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格式qlv怎么转换:领导干部的心理调适_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2:22:37
中共东山县委组织部 林元顺

  现在,大家都对身体健康特别注意,但对于心理健康了解得比较少。心理健康问题,是当前干部工作中需要引起足够重视和认真对待的一个问题。

  中国社科院的调查报告显示,有1/4的在职干部有心理健康问题,严重的占到2%、3%。国外的学者说,疲劳是屠杀现代人的隐性杀手,压力是屠杀现代人的第一杀手。他们做了一个调查,50%的癌症患者和心脏病患者跟压力有关系。这说明,现在我们不仅要注意身体的健康,而且要注意心理的健康。

  心理健康,是一个人应对竞争、成就事业、获得幸福的重要保证。面对社会生活领域的急剧变革和社会信息的空前丰富,人们的心理负担也在日益加重。例如,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人们要学会处理竞争带来的挫折和压力,面对更加复杂的社会关系,人们要学会协调好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这些问题处理不好,就会处于烦躁、愤怒、忧郁、压抑的状态之中,我们把这种状态又称为“第三状态”。而承担着重大社会责任的领导者又属于“第三状态”的多发人群。 这种状态偶尔有一回那就不算了,如果一个干部包括你手下的干部经常处于这种状态,就意味着他的心理健康有问题了。

  现在,在选拔任用干部时,干部的心理素质越来越受到重视。心理素质测试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被引入,是近年来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就是在干部考察中既考察和衡量干部德能勤绩廉的情况,又注意了解和掌握干部的心理素质,并通过心理素质测试等形式,选拔与岗位职责要求相符合的干部,避免出现上岗后无法胜任工作而产生巨大心理压力的现象。日前,北京、四川、宁波等许多地区,在干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方面都已经将心理素质测试作为一个重要的考察指标。现代领导者的工作绩效不仅取决于他的能力,而且更重要的是取决于他的心理素质。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已经成为现代领导者提高素质和实施领导行为的前提和基础,也是领导者履行职责和提高领导效能的需要和保障。

  一、心理失衡对健康的危害

  可能大家都听说过“杯弓蛇影”的故事吧。说的是晋朝乐广请客吃饭,挂在墙上的弓映在酒杯里,有一个客人误以为杯里有条毒蛇。回去以后,疑心自己中了蛇毒,就生了一场大病。后来,他得知是挂在墙上的弓映照出的影子,才解除了疑虑,病也就自然好了。

  这故事初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可是现实生活中类似的故事却很多,这是不良刺激引起的心理失衡而导致疾病的典型例子。

  所谓心理失衡,是指各种刺激作用于人体,引起心身紧张状态,产生一系列心理、生理反应的结果。这种心理失衡在一定程度上是机体主动适应环境变化的需要,它能够提高机体对环境变化的应付和调整能力,发挥机体的潜能。例如做报告前,心跳会不由自主地加快,使机体处于一定的紧张状态,这有助于集中精力。但是,如果这种失衡过于强烈或持久,超过了机体的调节和控制能力,就会导致郁闷、烦燥、焦虑、愤怒、恐惧等各种精神障碍和身体疾病,危及人的身体健康。

  关于心理失衡带来的情绪、情感障碍能导致疾病的认识,在我国最早的一部医学著作《内经》中就有所阐述:“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恐伤肾”。意思是说,大怒,过度的嬉笑,过度的悲哀,过度的恐怖,思虑过度都可导致疾病的产生。在我们熟知的《三国演义》中芦花荡三气周瑜的故事,《精忠岳传》中“虎骑龙背,笑煞老牛皋,气死金兀术”的描述都是活生生的例证。可见,情绪能影响健康,早已为我们的祖先所注意。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心理失衡招致的疾患和死亡,引起了科学家的警觉。从20世纪六、七年代起,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开始把目光投向心理与健康的课题上来。他们在探索中惊奇地发现,心理失衡引起的行为和刺激,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后果起着重要的媒介作用,消耗着人的精力、损害着人体健康。在当今时代,对人类健康影响较大的癌症、冠心病、高血压等疾患,无不与精神因素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二、心理失衡的主观原因与调适原则

