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光大国际旅行社:地震灾区摄影记者众生相(组图)-传媒频道-和讯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0:13:06

地震灾区摄影记者众生相(组图)

2008年05月28日09:45  来源: 新京报  
 
图为陈杰

  127个小学生的悼念

  2008年5月21日, 家长手持孩子的遗像,神情悲痛。绵竹县福新第二小学,家长和村民悼念127个在地震中逝去的孩子。

  陈杰 摄

  1、记者个人从影简历

  陈杰 男,自2003年底加入《新京报》视觉部至今,现为《新京报》视觉中心副主编。

  2、以前曾参加过哪些大型报道

     自2003年底加入新京报后至2006年底,重大突发事件有60%以上在现场。除了国内重大突发事件外,还参与神六飞天、租车沿青藏铁路采访20天、参与历届(2004年以来)全国两会、十七大、缅甸飓风等部分重大事件采访。

  3、与以往拍摄相比,这次抗震救灾报道有无特殊之处?

     此次抗震救灾是个人经历的史无前例的重大突发事件(缅甸飓风虽然可能有10万人以上死亡,但惨烈程度、波及面积、国家的关注度等无法和中国汶川地震相比)。

  同时对于摄影来说,可持续的时间相当漫长,也是一个职业生涯永远值得关注的话题。

  是值得新闻人和摄影人持续研究的对象。

  参与的方式、拍摄的方法、对新闻道德的检验、对体能和心理素质的考验、对环境的判断、交流沟通和报道呈现的方式等。

  另外,存档历史,为未来震后的留存史料和留存回顾报道的准确素材。


  4、详细介绍一下您在这次报道中的工作?

      采访进程:因为采访介入相对较晚,当时媒体焦点主要集中在都江堰、汶川、北川等地,我把重点放在媒体可能忽略的区域,或者媒体很难到达的偏远乡镇,比如受灾严重的什邡市红白镇,绵竹孤岛三河村等地,同时就每天针对一个点,和文字记者协同每天做出一到两个版的故事。

  为解决发稿难题,我携带了海事卫星电话,发稿无障碍。

  15日从缅甸飓风采访现场转战四川成都。

  16日开始进入重灾区什邡市守候并拍摄了两名被埋100小时以上的灾民获救过程17,18日跟随25名空降兵特种分队,行军8小时,进入无救援部队到达的绵竹三河村营救57名被困灾民。

  19日,赴平武县孤岛南坝镇。

  20日,北川县防疫。

  21日,安县福兴镇。

  22日,什邡市红白乡采访灾后废墟上的灾民生产自救。


  5、期间,所遇到的困难有哪些?怎样克服的?

      因为我所采访的区域比较深入,媒体涉及很少,地段危险,余震和泥石流不断,对次我们找了一个当地的熟悉环境,经验丰富、并是驾驶高手的向导,在不能驱车的乡镇重灾区,我们尽可能随部队同行,这样安全系数比较高。

  其中印象深刻的是:2008年5月17日12时,为营救60多名被泥石流困住的绵竹市三河村村民,我和一名文字记者随同空降兵特种尖刀分队的突击队员,穿越生死线,后救援部队和我们一起被困死亡之谷,历经23小时,被赶到的直升飞机救走,劫后余生。


  6、期间,发生了哪些令您感动和印象深刻的故事?

     感动很多,故事很多,最难忘的是自己经历的生死历程。

  如下:2008年5月18日11时,一架"黑鹰"直升飞机降落在绵竹三河村一出临时停机坪。

  这一刻,地面所有人包括搜救部队都一片欢腾,灾民和军人相互拥抱,很多人灾民对着直升机哭泣着长跪不起。

  随后,先后六架次飞机起降,97名被困人员获救。

  在此之前,没有人知道直升飞机是否能够到来,在死神逐步逼近的时候,很多人甚至都写下了遗书。

  我们所处的唯一暂时安全的地方,因为对面一座大山的逐步推进和崩塌,我们所剩余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且我们进山的路也因为一夜暴雨,被彻底阻断,山上的泥时流一刻不停的在向山谷倾泻。唯一生还的可能就是乘直升飞机离开。

