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序曲吉他独奏谱:老师傅教你开车 “爬山路”的开车建议---交通安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0:06:31

        [导读]在上坡过程中遇到弯道,应该提前减挡,提高车辆的动力,并且,在弯道时不超车,超车尽量选择直行、视线好的路段。

老师傅之一:吴锟

今年35岁,商众旅行社自驾游领队,人称“锟哥”,从2000年开始开车,2005年起作为自驾领队,11年间带队走遍了名山大川,多次前往广西、云南、贵州、西藏等地,拥有山路、沙漠、冰川等复杂地貌的丰富驾驶经验,对318国道等自驾经典线路的路况十分熟悉,对车辆运行状况也了然于胸。

自述经历:

说起开山路,我基本上经历过各种复杂山路的驾驶,印象最深刻的是去年去墨脱,那条路上世纪90年代通车,共有138公里,那条路可以说是没有路,我们驾驶普拉多,开了14个小时。此外,非常有名的盘山路还有西藏叶拉山、有著名的99道拐、还有云南红河周围的滇缅公路、在腾冲和瑞丽之间的高贡山。如果有成都的车友想锻炼驾驶山路的经验,可以去龙泉石经寺的龙泉山路和青城前山到后山的那条路,都是很好的练习场地。

过弯道:提前减速,不要占道

“爬山路,遇到烂路不可怕”,吴锟告诉记者,可怕的是不知道烂路有多长。换句话说,是恐惧未知的路况。吴锟就曾在高贡山遇到一次危险,当时路况很好,崭新的柏油路,平均每100米就有一个弯道,时而上坡时而下坡,充满驾驶乐趣。山口本来有一个限速的标志,但一路没有来车,吴锟越开越快。突然在一个弯道,对面来了一团白影,原来真的有来车,而且速度也不慢,他赶紧将盘子向右打了一下,两车的倒车镜相擦而过,惊出一身冷汗。

“俗话说得好,十次事故九次快,尤其是开山路这种容易出现未知状况的路面,一定要控制好速度。”吴锟说,尤其是遇到弯道,一定要提前减速,不要占道过弯,以免和来车相遇,预留不出躲闪的距离。“有时我们开车从远处判断,以为弯道很缓,其实有时走拢了才发现是急弯,速度减不下来只有占道,这种情况很多,所以一定要提前减速。”

上坡时:提前减挡

吴锟说,在上坡过程中遇到弯道,应该提前减挡,提高车辆的动力,并且,在弯道时不超车,超车尽量选择直行、视线好的路段。

下坡时:带挡滑行

下坡需要控制好挡位,如果是自动挡,可以挂在L挡上,如果是手动挡,至少需要挂在3挡下滑,并且脚要始终放在刹车旁,注意控制速度。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能空挡滑行,更不能熄火滑行。

高海拔山路:手动挡车动力

在高海拔影响较小

“在高海拔的山路,汽车动力会有所衰减,这是因为空气中的含氧量低,燃烧不充分、不完全造成。”吴锟建议,在高海拔的山路行驶,尽量以低挡、高转速通行。我们通常认为小排量的车在高海拔地区行驶会受到影响,但其实经常在山路上可以看到1.4L甚至1.2L的小排量车,吴锟告诉记者,如果一辆车自重较重+自动挡+排量小,那么在高海拔的动力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 

老师傅之二:陈军

56岁,1980年5月拿到驾照,驾龄30年。曾在一家大企业任专业司机,开过货车、客车、重型货车。上世纪90年代初曾为一位美国籍华商在成都开私家车,可谓最早接触到高档进口车的一批人。30年来从未间断过开车,拥有丰富的开车经验和安全意识。由于喜爱开车,从上世纪80年代起自学研究开车理论,在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同时,也掌握了深厚的理论基础。

自述经历:

根据我自己开车的经历,爬山路最危险的是遇到这几个情况,第一是上坡中超车,第二是下坡速度过快,第三是雨天开山路,第四是夜间开山路。在进山之前,最好对自己的车况有充分了解,必要的话需要进行专门维护,比如是否有备胎,油、水够不够,哪里有村镇可以落脚,以免造成“上不沾山,下不沾地”的困境。

超车后:需要在40公尺外回到主道

车辆上坡时需要加大马力,一般的超车都在上坡时完成。陈军认为,超车前应该判断好,究竟是超一辆车还是多辆车,还要大致判断出在超车后何时回到自己这条道上。“一般说来,在山路超车必须在超过前车40公尺后回到自己的线路上。”同样,陈军认为,在其他车超自己车时,也应该观察好是一辆车还是多辆车要超车,并做出减速动作。

雨天开山路:鸣号、慢行是关键

在雨天开山路,受到雨和雾的影响,驾驶员的视线很差,加上雨天路滑,所以控制速度减速慢行是关键。除此之外,由于视线受到局限,在转弯时用鸣号来提示对方,并注意听对方是否有喇叭声响,用听觉来弥补视觉的不足,是保持安全的关键。

夜间开山路:尽量减少鸣号 掌握灯光语言

“夜间开车主要是信号。”陈军说,夜间开车不同于白天,应该尽量减少鸣号,以免惊吓自己和来车。晚上的信号主要是灯光,要注意掌握几种灯光语言。

第一是超车信号,即左转灯;

第二是会车信号,也就是近光灯;

第三是指示信号,也就是示宽灯和远光灯,这主要用于提示对车自己的车宽,以及提示对车有车相会;

第四是警告灯,也就是应急灯,表示遇到特殊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