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公办职业学校:古兰律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21:45:36
设为首页 |换肤 |设置 |登录
网易▼ | 网页图片热闻购物音乐视频词典更多▼
有道 - 网易旗下搜索

互联网用户搜索方式有奖大调研
«
共319条结果 网页结果
[推荐]古兰经与圣训解读 - 天启信仰--【古兰圣训】 - 中国穆...
《古兰经》指出:“我已降示你包含真理的经典,以便你据安拉所昭示你的[律列]而替众人判决。...”( ) 《古兰经》警戒:“违抗安拉和使者的人,必居于最卑...
www.muslem.net.cn/BBS/thread-23626-6-1.html - 2009-02-19 -快照 -
科学证实古兰是智慧是真理 - 辩论会 - 凤凰论坛
关于天体和宇宙,古兰经有若干经文,这里列举一些: 古兰经里面说:“真主建立诸天,而不用你们所能看见的支柱?”(雷霆章,第2节)。...
凤凰论坛 - bbs.ifeng.com/viewthread.php?tid=3894... - 2009-08-28 -快照 -
[古兰]如何了解古兰经 【茅杜迪 著】 - 穆友交流 - 【星期五...
就不难了解为什么穆圣(求主赐他平安)不依照颁降顺序来排列古兰经章节。...他就不能懂得法律上,道德上的教义,以及古兰经中所含之经济及政治上的原则,...
www.moslemclub.com/forum-redirect-tid-8446-goto-... - 2007-09-12 -快照 -
漠南神笔:古兰萨传-苏赫巴鲁 - 读吧
古拉兰萨觑眼细看,方知是《忏悔之夜》、《以诗代咒》两首七言律诗,不由得心里"咯登"一下,好似掉进了陷阱,好不容易才避其...漠南神笔:古兰萨传的其他图书...
读吧 - www.du8.com/readfree/09/03604/3.html -快照 -
律法书和福音的可靠性 ( 繁体 )
加拉兰古兰经注说:「深明教诲者」,是熟读律法书和福音的人。 虽然你没有这些知识,他们有,而你相信他们,这比信仰穆罕默德的人信心更高(加拉兰第357页 ...
answering-islam.org/Chinese/project/big5_topic19/big5_19_k... -快照 -
【冲五钻专柜正品 5折代购】古兰图腾 五折 钛锗钛项环项圈...
古兰图腾以怪异的N极S极交互配列所镶嵌的磁石能够增进血液循环,有效减缓酸痛和疲惫。钛金属的负离子电位能够调整人体内的离子平衡,使身体得以放松。...
www.g5g8.com/i_1524835778.html -快照 -
伊斯兰女性意识 - 世界进程 军事 春秋 历史 社... - 春秋中文社区
发帖时间:2002-08-03
主贴:雅 思 《古兰经》中有以妇女专门做章名的经文,同时安拉在《古兰经》其他章节中也大篇幅的论述到有关妇女,女性的课题。它是自人类历史发展以来首次全面的确立了女性在人类文明中崇高地位和完美价值。...
春秋中文社区 - bbs.cqzg.cn/viewthread.php?tid=2701 - 2002-08-03 -快照 -
《古兰》与《圣训》中的科学奇迹_古兰经导读_中国清真网
关于此点,笔者可列举若干证据来证明《古兰》中有许多使现代科学家大为惊讶的事实,从而使其不得不接受《古兰》的迹象。 例如真主说:“有些人,舍真主而...
www.musilin.net.cn/2011/0325/64755.html - 2011-03-25 -快照 -
欢迎光临兰而利★★★网易博客 - 飘摇哥哥 - 网易博客
真主在《古兰》经中说:“信道的人们啊!饮酒、赌博、拜偶像、求签只是一种秽行--恶魔的行为,故当远离,以便你们成功。恶魔唯愿你们因饮酒和赌博而互...
网易博客 - lanerli525.blog.163.com/ -快照 -
使者的终止(要点)
古兰经指出:“我为你们每个民族制定了一种教律和可以遵循的道路”。(5:48) 但是,所有使者号召人们采纳的理想和实践原则都是一致的,...
www.yich.org/xsh/class166/shizhe/200705/15235... - 2007-05-01 -快照 -
搜索结果不理想?请帮助我们改进
赞助商链接
通用网址直达古兰律列
找最新古兰律列,点此进入
在此展示您的推广信息
>网页结果
博客
问答
论坛
按时间搜索
最新信息
一天内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打开搜索历史
搜索历史
古兰律列
世界对斋戒的论述
用古兰经说明世界
伊斯兰教"中道”观与儒家中庸思想之比较
试析伊本·泰米叶的神学思想
更多 »
清除 -关闭
此网站为有道认证的权威站点,
大多数情况下,访问不会带来风险
有道首页 -帮助 -关于有道 -官方博客©2011 网易公司服务条款 京ICP证080268号
博客
快贴
地图
翻译
阅读
手机
书签
桌面词典
全部产品
首页
新闻
邮箱
博客
相册
游戏
全部产品
您确认要清除搜索历史么?
! 访问该网站可能会损害您的计算机!
漠南神笔:古兰萨传-苏赫巴鲁 - 读吧
查找:古兰律列
第十一章至第十五章
十一 整饬府规
--绣靴之祸所牵云,是太阳的面容;风,是月亮的面容。旺钦巴勒不在,满优什嫦就是忠信府的面容。无论府里府外,上上下下,还是喜怒哀乐,风风雨雨;上至管家,下至更夫,都得看着乌夫人满优什女卡是阴是晴的面容而后行事。玉宝古拉兰萨虽已长到二十岁,但终日埋在书堆里,把译红楼、翻水浒当成比修庙还大的事情。
筑巢的老鹰,离开了参天的大树,离开了坚实的老巢,离开了骨肉的幼雏,离开了栖息的山岩,飞出去一年又飞回来了。
山岩已恢复了往日的喧闹;孵卵的雌鹰又恢复了往日的欢笑。旺钦巴勒从驿马惊塞到金风颁诏;从清书封稿,到祭祖出兵。去时是:出不入兮往不返;归来是:虽有怨气不敢言,只有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道光二十二年,八月十四傍晚,圆月升天。旺钦巴勒在忠信府门前筵送本旗的章京、参领、佐领、催领不提;送走盟旗里的四等台吉、大小诺颜不论;送出宗族里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不说。介寿堂里只映出两个人的窗影,一个在移动,一个在定形--乌夫人满优什妹在向旺钦巴勒哭诉着忠信府、诚信府一年来发生过不甚愉快的事情。
--关于一个葫芦两个瓢,一个宗族两对角的诸事,比如诚信府黑匣子里的黑银子;黑扎木巴"割了一个,砍了一个,踢了一个,酒后还疯了一个"的故事......
--关于莲花续情勾玉宝,一双绣靴一首诗如此伤风败俗破府规的诸事......
旺钦巴勒已经睡过去了,满优什女卡还在说,直到旺钦巴勒打出鼾声来,满优什姝叹了一个咳声,才终止了如此这般的一夜叨咕。一早,旺钦巴勒不等满优什女卡醒来,自己整装戴帽走出介寿堂,背着手,挺着胸,沿游廊、抱厦出了垂花门,走进西跨院。经逸安堂甬道来到座南朝北的楚宝堂,见到了终年抄书的喀喇沁汪先生(汪古特氏)、陈先生(陈日奴特氏),他一边寒喧着一边察视着一年不曾过目的书房。
楚宝堂的先生听说老爷班师回府的消息后,就令书童查干、哈拉一连几日打扫尘土,开窗通风。旺钦巴勒见到书架上一排排整齐的抄本,又几净窗明,心情格外舒畅,他连连点头表示满意。旺钦巴勒经楚宝堂的东抱厦过一个月亮门,来到大堂前。绕过祭坛,再往东走。他仔细地观察着廊檐、瓦当,甚至一个个斗拱,包括旮旯胡洞都觉得很陌生。
他想,离开忠信府才一年哪,就这么遥远吗?他把背着的手反转过来,拍着宽阔的前额,搜索着,回忆着,回忆着忠信府一桩一桩的往事......
四月的狼山,驿马惊塞的情景;繁华的京城,金凤颁诏的情形;浑勒的德公,归途聘女的尴尬;宝贝的宝贝,清书封稿的心境;
临行的酒宴,祭祖出兵的阵容......
回忆,也是一种享受,好似一杯美酒。旺钦巴勒还在挺着胸,背着手,越来越放慢了脚步,一寸一寸地挪着走。
旺钦巴勒习惯这样走路,久而久之人们就送给他一个绰号,叫他"旺大架子"。其实他没有什么架子,不但没有架子,反而他更愿意接近平民百姓。
还是道光十七年(1837年,丁酉)的时候,正是佛宝(后改玉石--哈斯楚鲁)尹湛纳希出生那年,东蒙库伦(札萨克喇嘛旗),印务札萨克喇嘛--博莫诉讼"道格沁太爷"(暴政)绰号的执政喇嘛(即锡勒图库伦第十八任札萨克达喇嘛)罗布桑残暴无道案,致使博莫被革职,并流放到乌里雅苏台地方。此案因长期不能伸雪,致使热河都统无奈转奏朝廷日:"原告云:能为我伸冤者,唯土默特右旗协理台吉旺大架子,他人者断言不能。"果然,皇帝钦旨热河都统,亦云命旺大架子审理此案。不久,果然案明,大快人心,遂审毕奏报。由此,以"旺大架子"扬名内蒙古四十九旗、外蒙古五十七旗。
旺钦巴勒又过一个月亮门,来到东跨院,听到书声琅琅。他在镇守宁远城期间,最关心的就是东坡斋学堂。
东坡斋五间,座北朝南。西两间,是忠信府的第二藏书馆;东两间是自家学堂。听声,张何先生正在堂上,旺钦巴勒怕耽误教书,没有进去,偷偷地站在窗外督听。
一阵督听后,旺钦巴勒便知道玉石尹湛纳希正在念到南宋末年的著名学者王应麟所撰的《三字经》。汉文版由张何教授,蒙、藏文版由莫巴格希教授。这本初蒙读本,文字简洁,善于概括,知识深渊,容量广阔,而且三字一句,韵文写成,便于记诵。同时,也知道樽玉嵩威丹精在念南北朝时期周兴嗣编写的《千字文》。
据说周兴嗣是梁人。梁武帝为了尽快看到皇家识字课本,命朝官选了一千个不重复的字,然后交给周兴嗣,让他组织条贯,编次以韵。为了完成皇帝的托咐,作者"一夕编缀进上,鬓发皆白。"使之杂碎散乱的一千个字,经一夜之功,天才地组成了对仗工整、结构精巧、宛转有致的绝妙文章。不仅在国内风行,而且远播域外,流传到了日本等国......
知道佩玉贡纳楚克已念到《训蒙文》。这本蒙字课本是"开蒙养政之上乘",作者李毓秀乃清代山西绛州人。此书系三字一句,合辙押韵,便于诵读。是清朝列入私熟、义学的童蒙必读书。
五间东坡斋,板地红漆,桌椅齐备。教师在东坡斋中间坐堂。长条梨木卷首书案上放着几摞线装课本。莫巴格希在练字,没他的事儿;张何先生坐得板直,在听奚琴背书。旺钦巴勒知道奚琴在念《幼学琼林》,此书是清代程允升所著。原名《幼学须知》,嘉庆年间,经邹圣脉增补,改名为《幼学琼林》,奚琴已念四卷。此书博采自然、社会、历史、伦理等方面的知识典故,编为骈语,以便诵记。知道达琴已念《四书章句集注》。此书为南宁朱熹编注,包括《大学章句》一卷、《孟子集注》七卷、《中庸章句》一卷、《论语集注》十卷,"四书"从此定名。
张何先生对背着脸儿背书的达琴、奚琴笑吟吟地说:
"听说:烧锅里的苍蝇会喝酒,忠信府的奴仆会作诗。宝家两代,也就是格格的父亲、长兄都是出口成章的诗人,你们也常常喜欢对诗自慰,故要学好《声律启蒙》。从'一东'开始背",于是,又开始背书:
达琴: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奚琴: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达琴:贫对富,塞对通,野叟对溪童。鬓皤对眉绿,齿皓对唇红奚琴: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旺钦巴勒在窗外偷偷地暗笑着。达琴、奚琴这一段音乐性的背诵,若说是一对金盅相碰,比纯金清脆;若说是一对银杯相撞,比纯银洪亮;若说是一对铜铃相击,比纯铜浑韵。她们都是六、七岁才学汉语的,至此能如此齿伶俐,吐字清晰,抑扬顿挫,平仄鲜明,可谓聪明的标志。
'达琴、奚琴不但聪明伶俐,而且丽质俊秀,自幼就喜欢唱歌。所以才一个起名叫达琴,一个叫奚琴。
达琴,即鞑靼之琴。鞑靼虽说可上溯到塔塔儿人,但十二世纪时蒙古人也曾一度自称"鞑靼人"。这样,可把达琴释为蒙古琴,或四弦弹拨的"火不思",或二弦弓擦"朝尔"(马头琴)。达琴姑娘确实对得起她父亲旺钦巴勒给她起的名字。她曾跟表姐龙梅已经学到了弹奏"雅托噶"(蒙古筝)的高超技艺。
达琴如此,奚琴更有奚琴之说。奚琴,即奚人(方民族库莫奚)之琴,是蒙古人"胡尔"(四弦琴和胡琴类)的祖先。它最初由悬繁(两耳小鼓)改进而成。奚琴姑娘也对得起她的名字。她跟铜宝、莲花的父亲巴特拉"乌力格尔沁"学会了弹拨"火不思"的演奏技巧。
达琴、奚琴确实是两把琴。
达琴、奚琴背完几段《声律启蒙》之后退回教堂坐好。最后轮到六岁的玉石尹湛纳希背诵《三字经》了。
旺钦巴勒依稀听到了"人之初,性本善"照葫芦画瓢似的摹拟音,十分可笑。接着,仿佛听到了"雅不亚,扶着过,咬不烂,瘦的多",旺钦巴勒"噗哧"一下笑出了声。这时,尹湛纳希倒没听到什么,继续背着。张何先生听到窗外的笑声后,悄莫声地背着手走出屋门一看,见到协理老爷一手捧腹、一手捂嘴正在止不住地笑着。张何一怔,不由自主地喊道:"老爷......"