  在我们被救出去两小时后,一架直升飞机再度飞回向周边辐射搜寻幸存者,发现三河村被泥石流掩埋,包括停机坪也荡然无存。

  97名被困人员有25名空降某部特种分队和我及本报一名文字记者。

  我们是随空降兵首次进入因泥石流阻隔,几乎与世隔绝的三河村,这里有60多被困村民和几名四川登山队队员。

  17日12时许,我们跟随空降某部特种分队历时8小时,强行军40公里,一路几乎全部是在泥石流和山体的巨石上翻越,塌方不断,险象环生,在我们之前的4个进村寻找亲人的村民失踪,之后也有一人遇难。

  晚8点,我们抵达三河村,被困的村民大部分受伤,其中5人重伤,随队医生对伤员逐一进行检查,空降兵和村民一起清理出一个临时停机坪。

  糟糕的是,夜里下起了暴雨,强烈的余震不断,到处是山体崩塌的巨大声响,尘土弥漫,能见度不到五米,这样的能见度对直升飞机降落几乎是不可能。空降兵连夜将所有灾民转到停机附近,并将现场情况报告给了指挥部,指挥部指令安置好灾民,等天亮再报告。

  6点,雨停天亮,能见度较好,不影响飞机降落,空降兵用卫星电话和北斗星向指挥部,请求增援直升飞机救援,并报告了情况和坐标,由于在空降兵到达后,多名灾民使用卫星电话给家里报平安,耗费了过多的电量,电池耗尽,基本情况报告后,还没等到指挥部的指令,通讯与外界隔断,飞机是否能够飞赴成为未知数。

  对面山体崩塌进一步加剧,不到三小时向我们推进了100米,和我们距离最多200米左右,且山体中部内凹,巨大的山顶承载力越来越小,一名登山专家分析,如果巨大的山顶塌下,瞬间形成的龙卷风足以将我们所有的人卷到空中,并在空中就已窒息死亡,然后再被深埋在泥石流下,他说这样塌方的趋势我们最多能坚持到下午三点。

  自此,所有人进入漫长的等待中,一些灾民开始哭泣,但空降兵依然挺立在灾民四周观察周围山体变化,中校指挥官戴志强大声对灾民说:"我们决不会落下你们一个人,我们的营救直升机一定会把大家安全接出去的"。

  11时,飞机到了……


  7、这次报道中,每天您得拍了多少照片,报社每天要刊发了多少?您总共拍了多少照片?最喜欢其中的哪幅照片,为什么?

     从16日至22日,我到达什邡、绵竹、平武、德阳、北川等地。拍摄图片以RMW+jpg为格式,约3000张图片。报纸每天发稿在2到10张左右。

 
图为何龙盛在灾区现场

人群中,无数双手紧握在一起高高举起。何龙盛 摄

   何龙盛简历:   男,曾经就职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2003年参与新京报创刊并任视觉部主编至今,现为新京报视觉中心总监、编委。  
图为王申在灾区现场

  2008年5月17日,理县高家庄,滚石卷着尘土从山顶一泻而下,人们四散,但人跑的速度远远赶不上滑坡的速度。

2008年5月19日,成都天府广场,市民为地震遇难者悲痛为四川的雄起声援。


  1、记者个人从影简历
   王申 99年考入南京大学新闻系,学习摄影半年有余,2002年中国青年报摄影部实习半年,2003年南京大学新闻系本科毕业就职于南方报业集团,同年进入新京报视觉部任摄影记者至今。

  2、以前曾参加过哪些大型报道

     包头空难、阜新矿难、洪洞矿难、阜阳手足口疫情、青藏铁路通车、改革开放30年报道等。

  3、与以往拍摄相比,这次抗震救灾报道有无特殊之处?

     特殊之处:1是报道地域多、通讯不利、交通不利 2新闻环境很好3需要有很好的心理承受力4持续时间长4、详细介绍一下您在这次报道中的工作?我是报社派往震区的第二批摄影记者,除了支援第一批摄影外,开辟新的报道点也是我这次的工作之重。我这次的拍摄的图片集中在从成都经马尔康、理县到达汶川的西线路上。由于途径理县遇到山体滑坡,我拍摄了直面镜头的滑坡场面。

  5、期间,所遇到的困难有哪些?怎样克服的?

