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有料 白马晋一:品品可遇不可求的和尚草袋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6:28:46

品品可遇不可求的和尚草袋饭

(2011-03-29 19:20:25)转载 标签:

贾云峰

和尚

草袋饭

泛舟

垂钓

禅理

旅游

分类: 金山,你一生不可错过

 

话说朱泾有三宝,船子草袋饭、下圩菱麻鸭、施公烤鱼。

这三宝是三道美食,且每一道美食有其来历。

不过相比来说,这船子草袋饭里的人文故事更能引人耳目,这是因为它具有特殊的纪念意义。

人们到底用它来纪念谁呢?走进朱泾,你便能找到答案。

 

可遇不可求的船子草袋饭

唐代大禅师药山惟严门下,出了三个禅门巨匠,他们是德诚、道吾和云岩。

公元 834年,师父仙逝后,德诚告别云岩、道吾二位师兄,只身云游四方。

离开药山时,德诚对两个师兄弟说,你们应该各据一方,建立药山宗旨。我这个人率性散淡,唯好山水,没什么能力。分别后你们知道了我在什么地方,如果遇上伶俐的参学僧,指示一个来,也许可以雕琢,我将平生所得传授给他,报答先师恩德。

一日,德诚来到朱泾地界,只见这里水域辽阔,环境幽静,便停留下来。平日他驾一叶扁舟,有人时舞棹渡人,无人时挥丝垂钓。

小船经常泊驻在日后称为“钓滩”的地方,他就地取材,用岸边的芦苇草编成草袋用来蒸饭吃,清香可口,遇到贫困之人还慷慨相送,当地人都叫他“船子和尚”。

相传,凡是吃过草袋饭的人都赞不绝口,这事渐渐就传到了富裕人家的耳朵里,他们很好奇,曾派人去找船子和尚,想花钱买几个草袋饭来尝尝,可是始终没有找到,说船子和尚在千里烟波之中,不知去向。

想吃船子和尚的草袋饭,真是可遇而不可求也,这也比较符合佛家所说的“缘”——随缘来去。
   


独钓一方,参悟禅理

 

“渔歌”授佛理?

船子泛舟的地点,前人已指明是在吴江、朱泾上下百里。

船子和尚之泛舟逍遥,不能全视为隐居高蹈,作为禅宗高僧,他也有他的传教活动。只是他的传教方式与他人有所不同罢了。他一不建寺,二不授徒,而是通过创作大量的“棹歌”(渔歌)来宣传佛理,他的一些有名的棹歌如:“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

又如:“三十年来海上游,水清鱼现不吞钩。钓竿斫尽重栽竹,不计功程得便休。”“一任孤舟正又斜,乾坤何路指津涯。抛岁月,卧烟霞,在处江山便是家。”

这些棹歌,也称为“偈颂”,意境高远,寓禅理于诗情画意,当时“丛林盛传”,民间亦传唱不衰,而且后世多模仿之作。

 


画中题字为船子和尚的垂钓偈语

 

船子和尚的最后一课

船子在朱泾泛舟26年,一直在认真而焦急地寻找传人,以便传授其生平所得,报答师父之托,但是一直未找到理想的可传之人。

直至他七十多岁时,一个金秋的傍晚,船子正坐在钓滩旁的小船上钓鱼,这时一个年轻的和尚急步走来,一看见船子和尚便兴奋地叫道:“师父,我终于找到你了!”

来者是谁?

原来他叫夹山,受船子的师兄道吾禅师的指点,来向船子求道,拜他为师的。夹山千里跋涉,历经艰辛,终于达到了朱泾。

当船子看到面前这个风尘仆仆、疲惫不堪的夹山时非常激动,当下用自编的草袋为夹山蒸饭,而这顿清香可口的见面饭,让饥肠辘辘的夹山终生难忘。

此后,船子倾其毕生所学传授给夹山,当然他的传教方式一如既往的独特。

 


独坐船头的船子和尚,终于等到了接班人

 


图左侧为船子会夹山

 

一日,夹山被船子和尚三次打入水中,在沉浮起落间,夹山突然大悟:有无不二,起落不二,一切对立,无不如此。

船子和尚所说的“不二”,指的是“不二法门”。只有悟入“不二”,才是真入佛境。

开悟后,夹山正要告别船子行路,临别时船子和尚说:“你此去,须藏身处没踪迹,没踪迹处莫藏身。”

夹山上岸前行,却不住地回头,似乎还有疑虑。船子和尚站在船头喊了声:“和尚!”

待夹山回头时,他倾翻小船,落水自溺而亡。他用生命告诉夹山,不要颠倒妄想,不要有所怀疑。真正禅悟的人,就是生命也同样是生灭不二的。船子和尚以生命为夹山开示了什么是“涅盘寂静”。这也是船子和尚交给弟子的最后一课吧。

此后,每到船子和尚的忌日,为寄托对师长的思念,夹山都要同僧人一起做草袋饭,缅怀师父教诲。

 

不过,笔者在朱泾寻访了很久,都未能找到一个地方可以一尝草袋饭的至味。哪位网友若是知道,可以指点一下。

 

 
 船子草袋饭,貌似简陋却味道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