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决之镰就是个垃圾:走中国当代工业设计之路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9:50:30

走中国当代工业设计之路

 

  内容摘要:通过对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引进、加工、企业、市场、消费和国内工业设计现状的调查与问题分析,发现中国企业和经济依靠引进、模仿、制造、广告、降价等手段已不能应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态势,中国企业仅靠巨大的产品门类空缺、廉价劳动力和无品牌的劳动力密集型产品的加工成为发达国家经济的附庸,自己的开发组织结构却未能实现,更谈不上可持续性。国内设计教育的状况也在“大跃进”,但跟不上社会日益增长、深化的需求,也忽视了对开发、创造型人才的培养,更无法培养创造“新物种”、设计未来的人才。针对这些问题,迫切需要一种新观念、新思路。因此,用科学的思维方法结合实践中认识的能力,从对“物”的设计提升到“事”这个系统上,以调整知识、资源的结构系统,实事求是地适应不同人在不同外部因素的不同需求目标系统。这就是“事理学”提出的背景,也是当前中国设计教育应思考的方法论。在这个认识论基础上,研究中国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形态,提出当前和未来的需求定位和概念。那么,创造需求、创造消费、创造市场、创造新物种和培养创造性人才就不再是一句空话。

  关键词 :引进 制造 事理学 目标系统外部因素

  创造需求 创造新物种 知识结构调整

  一、国内工业设计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

  (一)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产生巨大影响

  1.经济方面——中国经济在20世纪70年代末告别了计划模式后,经过了连续十多年的高速增长。至2000年,中国GDP超过10000亿美元,居世界第六位。无可辩驳,中国已成为世界瞩目的一支经济力量,并于2001年11月正式加入WTO,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已融入到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大潮中。国内企业在进入国际市场的障碍与风险减少的同时,国内市场的逐步完全开放将使更多的跨国公司的进入而引起竞争加剧。关于宏观经济对我们设计行业具有较显著影响的内容可概括如下:

  * 大的投资吸纳能力。中国廉价的劳动力成本与巨大的消费品市场驱使着外商来华投资(2002年中国是世界第二大投资吸纳国)。

  * 制造业的发展。如今,中国是世界第四大制造国,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中国在国际大分工中将担任什么样的角色会在未来的二十年逐步确立。“Made in China”的产品类别主要表现为技术含量不高、无品牌的劳动密集型产品。

  * 巨大消费市场的形成。短短几年时间,中国的大城市就进入了消费社会。生产很快过剩,即使是官方话语也从提倡节俭转向鼓励消费;各大厂商的全部营销手段都在刺激消费;大众传媒也在制造着消费繁荣的幻象,从鼓励私人购车到假日经济的消费狂欢。

  2.社会文化方面——正如马克思理论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理论,经济体制的改变也带来了社会结构的“变迁”与文化观念的“漂移”。从法律、道德规范到意识形态,从具体的生活方式到抽象的文化传统,从百姓的世俗生活到官方与媒体的话语建构等等,无疑中国正经历一个急剧变化的年代。经济法则、契约关系、货币资本渗透到所有角落,带来观念与认知上的困惑 ;自由主义还是新左派,效率还是公平,争论在学者之间展开。经济的高歌猛进必然会带来社会与文化上的不适应症候,其结果也将在随后的几年中显现出来。设计领域只是一个小的侧面,也可以折射出其间的一些内容。

  (二)消费市场急速转型的态势下,中国企业开发组织结构未能实现相应转变

  1.开放初期,国内市场上巨大的产品门类空缺是中国企业早期成长的外部市场环境

  与国外许多企业不同的是,中国的多数企业是作为纯粹的生产型组织开始的。在计划经济时代,企业无须操心产品的开发与销售,一切都由政府包办。

  改革开放以来,企业在由纯粹的生产性部门转型为具有经营自主权的经济实体的过程中,国内、外市场在产品门类、技术水平、加工质量和产品式样方面的巨大差距使得我国企业无须自主创新产品,仅靠“引进” 就足以使企业快速成长。现在的国内大企业,几乎全部是依靠填补巨大的产品门类空缺而发展到今天的规模,有意义的自主设计创新在这些企业的成长过程中基本没有发挥作用。

  2.迄今为止,几乎所有产品的原始创意和技术起点均来自于境外

  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到90年代中期是“引进、填补”的十几年,也是我国现有的大型企业原始积累和快速成长的黄金时代,一个个市场空白被巨大的生产能力迅速填补。我们在不断地引进、模仿、抄袭国外的同时,扩大着企业的规模和经济实力,但同时却忽视了培育企业持续成长最重要的能力,即学会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市场需求,用自己的头脑进行产品创新。

  3.除品牌价值之外的其它所有竞争手段已经潜力挖尽尽管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但是超乎寻常的生产能力还是很快地将这一市场填满,中国的消费品生产企业经历了世界上最激烈的市场争夺战。经过在产品质量、营销渠道、售后服务、广告、价格等方面一轮轮的优胜劣汰,幸存的企业在质量、成本、技术含量等方面已趋于同质化,逐步失去了作为竞争手段的意义。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价格战和广告战成为仅存的手段被交替使用。