  如果我们向每一个人提出问题:“你愿意选择快乐,还是愿意选择烦恼?”大概所有的人都会不假思索地回答:“我愿意快乐。”但是,为什么人们都愿意选择快乐又有很多人深深地陷在痛苦和烦恼之中呢?大多数人的回答实际上隐含了这样一层意思:“我希望快乐,但是痛苦和烦恼之事不请自到,我无法抵御。”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极易为自然环境所左右,在秋高气爽的时节里,兴高采烈;在阴霾晦暗的日子里,就没精打采等等。但是,人是否真的像大多数人认为的那样,面对外部刺激无法抵御、任其摆布而又无能为力呢?读一读维克托.法兰柯的感人故事,可能有助于我们正确解答这一问题。

  例一、犹太裔心理学家法兰柯,二战期间在纳粹死亡营故事。

  处在最恶劣的环境中,法兰柯运用难得的自我意识,发掘出人性最可贵的一面,那就是人有“选择的自由”。人对外界的物质、精神与社会刺激会有所反应,只是如何反应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正如有人曾经说过的:“我们不能左右风的方向,但是我们能够调整风帆”。

  由此可见,人对外部的不良刺激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完全可以通过选择积极的态度,减轻外界不良刺激对自己的影响程度,从而避免烦恼或痛苦。积极的态度,正是人进行心理调适的基本原则。

  所谓积极的态度是一种思考的模式,它教导我们在面临压力的情况时,仍能寻求最好、最有利的结果。而事实也证明,当你往好的一面看,你便极易达到你的目的,好运便会跟着来到。

  例二、古代一位位秀才进京赶考故事。

  积极的人,象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象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想法决定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想法,就有什么样的未来。

  以上两例都是积极思考的例子,它的确能发挥功效,说明世事随时会有转变,都可能否极泰来。所以一个积极思考者,心中常能存有光明的远景,而不是把目光局限于眼前的失利,即使身陷困厄的环境,也能以愉悦,创造性的态度,走出困境,迎接光明。乐观者在每次危难中都看到了机会,而悲观的人在每个机会中都看到了危难。

  三、干部心理失衡的调适方法

  积极的态度是人们进行自我心理调适的最基本、最普遍的原则,它适用于在任何情况下、对任何人心理失衡的调适。但是,对于从事领导活动的领导者而言,由于其承担的社会责任较大,在实施领导的过程中,还会遇到一些一般人,一般干部不经常碰到的、但又容易引起心理失衡的问题或因素。因此,领导者在了解了心理调适的基本原则之后,还应进一步掌握一些针对领导心理失衡而设的调适方法。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面对挫折时的心理调适、处理压力时的心理调适和用人中的心理调适。

  (一)面对挫折时的心理调适

  导致领导者心理挫折的因素,有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所谓客观因素主要指外部环境中各种可能导致挫折心理的因素:(1)行业差别。如行业之间、部门之间、单位之间的分配差距拉大,一些物质待遇偏低的单位,由于涉及切身利益的问题解决不好,职工思想工作难度大,领导者容易产生畏难情绪。(2)工作困难。如上级部门下达任务过重,完不成指标;职工素质参差不齐,工作效率低;在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下,单位风气不正,矛盾重重,管理难度增大;单位底子薄,长期打不开局面等等。(3)人际障碍。比如班子内部不团结,意见不统一,工作不合作;下级不满情绪严重,有逆反心理;上级领导不理解,不支持;社会评价不公正等等。

  挫折感的产生不仅与外部的客观环境有关,而且与人的主观因素有关。领导者肩负着处理矛盾、解决问题的责任,矛盾处理不好、问题解决不了,工作中遭受一些挫折在所难免。这就要求每个领导者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强者的姿态去迎接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挑战。一个生活的强者,不仅在“风调雨顺”时信心十足,更重要的是,在受到挫折时,也能信心百倍。

  庸者视机遇为困难,智者视困难为机遇。因此,在面对挫折时,领导者如果能够运用好自我调适的方法保持心理的平衡,并从挫折中吸取教训,把失败看成是成功路上的里程碑,就能变害为利、转败为胜。