     困难:1租到性能良好的越野车和比越野车更加优秀的司机。我们遇到了比车子更加优秀、勇敢、聪明的司机师傅。

        2 通讯的保障,我随身携带移动和联通C网两部手机和联通C网上网卡,同事携带了海事卫星电话,基本保证能够随时沟通发稿。

        3 食物和水:我们在 车中保证有10多瓶矿泉水和面包等干粮,事实证明水是最需要的物质。

        4 防疫:口罩、药品也都放在包中以备不时只需。


  6、期间,发生了哪些令您感动和印象深刻的故事?

      最印象深刻的故事发生在5月17日下午,我从马尔康到理县的路上遭遇了山体滑坡:第一次滑坡发生在14时40分左右,远处传来隆隆的声音,对面的山上出现一股黑烟。我所在的车队当时正行驶在距离理县5公里处的两座大山之间,有人意识到山体滑坡了,我们推开车门就跑,什么都不要了,跑出50多米后,有人发现黑烟渐渐消散,大家又慢慢走回汽车上。司机开始倒车,准备调整一下继续前行。这时离第一次滑坡过了大约三分钟。远处又响起隆隆声,像放炮一样,比刚才那次至少响五六倍,同样的位置腾起更浓的烟。有人大声提醒司机不要再倒车了,大家又一次弃车而逃,有了刚才的经验,大家这次动作更加迅速。我一边跑一边回头看一边举起相机忙拍了4张,浓烟比人的速度快多了,像飓风一样追着你跑,也就五六秒的时间就到眼前。当时心里非常绝望,因为你甚至不知道该向哪里跑。有10人左右一起跑向约80米外一个小掩蔽处内,小到只能把脑袋藏里面,别被石头砸了。天眨眼之间全黑了,就像黑夜一样,没有丝毫星光暮谝梗???0多秒,天才重新亮了起来。有了上次的经验,这次没有人起身,观望了七八分钟,确认安全以后,才向汽车走去。现场非常呛人,幸好这次没有石头下来,整条路上的车都盖了一层土。车队得以继续上路。

  7、这次报道中,每天您得拍了多少照片,每天要刊发了多少?您总共拍了多少照片?最喜欢其中的哪幅照片,为什么?

      我在震区工作了8天,平均下来每天拍摄大约500张照片,每天刊发量5张左右。可能那副山体滑坡的照片看起来更震撼更现场,但我个人最喜欢的是一张在都江堰灾民安置点拍摄的喂奶的父子的照片,那张照片让我看到了一种坚忍和流淌着的温暖。
图为韩萌在灾区现场

21岁的小王到废墟里找到了自己最心爱的电脑,离开这个城市。

  作者:韩萌

  1:记者个人从影经历

  2003年至今,《新京报》视觉中心 摄影记者

     2:经历的大型报道山东华源矿业公司煤矿透水181人遇难。

  承德县一足疗馆和歌厅失火,11人死亡。

  3:特殊性这次采访最大的困难是通讯难、灾区范围大、行程困难。

  4:我的工作"5.12"四川汶川地震整个报道任务的摄影,用影像来记录这次灾难。

  5:困难如何克服最没想到的是不断的心理挑战,我到灾区的第一站是青川县木鱼镇中学,这所学校的500多名中学生被埋在废墟下死亡,因为是凌晨到这所中学,营救工作已经完成,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整个篮球场整整齐齐的摆放的死尸,用白布盖着,远处隐隐约约能看到的灯光,两个母亲在漆黑的夜空下哭的撕声裂肺。

  这是看到的第一个场景,然后,到了各个灾区,这样的场景就越看越多:沿途上守在废墟的家园上的灾民,帐篷医院里重病的伤员。

  有个6岁小女孩叫鑫怡,躺在绵阳中心医院的病床上,她的爸爸妈妈都失踪了,是她的老师救了她,老师的女儿也不在了,鑫怡和她的老师相互靠在病床上,老师讲故事给她听,老师说,她要收养鑫怡,让她做她的女儿。

  绵阳电力局的救助中心,小女孩穿着粉色的裙子,,我们采访时给我们让座位,其他小朋友给她喝水,她总会说谢谢,一看就是被父母娇生惯养的乖女孩,采访过程安静顺畅,当提到地震前她的妈妈对她说了些什么时,女孩突然泪如雨下,她说,她还给妈妈存了几十块钱,要给妈妈买双高跟鞋。