  (三) 我国消费市场变化的几个基本特征

  1.现有产品门类的结构性市场空缺已经不复存在

  除了一小部分由于地域文化和生活习惯的不同而产生的差异外,在国外商品市场上有的几乎所有产品门类,在国内市场同样可以找到。中国人已经拥有了从电风扇、吸尘器、洗衣机、电冰箱、电视机,到VCD、DVD、空调、电脑、手机、摩托车、汽车、住宅等所有的产品门类。这一事实意味着中国企业在15年以前赖以快速成长的市场环境已经基本不复存在。中国企业的成长碰到了真正的玻璃天花板。

  2.社会阶层结构的显现使得市场多样化程度加深

  20多年的发展加大了城乡地区之间、沿海与内陆地区之间、受过教育与未受过教育的人之间、不同行业之间、不同年龄层次之间在经济能力、价值取向、生活方式、兴趣爱好上的差距。中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形态已经初步成型,这意味着单一产品的大规模市场需求越来越小,个性化群族的出现使得市场多样化程度增加。

  3.市场态势变化速度加快

  生活方式变化速度加快,新技术产生与应用速度加快使得产品甚至产业生命周期大大缩短。一个昨天看起来还是有利可图的产业转瞬间就进入成熟期甚至衰退期,这种情况将会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市场环境变得越来越险恶。

  (四)国内设计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由于地域限制,我们的调研只能是管窥式地仅从设计市场、从业人员、设计教育、出版物等几个侧面来分析国内的工业设计现状。

  1.设计市场

  同日益增长的广大消费品市场一样,这两年国内对于“设计服务”的市场需求也增幅巨大。以联想集团为例,1996年整个联想集团用于与工业设计相关的开发费用每年不超过50万元。2002年,联想集团工业设计中心有设计师约30名,每年用于工业设计的相关费用多达几千万之多。

  海尔集团在全球有18个设计中心。20世纪90年代初与日本GK公司合作成立海高设计有限公司。如今,粗略估算海尔每年用于工业设计的费用,至少2000万元左右。

  深圳的华为公司生产设备类电信产品,2001年分别与GE Fitch与IDEO合作了一个项目,费用均为30万美元左右。华为还展开了大规模的寻找设计合作伙伴的活动,其目的是寻求稳定的、成熟的设计资源。粗略估算其2002年用于工业设计相关的费用,大概在4000万元以上。

  与上述三家公司在同一重量级别的公司国内还有许多。如家电业的康佳、长虹、TCL、科龙、美的、海信等。电信业有中兴等诸多手机生产商。IT类厂商如实达、方正、同方等。因此,关于国内的设计市场到底有多大?我们不应该妄下断言,但有两点是可以肯定的:一是潜力巨大,二是增长迅速。

  国内的企业对于工业设计的认知在20世纪80年代基本是一无所知或一知半解,最近两三年基本上将设计理解为促销技巧一类的手段,追求式样的新奇与视觉的刺激,还未将设计纳入到策略性层面考虑。设计活动的结果就是在今天的“消费品市场”里的“视觉的狂欢”。工业设计在今天的语境下已异化为促销手段,设计遵从了资本的逻辑。因此,尽管国内市场潜力巨大、增长迅速,笔者认为其还处于初级市场阶段。

  2.从业人员

  目前国内工业设计从业人员可粗略分为以下三类:

  学院派的教授与研究生忙于设计理论的建构,善于形而上的思考和归纳性的“全称判断”;同时,以教师为核心的设计工作室以其“符号资本”与低廉的运营成本获取了大部分设计项目。学院派的优势在于前期的研究与概念输出。

  设计公司与自由设计师多类似游击战,远未达到职业化的要求。他们多是经验主义的,更关注技巧层面的问题,迫于生存压力往往成为“形式的供应商”。

  企业内部的设计人员境况千差万别,有做设计管理的,有做生产与市场过渡层的,也有做具体设计的,但大家都在抱怨地位的尴尬,一方面是话语权的缺失,另一方面是缺乏健全的评审机制,“好方案都被枪毙掉了”。

  同时,国内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也在抱怨缺乏“好”的设计师与可提供“好设计”的公司。

  一方面是日益激增的设计需求,另一方面是不成熟、不专业的从业人员与机构,因此,外国设计公司、国际资本的入侵也是必然的。

  3.设计教育

  自20世纪80年代初国内大专院校开始设立“工业设计”专业以来,经过十几年的渐进式发展,在近几年呈现出“爆发”的态势。国内设立设计专业的院校由20世纪80年代的二十来所激增到近千所,每年毕业的学生由原来的几百人增加到几万人。随着招生大跃进而来的是师资人员短缺与结构性残疾 :大部分院校的教师多为刚毕业的研究生,在自身缺乏设计实践的时候就执照上岗了。新的一轮纸上谈兵或“时尚设计”或“竞赛式教育”又开始了。国内设计行业的起源与蓬勃发展都发端于教育,我们无可否认其价值。与设计教育的“不良性过度”形成对照的是设计产业的幼小或畸形。设计教育与设计产业处于严重失衡状态,造成我国设计业两端大,中间小的模式,即设计教育与设计需求的增大,专业化的设计队伍与合格的设计人才却相当缺乏。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英国没有大的本土设计市场,但有强大的设计产业与先进的设计教育,因此,他们可以靠输出设计与输出教育来赚钱。我们有大的市场却有“大而不强”的教育和“小而残疾”的设计产业,因此设计教育应该给社会提供什么样的劳动者是值得反思的,土法炼钢出产的只能是毫无用处的钢渣,还浪费了宝贵的资源。

