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冈奈央番号:特种设备事故案例v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01:51:47
特种设备事故案例,希望大家补充。特种设备事故将造成人身和财产的严重损失,极力遏止或减少事故的发生是安全监察工作的目标。另一方面认真吸取事故的经验和教训,又可以不断推动安全监察工作向前发展。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历经了50年,发生了上万起事故,本刊将陆续刊登其中典型事故以示后人,铭记事故教训,确保特种设备安全运行。 河南南阳柴油机厂热交换器爆炸事故1.事故概况河南省南阳柴油机厂浴室的加热水箱(热交换器)南北方向放置在男女浴室之间的房间内。1979年3月28日下午5点多,浴室加热水箱发生爆炸。水箱爆炸后北侧封头被打出,水箱内的大量汽水喷出迅速汽化膨胀,形成强大的冲击波,将水箱间的两侧立墙及北墙全部推倒;筒体在反作用力下向南飞出,穿过两堵墙,又将锅炉房(加热水箱的加热蒸汽来自此锅炉房)后墙撞了一个3.5m×3.5m的大洞,落在距原位17m远处。由于水箱间的两侧立墙及北墙被全部推倒,男女浴室的大梁折断,134?O浴室屋顶塌下,将正在洗浴全部人员砸在里面,造成44人死亡,重伤13人;轻伤24人。伤亡人员既有本厂职工,也有家属;既有成年人,也有不满17岁的未成年人。一次压力容器爆炸伤亡众多人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南省的第一次,在全国也是罕见的,教训极为深刻。2.事故分析经检查,加热水箱是1973年该厂自己制造的,结构不合理,采用无折边的锥形封头,封头与筒体采用搭接焊,而且焊接质量极为低劣,存在严重的未焊透、气孔等缺陷。爆炸前,水箱处于密闭状态,来自锅炉的蒸汽直接通入水箱,而水箱的出口阀门全部关闭,安全阀的开启压力高于设备的承受压力。3.事故原因1)设备结构不合理,焊接质量低劣压力容器规范规定不允许采用无折边的锥形封头,而且焊接存在严重缺陷,是事故直接原因。2)操作人员技术素质低。设备上安装的安全阀、压力表等保护装置,操作人员也不知道起什么作用,更不知道如何操作,对设备只凭“听、看、摸”操作。3)领导对安全不重视。据了解,从1972年至1978年间,该厂平均每年发生300余人次工伤事故,1975年12月二车间曾发生过水箱爆炸。浴室水箱爆炸前,1978年10月,在锥形封头下部焊缝附近开裂,裂穿近340mm,严重漏水。有关领导未进行彻底解决,只是简单地从外侧补焊。简评 此次事故的技术原因比较简单,但一次伤亡众多的人员也实属少见。1979年8月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转发河南省关于南阳柴油机厂热交换器爆炸事故的调查处理报告》。国务院文件指出:锅炉、压力容器是一种承受压力、具有爆炸危险的特种设备,用途广泛,遍布许多行业和单位。大量事故的沉痛教训告诉我们,必须在锅炉、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安装、检验、操作、维修、改造等环节上,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那种无章可循、有章不循的混乱局面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对锅炉、压力容器制造单位,必须认真进行整顿,择优定点,保证产品质量,绝不允许粗制滥造,凡是不符合技术要求的设计不能生产,凡是质量不合格,安全无保证的产品不能出厂和使用。国务院文件精神,为锅炉、压力容器实施全过程安全监察模式奠定了基础。  温州电化厂液氯钢瓶爆炸事故1.事故概况1979年9月13时55分,浙江温州电化厂液氯工段1只为温州市药物化工厂送来的液氯钢瓶在充装液氯时发生爆炸。该钢瓶的容积为415L,充装量为0.5t。爆炸钢瓶的碎片撞击到附近的液氯钢瓶上,加上爆炸时产生的冲击波,又导致4只液氯钢瓶爆炸,使之另外5只液氯钢瓶被击穿,13只液氯钢瓶被击伤,产生严重变形。爆炸时,不仅有震耳欲聋的巨响,而且随着巨响发生的冲天气浪高达40余m。强大的气浪将414?O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液氯工段厂房全部摧毁,造成爆炸周围办公楼及厂区周围280余间民房不同程度损坏。爆炸中心水泥地面炸出一个深1.82m、直径6m的大坑,爆炸碎片最远飞出830余m。此次事故共泄漏液氯达10.2t,扩散后波及7.35k?O,造成59人死亡,779人住院治疗,420人医院门诊治疗。为了清理现场,2万居民疏散。直接经济损失达63万元。2.事故分析最初爆炸的液氯钢瓶是9月3日由温州市药物化工厂送到温州电化厂进行充装液氯的。温州药物化工厂的液化石蜡工段是以液体石蜡与液氯为原料生产氯化石蜡。经检查分析,温州药物化工厂液化石蜡工段生产管理混乱,设备简陋,在液氯钢瓶与生产设备的连接管路没有安装逆止阀、缓冲器或其他防止倒灌装置,致使液化石蜡倒灌进入液氯钢瓶。同时温州电化厂液氯工段管理也较为混乱,既无严格的管理制度,也无充装安全操作规程;操作人员缺乏严格的技术培训和必要的安全教育,在充装液氯前对温州药物化工厂送来的存有液氯石蜡的钢瓶未进行检查与清理,盲目充装。在进行液氯充装时,氯化石蜡与液氯发生激烈的化学反应,钢瓶内的温度、压力急剧上升,致使钢瓶发生粉碎性爆炸。3.事故原因从技术上分析,是由于钢瓶在充装液氯时液氯与钢瓶中残余氯化石蜡发生激烈化学反应,导致钢瓶粉碎性爆炸。之所以发生混装,其根本原因是钢瓶使用单位以及液氯充装单位管理混乱造成的。简评 温州电化厂液氯钢瓶爆炸事故伤亡人数是我国实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50年最多的一起事故。50年经验、教训告诉我们,钢瓶发生事故,特别是爆炸事故,绝大多数是由于过量充装或者是混装造成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是从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使用等环节进行实施,而对于气瓶,除此之外还对充装环节作出了明确规定,其目的就是防止因充装失误而导致钢瓶发生事故。 吉林市煤气公司液化石油气厂球罐爆炸事故1.事故概况1979年12月18日,吉林省吉林市煤气公司液化石油气厂发生了一起重大爆炸、火灾事故。此次事故首先是400m3的2#球罐突然发生破裂,裂口长达13m多,大量的液化石油气迅速喷出,蔓延到距离200m远的苗圃,遇到明火(正在杀猪烧水退毛)发生燃烧,在6万多?O的范围内形成一片火海。由于火势太猛,消防装备不适应,无法控制火势。在大火的烘烤下,相临的1#球罐严重超压,安全阀开启,大量液化石油气喷出,助长了火势。经过4个多h的烘烤,1#球罐发生了强烈爆炸,响声远及百余里,火焰高达百余m,4块重达10多t球壳碎片飞出百余m。1#球罐的爆炸,使整个罐区遭到破坏。大火持续23h,烧毁6个400m3球罐、4个50m3卧罐、3000多只液化石油气钢瓶,烧掉600多吨液化石油气,烧坏厂区及附近苗圃全部建筑物和12辆机动车,烧死树苗329万株,直接经济损失达540万元。同时烧断66000kV高压输电线路,造成3个变电所、48工厂停电26h,由此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近90万元。此次爆炸、火灾事故共造成32人死亡,54人受伤。2.事故分析1)2#球罐裂口的主断裂源在上环焊缝的内壁焊趾处,长达65mm,断口的特征属于低应力的脆性断裂。2)该球罐上下环焊缝焊接质量很差,焊缝的表面及内部存在许多咬边、错边、未熔合、夹渣、气孔等缺陷。事故前在上下环焊缝内壁焊趾的一些部位已经存在裂纹,且这些裂纹与焊接缺陷(如咬边)有关。3)球罐投入使用后从未进行过检验,对制造、安装存在的缺陷未能及时发现与消除。3.事故原因1)球罐安装质量差,上下环焊缝存在严重的焊接缺陷,一些缺陷就是裂纹源。当球罐压力波动时,这些裂纹源逐步扩展,波动到达一定次数后便造成低应力脆性断裂。2)使用管理混乱,该厂自1977年投产以来,制度不健全,工作无秩序。领导对球罐的质量与安全情况心中无数;全厂没有一名技术员;操作工也未经技术培训,不懂操作技术。简评 1979年发生了多起锅炉、压力容器特大伤亡事故,是10年文化大革命必然结果。