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岭雪山夏天温度:在秋天里站成春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16 22:04:16

在秋天里站成春天

——公开课教学感悟之二

            任何一种有目的的活动,要达到预期的目标和效果,都必须好好儿设计。

           教学的一个开头,看似微不足道的一个环节,虽可能是短短几句话
都需精心雕琢,因为学生生命的每一天都需要新的“营养”,为师的
你必须悉心“浇灌”,来不得半点马虎。

 我教公开课《秋天的怀念》时,仅开头便十易其稿:

 在第一稿之前,我已经想了许多开场白,最后我精选出了史铁生在
《我与地坛》中的一个片段—— :
那时的我,作为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着想,我被命

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

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上忽然截瘫了的儿子

这是她唯一的儿子;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可这事无法代

替;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可她又确信一个

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

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终于能找到。
        此设计目的有三。一是让学生带着和作者一样的自责和内疚情

感走进课文,这就很好地为这堂课的情感定下了基调;二是为了体

会“好好儿活”,而做铺垫。因为这句话很好地揭示了母亲心中的

“好好儿活”的涵义,即让儿子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三呢告

诉学生该段出自《我与地坛》,抛下“诱饵”,课后让学生寻“线”

阅读。
    日常课,这样设计也许就算可以了。不过,细琢磨,你会感觉这
样开头明显有主题先行、先入为主之嫌。诱敌深入、请君入瓮等等这
样的成语突然出现在我的脑海。尽管这样设计下了一番功夫,但改进
的想法还是钻进了我的脑子。

于是有了第二种设计。引入台湾儿童诗人方素珍的一首诗——
我不喜欢这个日子

真的

每逢这个日子

我的眼泪就不听话

……

我不喜欢这个日子

真的


     每逢这个日子
     我就更想念
          睡在荒野中的妈妈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想从学生年龄特点入手,从“童真”出发,感受到儿童对妈妈的怀念,同时扩展“广度”,补充一首诗,加强语文的积累。感觉这样比第一次引入的中年人对母亲怀念的文字显得要高明些。可事情就怕琢磨——设计还是有些生硬且不自然。因为从儿童眼中对母亲的怀念,到史铁生关于“母亲”的怀念,中间的跨度太大了,而且表达思念之情虽然相同,但背景以及主题完全不同更担心的是,怕学生“跑题”——孩子爱“发散”,“荒野中的妈妈”会让孩子产生很多的联想,这样一来,要想马上收回心思进入文本教学,恐怕还得绕一个不小的弯儿,这样做反而会削弱史铁生的情感在学生心中应有的位置。

怎么办?干脆“删繁就简。于是,第三稿索性这样开头:


     1、读题目:“秋天的——怀念”;
     2、颠倒还可以读“怀念的——秋天”;

3、如果让你以此为题作画,你会画什么?

   够简洁了吧?这样做的好处是教者可以从学生们描绘的画面—菊

花、落叶、作者、妹妹等引入课文。可试教的时候,学生们把秋天的

景象描绘得很丰富:什么丰收的麦田,金黄的果实,红红的苹果,把

这个“秋天的怀念”的画面涂抹得“五谷丰登”,独独缺少一种“怀

念”的情愫和淡淡的哀愁。这显然与我抓的“好好活”的主题不兼容

情感的脉线没有进入深沉的基调中去感受“好好活”带给我们的人生

韵味。到底怎么切入这个主题? 不妨顺风顺水以作者简介为开头吧—
          有一位作家生活在北京,叫史铁生。已经54岁了。从21岁起到现

在,坐在轮椅上已经33年。他写的《我与地坛》《务虚笔记》等都很

有名。当然,在他写的文字中有很多是写给母亲的。不幸的是,他的

母亲在47岁时就永远地离开了自己的孩子们。
       介绍完之后,觉得很自然,顺便把作者的生平也告诉了学生——
这便是第四稿的开头。但是这样下来的公开课还是显得太“平”,而
且这样的资料上网一搜就成,老师不必代替。
       偶然间想到史铁生当年不就在清华附属学校读书吗,如果以一位校

友的身份引入,再把这段话改编,那该多好!于是,第五稿成了——
       ……有一位曾经就读我们这里的校友,他叫史铁生。现在已经54岁

了。遗憾的是,从21岁起,已经坐在轮椅上33年。这么多年,他一直思

念着自己的母亲。母亲在47岁时就永远地离开了他。这是他写的一段话

请读一读,看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孩子们读的还是第一稿中的那段话,如果全部引用则太长,不够开门
见山,可出于对作者的尊重,又不能擅自修改作者的文章。于是在第六
稿中我这样修剪了开场白的前半部分—— 清华附小有一位校友叫史铁生。现已经54岁了。在他20多岁的时候母亲就离开了他。接下来该引用哪段话合适呢?我想到了他另一文
章中的话,于是在第七稿中加上了这段:                                                                                                                                                 我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闭上眼睛,想,上帝为什么早早的召母亲回去呢?很久很久,迷迷糊糊的我听见了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就召她回去了。睁开眼睛,看见风正从树林里穿过。                                                                                        ——《合欢树》
    第八稿是第六稿与第七稿合并起来的定稿。首先自感引人入“情”
而不是“主题先行”——能够让学生总体感觉到儿子对母亲的想念,
同时通过这段话唤起对母亲无限思念,从而激起他体悟文字的兴趣。
         然而,“开头”的故事并没有结束。 
 有老师举例子谈到我这堂课的设计:承转起合,在秋天里站成了春天》
——课堂围绕“好好儿活”,先体会母亲的“咱娘俩在一块要好好活”;
再探究“我俩在一块好好活”;最后引申到“我们在一块要好好活”。
这位老师特别提到,教者为了更好体会“好好儿”这个字眼,埋了一条
暗线:“苦”——母亲活得辛苦,自己的病让自己痛苦,儿子的病让她
“苦上加苦”,可母亲要告诉儿子的是要“好好活”——接受、承受人
生之苦。于是,字里行间体现母亲的“苦口婆心”、“用心良苦”。以
致于作家史铁生终于懂得人生“苦”的韵味——人生怎一个“苦”字了
得。   这个“苦”字的评论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但当时并没有和课的

