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诺20000充电宝怎么样:足少阴肾经及穴位图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7:20:19

足少阴肾经及穴位图

足少阴肾经
1.gif (41.50 K)
2010/6/10 12:35:57 弱水青荇 最后编辑于 2010-06-10 12:35:57  

TOP

 

发送短消息

查看公共资料

查找该会员全部帖子

  • UID:25476
  • 精华: 80
  • 威望:5712
  • 金钱:25146.45 元
  • 来自:
  • 注册: 2008-02-05

状态: 离线

    弱水青荇

    • 组别:版主
    • 性别: 保密
    • 生日:1900-1-1
    • 积分:11365
    • 帖子:5248
    • 威望:5712

    2010-05-10 09:46 | 只看楼主 树型| 收藏| 小 中 大 2#

    1 涌泉
    踡足时,在足底第二、三蹠骨间凹陷处取穴。又法,在足底(去趾)前1/3处,当第二、三趾骨间取穴。
    益肾调便、平肝熄风 咽喉痛、舌乾、失音、小便不利、大便难、头顶痛、头晕、眼花、小儿惊风、癫疾、昏厥、霍乱转筋、足心热 井穴
    1.jpg (52.84 K)
    2010/5/10 9:45:36
    (1) 涌泉  KI1    Yǒng quán
    [定位]在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第2、3趾趾指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解剖]有指短屈肌腱,指长屈肌腱,第二蚓状肌,深层为骨间肌;有来自胫前动脉的足底弓;布有足底内侧神经支。
    [主治]头顶痛,头晕,眼花,咽喉痛,舌干,失音,小便不利,大便难,小儿惊风,足心热,癫疾,霍乱转筋,昏厥。
    [配伍]配然谷治喉痹;配阴陵泉治热病挟脐急痛,胸胁满;配水沟、照海治癫痫。配太冲、百会治头项痛。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附注]肾经井穴。
    涌泉 井穴,属木。 
    【别名】 地冲。 
    【穴义】 体内肾经的经水由此外涌而出。
    【名解】1)涌泉。涌,外涌而出也。泉,泉水也。涌泉名意指体内肾经的经水由此外涌而出体表。本穴为肾经经脉的第一穴,它联通肾经的体内体表经脉,肾经体内经脉中的高温高压的水液由此外涌而出体表,故名涌泉。
    2)地冲。地,地部也。冲,冲突也。地冲名意指体内肾经的经水由此外涌而出体表。理同涌泉名解。
    3)肾经井穴。井,地部孔隙也。本穴气血执行是体内经水由地部孔隙外出体表,故为肾经井穴。
    4)本穴属木。属木,指本穴气血执行变化表现的五行内容。本穴物质为体内外出体表的高温水液,出体表后水液大量气化为天部的水湿之气,此气因其湿重不能上行天部的更高层次,而是蒸升到天部的较低层次,只表现出木的一发特徵,故其属木。
    【气血特徵】 气血物质为天之下部的温热水气。
    【执行规律】 由天部横印传于然谷穴。
    【功能作用】 散热生气。
    【治法】 寒则先泻后补或单泻之,热则补之。  

    TOP

     

    发送短消息

    查看公共资料

    查找该会员全部帖子

    • UID:25476
    • 精华: 80
    • 威望:5712
    • 金钱:25146.45 元
    • 来自:
    • 注册: 2008-02-05

    状态: 离线

      弱水青荇

      • 组别:版主
      • 性别: 保密
      • 生日:1900-1-1
      • 积分:11365
      • 帖子:5248
      • 威望:5712

      2010-05-10 09:47 | 只看楼主 树型| 收藏| 小 中 大 3#

      (2) 然谷  KI2  Rán gǔ
      然谷
      在足舟骨粗隆前下缘凹陷处取穴
      益肾固泄、导赤清心 月经不调、阴挺、阴痒、白浊、遗精、阳痿、小便不利、泄泻、胸胁胀痛、咳血、小儿脐风、口禁不开、消渴、黄疸、下肢痿痺、足跗痛 荥穴