文革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锅炉、压力容器安全工作,仅1979年,国务院先后批转了《河南省关于南阳柴油机厂热交换器爆炸事故的调查报告》、《国家劳动总局关于健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加强监督检查工作的报告》;1980年国务院又批转了《关于吉林市煤气公司液化石油气厂恶性爆炸、火灾事故的报告》。根据国务院的要求,原国家劳动总局积极配合相关部委,在石油、化工、冶金、城建系统,开展以查裂纹及裂纹性缺陷为重点的压力容器的大检查,其重点是盛装液化气体的各类储罐和容积大于100m3的球罐。经过近两年的开罐检查,采取积极措施,消除了大量缺陷,保证了各种储罐的安全运行。近期,一些《事故案例集》或一些媒体在介绍吉林液化石油气厂事故情况时,一些数字与国发[1980]99号国务院文件《国务院批转关于吉林市煤气公司液化石油气厂恶性爆炸、火灾事故的报告》不一致。大火燃烧了23h,而不是19h;烧毁400m3球罐6个,而不是5个;4个50m3卧罐,而不是4个450m3卧罐;烧毁气瓶3000多只,而不是8000多只。 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锅炉炉膛爆炸事故1.事故概况1986年6月30日9:40,外交部钓鱼台国宾馆1台SZS4-0.98-Q型煤气锅炉发生炉膛爆炸事故。炉膛爆炸后,炉膛的两侧墙炸开4.5?O,炉顶炸开7.2?O,炉墙向外凸起面积3.1?O,锅炉房的17块玻璃窗、2扇大门被毁,未造成人员伤亡。事故当日清晨5时,该宾馆2台锅炉同时启动,运行正常。9:20因突然停电锅炉停止运行,操作工立即跑出仪表室关闭煤气管道的截止阀。9:35恢复供电,9:40操作人员检查了煤气调压站,其煤气压力为13kPa,在正常范围。操作人员按照点火程序,先按下操作盘上的引风键,而后依次按下鼓风与点火键,90s后点火指示灯显示有火,20s炉前司炉工听到电磁阀打开后,打开了煤气管道上的截止阀后又倒转一圈,同时观察进气压力为7.8kPa,此时炉膛爆炸。2.事故原因分析此次事故是由于点火程序控制接线错误而造成的。根据设计资料,点火火焰监测的逻辑控制是与门结构,即2只点火监测器同时监测到2只点火器点燃,才能打开煤气管道上的2只电磁阀,向炉内送气。但点火程序控制的火焰监测的实际接线的控制逻辑却是或门结构,即2只监测器只要有1只监测到1只点火器有火,管道上的电磁阀自动开启,向炉内供气。在下点火器未点燃的情况下,电磁阀开启,燃气经下燃烧器未能点燃而进入炉膛,使炉膛的燃气与空气的混合比达到爆炸极限,引发炉膛爆炸。这是一起在锅炉点火启动过程中炉膛的混合气体达到爆炸极限遇明火而发生爆炸的案例。简评 我国的锅炉安全规程明确规定,燃油、燃气、燃煤粉的锅炉必须设置点火程序控制,就是为了防止锅炉在点火启动时发生炉膛爆炸。点火前应对炉膛进行吹扫,将炉膛内可能存在可燃气体清除干净;在此基础上点火器才能点燃;点火监测器监测到火焰后,燃气管道上的电磁阀才能自动开启。如果点火失败,点火程序必须从新启动。钓鱼台国宾馆锅炉炉膛爆炸,是由于火焰监测的逻辑控制将与门结构接成或门结构,1只点火器点燃而电磁阀打开,使炉膛中的混合物达到爆炸极限,遇明火发生爆炸。
UID20668 帖子361 精华1 积分值1060 分 鲜花2 朵 臭蛋0 个 质量币2 枚 注册时间2007-9-14 最后登录2011-2-28 查看详细资料TOP nwdshl
认证会员帖子361 精华1 积分值1060 分 鲜花2 朵 臭蛋0 个 质量币2 枚 注册时间2007-9-14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 沙发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12-16 10:00  只看该作者 上海沪东中华造船公司龙门起重机倒塌事故1.事故概况2001年7月17日8:00左右,在上海沪东中华造船公司的船坞工地,由上海电力建筑公司等单位承担安装的600t×170m龙门起重机在吊装主梁过程中,主梁发生倒塌事故,造成36人死亡,2人重伤,1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8000多万元。龙门起重机的结构主要由主梁、刚性腿、柔性腿和行走机构组成。该起重机轨距170m,主梁下底面至轨面的高度77m,主梁高度10.5m,长度186m,重约3050t(含上、下小车)。正在安装的主梁分别利用龙门起重机自身行走机构、刚性腿以及主梁17号分段的总成(高87m,重900多t,迎风面积1300m2,由4根缆风绳固定)与自制塔架作为2个液压提升装置的支撑架,采用同济大学的计算机控制液压千斤顶同步提升工艺技术进行整体提升安装。2001年7月17日早7:00,施工人员按施工指挥人员的布置,通过陆侧(远离黄浦江一侧)和江侧(靠近黄浦江一侧)卷扬机先后调整刚性腿的两对内、外两侧缆风绳。现场测量员利用经纬仪监测刚性腿顶部的基准靶标志,并通过对讲机指挥两侧卷扬机操作工放缆作业。放缆时先放松陆侧内缆风绳。当刚性腿出现外偏时,通过调松陆侧内缆风绳,减少外侧拉力进行修偏,直至恢复原状态。经过10余次放松与调整,陆侧内缆风绳处于完全松弛状态。此后,采取同样方法和相近的次数,将江侧内缆风绳调整为完全松弛状态。约7:55,地面人员正要通知上面作业人员推移江侧缆风绳时,测量员发现基准标志逐渐外移,并逸出经纬仪观察范围,同时现场人员也发现刚性腿不断地向外侧倾斜。随后,刚性腿倾覆,主梁被拉动横向平移坠落,另一端塔架也随之倾倒。2.事故分析经调查分析,造成此次事故的原因如下:1)刚性腿在缆风绳调整过程中受力失衡是事故的直接原因。在吊装主梁过程中,由于违规指挥与操作,在未采取任何安全措施情况下,放松内侧缆风绳,致使刚性腿向外侧倾倒,并依次拉动主梁、塔架向同一侧倾坠、垮塌。2)施工中违规指挥是事故的主要原因。施工现场指挥在发生主梁上小车碰到缆风绳需要更改施工方案时,违反吊装工程方案中关于“在施工过程中,任何人不得随意改变施工的作业要求。如有特殊情况进行调整必须通过一定的程序以保证整个施工过程安全”的规定。而现场指挥人员未按程序编制修改作业指令和逐级报批,而且在未采取任何安全保障措施的情况下,下令放松刚性腿内侧的两根缆风绳,导致事故发生。3)吊装工程方案不完善、审批把关不严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吊装工程方案中未能提供规范的、齐全的施工阶段结构倾覆稳定的验算资料;对沪东厂600t龙门起重机刚性腿的设计特点,特别是刚性腿顶部外倾710mm后的结构稳定性未能予以充分重视;对主梁提升到47.6m时,主梁上小车碰撞刚性腿内侧缆风绳这一可预见的问题未予考虑,在此情况下如何保持刚性腿稳定的这一关键施工过程却无定量的控制要求和操作要领。吊装工程方案及作业指导书编制后,虽经按规定的程序进行了审核与批准,但有关人员及审批单位均未能发现有关问题,使得吊装工程方案和作业指导书在重要环节失去了指导作用。4)施工现场缺乏统一严格的管理,安全措施不落实是事故伤亡扩大的原因。(1)施工现场组织协调不力。在吊装过程中,施工现场甲、乙、丙三方立体交叉作业,但没有形成统一、有效的组织协调机构对现场进行严格管理。在7月10日主梁提升前,仓促成立的“600t龙门起重机提升组织体系”由于机构职责不明、分工不清,并未起到施工现场总体调度和协调作用,致使施工各方不能有效沟通。乙方在决定更改施工方案放松缆风绳后,并未正式告知现场施工其他各方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甲方也未明确将7月17日的具体作业情况告知乙方,导致23名在刚性腿内作业的职工死亡。(2)安全措施不具体、不落实。在制定有关安全措施时没有针对吊装施工的具体情况,由各方进行充分研究并提出全面、系统的安全措施,有关要求中既没有对各方必要人员在现场作出明确规定,也没有关于现场人员如何进行统一协调管理的条款。施工各方均未制定相应程序及指定具体人员对会上提出的有关规定进行具体落实,例如为吊装工程制定的工作牌制度基本未落实。简评 上海沪东中华造船公司龙门起重机倒塌事故,是我国伤亡人数最多、经济损失最严重的一次起重机事故。我们一些领导年年讲安全,月月讲安全,天天讲安全,而安全事故,特别是一些特大安全事故还是时有发生,应该引起有关领导及相关部门的深思!特种设备安全工作也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想,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坚决杜绝有章不循、违章指挥,凭经验办事和侥幸心理。上海沪东船厂起重机倒塌事故就是违章指挥的结果。 西安枫叶新都市工地塔吊倾覆事故1.