  积压了几天的眼泪终于流出来,我一个人躲在一旁,好好的哭了几分钟,终于把积累的痛苦一下子发泄出来。

  整个采访的几天,要不断的面对这样的事情。

  同时,还有路途上巨大疲劳。

  面对这样一场灾难,面对那么多坚强的人在勇敢的活着,面对在废墟里继续生活的人们,再大的困、再疲劳的身体、都已经变得无足轻重。

  6、拍的照片整个采访拍的照片有上万张,除了报社的发稿照片,更多的目的是为了记录这场灾难。
图为郭铁流在灾区现场

  26岁的男子陈坚在废墟下等待援救。5月15日晚上8时,经过7个钟头的营救他被救出,但由于伤势严重没能活下来。

  作者:郭铁流

    1,记者个人从影简历:郭铁流,1971年生,毕业于中国新闻学院。于2000年开始在北京晨报工作,担任首席摄影记者。2006开始在新京报做摄影记者。

  2,以前曾参加过哪些大型报道:参加过许多大型报道。其中在报道灾难方面,曾经报道过雪灾、水灾、旱灾、凌汛、火灾,等。

  3,与以往拍摄相比,这次抗震救灾报道有无特殊之处?

     以前做过唐山地震30年的报道,对地震有一些感性的认识,但这次是真正的见识了地震。对地震这种灾害有了亲身感受。在以往做的灾害报道中,都没有这次的惨烈,都没有这次的伤亡巨大。同以往的报道不一样的还有,这次的在报道的过程中,自己无法保持观察者的视角,不自觉的就将自己融了进去。

  4,详细介绍一下您在这次报道中的工作?

     我的报道内容主要分两个部分,北川县城和绵阳市的灾民安置点。地震发生后我就与领导联系要求去前线,当时我们报社已经派出了两路记者,都是与文字记者配合前往灾区采访。征得领导同意后我作为单独的摄影记者出发,当时飞机票很紧张只买到13日下午的票,由于航班延误一直到14日凌晨才起飞。14日当天我先到了绵竹市,然后转到绵阳市,当天传回了安置灾民最多的绵阳市九州体育馆的图片。15日开始进入北川,由于交通管制和道路塌方,需要负重走很长的路。每天如果要发稿还要走出来然后搭车回绵阳市,如果不着急发稿就住在北川县城的救灾帐篷里。回绵阳市发稿期间,还要兼顾做灾民安置和伤员抢救等方面的采访。这样一直持续到5月20日。

  5,期间,所遇到的困难有哪些?怎样克服的?

     遇到的困难首先是恐惧,从成都开始,由于担心余震气氛很紧张,到了北川余震常常发生,随时都有生命危险。由于拍摄需要,必须同救援官兵在废墟中搜寻,有时为了选取更好的角度还需要冒着比救援官兵更大的危险。

  交通也是遇到的一大困难。北川县城手机有时候能打通,但没有办法传稿。住宿是找到救援的帐篷,自己带着睡袋。由于持续的作战,还需要战胜自己的体力极限。

  面对困难我始终没有找到克服的好办法,我唯一的办法就是告诉自己,自己没有别的选择,因为自己已经选择了做一名职业的新闻人,这一切都是自己必须要承受的。


  6,期间,发生了哪些令您感动和印象深刻的故事?

  默哀!我提前了两分钟2008年5月19日下午2时28分,这一时刻,我在北川县城的废墟上默哀。

  我是一名摄影记者,主要的报道任务就是受灾最重的北川县城。在18日知道了全国为遇难者默哀的活动,我就处在了矛盾中,我要拍到默哀时的悲情,拍到这举国的悲痛。作为灾难的见证者,我也有悲伤,同全国人民一样我也要表达。我选择了2时26分开始默哀,到2时29分结束,当大家都还在默哀的后两分钟,我举起了手中的相机。

  2时26分,我背着背包跨着相机,双手垂放,双眼紧闭,面向废墟低下了头。眼泪从我双眼流出,我无法抑制情感,无法释怀心中的悲痛,这些天来的一幕幕从我眼前划过。

  5月14日进入北川县城后,惨烈的景象让我这个干了10多年的记者惊呆了,整个城市成了一片废墟,遇难者遗体随处可见,被挖出来的人僵硬的保持着各种遇难前的姿势,这比任何灾难片都恐惧百倍。面对这么多突然失去的生命,生命的价值是让人不能回避的命题。生命是无价的,每一次援救也都是无价的,每一份爱心也都是无价的,每一张照片也都是无价的。