      2.jpg (58.36 K)
      2010/5/10 9:47:16
      [定位]在足内侧缘,足舟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际。
      [解剖]有拇指外展肌,有跖内侧动脉及跗内侧动脉分支;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末支及足底内侧神经。
      [主治]月经不调,阴挺,阴痒,白浊,遗精,阳痿,小便不利,泄泻,胸胁胀痛,咳血,小儿脐风,口噤不开,消渴,黄疸,下肢痿痹,足跗痛。
      [配伍]配承山治转筋;配气冲、四满治石水;配太溪治热病烦心、足寒、多汗。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附注]肾经荥穴。
      然谷  荥穴,属火。 
      【别名】 龙渊,龙泉。 
      【穴义】 肾经外涌的地部经水在此大量蒸发水气。
      【名解】1)然谷。然,燃也。谷,两山所夹空隙也。然谷名意指肾经外涌的地部经水在此大量气化。本穴物质为肾经涌泉穴传来的地部经水,性温热,至本穴后水液大量气化水湿,经水如同被燃烧蒸发一般,故名然谷。
      2)龙渊。龙,变幻莫测、能大能小、见首不见尾之物也,此指本穴地部经水的各种变化。渊,深渊也,范围大也。龙渊名意指肾经经水在此由液化气,范围巨大。理同然谷名意。龙泉名意与龙渊同。
      3)肾经荥穴。荥,极小的水流也。本穴物质为肾水气化的天部之气,在本穴的变化为散热冷降,冷降之液在地部形成极小的水流,故为肾经荥穴。
      4)本穴属火。属火,指本穴气血执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内容。本穴物质为天之下部的水湿之气,其变化为散热冷降,所散之热直冲天之天部,有火的炎上特徵,故其属火。
      【气血特徵】 气血物质为湿热水气。
      【执行规律】 大部分散热冷降,小部分吸热蒸升。
      【功能作用】 升清降浊。
      【治法】 寒则补之,热则泻之。 弱水青荇 最后编辑于 2010-05-13 16:42:28  

      TOP

       

      发送短消息

      查看公共资料

      查找该会员全部帖子

      • UID:25476
      • 精华: 80
      • 威望:5712
      • 金钱:25146.45 元
      • 来自:
      • 注册: 2008-02-05

      状态: 离线

        弱水青荇

        • 组别:版主
        • 性别: 保密
        • 生日:1900-1-1
        • 积分:11365
        • 帖子:5248
        • 威望:5712

        2010-05-10 09:49 | 只看楼主 树型| 收藏| 小 中 大 4#

        (3) 太溪  KI3  Tài xī
        太谿
        皮齐内踝高点、当内踝后缘与跟腱内侧前缘之间凹陷处取穴
        益肾纳气、培土生金 头痛目眩、咽喉肿痛、齿痛、耳聋耳鸣、咳嗽气喘、胸痛、咯血、消渴、月经不调、失眠、健忘、遗精、阳痿、小便频数、腰嵴痛、下肢厥冷、内踝肿痛、腹胀 俞穴、原穴
        3.jpg (65.68 K)
        2010/5/10 9:49:03

        [定位]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解剖]有胫后动、静脉;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当胫神经之经过处。
        [主治]头痛目眩,咽喉肿痛,齿痛,耳聋,耳鸣,咳嗽,气喘,胸痛咳血,消渴,月经不调,失眠,健忘,遗精,阳痿,小便频数,腰脊痛,下肢厥冷,内踝肿痛。
        [配伍]配然谷主治热病烦心,足寒清,多汗;配肾俞治肾胀;配支沟、然谷治心痛如锥刺。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附注]肾经腧穴、原穴
        太溪  俞穴,原穴,属土。 
        【别名】 大溪,吕细。 
        【穴义】 肾经水液在此形成较大的溪水。
        【名解】1)太溪。太,大也。溪,溪流也。太溪名意指肾经水液在此形成较大的溪水。本穴物质为然谷穴传来的冷降之水,至本穴后,冷降水液形成了较为宽大的浅溪,故名太溪。大溪名意与太溪同。
        2)吕细。吕,古代音乐十二律中的阴律也,总称六吕,此指穴内物质为纯阴之液。细,弱也、小也。吕细一名意在形容穴内流行的地部经水水面宽大而流动缓慢,故名。
        3)肾经俞穴。俞,输也。本穴为肾经经水的传输之处,故为肾经俞穴。
        4)肾经原穴。原,本源、根源也。本穴输出的地部经水真正表现出肾经气血的本源特性,故为肾经原穴。
        5)本穴属土。属土,指本穴气血执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内容。本穴物质为地部流行的经水,其变化为进一步的气化散热,表现出土的长养特徵,故其属土。
        【气血特徵】 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及其气化之气。
        【执行规律】 经水循肾经而传,气化之气吸热后上行天部。
        【功能作用】 清热生气。
        【治法】 寒则点刺出血或泻而多灸,热则水针或泻针出气。  

        TOP

         

        发送短消息

        查看公共资料

        查找该会员全部帖子

        • UID:25476
        • 精华: 80
        • 威望:5712
        • 金钱:25146.45 元
        • 来自:
        • 注册: 2008-02-05