开头联系起来。有意思的是,有一次在外地上课,和孩子们一起读《合

欢树》中开头的一段时,学生发现了这句“母亲活得太苦了”并谈到儿

子怀念母亲好心苦(辛苦)。我没有追问学生到底说的是哪种“苦”,

灵机一动,在黑板上写下了“心苦”而不是“辛苦”。让学生从“心”

出发,以“苦”为线延展开去,引发了后面一系列的教学……
这就是第九稿的开头。那一次板书时我把开场白的“苦”字加粗、图黑,

并郑重地在教案中提示自己:当学生读到此处时,教师板书“苦”字。  故事到此仍没有终结。课上完之后我开始反思:“苦”不正是人生不

可缺少的经历么,长路漫漫,谁没有过“苦”的感觉?这文中的“苦”字

让我们想到是活之苦恼、苦难、苦心——这各种各样的“苦”便是所谓的

“心苦”啊。我们当然有过这样的感受,于是这“苦”中的“好好儿活”

是一缕阳光,它提示着我们,人要活出的是尊严,是个性,是自我!我在自己的第九稿教案中的“苦”后面特意加上了一个“?”号,这个问号在第十次课结束的时候,随着教师黑板擦下消失的“苦”字已经化作了学生深刻的理解和无尽的思考。至今,这十个设计方案仍然保留在我电脑的文件夹中。说实话,十次思
考和梳理的过程是颇费心思的。试想仅一个开头就这么“麻烦”,何况课
堂40分钟的行走呢?回过头来看,每一次设计都是有其合理性的,这里面
延续了个人的思路和习惯,并没有好坏的分别。或许你会认为这样做有些
小题大做,但在我的观念里,好课就是这样“炼”成的。
  正是这样的“打磨”提升着教师的专业认识。不是吗?从课内到课外,课

文与课堂之间,对“好好儿活”的不断揣摩与追问,作者、学生理解的“好

好儿活”,也化作了我课堂人生的“好好儿活”。
  要好好讲公开课。除了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发展外,你必须要立足能给听课
教师以教学启迪。因为是“公开”,所以课上的每一句话必须集腋ye成裘。
要想在这“聚光灯”下完成优质、高效的教学,更需要教者细致安排和周
密考虑。这些年来,我深深感到,公开课成就的不仅仅是一堂公开课,更
为重要的是,你如此的备课,会不自觉地影响你的日常课堂,就好比吃过一个甜桃,就再也不吃烂桃一样,你同样会如此

“费尽心思”地对待你的日常课堂。同样,当你对每一课“精雕细刻”的时候,当你处于一次次的类似公开课的紧张和兴奋中时,当你开始精密计算课堂每一分钟的使用效率时,不待人夸,你自会感到这个“好”字带来的学生发展与自我个性的延展。于是慢慢地,你会自觉让每一个教学环节都经得起推敲,你的每一次教学都因成就了为师的专业尊严,而变成了一种回味与享受。
 于是 ,我的备课,每一次都如《秋天的怀念》那样,“好好儿备课”,

这似乎成了我必须的生活。仔细想想,公开课就像过日子,如果没有“客

人”,可能会终年“粗茶淡饭”,散淡随意,正是那经常光顾的客人,使

得日常的“家政技艺”一日千里。所以每次公开课前的心情就好比家中来

客必定要打扫庭院、准备盛宴一样,既有准备的紧张,更有展示的兴奋。

每一次研究教材、设计教学思路,每一次授课后,我都会有一些新的问题

和新的收获,而当我一次一次记录下这些留待以后作进一步思考、完善时,

我相信这种反复的教学历练最终化作的是对人生的磨炼。 
  苏霍姆林斯基曾讲过过一个故事,一位教师的一堂历史课上得十分精彩

,令所有听课者叹为观止,下课后大家请教他有什么良方,那位老师说,

我是用我的一生来备这一节课的。这句话正道出了教师备课的境界。是的

,最高境界的课堂正是要用一生心血去“培育”的。师者知在先,好的备

课不仅是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更是要备属于自己的科学、先进、有

特色的教育教学理念。——这些工作都需要我们用毕生的精力去完成。
 当你一次次体验自己备课的“劳苦”,一次次在反复修改中的“痛苦”
,你所咂摸出的都是人生的原本滋味。就像史铁生母亲对儿女的精神
给予,就像史铁生自己的人生行走,靠得是“用心”与“精心”。如
此,这位母亲让我们尊重,史铁生的文字让我们敬重。蓦然回首,你
会发现,在公开课上,你所成就的,不仅仅是几节“代表作”,而是
循着这样的路,脚踏实地走向了日常课堂的“厚实”,乃至成就着人
生的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