  在面对挫折时,常见的心理调适方法如下:

  第一,正视挫折,认清挫折的本质。

  正视挫折有几个基本原则,学会这些原则将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挫折。

  原则一:每个人都会面临挫折。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福祸。可以说,挫折是生活中的组成部分,每个人都会遇到。正如一首歌里唱到:“生活像一条路,总有一些坑坑洼洼;生活像一团麻,总有那解不开的小疙瘩;生活像一杯酒,饱含着人生的酸甜苦辣。”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酸甜苦辣”总是难免的。

  人人都有烦恼,人人都会面临挫折。那种没有烦恼或挫折的生活,根本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说法或幻想而已。因此,挫折既然难以避免,我们就应当正视挫折,坦然接受挫折,而不应对之无端恐惧或害怕。

  原则二:挫折不会永存,每次挫折都会过去。

  没有人一生都一帆风顺,任何人可能遭遇不如意。可是挫折一定会有结束的时候,总会因时间的推移而被解决。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受到时间的限制,不可能永远地持续下去。因此,必须学会发展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挫折,相信每次挫折都会过去。林肯21岁开始做生意2次失败, 26岁时爱侣去世,27岁时一度精神崩溃,曾想到自杀,11次竞选失败,52岁时当选为美国第16届总统。

  原则三,每次挫折都是转折点。

  在一次战争中,一个将军被敌人俘虏了,他被关在一间单人囚室里。那段时间阴雨绵绵,他不禁想起远方的亲人。可是眼下身陷牢房,不知敌人将如何处置他,是流放还是处死?想着想着,他被一股绝望的情绪控制了,与其这样含垢忍辱地活着,还不如在墙上一头撞死痛快。他拼足所有的力气,一头向牢墙撞去。就在他的头和墙碰撞的一刹那,奇迹出现了,牢墙被他撞出了一个洞!原来是连日来的阴雨把牢墙泡软了,软得经不起他这么一撞。将军用手在这个洞周围使劲地挖,最后把这个洞挖成一个大洞。结果可想而知,通过这个洞,这位本已绝望的将军顺利逃脱了。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任何问题都隐含着成功的可能,黑夜的邻居是白昼,绝望的隔壁是希望!正如大文豪巴尔扎克所说的:“世界上的事情永远不是绝对的,结果完全因人而异,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

  李敖有句话:我顶不喜欢一句谚语:‘跌倒了,赶紧爬起来’。跌倒了,不要马上爬起来,先东张西望找找看,说不定会捡到什么东西。

  原则四:每次挫折都会对人产生影响。

  每次挫折都会对人产生影响,是产生积极的影响,还是产生消极的影响,取决于你对待挫折的态度。强者能够胜利,就是由于他们对待挫折采取积极思考的态度。他们变换不同的角度来看待自己的挫折。有的人在挫折袭来时,就觉得自己是天下最倒霉的人。其实,事情并不完全是这样。即使你在某件事上是“倒霉”的,但你在其他方面可能依然幸运。和那些更不幸者相比,如急救室里的病人,伊拉克战争中流离失所的难民等,你还是一个十分幸运的人。就如一首《士兵小唱》的军歌所唱:苦不苦,想想红军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雷锋董存瑞。英国作家萨克雷有句名言:“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笑,你对他哭,他就哭。”的确,如果我们以欢悦的态度微笑着面对生活,生活就会对我们“笑”,我们就会感到生活的温暖和愉快。

  原则五:不要盯着挫折不放。

  挫折会使人产生烦恼、愤怒、沮丧、焦燥等强烈的情绪反应。挫折如果已经产生,就应当丢开它,不要总是把它留在记忆里。痛苦的感受如同泥泞的沼泽地,你越是不能很快地脱身,它就越可能把你陷住,越陷越深,直到不能自拨。

  因此,在遭遇挫折后,能否成功地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往往是摆脱挫折困扰的重要条件。在这方面常用的方法有:转移。即把注意力暂时转移到其它事情上,以缓解或冲谈不愉快的心理;渲泄。即在适当的场合,向适当的对象倾吐心中的感受,这是减轻内心痛苦的有效措施;压抑。即靠意志的作用把不愉快的事情压在心底,不让它表现出来。只有这样,情感才不会长久地停留在痛苦的事情上,才能有效地发挥理智的作用,在挫折中寻找突破口,力争克服它、解决它。

