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大游泳馆:月明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20:09:41

 志溪河畔的谢林港镇有座名山——月明山。此地有古木参天,竹林掩映,“之”路蜿上,庙宇雄居。山上月明寺,钟鼓声声,香烟袅袅,禅音绵绵,虔心切切,藏一方清静;山下志溪河,清粼淌流,蓬帆掠动,纤绳悠悠,号子杳杳,露一派生机。

庙宇轩昂盈文化

早在明洪武年间(1368),山上就建起三进殿的屋宇作寺庙,取“近水楼台先得月”之意,曰“月明庵”,后因志溪河屡发洪水咎龙寻镇而将其改为“镇龙禅院”。鼎盛时,殿纳佛像数百尊,寺容尼姑上二百,成为益阳白鹿寺、栖霞寺等数寺的祖师地。其清幽环境和盛况香火曾博得清代名女士吴竹玲赠诗一首:“一缕香迎客,随风出梵宫。荷花僧界静;莲叶法门空。且幸心如悟;道迟句未工。下山回首处,夕照竹梢红。”巡按陶澍微服江南时来到此地为月明山题写两联:一为祖师殿联:“风定景偏幽,试看春岚隐市,秋水飞帆,几处画图收殿阁;月明山更静,直觉玉宇无尘,银河泻影,一轮皓魄透禅关”。二为观音殿联:“一轮明月,照多少繁华,三五数盈虚,缺处何如圆处好;四面云山,收万千气象,古今自往来,前人留与后人题。”足见其景色壮观、底蕴深厚和历尽几百年的繁华烟景。得到如此大腕赐予的墨宝,月明山蓬荜生辉,当局遂将这座原本为雷姓祖山之地正式定名为“月明山”。由于倾慕陶澍的才情,寺内主持在欢迎陶大人暨为“月明山”定名的斋席间,对陶澍钦佩和倾慕之情不禁流露,后悔出家脱俗而令美梦难圆,一时间绯闻传出,扰了清净之地。无奈,主持只得引咎辞职,新任主持唯恐众尼凡心不死,遂将本不需要作明文规定的佛家人“三戒(戒酒、戒色、戒财)”硬性写进了《寺规》,试图以此来保全月明山(寺)的名节。

云树多情演风流

尽管“三戒”都写进了寺规,可月明山却仍然红尘难断,尘缘不了,寺内和尚、尼姑还是屡生情事,偷吃禁果之事时有发生,就连山上的树木也通了人性,搂着抱着不避旁人,直给那些和尚、尼姑们壮着胆儿,口里含糊其辞,都把经念成了“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心里盘算着如何泡上心仪的人儿,其中不乏“枫相公”与“棤小姐”的风流韵事。
在月明山沿河的山崖上,长着许多年代久远的参天云树,沿河第二棵樟树的旁边,一棵三尺见围的杳高枫树,在它生命旺盛的时候,倾身将树干从一棵窈窕棤树的开桠处穿插了进去,像是插入女人的胯里,两棵树长时间的紧贴着,采日月之精华,吸天地之灵气,随着时间的推移竟然奇迹般地**着,交接处根本看不见树皮,其木质完全吻合在一起,长成了一对如胶似漆的媾和树。其形也意淫,其状也神秽,挑逗得观望者意乱情迷,想入非非。想象之余,有幽默者竟然给它们起了个浪漫的名字,称高大挺拔、斜插芙蓉的的枫树为“枫相公”,管身姿曼妙、逆来顺受的棤树叫“棤小姐”。这么看着、叫着、想着,时间一长,相传日远,这两株异性树的造型便成了月明山一处极具象征性的情爱景色。就是这幅撩人的景物,不知怂恿过多少和尚、尼姑偷食禁果,不知鼓动过多少善男信女争得恋爱和婚姻自由。可惜山崖下沿河的路不够宽,大约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公社开挖金矿修筑公路时,为拓宽路面而将月明山沿河旁的山崖劈出了一大边,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可怜这两株情爱之树在劫难逃化为了乌有,只留得其美丽的情话故事杳杳传递。

名山失对终有恨

月明山无边的风月,万千的风情,不知聊发过多少人的文思,引得多少人为之吟哦作对。然而,这里虽有浓厚的文化和绝代的才情,但多少年来却又不知出现过多少文人骚客咏对于山而不果的尴尬甚至含恨之事。
公元1368年,朱元璋率明军与陈友亮部决战益阳,陈败北逃往深山,朱溯志溪河水路而追,至谢林港时天色已晚,遂夜宿月明山下。当晚明月高悬,银光倾泻,朱元璋邀刘基等上岸观赏,见山上悬空一月,清辉直洒,雅兴上来,偶得一联,曰:月明山上悬明月。朱元璋虽有帝王之相,可他毕竟是个大脑粗,即使有上联也不可能对出下联,为不至在下属面前丢诟,即令随从刘基应对。幸亏刘基在上岸过跳板时,见到跳板下月光倒映清辉潭之象,已然有成竹在胸,可又不便立即对出扫了主君斯文,佯装思索之苦,良久对出一联,曰:清辉潭里映辉清。朱元璋听后,连声叫好,君臣相对一笑,遂解了各自之围,互不尴尬。
可有人就没朱元璋幸运,作茧自缚,至死也没能对出自己出的对子。清代一洲官,自持喝了点墨水,好吟诗作对,每到之处都要留下点墨迹。一日清晨,他乘船自桃江灰山港镇启航,扯起风篷,顺风顺水,一天的行程,到傍晚时分,官船徐徐开到了月明山下,刚好这天是阴历的十五,月明山上刚刚升起了那轮皎洁的明月。洲官可是位虔诚的香客,路过名山焉能不拜,他吩咐将船停靠在月明山下的马山桥头,打算在此留宿一晚,也好明早上山烧香拜佛。一天行程的劳顿,船停靠了许久他也无力下船,亏得明月和清风扶他上岸。当他上得岸来,看到眼前的风景,便一天的疲劳尽释。秀丽的月明山,在明月和清风的抚摸下,更外地生意盎然,不由得他诗潮涌动,就想要吟诗作对了。一想到船刚靠码头时,见到刚刚露面山头的明月,便脱口说出一句“船到月明明月出”的上联。上联是有了,然却不知下联怎么个对法。这位州官在岸边踱来踱去,怎么对也对不上来,急得抓耳挠腮,不知如何是好,待月落乌啼也无以成对,直恨自己平日饱读诗书竟略输了文采,无奈之下含恨作罢,只得在第二天进庙烧香时,将此联应对之事托付给寺庙,留待于后人。不日,州官就含恨九泉了。后来,自有不少人前来应对,只为了却州官的遗愿,可应对虽多,却未有佳作,只有留待后人继续去对了。