事故概况2002年11月18日13:35,在高新区枫叶新都市B区5号楼工程施工时,塔吊在顶升作业过程中,因指挥人员违章指挥操作变幅小车,操作人员在指挥人员的指挥下,违章操作变幅小车,调整吊臂平衡,使塔吊平衡失稳,导致塔吊吊臂、操作平台整体倾翻,从55m高处坠落,在塔上2名操作人员随塔吊吊臂一起坠落,当场死亡。在地面作业的2名工人也被坠落的塔臂当场砸死。塔吊司机在塔臂倾覆瞬间从驾驶室跳至塔身扶墙处,手臂折断。直接经济损失80余万元。2.事故分析经调查事故原因如下:1)塔吊在顶升过程中,指挥人员违章指挥操作变幅小车,操作人员在指挥人员的指挥下操作变幅小车,调整吊臂平衡,引起塔吊平衡失稳,导致吊臂倾覆。违章作业是事故的直接原因。2)塔吊司机(塔吊顶升的指挥人员)1999年底私自改动电路,取消了原塔吊的液压顶升时和操作室的变幅操作系统的自锁装置,埋下了重大事故隐患。致使在违章操作时自锁系统不起作用,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3)塔吊的所有人,将塔吊交给雇佣司机管理操作,疏于安全教育和监督检查,未及时发现和制止司机改动塔吊的安全装置,造成设备存在重大安全隐患。4)塔吊使用单位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检测单位、监理单位的工作不到位也是事故发生的原因。简评 此次事故原因简单,塔吊司机擅自改动设备安全装置,在施工作业中又违章指挥,导致重大伤亡事故。在特种设备安全领域里,因操作人员素质低下或违章操作导致设备事故是使用环节中的主要问题。《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明确规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进行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和培训,保证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作业知识。作业人员应严格执行特种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有关安全规章制度。特种设备的作业人员的持证率是反映作业人员素质的一个方面,不是作业人员素质的全面。所以,在作业人员的培训与考核中,真正作到应知应会。无须讳言,在作业人员的培训与考核中确存在一些不尽人意之处。一些特种设备,特别是电梯的操作人员,取证与取证前无明显提高。我们的培训与考核应在提高素质上下功夫。 云南谷拉水电站起重机倾覆事故1.事故概故2005年8月1日5:00左右,云南省文山州富宁县谷拉天生桥水电站建设工地发生一起门座式起重机倾覆事故。谷拉水电站位于普厅下游的谷拉河段内,是普厅河干流梯级规划的第六梯级水电站,装机容量2×20MW发电机组。工程总投资1.8亿元。工程大坝由中国水利水电工程集团总公司第八工程局二分局中标。为了施工需要,二分局成立了谷拉施工局。事故设备系DMQ450/30型门座式起重机,起重量30t。主要用于水电站建设工地吊装和大坝混凝土浇灌施工作业。谷拉施工局在例行检查中,发现起重机的变幅钢丝绳局部出现扭曲变形和股散现象,决定更换变幅钢丝绳,并列入“门机大臂”抢修计划。8月1日上午,谷拉施工局分管机电设备的副局长组织门机操作人员20余人更换变幅钢丝绳。由于库存新的变幅钢丝绳仅有400m,而实际需要480m,为达到更换的目的,临时改变更换方法,将起重臂竖起,以缩短变幅钢丝绳安装长度。将原来平放于地面的起重臂升起并左转90°停靠在2号坝顶边缘(标高355m)上,欲将坝顶作为起重臂支撑点,再将原已穿好的8道钢丝绳拆除,重新穿绕。当起重臂升起转向2号坝体斜靠在2号坝顶边缘时,由于起重机与2号坝距离过近(5.5m),造成起重臂29m悬空,改变了起重臂的平衡关系,形成了反方向的倾翻力矩。随着已穿好的8道变幅钢丝绳的逐一回撤松解,斜靠在2号坝体顶端的起重臂因自重作用。对门式起重机的倾翻力矩逐步加大。当最后一道变幅钢丝绳松开时,起重臂完全斜靠在2号坝顶边缘,其倾翻力矩达到最大值(23.812t?m),加上原有倾翻力矩,使整体倾翻力矩高达307.07t?m,超过了门机303.20t?m的稳定力矩。15:00许,变幅钢丝绳回撤到最后1道时,钢丝绳发生跳槽,被起重臂顶端滑轮卡住。当操作人员爬到起重臂上查看时,钢丝绳突然向后滑动,门座式起重机后仰失去平衡,从标高341m的3号坝体翻入标高331m的4号坝体,致使门座式起重机整体倾覆。造成在门机上作业的10名作业人员当场死亡,1名在送医院途中死亡,3名在抢救中死亡,4名受伤。此次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90万元。2.事故分析经调查分析,此次事故的原因是:1)门座式起重机在更换起重臂变幅钢丝绳过程中,将起重臂搁置在高于起重臂根铰点的2号坝的坝顶上,支撑点处于起重臂重心与根铰点之间且靠近根铰点。当松开变幅钢丝绳时,起重臂自重产生对起重机整机的倾覆力矩。此时,连同平衡重的自重形成的同方向的力矩超过了起重机整机自重的稳定力矩,是事故的技术原因,也是事故的直接原因。2)现场作业指挥人员,在维修更换起重臂变幅钢丝绳的过程中,擅自更改起重臂支撑于地面的作业方法,盲目采用未经论证且未采取有效保护措施的作业方案,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3)事故设备是20世纪50年代的产品,已属报废设备。施工单位不向监督机构告知,对设备失于安全监督,是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简评 3起事故的主要原因均是施工作业现场指挥人员违章指挥、作业人员违章操作而造成的。纵观20年来起重机事故,倾覆事故是起重机事故主要事故类型之一。这种倾覆事故又发生于起重机的安装、维修和拆卸过程中。昭示一个问题,监察部门、检验检测机构的监察、检验的着眼点应放在哪些环节值得考虑。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检验的最终目的是保证设备的安全。在这些多发起重机倾覆事故的环节中,应加大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开展监督检查和检验检测工作。事故率是标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的发展与成就,如何杜绝或减少群死群伤的特大事故的发生才是我们追求的主要目标。转自安徽省特种设备检测院
UID20668 帖子361 精华1 积分值1060 分 鲜花2 朵 臭蛋0 个 质量币2 枚 注册时间2007-9-14 最后登录2011-2-28 查看详细资料TOP nwdshl
认证会员帖子361 精华1 积分值1060 分 鲜花2 朵 臭蛋0 个 质量币2 枚 注册时间2007-9-14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 硬座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12-16 10:07  只看该作者 天津第一棉纺厂锅炉爆炸事故1.事故概况1955年4月25日,天津第一棉纺厂1台锅炉在运行中发生了爆炸,爆炸部位发生在下锅筒纵向铆接连接处,上下锅筒间的连接管飞出75m,烟囱严重破坏。锅炉爆炸造成的人员伤亡,既有该厂职工,也有市民,其中死亡8人,重伤17人,轻伤52人,直接经济损失37万元。发生爆炸的锅炉是日本制造的田熊式锅炉,汽包的纵、环缝采用铆接连接;最高许用压力2.5MPa,蒸发量20t/h。2.事故原因经分析,锅筒的开裂是由于锅筒铆接处钢板发生苛性脆化造成的。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该厂管理混乱。一是领导严重忽视安全,对锅炉存在的问题不予应有的重视。该锅炉从当年2月始漏水而且日趋严重,到3月底下锅筒接缝处的裂纹深达33mm,漏水的长度已达2m多,到4月份锅炉漏水量已达1.5t/h以上。该厂对此严重缺陷未及时修理。二是锅炉运行管理水平低,锅炉水质低劣,锅水相对碱度过高,是造成锅筒钢板产生苛性脆化主要原因之一。简评 此次事故是新中国成立后首起锅炉大事故。由于这起事故促发了我国锅炉安全监察机构的成立。从这一角度看,此次事故对于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的深入与发展功不可没。锅炉钢板发生苛性脆化必须具备3个条件:(1)钢板冷加工变形的残余应力已超过钢板的屈服限,钢板铆接时所形成的残余应力已超过钢板屈服限;(2)钢板连接间存在缝隙,两张钢板采用铆接是物理连接,存在缝隙是必然的;(3)必须有腐蚀介质―NaOH的存在,三者缺一不可。