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光伏招聘信息:一抹红唇染台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17 06:02:55
大陆游客的台湾旅行清单中,总少不了“槟榔西施”这一项。槟榔西施很养眼,而槟榔这个产业还是养活了600万台湾人的“绿金”。      台湾中和交流道上的槟榔西施。  在台湾开车,一定会被路边挂着五光十色霓虹灯的槟榔摊吸引,槟榔摊内是穿着清凉的美女在卖槟榔。

槟榔的味道未必能讨好大陆客的胃口,但穿着火辣的槟榔西施却能讨好很多大陆游客。  看到摄影师给她拍照,这位槟榔西施竖起了中指。 摄影_孙海  槟榔西施除了守在自己的槟榔摊上做买卖,也可以到游客的旅游大巴上推销,在路边还是在车上卖槟榔,全看顾客的要求。   全台湾共有超过10万个槟榔摊,比便利店还多,其中穿着朴素的“邻家摊”不敌辣妹,超过三分之二的槟榔西施穿着大胆,动辄薄纱、三点式,让不少交通路段驾驶人分心以致险象环生,(左图 摄影_孙海)
   有个关于台湾槟榔的笑话是这样的,话说1949年国民党刚刚撤退到台湾的年代,美国人来台湾考察,决定要不要援台,据说他们看到台湾的劳动阶层不眠不休地勤奋工作,做到吐血了还不休息,心里大受感动,于是决定帮助勤奋的台湾人脱贫。当然,这是个笑话,因为台湾人吐的不是血,而是红色的槟榔汁!   养活600万人的“绿金”   在台湾开车,一定会被路边挂着五光十色霓虹灯的槟榔摊吸引,槟榔摊内是穿着清凉的美女在卖槟榔,这幅景象成了台湾一景,来自世界各国的观光客无不啧啧称奇,也为台湾带来不少观光人潮。   台湾原本不产槟榔,在17世纪时由荷兰人引进,由于槟榔适合成长的温度是年均摄氏24度到28度,因此在台湾较温暖的中南部及东部种植。过去台湾只有原住民才吃槟榔,明朝时,汉人移居到台湾,发现原住民嚼食槟榔块,入境随俗,因此槟榔块也成为当时入药、送礼的重要物品;日据时代,日本人禁止种植及嚼食槟榔块,一直到台湾光复后,才恢复种植。   1949年国民党刚刚撤退到台湾,当时台湾以出口加工业为主,整个台湾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加工厂,三班二轮不眠不休地生产,由于槟榔具有提神的功效,因此槟榔迅速成为蓝领最受欢迎的提神食品,槟榔的经济价值也随即提升。2002年,根据台湾文化建设委员会的资料统计,槟榔的产值已经超过稻米与菠萝,成为台湾首要的农业经济作物!保守估计,全台湾的“红唇族”(指嗜吃槟榔的族群)超过两百万,卖槟榔的、种槟榔的,加上做槟榔中间放置白灰与红灰的机器制造厂商,以槟榔为生的人口达六百万,而整个台湾岛内的人口也不过两千三百万,换句话说,有四分之一的台湾人靠槟榔维生。   根据数据显示:槟榔的栽植面积在台湾光复前约226公顷至752公顷,到了1993年种植面积已高达44,671公顷,栽种7千万株(占台湾耕地面积约88万公顷的5%),总产量为13.7万多公吨,总产值(112亿元)仅次于稻米,居台湾农产品第二位,每日提供6,500万颗槟榔。2000年更增加到56,500多公顷,占台湾耕地面积超过6.5%。产量则暴涨了一百倍以上,成为台湾第二大农作物,年产量有15.6万多公吨。一年总消费额达1,000亿元。统计全台湾约有50万多摊,有将近三百万人吃槟榔,两百万人卖槟榔,是名副其实的“槟榔王国”。槟榔为这么多人赚进那么多钱,也难怪槟榔被称为“绿金”了!   危险与美丽同在   “绿金”也不全然没有缺点,前台东县长邝丽贞,即使明知台东县是槟榔及荖叶荖花的主产地,面对记者的询问仍低调不愿承认,因为嚼食槟榔和口腔癌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根据调查,台湾口腔癌的患者中,有90%的人有嚼食槟榔的习惯。研究报告更指出嚼食槟榔又喝酒抽烟的人罹患口腔癌的危险率,是一般没有这些习惯的人的123倍!   虽然全世界包括台湾大约有二亿人口在食用槟榔,但多数以新鲜或晒干的槟榔子切片,直接嚼食。不过这种食用方式因为槟榔的纤维较粗糙,且酸性较高,所以不甚可口。因此台湾的食用方式是将槟榔加上红灰或白灰(花莲人比较喜欢吃白灰)来中和酸性,并以荖花或荖叶包起来,增加嚼食的口感。不过如此一来,吐槟榔汁就会变成红色的, 这也是美国人误以为台湾人都在吐血的原因。   满街的槟榔摊,形成了台湾特殊的槟榔文化,随地都是的红色汁液,和穿着清凉的槟榔西施共同创造了这特殊的景致。大陆游客去台湾,除了阿里山、日月潭,最爱看的竟是槟榔西施卖槟榔,这小小一颗的绿色小果实,吸引力着实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