        状态: 离线

          弱水青荇

          • 组别:版主
          • 性别: 保密
          • 生日:1900-1-1
          • 积分:11365
          • 帖子:5248
          • 威望:5712

          2010-05-10 09:52 | 只看楼主 树型| 收藏| 小 中 大 5#

          (4) 大钟  KI4  Dà zhōng
          大钟
          太谿穴下0.5寸,当跟腱内侧前缘取穴
          益肾平喘、通调二便 咳血、气喘、痴呆、嗜卧、二便不利、月经不调、腰嵴强动、足跟痛
          4.jpg (67.03 K)
          2010/5/10 9:51:33
          [定位]在足内侧,内踝下方,当跟腱附着部的内侧前方凹陷处。
          [解剖]有胫后动脉跟内侧支;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及胫神经的跟骨内侧神经。
          [主治]咳血,气喘,腰脊强痛,痴呆,嗜卧,足跟痛,二便不利,月经不调。
          [配伍]配太溪、神门治心肾不交之心悸、失眠;配行间治虚火上炎之易惊善怒;配鱼际治虚火上炎之咽痛。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附注]肾经络穴。
          大钟  络穴。 
          【别名】 太钟。
          【穴义】 肾经经水在此如瀑布从高处落下。 
          【名解】1)大钟。大,巨大也。钟,古指编钟,为一种乐器,其声溷厚洪亮。大钟名意指肾经经水在此如瀑布从高处落下。本穴物质为太溪穴传来的地部经水,在本穴的执行为从高处流落低处,如瀑布落下一般,声如洪钟,故名大钟。太钟名意与大钟同。
          2)肾经络穴。本穴气血的执行变化是经水由高处落入低处,经水落下时散发出大量的水湿气体,水湿气体吸热后飘散于穴外,本穴有联络它经气血的作用,故为肾经络穴。 
          【气血特徵】 气血物质为天部的寒湿水气。
          【执行规律】 一是吸热后循肾上行,二是吸热后别走膀胱经。
          【功能作用】 联络表里。
          【治法】 寒则点刺出血或泻之灸之,热则水针或泻针出气,表里不和则多提插捻转。 弱水青荇 最后编辑于 2010-05-11 10:07:18  

          TOP

           

          发送短消息

          查看公共资料

          查找该会员全部帖子

          • UID:25476
          • 精华: 80
          • 威望:5712
          • 金钱:25146.45 元
          • 来自:
          • 注册: 2008-02-05

          状态: 离线

            弱水青荇

            • 组别:版主
            • 性别: 保密
            • 生日:1900-1-1
            • 积分:11365
            • 帖子:5248
            • 威望:5712

            2010-05-10 09:53 | 只看楼主 树型| 收藏| 小 中 大 6#

            (5) 水泉  KI5  Shuǐ quán
            水泉
            太谿直下1寸,当跟骨结节内侧上缘
            益肾清热,活血通经 月经不调、闭经痛经、阴挺、小便不利、目昏花、腹痛 郄穴
            1.jpg (65.82 K)
            2010/5/10 9:52:56

            [定位]在足内侧,内踝后下方,当太溪直下1寸,跟骨结节的内侧凹陷处。
            [解剖]有胫后动脉跟内侧支;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及胫神经的跟骨内侧神经。
            [主治]月经不调,痛经,阴挺,小便不利,目昏花,腹痛。
            [配伍]配中极、水道治肾气亏虚;配气海、血海、肾俞、三阴交、气海俞治肾绞痛、肾结石;配肾俞、中极、血海治血尿。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附注]肾经郄穴。
            水泉  郄穴。 
            【穴义】 肾经水液在此聚集形成水潭。 
            【名解】1)水泉。水,水液也。泉,水潭也。水泉名意指肾经水液在此聚集形成水潭。本穴物质为大钟穴传来的地部经水,在本穴聚集后如同水潭,故名水泉。
            2)肾经郄穴。郄,孔隙也。本穴物质为地部经水,经水因本穴所处位置低下而为聚集之状,祇有极少的满溢之水外传照海穴的高位元,经水的执行如从孔隙中输出一般,故为肾经郄穴。 
            【气血特徵】 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
            【执行规律】 极少部分循经传于照海穴,大部分则流散于足跟各部。
            【功能作用】 传递水液。
            【治法】 寒则点刺出血或灸之,热则补之多提插。  

            TOP

             

            发送短消息

            查看公共资料

            查找该会员全部帖子

            • UID:25476
            • 精华: 80
            • 威望:5712
            • 金钱:25146.45 元
            • 来自:
            • 注册: 2008-02-05