防止苛性脆化惟有控制锅水中的NaOH浓度。对此,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制订的低压锅炉水质标准中,都限定了锅水中的相对碱度不超过20%,以防止产生苛性脆化。  内蒙古喇嘛湾电厂锅炉爆炸事故1.事故概况1975年6月3日,内蒙古喇嘛湾电厂发电用的锅炉发生爆炸。该锅炉为英国制造的拔伯葛型锅炉,锅筒由3节筒节和2个封头铆接而成,设计参数为:蒸发量7t/h,工作压力1.03MPa。运行40年后移装在喇嘛湾电厂,并且进行了改造,加大了受热面,使蒸发量提高到12t/h,最高使用压力上升到1.37MPa。改造后锅炉运行2368h后在运行中突然发生爆炸。锅炉爆炸后,右侧锅筒飞出45m以外,全部过热器管和部分排管砸弯变形,锅炉钢架及锅筒横梁全部弯曲,锅炉间厂房大部坍塌,附近一些厂房及办公室也遭到爆炸冲击波破坏。直接经济损失达80万元,幸未造成人员伤亡。2.事故分析经宏观检查,锅炉爆炸后,锅筒前段有一条长达1571mm贯穿性爆破口,锅筒的前封头与筒体连接铆钉全部被切断。铆钉孔因剪切挤压有塑性变形,铆钉孔变成椭圆形,且有放射状裂纹。主爆破口的铆缝搭接面有白色盐垢;主爆破口区域的铆钉孔有放射性状裂纹,最长已达44mm;主爆破口处的铆钉断口陈旧、呈赤褐色,具有明显的层断纹络,属无塑性变形的平齐断口,筒体壁厚未有明显减薄,基本属于脆性断口。事故后对爆炸锅筒的材质的力学性能、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未发现异常。在对主爆破口的铆钉孔做微观检查时,裂纹边缘齐钝,裂区与非裂区的金相组织均为珠光体加铁素体,晶粒度8级,未发现有过热或淬硬性组织存在。在裂纹的延伸方向有许多二次分枝裂纹,且沿铁素体晶粒边界扩展,形成网络状晶间裂纹,大大削弱了金属内部晶粒间的联系,而且裂纹末端尖锐,有明显向晶间发展趋势。经对事故分析,此次锅炉爆炸类型属于苛性脆化断裂。3.事故原因1)锅水的相对碱度过高。锅炉移装投入运行后,对锅水的相对碱度控制不严,锅水相对碱度高达43%,超过国家标准1倍以上,使锅炉铆接缝产生苛性脆化提供了必要条件。2)擅自提高锅炉工作压力。锅炉在移装时,擅自将压力从1.03MPa提高到1.37MPa。事故发生后,经应力测试,当压力达到1.37MPa时,筒体的应力提高了35%,接近了材料的屈服点,加速了苛性脆化的发生。3)锅筒存在的缺陷未及时消除。锅炉大修时曾发现锅筒铆缝有两处渗漏,但未及时修理消除。检修后又进行了两次违章水压试验,压力高达1.72MPa,加速了铆缝的渗漏。4)违章操作。操作人员经常将锅炉的压力控制在1.27~1.47MPa范围,有时竟使锅炉压力上升到1.57MPa以上;当锅炉出现故障,又突然降至0.2MPa以下。再加上锅炉经常发生缺水现象,且处理不当,导致锅筒壁温变化快,应力变动频繁。简评 锅筒采用铆接或受热面管与锅筒(管板)采用胀接连接方式,发生苛性脆化的三要素中的两个要素必然存在,即冷加工形成的残余应力已达到材料的屈服限以及两连接件间存在缝隙。为了防止产生苛性脆化,唯一可以控制的就是锅水的相对碱度。我国的锅炉水质标准要求不超过20%,而喇嘛湾电厂的锅水相对碱度却高达43%。另外,该厂擅自增加受热面,提高工作压力,也是导致事故的重要原因。所以,1982年国务院颁发的《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规定,对锅炉的重大改造(动受热面)应经安全机构审核备案,以防止擅自改变运行参数。   湖北大同湖农场糖厂锅炉爆炸事故1.事故概况1978年10月13日,湖北大同湖农场糖厂一台连续运行仅18个月的KZL4-1.27型锅炉,在工作压力为1.11MPa下突然发生爆炸。锅炉从后管板上部扳边处撕开,27t重的锅炉本体向前冲出10多m远,遇到地面障碍后翻了跟斗,形成炉底朝天。156?O锅炉房全部摧毁,临近厂房和设备等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1人死亡,4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4万余元。2.事故分析经现场检查,爆炸从锅炉后管板扳边弯曲处上方撕开而发生的。破口长度1.71m,管板上部月牙形部分被撕裂向下翻转贴在管板上;后管板上部的四块角板拉撑全部与管板脱开,在角板拉撑的断口有明显的水垢和水锈;角板拉撑与管板连接的焊缝尺寸远未达到设计要求,而且焊缝金属与角板熔合性也差;压力表、水位表及安全阀均遭破坏;锅内水垢不严重。爆炸前运行中水位、压力正常,安全阀未动作。经对1.71m的断口分析,断口明显分为两部分:靠近内壁(宽度约为1.4~10.3mm)表面光滑亮晶,有不规则的台阶;在靠近内表面个别部分,有疲劳裂纹源和疲劳前沿线。靠近外部断口呈纤维状,表面较粗糙,方向性明显,无台阶过度平面,是爆炸时撕开的韧性断口。以上特征是较为明显的疲劳断口。对管板材质进行化验,结果证明不是16Mng,而是16MnCu。3.事故原因1)角板拉撑与后管板连接焊接质量低劣,焊缝尺寸远未达到设计值,且熔合差,强度严重不足,锅炉运行中拉裂后渐渐断开,使管板成为没有拉撑加强的平板,应力急剧上升,再加上管板扳边处的附加应力,叠加后的高应力作用管板扳边弯曲处的内侧。2)锅炉间断运行,启停次数多,压力波动频繁,造成扳边处的高应力周期性变化。3)管板材质成分含有铜,这种材料具有热脆性和较大的缺口敏感性,促使材料产生裂纹并迅速扩展,直至不足以承受锅炉压力,便发生没有任何先兆的突然爆炸。简评 此次爆炸定性为大应力低周疲劳破坏。焊接质量低劣是事故的主要原因,用错材料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在当时对此次事故讨论分析中,提出了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强度问题。前管板下部人孔平板部分,既没有进行强度计算(当时强度标准没有给出计算方法),也无加强结构,上万台这种型号的锅炉运行是否安全。一些锅炉制造单位、科研院校做了不少实验研究工作,在结构上也采取一些措施。为此,在制订JB3622―84《锅壳式锅炉受压元件强度计算》标准时,明确给出了人孔平板部分的强度计算方法,以确保该部分的强度。转自安徽特种设备检测院
UID20668 帖子361 精华1 积分值1060 分 鲜花2 朵 臭蛋0 个 质量币2 枚 注册时间2007-9-14 最后登录2011-2-28 查看详细资料TOP nwdshl
认证会员帖子361 精华1 积分值1060 分 鲜花2 朵 臭蛋0 个 质量币2 枚 注册时间2007-9-14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 板凳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12-16 10:13  只看该作者 北京东方化工厂罐区爆炸事故1.事故概况1997年6月27日21:00左右,北京东方化工厂储罐区发生爆炸和火灾事故。北京东方化工厂储运分厂油品车间罐区发生易燃易爆气体泄漏。21:10左右,罐体操作室可燃气体报警器报警;21:15左右油品罐体操作员及油品调度员检查气体泄漏源。在2人查找气体泄漏源的过程中,可燃气体继续泄漏,并随之迅速扩散与空气混合,达到可燃气体爆炸极限。21:26,混合气体遇明火(或静电)发生空间爆炸,查找泄露源的2名人员当场死亡。由于可燃气扩散到卸油泵房内,空间爆炸火源从门窗窜入泵房内,立即引起卸油泵房大爆炸,房盖及墙壁向外倒塌。第一次空间大爆炸时,冲击波将乙烯罐区的球罐及保温层、部分管线摧毁破坏,造成乙烯罐区发生大火。随后,乙烯罐区附近的其他管线相继被烤破裂,大量乙烯泄漏。21:42左右,乙烯罐区的B罐发生解体性爆炸。爆炸瞬间爆炸物在罐区上空形成巨大火球并以“火雨”方式向四周抛散。B罐爆炸残骸沿B罐爆破口反方向呈扇形向西北飞散,打坏管网的油气管线引发大火。乙烯罐区相临B罐的A罐,在爆炸冲击波的作用下向西推倒,A罐底部物料出入口管线断开,大量液态乙烯从管口喷出燃烧。在大火的烘烤下,A罐罐内压力升高,球罐顶部鼓起并形成一个较大的T形裂口。同时,乙烯罐区的C、D罐,其物料出入管线也相继破坏,大量的液态乙烯喷出燃烧,造成更大范围的火灾。此次事故过火面积达9.8万?O,大火烧毁罐区内6个10000m3的立式储罐,其中轻柴油罐2个,石脑油罐4个;12个1000m3加氢汽油和裂解油气储罐。在压力罐区的13个球罐中的乙烯B罐解体性爆炸;A罐翻倒,顶部鼓包并开裂;乙烯C、D罐的6、7号柱腿被烧变形;A、C、D罐物料进出口管线断裂;充装C5的球罐因过火严重,在其赤道板上缘附近形成一个长约3m的鼓包开裂;罐区内其他储罐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坏。