褥子蓝蓝的照片:养生35句谚语.按摩愈疾痛 中医锦句1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04:01:25
1.心情乱如麻,皮肤豆腐渣。
2.富人吃肉,穷人吃豆。  

3.鱼生火肉生痰,豆腐白菜保平安。
4.皮肤要美容,洗脸要革命。
5.皮肤拒绝慢待、忘本、污染、试验。
6.透支体力等于透支靓丽。
7.有病无病,“防风通圣”(中成药)。
8.呵护卵巢,女人更象女人。
9.黄连救人无功,人参杀人无过。
10.管你伤风不伤风,三片生姜一根葱。
11.药对方,一口汤;不对方,一缸水。
12.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13.穿山甲、王不留,妇人服了乳长流。  
14.药物无贵贱,野草是灵丹。
15.萝卜上桌,医生下课。
16.无虚不言补。  
17.萝卜上场,医者还乡。
19.毒药治猛病,认准定能行。
20.十分饱、命不长,八分饱、喜洋洋。  
21.美丽在天,靓丽在卵(卵巢)。  
22.滴水恩“涌泉”报(指“涌泉”穴)。  
23.顺转肥肠肚不胀(按摩腹部)。
24.家有“益母草”(中药),孩子满院跑。  
25.家有老姜,医生不忙。  
26.愉快动精神好,足够休息保护脑。
27.长期锻炼强身体,适当娱乐不烦恼。
28.少烦多眠,皮肤灿烂。  
29.少食多嚼,胜过胃药。  
30.少肉多菜,疾病不来。  
31.蛮补滥补,生命难卜。
32.“灵芝”治百病,还需对症用。
33.若要性有能,常用“肉苁蓉”。  
34.肥胖有因,糖汤躺烫。
35.韭菜壮阳人皆知,白术通便人不晓。

     牙痛奇方
   樟脑6克 龙骨3克 透骨草3克 甘草3克
上药研细浸入高度白酒中(酒浸没药即可),然点燃酒,如酒度数低点不燃可先加热白酒后再点燃,待火自行灭燃后,酒稍冷却即口含药酒汁30分钟左右(浸泡痛牙)吐掉,最好晚饭后应用(药后不可吃东西,否则易损牙床,一次愈)
------药汁不可吞下,含浸后吐掉!!!
对牙龈炎、牙周炎、风火牙疼、虫牙、烂牙、智齿牙痛均有效,一次肿痛轻,最多二次愈!
★★★补充要点:含酒时务必令药液完全浸泡痛牙,否则效差!
提示:制作时务必让酒高出药末浸泡透,酒点燃后其间药会在酒中沸腾翻滚,会燃烧2~5分钟才熄灭,稍冷后用纱布将药液过滤,取药汁含浸痛牙,约半小时后吐掉,真的很有效哦,本人多次试验,发觉除对烂牙效果不佳,对牙周炎、智齿牙痛等效果最好。


疼痛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症状,而且常在既无医生也无药物时发作。这时,您可知道,利用一个手指头点按相应穴位,往往有立竿见影的作用。
   1.头痛:头痛发作时,可用拇指点按合谷和内关穴。点按时向上用力,使酸胀感向上传导。如能两穴同时按压,疗效更好。头痛重者也可配合用手指点按痛点1-2分钟。此法对血管神经性头痛尤为有效。
   2.牙痛:在牙痛相应的面颊上找出痛点,用食指蘸上正红花油,点按在痛点处,用力以局部酸胀为度。一般数分钟内可止痛,如尚遗留疼痛,对上牙痛可在点按患侧下关穴(耳前颧弓下凹陷中),下牙痛选颊车穴(下颌角咬牙隆起处),患侧合谷穴(虎口肌肉隆起处)。每穴点按1-2分钟,即可止痛。
   3.咽喉痛:在颈肌外侧缘入发际处的天柱穴点按,产生酸胀感,再按压合谷穴5分钟,可缓解疼痛。
