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续集第十集:丹山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10:56:56

丹山寺


《辰州府志》记载:丹山寺位于沅水,辰水交汇处。在县城对岸,丹山洞之半面临江,渚清幽莫匹。康熙二十一年知县朱兆梓始建。寺内有洞,宽约6米,高约3米,入口处高约14米,再内侧高深莫测。

沈从文先生这样描述丹山寺:“对河与小山城(辰溪)成犄角,上游是一个三角形小阜,阜上有修船造船的干坞与宽坪。位于下游一点,则为一个三角形黑色山山嘴,濒河拔峰,山脚一面接受了沅水激流的冲刷,一面被麻阳河(辰水)长流的淘洗,岩石玲珑透剔。半山有个壮丽辉煌的庙宇,名“丹山寺”,庙宇外岩石间有成千大小不一的浮雕石佛。”

 

 

 

龟山-丹山寺

 


辰溪丹山寺


龟山


鼠年岁末,辰溪县文物普查队在该县县城对面的沅水河畔丹山悬崖下的钟鼓洞,发现一处“丹山摩崖石刻群”历史文化遗址,今年1月中旬,记者慕名攀登丹山崖壁,寻觅胜地。

  “丹山摩崖石刻”位于辰溪县城对岸著名旅游景点丹山寺以钟鼓洞为核心的沅水石壁上。丹山因俨若巨龟,古时又称为龟山,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知县朱兆梓,在悬崖尽头因势新建丹山寺,由于上倚绝壁,下临深潭,重檐飞阁,鬼斧神工,丹山寺自古便以“崖寺晚钟”之称成为辰溪县古八景之一。搭梯爬上寺后丹山洞下的钟鼓洞,只见洞中有二石,一上一下,一左一右,相互照应,浑然天成。形状似一钟一鼓置于天然洞内,叩之,声声入耳,婉转动听。相传,每当夜深人静时,便从沅水南岸传来优雅动听的钟鼓声。

  记者发现,在钟鼓洞内外石壁上,17幅摩崖石刻诗文赫然入目,部分字迹依稀可见,每幅石刻大小不一,字体不同。石刻诗文内容有描摹古辰阳奇山异水的,有描摹大酉山、钟鼓洞及沅水风光的,有触景生情,托物言志的。据考证,诗文作者以明代哲学家、兵部尚书王守仁(又名王阳明),明太仆寺少卿满朝荐、明代御史薛瑄、明代将军邓子龙、清乾隆宰相傅桓、清代湖广总督林则徐手迹尤为珍贵。令人惊奇的是,所有石刻均悬于半壁上,离崖顶80余米,河床30余米。观光人员在赞叹古人之生花妙笔的同时,还惊叹古代建筑工艺之美妙绝伦。

  钟鼓洞内的石刻以明代王阳明诗文保存最为完整。据辰溪县文物管理所负责人介绍,公元1510年,38岁的王阳明被明武宗重新招用,路过辰溪,在夜游钟鼓洞后诗兴大发,一首“奇石临江渚,轻敲度远声。鼓钟名世闻,音韵自天成。风送歌传谷,舟回漏转更。今须参雅乐,同奏泰阶平。”的五言律诗朗朗上口。在丹山崖壁上,明嘉靖年间辰洲郡守徐珊所题写的“太古遗音”四个大字刚劲有力。

  辰溪县原为辰阳县,为西汉高祖7年设置。自古以来,有“云贵锁钥,五溪通衢”之称,是古代中原进入西南的重要通道。在古代,许多达官显贵、文人墨客,或官场失意被贬,或科举中第赴任,经此丹山埠头,稍作休憩,对酒当歌,瞻观丹山美景和沅水磅礴气势,触景生情,诗兴大发。或直抒胸臆,或描摹山水风光。若与文友邂逅,作诗应和,堪称绝伦。“丹山摩崖石刻群”就是古代辰阳县邑水路发达,商埠繁华的历史见证。


畅游丹山寺

在大湘西绵延数百里的群山之中,辰溪,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辰水与沅水的交汇处。它当川黔之通衢,扼云贵之锁钥,崇山峻岭,地势险要,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素有“五溪锁钥”之称。这里风景优美,人杰地灵,爱国诗人屈原在这里曾经“朝发枉渚,夕宿辰阳”;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就在此建辰阳县;东汉建武年间,武威将军刘尚曾经到此处平蛮……这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俱有五溪文化独特的神韵。

      隔河远眺,辰溪县城对岸的丹山,悬崖峭壁,溶洞奇特,山水并美,植被丰茂。在这巍峨耸立着的翠山之间,蕴藏着厚重的历史内涵和丰富的人文景观。前人有“舟行远望,莫识从入之路”更是非常确切地点出了丹山的神奇。在山间的浓荫翠绿丛中,有尧舜时期的大贤善卷墓;有全国道教三十六小洞天之一的妙华洞;有名垂千古的“大酉藏书”,“秦人书室”;而在丹山绝壁,飞临沅江上空,则横卧着一名寺----丹山寺。