同时由于事故的燃烧与爆炸,还造成罐区北侧的卸油泵房倒塌,卸油1#栈桥和罐区周围建筑物部分摧毁,部分火车罐车被掀离铁轨或被烧损。此次事故造成9人死亡,39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17亿人民币。2.事故分析经过大量调查取证,采用计算机模拟分析,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操作工误操作所致。操作工在从铁路罐车经油泵向储罐卸轻柴油时,由于开错了阀门,使轻柴油进入了满载石脑油A罐,导致约637m3石脑油从A罐顶气窗溢出。溢出的石脑油及其油气在扩散中遇到明火,产生第一次爆炸和燃烧,继而引起罐区乙烯罐等其他罐的爆炸和燃烧。1)阀门状态。调查发现,卸轻柴油前石脑油A罐是满罐,而卸油管通往石脑油A罐的2道阀门均处于开启状态,通往轻柴油罐的总阀门呈关闭状态。因此,卸轻柴油时,不能进入轻柴油罐,只能进入石脑油A罐,导致石脑油从顶部溢出。2)石脑油A罐基础及附近地面被烧变色。石脑油A罐罐体无破裂,而放火堤内数千平方米的石灰石地面2/3被积油烧至变色,其中一半变成白色石灰;A罐基础烧裂并露出钢筋。上述情况只能在地面上存有大量积油燃烧才能出现,而其他油罐着火后,防火堤内的地面和基础完好。3)经对事故现场建筑物破坏情况,现场所有人员位置,特别4遇难者遇难位置,中心计算机记录的压力变化,地下排水系统爆燃痕迹,现场人证材料以及微量化学分析,经爆炸实验室计算机模拟,确认事故是石脑油泄漏引起的。东方化工厂安全生产管理混乱,岗位责任制不落实,罐区自动控制水平低是事故的间接原因。简评 这是我国发生的最大一起特种设备火灾爆炸事故,直接经济损失过亿,发生的时机恰是香港回归祖国前两三天,事故现场满目疮痍,目不忍睹,造成了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操作工一次小小的操作失误,却引发了如此大的灾难,给国家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和人员伤亡,令人深思!此次事故虽是操作人员操作失误造成的,与近年来我国相继发生多起特大矿难事故相联系,却难以掩盖在企业、在一些主管部门、职能部门、甚至当地政府安全生产管理的缺失。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付出学费虽然不能避免,但总不能一而再,再而三不停付学费。在付出高额代价之后,在确实作到痛定思痛,不要让代价付诸东流。  重庆天原化工总厂压力容器爆炸事故1.事故概况2004年4月15日21:00,重庆天原化工总厂氯氢分厂1号氯冷凝器列管腐蚀穿孔,造成含铵(NH+4)盐水泄漏到液氯系统,生成大量易燃的三氯化氮。4月16日凌晨发生排污罐爆炸,1:33全厂停车;2:15左右,排完盐水4h后的1号盐水泵在停止状态下发生粉碎性爆炸。16日17:57,在抢险过程中,突然听到连续2声爆响,经查是5号、6号液氯储罐内的三氯化氮发生了爆炸。爆炸使5号、6号液氯储罐罐体破裂解体,并将地面炸出1个长9m、宽4m、深2m的坑。以坑为中心半径200m范围内的地面与建筑物上散落着大量爆炸碎片。此次事故造成9人死亡,3人受伤,15万名群众疏散,直接经济损失277万元。2.事故分析经调查分析确认,爆炸直接因素的关系链是:氯冷凝器列管腐蚀穿孔→盐水泄漏进入液氯系统→氯气与盐水中的铵反应生成三氯化氮→三氯化氮富集达到爆炸浓度→启动事故氯处理装置因震动引爆三氯化氮。1)直接原因(1)设备腐蚀穿孔导致盐水泄漏,是造成三氯化氮形成和富集的原因。根据重庆大学的技术鉴定和专家分析,造成氯气泄漏和和含铵盐水流失是1号氯冷凝器列管腐蚀穿孔。列管腐蚀穿孔的主要原因是:①氯气、液氯、氯化钙冷却盐水对氯气冷凝器存在的腐蚀作用;②列管内氯气中的水分对碳钢的腐蚀;③列管外盐水中由于离子电位差对管材产生电化学腐蚀和点腐蚀;④列管和管板焊接处的应力腐蚀;⑤使用时间较长,并未进行耐压实验,对腐蚀现象未能在腐蚀和穿孔前及时发现。1992年和2004年1月该液氯冷冻岗位的氨蒸发系统曾发生过泄漏,造成大量的铵进入盐水,生成了含高浓度铵的氯化钙盐水。1号氯冷凝器列管腐蚀穿孔,导致含高浓度的氯化钙盐水进入液氯系统,生成并大量富集具有极具危险的三氯化氮,演变成16日的三氯化氮大爆炸。(2)三氯化氮富集达到爆炸浓度和启动事故氯处理装置造成振动引起三氯化氮爆炸。调查证实,厂方现场处理人员未经指挥部同意,为加快氯气处理速度,在对三氯化氮富集爆炸危险性认识不足情况下,急于求成,判断失误,凭借以前操作处理经验,自行启动了事故氯处理装置,对4号、5号、6号液氯储罐(计量槽)及1号、2号、3号汽化器进行抽吸处理。在抽吸过程中,事故氯处理装置水封处的三氯化氮与空气接触并振动,首先发生爆炸,爆炸形成的巨大能量通过管道传递到液氯储罐,搅动和振动了液氯储罐中的三氯化氮,导致了液氯储罐内的三氯化氮爆炸。2)间接原因(1)该厂压力容器设备管理混乱,技术档案资料不全。2台氯液气分离器未见任何技术资料和检验报告。发生事故冷凝器1996年3月投入使用,2001年1月才进行首次检验,但未进行耐压实验。也无近2年维修、保养和检查记录,致使设备腐蚀现象未能及早发现采取措施。(2)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2004年2月12日,集团分司与该厂签定了安全生产责任书,但该厂未能将目标责任分解到厂属各相关单位。(3)安全生产整改监督检查不力。该厂“2?14”氯化氢泄漏事故后,引起了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作出了重要批示。为此,重庆化医控股集团公司与该厂虽然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未能认真从管理查找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在责任追究上,以经济处罚代替行政处分,有关责任人员未能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另外,整改措施不到位监督检查力度不够,以致于安全方面存在的隐患未能有效的整改。“2?14”事故后,本应增加盐酸合成尾气和四氯化碳尾气的监控系统,直到“4?16”事故发生时尚未配备。简评 此次事故直接原因因氯冷凝器列管腐蚀泄漏,含高浓度铵的盐水进入液氯系统,生成极易爆炸的三氯化氮且迅速富集,以及人为处理措施不当所致,但人为的因素不是主导因素。有关专家在《关于重庆天原化工总厂“4?16”事故原因分析报告的意见》中指出,目前国内对三氯化氮爆炸机理、爆炸条件缺乏相关技术资料,避免三氯化氮爆炸的相关技术标准尚不够完善。因含高浓度铵的氯化钙盐水泄漏到液氯系统,导致爆炸事故在我国尚属首例。此次事故表明对三氯化氮爆炸的处理,确实存在很大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和不可预见性。目前,全国氯碱行业尚无对氯化钙盐水中铵含量定期发分析的规定。该厂氯化钙盐水10多年未更换也未进行过检测,造成盐水中的铵不断富集,生成了大量三氯化氮创造了条件,为爆炸留下隐患。转自安徽特种设备检测院
UID20668 帖子361 精华1 积分值1060 分 鲜花2 朵 臭蛋0 个 质量币2 枚 注册时间2007-9-14 最后登录2011-2-28 查看详细资料TOP nwdshl
