州阏塞,四渎壅闭”。

根据中央气象局1981年编制的《中国近500年旱涝分布图集》等资料,1470年至上世纪80年代间,中国洪涝灾害大体以哈尔滨、呼和浩特、成都、广州一线为界限,以东部地区为洪涝高发区。

从历史上看,在1949年之前的大约两百年里,华北平原水灾最为高发,其次是江淮地区及河西以东等地。进入20世纪后,华北水灾减少,江淮地区保持平衡,但东北地区特别是松花江、嫩江流域成为水灾高发区,同时河西、陕南、关中地区成为重灾区。

这时,中国水灾的高发区已经大致以“胡焕庸线”为分界。所谓“胡焕庸线”是指地理学家胡焕庸在1935年提出的、划分中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即“瑷珲—腾冲线”。而从1949年以后看,水灾的东西差异更加巨大,中国地理第二级阶梯,即青藏高原与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以东的水灾比较严重。

水灾的分布与夏季风所影响的中国降雨分布大体相当。确切地说,中国各地水灾受灾的高峰都是在6至9月,这与中国夏季降雨的变化完全一致,同时与农作物生长周期也完全符合。从这些条件可以看到,水灾高峰的出现是与水灾原因---降水和承载体---农作物的变化一致引起的。当然,对于不同地区来讲,又与本地区降雨和农业生产的变化相一致。这也是夏季风带给中国的影响。

但是从历史上看,水灾的分布与降雨也有所不同。以唐代水灾为例,虽然目前学界对于唐代气候特点仍存在争议,包括“全暖说”、“由暖转冷说”、“波动说”等等。但根据史料,唐代水灾较其他朝代更多。

根据《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等资料,发生水灾最多的是包括今天河南、山东、江苏及周边地区的“河南道”,其次是关中地区,都超过总数的四分之一。但是,根据气象历史,中国降雨量最多的分别是华南地区、东南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云贵川地区。而在唐代,这些地区的水灾远少于北方地区。

不过,如果从时间分布上看,自从安史之乱后,北方水灾开始减少,南方水灾增加。比如,包括今天辽西走廊、河北东部的“河东道”的水灾减少了三分之一。辖地包括今天上海、浙江、福建全境、苏南及安徽部分地区的“江南道”的水灾却增加了50%以上。

显然,唐代水灾分布的变化与当时社会经济的变迁有很多吻合之处。在唐早期,政治经济中心位于关中,其经济供给区遍及整个黄河流域,特别是中下游地区。陈寅恪称之为“关中本位政策”。

到安史之乱,战乱使北方人口大量死亡、生产陷入停滞。中国人对南方的开发力度加大。根据《吴地记》等记载,苏州人口由贞观年间的不到2万户,增加到唐僖宗年间的12万户。

季风的历史

气候对于中国的影响,根本在于对中国农业的影响。以季风为例,它为中国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由于夏季风的影响,中国夏季的气温较高,热量充分。这样,像水稻这样对热量条件要求较高的农作物在中国可以向更高纬度种植。同时,由于夏季多雨高温,使中国较其他同纬度地区更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比如长江中下游地区与非洲北部、中东地区纬度相当,农业生产环境却天差地别。

如果说降雨给中国人的生产、生活都带来影响,那么旱灾更多体现了天气对农业生产的控制。

干旱的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包括降水、土壤情况、地下水位以及作物品种等等。根据史料,唐代旱灾发生主要在3、5、6、7月,其中四分之三分布于夏季。在唐王朝早期的核心地区:关中、河南道、河北道,一般春季降雨量少却蒸发量大,夏季降雨直接影响全年的降水水平。值得注意的是,旱灾往往跨越几个月,历史记载的灾害事件往往是其发展到严重程度的时间。而在比较明确的记载中,春夏连旱更为突出。

根据目前学界的主流认识,在公元6至10世纪中国气候曾发生多次波动,即魏晋时气候上升进入“温暖期”,导致降雨、干旱频繁。到8世纪中期再次出现气候异常,柳宗元所在的永州位于湘江上游,但那时每年降雪都有将近一周,甚至出现暴雪。到10世纪后期,气温再次回升。