  4.出版物

  国内设计类出版物也是在近两年得以蓬勃发展。20世纪90年代初,要买一本工业设计方面的图书是相当困难的,而对于今天的学生来说,困难的是“应该买那本合适”。各院校分别出版发行一套本学院教师“编纂”的教材性质的图书,百家争鸣的背后是对话语权的争夺,发行量越大似乎就越能证明其理论接近真理。设计期刊的时尚化与商业化,目的是成为大众茶余饭后的消遣读物。国内最为缺乏的是“设计批评”,一个行业如果听不到一种“另外的声音”,同样是一个畸形的行业。

  二、论重组资源、知识结构创新的系统设计方法——事理学

  1.从设计“物”到设计“事”

  工业设计是知识经济社会的设计方法论,也是人类总体文化对工业文明的修正;从设计“物”到设计“事”,整合知识,赋予创新以灵魂 ;事理学的设计方法论本质是重组知识结构、重组资源,这才是创新的本质。 工业设计是工业时代一切设计活动(人为事物、事务等)的观念、方法、评价思路,工业设计的对象可以是“物”:包括产品、交通工具、机床设备、工具、广告、包装、家具、照明器具及艺术品等等;也可以是“系统”区域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环境设计、室内设计、市场战略、产品计划、交通工具系统等;工业设计的对象也可以是“事”,如工作、学习、饮食、娱乐、休息、交流等生活方式的概念创造、策划、开发。习俗上或职业上的称谓,如建筑设计、产品设计、平面设计、工艺美术设计等等是工业设计思考、工作、行为的对象,而不是目的。工业设计的目的是为人类创造更合理、更健康的生存方式,思考、研究的起点是从“事”——生活中观察、发现问题;进而分析、归纳、判断问题的本质;以提出系统解决问题的概念、方案、方法及组织、管理机制的方案。

  2.工业设计是知识经济社会的设计方法论

  工业设计是知识经济社会的设计方法论,也是人类总体文化对工业文明的思想和修正。今天我们再次探讨设计艺术教育,首先要明白“设计”这门学科的科学范畴:设计人为的事物、不是“上帝”赐给的第一自然。

  人为事物的科学研究有别于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自然科学的研究是描述性的科学,它只能阐述人类对自然客观规律的阶段性认识结果;而人为科学是在描述自然规律的基础上,阶段性地“陈述”人为规范事物的性能,所以“设计”要研究事物在当前阶段应当是什么概念,以及应当如何做的方法。由于我们要具备在复杂的、似乎无序的现象中观察、分析,找出问题,并能善于判断问题,以及抽象出该问题的本质,又具体地掌握、规划、解决这类问题所需要的方法及能力,包括组织一切可能的手段、措施、规划以及提出解决这个问题的步骤、程序、方法。所以,设计自诞生之日起就是在困难与限制、习俗与偏见下生存和发展的。我们认为矛盾、限制和误解就是设计的机遇和原动力。在这个认识的基础上,人的创造力自然会产生,人的能力、人的思维方法和潜力也就能成为激发“生产力”的“生产关系”。

  3.“实事求是”地创造新物种

  设计的历史与人类历史是一样久远的。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的设计能力有了质的飞跃,今天人们无时无刻不置身于人为事物的环境之中,设计已不仅是科学和技术的结果,而且也是人们在一定时期内的生存目的、生存环境、生存行为与生存条件的协调关系,即被称为“文化”。设计正是人类生活方式设计的一种表达方式,是阶段性、地域性的信息载体的系统表达。

  设计不仅是一种技术,还是一种文化。设计是一种创造行为,是创造一种更为合理的生存(使用)方式。这种提法似乎有点抽象,不像搞技术的专家所希望的那样具体,例如某某产品设计。而设计一旦被囿于一种物的设计的话,就已经被这种物的概念和抽象束缚了设计师的创造力。在此基础上,设计应被认为是一种方法论,应提高到“事”的角度来认识,这就是设计的定义。

  工业设计学的研究方向是以系统论为主导,强调方法论的研究,不仅是从专业知识和设计技巧方面来培养学生,更重要的是抓思维方法的训练。不是把某一工作对象作为学科或专门化的分类依据,而是引导学生创造性地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实事求是、举一反三地认识问题、归纳问题、解决问题。这正是工业设计能将“限制”、“矛盾”协调转化为“优势”的原因,也正是工业设计有别于仅从“美术”或从“技术”片面地就事论事的偏执倾向的本质之所在,这样设计就能从“问题”——“事”的解决中,在“限制”下形成“差别”—— 新“物种”,乃至创造。

  4.重组知识结构、重组资源,这才是创新的本质

  上面论述了知识与其结构的创新是知识经济持续增长的核心,另一方面,知识经济也为创新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新的实践领域。具体来说,就是知识经济可以启示人再去创造新知识;或者说,可以启示人去开拓新的创新方向,乃至重组知识结构、重组资源与知识结构之间的系统以满足人类潜在的需求。

  在知识经济时代,我们应创造什么样的知识?简要地说,首先就是“创造需求”,进而再创造能满足需求的知识,以及创造能将知识与此类需求联系起来的组织和制度——即知识结构的创新。