  以上几个原则,是正确认识挫折的基本原则。简言之,面对挫折我们一不要怕,二不要逃避,三不要颓废,四不要绝望,五不要不能自拔。挫折只是暂时的失败,只要你不服输,失败就永远不是定局。

  第二,检讨挫析,吸取教训。

  如果你能这样看待挫折和失败,就能轻装上阵,采取战胜挫折的第二个步骤,你必须把挫折看成是学习的机会。

  不成功的人浅尝即止,转而做其他的事。他们的座右铭是:“第一次不成功就销毁所有一切努力过的证据。”相反,成功人士则在第一次努力后能检讨挫折,吸取教训,然后再努力做同一件他们认定是对的事情。如有必要,他们甚至重复失败的过程,以便学得更多。因为他们能坚持到底,他们最终会成功。

  第三,看清自己的弱点。

  从挫折中学习,最重要的是找出并正视导致挫折的个人弱点。这个过程需要有真正坦诚的个性。一旦你看清自己的弱点,就要开始努力克服。

  从许多历史人物的生平中可以找出许多例子,纳尔逊勋爵就是其中之一。他是舰队司令,后来成为英国最有名的海军英雄。纳尔逊一生都晕船,但这位曾摧毁拿破仑舰队的英雄从不让晕船妨碍他的事业。也就是说,他逐渐适应,而且战胜了这个弱点。

  我们大多数人也有类似“晕船”的弱点。有些人有体力问题,有些人有心理问题。通常,克服缺点是一场静悄悄的发生在个人身上进行的战役。我们不会因此获得一枚勋章。但如果我们确实成功了,我们就会明白自己已经坚持到底,而没有被自己的缺点打败。我们经常说战胜自我是最难的,意思是说战胜自己的弱点和不良习惯,如吸烟、喝酒、懒惰等是最难的。因此,战胜自我之后所获得的满足也是永远不会消退的。

  第四,调整你的努力。

  战胜挫折的另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调整你的努力以便成功。不断地重复错误,是不能战胜失败的。但是,有些人正是这样做。他们重复错误,却一心想会有不同的结果。

  一位杰出的外科整形医生讲了一个故事:他的病人中有个男孩,右手断到手腕处,当医生问起这个男孩的伤残部位时,男孩说:“我并没有残,只有右手没了。”

  后来医生得知,男孩是他所在中学足球队里得分最多的人。这男孩没有因为那明显的缺陷而怨天尤人、放弃努力,只是做了必要的调整,以便成功。

  第五,重新参赛,不断争取新的成功。

  努力并不一定成功,放弃努力就一定没希望。大多数人的失败,并不是因为他们缺乏智慧、能力、机会或才智,而往往在于他们没有再次尝试。保罗•J•耶曾经说:“百分之九十的失败者其实不是被打败,而是自己放弃了成功的希望。”

  总之,面对挫折时心理调适的方法和步骤是:在全面认识挫折的基础上,从挫折中吸取教训,找到自己的弱点,调整自己的努力,然后重新回到比赛场,重新参赛,争取下一次的成功。如果你不重新参赛,放弃,就永远也没有成功的希望。

  (二)处理压力时的心理调适

  领导者,是权力的所有者、行使者,同时也是责任、使命的承担者。一个政党、一个集团、一个组织、一项事业、一件工作等等,都有赖于领导者的组织、指挥、协调、运作。因而,领导者在领导、引导、指导或影响所属组织、群体、个人,使之向固定目标推进的过程中,所承受的心理压力也最多、最重。在深化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有些领导总感到处理各类问题比较棘手,难度大而且关联性强,牵一发而动全身,心理压力过重,甚至对有些简单的事务或者在常规下可以处理好的事情,在压力的压损下也会一筹莫展,或者事倍功半。在这种情况下,领导者如何调节自己的心情,减轻过重的心理压力呢?