  在北川余震、泥石流、塌方随时会将救援人员、志愿者、记者掩埋,15日的上午我亲眼看到坍塌的房子差点将两名武警战士埋在里面,而就在1分钟前我还从房子下面走过。晚上与救援人员住在帐篷里,外面狗叫的声音传得特别远,每次狗叫不久后就会有余震。

  2时28分,举国哀悼的时刻。北川县城所有的喇叭汽笛齐鸣,救援人员停下手中的工作,静立托帽默哀。我用相机凝固住了北川的这个时刻,我会永远记住这一时刻,但我不希望再有这样的感受,这感受实在是太疼了,疼得让我受不了。

  遇到了感动中国的陈坚2008年5月15日下午6时,北川县城遇到了陈坚。26岁的陈坚在废墟下被压了70多个钟头,依然在挣扎。被搜救人员发现后,陈坚有了强烈的活下去的愿望,反复给营救他的人和媒体说自己"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自己有正怀孕的新婚妻子,不能让孩子一出生就没有父亲。本报刊发了陈坚的报道,电视台也详细记录了营救陈坚的过程,陈坚为了亲人坚守生命的故事在中国广为传播。

  7,这次报道中,每天您得拍了多少照片,每天要刊发了多少?您总共拍了多少照片?最喜欢其中的哪幅照片,为什么?

      每天拍的照片有多有少,视题材而定。发表的照片每天5-10张左右。共拍了5000张左右。

  最喜欢芭蕾女孩李月的照片。因为这个坚强的小生命是那么的漂亮,而又是遭遇到那么多痛苦,在病床上的她让我看到了,生命的美丽和坚强,同时也预示着这场灾害的影响将会持续很久。这张照片的内容符合了我对这场灾害的思考,受灾的人们无法回避这场巨灾,但不会被打倒,他们还将重新站起。

  2008年5月18日,11岁的李月,静静躺在绵阳市四十四医院的重症监护室的病床上,小李月已经开始吃她最喜欢吃的水果,医生说她恢复得很好。李月是北川县曲山中学4年纪学生,地震后的70个钟头被救援的官兵救出。在营救她时发现,她的左腿被死死卡在废墟中,无奈之下,救援人员决定现场为她做截肢,李月却大叫着说:"我不想失去脚!"d但为了她的生命,救援人员为此不得不选择为她截肢。李月从小热爱舞蹈,去年开始学习芭蕾,老师和同学都说她会成为一个优秀的舞蹈家。5月18日,小李月告诉记者说,她将来还要当舞蹈家,她不会放弃这个梦想。
图为吴江在灾区现场

  仓促间用废墟里的破木版将就的小棺材没能装下瞿伟的遗体,父亲将他的腿弯了起来。5月15日深夜,广元市青川县木鱼镇中学遇难学生的搜救工作结束,具体遇难人数还在统计中,其中200多名遇难学生的遗体被安葬在学校背后的山岗上,他们紧紧地挨着,就像平时上课时那样。

     1、记者个人从影简历

  吴江 2000年-2001年 陕西《经济新报》摄影记者2002年-2003年海南《海南特区报》摄影记者2003年至今《新京报》摄影记者

      2、以前曾参加过哪些大型报道

      2008年2月曾经自驾车赴湖南采访冰雪灾害

  3、与以往拍摄相比,这次抗震救灾报道有无特殊之处?

      这次抗震救灾报道的特殊之处在于:人员伤亡大,灾区面积大,信息不畅通,前往灾区的交通尤其艰险困难。采访难度是98抗洪以来所没有的,是对一个摄影记者综合素质尤其是勇气的巨大考验。

  4、详细介绍一下您在这次报道中的工作?

     5月13日,我作为本报派出的第4批记者于5月13日22时从北京出发,由于当时去往四川的飞机停飞,我们一行5人从北京驾车出发。经过将近50小时的跋涉,15日午夜,到达广元市青川县,随即开始采访,填补了本报报社记者在重灾区广元地区的盲点。此后一直在灾区各地采访,直到5月24日返回北京。

  5、期间,所遇到的困难有哪些?怎样克服的?