"啊......张先生,我--我正要看你来,止不住又咳嗽起来。"旺钦显得有些尴尬,语无伦次地吱唔一气。
"老爷,请进来坐吧!"张何躬身站在门旁,右手捧胸,左手指门,对旺钦十分谦恭。旺钦无奈只好走进东坡斋中间座堂。
长条梨木桌上,依然摆放着文房四宝,墨气飘香;座钟依然摆在中央,两边依然是掸瓶、帽盒,依然是两把藤椅。墙壁上的字画增加了许多,还有"高日乌斯格"(蒙古篆字),书写成扇形、团形的"宝音"(福)字,即庄重严肃,又美观大方,可见,治学严谨有方。旺钦巴勒发现桌上有幅新写的对联,他默读道:"虽有书房万卷,不如家资万贯"。他读完觉得不是味儿,便问:"先生,是给谁写的楹联?"
"嗨,是......是西院的扎木巴老爷。真没办法,我也是实在不愿意给人写这些驴叫狗咬的话......"张何先生声音有些哽咽,说不下去了,眼圈也有些湿润。旺钦察觉其中有难言之隐,也就没有再追问下去。但是,从这幅楹联的含意而论,已经清楚地知道这是诚信府扎木巴对忠信府两代人藏书的讽刺。旺钦就此压下不提,便转问道:
"张先生,你受累了!今晚我要犒劳犒劳你们几位先生。""先谢老爷,我等闲辈无功受禄,岂不是寝食不安吗?""哪里,哪里。夫人说了,你与莫巴格希最辛苦,还有你的贵子张田青,是我让他给玉石尹湛纳希作陪读的。对了,听夫人说:先生给玉石起了个汉名叫宝瑛吗?"
"是,老爷。还不知老爷以为如何呢!"
"我以为嘛,很好,很好。我家几个男孩的乳名依次是玉宝、佩玉、樽玉、玉石,谁也没离开'凌河玉';汉名宝瑛,也是光彩夺目的'美玉'嘛!汉文不学不行啊!与'瑛'字--美玉既相近,又有别的字就有几十个,如琪、琦、琳、琼、瑶、琬、璇、瑾、瑜等等;似玉的璎,如玉的骄;又有,双玉的珏,玉的璧之说;未琢为璞、有痕的为瑕、佩玉为琚、有孔为琮、奇玉为玮之别等等。"
"老爷一口能说出这么多的玉,可谓天下或关外或塞北或漠南为一绝呀!不枉您的楚宝堂可容三江,您的东坡斋可盛四海!"旺钦口数家珍似的一连说出几十种玉来,惊得张何先生不知说啥是好。
"还得回到'宝瑛'这个名字上。'瑛'当美玉讲。尹湛纳希方六岁,还不是美玉,应叫这个宝'璎',当'如玉'讲,既似玉又不是玉,怎样?再让他背一段《三字经》?"
"老爷说的极是。现在叫宝璎,长大后再叫宝瑛好了。好了,尹湛纳希你再背一段《三字经》。要注意语音的四声不能念成·雅不亚'、'扶着过'是'养不教,父之过','雅不亚'是蒙语,'走啊走,的意思,后又加'扶着过'当堂引起一阵哄堂大笑了;更不能念成'咬不烂,瘦的多',而是'教不严,师之惰'(又一阵哄堂大笑)。',旺钦巴勒在窗外就听到背诵这个地方,才忍不住笑出声来的。让学生都回东屋学堂自己念书去了。旺钦巴勒关于如何办好学堂,跟二位先生唠了起来,因为他在宁远城附近也考察了几所私立学堂......
旺钦巴勒早饭前,从介寿堂经西跨院楚宝堂、中堂祭坛、东跨院的东坡斋,最后从海棠院回到介寿堂,除了影子以外他不允许任何人陪着他。
介寿堂里很清静。满优什女卡夫人和金花、银花两个、头都不在,八仙桌上放着一摞诗稿。旺钦展开诗稿一看,字迹歪斜,大小不一,不用猜就是金花或者银花两个丫头写的字迹。也许就是金花、银花写的歪诗呢。
旺钦在宁远的时候,宁远的知州就说过:"烧锅里的苍蝇会喝酒,忠信府的奴仆会作诗,这话可当真吗?"真不知土默特的谚语不翼而飞、不胫而走。于是,旺钦巴勒饶有兴趣地读了第一篇。
第一篇《绝代佳人》,拟汉体七言律诗八句:
三月桃花喻你面,九月幽兰喻你身。徽州珍墨喻你发,辰州朱砂喻你唇。八百丽人不知音.五百美女不知琴。天上龙梅不成对,讨个莲花也醉心。这哪里是什么金花、银花,写的什么诗呢?分明是长子古拉兰
萨写给一个叫莲花的诗。莲花,莲花是谁呢?噢,知道了,想起来了。莲花就是老巴特拉的女儿,铜宝的妹妹嘛!从诗中可见什么"面"、什么"身"、什么"发"、什么"唇"、什么"音"、什么"琴"、什么"心",这是龙梅姑娘嫁走之后与莲花又酿出的爱情结晶,但是足以证明他们之间的感情,已经到了心心相印、炉火纯青的地步。
旺钦巴勒继续往下看,看了第二首诗。第二首是《一双绣靴》,也是拟汉诗七言律诗八句:"蓝面靴帮扎金鹰,白麻靴底绣芙容;莲花出水羞日月,鹏鸟横空造世雄;恨妹投胎百姓里,怨兄生在台吉中。天缘怕是成地狱,足迹泪痕难分清。"
旺钦巴勒读完第二首诗,不用猜已经完全明白了。这些诗都是金花、银花两个坏丫头从西院逸安堂偷着抄给满优什妹夫人的。原来,金花早就看中了老爷的侍卫铜宝,银花也相中了铁宝,夫人满优什嫦也不管这些。只是玉宝古拉兰萨从中截着,偏叫铜宝、铁宝跟表妹龙梅的两个丫鬟水泠、百灵好......
别看龙梅嫁到北京,水泠、百灵也陪嫁到北京,古拉兰萨对铜宝、铁宝早就发誓了:早晚也得把水泠、百灵要回来跟你们成婚。所以,金花、银花最恨大少爷古拉兰萨,这回,转弯抹角地通过夫人的手坏了他一把。
旺钦巴勒很欣赏古拉兰萨的诗,特别赏识他写的诗。古拉兰萨的诗,先是吸收,后是借鉴,但仍然还是蒙古诗、蒙古韵。
既有蒙古奶子味,又有诗经之芬芳。
古拉兰萨的诗,是他独自开创的蒙古格律诗。他的律诗,首先具备"三韵",即头韵、腰韵、尾韵。
头韵与腰韵又都有"同字同音"的特点:即首联从"月"押头韵、以"喻"押腰韵;颔联以"州"押头韵,以"喻"押腰韵;颈联以"百"押头韵、以"不"押腰韵;然而,尾韵却与汉诗同。
古拉兰萨的蒙古律诗,不仅颔联、颈联对仗,一般首联也对仗,甚至一对到底,即全对仗。
《绝代佳人》即三联对仗,如:三对九、桃花对幽兰、面对身;徽对辰、珍墨对朱砂、发对唇;八对五、丽人对美女、音对琴。所以对仗很严谨。因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粘着力强,碎音多,所以五言或七言,只是对音节而论,而不是字数相对。
旺钦巴勒一连又看了几首,都是写给莲花的。他想:这孩子纯属招花惹草,他明明知道门不当、户不对,但不怕伤风败俗。这样下去祖宗怎能容?府规怎能容?不行,一千个不行,一万个不行!按东蒙古台吉的婚俗规定:
成吉思汗及其哈布图·哈萨尔、别力古台、帖木格·斡惕赤斤各大宗王、台吉之间可以通婚。但大汗及其各大宗王、台吉内部不允许通婚;这样卓索图盟喀喇沁三旗和东土默特左旗之间(均为者勒篾乌梁海系别)不许通婚;东土默特右旗与奈曼、敖汉、巴林左右旗(成吉思汗)系别不许通婚,哲里木盟科尔沁六旗、郭尔罗斯二旗、杜尔伯特一旗、扎赉特一旗之间不许通婚;王公与百姓之间不许通婚。
这样,允许的少,不允许的多,再加地域遥远,交通不便,给婚姻嫁娶造成诸多不便。
旺钦巴勒想起蒙古古代的抢婚制。抢婚,虽说野蛮,当时也是一种风尚。他心里明白:成吉思汗的父亲也速该抢来诃额仑为妻,不但振兴了祖业,他的儿子成了大一统的一朝天子。这就是孛儿只斤氏族抢婚的故事。一切都成了历史,而且是野蛮的历史。旺钦巴勒又想起年轻时的表妹琴默,也可以记作其木格(有装饰、陪衬的含意)。一个属虎、一个属羊,"虎羊"真的相克吗?这个关,那个锁,大大小小总有九九八十一个......
那时候的琴默,身材修长,落落大方;脸是那样的红,眼是那样的亮,笑是那样的甜,辫是那样的长......
琴默是无奈才从土默特左旗嫁到敖汉贝子府的。谁能知道几十年之后,旺钦巴勒的末子尹湛纳希竟把此段风流韵事写进了长篇小说《一层楼》和《泣红亭》里,当然这都是后话。
旺钦巴勒最后想到:大清皇帝颁发诏书率五旗蒙兵镇边的协理台吉,最终不能让儿子毁了族法,不行;作为文武兼备将来继承协理大业的长子,最终毁了府规,不行!只听旺钦巴勒'叭'一声,猛拍一下桌子,喊道:
"来人--"
"扎--"原来金花、银花陪着满优什妹夫人就在屏风外窥视旺钦巴勒看完诗稿后的心理动态。
"去--传玉宝过来听训!"
"扎--老爷"金花偷着乐的时候,正是老猫要抓耗子的时候。忠信府西跨院逸安堂西间。
窗台下有一长条卷首两层书案。底层摞着《蒙译(红楼梦)》部分草稿。其中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薛蘅芜讽和螃蟹咏"里的《咏菊》、《问菊》、《菊梦》三首,连同那首"朦胧日落绣窗深,人静玉屋湿泪痕。心逐白云天际去,春花犹盼葬花人。"摹拟《葬花吟》的《落花》诗,大概是在去年腊月二十三祭灶那天夜里(已到丑时),为了忘却对龙梅姑娘之思念,已"祭"(寄)到北京(烧掉了)。所以说,蒙译《红楼梦》是专给龙梅姑娘译的。
桌案上还摞着一堆《蒙译(西厢记)》,是古拉兰萨根据康熙九年满文本专给莲花姑娘译的。《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是写书生张珙在蒲东普救寺遇见崔相国之女崔莺莺后两人一见钟情,后经侍女红娘的缀合终成眷属的故事。故事最早见唐·元稹所作传奇小说《莺莺传》,北宋赵令畸改编为《商调蝶恋花》(鼓词),至金朝董解元编的《西厢记诸宫调》(通称《董西厢》)而渐完整。元人王实甫在此基础上编写成杂剧剧本。
二十岁尚未完婚的古拉兰萨,将要演出第二部爱情悲剧。他以为,大胆热情的莺莺,很似莲花姑娘;诚挚潇洒的张珙,很像自己;聪明活泼的红娘,犹如达琴;那古板顽固的老夫人,他不敢说就是他的母亲满优什妹,只能心里这样想。所以,古拉兰萨蒙译《红楼梦》,还是蒙译《西厢记》也只能是忠信府的秘史。
忠信府西跨院的逸安堂,从来不逸也不安。都说,漠南四十九旗、漠北五十七旗,唯东蒙的忠信府拥有四大藏书室,其次要数喀喇沁右旗郡王府。其实,逸安堂西间古拉兰萨卧室就是忠信府的第四藏书室,也是忠信府大少爷古拉兰萨的个人书房。除南窗西炕外,两壁书架,八层档隔,上上下下,卷帙连棚。连炕梢的柜子上堆着的都是些随手可读的书籍。
古拉兰萨对他的书房管理甚严,所以他的书童金柱也成了很有教养的书生。
弘吉剌氏金柱姓洪,是笔贴式孝兴阿的长子。他自幼就是大少爷的伴读,稍大之后又成了古拉兰萨的书童。说书童,只不过是个司空见惯的称呼,实际上金柱已经成了古拉兰萨私人的"笔贴式"(文书职)。
弘吉剌·金柱除了搬书、放书、铺纸、研墨外,还经常给大少爷抄稿查资料。少爷不在屋,他就成了逸安堂的主人。两个小丫鬟青叶、绿叶把金柱就当二少爷伺侯着。
青叶、绿叶今年才十五岁。高高的个儿、红红的脸儿、长长的辫艮.讨人喜欢。以前侍奉古拉兰萨的两个丫鬟,因为年纪大了被聘了出去。去年春天,又从三座塔一家姓孙的民人(汉族)那里买来的一对孪生姊妹,母亲生她们的时候因失血过多就离开了人间,朝西天去了。原先,姐叫大胖,妹叫小胖。买过来后,青叶、绿叶是满优什妹夫人给重新更换的名字。姐俩到忠信府一年多了,眼不前儿的蒙古话全会说了。全府大大小小的丫头们不但不歧视她俩,而且都很喜欢她俩。
以前,逸安堂就是逸安堂,再没有什么名堂。前些时,古拉兰萨托人做块匾,匾额上题了"苏宝斋"三个字,所以逸安堂的西间才开始叫苏宝斋。若问"苏宝斋"的涵义,还是从"北宋出三苏,漠南有三宝"(即苏氏、宝氏)的愿望脱化而来。从此,古拉兰萨受汉地文友的影响,无论是诗词,还是字画,落款都有"苏宝斋饮墨子"几个字。若问"饮墨子"的涵义,他自己曾解释,"唯饮墨代酒之眠,方获梦中之醉诗也......"就是这种释解,极对。
早饭后,金柱就给古拉兰萨研墨,大少爷说:有两首诗词要誊清。
古拉兰萨打吃完早饭,就在桌上翻弄他的诗稿。一边翻,一边晃着脑袋自语道:"唉,怎么回事呢?这堆诗稿好像有人翻弄过,因为改变了原来的篇目顺序......"金柱想:即使有人翻弄诗稿,也是他陪大少爷去宁远这三、四天的事,肯定与他无关,所以也就没有言语。
"金柱--""扎--""等我誊写完这两首诗词后,你悄莫声地问问青叶、绿叶,咱们去宁远这几天,都有谁来过苏宝斋?翻没翻过这些诗稿,但你不要吓唬,更不要欺负两个孩子。"
"扎,金柱照办无误。"
金柱端过雕着金蟾的端砚,把《蒙译(水浒传)》全稿分卷放在炕琴上,铺开八开宣纸。古拉兰萨蘸饱大狼毫,捻动着笔峰起篇写下《读(水浒)有感》,长调"满江红",平韵、双调,九十三字:
风和日丽.