  知识经济的一个特征是“未来引导”,知识经济的增长已不再只是靠投入劳动力、资金和资源来获得,而主要是依靠持续的新需求来拉动。在这一意义上说,创新,就是要“创造需求”,而创造需求,也就是“创造市场”。已有的市场是有限的,未来的市场则是无限的;已有的市场是拥挤的,创造出来的市场则是广阔天地;已有的市场竞争激烈,而在自己创造出来的市场中则可以独步天下;已有的市场中利润微薄,在自己创造出来的市场中可以获得高的附加值。创造市场,就是要去“创造消费者”。就此而言,不仅要有售后服务,而且要有“售前服务”,以此来创造、培养消费者。这就是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的动力和方向。

  科学提供知识,工业将知识转化为产品,再由商家推向市场,其中隐含了以产定销的思想。在知识经济中正好要倒过来,由需求来引导知识的创造,重新整合,从而真正体现需求,这就是未来的引导作用。

  知识经济还要求,能创造出将需求与基础结合起来的组织和体制,这关系到“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是沟通需求与科技的渠道。创造需求,整合知识结构,创造更为合理、健康的人类生存方式,自然是设计师“以人为本”的必由之路。自然科学已经在向社会科学渗透,社会科学也已经在向自然科学渗透。只有掌握了这个脉搏,决策才会经得住时间和历史的检验,才不会坐失良机。

  5.“事理学”探求外部因素的创造方法论

  生活方式形态模型是将特定分类人群的某种生活本质需求在特定事态所处的特定的时间、环境、条件(外部因素)的信息研究分析后整合,系统地、形象化地显现出该特定人群的潜在但又是具体的需求的目标系统,又是概念设计方案的评价体系。如果“外部因素”不明确,设计就失去了方向。因此,设计需要发展自己的一套方法体系,去探求外部因素,明确设计目标,这正是本文提出的“设计事理学”方法论的核心内容。“事”特指在某一特定时空下,人与人或人与物之间发生的行为互动或信息交换。在此过程中,人的意识中有一定的“意义”生成,而物发生了状态的“变化”。“事”的结构包括以下部分:时间、空间、人、物、行为、信息、意义。“事”包含着人与物与时空,体现了“关系”在信息、行为在交互的时空中协调“物”,反映了时间与空间的“情境”——“外部因素”决定了人的行为和物的性质。通过事可以看到事背后人的动机、目的、情感、价值等意义丛。因此,在具体的事里,外部因素动态地反映了人、物之间的“显性关系”与“隐藏的逻辑”。“事”是一个“关系场”,可以看到“物”存在合理性的关系脉络。

  “事”是塑造、限定、制约“物”的外部因素的总合,因此设计的过程应该是“实事求是”。首先要研究不同的人(或同一人)在不同环境、条件、时间等因素下的需求,从人的使用状态、使用过程中确立设计的目的,这一过程叫做实“事”;然后选择造“物”的原理、材料、工艺、设备、形态、色彩等内部因素,这一过程叫做求“是”。实事是发现问题和定义问题,求是是解决问题;实事是望闻问切,求是是对症下药。然后再把设计放回到“事”里去检验、评价,看是否合乎特定外部因素下的人的特定的目的性,是否合乎人的行为习惯与信息的认知逻辑,是否合乎环境,是否合乎人之情,是否合乎人之价值标准。这一切就叫合乎“事理”。

  事理学有如下特点:

  注重需求目标系统而不是功能;

  注重事而不是物;

  注重物的外部因素而不是物的内部因素;

  注重结构关系而不是元素、因子;

  注重整体而不是局部;

  注重过程而不是状态;

  注重理解而不是解释;

  注重祈使而不是叙述;

  注重设计师与用户的“主体间性”。

  “超以象外,得其圜中”。将“设计”视为一门科学的、系统的、完整的体系,即研究“事理学”。这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为根本解决地球生态环境正在被严重破坏,人类面临是自我毁灭还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历史时刻是具有革命性意义的,这无疑是对工业时代以来的工业设计从理论到方法的一场“设计革命”。尤其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与其仅仅关注从原材料与新技术的革命中寻找经济持续发展之路,还不如与此同时转变观念,寻找新增长点,更有效地创新知识结构系统——将设计艺术提到“事理学”的高度,从根本上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重组资源、重组知识结构,以求得人类生存方式更趋健康与合理。

  三、案例《飞向未来——候机与组合飞机概念设计》的说明:

  飞机的速度很快,但乘机前后的程序、过程却既繁复又耗时,使原本高效的交通方式的效率大大降低。机场的规模、占地、服务内容等之所以无限扩延,皆因乘机方式的系统导致。设想重组乘机前后过程中的子系统、元素,以提高效率——“快捷”为目标,将不同旅客的需求、行为、心理诉求等在特定的环境、场所,特定的时间点、域,特定的城市软硬件设施条件等外部因素,整合成实现目标的各子系统目标群——“目标系统”。这就是以“事”在前的思维方法:先研究、重组实现目标系统的“外部因素”条件和“限制”和尝试提出“新概念”,然后再选择、整合乃至提出研发、设计技术、设备、形态等“内部因素”的方案。这个过程就是创造、创新的过程,而不停留在摹仿、制造的层次。该方案的概念是在乘客去机场途中把登机前的手续在特制的“公共运载器”中完成,该运载器也是飞机的“内舱”。到了机场后只需将这内舱推入飞机内即可,几乎不需候机,自然机场及设施就可大大简化了。同时民航客机的设计也以整合了候机、登机、CHECK-IN、托运、安检等等概念,因此飞机的设计就不同于外国知识产权的飞机概念,而能实“事”求是地创造、设计、开发中国自己知识产权的客机、机场乃至民航系统了。