     采访期间本报我们这一路记者遇到的困难比较容易克服,由于是自驾车前往灾区,我们出发时准备了充足的物资,有效地保障了采访。比起本报前期进入的几路记者,他们在没有保障的情况下长途徒步冒险采访,我们的困难不值一提。

  6、期间,发生了哪些令您感动和印象深刻的故事?

     5月15日午夜,我们赶到了青川县木鱼镇,木鱼镇中学300多名学生被宿舍楼废墟掩埋。我在满是学生遗体的操场上见到一位父亲,他正准备安葬他遇难的儿子,儿子的遗体是用破棉絮收敛的,安葬用的棺材是用废墟里捡来的破木板钉的,整个葬礼没有哭声,因为泪水早已流干。三天仅吃过一袋方便面的父亲把儿子安葬在学校后面的山岗上,这里安息着木鱼中学200多名曾经鲜活的生命。描写大地震何等惨烈的照片有很多,而我想让读者也看到这一幕葬礼的图片,我觉得这组照片是一种祭奠,对所有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祭奠。

  7、这次报道中,每天您得拍了多少照片,每天要刊发了多少?您总共拍了多少照片?最喜欢其中的哪幅照片,为什么?

     报道中我每天拍摄照片200多张,平均每天刊发3张多,共计拍摄照片2000多张。在自己的照片中,我最喜欢的是还是那一组木鱼中学一个学生葬礼的图片,因为照片里面能体现亲情,体现人性。设想如果大地震发生在无人区,没有人伤亡,估计没有人会去关心。恰恰是因为大地震导致人们的生离死别,使得我们感同身受,所以才有那么多感天动地的故事发生。
图为赵亢在灾区现场

  2008年5月19日,14时28分起,中国全国人民为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者默哀3分钟。各地汽车、火车、舰船笛声长鸣,防空警报在各城市上空鸣响。来自绵阳周遍的灾民手拉手站在九洲体育馆外为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者默哀3分钟。当防空警报鸣响时,在地震中的死难者家属终于忍不住哭泣起来.她们紧握对方的手,互相鼓励着.本报记者 赵亢 摄影赵亢

     1、记者个人从影简历
  赵亢 1977年生,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2004年加入新京报视觉部

     2、以前曾参加过哪些大型报道

     神六、全国两会等

     3、详细介绍一下您在这次报道中的工作?

  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四川省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震中位于阿坝州汶川县。目前已有六万多人遇难,无数房屋垮塌。从当日下午3点接到通知启程奔赴灾区到凌晨发回第一篇稿件,用了近10个小时。

  很疲惫,多日来总是马不停蹄 。

  余震、滑坡、塌方,如家常便饭一般,时常伴随左右,从恐慌到习以为常只用了短短8天。映秀、北川、汶川这些陌生的地名以前从未听过,但几日来,这里的人和事、看到的情景、听到的声音注定会成为我一生都会拥有记忆点的符号。

  有很多事情不能忘记——映秀中学操场上的一夜未眠,没有睡袋,没有帐篷,十几米外的废墟里躺着300多位年轻的亡魂。

  解放军大哥的一件军大衣。"兄弟你拿着我这件大衣,穿好了,没有它,你就冻死了"志愿者给的一瓶水——实在是太慷慨了,真的,灾区里的水比金子都要珍贵。

  学校废墟旁等待的父母。她们望眼欲穿,她们撕声裂肺,每次看到有人从废墟里抬出的黑袋子,表情由兴奋到绝望最终麻木。

  北川中学瓦砾堆里的六名学生头朝下抱在一起,到最后一刻谁也没有离开,当工作人员把他们要一一分开抬出时,他们僵硬的手指还是紧紧的相互扣着一位老妇人在雨水中呆呆的站着,头发蓬乱,神情呆滞,久久的注视着她面前摆放着的竹帘子,里面卷着的是她40多年共同生活的老伴。地震到来几分钟前她出门买菜,她说:"我后悔,没有陪着他"在都江堰前往汶川的山路上,它或许不应该叫做路,十几里"爬"到我绝望为止,6小时后,站在紫坪铺码头,我发现自己骨子里剩下的还有"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