叹人生,几许闲愁;尘世里,追于名利,落得赘疣。
自古百官灯马走,如今千吏付东流。比不上,昙花有一现,愁不愁?
烽火起,探鼠头;肥牧场。变荒丘。望尸骨片片,白云悠悠;
插草就是乌沙帽,
王八兔子遍九州。
谁不骂,那皇臣高俅,羞不羞?
古拉兰萨出宁远城班师回府,方知有个《南京条约》,不但割了香港,赔了银子,大清一统的"万岁爷"也曾翻手是云,复手是雨,跟洋人险些差了辈份。可笑"塞北一隅忠信府"里的大少爷,才知道笑他"乐陶陶"的《太平颂》。
读《水浒》,感当朝。彼时,宋徽宗宠信高俅;此时,道光帝宠信琦善、耆英、伊里布......同样,"插草就是乌沙帽",同样"王八兔子遍九州"。
这就是古拉兰萨读《水浒》的自白,也是译《水浒》的宗旨。
古拉兰萨写毕,落款是:康熙元年(1662年)壬寅,八月十五饮墨子作于苏宝斋;其实应当是:道光二十二年(1842)壬寅,八月十五玉宝古拉兰萨作于逸安堂。因为朝朝代代都有文字狱,只能如此隐姓埋名而已。
金柱撤字重铺一纸,古拉兰萨接着写下《蒙译(水浒传)有感》,拟四句七绝:
英雄好汉上梁山,半部水浒将译完。屈指冬春经三载,花开花落笔未干。古拉兰萨刚刚誊完《蒙译(水浒传)有感》一诗,没等落款,青叶绕过屏风单腿跪安说:
"大少爷,中院介寿堂的金花、银花两位大姐姐过来了,说老爷请您去一趟。"
"金花怎不过来说?"古拉兰萨就此已产生了疑惑,才故意问起金花。
"金花姐说,她有急事,让我给大少爷回话。"
"好了,没你的事。"青叶下去,古拉兰萨也随着出了逸安堂。古拉兰萨知道--
一双绣花靴踩翻了一个忠信府;一朵自莲花也就是一轮水中月;一把马头琴又奏出一个悲调,只恨花儿不开就凋谢。
一首绣靴诗惹怒了一个旗协理;一个小村姑迷住了一个大少爷;一部红楼梦又出了一个续卷,只怕泣红亭里被情猎。
从逸安堂到介寿堂,古拉兰萨好像走了一个月。他知道脚步的沉重;他知道协理大人开始整饬府内。他想:说不定他写给莲花的诗,已被父母发现。悲剧呀,第二个悲剧,又要拉开帷幕......古拉兰萨越情界,旺钦巴勒修府规。《漠南神笔》十一回。
十二赏月生枝
--猜谜之灾所致道光二十二年(1842),八月十五,中秋赏月。忠信府--晚芳园--绿波亭。
去年,月亮在宁远;忠信府,有月月不圆。今年,月亮在花园,花好月儿圆。
旺钦在宁远,一年如牢,多亏巴特拉"乌力格尔沁"随军到了宁远。他一个人,就是一个蒙古古乐队。九十九首《蒙古古曲》都吃在他的肚子里,随时都可以吐出来。
想起去年的中秋节,勉勉强强好歹算在冷冷清清的晚芳园、空空荡荡的绿波亭里,摆上了几张桌子、几把椅子、几盘月饼、几盘水果、几盘酒菜;同样是粼粼的湖水,月亮就是不圆,同样是弯弯的拱桥,却看不出是彩虹的样子。同样是彩绘的绿波亭,看不出像个"火不思"能弹出乐曲的样子。
一天,白云跑马;傍晚,彩绸西悬。渐渐的,蓝变红,红变灰,灰变黑,托出一盘又大又亮的明月。旺钦巴勒已经摘下红缨头盔,卸下银甲战袍,换上宽大得体的便袍;把辫子甩在背后,露出白花花又平又展的前额。
旺钦巴勒还是背着手,挺着胸(这就是旺大架子),在管家贡嘎、笔贴式孝兴阿以及张何先生、莫巴格希、汪先生、陈先生,还有从上府邀来赏月的哈斯少宝安答像众星捧月般排成扇子形跟在后边,正从晚芳园的拱桥上嘈嘈嚷嚷地走过来;满优什姝牵着雅琴陪西院诚信府半截舌头的德夫人、墨二婶也手拉手地蹒跚而来(叔伯弟弟扎木巴大概因没脸见旺钦兄不知溜到什么地方去了);满优什嫦等夫人的后面是古拉兰萨带着铜宝、铁宝、金柱等,还有贡纳楚克、嵩威丹精、尹湛纳希、达琴、奚琴、西院的恭禧陆续进了晚芳园。金花、银花、青叶、绿叶、金叶、花儿、丁香、蜜香、金香、檀香,西院的临福、临祥、正月、冬月等十几个丫头走马灯似的左右穿梭,忙着摆盘添碗。
八面体的绿波亭,里里外外,包括八面彩顶绘制的八组《成吉思汗八骏图》、八座红柱上雕刻的八句《圣祖箴言》,以及八座红柱间的八面书案、四张书架、东西南北四扇门都油刷一新。新奇的是八座红柱上悬挂着八盏四扇屏金穗红灯。每盏红灯的三个绫面上都写有一则两句四、五、七言的灯谜,共十四则。
旺钦巴勒陪先生、诗友在绿波亭围八面书案依次落坐后,他挽挽又宽又肥的袍袖,举起酒杯,笑容可掬地开场道:
"各位--九请之尊的先生、八拜之交的安答(义友),今天,八月十五,月白风柔,不是'举杯邀明月',不是'花间一壶酒',更不是'对影成三人';今天赏月吟诗、唱歌全押'酒',或者吉数'九'借此以示谢酬,举杯,干下一杯酒。"
当旺钦巴勒举杯的时候,在湖畔上席地而坐的老巴特拉就拉响朝尔(马头琴的前身),达琴、奚琴、莲花也同时弹起雅托噶(蒙古筝)、火不思(四弦弹拨古乐)、三弦随之奏起《蒙古乐曲》来。并唱起《蒙古乐曲》第二十九首《月圆》(也称(良友》):
良马之德,于田可证;良友之行,相交乃明。良马云何,乘者所思;良朋云何,久而所知。此曲正宫大调,缓慢悠长;肝之所思,胆之所想......
《清会典》卷四十二《乐部》中曾有关于这部九十九首《蒙古乐曲》的考证:
"太宗文皇帝平定察哈尔、获其乐,列于'燕乐',是日蒙古乐益。"这部蒙古乐是清太宗(皇太极)于天聪九年(崇祯八年,1635)得之于蒙古汗国最后一个大汗名叫林丹的宫室,作为盛京的皇宫乐队。顺治元年(1644)清入关后,又继承了明代的宫廷乐制,把这部蒙古乐编入番部乐,并在宫内府设"榜什"处(即巴格希一语,近于教坊)管理蒙古乐。专在内外蒙札萨克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晋京"年班"(逢年在皇宫排班执勤)或晋贡或去围场"木兰秋尔"时,供蒙古王公欣赏,这已成清时惯例。
清圣祖康熙三十一那个猴年(1692)的十月,玄烨皇帝的第五女,芳年十九岁的和硕端静公主(贵人兆佳氏所生)下嫁于卓索图盟喀喇沁右旗乌梁海氏多罗杜棱郡王噶尔臧(成吉思汗四骏之一者勒篾十六世孙)。公主出嫁时,曾携带大批工匠和乐队。这就是喀喇沁右旗王府乐队和《蒙古乐曲》的本源。
喀喇沁与土默特,不但一衣带水,而且又世代通婚。正如《蒙古婚礼沙恩歌》里唱道:玲珑的小沙恩(即嘎什哈),连着骨头连着筋;只要沙恩在,大腿小腿不能分;珍贵的小沙恩,连着血肉连着心;沙恩若比人,连着男女两家亲......
道光元年(1821),喀喇沁右旗札萨克、乌梁海氏塔布囊(额驸)布呢雅巴拉郡王二十岁之侄女满优什女卡格格,嫁到土默特右旗忠信府,即旺钦巴勒协理台吉的夫人。满优什女卡自幼愿意唱歌,喜欢听"乌力格尔"。所以出嫁时效仿和硕端静公主也带来几件蒙古乐,当时巴特拉就是陪嫁的有名乐工.。都说蒙古乐曲一千首,巴特拉会奏九百九十九。虽说是个夸张的笑话,但减去九百他确实能奏出九十九首《蒙古乐曲》。
赏月、听歌、吟诗、饮酒,这是头一口,也称"德吉"酒。大家都一干而尽。斟上第三杯的时候,张何先生端起杯盅酒对旺钦巴勒又环视各位说:"各位,应老爷之邀,在此中秋赏月,与各位贤达共饮,此乃兴会,兴会。旺诺颜如山巅之敖包,平地之丰碑,即使酒不醉,情醉也。趁不醉之时,先吟诗一首,以表欣慰。此乃九韵《白音霍洛歌》:
中山居为首。峰头护龙九。狼水穿玉带,灵地人风流。听完,一片欢呼,不停鼓掌,高山流水,此乃独创。随张何先生
全干后,旺钦像品酒一样评论道:
"九韵《白音霍洛歌》,'九'为吉数,作为冠首,并追溯忠信府的古称--白音霍洛(福园之地),点出九龙护白音不算,又道出人杰地灵乃狼水玉带所致。确实五言四句,'中、峰、灵'一、二、四句押'头韵';'首、九、流'一、二、四句押尾韵,虽无'腰韵',可谓好诗。赏缎一匹。"
随之乐起。旺钦巴勒因镇边朝廷所赏银两、贡缎,经御前大臣僧格林沁奏请,已由盛京大库经驿站拨了下来。所谓赏缎,即此。杯起杯落又一回,莫巴格希开拳就打,吟道:
欣慰示以歌。心诚示以酒;
韵文赋以诗,捧月示以酬。随之"酬"字,酒杯齐凋。掌声乐声,一个节奏。旺钦把酒盅往案面一躐,与身边的少宝安答对视一下说:"少宝安答,你是'旭日格沁'(词家),评评莫巴格希的诗怎样?"
提起少宝,此人与旺钦巴勒同宗,博尔吉济特氏姓宝,四等台吉,住在上府。学名玉鹰,生于清嘉庆七年(1802),属狗。他于嘉庆年间蒙译的《今古奇观》和道光年间蒙译的《唐宫逸史》已在卓索图盟五旗流传。他不但工于诗词,而且擅于琴棋书画。自幼就与旺钦巴勒结为"安答"(义兄弟),互相都有赠物为记。旺钦常夸他说是"白昼的星辰,黑夜的彩虹......"少宝身材魁梧,语音如钟,他抿抿嘴唇赞美道:
"此诗出自盘古,用典极深。无论正读,还是倒念,无不通顺,无不押韵。《一瓢诗话》(清薛雪著)、《说诗醉语》(清沈德潜著)一再重申'先是胸襟人品,再是语必惊人';此诗正如是,可命题为《歌酒诗酬》,亦五言四句,以'欣、心、韵'为头韵,三个'示以'为腰韵,以'酒、酬'为脚韵,这叫'三韵'贯鼎,四句丰盈。大概我也是醉语说诗了......"没等少宝评完,陈先生急不可待地喊道:
"霍日顿--霍日顿(快--快),诗飘飘然而来,韵款款兮而到。"他不管别人喝不喝,自己先喝了一口吟咏道:
长途知马瘦,长弓知箭手;长虹知雨过,长交知朋友。
汪先生接着陈先生续接了四旬道:
跟着太阳走,温暖总会有;跟着大江走,珍珠总会有。汪、陈先生这样一接,犹如上、下阕,显得珠联璧合。掌声之后,又起琴声。
少宝醉时,更是按奈不住良辰美景月下情,于是腹稿已萌生。他单独与旺钦安答对杯后,又有"泼酒"祭月的习惯,于是无名指蘸酒,弹向天空,以示祭月;然后举杯目扫一周吟道:
一句载五年,一字重八斗;我问唐时月,李白走没走?少宝如此戛然收住一问句,时空仿佛倒转千百年;明月如镜,
仿佛映出李白的笑脸......古拉兰萨酒后更是激动不已,他离开亭下石桌,"噔噔噔",不顾肋肋腻腻的样子几步登上绿波亭,在少宝面前请安敬酒道:
"少宝阿巴嘎(叔叔),您是吾辈之良师,父辈之益友;漠南之诗魁,祖辈之巨首......"没等古拉兰萨说完,一阵惊呼压住了他的话语。他很是生疑,怎么不让他把话说完呢?不知出了什么笑料。但不知不觉地已经吟咏出一首富有叙事性的五言四句诗。并"吾、父、祖"为头韵,以四个"之"为腰韵,以"友、首"为脚韵不算,四句末字"师、友、魁、首"可谓金刚,这才是"一句载五年,一字重八斗"呢!古拉兰萨接着评论说:
"少宝阿巴嘎(叔叔)的诗,浅字单如一,纤稼恰似酒,顺畅犹如水,衔接又似扣。"又一阵欢呼、一阵鼓掌,他很自然地又吟咏出一首五言四句的"三韵贯鼎酒韵诗"。古拉兰萨最后真诚地说:"我的好'巴格希'(老师),再敬一杯酒。"少宝不仅喝下了这杯酒,还在古拉兰萨的前额上,狠狠地亲吻了一口。大概这就成了师生不可泯灭的印记。
看来,旺钦巴勒显然有些醉了。他说:我常听别人说:烧锅里的苍蝇会喝酒,忠信府的奴仆会作诗。我今天若吟不出一首诗来,就连奴仆也不是。请听:
月落杯中酒,雪上园中柳;相比酒亦淡,阅阕诗韵稠。旺钦巴勒又掀起一个高潮。
这时,坐在旺钦巴勒大腿上的宝瑛尹湛纳希跳了下来,蹦蹦哒哒地对父亲说:
"阿布--你们会吟诗,我也会。"
"笑话。大舌头啷叽的你也会吟诗?"