   4.颈痛:颈痛多由落枕引起,可选位于手背第2、3掌骨头之间略后的落枕穴点按,以酸胀感上传为佳,同时慢慢活动颈部,对痛处有条索状疼痛者,可用拇指进行从上到下的弹拨,几分钟即可治愈。
   5.乳痛:在患侧背部4、5椎至肩胛骨之间寻到痛点,拇指点按,可缓解疼痛,或加按患侧肩胛中央的天宗穴,效果更佳。
   6.岔气胸痛:沿胸痛的肋间上寻相应脊柱旁1.5寸左右有一疼痛点,患者先吸满一口气鼓胸,用拇指在痛点向下点按,有时可感到“咔”的一声响,说明肋椎关节已复位。或按后吸气时用手掌在脊部痛处拍打几下即可。
   7.心绞痛:心绞痛发作时,右手握拳后伸,用中指掌指关节按压位于两肩胛下角连线与脊柱中线交界的至阳穴,拳头抵靠在靠背椅背上,上身向后靠,使拳头尖顶按在至阳以产生酸胀感,直至心绞痛缓解。
   8.胃痛:先在背上第5-10胸椎脊柱旁寻找出压痛点或皮下结节,用拳头尖顶压至阳穴,也可由旁人用拇指点压,快者1-3分钟即可止痛,顽固者可加上点压膝下4横指、胫骨外一横指的足三里穴,有显著疗效。
   9.胆绞痛:先查出压痛敏感点,一是在胸下8、9肋软骨连接边缘处,即日月穴外侧,二是在8、9椎旁2-3寸处,找出2个压痛明显处,用拇指尖按压,由轻到重,约5-10分钟,即可止痛。
   10.腰痛:对急性扭伤引起的腰痛可点按扭伤穴。先屈肘成90(,肘横纹头下2横指,按压有明显胀痛感,拇指点按胀痛以能耐受为度,同时活动腰部,数分钟可缓解疼痛。
   11.腹痛:用拇指点按足三里穴和内关穴,10分钟可止痛。重者可用拇指尖点按第2掌骨桡侧中段的压痛点,或9-12胸椎的压痛点,直至疼痛缓解。
   12.痛经:用拇指点按位于胫骨内侧踝下缘下方4横指的地机穴和内踝上3寸的三阴交穴,或在手背第二掌骨桡侧上端寻找出压痛点进行按压。以后在月经前几天,每天数次按压上穴可防止或减轻痛经。
   13.四肢损伤疼痛:对疼痛范围较小者,找出健肢痛点相应部位点按,同时活动患处,如右侧外踝处扭伤,痛点在踝尖下,即点按左侧踝尖下,使之产生酸胀感,同时活动右踝。对久伤后局部疼痛表浅者,可用拇指甲一边掐按一边弹拨,也有良效。
  用以上方法止痛多有良效,但应注意,在止痛的同时,还应积极治疗原发病,以彻底根治疼痛。

中医锦句
1、疔疮先出血,内毒以寒泻.
2、眩晕者无痰不作,消渴者无火不生.
3、肥人眩晕少气多痰,瘦人眩晕少血多火.
4、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5、痢、痢无补法。
6、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7、养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
8、疹是太阴风热。
9、癍是阳明火毒。
10、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胞。
11、巅顶之上,唯风可到。
12、温病凭脉伤寒凭症。
13、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14、初病在经,久病在络。
15、不懂何经何络,开口动手便错。
16、金水相生,子盗母气。
17、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18、亢则害,承乃制。
19、暴聋属实,久聋属虚。
20、欲求南风,先开北窗。
21、肠痈下不厌早,肠癖补不厌迟.
22、上焦如羽,非轻不举.
