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真空储存:50mm的魅力包罗万象标头介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8:41:34
50mm的魅力 包罗万象标头介绍
作者:雪千寻    来源:IT168    责任编辑:哲明    日期:2009年02月04日
一般来说,标头是最便宜的镜头种类之一了,摄影爱好者基本上手边都会留着一支标头时时把玩,标头结构简单,重量轻便,像质常常也很不错,标头,比如令人发指的莱卡M NOCTILUX 50/1.0,天价的佳能EF 50/1.0L 还有有钱也买不到的蔡司50/0.7等等。无一不是摄影爱好者追求的终极梦想。

在50mm焦距上,F1.0甚至都算不上是最大,光圈更大的变态数不胜数,例如大家耳熟能详的佳能在1961年为旁轴的Canon7配套的50/0.95(上图),但这根本算不了什么,更牛的还有Rodenstock(罗顿斯德) 的 Heligon 50mm/f0.75投入过小规模量产(下面的那个蓝眼睛,机身是尼康S3),如果加上特制型号的话,蔡司在1966年为NASA专门设计的Planar 50/0.7镜头,它搭载在阿波罗计划中的绕月探测卫星上用于拍摄月球背面的地形和地貌,因此在用料和制作上不惜工本,得到的成像质量也是相当惊人的,可以说远远超出我们一般人的想象力极限,嗯,还没完哦,尼康曾经也出品过定制的Nikkor 50/0.7,最后,还有蔡司给NASA单独做的50/0.65,不过这个是给哈苏机身用的。
尼康在50mm焦距镜头上的开发历史相当悠久,35mm相机史上最早的50mm/F1.4镜头就是尼康1950年开发的50mm/1.4,光学结构为7片3组,在此后的12年里,这支镜头生产了10万支,到了1959年,尼康设计了58mm/F1.4,这也是尼康第一支单反标头,到1962年停产时58/1.4生产了4万支。从1959年开始到现在的50多年里,尼康又设计生产了7支50mm/F1.4,最新产品是AFS 50mm/F1.4G,搭载了最新的纳米结晶镀膜和超声波马达。
进入AF时代以来,尼康先后生产了4种自动对焦50/F1.4标头,由于生产年代并不久远,而且标头保有量非常之大,因此在二手市场上很容易看到三代50/1.4一起插标卖身的壮观景象。新手朋友很难分得清楚AF 50/1.4,AF 50/1.4 N,AF 50/1.4D。

1986年尼康推出了第一支自动对焦单反镜头AF 50mm/F1.4,这支镜头采用了7片6组的光学结构,口径52mm,全重229g,这个光学设计沿用到了后面两代标头上。作为早期的AF Nikkor镜头,它的对焦环十分细小,手感也相当的松旷(早期机身对焦驱动马达扭力较小,镜头采用轻质材料和相对松旷的设计有利于实现更快的聚焦速度),但这对于用惯了手感顺滑的AIS Nikkor镜头的专业摄影师来说是不可忍受的。
到了1987年,尼康开始逐渐在旗下镜头上面应用新样式(new Style),改进的主要方面是采用更宽的,带有矩形纹理覆盖橡胶的对焦环,光圈锁定的开关改用消化片式,顶级镜头和望远镜头采用了特殊的黑色皱纹烤漆表面。这些外观特色一直保持到了今天的Nikkor镜头上。

尼康逐步在nikkor镜头中采用这些设计,但直到1991年,AF 50/1.4才推出了新款的AF 50/1.4N。其他方面没有什么变化,这个版本的AF 50/1.4N一共生产了6万5千支。到了1995年,尼康推出了新的AF 50/1.4D增加了距离编码器,在前一页讲XGP中我们已经讲过距离编码器的用处了,不再赘言。这一版的AF 50/1.4D从1995年一直生产到现在,13年总产量超过30万支,非常受欢迎。在二手市场上出现的最多的AF 50/1.4往往是N型和D型两种,通俗说来就是带D和不带D的,中间差价顶多也就百元而已,尽量选择D版本吧。

尼康在今年的早些时候推出了最新一代的标头:AFS 50/1.4G,这是一支全新设计的标头,光学结构变成了8片7组,搭载了超声波马达。这支镜头是尼康F卡口新发远行展方向的产物,镜身超声波马达驱动解决了尼康入门级相机缺乏标头可用的窘境,可以预见的是尼康定焦镜头群必将逐渐的完全超声波化。
佳能在标头设计和生产商极为用心,近似于狂热的地步,从最早佳能开始自行设计生产Serenar 50mm f/3.5 I开始到2007年的EF 50/1.2L 为止,佳能一共设计和生产了57个不同型号的标头,产品横跨6种接口标准,这些产品上的变化也是佳能发展史的一个缩影,到目前为止,在产的50mm标准镜头之中,佳能EF 50/1.2L依然是无出其右者。
目前市场上还能看到的50mm超大光圈镜头中,佳能在1987年配合EOS系统的第一代EOS650发售而推出的EF50/1.0L无疑是能用钱买到的最大光圈的单反用50标头了,但佳能开发它的主要目的其实是炫耀研发能力,佳能最早将萤石镜片用于光学系统中,对于设计大口径的镜头有一套成熟且先进的技术,造就了这支到目前为止135单反可更换镜头中相对口径最大的怪物。说它是个怪物一点也不假,72mm的口径(对比一下,EF 50/1.4 是52MM口径,著名的佳能小白是77mm),接近1KG的重量(985g),镜头后部还特地做了个收口,否则根本没法塞进机身卡口里面去。以炫耀为主要目的开发出来的这支镜头也属于天价之列,售价折合人民币17000左右,在市场上流通数量很少。