"会呀,你信不信? "诵,信。"
"我吟诵的诗......"小尹湛纳希显然是忘题了。于是,跑到长兄古拉兰萨身边,贴耳不知说些什么,又跑回来说:
"我吟诵的诗,题为《醉守忠信》;"吐字虽说不甚清晰,但"忠信"二字都已入耳。正因为出现了"忠信"二字,所以,众人都为之一惊!小尹湛纳希吭哧瘪肚地高声嚷道:
醉人似酒,守家如狗;忠诚似友,信口如篓。半醉半不醉的旺钦巴勒也决不能相信这首《醉守忠信》为题的诗,会是一个六岁的孩子所作。于是问道:"哈斯啊,这首诗是谁教给你的?"
"是......是玉宝哥哥教的。"
"哈哈,不错,不错。"旺钦巴勒搂过玉石小哈斯啊,在他的脸蛋上亲个没完。几位先生也投来钦佩的目光。
此时,仿佛绿波亭在舞,晚芳园在歌;蒙古乐在狂,奴仆们在喝......这边口吻生花,那边口若悬河......
湖水如琴,拱桥如弦,明月如灯,诗乐如餐。
巴特拉、莲花、达琴、奚琴等人演奏的蒙古乐又开始了。莲花边弹边唱起《蒙古乐曲》第六十二首《婆罗引》:
酪必成醐,
儿将成父;沙必成丘,父将成祖。
此曲徵调(即5调式),一曲四段、一段四节、一节四拍。听起来:犹如驼背,驼铃叮咚,晃来晃去,节奏鲜明。旺钦巴勒从《清会典》卷四十(乐部》得知:"乾隆十四年(1749),诏以蒙古乐曲皆增制满洲曲文。嗣后每用乐,择其曲名之佳者,或满洲曲二、蒙古曲二,或满洲曲一、蒙古曲一,先期奏闻,至时承应。"从而可知,乾隆十四年,《蒙古乐曲》由蒙文译成满文,嗣后又译成汉文。
这样,康熙第五女端静公主嫁到喀喇沁右旗时,随嫁的《蒙古乐曲》还没有译成满文和汉文。是旺钦巴勒随土默特札萨克贝子德勒克色楞"年班"晋京时,从《南省公余录》一书中,抄录了六十四首汉译《蒙古乐曲》,带回漠南卓索图盟忠信府。
《南省公余录》的作者梁章钜,清嘉庆年间人。在京礼部供职时所著。此人慧眼金睛,他认为《蒙古乐曲》的价值连城,世上罕见;特别是文学部分,甚可与《诗经》媲美。所以在公余时有意抄录下六十四首。
另外,《蒙古乐曲》除"笳吹"乐外,还有"番部合奏"《白鹿辞》、《白驼歌》等三十一首,加起来就是古代《蒙古乐曲》九十九首及其逶迤多支的源流,归属蒙古"图林道",即雅乐范畴。
辽远明快的蒙古乐,继续与月光一起幽然流淌;芳香四溢的奶子酒,仍然与筵歌一起荡气回肠;三韵贯鼎的蒙古诗,在此与汉诗唐韵敢于媲美;漠南蒙古的忠信府,如此与中原勾兑文化琼浆。绿波亭与拱形虹桥间有三张磨石方桌、石凳,满优什嫦与德夫人、墨二婶,还有几位嬷嬷围坐于中席;金花等十几个丫头围坐在左席;古拉兰萨和几个弟弟,还有铜宝、铁宝以及书童围坐在右席;满优什嫦卸去一年劳累,有老爷在感到一身轻松。所以今宵她没少饮酒,她操持中秋节晚芳园灯谜,已有几天筹备了。她见到绿波亭上已酒过三巡,诗兴将尽,已进入高谈阔论之中。于是,夫人把格格、丫头们招集来,当众宣告猜谜的奖赏,她说:
"今宵是男人吟诗,女人猜谜。吟诗赏绸缎,猜谜赏首饰。猜一则者,赏玉环;猜者,赏银环;猜三则者,赏珊瑚坠儿;猜四则者,赏翠环;猜五则者,赏金环。猜谜,最多不得超五则。现在猜谜开始,达琴在这里看谜底,奚琴在亭上作记录。"
虽说绿波亭不是琼楼玉宇,也可说是雕栏画亭,再加湖水、虹桥的衬托石桌,石椅的布景;明月的投入,灯笼的辉映,不愧称得上一个晚芳园--漠南的北京。
丫头们,一个个鱼贯而过,一个个蹑手蹑脚。一个个虽说不是琼枝玉叶,也可说是琪花瑶草。绕着绿波亭的八座红柱、八盏谜灯,仿佛八盏走马灯在跑,绿波亭在摇,男人在喊,女人们在笑......达琴、奚琴放下手中琴,左牵右拉地拽着莲花去猜灯谜。起初莲花姑娘左盼右顾疑虑重重,不愿起身。因为她是父亲巴特拉为忠信府演奏《蒙古乐曲》而特邀前来参奏的。她经左思右想才勉强放下琴随那些丫头去猜谜。
因为巴特拉是跟满优什女卡陪嫁来的琴手,莲花自幼就是忠信府逸安堂后院凭花阁的常客。与达琴、奚琴不但在一起抓"嘎拉哈",玩"海朱亥"(类似布娃娃摆家家游戏),并扮演人物,讲述故事;再大一点儿,一起读书,一起跟巴特拉学琴,分不出是"哈拉楚"(平民)还是台吉家的孩子。
莲花身穿粉绯色绫绸单衫,上罩黑绒贴花坎肩。新做的绣花靴也是蓝帮白底,显然与古拉兰萨瑚上穿的同一个款式"马海靴"。单股辫子红头绳儿,"刘海儿"的上边插着一朵小粉花,显然这是喀喇沁、土默特姑娘的习俗。不说长得如何丰姿雅韵、玉面泛红;不说怎似八节常青之草,四时不谢之花;只要听到她的琴声,不说绕梁三日,定能叫你忘掉姑娘之吻,不悔;只要听到她的歌唱,不说如灌醒醐,定能叫你忘掉新婚之夜,不讳!
猜谜开始了,第一个猜中的是丁香丫头。只见她从绿波亭上顺台阶急下,跑到满优什妹夫人石桌前说:"夫人、达琴格格,我猜中了两则比较浅易的灯谜。"
满优什妹夫人高兴地说:"别着急,念出来听听,并要说出谜底来。"
丁香念道:
一条花蛇两个头,
骏马见了也发愁--马绊子。
达琴查一下谜底说:"猜得对,赏玉环一对。"丫头们一阵惊呼、鼓掌后,丁香领赏,请安退下。
接着正月丫头过来念道:寻马隔道山,望远看不见--马鞍子。
达琴看着谜底说:"对,领赏"。冬月丫头念道:
吃也吃不完,
嚼也嚼不烂--马嚼子。
福祥念:
左右分东西,
脚踩不落地--马镫手。
临祥念:
有头有耳有眼睛,
没有翎箭却有弓--马头琴。
达琴一一看谜底,都猜中了,也都领了赏。满优什女卡不无感慨地说:
"哎哟哟,若这么猜着,那金环、翡翠的赏给谁呀?有没有能猜中两则以上的?"
于是,蜜香念道:
四个耳朵一个肚.
又会笑来又会哭--四弦琴。一个马槽会发音,
系着缰绳十三根--雅托噶(蒙古筝)。
达琴说:"赏银环一对"。檀香念道:
锅里洗澡,碾上脱袍--炒米。跑起来蹑蹑悄悄,身披喇嘛大黄袍--火狐狸。
达琴说:"领赏。"金香念:
夫人斗篷雪白色,
丫鬟一百零八个--蒙古包。一个尾巴前边逛,
两个太阳左右晃--勒勒车。一面凹来一面凸,
抓在手里定赢输--嘎拉哈。
达琴对照一下谜底说:"赏珊瑚坠儿一对。"银花念道:
有刃不能割,
命运与石磕--火镰。库里画个佛,
常在手里握--内画鼻烟壶。摘个月亮擦一擦,
寒冬夏暑知年华--铜镜。
银花领赏后金花念道:
独轮转来不走道,
没牛没马只有套--辘辘。两个石榴左右挂,
三秋之后迎雪花--耳包。远看一座塔,
近看落梨花--盘香。灶坑点火炕梢暖,不能做饭只冒烟--旱烟袋。
然而金花却没说出"旱烟袋",她想了半天说:"水烟袋",满夫人瞪她一眼,嘴里叨咕着"炕头--炕梢"直线一比划,金花领悟道:"噢,旱烟袋,旱烟袋。"
满优什嫦不悦地又补充说:
"这才勉强猜中四则,还能不能猜中一则了?别着忙,你如果能猜中五则,也就剩四则灯谜了。你再去看看,猜一猜。"
金花慌忙"噔噔噔"跑回绿波亭在八盏灯上翻来翻去。这时围观的人也越来越多,都眼巴巴地看着谁能得到一副翠环和金环。金花又"噔噔噔"地跑回来了。对满优什妹呼哧带喘地说:"夫人。夫人我又猜中一则。"她开始念道:
一百单八光头汉,骂你骂你骂不完。金花心里蹦出个小兔子;一怕乌夫人的丫头显得无知,遭到众人的非议与耻笑;二怕金灿灿的耳环不能授赏。她想:反正八九不离十儿,蒙蒙看吧!于是说:"大概是《水浒传》吧?有一百单八将嘛!"
乌夫人呸一声,啐了金花一口酸腥腥地骂道:
"老蒙古没茶--赫孬浩(谐音'喝艾蒿'),简直胡说八道!赏副翠环下去罢!"满优什姝心想,都说:烧祸里的苍蝇会喝酒,忠信府的奴仆会作诗;这些跟着读书学礼、迎风弄景的丫头们,连五则爵谜也猜不中,真是臊了她的老脸。所以,她提高声音喊道:"谁再清猜看。"
这时,从绿波亭上跚跚走下一个彬彬有礼,举止大方的姑娘,这就是莲花。
满优什妹一看是巴特拉家的莲花,是从小就认识的黄毛丫头。真是"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灵秀映在眼神上,风雅映在眉睫上,精巧映在鼻子上,贤慧映在嘴角上;福气映在耳轮上。富态映在发形上,雍容映在颜面上,窈窕映在体态上。特别是莲花的弹琴技艺、歌唱天才,使满优什姝感到折服,甚至有些妒气。当她的目光从莲花的脸上、身上一直扫到脚上的时候,一双不附生灵的绣靴,使她心里"咯噔"一下,无法不与长子古拉兰萨那双绣靴连在一起。俗语说:"治玉叫琢,治石叫磨",这几天她没少"琢磨"这件事,怎不心头冒火,眉角生烟?但她毕竟出生在王府之家并多年主持忠信府的内务,只能压下火来,况且莲花也不一定猜中几则诗谜。于是,显得很温和地说:"那你就猜猜看吧!"
八盏灯上二十四则诗谜,已猜中了十九则,还剩五则。莲花如能猜中五则,她将成为金耳环的得主。莲花开始念道:
生在火里,
睡在袄里--宝剑。月亏之时单身汉,婚配之时月儿圆--弓箭。
有头没有尾,
能走没有腿--布鲁(猎具--投掷棒)。肚大不吃草。
有腿不能跑--香炉。
最后剩下一则诗谜了,也就是金花丫头没有猜中的那则。莲花说:"这则诗谜的谜底不是《水浒传》,而是玛呢串,也叫念珠或佛珠。"
乌夫人怀疑有人告诉她,所以问道:"你说说,为什么是念珠呢?"
莲花毫无拘谨地说:"念珠就是一百单八颗或珍珠或玛瑙或香木翡翠或'苏布达'珠子串制而成,这是上句;下旬不该是'骂你骂你骂不完',应该是'嘛呢嘛呢嘛不完'是喇嘛教的六字真言:'吨、嘛、呢、叭、咪、哞'的'嘛呢'两个字的重复。"
"得,得得,你这个丫头其实连猜谜的权力都没有,难道你还有权改诗谜吗?"
此时:金花忘记了自己也是丫鬟的身份,有意挑起乌夫人对莲花的不满。
乌夫人对金花不满地说:
"金花,说话不能无理。我倒要问问莲花姑娘,你知道什么是'喃、嘛、呢、叭、咪、哞'六字真言?"
莲花胸有成竹地说:
"夫人,奴才知道,是阿布敬佛时讲过的。但不知当说不当说?"