            状态: 离线

              弱水青荇

              • 组别:版主
              • 性别: 保密
              • 生日:1900-1-1
              • 积分:11365
              • 帖子:5248
              • 威望:5712

              2010-05-10 09:55 | 只看楼主 树型| 收藏| 小 中 大 7#

              (6) 照海  KI6  Zhào hǎi
              照海
              在内踝中点下缘下1寸,当跟骨内侧下缘取穴
              调阴宁神、通调二阴 痫证夜发、嗜卧、惊恐不宁、月经不调、痛经、赤白带下、阴梃、阴痒、疝气、小便频数、咽喉乾燥、目赤肿痛、脚气、梅核气
              2.jpg (63.53 K)
              2010/5/10 9:54:40
              [定位]在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
              [解剖]在拇趾外展肌止点;后方有胫后动、静脉;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深部为胫神经本干。
              [主治]咽喉干燥,痫证,失眠,嗜卧,惊恐不宁,目赤肿痛,月经不调,痛经,赤白带下,阴挺,阴痒,疝气,小便频数,不寐,脚气。
              [配伍]配列缺、天突、太冲、廉泉治咽喉病症;配神门、风池、三阴交治阴虚火旺之失眠症。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附注]八脉交会穴-通阴跷脉。
              照海  足少阴阴蹻脉之会。 
              【别名】 阴蹻,漏阴。 
              【穴义】 肾经经水在此大量蒸发。 
              【名解】1)照海。照,照射也。海,大水也。照海名意指肾经经水在此大量蒸发。本穴物质为水泉穴传来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比水形成为一个较大水域,水域平静如镜,较多地接收受天部照射的热能而大量蒸发水液,故名照海。
              2)阴蹻。阴蹻,乃穴内气血有地部的经水和天部的阳气,气血特性体现了阴急而阳缓的阴蹻脉特性,故名阴蹻。
              3)漏阴。漏,漏失也。阴,阴水也。漏阴名意指肾经经水在此漏失。本穴物质为地部经水,因受天部照射之热,经水气化蒸发如漏失一般,故名漏阴。
              4)足少阴阴蹻脉之会。同照海名解。
              【气血特徵】 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及其蒸发的水气。
              【执行规律】 外来经水屯于穴内,气化之气上行天之天部。
              【功能作用】 吸热生气。
              【治法】 寒则点刺出血,热则补之灸之。  

              TOP

               

              发送短消息

              查看公共资料

              查找该会员全部帖子

              • UID:25476
              • 精华: 80
              • 威望:5712
              • 金钱:25146.45 元
              • 来自:
              • 注册: 2008-02-05

              状态: 离线

                弱水青荇

                • 组别:版主
                • 性别: 保密
                • 生日:1900-1-1
                • 积分:11365
                • 帖子:5248
                • 威望:5712

                2010-05-10 09:56 | 只看楼主 树型| 收藏| 小 中 大 8#

                1.gif (7.24 K)
                2010/5/10 9:55:33
                2.gif (18.71 K)
                2010/5/10 9:55:33
                3.gif (16.56 K)
                2010/5/10 9:55:33  

                TOP

                 

                发送短消息

                查看公共资料

                查找该会员全部帖子

                • UID:25476
                • 精华: 80
                • 威望:5712
                • 金钱:25146.45 元
                • 来自:
                • 注册: 2008-02-05

                状态: 离线

                  弱水青荇

                  • 组别:版主
                  • 性别: 保密
                  • 生日:1900-1-1
                  • 积分:11365
                  • 帖子:5248
                  • 威望:5712

