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卡李浩宇怎么瘦的:控制通胀需要转换思维模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9:55:36

控制通胀需要转换思维模式

21世纪经济报道 唐学鹏 2011-03-24 23:53:53  评论(0)条 随时随地看新闻

在“十二五”开局之年,31个省区市都将稳定物价作为首要工作,大多数都将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甚至一些地区重新启动过去的菜篮子”、“米袋子”行政首长负责制,行政一把手过问粮价菜价。

现在官方和主流观点,都认为通胀压力虽有,但会呈现前高后低的局面,7月份会达到一个峰值,然后降下来。坦率地说,我们并没有这么乐观,也不认同输入性通胀是主因的说法。相反,石油价格奇高,恰是中国泛滥货币引发油品需求火爆的产物。

现在到了必须转化思维观念的时候了,必须挣脱过去旧经验的束缚。在1997年之前,主流的观点是非常担忧通胀的,当然这有1987年、1989年、1992年等几次大通胀的阴影。随后,中国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实施了激进的自由化政策,突然性地降低了无效国企的金融输血、放松了劳动力市场管制和流动(向城市流动)、强化分税制鼓励区域经济相互竞争、鼓励自由创业和数以千万计的国企下岗工人自我雇佣,等等。这些政策其实是一个高速的资源释放型的故事。可以想见:例如原本不进入市场流通的土地变成了建设用地,它“俘获”了货币,农村里大量闲散的劳动力进入城市创造“效益”,这是一个资源重新货币化的过程。新增的货币要“对应”三大需求:一个是资源(各种生产要素)进入或者“卷入”市场,需要货币给予定价,这是一个资源货币化的过程;另外一个是体制解放,自由市场带来的产权变化所产生的货币化,比如过去单位住房变成了居民的个人产权住房;第三个是生产要素比过去更加高效地使用,因为经济自由导致生产率快速提高,让实际财富大量增加,这一部分也需要货币化。

由于当时的货币当局甚至很多经济学家还处于通胀记忆的阴影之下,当时执行的是激进的财政政策和偏紧的货币政策,这其实造成了资源“卷入”货币化、产权变化的货币化以及生产率提高所需的货币化与实际投放的货币量之间是矛盾的,实际投放的货币量要远远小于这些货币需求,自然这形成了通缩,甚至比较严重的通缩,其通缩幅度会高达3%以上。

所以,很多主流经济学家“后知后觉”地理解了这个故事之后,他们又走到了另外一个极端,即认为中国的要素释放是无止境的:中国存在无限的劳动力供应、中国的土地潜力非常大(比如废除18亿亩红线)、中国生产率的提高幅度会越来越快。于是一种可怕的“反之动”的共识建立起来了:激进的货币投放不会造成严重的通胀,相反,它会促进生产,它会让更多的闲置资源“卷入”。或者即使没有新增资源释放,生产率的提高也会自动“吸收”这些货币,中国的故事永远是产能过剩、永远是资源卷入、永远不须担忧通胀。

现在风向完全变了,故事已经完全不同。释放型的故事要转化成分配型的故事。例如劳动力市场已经接近刘易斯拐点。过去中国处于A阶段,是B阶段的认识,现在是B阶段,就反过来主流还是拥抱A阶段的认识。

分配型的故事包括:资源没有太多新增释放,有总量约束,需要借助市场机制集约化使用。继续采用大量货币投放的代价一定是恶性通胀,它的难控性超过想象。大量货币投放是一个不同产业科层分割的过程,靠近权力阶层的行业和裙带人群是受益者,其他的人为之埋单。这是一个“助长—消灭”的过程:一些行业(上游的重化、地产)非常火热,但根据黄油大炮的替代关系,一些行业(下游的农产品)会产能自毁,因为它们没有获得足够的价格激励。想让农产品产量高增长,它不是靠行政命令来实现的,它一定是靠价格信号导致的比价关系,让资本和劳力觉得它是有利可图的,它的回报是高于社会平均回报的,它不会承受上游行业的压力“转嫁”(比如柴油成本是拖拉机耕种的上游成本)。于是,想让通胀控制的关键就是认清这是一个“分配型故事”而不是“释放型”故事。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一旦是分配型故事,改革就不会有什么共识,因为分配年代,是某些集团让利某些集团受益的过程,这决不能靠所谓共识来推动新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