乌夫人根本不相信莲花能释解六字真言。于是,考问道:"谜,你是猜对了,若能说清'六字真言',你可以得赏。""阿布根据佛教释解道:六字真言是佛教秘密莲花部的根本真言。'喃',表示'佛部心'。念此字时,身--应于佛身;口--应于佛口;意--应于佛意;'嘛呢'梵文意为'如意宝',表示'宝部心'。据说此宝出自龙王脑中,若得此宝珠,入海者无宝不聚,上山者无珍不得,故又名'聚宝';'叭咪',梵文意为'莲花',表示'莲花部心',以此比喻法性如莲花一样无瑕;'哞',表示'金刚部心',祈祷功德圆满的意思。这就是'六宇真言'的涵意。"
莲花处于无奈,才这样源源本本地释解"六字真言"。她本想讨个乌夫人的满意或喜欢,所以她边解释边观乌夫人和金花、银花等大丫头的脸面,是在探测她们内心的反映。
没等乌夫人说话,巧言如簧的金花丫头蹑手蹑脚地过来,跟乌夫人咬了一阵子耳朵,谁也不知说了些什么。长斋绣佛的满优什妹本来不是翻手是云,复手是雨的人,今天不知怎么的了,突然一反常态地对莲花说:
"你懂吗?莲花--贪得欲,福不长;命有份,寿可量。你知遭吗?莲花--官有品,民依乡;家有法,府有章,谁也不能反纲常。因为你的名字叫莲花,在释解佛法中遇到'莲花'一词时就不该直说'莲花'而要说'萨木嘎'或'巴达玛'(蒙语、藏语莲花)。你本来就不该参与猜谜,释解中又触怒了佛法。所以,领赏也就没有你的份儿。不过,看在你阿布的份儿上,倒可以领到一份儿吹奏赏。再告诉你,只允许你最后一次进府。领赏,赶紧给我出去!"大概金花的话,又激怒了乌夫人。
对于莲花,虽说白玉无瑕,鲜花无垢,但确实是青天霹雳,大雷贯顶,脑袋"嗡"一声,险些炸出脑浆来。此时,她大概羞得不知所措,不知所云了。一转身踉踉跄跄地上了拱桥,不知她在晃,还是桥在摇;不知是莲花凄切地号啕,还是湖水泛起了怒涛?方才还都是人面桃花,突然都成了三分人相、七分鬼相。只有达琴不顾卑贱,不顾谗言,遂与奚琴不顾深浅月下追人,追出了越晚越香的晚芳园......
老巴特拉像被训斥了的家犬夹着尾巴那样很是心惊肉跳地碎步过来,似哭非哭,似笑非笑地给满优什妹夫人请安卸罪说:
"小女年幼无知,奴才没有管教好,请夫人休怒......"没等巴特拉哆哆嗦嗦地说完,夫人横眉怒目点着他的头说:
"今晚不便多说,明个一早你过来一趟,我有话跟你说。起来走罢!"
绿波亭上的旺钦巴勒和他的诗友、先生们,只知道谈今论古,摆弄风骚,一直到了炕梢起火的时候,他才七窍生烟。所以,他一则以喜,一则以怨,还以为是丫头们喝多了耍酒疯呢!于是,酸不酸,甜不甜地骂道:
"真是'月盈则食,福满则祸';听不到念经,是因为喜鹊多,得不到安静,是因为疯子多。贡嘎--"
"扎--"管家贡嘎过来请安道。
"把那些疯丫头统统给我赶出晚芳园;叫巴特拉唱一段《格斯尔》;叫古拉兰萨过来,听完'乌力格尔'备轿车子送他的'巴格希'回上府。"
贡嘎又"扎"一声,退下。
谁知道,情深意切的古拉兰萨早已飞出彩虹桥,离开晚芳园,逃出忠信府,大概是"牛郎会织女"去了......无疑,要出现"莲花出走"的悲剧,但不知在哪回。
蒙汉文化溶塞北,月盈则蚀难系维。《漠南神笔》十二回。 十三 游梦成真五声十二律,变幻无穷。
五瓣的莲花,梦在心中。多想写部诗剧《莲花姑娘》,却不知悲欢离合的尾声......
落叶的龙梅似南飞的秋雁,隐匿踪影;落泪的莲花如北去的黄莺,寒夜悲鸣。
这是道光二十二年(1842)的事情。手中的弓啊,愈来愈重。
尊父的圣意,如佛贯顶。一心继父承写《蒙古青册》,却不知沙漠育花的苦痛......
浩瀚的史料似无边的大海,蚌里寻珠;冗繁的家事如未梳的乱麻,难捻成绳。
这是道光二十四年(1844)的事情。
人秉天地之气而生,父母养育之恩而成。漠南诗人古拉兰萨认为:敬祖、尊贤乃东方之德、族人之行。所以,他主张:手,有昕扶;脚,有所踏。从不违抗父命。
父亲旺钦巴勒(佛语大权吉祥)告诫其子:"读书前,先洗手,后敬香,以示对著述者的崇敬。"又说:"在续写《蒙古青册》)之前,先把忠信府(舒德拉嘎·巴特霍洛)的'忠信'二字查清。"还是曾祖父端都布·拉布克在乾隆二十一年(1756)的时候,随征额鲁特蒙古和硕特部,在阿尔泰山南麓单枪匹马活捉了叛乱的希仁王。因此被清廷赐封其协理府为"忠信"府。古拉兰萨尊父命终于在书海卷山中找到了"忠信"的出处。
"忠信"二字,据考溯源于孔夫子教育学生的四个主要科目《语·述而》:"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文,即诗书礼乐,凡博学、审问、慎思、明辩,皆文之教也;行,即躬行也。
中以尽心日忠,恒有诸己日信。
故"人必忠信,而后可致知力行。故日:忠信之人,可以学礼。"此四者,皆教成人之法。
诗人古拉兰萨对其父旺钦巴勒协理台吉,亦想尽忠尽信。他常常望着书房里挂着父亲亲笔书写的字画:"山中有玉,水中有珠,林中有宝,家中有书;玉中之玉,珠中之珠,宝中之宝,书中之书"--乃蒙古古籍十部。
诗人古拉兰萨想起父亲镇边之前"清书封稿"的情景......父亲从宁远归来之后,才打开封条。记得在《蒙古秘史》书柜的封条上,还写着"寻根学秘史,通读会写诗"的楹联。
自去年开始,作家古拉兰萨为续写《蒙古青册》汇集资料,把《蒙古秘史》、《蒙古源流》、《白史》、《黄史》、《黄金史》、《黄金史纲》、《恒河之流》、《金轮干辐》、《水晶念珠》、《启心金鉴》等十部蒙古古籍搬到忠信府西跨院逸安堂他的苏宝斋中,以备抄录可用的文字。父亲当年说的"一部精典,十年寒窗",他才知道其中之味。
古拉兰萨在苏宝斋每每打开蓝布包面的精制卷盒,从中取出黄缎包裹的《蒙古青册》八卷手稿,每每都必先洗手,后敬香,并要打扫一次灰尘。他每每研读各卷的时候,就似虔诚的佛教徒诵读《大藏经》一般端端正正地坐着。
此时,古拉兰萨火辣辣的灵魂,已经游出活生生的肉体;是灵魂驱赶着肉体在劳作。此时,他不知道在天上执政的是太阳,还是月亮;他不知道,是白天,还是夜里;他不知道在书房,还是在庙堂。他似乎走进圣祖出世的孛儿罕山,似乎到斡难河畔,似乎在峡谷的断崖上映出《蒙古青册》第一卷的题目:
第一卷:
二十二代,先祖之光。第二卷:
金色摇蓝,天降吉祥。第三卷:
九岁定亲。日月辉煌。第四卷:
父遭毒害,鄂博摇晃。
其父旺钦巴勒于道光二十一年前完成的《蒙古青册》一至八卷本无章目,是长子古拉兰萨顶针续麻理出了卷名,并以每卷两句四言诗句立题。四卷八句通用韵目"十六唐"之脚韵,又形成八句四言诗。
可见这位漠南蒙古诗人接受中原文化以后,对汉唐的古体诗及近体诗文借鉴的娴熟和运用的精当。
古拉兰萨重修五至八卷的篇目之后,又重新拟定了提纲。他目中迸火,额头闪光,终于撞开了第五卷的篇目--
第五卷:
五箭训子,五大栋梁。第六卷:
覆巢之祸,灭种之殃。第七卷:
寻马结义,始得伴当。第八卷:
新婚之夜,夫人被抢。
古拉兰萨一阵抽筋拔骨之后,煎髓熬血地总算完成了九曲十八弯的第九卷。此时,他已经到了手乏笔落的地步,又重新握住笔整理了篇名,题为:
第九卷:
貂皮之礼,借兵打仗。
不知是因为小说或史书里的貂皮坎肩勾起了陈年的老积雪,还是因为故事里的"新婚之夜"而泛起了春后的旧冰排?古拉兰萨大概是第一次朦朦胧胧地进入了如此这般的梦境......
好像是一个晴晴朗朗的阳春三月,敖木沦一河春水向东流。哗哗啦啦的涛声,多像莲花弹拨的"雅托噶"(蒙古筝)。梦中娶亲于蒙古古都哈拉和林。但不知是随白云而去,还是跟朔风而归?只知道绣着龙凤的彩轿驮在四头大象的背上,好像忽必烈汗当年在战场上指挥作战的象辇。
驯养有素的大象,四头并排,脚步一致。像披战衣,背屉红毡;轿方庐顶,四角平隐。又好像圣祖成吉思汗当年乘坐的二十一头牛牵引的行帐。彩轿顶上插着蓝色的"禄马风旗",书写着蒙古语"黑。毛力"(意为命运之马)。蓝旗上还绣着一匹驮着圣火的白骏马,是一个民族兴旺和尊严的标志。
白骏马的四蹄还踩着"虎、豹、狮、熊"四兽。蓝色的轿帘上,贴着白龟的蒙文篆字绘制出来的骐骥骅骝骏马吉祥图,可拼出"毛力'得格金--德勒格尔·图盖"(MORIDEGJIN--DELGER-TUGEI),意为"运气旺盛的马繁殖无限"。
迎娶莲花的象轿,好像到了急流翻卷的闪电河。这里,满山遍野生长着"哈拉干纳"(HAR--GANA)杏,开放着粉白粉白的"瑰丽顺"(GUILSUNCHECHEG)。杏树根子"胡珠勒"(HUJUL),点燃可谓敬天的圣火,燃过尚白色,可留火种。唯有杏花定为"可汗哈吞"(皇后)"姑固"(金冠)上的饰物,所以蒙古人视杏花为族花。另有族鸟"双豁儿"(SHONGHOR)海青鹰成群地在头上飞翔。
象轿里的新娘好像穿着红缎袍、紫坎肩,坎肩上九朵莲花,却没有蜂儿嬉戏;还是那双蓝帮自底绣靴,绣靴上两朵莲花,却没有莲蓬之果。莲花姑娘好像梳着莲花头,头上不是十二金钗钗头风。只插三支鹰头钗。三个金钗上清清楚楚地刻着三首语意深奥的诗文。
左边是:
皇宫之宝天之娇,此时,新郎古拉兰萨对予三支金钗上的三首七言绝句,只知道声韵合美,辞从口跳;咏物精当,喻物奇巧;天地水中,无不是宝。对于此情此景,他正疑惑间,又想到这三首诗是一种预测呢?还是一种先兆?他不知道;是一种遥感罢?还是一种暗示?他更不知道......
听不到"车辚辚,马啸啸",只见"天苍苍,野茫茫"。疑惑间娶亲的象轿跋山涉水走出了漠北,到了漠南的元上都,也称陪都。素有"龙岗蟠其阴,滦河经其阳,四山拱卫,佳气葱郁"和"山中有水,水中有鱼,风光绮丽,畜牧繁息"之说。
古拉兰萨与莲花并坐在象轿里,穿行元上都的大明、仪天、宝云、宸丽、慈福、鸿禧等宏伟的宫殿其间;绕过大安、延春、连香、紫檀、凝晖等富丽的亭阁之旁。
这是蒙古人世界著称的第二个皇城,马可·波罗曾在这东方之城大饱眼福。又在布满铜钉的皇门之上,古拉兰萨与莲花见到了一连九尊铜火炮。这是元至顺三年(1332)铸造的世界上最早的重型火器,也称铜火铳。
道光皇帝大概不知此事。如果知道,何不移到虎门或大沽131,180再铸它九十尊,何尝轰不跑英夷呢?
在幻觉中,朦朦胧胧地看见了叠印在皇城东西一线上的"昭--奈曼·苏莫",即一。八庙,与念珠的珠数相等。又在疑惑间,一。八庙变幻成一串一。八颗念珠的"嘛呢",眼见绊住了象腿,缠住了象轿......像铁索一样勒住了古拉兰萨和莲花的脖子。于是,他大叫一声将莲花搂在怀中......