  要成功地处理压力,首先要全面认识压力。以下几点,有助于我们全面认识压力:

  其一,任何人一生中都会有压力。

  说到压力,问题不是“你是否遇到过压力?”我们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压力。问题是:“你受到什么压力的影响,这些压力是怎样影响你的?”一定的生物的与精神的压力是维持健康生活的基础。这就如同吉它的弦,需要有一定的张力来产生美妙的声音。但如果张力太大,琴弦就会断裂;太小,则声音既小又单调。既然一个人一生中都会有压力,我们就应当勇敢地面对压力,不要对之无端的恐惧。

  其二,有些压力是有益的。

  压力有时会把人们能力发挥到极至,促使人找到更好、更聪明的处理方式,压力可称为成就之母。。

  透过娱乐圈中某些人或运动员的一生,人们特别能清楚地看到压力所产生的正面效果。例如有的演员,当他们受到压力,当观众中有重要人物在座时,他们的表演会特别出色。运动员也是这样。运动员在大场面的锦标赛或奥运会决赛时,他们的水准发挥的更好。对这种压力,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应。有些人被压力压垮了,但另一些人则借压力刷新世界记录。

  其三,大部分压力是毫无必要的。

  大多数人担忧的事太多了,大部分压力是毫无必要的。他们仿佛在自我造成压力的东西。你可能觉得这难以置信。如果你不信,请看下面关于忧虑的数字:

  人们担忧的事情有40%永远不会发生;

  30%的忧虑涉及过去作出的决定,是无法改变的;

  12%的忧虑集中于别人出于自卑感而作出的批评;

  10%的忧虑与健康有关,而越担忧问题就越严重;

  8%的忧虑可以列入“合理”范围。

  以上数字不是很令人吃惊吗?引起紧张的十个问题当中,真正值得担忧的问题还不到8%。关于不必要的压力,可以通过下面的例子得到说明。

  例一、父子牵驴赶集故事。

  这个例子说明,人们生活中所担忧的事情大部分是没有必要的。担忧的事太多,不仅给自己造成了不必要的心理压力,也限制了人的远见。

  其四,压力过度就会引起疾病。

  压力有时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压力也可以把人压垮。压力是屠杀现代人的第一杀手。前面讲过,50%的癌症患者和心脏病患者跟压力有关系。而且过重的压力将导致身体、感情和行为的病症,如果允许它继续作用,这些病症将影响人的工作表现、人际关系和身体状况。因此,对待压力的最佳方法是避免或尽快减轻压力。下面的方法将有助于你成功地处理压力。

  第一,养成正确的视角。

  能避免别人所遇到的压力的人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能保持一种正确的视角。所谓“视角”,就是把当前或即将到来的事情放在一个更大的参照系统中思考的能力。知足者常乐,人是要有点阿Q精神的。

  第二,要在自己的强项上努力。

  那些在自己的强项上努力的人,即使犯了错误,也不可能被压力压垮。有一次,NBA著名的球员乔丹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记者问他:“在球场上,你扔出去的球被人截住了该怎么办?”乔丹回答说:“我扔出去这个球后,迫不及待地再拿到那个球,迫不及待地再扔。”记者又问:“又被对方截住了怎么办?”乔丹说:“那我就更迫不及待地再扔。”因为乔丹球技出众,他对逆境的反应不是被压倒,而是继续打下去的强烈愿望。在自己的强项上努力的人都会有这种反应。

  如果你不清楚自己的强项是什么,以下方法可以帮你找出来:如果你犯了错误,这错误不但没有给你造成压力,而且激励你再干,那这个方面就是你的强项。如果你所犯的错误使你感受到威胁、紧张,这大概就是你的弱项。随着年岁增长,我们应该多在白己的特长方面努力。这样你较能避免压力,获得成功。

  第三,避免超负荷地工作。

  我们有许多人就想把越来越多的任务包揽在自己身上,最后无法把这些事情一一办好。于是压力就产生了。要知道,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例一、一个人买鹦鹉故事。