极端情况是公元6世纪末至7世纪中叶,近50年中旱涝灾害各出现近40次,还有一半的年份出现冰冻灾害。然而随后一直到唐朝灭亡的半个多世纪里,水旱灾害却大大减少。

气候波动大大增加了降水的随机性,或者部分地区降水过多,或者部分地区干旱频发。根据史料,同一年中水旱灾害并发并非少数。

同时,旱灾的时空分布也与人口及社会经济变迁存在吻合。很多学者曾将灾害记录作为判断古代气候的依据。但显然,人类活动在古代就已大大影响了自然灾害。

事实上,以唐朝为例研究天气对中国的影响以及中国人如何应对天气,乃是“盛世治灾”的样本。

夏季气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人的生活,但是其影响程度究竟有多大呢?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张平中2008年11月曾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指出,变化的亚洲季风对唐、元、明等朝代的灭亡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甚至是给了已处于困境中的王朝以致命一击。

例如在北宋中后期,由于季风减弱,夏季降水减少、导致农作物减产,进而引发战争和农民起义。而对于唐、元和明来说,亚洲季风的大规模减退同样导致了王朝的衰退。因此,气候通过影响农作物生产,进而影响了中国的历史。

此前,在2007年1月,德国学者豪格也在英国《自然》杂志刊登称,由于夏季风的减弱而导致的干燥、少雨天气,促使唐王朝灭亡。

不过,时任国家气候中心首席科学家的张德二随后在《自然》发表文章,称唐代灭亡前的30年正是处于多雨时段。

制度应对夏天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如何应对夏天的水旱灾害以及次生、衍生灾害一直是中国人的难题。

首先是如何认识灾害。“天命”曾是中国人对天气及自然灾害原因的唯一解释。邓拓曾这样说道,中国人脱离氏族社会后,经济政治生活都由单一阶级支配的体系已经建立,所以人们认为人间一切事物都可以由支配阶级进行统治,因此也受其影响。同时,受自然力的压力,又设想存在与人间统治阶级一样的天神。所以,天气、灾害都被认为由人间统治者的行为引起,受天神控制。

因此,那些年代,一旦出现灾害,皇帝首先要自责和检讨,并且采取“德行”消除上天的责怪,即“弭灾”。“弭灾”包括自谴、避居等等。后参加这种活动的往往还包括皇室亲属、各级官员,后来普通百姓都会采取类似行为。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中国人开始采取其他方式应对灾害。根据邓拓归纳梳理,历史上中国人应对灾害有消极救济与积极预防两种。消极救济又有临灾治标、灾后补救两种。

临灾治标又分为赈济、调粟、养恤、除害等等。灾后补救包括安辑、放贷、节约等等。安辑是指安顿流民,蠲缓即缓赋,放贷用于复业,节约用以度困。

积极救济论的主要内容是包括重农、仓储在内的“改良社会条件”和包括水利、林垦在内的“改良自然条件”。

邓拓认为,中国历代灾害之最多、最甚者首推水旱,“水旱之致灾,虽亦由于自然条件使然,而人工不与以改良克服,即水利之废弛厥为基本原因”。

而“森林之多寡,对于水量之调解,关系至为重大”,他引用外国学者的话说:“无木之荒,不啻无粟。”

上述应对之策均是技术性的,其结果往往取决于当时之吏治。所以在历史上很多时候,治水治旱前后均先治吏。

官吏往往开始就决定了人们是否需要应对灾害。《明宪宗实录》中曾记载,1470年华北、华东地区的六个府“夏麦已全无收”。结果官员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虽累经报灾伤,然有司未照例覆勘,展转迟延。”

而在预防环节,也经常出现《明会要》所载仓储“十处九空,甚至仓亦无存”的情况。

解决这些问题,只能严格吏治。《典故纪闻》记载,永乐元年,朝廷要求“凡丰捻之处,于见有官钞支籴谷粟,储以备荒,郡县考满,吏中计绩,以定展最。”也就是说不仅建立储备制度,还将其作为官员考核的内容之一。