认证会员帖子361 精华1 积分值1060 分 鲜花2 朵 臭蛋0 个 质量币2 枚 注册时间2007-9-14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 地板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12-16 10:14  只看该作者 山东平阴鲁西化工第三化肥公司尿素合成塔爆炸事故1.事故概况2005年3月21日21:26,山东省平阴县鲁西化工第三化肥公司尿素合成塔发生爆炸事故,死亡4人,重伤1人,经济损失惨重。1)事故设备的基本情况。该公司的尿素合成塔是南京化工工业集团公司化工机械厂1999年的产品,2000年投入使用。设计工作压力21.57MPa,设计温度195℃,实验压力27.26MPa,公称容积37.5m3,工作介质为尿素溶液和氨基甲酸铵。尿素合成塔由10节筒节和上下封头组成。筒节内径1400mm,壁厚110mm,总长26210mm。筒节为多层包扎结构,层板为15MnVR,及16MnR,内衬为8mm的尿素级不锈钢;顶部为20MnMo球形锻件,衬里为堆焊大于8mm的尿素级不锈钢;底部为19Mn6球形封头,衬里为堆焊大于8mm的尿素级不锈钢;端部法兰与顶盖采用双头螺栓连接,密封形式为平面齿形垫结构。2)事故概况。尿素合成塔塔身爆炸成3节,事故第一现场残存塔基、下封头和第10节整体向西南倾斜15°,合成塔南侧5m处6层主厂房坍塌;西北侧20m处2层厂房坍塌;北侧、东北侧装置受合成塔爆炸影响,外隔热层脱落;东侧2个碱洗塔隔热层全部脱落;冷却排管系统全部损坏。合成塔第9筒节落入南侧主厂房三层一个房间内。筒体两端的多层包扎板局部变为平板,层与层之间分离;筒节环缝处多数层板上有明显的纵向裂纹,爆破口多处呈不规则的裂纹状。第8节以上至上封头,向东北方向飞过一排厂房,上封头朝下斜插入土,距塔基91m。在第8节筒节环焊缝处的筒板上纵向撕裂350mm长;长约850mm的多层板分层,断裂处焊缝呈不规则状。2.事故分析1)引发尿素合成塔爆炸的直接原因是塔体材料(包括焊缝)的应力腐蚀开裂。应力腐蚀开裂导致塔体承载截面严重减少,尤其是发生在爆炸筒节处环焊缝上侧的应力腐蚀开裂使得该处的承载截面急剧下降,最终产生快速断裂,引起塔内介质迅速泄漏,引发塔内介质爆沸和筒节爆炸。2)塔体在制造过程中,改变了衬里蒸汽捡漏孔的原设计。采取了在盲板上锥螺纹后再将检漏管拧入连接,这一改变导致氨渗漏检测介质和检漏蒸汽渗漏到多层层板的缝隙中,从而引起塔体层板材料严重应力腐蚀。3)引起塔体材料的应力腐蚀另一诱因是在制造过程,盲板材料为Q235-A的纵向焊缝未焊满,采取了连接点焊所代替,进一步加剧了氨渗漏检测介质和检漏蒸汽向塔体多层层板间渗漏与扩散。简评 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制造过程中改变原设计,导致氨渗漏检测介质和检漏蒸汽渗漏到塔体多层层板间,造成塔体应力腐蚀开裂。1995年河北迁安化工厂曾发生了我国首例多层包扎尿素合成塔爆炸事故,其合成塔的结构形式与本次事故的合成塔完全一样,而且是同一制造厂家。同一厂家的同一产品,一而再发生事故,值得深思!1995年的迁安合成塔爆炸事故一些相关职能机构未能作出恰当的结论与处理,在锅炉局的锅炉压力容器事故档中连一纸记录都没有保存。还有多少同一类型的产品在运行,是否存在相类似的安全隐患,制造厂家、监督机构有无采取相应措施,不希望迁安事故、平阴事故再次发生。转自同上
UID20668 帖子361 精华1 积分值1060 分 鲜花2 朵 臭蛋0 个 质量币2 枚 注册时间2007-9-14 最后登录2011-2-28 查看详细资料TOP nwdshl
认证会员帖子361 精华1 积分值1060 分 鲜花2 朵 臭蛋0 个 质量币2 枚 注册时间2007-9-14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 6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12-16 10:18  只看该作者 天津大港电厂锅炉炉膛爆炸事故1.事故概况1979年3月1日,天津大港电厂1台300MW发电机组亚临界锅炉在运行中发生炉膛爆炸。该锅炉系从意大利进口,额定蒸发量为1025t/h,额定蒸汽压力17.8MPa,额定蒸汽温度540/540℃。事故发生前,锅炉控制室接到中心调度室的命令,要求发电机组减负荷20MW,在尚未进行操作,发现锅筒水位下降,蒸汽压力下降到10MPa。而燃油和总风量却同时上升,燃油量由43t/h增至50t/h,各风压表指示均达最大值。锅炉操作人员发现异常,立即进行处理,给水切为手动,水位由-100mm调整到正常水位;主控制器切为手动未成;燃油切为手动,燃油量回落到43t/h。在进行处理的同时又发现,2台送风机导向板开度已达100%,所有风压表指示已达最大值;火焰电视显示无火焰,2个火焰扫描器指示灯却亮着,当即按下电视伸进按钮以消除摄影机未伸进的可能性,火焰扫描器指示灯仍然未灭,当即判断燃烧不正常是由于送风挡板自动失灵,进风量过大造成。将送风自动切为手动,并将挡板关小。由于燃烧不好,汽压继续下降,负荷也自动下降。当送风挡板关到40%位置时,各风压表指示仍在最大值附近摆动。此时一声巨响,发生炉膛爆炸,“火焰故障”自动跳闸。事故发生后,炉膛甲乙两侧燃烧器的风箱的风道均被炸开,甲侧比乙侧严重;甲侧空气预热器出口风道变形,乙侧空气预热器出口风道破裂;烟气再循环入口烟道和部分伸缩节也有损坏;燃油变压器的电缆遭到破坏。直接经济损失40万元,停发电半年。2.事故分析1)锅炉烟道出口挡板既无操作机构,又无固定装置,锅炉运行时烟道挡板自行关闭。由于锅炉运行时烟道产生震动,而烟气流动时对挡板形成一个自行关闭的趋势。同时,挡板结构上10个中轴的曲臂和公共连杆自重较大,对挡板也产生一个自行关闭的力矩。挡板关闭后,炉膛燃烧产物无法排出,造成炉膛压力升高,燃烧恶化。由于正常燃烧工况遭到破坏,蒸汽压力和负荷下降,自动调节系统动作,加大给油(由43t/h增至50t/h)和进风(各风压表指示均达最大值),进一步恶化了燃烧工况,造成炉膛灭火。灭火后并未立即切断给油与进风,使炉膛中的油与空气混合物达到爆炸极限。此时炉膛第一层燃烧器的点火装置仍在运行以及炉膛灭火后炉墙的高温蓄热,引起炉膛爆炸,是一起典型炉膛灭火而引发的炉膛爆炸事故。2)炉膛超压保护装置未投入使用。该锅炉设计有炉膛超压保护装置,从试运行直至事故前,该保护装置由于未调试好,一直未投入使用。按超压保护要求,当炉膛压力超过6kPa时,自动立即切断给油与送风。但由于未投入炉膛超压保护装置,烟道挡板关闭,炉膛压力超过了规定值,无法自动切断给油与送风,进一步恶化了燃烧工况,造成灭火爆炸。3)燃烧器的火焰扫描器灵敏度未进行调整,不能反映燃烧器运行状态。当燃烧恶化,电视显示无火焰时,火焰扫描器的指示灯却依然亮着。为操作人员正确判断延误了时间。4)由于相关保护装置或未投入,或灵敏度未调试,不能为操作人员判断提供正确信息,致使操作人员错误判断炉膛燃烧不好是由于送风机挡板失灵所致,错过了采取紧急措施的时机。简评 锅炉发生炉膛爆炸必须具备3个条件:一是燃料是以气态形态存在炉膛中,发生炉膛爆炸的锅炉应是以油、可燃气体或煤粉为燃料;二是燃料与空气的混合比达到了爆炸极限,不同燃料的爆炸极限不同。爆炸极限的范围是从下限到上限之间,低于下限,或高于上限,均不会发生爆炸;三是存在点燃混合物的温度。3者缺一不可。燃油、燃气、燃煤粉锅炉在锅炉点火启动过程或锅炉运行突然灭火,就可能形成炉膛爆炸3个条件同时存在。天津大港电厂炉膛爆炸事故以及其他一些炉膛爆炸的教训,在1980版和1987版《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为了防止燃油、燃气以及燃煤粉锅炉发生炉膛爆炸,相继作出了一些规定:烟道挡板应有操作与固定装置是吸取了天津大港电厂事故的教训;必须有点火程序控制和熄火保护装置。点火程序控制防止点火启动过程中爆炸3要素同时存在,熄火保护装置是防止锅炉运行突然熄火爆炸3要素同时存在。安全规范的一些要求是在总结事故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   宁波北仑港电厂锅炉炉膛爆炸事故1.事故概况1993年3月10日14:07,宁波北仑港发电厂机组(600MW)的锅炉发生炉膛爆炸,14:08 MFT(主燃料切断保护)跳闸,锅炉自动停炉,炉膛下部及冷灰斗严重破坏,大量汽水混合物以及高温烟气迅速向外喷出,造成23人死亡,8人重伤,16人轻伤。经检查21m标高以下的炉墙损坏情况自上而下趋于严重,冷灰斗向炉后侧塌倒呈开放性破口,侧墙与冷灰斗交界处撕裂31根水冷壁管,立柱不同程度扭曲,刚性梁拉裂;水冷壁管严重损坏,66根拉断,有的呈典型的剪切形断口,有的呈拉伸形断口,炉右侧21m层以下刚性梁严重变形;0m层炉后侧基本被热焦堵至冷灰斗,3台碎渣机和喷射水泵等全部湮埋在焦渣中。事故后清除的焦渣达934m3,最大一块焦现场测量尺寸为7m×7.1m×4m,重达130t,停炉检修132天,直接经济损失780万元。2.事故分析1)3月5日20时后,为降低再热器局部超温,4角布置的摆动煤粉燃烧器由水平位置向下调至最大倾角位置,但再热器局部温度仍然超过607℃的报警温度,再热器局部温度多在640℃以上。2)3月6日后再热器管壁温仍超温,虽采取降负荷至400MW、加强吹灰和增大减温水量等措施,且吹灰间隔越来越短,一些管壁温度仍升到640℃以上,最高达662℃。3)3月9日开始,高温过热器壁温报警温度594℃,经常在620℃以上,最高达640℃。4)事故前的1h内,锅炉运行无较大调整。到14时,机组带400MW负荷稳定运行,主蒸汽压力15.22MPa,主蒸汽温度513℃,再热蒸汽温度512℃,主蒸汽流量1154.6t/h,炉膛压力维持在0.09kPa,再热器壁温621℃,过热器壁温609℃。