23、无水舟停,增水行舟。
24、风为百病之长,头为诸阳之会。
24、阳虚则外寒,阴盛则内寒。
25、人身不过表里,气血不过虚实。
26、通邪三法汗、吐、下。
27、寒淫于内,治宜甘热。
28、热淫于内,治宜咸寒。
29、面肿为风,脚肿为水。
30、导龙入海,引火归渊。
31、苔黄腻热在肝胆,苔黄燥热在脾胃。
32、月满勿补,月亏勿泻。
33、肝胆之症,以下为主。
34、清肝必须降火,清心必须豁痰。
35、病不辨则无以治,治不辨则无以痊。
36、去邪而不犯无过之地。
37、克敌者存乎将,去邪者赖乎正。
38、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39、法不过仲景,理不过内经。
40、培之以黄芪,燥之以白术,补气健脾何患不除。
41、外入之寒,温必兼散,内生之寒温必兼补。
42、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43、宁舍其穴,不舍其经。
44、渴喜饮冷,腹中有热,渴喜饮热,腹中有寒。
45、所为邪者,从亏而见。
46、湿热毒火,首见肝经。
47、阳络伤则吐血,阴络伤则便血。
48、五脏之伤,穷必及肾。
49、大毒治病十去其六,中毒治病十去其八。
50、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51、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方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到血直须凉血散血。
52、内热曰烦,外热曰燥。
53、寒之不寒无水也,热之不热无火也。
54、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
55、火动风生热筋挛脉急,风扇火炽,而炽乱神迷,外窜经脉则成痉。
56、实则谵语,虚则郑声。
57、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
58、火郁发之,木郁达之,金郁泄之,土郁夺之,水郁折之。
59、营行脉中,卫行脉外。
60、膏粱之变,足生大疔。
61、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62、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63、阳虚恶寒,阴虚恶热。
64、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厘。
65、胃本不呕,胆木克之则呕。
66、升降出入,无器不有。
67、形寒饮冷伤肺。
68、木扣金鸣,土中泻木。
69、耳聋宣肺。
70、胃喜清凉,脾喜温。
71、胀在腹中痞在心下,胀有形,痞无形。
72、一切气病用气药不效,少佐芎归血气流通而愈。
73、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74、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
75、少阳属肾,肾上连肺。
76、淋属肝胆,泻属脾胃。
77、人身无倒上之痰,天下无逆流之水,故不治痰而治气。
78、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79、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80、足太阳痰厥头疼非半夏不能疗,眼黑头眩虚风内作非天麻不能除。
81、内不坚则善病风。
82、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
83、辛开苦降,芳香开窍,淡渗利湿。
84、脉络空虚贼邪不泄。
85、脑为元神之府,心为藏神之脏。
86、阴平阳泌精神乃滞。
87、手心热来腹中热,手心凉来腹中凉。
88、发热恶寒者发于阳。
89、无热恶寒者发于阴。
90、恶寒非寒明是热症。
91、恶热非热明是虚症。
92、久病非寒,暴病非热。
93、久痛无寒,暴痛无热。
94、麻是气虚,木是血虚。
95、牙痛长,腿痛短。
96、冬不用栀子,夏不用麻黄。
97、久病多瘀,怪病多痰。
98、从阳化热,从阴化寒。
99、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
100、久病必瘀,久病必虚。
101、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102、虚则补其母,实则泄其子。
103、扎针拔火罐,病好一大半。
104、中药不效,炮制不到。
105、四季脾旺不受邪。
106、肝阳上亢,水不涵木。
107、气症饮水,血症不饮水。
108、热在上焦,气伤则渴。
109、热在下焦,血伤则不渴。
110、血之为病,上焦瘀血小便必难,下焦瘀血小便必自利。
111、一切血症,日轻夜重,一切气症,日重夜轻。
112、一切火症,心急潮热,一切水症,胁硬心下怔忡。
113、无阳则厥,无阴则呕。
114、凡病昼则增剧,夜则安静,是阳病有余及气病血不病。
115、凡病夜则增剧,昼则安静,是阴病有余及血病气不病。
116、昼则发热,夜则安静,是阳气自旺于阳分也。
117、夜则恶寒,昼则安静,是阴血自旺于阴分也。
118、昼则安静,夜则发热、烦躁,是阳气下陷于阴中也。名曰:热如血室。
119、夜则安静,昼则恶寒,是阴气上溢于阳中也。
120、昼则发热、烦躁,夜则发热、烦躁,是重阳无阴,急泄其阴峻补其阳。
121、昼则恶寒、夜则烦躁,饮食不入,名曰:阴阳交错者死。
122、内侵膻中则为厥。
123、治湿不远温
124、治湿不利气机,非其治也。
125、以枝达肢
126、言病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
127、咳在肺,非独肺也,五脏皆令人咳。
128、针灸不好,补泻不巧;针灸不灵,穴位不明。
129、肺不伤,不咳;脾不伤,不久咳;肾不伤,咳不喘。
130、善治痰者,必先顺其气,气顺则痰消。
131、方不在大小,贵在对证;法难分高下,妙在善用。
132、独处藏奸
133、肝为五脏六腑之贼
134、气行湿自化,脾健湿自绝。
135、疟属少阳
136、上燥治中,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137、介类潜阳,虫类熄风。
138、无积不成痢。
139、吐下之余,定无完气。
140、气行水亦行,治气即治水。
141、百病以胃气为本
142、药能中病,大黄圣剂;药不中病,人参亦鴆毒。
143、穿山甲、王不留,妇人食了乳长流。
144、新病从苔,久病从脉。
145、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