 内容摘要:通过对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引进、加工、企业、市场、消费和国内工业设计现状的调查与问题分析,发现中国企业和经济依靠引进、模仿、制造、广告、降价等手段已不能应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态势,中国企业仅靠巨大的产品门类空缺、廉价劳动力和无品牌的劳动力密集型产品的加工成为发达国家经济的附庸,自己的开发组织结构却未能实现,更谈不上可持续性。国内设计教育的状况也在“大跃进”,但跟不上社会日益增长、深化的需求,也忽视了对开发、创造型人才的培养,更无法培养创造“新物种”、设计未来的人才。针对这些问题,迫切需要一种新观念、新思路。因此,用科学的思维方法结合实践中认识的能力,从对“物”的设计提升到“事”这个系统上,以调整知识、资源的结构系统,实事求是地适应不同人在不同外部因素的不同需求目标系统。这就是“事理学”提出的背景,也是当前中国设计教育应思考的方法论。在这个认识论基础上,研究中国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形态,提出当前和未来的需求定位和概念。那么,创造需求、创造消费、创造市场、创造新物种和培养创造性人才就不再是一句空话。

  关键词 :引进 制造 事理学 目标系统外部因素

  创造需求 创造新物种 知识结构调整

  一、国内工业设计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

  (一)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产生巨大影响

  1.经济方面——中国经济在20世纪70年代末告别了计划模式后,经过了连续十多年的高速增长。至2000年,中国GDP超过10000亿美元,居世界第六位。无可辩驳,中国已成为世界瞩目的一支经济力量,并于2001年11月正式加入WTO,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已融入到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大潮中。国内企业在进入国际市场的障碍与风险减少的同时,国内市场的逐步完全开放将使更多的跨国公司的进入而引起竞争加剧。关于宏观经济对我们设计行业具有较显著影响的内容可概括如下:

  * 大的投资吸纳能力。中国廉价的劳动力成本与巨大的消费品市场驱使着外商来华投资(2002年中国是世界第二大投资吸纳国)。

  * 制造业的发展。如今,中国是世界第四大制造国,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中国在国际大分工中将担任什么样的角色会在未来的二十年逐步确立。“Made in China”的产品类别主要表现为技术含量不高、无品牌的劳动密集型产品。

  * 巨大消费市场的形成。短短几年时间,中国的大城市就进入了消费社会。生产很快过剩,即使是官方话语也从提倡节俭转向鼓励消费;各大厂商的全部营销手段都在刺激消费;大众传媒也在制造着消费繁荣的幻象,从鼓励私人购车到假日经济的消费狂欢。

  2.社会文化方面——正如马克思理论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理论,经济体制的改变也带来了社会结构的“变迁”与文化观念的“漂移”。从法律、道德规范到意识形态,从具体的生活方式到抽象的文化传统,从百姓的世俗生活到官方与媒体的话语建构等等,无疑中国正经历一个急剧变化的年代。经济法则、契约关系、货币资本渗透到所有角落,带来观念与认知上的困惑 ;自由主义还是新左派,效率还是公平,争论在学者之间展开。经济的高歌猛进必然会带来社会与文化上的不适应症候,其结果也将在随后的几年中显现出来。设计领域只是一个小的侧面,也可以折射出其间的一些内容。

  (二)消费市场急速转型的态势下,中国企业开发组织结构未能实现相应转变

  1.开放初期,国内市场上巨大的产品门类空缺是中国企业早期成长的外部市场环境

  与国外许多企业不同的是,中国的多数企业是作为纯粹的生产型组织开始的。在计划经济时代,企业无须操心产品的开发与销售,一切都由政府包办。

  改革开放以来,企业在由纯粹的生产性部门转型为具有经营自主权的经济实体的过程中,国内、外市场在产品门类、技术水平、加工质量和产品式样方面的巨大差距使得我国企业无须自主创新产品,仅靠“引进” 就足以使企业快速成长。现在的国内大企业,几乎全部是依靠填补巨大的产品门类空缺而发展到今天的规模,有意义的自主设计创新在这些企业的成长过程中基本没有发挥作用。

  2.迄今为止,几乎所有产品的原始创意和技术起点均来自于境外

  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到90年代中期是“引进、填补”的十几年,也是我国现有的大型企业原始积累和快速成长的黄金时代,一个个市场空白被巨大的生产能力迅速填补。我们在不断地引进、模仿、抄袭国外的同时,扩大着企业的规模和经济实力,但同时却忽视了培育企业持续成长最重要的能力,即学会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市场需求,用自己的头脑进行产品创新。

  3.除品牌价值之外的其它所有竞争手段已经潜力挖尽尽管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但是超乎寻常的生产能力还是很快地将这一市场填满,中国的消费品生产企业经历了世界上最激烈的市场争夺战。经过在产品质量、营销渠道、售后服务、广告、价格等方面一轮轮的优胜劣汰,幸存的企业在质量、成本、技术含量等方面已趋于同质化,逐步失去了作为竞争手段的意义。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价格战和广告战成为仅存的手段被交替使用。