CSS(协调控制系统)的调节项目除风量在手动调节状态外,其他均处在自动状态。3.事故原因经分析此次炉膛爆炸是由于炉膛严重结焦(渣)而触发的,过热器以及再热器局部超温则与炉膛结构设计、受热面布置不完善以及运行指导失当有直接关系。炉膛严重结焦(渣)而触发炉膛爆炸的过程有2种观点:1)严重结焦(渣)造成静载加上随机落渣造成的动载,致使冷灰斗局部失稳;落入水中的焦渣产生蒸汽进入炉膛,在炽热的堆渣的加热下升温、膨胀,使炉膛压力上升;继续落渣造成冷灰斗失稳扩大,冷灰斗局部塌陷,侧墙与冷灰斗连接处的水冷壁管撕裂,大量的汽水喷出与落渣形成的汽水共同作用下炉膛压力猛增,并使冷灰斗塌陷扩展,MFT动作。在渣的静载、动载及工质闪蒸扩容压力共同作用下,造成炉膛爆炸,21m层以下严重破坏。2)炉内结焦(渣)严重,燃烧器长时间下摆运行,加剧了冷灰斗结渣,为煤裂解气和煤气的动态产生和积聚创造了条件。灰渣落入煤斗产生的蒸汽进入冷灰斗,形成的扰动加速了可燃气体的产生。突遇炽热焦渣,引起可燃气体爆炸,炉膛压力急剧上升,MFT动作。简评  此次事故是我国容量最大、伤亡人数最多的一次锅炉炉膛爆炸事故。这起事故与常规炉膛爆炸事故原因有着本质的区别。常规的炉膛爆炸事故是因炉膛内可燃物与空气的混合达到了爆炸极限,遇有点燃的热量,形成闪燃爆炸,其时机是运行中突然熄火或在点火启动过程中。此次事故则由于炉膛结构以及受热面布置,造成严重结焦(渣)。由于落焦(渣)将冷灰斗砸坏,在炉膛内大量蒸汽迅速膨胀,压力猛增,炉膛21m层以下遭受严重损坏。1996版《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关于对结构的要求提出了“燃煤粉的锅炉,其炉膛和燃烧器的布置应与所设计的煤种相适应,并应防止炉膛结渣或结焦”,就是吸取了北仑港电厂炉膛爆炸事故教训而新增的要求。
UID20668 帖子361 精华1 积分值1060 分 鲜花2 朵 臭蛋0 个 质量币2 枚 注册时间2007-9-14 最后登录2011-2-28 查看详细资料TOP nwdshl
认证会员帖子361 精华1 积分值1060 分 鲜花2 朵 臭蛋0 个 质量币2 枚 注册时间2007-9-14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 7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12-16 10:24  只看该作者 北京市西郊烟灰制砖厂蒸压釜爆炸事故1.事故概况1982年10月29日17:05北京市西郊烟灰制砖厂,1#蒸压釜在运行中发生爆炸。蒸压釜釜盖的无折边封头与釜圈焊接的一圈焊缝金属全部断裂,1t重的封头飞出24m,将厂房屋面板打碎成一个18?O的透天洞,落到5t天车的大梁上,且将其砸弯;釜盖上828kg重的支架飞出25m远;蒸压釜爆炸后在气浪的反作用下,使总重155t的釜体(包括内件)后移4~5m;车间内停放的8辆釜车被气浪推出,最远达72m;釜体内三分之一的砖块飞出釜外,最远达190m;7000?O的主厂房玻璃窗全部震碎。爆炸发生时,在釜体前20~50m范围内的职工,6名当即死亡,10名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34万元。2.事故原因分析1)釜盖结构不合理。该蒸压釜的釜体直径2.85m,长25.6m,设计压力1MPa。釜盖采用无折边的球形封头结构,封头与釜体的连接则采用未焊透的角接接头。2)设计图样不符合要求。在设计图样中未按规范标准要求,明确射线探伤的比例和焊缝系数;蒸压釜设计资料中无强度计算书,而且在设计图样中却明确在制造单位不做水压试验。3)焊接质量低劣。焊缝中存在连续气孔、密集性气孔、夹渣等超标缺陷,特别是无折边球形封头与釜盖圈焊缝几乎全部未焊透;16Mn5与35号钢的焊接也未采取合理的焊接工艺,产品未做水压试验。4)使用单位操作不认真。在运行中未进行疏水处理,造成釜内积水,使釜体上下部形成较大的交变温差应力,导致原始裂纹逐渐扩展,造成疲劳断裂。综上所述,封头结构不合理,制造(主要焊接)质量低劣是事故的主要原因。简评 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正值我国锅炉、压力容器事故高发期。大量事故分析表明,设备发生爆炸主要原因多为(约占60%~70%)制造质量低劣,特别是焊接质量差。北京西郊烟灰制砖厂蒸压釜爆炸事故就是由于釜盖与釜体连接焊缝几乎全部未焊透,同时还存在严重夹渣、气孔等超标缺陷。1979年12月吉林市液化石油气厂球罐爆炸火灾事故也是由于球罐环焊缝质量差而发生的。文化大革命后,为了遏制锅炉、压力容器事故频发势头,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采取了两大措施,一是加快安全规章的制(修)订进程,《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等都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完成的制(修)订工作;二是设备的制造、设计实施许可制度,以防止设备粗制滥造现象的发生。经过对设备制造、设计单位实施许可制度,80年代中期后,因设备制造质量问题而发生的事故率大幅度下降,由60%~70%下降到15%左右,而使用中的问题成为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广州市增城县中新精细化工厂搪玻璃反应锅爆炸事故1.事故概况1991年4月8日,广州市增城县中新精细化工厂搪玻璃反应锅发生爆炸。该厂首次进行苯二甲酸二甲脂的试生产,所用设备是1000L的旧搪玻璃反应锅。上午9:30开始投料,12:00升温,15:00左右发现反应锅盖边有液体渗出,用扳手拧紧紧固螺栓(卡码)。由于用力过大,有2只紧固螺栓被拧断,更换上备用的螺栓,继续试验。试运行中先后又有3只螺栓发生断裂,更换后继续进行,约在16:00,反应锅发生爆炸。爆炸后,锅盖被抛到楼上;部分连接管飞到50m以外的后山坡上;车间楼顶被炸毁;3人死亡,1人重伤。2.事故原因分析1)设备陈旧,缺陷较多。事故设备是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制造的,而且多年未用。中新化工厂安装前后既未进行检验,也未办理登记使用手续,设备安全状况不清。反应锅的紧固螺栓的材质采用的灰口铸铁而不是可锻铸铁不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由于材质用错,其强度低于标准规定。同时,1000L的反应锅应选用56只紧固螺栓,而该反应锅只有52只紧固螺栓。同时,设备上也未装安全阀或爆破片,设备存在先天严重安全隐患,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2)冒险蛮干是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企业领导在设备投入运行前,未向安全监察机构申报,擅自进行安装,也未办理登记使用手续。同时使用易燃、易爆物品也未办理相关手续。设备在投入试运行中,反应锅的紧固螺栓多次发生断裂,未引起有关人员的重视,仍盲目指挥冒险蛮干,而操作人员素质低,不了解压力容器安全操作的基本知识,是一起人为的责任事故。简评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发展,经济所有制的成分不断发生变化,民营企业的GDP值占国民经济GDP总值的比重不断上升。沿海一些经济发达的省份,其民营企业的GDP值占有非常大的比例。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也为生产中的安全提出了新课题。一些民营企业家只顾短期的经济效益,忽略了生产中的安全问题。使用淘汰或报废的承压类特种设备,投入运行前不向安全监察机构登记备案,使用也不申请定期检验。民营企业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工作亟待加强。  山东泰山区徐家楼乡橡塑厂炉灶加热器爆炸事故1.事故概况1987年2月16日,泰山区徐家楼乡个体户所办的橡塑厂生产橡胶密封圈的炉灶加热器在使用中发现加热器底部焊缝处漏水,开始用泥封堵无效后,请无证焊工盲目补焊。补焊后未经试压即继续点火烧炉。当加热器压力升至6.86MPa(单位疑是kg/c?O,下同)时,加热器的渗漏更加严重,用户再次盲目进行带压补焊,当压力升至7.84MPa时炉灶加热器发生爆炸。加热器爆炸后,强大的气流将车间的南墙、东墙冲倒,房顶全部坍塌;炉灶加热器被气浪冲起,加热器底板飞落在南墙外,约600kg重的加热器上部飞至厂外16m处。