一声尖叫,惊醒了一位年轻俊秀的女性。她猛然惊起一看,古拉兰萨正睡着,只存其皮囊,真性还是灵魂却在那颠颠簸簸的象轿里游荡。
喊声犹未了,古拉兰萨一惊而醒。
原来,是古拉兰萨新婚的妻子圣珠在睡梦中搂住了他的脖子,才幻觉出这一场游梦成真的"喜剧"。
思彼梦彼,才叫一梦成真。有部解梦之书说:
"交象事成,应魂为梦。虚浮则梦飞,厚重则梦沉;枕带梦蛇,枕冠梦鸟;将阴则水,将霁则火,将病则食,将忧则歌"。"凡梦者,神魂沉于五脏,心意纷繁所由生也。"极是,对也。
玉宝成婚,已成事实。作家苏赫巴鲁只是遵照本卷主人公古拉兰萨的生前意愿,对其热热闹闹还是冷冷冰冰的婚礼一章,暂作删节。因为诗人古拉兰萨两次婚恋,两场悲剧,所以也就最讨厌他的婚事。虽知命运是这样的无情、这样的残酷,是这样安排、这样注定。
一世良缘,化为幻梦。
这位与古拉兰萨同枕异梦的女性,就是他的妻子,名叫圣珠 圣珠,是她的乳名,姓乌梁海氏,简称姓乌。读书时曾叫过乌萃芳,属鸡,生于道光五年(1825),比吉拉兰萨小二岁,是喀喇沁中旗一等塔布囊,乾清门二等侍卫德勒格尔的妹妹;是忠信府宝家老太太旺母的侄孙女,可谓门当户对。
若从喀喇沁乌梁海氏论辈份,圣珠应比婆母满优什姝还长一辈呢;与喀喇沁左旗的龙梅格格恰是同辈,都是成吉思汗"四骏"之一者勒篾的二十代孙。
圣珠的长兄德勒格尔,从十六岁开始就在北京清宫供职,是乾清门侍卫。其父尚未承袭旗札萨克职便赴西天逍遥去了。其母体弱多病,寡语少言,难料府事。祖父玛哈巴拉,乾隆四十年(1775),赐公品级袭札萨克一等塔布囊;乾隆五十一年,授额驸,曾诏封辅国公,赐双眼大花翎,用紫缰。道光十二年(1829)任盟长。但是,玛哈巴拉已近古稀之年,不知能够维系多久,只待其孙德勒格尔回旗承袭札萨克职。
忠信府又多了两个小丫鬟,一个叫鲜桃,一个叫香梨。是圣珠陪嫁的两个贴身丫头。她俩自从喀喇沁中旗来到土默特右旗忠信府后,已与忠信府的丫头们耳鬓厮磨,滚打成伙,与那些佩镯戴坠儿的丫头们相比,不啻脂粉秀女,步入水晶世界。
还得说,不知游梦中扮演新娘的莲花,她那头上颠颠颤颤的三枚金钗,整整齐齐的三首预测诗,哪个是圣珠的应兆?哪个是龙梅的应兆?哪个是莲花的应兆?不问便知道。
若问:"乌力格尔沁"巴特拉的小"别别"(宝贝姑娘)莲花,究竟在哪座莲池开花、长藕、结莲籽?只好留在此处补叙。
一年前,是个兔儿年的寒秋。嘎嘎的雁阵,无风时排着一字,有风时排着人字,领着孵化后羽毛丰满的雏儿,为了寻求温暖而向南飞去。
忠信府所在地白音霍洛的西北山崖下,那个"近看像狗洞,远看像石窟"的"板升格尔"茅屋前,一老一少依依恋恋地骑上了两头鞲着麻花被的毛驴子,终于走出了歪歪斜斜的柴门,沿着曲曲弯弯的山路向北蜿蜒而去。
站在门前的老妇,撩起粗布长袍一角,左一回右一下地擦着眼泪,抽抽嗒嗒,无限凄惨。老妇叫杜桂玛,是巴特拉的老伴、莲花的额莫。那一老一少不是别人,就是老巴特拉和女儿莲花。
莲花不想再回头看一眼养育她的道木图山,不愿再看一眼饮过的凌河水;更不想看一眼雕廊画栋的忠信府,更不愿想起那个中秋月下晚芳园,彩虹桥畔猜诗谜的情景;不想再听到满优什女卡夫人的那些咒语......
眼前到了通向黑城子--敖汉旗的白达岭。有红、黄、黑三匹马,蹄声回荡,一串长啸,从山谷里突然蹿了出来,并排拦挡在山路的中央。
扬鬃摆尾的黄膘马立于中间。骑在马背上的像是旗府的官员,银鞍铜镫,环辔作响,好不威风。左右马背上的像是官员的侍卫。
此时,巴特拉老人的心里一怔,眉宇间结成一把肉锁生疑道:"人在倒霉的时候,家犬都会咬你!"他想:是不是忠信府惯于阿谀奉承的大管家贡嘎在暗中想捞取点什么便宜?还是莲花眼尖,猛然高声喊道:"玉--宝--大阿--哥--"
那三个人也在马背上同时高呼:"莲--花--"
原来是古拉兰萨带着父亲旺钦巴勒的侍卫铜宝(莲花的胞兄)和金柱暗下来为莲花送行,才蹿出山谷直径而来。
炎夏之后,必有寒冬;狂热之后,必有冰冷。十只泪眼,十眼陷阱;哭亦无声,悲亦无容。各有所忆,各有所思,连三马二驴,也彳亍不行。
--玉宝古拉兰萨,定在明日娶亲,不敢抗婚!七上八下的一颗心,上提下吊不知是疼还是痛,大概已经麻木不仁。一个龙梅南嫁,又一个莲花北奔;喀喇沁的圣珠,就要迈进府门。古拉兰萨灌了一肚子烈酒说:以酒浇愁,可惜梦不成真......
--还有出水莲花,大概才气妒人,只有私奔。敖汉旗有个响水村,暂到杜吉娅姨家算是投亲,不得不信人的命运!一架筝琴难舍,又一个玉宝难分。痴醉醉的少女,就是这样单纯。莲花姑娘装了一肚子苦曲说:以歌解愁,只盼托梦代真两头毛驴儿向北走,三匹大马往南行。
南牵着北,北拽着南,越牵越长,越拽越紧,此时无声胜有声;心拉着肝,肝扯着心,越拉越近,越扯越疼,天南地北寄一梦。游梦成真巧婚配,莲花入书补心亏。《漠南神笔》十三回。
十四 秉父续书
--师承少宝所果自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之后,道光二十三年(1843),中英又签订了《虎门条约》。
道光二十四年(1844)五月,中美在澳门附近的望厦村签订了《望厦条约》,九月十三中法双方在停泊于黄埔的一艘法国战舰上又签订了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被称为《黄埔条约》,并五口通商,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至此,道光皇帝好似痛痛快快地吸了三大口鸦片,忽忽悠悠地舒服了一场,可谓"太平无事"了。漠南的土默特,呈现出暂时的安宁;关外的忠信府,恢复了往日的平静,春之后,必是盛夏,
夏之后,必是金秋,秋之后,必是寒冬。诗人古拉兰萨的两场暴恋,一场游梦,从沸乳到冰冻,从狂热到冷静,他又一次唱起《天上的风》......
道光二十四年(1844)孟冬。
一场大雪之后,风停了,沙住了。气温有所回潮。
忠信府西跨院的逸安堂西间--苏宝斋,从拜火祭天,唱完《婚礼歌》那天开始,大概终生就是古拉兰萨与圣珠的居室了。天不亮,圣珠起得很早。她从小就不使唤丫鬟梳头,已经成了习惯。她对着一面梳妆镜,已珠玑盈头,玲珑耀目;身着鹦哥绿洋绉大红绣花皮袍,上罩百蝶穿花宝蓝线绉齐肩朝褂,很是得体,显得雍容大方。
圣珠与龙梅相比,没有龙梅笔下生花的文彩,没有她马术剑舞的功夫;也不像她风一阵、雨一阵的性子。显而比龙梅温顺,寡言;若论长相,也比七分。
圣珠与莲花相比,不如莲花清脆响亮的歌喉,不如她鬼使神差的琴艺;也不像她那样痴、那样迷的情恋。显而比莲花稳重、娴静。若论容貌,也比九分。
圣珠,虽说比龙梅的眼睛大,但觉得无神;虽说比龙梅的耳垂大,但显得无轮;虽说容面比龙梅细嫩,但看起来发贫。这样一比,只差三分。
圣珠,虽说比莲花体态修长,但看起来不匀。这样一比,只差一分。
古拉兰萨的母亲满优什女卡,出身于喀喇沁右旗的乌梁海氏族,所以称作乌夫人;古拉兰萨的妻子圣珠,出身于喀喇沁中旗的乌梁海氏族,可称乌氏。但为了区别于婆母,取其在北京宫内供职的长兄德勒格尔"德"字为荣,忠信府的下人都称圣珠为德夫人。
圣珠已是忠信府逸安堂的主妇。她梳洗完毕,对着镜子照了又照,对她浅淡的化妆、高盘的发式都很满意。她轻轻地一笑想到:龙梅还是没有福气,莲花因为没有身份......才,才有了今天。公公旺钦巴勒虽然是旗下的一个协理,但是漠南四十九旗、漠北五十七旗文武兼备并受"金风颁诏"二品顶带花翎的官员,何况丈夫又是忠信府的长子,且不说文才武略,断定是续任协理台吉法定的人选无疑。看来,婆母对她也好,府内上下对她也都尊敬,所以她认为自己很幸运。
没等古拉兰萨起床,她便指使鲜桃、香梨等四个丫头不声不响地打扫室内、擦桌净几......
对圣珠纯贞不二的如此倾注,对圣珠这般无微不至的关切;又很会顺风迎月,以暖还热。对此,古拉兰萨也觉得很温藉,很满足。比什么灵丹妙药都好使,对他两次精神上的无情创伤确实有所治愈。
怡静则专攻,恒心则事成。
上府那位自称"施乐斋"主人的%陪花闲散"台吉--少宝叔叔,在漠南地区来说,可说犹如"白天的星辰,黑夜的彩虹"般罕见的蒙古学者、大翻译家。
少宝--汉译鹰的总称,族鸟"双豁儿"也称"海青少宝"。
清嘉庆四年(1799),少宝生于土默特右旗上府,生肖属羊。博尔济吉特氏,四等闲散台吉,成吉思汗二十七代孙,与旺钦巴勒协理台吉近族同辈,仅小他四岁。
少宝自幼就读于忠信府、黑城子土默特右旗王府、喀喇沁右旗王府私塾。不知何方醍醐,灌于灵童之顶。少宝少时聪慧,记忆过人,又有刺骨悬梁之志。
喀喇沁右旗亲王品级札萨克杜棱郡王色伯克继位前就说过少宝"三库藏于一腹,万卷肥于一人"。.是说他在喀喇沁右旗王府读书时,三大藏书馆的图书都被他看遍了,并吃在肚子里,万卷书岂不肥于一人乎?
大概是"偏心多了,就是嫉妒",少宝本应留在喀喇沁王府教书,只因为王爷的协理只顾推举自己的亲属,又因为王爷没有亲自用轿车子请他,一气之下回到上府,当他的"闲散台吉"去了。
真是大厦之材,本出幽谷;功不枉使,地不亏人。
少宝他把在人眼里视为不值钱、不当饭吃的蒙古典籍、汉文古书密密麻麻地手抄了几个勒勒车,偷偷地运回上府家里。不然,喀喇沁本《蒙古秘史》"毕其格"(抄本)、喀喇沁本《红楼梦》(《石头记》)怎会传世?所以,才引出《古拉兰萨传·秉父续书》"再访少宝"这一节。
人与马之间,鞍是媒介;人与歌之间,琴是媒介。中原与漠南之间,喀喇沁是媒介;土默特与喀喇沁之间,老巴特拉是民间艺术的媒介,哈斯少宝是书面文学的媒介。
古拉兰萨不是第一次去上府,不是第一次去过少宝叔叔家。他从懂事儿的时候起,就跟着父亲旺钦巴勒常去上府,常在少宝叔叔家玩儿。
记得那时出忠信府大门向西走不远,不用骑马,也不用坐小车子,跑跑达达一会儿就到上府。
少宝叔叔家的住宅,在上府东北角,是个普通台吉家的四合院。一进大门,就是三间青砖瓦房,少宝叔叔家的爷爷、奶奶住在上房。少宝叔叔和婶子巴德玛住在三间西厢房。南屋住人,北屋是书房。有书架、书案、桌椅、文房四宝散落其间,高矮书卷摞于案上。
记得,没有书童,没有、鬟,也没有孩子。领他玩儿的是少宝。家父说的也不知对否?更不知其来意。"
少宝押口浓浓的茗茶,稍加思索之后,饶有兴趣地回道:
"据说乌仁乌大人,字为艮峰,姓乌齐格里氏,蒙古正红旗人。是大清当朝(道光年间)蒙古人仅有的几位进士之一。叔叔我对此人亦无限羡佩。他说及的'族花'、'族鸟',是不是说'哈拉干纳'(杏树)之花'瑰丽顺'和'双豁儿'(海青鹰)啊?"
玉宝古拉兰萨听之一震,折服而惊喜地回话说:
"对,对呀!说的就是'瑰丽顺花'和'双豁儿鸟'啊!只是不知道来意如何?"
少宝站起来,在书房里低着头慢慢地转了一圈后郑重地解释道:
"'瑰丽顺'花无论在漠南,还是漠北,可谓不娴贫瘠,不畏干旱,不娴寒冷,不畏风沙,到处都能生长的迎春花;再说,蒙古人尚白,其颜色圣洁可贵;其根'胡珠勒'燃后旺如白炭,可做拜火之圣物;其叶'心'状,用以喻示'查干斯特勒'(洁白纯贞的心情);其枝叶、花朵又惯于绣在'哈吞'(皇后)的'姑固'帽上,以示圣物的装饰;其树又是惯于置在圣陵之前,以示吉祥之物。所以,久而久之,也就成了不成规矩、不入法典的习俗,也就视为族花了。"
此时,玉宝古拉兰萨睁大了眼睛,一阵出神,一阵思索之后,舔舔嘴唇又问道:
"少宝叔叔,您再说说那个似乎很神奇的族鸟'双豁儿'怎么样?"少宝回手轻轻地捏起挂在袍襟儿上系着银链且又小巧玲珑的理须梳子,左右梳了梳两撇浓重的黑胡子,皱了皱长眉说:
"族鸟'双豁儿',我以为出自远古的神话传说。《蒙古秘史》(《忙豁仑·纽察·脱察安》)卷一、二十五节说,圣祖成吉思汗上十一世祖孛端察儿独自出走后,自谋生计,曾养活一只雏鹰。雏鹰长大后又扑食给孛端察儿。这就是《雏鹰反哺》的神话传说。"
玉宝越听越有兴趣,越听越是神奇;于是从中插话道:"少宝叔叔,除古代神话传说外,构成族鸟的其他诸多原因又是什么呢?"