在明洪武年间,为了防止救灾时官员克扣粮食,规定将每个灾民的姓名和应得到的口粮张贴在公共场合,还要求上级官员“出其不意”下行查验。

应该说,无论从预防还是实施,制度的细节都是中国人应对夏天及其灾害的关键。

文学家韩愈的职场突围:一场精心策划的教学事件 2010年09月23日 09:05 广州日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核心提示:45岁在当时是什么概念?在这个年龄,韩愈的头发已经白了,牙齿一颗一颗掉落,衰象阻都阻不住。那时候医疗条件不发达,虽然大家吃的都是无污染食品,可是在四五十岁这个年纪上死的人一大把。唐太宗那么好的生活条件,也就活了52岁。

心怀壮志的韩愈教授,还在天天夹着讲义去给学生上课混饭吃。说不定哪天挂了,他的职场位置就定格在国子监博士这个框框里了。压力大呀,得想法子了。

韩愈画像(来源:广州日报)

本文摘自:《广州日报》2010年9月1日第B12版,作者:刘黎平,原题:《文学家韩愈职场突围术》

借一起精心策划的教学事件表达想提拔的心愿申请书成千古好文

史上那些策划

一个人在职场的状态决定了整个人生的状态。

前职场时代是读书时代,就算考个牛津哈佛也不能定调。后职场时代是退休阶段,虽然说夕阳发余热,但你在人们心目中的成就还是定格在退休前的职位上。混到发讣告时,上面还要印着生前的职场位置。

如果在一个位置上待上十年,却无升迁迹象,眼看着自己老得头发白、牙齿落,咋办?且看唐代韩愈的职场突围术。

职场困惑:

十年不得升迁

韩愈进入职场前就不顺,19岁开始参加进士考试,连考三次,失败三次,到第四届才考上,按照现在的说法是复读三届。考上进士了,好呀。别急,进士还只是一个干部身份,要戴个乌纱帽,吏部那里还有一拨考试。韩愈同学又是连考三次,失败三次。考不上就找关系,给宰相写信,连写三封,封封无回音。写信不行,咱就登门。登门三次,次次吃闭门羹。此路不通,还是继续考试吧。顶着个光杆进士的身份一直熬到32岁,才通过吏部的选拔考试,好歹是个正式干部,正式进入职场了。

总不升职身体变衰

别急,豆腐还热着呢,性急是吃不了的。初入职场更加郁闷。34岁时,韩愈被任命为国子监四门博士,这是个干部,却不是官,是大唐帝国高等院校的老师,搞理论工作和上课的。中间下过地方,闹过矛盾,到四十来岁,还是被调回学校教书,一眨眼45岁了,还在这个位置上待着。

45岁在当时是什么概念?在这个年龄,韩愈的头发已经白了,牙齿一颗一颗掉落,衰象阻都阻不住。那时候医疗条件不发达,虽然大家吃的都是无污染食品,可是在四五十岁这个年纪上死的人一大把。唐太宗那么好的生活条件,也就活了52岁。

心怀壮志的韩愈教授,还在天天夹着讲义去给学生上课混饭吃。说不定哪天挂了,他的职场位置就定格在国子监博士这个框框里了。压力大呀,得想法子了。

韩愈被贬潮州,经过蓝关,路遇大雪,吟诗“云横秦领家何在,雪涌蓝关马不前”。(来源:广州日报)

 

 

职场突围:一起精心策划的教学事件

这是唐元和八年,也就是公元813年的某一个清晨。国子监的同学们做完早操,吃完早饭,开始集中受训。

业精于勤荒于嬉

韩愈教授正儿八经训话了,他首先说了一句格言: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接着就开始给大家鼓气:同学们,你们碰上了好时代,咱们政府生怕各位毕业找不到工作,只要大家有一技之长,政府就会想方设法给你安排一个位置,所以你们要努力,只担心自己学不到真本事,而不要担心政府看不到你的真本事。听明白了吗?