在场7人全部被冲倒、烧伤、砸伤,其中3人当即死亡,受伤4人中,1人因伤势过重经救治无效死亡;直接经济损失4万余元。2.事故原因分析1)该设备为无证设计、制造产品,结构不合理,制造质量低劣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该容器为方形结构,角焊连接,容器设计时未做强度计算,也无正规设计图样,盲目规定使用压力为7.84MPa。容器由无证单位制造,焊前既未进行焊接工艺评定,焊后也未进行焊接质量检验,属于粗制滥造产品。2)设备投入使用前,用户未向职能部门办理作用登记手续。加热器上缺少必须的排气阀、水位计、排污阀等安全装置,虽有安全阀,但整定压力不符合规定。3)使用单位的无知与蛮干,是事故的直接原因。运行中发现焊缝漏水,采用泥土堵漏,无效后由无证焊工补焊;当压力升至6.86MPa时大量泄漏,未将设备停下来,而是盲目在6.86MPa压力下采取带压补焊。由于在补焊时,焊缝局部受热,使原本强度不足焊缝的强度再次降低,裂口越来越大,压力升至7.84MPa,容器发生爆炸。简评 此起事故原因比较简单,设备粗制滥造加用户无知与蛮干。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已经走过了50年的里程,健全了监察制度,法规体系正在逐渐完善,监察力度逐渐加大。但毋庸讳言,无证制造、非法安装的锅炉、压力容器还一定程度存在,这类锅炉(俗称土锅炉)、压力容器事故占有一定比例。2006年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要点中的第一项任务就是“全面推进动态监管体系建设”,实现动态监管的前提是形成监察组织网络。国家质检总局提出,采取不同方式建立协管员(安管员、联络员),实现区域监管,将工作延伸到乡镇、社区和企业,消除监管工作的盲点和死角。真正建成动态监管体系,实施动态监管,无证加工制造的粗制滥造的设备及无知蛮干使用特种设备的现象将会大幅度下降,这类设备事故所占比例也将大大降低。
UID20668 帖子361 精华1 积分值1060 分 鲜花2 朵 臭蛋0 个 质量币2 枚 注册时间2007-9-14 最后登录2011-2-28 查看详细资料TOP nwdshl
认证会员帖子361 精华1 积分值1060 分 鲜花2 朵 臭蛋0 个 质量币2 枚 注册时间2007-9-14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 8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12-16 15:05  只看该作者 二、2003年事故特点与主要原因
(一)因设备本身质量问题引发的事故98起,占事故总数的33.9%。其中:锅炉严重事故4起,“土锅炉”重大事故2起、严重事故34起,压力容器严重事故16起,气瓶严重事故2起,压力管道严重事故3起,电梯严重事故17起,起重机械严重事故19起,场(厂)内机动车辆严重事故1起。
典型事故案例有:2003年1月23日10时40分,湖北咸宁市通山县一豆腐作坊,使用非法制造的“土锅炉”,炉体焊缝开裂,发生爆炸,死亡3人,受伤2人;2003年12月3日15时48分,上海虹市口区一浴室,一台常压热水锅炉擅自被改装承压使用,发生爆炸、墙壁倒塌,死亡7人,受伤7人;2003年12月4日15时30分,河北省保定市博野县北杨村乡南祝村王惠军鸡毛粉厂,使用非法制造和非法改造的压力容器,发生爆炸,死亡2人,轻伤1人。
(二)因违章操作或操作不当引发的事故98起,占事故总数的33.9%。其中,锅炉严重事故7起,“土锅炉”严重事故6起,压力容器重大事故2起、严重事故14起,气瓶严重事故12起,压力管道严重事故4起,电梯严重事故25起,起重机械重大事故1起、严重事故19起,场(厂)内机动车辆严重事故6起,游乐设施严重事故1起,客运索道严重事故1起。
典型事故案例有:2003年1月3日19时10分,山东省胜利油田管理局河口社区西区锅炉房,一台热煤气发生炉压力容器在调试运行阶段,因故障处理不当,使煤气发生炉夹套内壁顶板处的使用温度超温、材料开裂,发生爆炸,死亡6人,受伤3人,直接经济损失43.5万元;2003年4月23日18时05分,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天野化工集团合成氨装置区,一台反应压力容器在运行时,操作者未对控制参数进行调控,并在声光报警后也未进行确认,采取紧急停车措施,发生泄漏着火爆炸,直接经济损失235.6万元;2003年10月28日11时27分,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万山红综合楼建筑工地,一台载货简易升降机违章作业,设备操作人员无任何资质,严重超载(搭载23名民工),致使下降过程中失控,当险情发生后,又错误操作,反向制动,使抱闸轮崩碎,造成升降机坠落,死亡5人,重伤18人。
(三)因未按规定检验或违法拒检,致使设备存在缺陷未及时发现引发的事故47起,占事故总数的16.3%。其中:锅炉严重事故4起,“土锅炉”严重事故1起,压力容器重大事故1起、严重事故5起,气瓶重大事故1起、严重事故6起,压力管道重大事故1起、严重事故7起,电梯严重事故1起,起重机械重大事故2起、严重事故17起,场(厂)内机动车辆严重事故1起。
典型事故案例有:2003年1月2日15时20分,河南省开封市化肥厂氨加工分厂,一台分离压力容器多年未进行检验,存在的缺陷未能及时发现与消除,在重新投产试车时发生爆炸,死亡3人,重伤4人,轻伤1人,直接经济损失150万元;2003年3月4日15时10分,四川省成都桥梁厂在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徽杭高速公路十六标段,一台移动式塔式起重机未按规定进行报装、检验,在吊运钢材时发生倒塌,死亡8人,重伤4人;2003年9月6日13时30分,宁夏回族自治区永宁县金丰纸业有限公司,一台超过安全使用年限、腐蚀严重的液氯钢瓶,在充装液氯后的使用过程中发生爆裂泄漏,致使多人出现刺激性反应,33人住院接受观察治疗;2003年11月29日0时58分,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沈新东路30号,其地下燃气管道因车辆碾压地基下沉,造成管道环向开裂,又未及时进行检查、检验,造成煤气泄漏沿下水道窜至办公楼,遇明火发生爆炸,死亡1人,受伤2人,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
(四)因安全附件及安全装置损坏失效引发的事故31起,占事故总数的10.7%。其中:锅炉严重事故8起,压力容器重大事故1起、严重事故4起,电梯严重事故9起,起重机械重大事故2起、严重事故7起。
典型事故案例有:2003年1月2日11时35分,中港第二航务工程局在广东省中山市古镇中江高速公路十二标段预制场,一台履带式起重机在吊装另一台门式起重机时,发生钢索滑丝,吊杆弯折,造成门式起重机立柱倒塌,死亡3人,重伤3人;2003年3月9日10时28分,广西壮族自治区左江美亚水电有限公司水电厂,一台桥式起重机在吊装水轮发电机组过程中,其安全部件未达到强度要求,抱闸突然崩碎飞出,桥机失控,发生事故,死亡1人,受伤2人,直接经济损失200万元;2003年9月16日10时45分,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富盛化工有限公司,一台反应釜压力容器在停电后冷却水不能循环的情况下,安全装置失效,发生爆炸,死亡3人,直接经济损失65万元。
(五)因气瓶使用储运管理不到位及混装引发的严重事故12起,占事故总数的4.2%。
典型事故案例有:2003年4月22日2时14分,青海省西宁市青海气体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因充装错误造成气瓶发生爆炸,造成450平方米建筑物倒塌,另有300平方米建筑物遭到破坏,死亡2人,受伤1人;另有3起气瓶严重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
UID20668 帖子361 精华1 积分值1060 分 鲜花2 朵 臭蛋0 个 质量币2 枚 注册时间2007-9-14 最后登录2011-2-28 查看详细资料TOP  本文来自: 中国质量热讯社区 [url]http://bbs.cnqol.com[/url]中国质量热讯 -质量技术监督人士的网络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