                  2010-05-10 09:57 | 只看楼主 树型| 收藏| 小 中 大 9#

                  (7) 复溜  KI7    Fù liū
                  复熘
                  太谿上2寸,当腱内侧前缘处取穴
                  补肾益阴、通调水道 水肿、腹胀、腿肿、盗汗、泄泻 、肠鸣、脉细无力、腰嵴强痛、发热无汗、舌乾口燥 经穴
                  1.jpg (61.18 K)
                  2010/5/10 9:56:39
                  [定位]在小腿内侧,太溪直上2寸,跟腱的前方。
                  [解剖]在比目鱼肌下端移行于跟腱处之内侧;前方有胫后动、静脉;布有腓肠内侧皮神经,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层为胫神经。
                  [主治]泄泻,肠鸣,水肿,腹胀,腿肿,足痿,盗汗,脉微细时无,身热无汗,腰脊强痛。
                  [配伍]配后溪、阴郄治盗汗不止;配中极、阴谷治癃闭。
                  [刺灸法]直刺0.8-1寸;可灸。
                  [附注]肾经经穴。
                  复熘  经穴,属金。 
                  【别名】 伏白,昌阳。 
                  【穴义】 肾经的水湿之气在此再次吸热蒸发上行。
                  【名解】1)复熘。复,再也。熘,悄悄地散失也。复熘名意指肾经的水湿之气在此再次吸热蒸发上行。本穴物质为照海穴传输来的寒湿水气,上行至本穴后因其此再次吸收天部之热而蒸升,气血的散失如熘走一般,故名复熘。
                  2)伏白。伏,隐藏、埋伏也。白,肺性之气也。伏白名意指本穴吸热熘散的水气隐伏着肺金之气的凉湿之性。本穴物质为照海穴传来的寒湿水气,在本穴吸热后温度上昇而变为肺金之性的凉湿之气,故名伏白。
                  3)昌阳。昌,昌盛繁荣也。阳,阳气也。昌阳名意指肾经阳气至本穴后才变为昌盛繁荣之状。本穴物质为照海穴传来的寒湿水气,在本穴吸热后变为了天部的阳气,肾经阳气在此变得繁荣昌盛,故名昌阳。
                  4)肾经经穴。经,经过也,动而不居也。本穴物质为吸热上行的天部阳气,经过本穴动而不居,故为肾经经穴。
                  5)本穴属金。属金,指本穴气血执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内容。本穴物质为肾经的天部阳气,性温热,与肺金之气同性,故其属金。 
                  【气血特徵】 气血物质为天部之气,性温热,与肺金之气同性。
                  【执行规律】 散热后循肾经横传于交信穴。
                  【功能作用】 补肾益气。
                  【治法】 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或多灸,热则泻针出气。  

                  TOP

                   

                  发送短消息

                  查看公共资料

                  查找该会员全部帖子

                  • UID:25476
                  • 精华: 80
                  • 威望:5712
                  • 金钱:25146.45 元
                  • 来自:
                  • 注册: 2008-02-05

                  状态: 离线

                    弱水青荇

                    • 组别:版主
                    • 性别: 保密
                    • 生日:1900-1-1
                    • 积分:11365
                    • 帖子:5248
                    • 威望:5712

                    2010-05-10 09:58 | 只看楼主 树型| 收藏| 小 中 大 10#

                    (8) 交信  KI8  Jiāo xìn
                    交信
                    在内踝高点上2寸,当胫骨内侧缘与跟腱内侧之内缘之间处取穴
                    益肾调经、通调二阴 月经不调、崩漏、阴挺、阴痒、五淋、睾丸肿痛、泻痢赤白、大便难、月耑内廉痛
                    2.jpg (59.39 K)
                    2010/5/10 9:58:08
                    [定位]在小腿内侧,当太溪直上2寸,复溜前0.5寸,胫骨内侧缘的后方。
                    [解剖]在趾长屈肌中;深层为胫后动、静脉;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后方为胫神经本干。
                    [主治]月经不调,崩漏,阴挺,泄泻,大便难,睾丸肿痛,五淋,疝气,阴痒,泻痢赤白,膝、股.  内廉痛。
                    [配伍]配关元、三阴交治妇科疾患之月经不调;配太冲、血海、地机治崩漏;配中都治疝气;配阴陵泉治五淋;配中极治癃闭;配关元治阴挺。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附注]阴跷脉郄穴。
                    交信  阴蹻脉郄穴。 
                    【别名】 内筋。
                    【穴义】 肾经经气由此交于三阴交穴。 
                    【名解】1)交信。交,交流、置换也。信,讯息也。交信名意指肾经经气由此交于三队交穴。本穴物质为复熘穴传来的水湿之气,因其吸热扬散而质轻,因此从本穴外走脾经气血所在的天部层次,故名交信。
                    2)内筋。内,与外相对,指本穴交于三阴交穴的气血物质来自于肾经所处的内部。筋,肝风也。内筋名意指本穴气血以风气的形式由内向外传输。理同交信名解。
                    3)阴蹻脉郄穴。郄,孔隙也。本穴既为肾经之穴同时又为阴蹻脉之穴,但由于本穴气血为凉湿水气,外传脾经的气血是吸热后的气血,量不多,如从孔隙中外出一般,故为阴蹻脉郄穴。 
                    【气血特徵】 气血物质为水湿之气。
                    【执行规律】 吸热后横印外走三阴交穴。
                    【功能作用】 外散寒冷水湿。
                    【治法】 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灸之,热则泻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