  这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领导人,不一定自己能力有多强,只要懂信任,懂放权,懂珍惜,就能团结比自己更强的力量,从而提升自己的身价。相反许多能力非常强的人却因为过于完美主义,事必躬亲,认为什么人都不如自己,最后只能做最好的公关人员、销售代表,成不了优秀的领导人。

  有人说,执行力就是领导不用动手的能力。我们应当把有限的精力聚集在最重要的目标上,那样你才能更容易地取得成功,避免压力。

  第四,把注意力转向自身之外的人和事。

  一心只想到自己的人往往会灰心丧气,结果他们就有压力。一心为自己的权利而奋斗,要“获得属于你的一切东西”,这样做有个大问题,就是会产生极大的压力和情绪困扰。因为无论你如何努力,你并非总是能得到心中想要的东西。过分关注自己的权利,结果会产生五种有破坏性的情绪:抱怨、痛苦、愤怒、仇恨和恐惧。

  如果你发现自己越来越被私事所困扰,你可以花点时间帮助别人。谁要是给小孩子送过礼物,就懂得这句话千真万确。当你看到小孩子收到礼物时那种由衷的喜悦,你也会被这种喜悦所感染,从而感受到给予的快乐。予人玫瑰,手留余香。如果你帮助其他人获得他们想要的事物,那么帮助的越多,得到的也越多。给予能带来巨大欢乐,也能大大减少压力。可见,当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我能给予什么而不是我能得到什么时,可以大大减轻心理压力。我们往往通过帮助别人而治愈自己的心病。

  第五,找个人谈谈。

  我们遇到的压力,常常是由于我们把感情封闭起来不向别人诉说而产生的。要避免这种压力,应该建立一种无论是个人的麻烦还是好主意都可与别人诉说的人际关系。人的感情,无论是喜怒哀乐,都需要渲泻出来。一个漫画上,画了一个球迷在晚上看球。由于夜深人静,看到精彩处,也不能喊出声来,这使他很难受。为了表达他激动的心情,他就准备了一个写着“加油”两个字的牌子,每当进球时,他就把牌子拿出来,使劲举两下,来表达他兴奋的心情。这个做法可能听起来有些可笑,但是实际上,这个球迷很好地利用了一种叫做“精神宣泄法”的方法来排泄自己激动的情绪。医生常说,长年累月把感情埋在心里,从不外露的人,最容易患心脏病。这也是为什么女人比男人长寿的原因所在。

  第六,找出减轻压力的有趣方法。

  我们都会想办法减轻生活中的压力。有些办法是健康的、积极的,有些办法是消极的。例如有人喜欢用吃的方式、购物的方式来减轻压力,还有的人用吸烟、醉酒,甚至吸毒的方式来减轻压力。这些消极的方式不仅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还会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你可以选择几种健康的减压方式,比如说打球、游泳、静坐或跑步、玩飞标等等。用什么方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走出室外活动或是让自己静下来。

  总之,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存有压力。要估计到有压力——压力横竖是要来的,着手改变你的思维和习惯。能避免压力则避免,避免不了就用健康的方法应付压力。要善于为自己的心灵装上“空调”。当遇到挫折,心灰意冷的时候,要学会打开心灵的“空调”,为心灵加加温,让自己始终保持一股热情、激情,重新振作起来,重头再来;当处于顺境时,面对鲜花和掌声,感到飘飘然的时候,也要学会打开心灵的“空调”,为心灵降温,让自己始终保持清醒,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进取心。

  (三)用人中的心理调适

  领导者的用人心理是复杂的,有优化的品质,也有偏激和障碍。所谓领导者的用人心理障碍,是指领导者用人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不利的、低劣的心理因素,例如嫉妒、多疑、挑剔等等。领导者要保持健康的用人心理,就要排除和克服这些障碍。