按往常的理解,学生们接下来应该就是一声“明白”,立正稍息,解散,上课。那天的气氛却有些诡异。程序有点乱,不按常规进行。

戏剧性的一幕上演了。忽然人群中有一个学生对韩教授的训话嗤之以鼻。

他居然嘲笑韩老师:“得了吧,韩教授,您就甭忽悠同学们了(原文是:先生欺余哉!)。跟您学习研究这么多年了,您那点事情我们还不清楚吗?老师您嘴巴里念念叨叨儒家经典没消停过,两个手哆哆嗦嗦翻阅诸子百家没歇过。凡是我中华优秀文化的纲要和奥妙您都进行了总结,晚上见您的房间里灯光没熄过呢,您做学问可真不是一般的勤奋。您又不遗余力地批判歪理邪说,弘扬我儒家正气,在思想理论战线上可谓力挽狂澜,您在捍卫儒家主流方面可谓不辞辛劳。您又富有文采,自古至今各个大家的功力都被您的吸功大法给吸收了,文章写得又性感又奔放,可以说是我们大唐帝国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您年少时勇敢有为,如今举止得体,谦虚谨慎。老师您的素质是没得说了。可是您这样的高素质却没让您混上高位置。您瞧瞧您现在的处境,在单位,领导不喜欢你,在家里,朋友不理睬你。老婆挨饿。儿女挨冻。韩教授,你可别生气,打个不恰当的比喻,您就是一头大尾巴狼,往前走,就踩着自己下巴,往后走,就踩着自己的尾巴,进退都不容易。可怜您人还不到50岁,头顶秃了,牙齿缺了,一副狼狈样。您还好意思教训我们吗?”

这番话的意思就是:先生您的训话没有说服力,您的遭遇没有说服力,在职场上做得好不等于混得好。

事件分析:

借别人的嘴巴发自己的牢骚

很常规的一场先生训话,却让一个学生的毒舌给搅黄了。读书都读到中央太学的地步了,素质那是相当的高,文采逻辑没得说,句句中的,字字穿心,将先生的矛和盾摆在了光天化日之下。

不过,我们静下心来细细分析,去发现这番毒舌之言,里头奥妙大得很。好,让我们暂停一下这场闹剧,再回放一下现场录音,进行取证分析。

唐·李思训江帆楼阁图(来源:广州日报)

韩愈回驳:

低调表态很知足没有怨言

韩愈先生训话被这么搅了一通,该怎么应答呢?他很低调地发表一番讲话:“同学,你过来,听我说。高明的工匠建房,楠木也用,废柴也用;高明的医生治病,泻药也用,人参也用;高明的宰相治国,愚材也用,贤才也用。你们的韩老师就是废柴,就是泻药,就是愚才。可是我这样无德无能的家伙还月月有工资发,不种地有饭吃,不织布有衣穿,好歹也是国家工作人员。能力这么差,可老板不解雇我,还给我发工资。我在同事面前吃点白眼,下放一两次,那是我应该的。”

总之就是:我对政府,对组织,对老板,没意见,我知足。这话,又是一番讲究。你替我抱怨,如果跟着应和只会有失朝廷教员风范,我迂回一枪,用谦虚谨慎的姿态发表讲话,表明我个人并不介意。这样好啊,牢骚的话我没讲,却让大家听到了,可又没失风度。

这是一起精心策划的教学事件。可能在某一次课后,或者在晚自习后,韩愈教授将一个死党学生叫出来,吩咐明天早上训话时你就如此如此照着我的话去做。至于牢骚的话,先生我已经准备好了,你找个没人的地方好好记熟了。

当然,以上是我本人杜撰的,但通过这次对话引起上头人事部门对他职位的重视,那是没错的。

事件后续:

当年就得到提拔并干得很好

太学是朝廷的文化机构、舆论阵地,喊句话,上头的人还是听得到的。果然,没过多久,韩愈老师被提拔了:当年就从高校调出来,去给朝廷修史。别小看修史,这在当时是要害部门,相关工作是宰相主持的。在工作过程中和宰相一个饭堂用餐,寒暄几句还是有机会的。第二年,又当考工郎中,专门负责文武官员的绩效考评,是个有实权的职务。到第三年,当了中书舍人,专门负责给皇帝写圣旨,起草文件,这下就能参与中央机密事务了。