  (三) 我国消费市场变化的几个基本特征

  1.现有产品门类的结构性市场空缺已经不复存在

  除了一小部分由于地域文化和生活习惯的不同而产生的差异外,在国外商品市场上有的几乎所有产品门类,在国内市场同样可以找到。中国人已经拥有了从电风扇、吸尘器、洗衣机、电冰箱、电视机,到VCD、DVD、空调、电脑、手机、摩托车、汽车、住宅等所有的产品门类。这一事实意味着中国企业在15年以前赖以快速成长的市场环境已经基本不复存在。中国企业的成长碰到了真正的玻璃天花板。

  2.社会阶层结构的显现使得市场多样化程度加深

  20多年的发展加大了城乡地区之间、沿海与内陆地区之间、受过教育与未受过教育的人之间、不同行业之间、不同年龄层次之间在经济能力、价值取向、生活方式、兴趣爱好上的差距。中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形态已经初步成型,这意味着单一产品的大规模市场需求越来越小,个性化群族的出现使得市场多样化程度增加。

  3.市场态势变化速度加快

  生活方式变化速度加快,新技术产生与应用速度加快使得产品甚至产业生命周期大大缩短。一个昨天看起来还是有利可图的产业转瞬间就进入成熟期甚至衰退期,这种情况将会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市场环境变得越来越险恶。

  (四)国内设计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由于地域限制,我们的调研只能是管窥式地仅从设计市场、从业人员、设计教育、出版物等几个侧面来分析国内的工业设计现状。

  1.设计市场

  同日益增长的广大消费品市场一样,这两年国内对于“设计服务”的市场需求也增幅巨大。以联想集团为例,1996年整个联想集团用于与工业设计相关的开发费用每年不超过50万元。2002年,联想集团工业设计中心有设计师约30名,每年用于工业设计的相关费用多达几千万之多。

  海尔集团在全球有18个设计中心。20世纪90年代初与日本GK公司合作成立海高设计有限公司。如今,粗略估算海尔每年用于工业设计的费用,至少2000万元左右。

  深圳的华为公司生产设备类电信产品,2001年分别与GE Fitch与IDEO合作了一个项目,费用均为30万美元左右。华为还展开了大规模的寻找设计合作伙伴的活动,其目的是寻求稳定的、成熟的设计资源。粗略估算其2002年用于工业设计相关的费用,大概在4000万元以上。

  与上述三家公司在同一重量级别的公司国内还有许多。如家电业的康佳、长虹、TCL、科龙、美的、海信等。电信业有中兴等诸多手机生产商。IT类厂商如实达、方正、同方等。因此,关于国内的设计市场到底有多大?我们不应该妄下断言,但有两点是可以肯定的:一是潜力巨大,二是增长迅速。

  国内的企业对于工业设计的认知在20世纪80年代基本是一无所知或一知半解,最近两三年基本上将设计理解为促销技巧一类的手段,追求式样的新奇与视觉的刺激,还未将设计纳入到策略性层面考虑。设计活动的结果就是在今天的“消费品市场”里的“视觉的狂欢”。工业设计在今天的语境下已异化为促销手段,设计遵从了资本的逻辑。因此,尽管国内市场潜力巨大、增长迅速,笔者认为其还处于初级市场阶段。

  2.从业人员

  目前国内工业设计从业人员可粗略分为以下三类:

  学院派的教授与研究生忙于设计理论的建构,善于形而上的思考和归纳性的“全称判断”;同时,以教师为核心的设计工作室以其“符号资本”与低廉的运营成本获取了大部分设计项目。学院派的优势在于前期的研究与概念输出。

  设计公司与自由设计师多类似游击战,远未达到职业化的要求。他们多是经验主义的,更关注技巧层面的问题,迫于生存压力往往成为“形式的供应商”。

  企业内部的设计人员境况千差万别,有做设计管理的,有做生产与市场过渡层的,也有做具体设计的,但大家都在抱怨地位的尴尬,一方面是话语权的缺失,另一方面是缺乏健全的评审机制,“好方案都被枪毙掉了”。

  同时,国内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也在抱怨缺乏“好”的设计师与可提供“好设计”的公司。

  一方面是日益激增的设计需求,另一方面是不成熟、不专业的从业人员与机构,因此,外国设计公司、国际资本的入侵也是必然的。

  3.设计教育

  自20世纪80年代初国内大专院校开始设立“工业设计”专业以来,经过十几年的渐进式发展,在近几年呈现出“爆发”的态势。国内设立设计专业的院校由20世纪80年代的二十来所激增到近千所,每年毕业的学生由原来的几百人增加到几万人。随着招生大跃进而来的是师资人员短缺与结构性残疾 :大部分院校的教师多为刚毕业的研究生,在自身缺乏设计实践的时候就执照上岗了。新的一轮纸上谈兵或“时尚设计”或“竞赛式教育”又开始了。国内设计行业的起源与蓬勃发展都发端于教育,我们无可否认其价值。与设计教育的“不良性过度”形成对照的是设计产业的幼小或畸形。设计教育与设计产业处于严重失衡状态,造成我国设计业两端大,中间小的模式,即设计教育与设计需求的增大,专业化的设计队伍与合格的设计人才却相当缺乏。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英国没有大的本土设计市场,但有强大的设计产业与先进的设计教育,因此,他们可以靠输出设计与输出教育来赚钱。我们有大的市场却有“大而不强”的教育和“小而残疾”的设计产业,因此设计教育应该给社会提供什么样的劳动者是值得反思的,土法炼钢出产的只能是毫无用处的钢渣,还浪费了宝贵的资源。