少宝顺理成章地依次说道:
"族鸟'双豁儿'的性情与蒙古人大体相近。一般来说,'双豁'性烈、易怒,一点即燃、即爆。猎鹰跟随主人狩猎时,如果见物放鹰时,过早则伤力,过迟易失物。一旦过迟放鹰造成失物时,猎鹰会从空中俯冲直下,用铁铸如斧般的胸骨,以闪电之势劈开木质的鞍鞒,以泄怒气。
有时,由于把映在草地上的影子疑为猎物,也会引起对影子的愤怒而俯冲下来,以此泄愤。所以,也就出现了'莫学海青,自冲其影'的成语。虽说'双豁儿'猎鹰性烈、易怒,但是非常忠义,以礼施恩。所以,古代萨蛮教主的帽顶上饰以铜鹰,族旗上绣以'双豁儿'雄鹰,以示崇敬。所以,'双豁儿'是蒙古人共同认可的族鸟。
四二访少宝--族纛与族矛一日夏访,玉宝古拉兰萨重又来到上府少宝叔叔家。上次由于少宝对族花、族鸟以诗情画意般的表述、引经据典般诠释,致使古拉兰萨如痴如醉地引发出对族纛与族矛的剖析。
玉宝规规矩矩地站着问道:
"关于族花与族鸟,侄儿已整理成卷。这次来是求教于叔叔对族纛与族矛赐予明鉴。"
少宝已吃尽人生之苦酒,对酸甜苦辣各有其说。他也曾说:"生不作官,死不作鬼",看尽仕途不可走,结酒伴书更逍遥。他对古拉兰萨几次门下求教已感怀至深,于是扯着嗓子对着夫人巴德玛大声喊道:
"咴--巴德玛,黑酒(的)拿来罢!"(即"哈日·艾力哈"。蒙古人白酒不叫白酒,叫黑酒)。
蒙古民谚说道:品茗以静心,饮酒以动肠。酒后的少宝像"乌力格尔沁"巴特拉吟诵英雄史诗那样,语言从口中流淌出来:拟题为《族纛魂》
黄河水与大漠沙合成了漠南的文化,喀喇沁与土默特凝聚着蒙古的智慧。老玉鹰携玉宝可谓一鞘双剑,大玉宝磨玉石雕刻无字之碑。
永远也不可琢磨的哈斯少宝把十八岁起断断续续蒙译的《今古奇观》《嘉靖二十一年(1816)孟春月吉日序》、三十二岁蒙译的《唐宫逸史》《道光十年(庚寅,1830)闰夏月序》、三十五岁蒙译的《唐宫逸史补》《道光十三年(癸巳,1833)夏五月小暑前序》,四十岁,蒙译的《镇抚事宜》即《西招图略》,道光十八年(1838),像佛教徒施舍那样毫不吝惜地运送到忠信府的苏宝斋,使古拉兰萨不仅大饱眼福,更是大开眼界,从此更广泛地接触了中原文化,获益匪浅;并协助古拉兰萨备全了"蒙古典籍十三种"。除忠信府原十种典籍外,少宝叔叔把自家藏书《通鉴纲目》、《成吉思汗传》、署名成吉思汗的《成吉思汗箴言》(其实是成吉思汗与他的子女、兄弟、四骏、四狗们的谈话录)。三部蒙古典籍"毕其格"(抄稿)供古拉兰萨作为秉父续书《蒙古青册》的参考资料。
这样,古拉兰萨很快又写出了《蒙古青册》:
海青救主,族鸟翱翔。真是,功不枉使,地不亏人。
至此,古拉兰萨秉父续写的《蒙古青册》开始迸劳了创作的高峰。
承师之志壮精血,秉父续书笔生辉。《漠南神笔》十四回。
十五 年班晋京
--龙梅之梦所兆甲申(1644)年前后,后金到清初,努尔哈赤到皇太极,为了进入中原,才出台了"南不封王,北不断亲"的政策。庚子(1840)年之后,清道光皇帝对英、法、美等一面乞和,一边派蒙兵堵口。特别是卓索图、昭乌达、哲里木东三盟的蒙骑,首当其冲。尤其是旺钦巴勒率领镇守宁远等五所一带的卓索图五旗箭丁,可以说又筑起一道"血肉之长城",终于致使英夷不得北进。
由阅兵大臣僧格林沁奏请,道光皇帝要借蒙古王公岁尾"年班"之机,赐筵以示慰问,并以功论赏,加官封爵。
乙巳蛇年,已进腊月。一天,卓索图盟盟长、喀喇沁右旗郡王色伯克接到经喜峰口驿站传来的皇上御笔《理藩院公文》:
卓索图盟五旗札萨克郡王、贝勒、贝子、塔布囊,及其土默特右旗旺钦巴勒协理台吉可携带其成年(十八岁)长子年班晋京,务必于乙巳年末腊月二十三日前,至京畿理藩院内馆报齐,不得迟误。
道光二十五年,理藩院(印)盟长色伯克遵旨向卓索图盟五旗札萨克下发此文,并附文道:除遵圣旨外,五旗札萨克王公、塔布囊及其土默特右旗旺钦巴勒协理台吉可携带其夫人、侍从,但餐宿等一律自理,各讨方便。又一日,单说旺钦巴勒从旗札萨克黑城子王府骑马带铜宝、铁宝回到忠信府,乌夫人满优什!咔、长子古拉兰萨等家人听到可随协理晋京消息后,不说忠信府上下如何一片哗然,最后还是旺钦巴勒与夫人满优什嫦反复切磋之后,定下了忠信府晋京人员。
除协理老爷、乌夫人、长子古拉兰萨在提名之内,又决定长女达琴、幼子尹湛纳希随同进京;还有贴身侍从铜宝、铁宝、小丫鬟青叶、绿叶及三名车夫共十二人。
腊月十二日从大凌河畔的忠信府启程,起早贪黑,披星戴月。沿驿站、喜峰口,九天的路程,七天就赶到了京畿东长安门外御河桥侧内馆。
清朝规定,每年凡是年班晋京的外蒙古札萨克王公,都要在安定的外馆记名(即登记造册);内蒙古的札萨克王公在内馆记名。所以,旺钦巴勒一行从朝阳门进京。
理藩院内馆建在长安门外。每年年终岁首,年班值勤的内蒙古王公,先在这里记名,登记贡品并听候进宫站岗值勤的日辰。按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塔布囊、协理台吉的等级,安排食宿,车马也有专人管理。
旺钦巴勒在内馆的《记名簿》上得知:卓索图盟代盟长、喀喇沁右旗亲王品级札萨克杜棱郡王(命在御前行走并赏戴三眼花翎赏紫缰)的色伯克(乌夫人满优什妹之叔伯长兄)、喀喇沁左旗札萨克多罗贝勒(命在乾清门行走)的德木斋札布(龙梅之父)、喀喇沁中旗札萨克头等塔布囊(赏乾清门行走)的德勒格尔(德夫人圣珠之长兄)、土默特左旗札萨克达尔罕贝勒(命在乾清门行走并受卓索图盟帮办盟务)的那逊(旺钦巴勒表妹琴默之内孙)以及在朝廷供职的土默特右旗札萨克固山贝子(赏朝马、黄马褂、赏戴双眼花翎、御前行走、紫禁城内骑马的本旗王爷)德勒克色楞(旺钦巴勒族弟、成吉思汗二十七代孙)均已到内馆签名,等候排班,以敬皇恩。
旺钦巴勒在内馆记名后,卸去贡品,就匆匆忙忙去拜见本旗王爷德勒克色楞。
两辆轿车子、一辆花轱辘,轱轱辘辘地穿行在北京城的南北大街,东西胡同。旺钦巴勒与长子古拉兰萨骑着一白、一黑两匹驯养有素的走马,并辔走在轿车之前,铜宝、铁宝在车后并辔相随。车马经过天桥的时候,见店铺林立,札幌各异,叫卖连声,好不热闹。别说是只长两只眼睛,就是再生八只眼睛也难以暇顾。头辆车的大青骡子,扬脖竖起惊狼般的两耳,炸起鬃毛,车夫紧握嚼环,摇动着红缨鞭子收敛蹄步,以防惊炸。
长女达琴与两个丫鬟青叶、绿叶也都撩起车帘子探出头来第一次见到如此的花花世界。
湛纳希站在车耳板上"挪格、海洛"(一)地数着一串串帽子形、靴子形数也数不清的札幌。
旺钦巴勒突然转过脸问古拉兰萨道:
"玉宝,都说北京南北称大街,东西叫胡同;你说'胡同'该怎么讲啊?"
古拉兰萨觉得问题很蹊跷,又很简单,于是抖抖手中的缰绳说:
"阿布,玉宝只知宽为大街、窄为胡同,但不知又有何种解释。""你解释的固然不错。但是,你知道'胡同'一词的来历吗?""孩儿确实不知,请阿布赐教。"于是,旺钦巴勒讲起北京城和'胡同'的来历。
金中都、元大都以及明、清两朝均在北京建都。
此地古代称"燕云十六州",北宋时称燕山府;辽时建南京,又称燕京;金初亦称南京,后建中都,元建大都。
元大都是当时世界上最辉煌的城市,西方人习惯称之为"汗八里"。"八里"为突厥语"城市"的译音。
汗八里即大汗之城。它以雄伟:富实和华丽而广泛为西方所传颂和羡慕。
明代的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建成的,后为清朝所沿用,它比元大都更加雄伟壮丽。
元大都旧城周围六十里,共十。明洪武元年(1368)、永乐十七年(1419)、正统元年(1436)明朝三次改建北京。改元大都的安贞门为安定门,健德门为德胜门,崇仁门改为东直门,和义门改为西直门,改丽为正阳门,文明门为崇文门,顺承门为宣武门,齐化门为朝阳门,平则为阜城门。又新建此九门城楼、月城、角楼、城濠、桥闸等。
清时九门名称再没有改变。
旺钦巴勒每隔三年左右就跟本旗王公年班一次,所以对北京城门了如知掌,如数家珍。更知北京的每座城门都有一条笔直的大街,全城著名的大街三十余条,纵横交错,形成棋盘式的道路格局。更知街道的大小都有定制,大街宽二十四步,小街宽十二步。旺钦巴勒说来说去,最后还是落到"南北大街,东西胡同"上来。
旺钦巴勒自豪地告诉长子古拉兰萨说:
"蒙古语'井'字,汉字音译为'胡同嘎'。有井即有人,有房即有道。房与道之间为井,即出现了井--'胡同嘎',简化为'胡同'......"
"噢--噢,阿布,玉宝明白,玉宝明白了。'胡同'一词出自元时元大都蒙古语的'井'子。噢--所以北京还有人叫王府井王府井的,就是王府胡同或王府大街罢!"
"扎,扎扎,你说的对,王府胡同就是王府井嘛!"
协理进北京,一路说胡同。胡同就是井。
说王府井,就到了王府井。旺钦巴勒的本旗王爷德勒克色楞贝子的府邸就建在王府井。
这位德贝子的父亲叫玛呢巴达喇,于嘉庆四年(1799),袭任土默特右旗札萨克固山贝子。嘉庆七年(1802)十一月,娶嘉庆皇帝第四女庄静固伦公主(乾隆四十九年九月孝淑睿皇后生),授固伦额驸。曾任宫内府管理鹰狗处大臣,所以在北京建了王府。
当朝道光皇帝是本旗德勒克色楞的舅舅,所以在袭任土默特右旗札萨克固山贝子之前,已赏二等台吉花翎,并命在乾清门行走、御前行走、紫禁城内骑马,为学习后扈大臣,所以王府的品级也很高。
且说旺钦巴勒一行人马来到了座北朝南的德贝子府。见朱红大门,石狮蹲坐于左右。三间青色滚龙瓦的门房,东侧是班房,西侧是回事房。
不等回事房传回牌子,管家宝音泰已经把旺钦巴勒和夫人满优什女卡、长子古拉兰萨、长女达琴、幼子尹湛纳希等迎进府内。车马自然到车马院内解套卸鞍,也让骡马痛痛快快地打上几个滚儿,卸去千里迢迢的疲劳。
旺钦巴勒带长子、家眷一进德王府,自然是热闹非凡。称旺钦为族兄的德贝子及福晋把多年统管本旗兵务的协理迎入二进院内的大厅,必然是一番问候,一番恭惟,不等三杯浓茶解渴之时,管家进来躬身察道:"餐已备好。"于是,管家宝音泰引导谦谦让让地走出大厅,沿游廊亲亲热热地进入餐厅。
在餐桌上,又是觥筹交错,一番故里乡情。德贝子自幼长在京城,一口满人汉话的京腔(大概就是现今的北京话),对旺钦巴勒、满优什女卡亲切地说:
"您今儿个到北京离年班还远着呢,您甭忙,有空儿带嫂夫人、侄去圆明园里溜溜弯儿,也可到雍和宫上上香什么的好不好?"
"赖以贝子诺颜提携关照,肩任本旗协理并幸遇'金凤颁诏',在谢皇恩之外,更应感谢贝子族弟呀!"
德贝子的鼻尖上浸出了几滴豆儿大的汗珠,笑眯眯地说:
"您只管喝酒好了。噢,对了,昨儿个僧王爷的白玉侧福晋串门儿时还说,她有个弟弟叫孝兴阿,今年已经二十岁了,是乾清门侍卫,尚无婚配。她听喀喇沁色伯克郡王的叶福晋说,您家大侄女也NT出门子的年龄,且又知书达理,因此欲托您弟妹做个红娘,不知怎样?"
达琴在一旁听个突然,心里不觉一惊,脸儿唰地一下红到了脖子根儿,羞得她筷子一撂,噔噔噔跑出了餐厅,强被几个丫鬟把她拽了回来。
没等旺钦巴勒回话,满优什女卡夫人按捺不住心中的冲动与谢意,于是不觉失礼地抢先说:
"子诺颜不但肩担土默特右旗的札萨克要职,而且又是朝廷的(见习)后扈大臣,还能为侄女的终身大事费心,作为母亲我不知怎么感谢才是。"满优什女卡说到此,一激动眼泪落下了几滴。
德贝子的福晋夫人拍拍满优什女卡的肩头儿,笑吟吟地补充说:"听说僧王与本家旺兄对碗喝过大酒嘛!他明儿个就接您去他府上。听说喀喇沁右旗的色伯克郡王一家也在他的府上呢!对了,旺兄的外甥女龙梅姑娘前天也来到府上,打听舅舅晋京的事儿。还说大表兄古拉兰萨能不能来呢?嗨,龙梅姑娘的命也真苦,过门三年丈夫巴图尔就病故了!嗨......"