发了牢骚得到提拔,还得让上头的人觉得提拔你是多么的正确。韩愈老师不负众望,干了几票好业务。

发牢骚后的第4年,朝廷委任裴度平定淮西叛军,韩愈任参谋长,在此次胜利的军事行动中出谋划策,韩老师不只会教书,还会打仗。

发牢骚后的第6年,勇敢地上书皇帝劝谏迎佛骨事件,被下放潮州,又在短期内横扫一切害人虫:鳄鱼,并开启当地的文化事业。

发牢骚后的第8年,韩愈老师升为大唐帝国副国防部长(兵部侍郎),后来单枪匹马深入镇州叛军军营内,面对一帮赳赳武夫的刀枪,痛斥叛军首领,维护了中央政府的尊严。

职场启发

人在职场,身不由己。既然入了这个场子,用淡泊名利来掩盖自己长期得不到提拔的事实是没用的。如果长期上不去,你又不方便发牢骚,咋办?文学家韩愈这个法子似乎可以一用。

孤军突围不如借师突围

你可以让周围的人替你发牢骚,替你说话。怎么替你说话?你自己要干得确实不错,而且人缘也好,让大家都替你内疚,久而久之,这些情绪总会传到老板那里去。有些话,别人说总比自己说好。

突围之后要有佳绩

提拔后就要真的干几票好业务,让老板觉得以前没有提拔你真的是一个错误,而千万不能让老板觉得现在提拔你是一个多么大的错误。

突围之后另辟战场

在提拔后,要干得出色还有一个法子。

你以前没有得到重视,可能是你的工作性质不容易引起重视。例如韩愈从事的是理论教学工作,在乱世的中唐难以引起重视和喝彩。那么你可以另辟蹊径,做另一件能出彩的业务。

奇文欣赏

以上的教学事件被韩愈写成了一篇文章,名曰《进学解》。或者,当时的太学根本没有发生这么一起事件,只是韩愈写了一部类似于纪实的小说,其实就是一份生动精彩的提拔申请书。

到如今,《进学解》的申请书功能已经退化,它的文学色彩却越来越浓厚。

这篇文的妙处就在于借别人的嘴巴,处处发自己的牢骚;轮到自己发言了,却无半句牢骚,处处替不公平的职场维护,真的是维护吗?不是,是让职场上的老板惭愧。这个就是讲反话的艺术。喜欢写文章的,可以学着点。

文中金句:

原文:纪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先生之业,可谓勤矣。

牴排异端,攘斥佛老。补苴罅漏,张皇幽眇。寻坠绪之茫茫,独旁搜而远绍。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

翻译:对记事文一定提取要点,对言论文一定探索旨意。知识越多越好,大小通吃。白天读书晚上点灯继续。年头到年尾,勤学不断。先生学习真用功。抵制、批驳异端,排斥佛道,弥补不足,阐发奥妙。寻找失传的思想,独自广泛搜求并继承。在文化思想上力挽狂澜,创建正道。

标签 情感 古代人 灾害 中国 夏季风 | 编辑标签

取消

  • 字体:中
  • 更多
    • 设置置顶
    • 权限设置
    • 推荐日志
    • 转为私密日志
  • 删除
  • 编辑
  • 复制地址

    请用Ctrl+C复制后贴给好友。

签名档

修改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取消

上一篇:世人都晓神仙好,...

下一篇:近20年竟有5次“...

|返回日志列表

评论

隐藏评论签名

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来坐第一个沙发

提示腾讯公司温馨提示:当前已出现通过网络、电话和短信等途径假冒中奖网站、“400”“0898”开头电话、宣称低价购物、购房退税等手段诈骗,请您提高警惕,慎防遭骗。识别更多网络骗术,请点击:腾讯反骗术帮助中心。

    发表评论

    系统正在进行升级维护中,暂不支持日志评论,敬请谅解!

     

    表情礼物 | 更多功能高级评论编辑器暂时无法加载

    附加功能展开收起  

    设置

    马上开通空间,体验权限日志、记事本等全新日志体验!取消  (可按Ctrl+Enter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