  4.出版物

  国内设计类出版物也是在近两年得以蓬勃发展。20世纪90年代初,要买一本工业设计方面的图书是相当困难的,而对于今天的学生来说,困难的是“应该买那本合适”。各院校分别出版发行一套本学院教师“编纂”的教材性质的图书,百家争鸣的背后是对话语权的争夺,发行量越大似乎就越能证明其理论接近真理。设计期刊的时尚化与商业化,目的是成为大众茶余饭后的消遣读物。国内最为缺乏的是“设计批评”,一个行业如果听不到一种“另外的声音”,同样是一个畸形的行业。

  二、论重组资源、知识结构创新的系统设计方法——事理学

  1.从设计“物”到设计“事”

  工业设计是知识经济社会的设计方法论,也是人类总体文化对工业文明的修正;从设计“物”到设计“事”,整合知识,赋予创新以灵魂 ;事理学的设计方法论本质是重组知识结构、重组资源,这才是创新的本质。 工业设计是工业时代一切设计活动(人为事物、事务等)的观念、方法、评价思路,工业设计的对象可以是“物”:包括产品、交通工具、机床设备、工具、广告、包装、家具、照明器具及艺术品等等;也可以是“系统”区域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环境设计、室内设计、市场战略、产品计划、交通工具系统等;工业设计的对象也可以是“事”,如工作、学习、饮食、娱乐、休息、交流等生活方式的概念创造、策划、开发。习俗上或职业上的称谓,如建筑设计、产品设计、平面设计、工艺美术设计等等是工业设计思考、工作、行为的对象,而不是目的。工业设计的目的是为人类创造更合理、更健康的生存方式,思考、研究的起点是从“事”——生活中观察、发现问题;进而分析、归纳、判断问题的本质;以提出系统解决问题的概念、方案、方法及组织、管理机制的方案。

  2.工业设计是知识经济社会的设计方法论

  工业设计是知识经济社会的设计方法论,也是人类总体文化对工业文明的思想和修正。今天我们再次探讨设计艺术教育,首先要明白“设计”这门学科的科学范畴:设计人为的事物、不是“上帝”赐给的第一自然。

  人为事物的科学研究有别于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自然科学的研究是描述性的科学,它只能阐述人类对自然客观规律的阶段性认识结果;而人为科学是在描述自然规律的基础上,阶段性地“陈述”人为规范事物的性能,所以“设计”要研究事物在当前阶段应当是什么概念,以及应当如何做的方法。由于我们要具备在复杂的、似乎无序的现象中观察、分析,找出问题,并能善于判断问题,以及抽象出该问题的本质,又具体地掌握、规划、解决这类问题所需要的方法及能力,包括组织一切可能的手段、措施、规划以及提出解决这个问题的步骤、程序、方法。所以,设计自诞生之日起就是在困难与限制、习俗与偏见下生存和发展的。我们认为矛盾、限制和误解就是设计的机遇和原动力。在这个认识的基础上,人的创造力自然会产生,人的能力、人的思维方法和潜力也就能成为激发“生产力”的“生产关系”。

  3.“实事求是”地创造新物种

  设计的历史与人类历史是一样久远的。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的设计能力有了质的飞跃,今天人们无时无刻不置身于人为事物的环境之中,设计已不仅是科学和技术的结果,而且也是人们在一定时期内的生存目的、生存环境、生存行为与生存条件的协调关系,即被称为“文化”。设计正是人类生活方式设计的一种表达方式,是阶段性、地域性的信息载体的系统表达。

  设计不仅是一种技术,还是一种文化。设计是一种创造行为,是创造一种更为合理的生存(使用)方式。这种提法似乎有点抽象,不像搞技术的专家所希望的那样具体,例如某某产品设计。而设计一旦被囿于一种物的设计的话,就已经被这种物的概念和抽象束缚了设计师的创造力。在此基础上,设计应被认为是一种方法论,应提高到“事”的角度来认识,这就是设计的定义。

  工业设计学的研究方向是以系统论为主导,强调方法论的研究,不仅是从专业知识和设计技巧方面来培养学生,更重要的是抓思维方法的训练。不是把某一工作对象作为学科或专门化的分类依据,而是引导学生创造性地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实事求是、举一反三地认识问题、归纳问题、解决问题。这正是工业设计能将“限制”、“矛盾”协调转化为“优势”的原因,也正是工业设计有别于仅从“美术”或从“技术”片面地就事论事的偏执倾向的本质之所在,这样设计就能从“问题”——“事”的解决中,在“限制”下形成“差别”—— 新“物种”,乃至创造。

  4.重组知识结构、重组资源,这才是创新的本质

  上面论述了知识与其结构的创新是知识经济持续增长的核心,另一方面,知识经济也为创新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新的实践领域。具体来说,就是知识经济可以启示人再去创造新知识;或者说,可以启示人去开拓新的创新方向,乃至重组知识结构、重组资源与知识结构之间的系统以满足人类潜在的需求。

  在知识经济时代,我们应创造什么样的知识?简要地说,首先就是“创造需求”,进而再创造能满足需求的知识,以及创造能将知识与此类需求联系起来的组织和制度——即知识结构的创新。