     大年初一,我们一行数人,怀着一份景仰,抱着一份虔诚,驱车经过沅江大桥,再过辰水大桥,很快便来到了丹山脚下,沅水之畔的沙滩上。虽然来辰溪工作已经十年有余了,平日里对丹山寺也神往以久,可是现在却要身临其境,亲自去感受一番它的古老与神奇,心便会自然而然地随着沅水的荡漾而澎湃起来。

      我们一行下得车来,沿着歪歪斜斜的碎石小路,慢慢拾阶而上。现在正是冬天,山上的枯枝残叶正显示出一片的萧杀景象,不免使人潸然,可是路旁,农家菜园子里满眼的翠绿,却使我感受着一股浓浓的春的气息。约里许山路,便直抵山门。抬头仰望,圆形洞门有一门联“大江东去,佛法西来”横批是“即是西天”。书法刚柔相济,遒劲有力。门前的石阶上散落着年前人们祭祀过后的灰烬和燃放鞭炮过后的残渣。走近门前,门槛旁边摆放着几对红烛。再仔细一看,门上一把锈迹斑斑的大锁正把门紧紧地锁住了。想来这红烛一定是前来祭祀的善男信女无法入内,便只好把供献的红烛放置在门口了。同行的人都摇头叹息,说来的不是时候,我却心有不甘,走近山门前,摆弄起门锁来。锁是锁住了,然而在我弄锁之际,门环的另一头却轻轻地滑了出来。我们惊喜不止,原来这山门是锁了个君子的呢!

      轻推山门,入得寺来,见有一平地。西靠石壁,东筑短垣。石壁上面镌刻着历代名人骚客的题咏。短垣尽处,一丛芭蕉树正茂盛地生长着,虽然树体上面也有片片残叶,但是丝毫掩盖不了它显示出来的强大生命力。再走过丈余,前面的路为一巨大的山岩所阻,似乎有了山穷水尽的情形,而在左边的罩岩下面,却有微光传来,这便是丹山寺的进门口了。近得门前,有一门联出现在眼前,在阳光的照射下,金黄色的字体甚是耀眼。“去时还是来时路,进步何如退步高”上额“曲径通此幽”。寺门依然是紧闭着的,只是门上没有了锁,一根绿丝绳和了一根树枝,把寺门轻扣着,轻扣了这满寺的红墙与灰瓦,轻扣了这满寺的神秘与离奇,但却怎么也扣不住这方净土的暮鼓晨钟。

      我们轻轻地解开这绿丝绳门扣,经过这个“曲径”,由上而下,向左转右,再经过一个仅容一个人可以侧身低头而过的狭缝,便进入了寺院的正殿。寺院主殿由上中下三层构成,全部根据崖缝的地势而建,上层最窄,供奉着玉皇和王母;中间层分两级,上面供奉着释迦牟尼和诸佛,下面有一石洞,仅可容一人侧身而进,洞里黝黑一片,不见尽头;下层最为宽敞,是寺院主人简陋的居室所在。在这个狭窄的寺院里,道家与释家的双重文化却和谐地并存着,我们一行人都不由得轻叹起来。站在寺院正殿凭栏远眺,风帆点点,水天一色。看远处群山巍耸,俯浩浩沅水西来东去,天空白云漂浮,脚下碧波荡漾,此情此景,不由得使人心胸豁达,心旷神怡。

     相传,丹山寺为清康熙年间辰溪知县朱兆梓在丹山悬崖上因山势而建,寺院上倚绝壁,下临深潭,重檐飞阁,鬼斧神工,是旅游避暑的绝妙胜景,自古有崖寺晚钟之称,为辰溪县著名的八景之一。清朝嘉庆年间,民族英雄林则徐赴贵州途经辰溪,曾为丹山寺题一联“飞瀑正辑千山雨,斜阳先放一峥晴”;一代文学大师沈从文在他的《湘行散记》里对丹山寺的壮美景观作了这样的描述:“……在那个悬岩半空的庙里,可以眺望上行船的白帆,听下行船摇橹人唱歌,小船楫流而渡,艰难处与美丽处可以平分……”只可惜原来的古寺在文革时期已经被毁,现在我们看到的整个建筑,只是后面重新修建起来的。虽然建筑工艺非凡,可是相比较原来的风貌,还是差了一点了。

     又是经过那个“曲径”,我们一行出得寺来。我依然用绿丝绳和了那根树枝,轻扣起那道古老的寺门;穿过庭院短垣,我依然虚锁起了那道厚重的山门。沿碎石小路而下,我的心中却有了几多的留恋与不舍。下得山来,回首远望,寺门口那副“去时还是来时路,进步何如退步高”的名联在阳光照射下依然灼灼生辉,清晰可见。

收藏分享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