戛然,一把桎梏的大锁,封住了张也张不开的嘴巴,足足缄默了半刻。这一番话勾起了旺钦之思,夫人之怨,达琴之念,玉宝之恋......
旺钦巴勒嘟嘟囔囔地对古拉兰萨说:
"玉宝......你--抽空儿看看你表妹去罢。"古拉兰萨点点头吭吭哧哧地说出了一声"扎"。喝喝停停,说说笑笑,不知喝了多少酒,不知说了多少话。小
尹淇纳希以为德贝子不懂蒙古语,打了一个哈欠,小声用蒙语对母亲说:
"贝子叔叔怎么含着冰糖说话呢?"
"哈哈,您贝子叔叔生来嘴里就有冰糖嗽!"这个北京蒙古不但像含着糖球似的说京腔,蒙古语他也听得懂。尹湛纳希一听害臊地把头钻进了母亲的怀里,引起一阵轰堂大笑。
夜里,古拉兰萨为了要看书,就住在德王府的书斋里。已过午夜,古拉兰萨探饱狼毫,《日记》题为:
人生难圆梦,笔下不转峰。
北京,安定门内宝钞胡同车王府。车王府,即车登巴扎尔郡王的府邸。车登郡王上四代祖策凌,属喀尔喀蒙古(即外蒙古)赛音诺颜部,系成吉思汗二十一代孙、巴图孟克(达延)汗十五代孙,康熙三十一年(1692)归清,授三等轻车都尉,附察哈尔镶黄旗。
康熙四十五年(1706),策凌娶和硕纯懿公主,授和硕额驸,赐贝子品级。康熙六十年(1721),授喀尔喀中路齐齐尔里盟左翼末旗札萨克。雍正元年(1723),封多罗郡王;后晋和硕亲王,授喀尔喀大札萨克。
雍正十年(1732),策凌在外蒙古额尔德尼昭(寺庙)附近剿灭准噶尔之叛获功,赐号"超勇"。赏黄带、黄缰,并在京师为他建府第。
策凌之子成滚札布于乾隆十五年(1750)袭札萨克兼盟长,并授定边左副将军,曾命驻乌里雅苏台。成滚札布之子拉旺多尔济,又娶乾隆七格格固伦和静公主,授封固伦额驸,赏双眼花翎,命御前行走。乾隆三十六年(1771),袭中左末旗札萨克和硕亲王,曾任领侍卫内大臣,赐用龙补服。嘉庆二十一年(1816),其子巴颜袭札萨克和硕亲王爵。巴颜之子车登巴札尔于嘉庆二十二年(1817),袭中左末旗札萨克和硕亲王,赏三眼花翎,命御前行走,领侍卫内大臣。
领侍卫内大臣车登的王府,就座落在宝钞胡同,座北朝南。三间门房,东西跨耳两间,有左右"阿斯"门。门内一进院有木制屏风,对着五间缉熙堂,左右有角门,再进垂花门就是二进院。院内有太湖石、牡丹池,四周是游廊,正堂七间叫缀云轩,悬挂着乾隆亲笔书写的"如日东升"匾额,左右是抱厦。
车登亲王及福晋就住在缀云轩,西跨院是客厅、书房,有一座假山,建有凉亭;东跨院是个四合院,五间上房的西两间,就是龙梅的居屋。
且说玉宝古拉兰萨带铜宝、铁宝,离开王府井大街,从德贝子府坐着轿子马车向北走,穿大街,过胡同,一路思忖,一路感慨;不想快,也不想慢。想多想少,想长想短都说不出是酸甜苦辣的滋味。
轱轱辘辘的车轱辘不知转了多少圈,终于到了安定门后宝钞胡同。说"胡同"就是"井",古拉兰萨真像见到一口大深井--车王府到了。
回事房早就知道乌夫人龙梅的大表哥古拉兰萨今天要来看望表妹,有一个年轻的管事和龙梅的丫鬟水泠、百灵早就守在这里恭候。轿车赶进胡同南边的车马院,古拉兰萨惬惬意意地被迎进车王府。
作家苏赫巴鲁写到此,真想一手握双笔,其实八支笔也不够写。水泠与铜宝四年后的相逢一百灵与铁宝四年后的见面......又同时见到了玉宝古拉兰萨,此时好在尚未见到龙梅;谁跟谁先搭话,谁给谁先请安,说也说不明白,写也写不清楚。手中若有现代化的录相机,录几个特写镜头也许好一些。只见一群人前前后后、嘁嘁喳喳从阿斯门进府,绕过缉熙堂,到了二进院。见太湖石奇峰怪状,见牡丹池冰封睡莲。水泠、百灵先陪铜宝、铁宝到西厢候客厅休息。管事陪古拉兰萨进了缀云轩。
不料,龙梅的父亲就是那个"狗屎做鞭"的德贝勒和他的宝福晋,还有车王府的车登巴扎尔郡王和说不出姓氏的福晋正在客厅里热热闹闹地用茶,断断续续地闲谈。
古拉兰萨左手托着红缨帽,彬彬有礼地一低头迈进缀云轩客厅,右手拄地,眼扫一面请安道:
"各位大人,福体安康!"一声洪钟,敲醒了一对半醉半睡的王公老爷,这一王一公一时一齐地猛抬头"额嗬"一声,这就是对古拉兰萨声貌的一种惊讶,一种赞许。
对于古拉兰萨,不说如何着装,就说山岩一般的体魄已能压倒众群;不说如何英俊,就说文武兼略的气质已能折服他人。龙梅的母亲宝福晋拉着古拉兰萨的手向车王、车福晋亲亲热热地介绍说:"看见了吧,这--就是我的内侄儿古拉兰萨,随同我的旺钦巴勒兄年班晋京来的。都知道车王曾是皇太子的伴读,祈望也能在皇上面前说句话,赏个花翎以便久后接续协理台吉的位置。"车王于是再次抬起眼皮,又打量一眼古拉兰萨,慢慢吞吞地说:
"晋太太,您大概是有所不知吧?土默特右旗的旺钦巴勒协理自从接受皇上的'金凤颁诏',镇守宁远,满朝文武大臣十有八九都有耳闻。听说当朝皇上还要赏他紫缰、黄马褂呢,哪里用得着我等御前行走,领侍卫内大臣一级芝麻大的小官在皇上面前说话呢?"
宝福晋把话又拉了回来添了一句说道:
"还不是在京城作官的这些蒙古人互相提携着,怎么说也有车王的一份功劳呢!"宝福晋一句话就盖了帽,封了顶。车王只是"嘿嘿"一乐,没再说出什么来。
在车王面前,德贝勒如何提出接姑娘,回娘家不提,龙梅的丈夫巴图尔如何死于肺痨不论;替换丫鬟水泠、百灵的事儿不讲。单说宝福晋陪内侄儿古拉兰萨去看表妹龙梅这一段。
玉宝古拉兰萨从四岁记事儿回忆起,三两岁咿咿呀呀学话的龙梅,学着表哥也佩戴着一块叮叮当当、磕磕碰碰的宝玉。像小燕子似的春天来,秋天走,这样来往于忠信府--乌公府,乌公府--忠信府。
记得,龙梅十七岁那年初春,古拉兰萨骑马送表妹回府......途中,满山的瑰丽顺(杏花),龙梅止不住地兴奋。揭开轿车帘子从车厢里探出头来,进而又露出半个身子。不知人是景色的陪衬,还是景是人的陪衬,都显得特别协调。
记得龙梅头戴绿绒白毛边的尖顶披肩帽,身披一件红绒长斗篷。奶油般白嫩的脸上,两腮挂着圆圆的桃红印子,浓黑而细长的柳叶眉下,一双不大不小的眼睛,充满了智慧,闪动的睫毛更是搅动人心。两个"酒窝"好似能溢出蜜来。是那次,古拉兰萨偷偷地把《红楼梦》的故事讲给龙梅听的。
记得,旺钦巴勒祭祖出兵,龙梅请战的情景,古拉兰萨曾为龙梅写了一首《新木兰诗》:
泣泣复泣泣,拨琴似绣织。
不等筝弦响,唯闻独叹息......儿马善争雄,牝马善乳汁。双马并辔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似乎还是那个红木琴架,似乎还是那张雅托噶筝。弹出了青梅竹马的纯真,弹出了三年寒窗的笃诚;弹出了志同道合的信任.弹出了人生初恋的爱情。记得,龙梅在一次敖包会上曾听一位骑手说过:
摇头之马为喜状,尥蹶之马为怒状;长鸣之马为哀状.摆尾之马为乐状。古拉兰萨想:马的"喜怒哀乐"成四状,而此时此地的龙梅会是何状呢?
宝福晋陪侄儿古拉兰萨沿游廊来到龙梅的窗下,敲敲窗棂惊喜地喊道:"龙梅呀,你大表哥玉宝来看你来啦!"这时两个不认识的小丫鬟已迎在堂门的两侧,先给宝福晋、古拉兰萨请安问好,迎了进去。这时,龙梅停下琴来,站起身按蒙古人的习俗,双手搭在半跪的左腿膝盖上,给大表哥请了安,并随口说出了一串礼仪祝词。
坐定后,丫鬟献上茶来。龙梅自己也不知道,也说不清楚不敢还是不好意思抬眼正视一下表哥古拉兰萨。但依然还是无限缠绵地笑着说道:
"表哥,都说--梦不成真,昨夜真的做一梦:梦见阿布、额莫、舅舅、舅母、大表哥都来了。这不是真的都来了吗?这不是真的成真了吗?啊......口庶......"龙梅一连说了这个真、那个真。说到此,真的无话可说了。一个"啊",一个"口庶",也就"啊"不下去了,也就嗽不上来了。
古拉兰萨此时此刻也"啊"不明白也"口庶"不清楚。只能尽量避其旧,隐其情:尽量用一种含蓄的方式、朦陇的内涵与龙妹妹对话。于是,不慌不忙地对龙梅说:
"一过垂花门进了东跨院就听到妹妹弹奏'雅托噶'(蒙古筝)的琴声,听得出来是弹奏那首《新木兰诗》。妹妹弹零,就是说话,甚至比说话还清楚。"
说到此,古拉兰萨才正眼好好看了一眼龙梅,说什么也遮不住往昔一连串的镜头。
那时的龙梅,习惯把长辫子盘在头上,内穿短衣,披着一件白纱斗篷,总是打扮成花木兰的样子。
今天,龙梅身着灰贡绸无花夹袄,上罩黑缎紫貂坎肩。黑灰相配,显得有些冷气。眼睛还是那样的有神.细眉还是那样的浓黑,鼻梁还是那样的挺俏,嘴还是那样的棱角;原来那奶油般白嫩的脸上,那挂着圆圆的桃红印子已经褪色,"酒窝"也好似失去了流蜜的功能。
龙梅想:既然表哥说,弹琴就是说话,那就再弹一曲罢!于是,龙梅又戴上四个乳白色的象牙拨子,弹起了表哥熟悉又喜欢的《天上的风》来......
那游丝般的琴声,还是那样若断若续,回环往来;还是那样叫人凝神摒息;还是那样抒发着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的思绪......古拉兰萨随着高山流水般的琴声,背着手在龙梅室内浏览着墙上的字画,紫檀百宝格里的古董,以及梳妆台上的摆设;发现梳妆台上贴着两张尺八长宽的红格宣纸信笺,上面有比蝇头小楷还小的墨痕。古拉兰萨觑眼细看,方知是《忏悔之夜》、《以诗代咒》两首七言律诗,不由得心里"咯登"一下,好似掉进了陷阱,好不容易才避其而过。
看来,龙梅没有忘记玉宝《忏悔之夜》之假忏悔,玉宝也没有忘记龙梅《以诗代咒》之假代咒;龙梅只恨"三生石"没有降到喀喇沁,也没降到土默特;只恨活着是车王府的人,死了也是车王府的鬼。听说,蒙古人古代还有抢婚制;听说,成吉思汗圣祖的母亲诃额仑就是抢来的,真好!现在怎么不兴抢婚了呢?
这时,古拉兰萨自然而然地想起:日月之会,谓之合璧;自合璧之后,月又先日而明、先日而行,又先日而暗,先日而失踪......
龙梅弹罢一曲,五指一划,声似裂帛。她背着脸,抚着琴,叹气道:
"表哥呀,我白日弹琴,夜里读书,这就是我一天的活儿、一月的活儿、一年的活儿......"
室内.三个人好久好久再没有对话。往日的龙梅,一刻就是一天,一天就是一月,一月就是一年;今天,一日却是一刻。
时已不早,龙梅把铜宝、铁宝也都叫了过来,让水泠、百灵陪着,还有大表哥古拉兰萨,热热闹闹地在车王府东跨院进膳斋聚宴,以卸思乡之情......
大概水泠、百灵的婚姻,车王府已经允诺,不然青叶、绿叶两个吖、丫头也不能借旺钦巴勒年班之机进京,以充水冷、百灵的补替。此事,但愿圣祖保佑。一旦玉成,不但对龙梅是个莫大的安慰,对占拉兰萨更是个极大的安慰。
夜里,从北京车王府的东跨院又传出了《天上的风》,伴以深沉的"雅托嘎"...一
弹一曲哟天上的风,(如诉如雨,如雷如风)日月转兮永不平静。(上划下捻,左揉右拢)有谁兮能比天地之年寿,(似问似答,似兄似妹)
拼搏吧,金山可攀登。(鹰飞马驰,日出山峰)弹二曲哟人间的情,(似笑非笑,似泣非泣)山水在兮谁能永生?(高山流水,一刀斩断)有谁兮喝过长生之仙水,(彩云追月,如梦方醒)
奋斗吧,趁着正年轻。(搂弦拔弦,和谐坚定)年班晋京好欣慰,玉宝有幸会龙梅。《漠南神笔》十五回。
正在加载中...
苏赫巴鲁的其他图书
漠南神笔:古兰萨传的其他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