而且就成像质量来说,50/1.0在最大光圈下的锐度远不如它的同门师弟EF 50/1.4,实在有负它脑袋上挂着的红圈和“L”。但是,F1.0的超大光圈使得这支镜头的营造气氛能力和在弱光下拍摄的能力绝对无出其右者,很多时候也许你就差那一档光圈就可以记下最后一抹微弱的余辉吧。
佳能在前年末的时候又发布了EF 50/1.2,新品售价达到了人民币13000块,果然是黑死人不偿命的价钱,但是,研磨非球面镜片和改进的新玻璃材料的应用使得这支镜头的光学表现达到了完美的极致,它唯一的缺点就是有点点贵,可以忘记那只50/1.0了,半档光圈而已。

在镜头制造领域,卡尔蔡司的辉煌始于1890年发明的正消除色散摄影镜头(Anastigmat)。同年,普路塔(Protar)镜头问世;1896年,普兰纳(Planar)镜头发表,奠定了卡尔蔡司在色差纠正技术上的权威地位,而且直到现在,planar结构也是标准和中焦镜头首选的光学结构,各家的标头和85mm镜头无一不是由planar结构稍作变化,或者根本就是原样照搬而来。1902年,蔡司厂又设计出1:6.3的天塞(Tessar)镜头,这款镜头明快锐利,号称鹰眼,直到现在长盛不衰,被称为百年天塞。
150年以来,蔡司在光学上做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比较大的就有:1902年设计出tessar天塞结构镜头,1932年设计出sonnar结构镜头,1935年开发出T*镀膜,1954年设计出Biogon结构镜头,视角首次达到90度,1962年为水星8号探测器设计光学镜头,这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支在太空中使用的镜头,1963年设计出Hologon结构镜头,视角达到了106度,而且毫无变形……  
在标头的设计领域,蔡司也是杰出的领导者,Planar,这是个令人激动的名字。1896年,由天才数学家Paul Rudolph博士设计, 双高斯结构,取名Planar,为平坦之意,这是镜头发展史上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里程碑,它首次实现了在大光圈的时候提供无像散的像场,而且能对球面像差做出非常好的矫正的光学结构,这使得能以较大光圈拥有高质量的光学表现成为了现实,Planar也是现代标头的鼻祖,几乎每一支标头都是Planar结构的或者借鉴了Planar结构,部分Planar结构的镜头甚至被誉为人类所能达到的光学极限,从他们的表现来看,真算是实至名归。
需要着重强调的是,并非所有的Planar结构镜头都能达到光学极限的地步,Planar结构作为一个传统的设计,非常适宜于标准镜头,而往往标头都是最便宜的镜头规格,所以受光学材料和加工工艺成本的制约,常规的planar标头在全开光圈时候的分辨率往往并不能使人满意,需要收小两档之后,才能体验到它那卓绝的像质。
值得一提的是两支特别的Planar标头,一支是蔡司在1996年为了纪念Planar结构出现100周年推出的纪念版标头Planar 55/1.2,它才是当之无愧的标头之王,在全开光圈下就有着优异的分辨率和非常平坦的像场,各种像差也纠正到了几乎完美的程度。另一支特别的Planar标头则是1966年蔡司为NASA专门设计的Planar 50/0.7镜头,它搭载在阿波罗计划中的绕月探测卫星上用于拍摄月球背面的地形和地貌,因此在用料和制作上不惜工本,得到的成像质量也是相当惊人的,可以说远远超出我们一般人的想象力极限。

而Planar T* 1.4/50 ZF则是由这支为康泰时C/Y卡口机身设计的Planar 50mm F1.4略做改动而来,它是蔡司Planar结构的代表作,在F1.4口径的50mm镜头中,它是站在世界之巅的王者。
Planar T* 1.4/50 ZF,实际焦距51.7mm,最大光圈F1.4,最小光圈F16,可半档调节,最近对焦距离0.45m,光学结构7片6组,滤镜口径58mm,镜头直径65mm,长度45mm全重330g。