  知识经济的一个特征是“未来引导”,知识经济的增长已不再只是靠投入劳动力、资金和资源来获得,而主要是依靠持续的新需求来拉动。在这一意义上说,创新,就是要“创造需求”,而创造需求,也就是“创造市场”。已有的市场是有限的,未来的市场则是无限的;已有的市场是拥挤的,创造出来的市场则是广阔天地;已有的市场竞争激烈,而在自己创造出来的市场中则可以独步天下;已有的市场中利润微薄,在自己创造出来的市场中可以获得高的附加值。创造市场,就是要去“创造消费者”。就此而言,不仅要有售后服务,而且要有“售前服务”,以此来创造、培养消费者。这就是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的动力和方向。

  科学提供知识,工业将知识转化为产品,再由商家推向市场,其中隐含了以产定销的思想。在知识经济中正好要倒过来,由需求来引导知识的创造,重新整合,从而真正体现需求,这就是未来的引导作用。

  知识经济还要求,能创造出将需求与基础结合起来的组织和体制,这关系到“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是沟通需求与科技的渠道。创造需求,整合知识结构,创造更为合理、健康的人类生存方式,自然是设计师“以人为本”的必由之路。自然科学已经在向社会科学渗透,社会科学也已经在向自然科学渗透。只有掌握了这个脉搏,决策才会经得住时间和历史的检验,才不会坐失良机。

  5.“事理学”探求外部因素的创造方法论

  生活方式形态模型是将特定分类人群的某种生活本质需求在特定事态所处的特定的时间、环境、条件(外部因素)的信息研究分析后整合,系统地、形象化地显现出该特定人群的潜在但又是具体的需求的目标系统,又是概念设计方案的评价体系。如果“外部因素”不明确,设计就失去了方向。因此,设计需要发展自己的一套方法体系,去探求外部因素,明确设计目标,这正是本文提出的“设计事理学”方法论的核心内容。“事”特指在某一特定时空下,人与人或人与物之间发生的行为互动或信息交换。在此过程中,人的意识中有一定的“意义”生成,而物发生了状态的“变化”。“事”的结构包括以下部分:时间、空间、人、物、行为、信息、意义。“事”包含着人与物与时空,体现了“关系”在信息、行为在交互的时空中协调“物”,反映了时间与空间的“情境”——“外部因素”决定了人的行为和物的性质。通过事可以看到事背后人的动机、目的、情感、价值等意义丛。因此,在具体的事里,外部因素动态地反映了人、物之间的“显性关系”与“隐藏的逻辑”。“事”是一个“关系场”,可以看到“物”存在合理性的关系脉络。

  “事”是塑造、限定、制约“物”的外部因素的总合,因此设计的过程应该是“实事求是”。首先要研究不同的人(或同一人)在不同环境、条件、时间等因素下的需求,从人的使用状态、使用过程中确立设计的目的,这一过程叫做实“事”;然后选择造“物”的原理、材料、工艺、设备、形态、色彩等内部因素,这一过程叫做求“是”。实事是发现问题和定义问题,求是是解决问题;实事是望闻问切,求是是对症下药。然后再把设计放回到“事”里去检验、评价,看是否合乎特定外部因素下的人的特定的目的性,是否合乎人的行为习惯与信息的认知逻辑,是否合乎环境,是否合乎人之情,是否合乎人之价值标准。这一切就叫合乎“事理”。

  事理学有如下特点:

  注重需求目标系统而不是功能;

  注重事而不是物;

  注重物的外部因素而不是物的内部因素;

  注重结构关系而不是元素、因子;

  注重整体而不是局部;

  注重过程而不是状态;

  注重理解而不是解释;

  注重祈使而不是叙述;

  注重设计师与用户的“主体间性”。

  “超以象外,得其圜中”。将“设计”视为一门科学的、系统的、完整的体系,即研究“事理学”。这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为根本解决地球生态环境正在被严重破坏,人类面临是自我毁灭还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历史时刻是具有革命性意义的,这无疑是对工业时代以来的工业设计从理论到方法的一场“设计革命”。尤其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与其仅仅关注从原材料与新技术的革命中寻找经济持续发展之路,还不如与此同时转变观念,寻找新增长点,更有效地创新知识结构系统——将设计艺术提到“事理学”的高度,从根本上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重组资源、重组知识结构,以求得人类生存方式更趋健康与合理。

  三、案例《飞向未来——候机与组合飞机概念设计》的说明:

  飞机的速度很快,但乘机前后的程序、过程却既繁复又耗时,使原本高效的交通方式的效率大大降低。机场的规模、占地、服务内容等之所以无限扩延,皆因乘机方式的系统导致。设想重组乘机前后过程中的子系统、元素,以提高效率——“快捷”为目标,将不同旅客的需求、行为、心理诉求等在特定的环境、场所,特定的时间点、域,特定的城市软硬件设施条件等外部因素,整合成实现目标的各子系统目标群——“目标系统”。这就是以“事”在前的思维方法:先研究、重组实现目标系统的“外部因素”条件和“限制”和尝试提出“新概念”,然后再选择、整合乃至提出研发、设计技术、设备、形态等“内部因素”的方案。这个过程就是创造、创新的过程,而不停留在摹仿、制造的层次。该方案的概念是在乘客去机场途中把登机前的手续在特制的“公共运载器”中完成,该运载器也是飞机的“内舱”。到了机场后只需将这内舱推入飞机内即可,几乎不需候机,自然机场及设施就可大大简化了。同时民航客机的设计也以整合了候机、登机、CHECK-IN、托运、安检等等概念,因此飞机的设计就不同于外国知识产权的飞机概念,而能实“事”求是地创造、设计、开发中国自己知识产权的客机、机场乃至民航系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