  (1)嫉妒心理及其调适

  有一些领导者,当下级干部的能力、水平赶上或超过自己时,如芒在背,总觉得不舒服。于是千方百计找点别扭,甚至进行低毁和诽谤,结果害人、害己、害国家。怕部下超过自己、嫉妒部下比自己高明,是一种病态的领导心理。不用本事大的干部,不用可能超过自己的干部,是一种“武大郎开店式”的用人方法,是不可能笼络到人才的。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得人才而得天下,得人才而事业兴旺发达,这是一条万古不易的道理。楚汉战争中,萧何、韩信、张良,都是了不起的人才,在理财、用兵、谋略中,都比刘邦高出许多。但是,刘邦敢于起用,连韩信那样从项羽手下逃过来的人物也照用不疑,授以重任。刘邦善用三杰,打败项羽,取得天下。刘邦自己也以此为荣,在总结成功的经验时,他说:运筹于帷幌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镇国家、抚百姓,吾不如箫何;连百万大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人,人杰也,吾能用之,吾所以取天下也。领导者一旦陷入“怕别人超过自己”这个误区,目光就短浅,心胸就狭窄,作为就拘谨,事业就平庸。

  项羽“力拔山兮功盖世”,武艺十分精纯,可算得上一个大英雄了,而且在起义、作战过程中每战必捷,未有败仗。但他不注意收拢和使用人才,不能发挥“众人”的力量,只靠自己单枪匹马打天下。结果,韩信的将帅之才得不到施展,范增的过人智谋得不到应用,部属多有怨愤之言,一些优秀的人才不是被埋没,就是出走他方,为别人效力,削弱了自己的力量,最后自己落得个乌江自刎的结果。

  克服嫉妒心理,首先还是从思想认识上解决问题。

  第一,要增强公心、事业心和责任感,要看到我们的事业是党的事业、人民的事业,不是哪个领导者的事业。只有公心,才能任人唯贤,唯才是举。

  第二,要看到人才是我们事业的希望,是振兴领导者所负责的单位和部门的重要力量。同一件工作,交给本事大的人,三下五除二,很快干完了,而且干净利索,保证质量。换上一个庸碌之辈,不但干不好,难以按时完成任务,还可能“干砸了”。没有人才,平时还好对付,关键时候,困难时期,领导者手下只有平庸之辈,就力不从心,难以进取了。维持局面都勉勉强强,开拓创造就更望尘莫及了。

  第三,要看到大多数人才是能正确对待领导,当好参谋和助手、或成为某一方面的主力军的。不排除个别有本事的人才不太听话,好讲一点道理和条件,但一个领导者只要秉公办事,按职行政,司责尽力,就能赢得众多部属的拥护。不论本事多大的人,都懂得一个道理,就是下级服从上级,自觉为领导和单位分解忧愁。领导者,尤其是那些心胸不开阔的领导者,不要以己度人,老是怀疑别人瞧不起自己,拿自己去和别人比较,要确实有对党的事业和人才成长发展负责的精神,大胆起用本领高、素质好的人,形成人才汇集的团体,共同推进事业的发展。

  曾担任日本索尼公司董事长的盛田昭夫认为:雇佣比你聪明的人,他可以加强你的长处,弥补你的短处。认为部属比你聪明,就觉得受到威胁,就觉得受到威胁,那就太荒谬了。因为能与一个聪明人共事,毕竟表示你一定也不错。可见,高明的领导者,对高才是喜不是忧,是扶不是压,是求不是弃,因为他懂得:“强将手下无弱兵”,人才才是事业成功的希望。

  (2)多疑心理及其调适

  不放心、提着心、存戒心的多疑心理是现代领导者的用人大忌。

  先分析一下多疑心理的成因:

  第一,对人才缺乏必要的了解和信任,当别人对人才进行攻击时,领导者因缺乏清醒的头脑而被诬词所蒙蔽,怀疑人,对其设防、试探、侦察等等。南宋时,民族英雄岳飞与金兀术交战,节节取胜,当恢复中原指日可待之际,昏君赵构却轻信秦桧的谗言,加上缺乏对岳飞的了解和信任,一天之内连发十二道金牌,召岳飞火速回朝,使他冤死在风波亭,抗金事业十年取得的成就也就毁于一旦。这种结果的产生就是由于赵构对岳飞缺乏必要的了解和信任而导致的。

  第二,封闭性思路,简单地逻辑推理,使猜疑心理笼罩一种自圆其说的迷雾。多疑的领导者总是以某一种假设目标为出发点,先形成一种心理定势,然后千方百计寻找论据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大胆想象,最后又回到假设目标,以致得出错误的结论来。

  例一、《列子•说符》中“疑人偷斧”的故事。

  第三,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孔子曾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如果领导者自己野心勃勃,诡计多端,就会整天疑神疑鬼,怕下属做出不利于自己的事来。这是一种不良心理体验,从自己的经验、感受出发去无端推测别人。

  多疑是一种有害的用人心理,那么应该如何克服呢?