诗在月明霞霭里

月明山千年古刹,风月和霞霭交融,引无数英雄竞登临。1954年,人民文学家、斯大林文学奖获得者周立波在家乡体验生活,初夏的一天,他在有关人员的陪同下来到谢林港,特意登上月明山。上得山来,他对随行人员感慨地说:“年少时曾和同学周文榜登过此山。月明山其所以出名,是因为,山上有月明庵,山下有清辉潭,志水悠悠,水绕山环,风景幽美,文化厚重。清代两江总督陶澍路过时还为月明山题写过一幅对联,当时用木扁刻挂在庙门两旁,我在年少时记忆过的东西,不易忘记。周扬、曾三等路过时,也曾上山浏览过,曾三还题过诗呢。”说到此,陪同的人鼓动和请求他写诗留念,他却谦逊地说:“作诗写联,我不里手。不过听你们刚才说起一些往事,说日本侵略者也上过月明山,还在山下逞凶杀死过我们的同胞,这使我想起一个关于情景抑或情绪写诗的事。”于是他请大家坐下来休息一会,给大家讲了这个故事:
1935年,戈公振在苏联当驻外记者,面对日寇侵略,他决定回国参加抗日救亡运动,不想回到上海只几天就去世了。临终前,他对赶来探望的邹韬奋说:“在俄国,许多人劝我不要回去。我说我是中国人,当然要回去参加抵抗外侮的工作。”他说这句话时,眼睛突然睁得大大的,语言异常激动,终因力竭声嘶而昏迷了过去。邹韬奋被之感动,为之著文。而沈钧儒读过邹文后,感慨万千,竟奋笔一气写了四首诗,其中第三首说:哀哉韬奋作,壮哉戈先生。死犹断续说,我是中国人。第四首诗则为:我是中国人!我是中国人!!我是中国人!!!我是中国人!!!!沈先生第四首诗,写了首句感情悲愤到了极点,以致完全不顾及诗的格律,只是一再地重复这五个字,典型的愤怒出诗人了。
讲完,他长舒了一口气,不无感慨地说:“看来写诗还真得有意境,有情绪,不然,还真写不出事来。”

在下山回来的路上,立波深情地说:“你们要我写诗,我认为写诗不易,要在短短的辞句之间,再现人间盈溢的感情、真醇的智慧,那不是我所能做到的。我认为诗的形式是诗的骨骼,情意才是诗的血肉,技巧只是诗的装帧。因此,写诗的人,要到大自然中去,到人民群众中去,比如到月明山问禅机和看风景,找到作诗的意象和感兴。因为诗在人间,诗在自然中,诗在这月明山的霞霭里,不在笔端,也不在书上。”随行的人一再请他留句以志纪念。立波感觉盛意难却,于是就吟了几句顺口溜:
清幽曲径上名山,绿树丛林忆旧庵。
志水长流滋万物,月明景色耐人看。


志溪河发源于雪峰山在益阳市区流入资江的一条河。流经谢林港时,岸边有座山头,叫月明山。山下潭水前横,群山旁列,山峦迭翠,将其环抱形成一个盆地。公元1368年,朱元璋的明军与陈友谅的汉军在益阳决战,汉军战败逃入山区。朱元璋乘水师追到此地,夜宿月明山下。这晚明月高悬,银光倾泻,朱元璋邀刘基等上岸登山赏月。他见山上明月,出上联曰“月明山山上悬明月”要刘基应对。刘基小心走过上岸的跳板时,见潭水清澈,听了朱元璋上联,故意沉吟了一会,对曰“清水潭潭里见水清”。朱元璋连声叫好,君臣相对而笑。在山上游玩时,刘基劝朱元璋回金陵登基。对于已入益阳山中的汉军残部,由长子朱标率沫英军继续进行清剿。翌日朱元璋由此班师,回陵称帝。

  月明山先有“月明庵”。因有朱皇帝登临而名传四方。洪武年间就改为“镇龙禅院”。占地上百亩,后建有真武祖师、如来佛祖和观音大士三进三殿。引名士名僧前来朝圣,在明朝与白鹿寺齐名。禅院不断扩大,树木得到保护,几百年来,这里古木参天,钟声清锐,音传数里之外。今天已辟为月明山文化公园,为一旅游景一点。

  与月明山相距不远的北峰山,屹立于志溪河畔,山水相依。南岳圣帝祟伯虎候的长子封于此。享受香火近3000年。是益阳年代久远的庙宇。

  本书由潇湘小说原创网首发,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