这支镜头承袭了广受好评的Contax C/y Planar 50/1.4的主要设计,但在使用的光学材料上略有变化,镀膜上也有所不同,因此ZF版的Planar T* 1.4/50实际上光学素质是要好于C/Y卡口的50/1.4的,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提高了在F1.4-F2口径段的锐度,改善了大家都不是特别满意的最大光圈偏软现象。
此外,这只镜头的成像柔和,色彩鲜艳饱满,分辨率高。F1.4和F2时成像素质优异,反差和分辨率略低,边缘部分有难以察觉到的畸变,从F2.8开始成像质量就令人非常惊讶,F4时候达到最佳,中心和边角都有高水准表现,对高光和暗部的描写准确,质感逼真,层次丰富。和尼康的AF 50/1.4相比,ZF 50/1.4在锐度和反差的匹配上显得更加流畅和游刃有余,色彩油润,而尼康AF50/1.4色彩则略有些干。
蔡司在推出了ZF,ZK接口的镜头之后,又开始推出对应EF卡口的产品,这对于使用EF系统的蔡司粉丝来说是个好消息,但是对于蔡司自己来说呢?
1976年,由光学博士曼德勒(Mandler)主导,徕卡设在加拿大的密德兰厂(当时还叫做LEITZ)推出了一款史无前例的镜头:NOCTILUX 50/1.0。此镜重达630公克,同时也是徕卡M系列中最昂贵的。NOCTILUX一经推出就成为光学史上崭新的里程碑,它的影像素质非常特殊,即使和全世界最优秀的标准镜50mm SUMMICRON M来比较也毫不逊色。 
徕卡的noctilux号称夜之镜。徕卡在1966年推出了noctilux 50/1.2ASPH 这支镜头采用了两片非球面镜片,生产难度极大,所以价格十分昂贵,不久就停产了。到了1976年,徕卡在镜头制造中采用了超高折射率光学玻璃,并且重新设计了NOCTILUX将其口径又增大了半档光圈,这就是Noctilux 1:1/50,然后,加拿大工厂开始一共生产了四个版本的50/1.0。这四个版本的50/1.0光学设计相同,只是是镀膜与外形逐年改进。与前一代的ASPH版Noctilux不同的是,50/1.0利用超高折射率的球面镜片来矫正超高速光圈下的彗星像差,并且将光圈提高了半档,当然镜头口径也由50/1.2ASPH的48mm增加到58mm和60mm。
最早期50/1.0用的是徕卡实验室自产的编号900403的高折射率玻璃,因为不能量产因此徕卡将50/1.0的生产转到有更多#900403玻璃的加拿大Elcan。第一代的50/1.0是E58口径,外接遮光罩;第二代是E60,外接遮光罩;后期都是E60,内置遮光罩。如今徕卡已经关闭加拿大的Elcan分厂,据说新的50/1.0仍然用的加拿大库存玻璃,但是在德国组装。

NOCTILUX是一款表现卓越的镜头,在开放光圈下有着迷人的表现,缩小光圈时也足以和其它标准镜一决高下。它对阴影部分的细节有着非同寻常的洞察力、同时抗眩光能力一流,慧像差微乎其微;NOCTILUX对于弱光下细节的描写能力,使得在阴暗场合下的主体有极为清晰与饱满的色彩,这使得它成为一款无法替代,绝无仅有的镜头。
PENTAX在1997年推出了复古设计的标准镜头--SMC FA 43mm/1.9 Limited 限量版镜头(限量版其实只是一个噱头,限制月产量而已),和1999年推出的77mm/1.8、2001年推出的31mm/1.8另两款限量版镜头被爱好者们称为Pentax的“三公主”。43mm/1.9因为是最早推出的一只,是P家三公主里的长公主。这三支公主头体积小巧用料精良,做工非常棒,令人爱不释手,也是对焦手感最好的自动对焦镜头,在成像质量上以这支43LE最为出色。

43LE做工精良,全金属镜身,距离标尺、光圈、景深标尺全是刻在金属镜身上,其外观优美,小巧精致,和P家小巧的机身相配,非常衬手,均衡感一流,入手感觉就令人非常满足,拿掉金属遮光罩和植绒的金属镜头盖就象块金属小饼干,令人爱不释手。

这支镜头刚推出的时候价格非常贵,虽然光圈不大,价格却超过宾得自己的FA 50/1.4的两倍,MTF曲线上看,性能也很一般,不过却广受欢迎,甚至有器材专家称用过之后对镜头有了全新的理解。这支镜头没有用到太多现代镜头生产工艺,不过材料上依然选择了高折射率玻璃,对于色彩的表现有着十分独到的地方,尤其是立体感和空间感非常棒,影像的描画也非常细腻,这是一支很有个性的镜头,受到如此热烈的追捧也算是名至实归了。

宾得自己对这支镜头也非常得意,后来还出过一个钛制的特别版,不过由于生产难度太大,很多工序都需要手工检查和装配,所以后来也不再生产了,宾得事情还做的很绝,把模具都毁掉了,现在手里有钛版本的朋友大可以留下来等升值吧。
有意思的是,这个镜头还做过使用莱卡R卡口的43/1.9 For Leica,有一段时间的价格甚至要贵过莱卡原厂的饿标镜,不过市场反应一般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