  第一,用人要建立在对人才的充分了解和信任的基础上。只有了解了,才能信任;只有信任了,才能用之不疑。一年,唐太宗征辽,房玄龄留守京师,有人向房玄龄告发说有人谋反,房玄龄问是谁,告者说就是你。房玄龄以为此事不好擅自处理,就派专使去察告太宗,请他亲自处理。太宗杀了诬告者,并即下诏责备房玄龄:“公何不自信?”太宗了解房玄龄,信任房玄龄,故能不听信谗言,没有妄加怀疑。

  第二,一旦有了猜疑,要自我暗示自己冷静下来,认真思考,全面分析,检查自己是否陷入封闭性的思维方式。多想几个思想对立面,自己的理性就能及时得到召唤,一通百通。

  (3)挑剔心理及其调适

  挑剔心理是人们在处理人际关系中常见的一种病态心理。它表现在经常以指责、抱怨、批评、唠叨的口吻讲话。这种心理影响了人际沟通,破坏了正常的人际关系,应当特别注意加以克服。

  领导者的“挑剔心理”是领导者在处理上下级关系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病态心理。有些领导不注重心理素质的修养,凡事皆以我为中心,颐指气使对下级求全责备、冷嘲热讽,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挑剔成癖”的疾症。

  挑剔心理的形成与领导者的作用是分不开的。领导者的作用,确定了在工作目标的酝酿过程中是预测者,在决策过程中是拍板者,在实施过程中是组织者,在同其他关系处理上是协调者。被领导者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受到领导的肯定,人生价值得到实现,对领导者也就日渐萌生服从、敬重之感。这种服从、敬重既是对领导权威的认可,也是领导艺术在群体中的实现。但是如果领导者着眼于表面现象,过分追求权威效应,久而久之就会走入极端,孽生“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权威心理。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别人不经意的行为都可能被领导者理解为对自己权威的忽视,而形成“挑剔成癖”的毛病。

  研究证实:如果一个工作环境缺乏情感的反应(特别是赞赏的反应),将会减低工作质量,引起内部冲突,上下级关系不协调。遗憾的是,一些领导者常把“挑毛病”作为表现自己高明的方式。常有这样的情况:一个领导下去检查工作,本来方方面面都不错,但他非要鸡蛋里面挑骨头,在一些细枝未节上找点毛病,以显示自己善于发现问题、具有过人之识。不如此,总觉得没尽到领导的责任。岂不知这样一来,常常会弄巧成拙,并引起下属的反感,把上下级关系搞得不正常,甚至会影响工作。有的领导什么都以自己做榜样,要求别人跟你一样。错了,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特点,你要每个人发挥自己的优势,不要让他们像你。

  克服挑剔心理,除了要加强学习、提高综合素质,并在工作方法上有所改善以外,更重要的是领导者要培养宽容的精神,要学会利用激励的方法树立自己的威信。现在教育界,有一个名词叫做赏识教育。当众表扬一个人,效果会成倍增加。我们怎样期待别人,别人就怎么回应。我们夸奖一个人干得好,他就会更加努力,希望自己干得更好。

  总之,宽容、赞赏是领导者克服挑剔心理的良药,也是实施有效领导、提高个人威信的重要途径。每个领导者都应该学会用赞赏的激励下属的积极性,建立起良好的上下关系。

  以上我们从心理失衡对健康的巨大危害谈起,提出了具体的调适原则方法。这些原则和方法有助于我们认识和调整自身的情绪,认识他人的情绪,建立良好的上下级关系,提高心理素质,做到“不为功利所动心,不为挫折所折腰,不为困难所吓倒,不为压力所屈服”,保持一种“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任天外云卷云舒”的心理状态,成为生活和事业中的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