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做网页的公司:道不同不相为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4:20:13
     东汉时,管宁与华歆二人为同窗好友。有一天,二人同在园中锄草,发现 地里有块金子,管宁对金子视如瓦片,挥锄不止,而华歆则拾起金子放在一旁。又一次,两 人同席读书,有达官显贵乘车路过,管宁不受干扰,读书如故。而华歆却出门观看,羡慕不已 。管宁见华歆与自己并非真正志同道合的朋友。便割席分坐。自此以后,再也不以华歆为友 。这个典故吿诉人们:“道不同不相为谋。”
     “道”既指人生志向、兴趣、爱好,也指政治态度、思想观念、学术主张等等。司马迁认为:各人追随各人的志向,是政治态度不同不相为谋的典型。 世上学老子的人不屑于儒学,学儒学的人也不 屑于老子。是思想观念、学术主张不同不相为谋的典型。
     中国现代史上“道不同不相为谋” 最典型例子的莫过于黄浦军校政治观点不同的两派师生了。一派是拥护校长蔣介石的,他们跟着国民党蔣介石反共反人民。另一派是拥护共产党的,他们跟着政治部主任周恩来,与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反蔣反独裁。在国内革命战争中,各为其主,兵戎相见。但是,当日本人侵略中国的时候,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面对共同的敌又“相为谋”了。当中共打败蔣介石,解放全中国后,原国民党军中的一些黄浦学生再一次与中共里的黄浦生“相为谋”了。这说明,“道”是可变的,“不相为谋”也不是绝对的。
       因此,在人民内部,不要把“ 道不同不相为谋”这句话绝对化,在大目标相同或相似的前提下,还是“相为谋”好。例如只要是认同“一个中国”原则的人士,虽然政治态度,思想观念不尽相同,但是为了祖国的统一大业还是要“相为谋”。其实,东汉时期那个“道不同不相为谋”的典故里,管宁仅仅为那两件亊便与华歆“割席分坐”,是不是有点“小心眼”了?(吴双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