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驯服的象资源:卫生部临床路径2010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10:18:56
                                                                                                                                                                                                                                                                                                                                                


卫生部临床路径2010-01版



(2010-01版
目录一、 呼吸内科疾病临床路径1.1 社区获得性肺炎1.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1.3 支气管扩张 1.4 支气管哮喘 1.5 自发性气胸 1.6 肺血栓栓塞症 二、 消化内科疾病临床路径2.1胆总管结石 2.2胃十二指肠溃疡2.3反流性食管炎2.4大肠息肉2.5轻症急性胰腺炎2.6肝硬化腹水三、神经内科疾病临床路径3.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3.2脑出血3.3吉兰巴雷综合症3.4多发性硬化3.5癫痫3.6重症肌无力四、心内科疾病临床路径4.1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4.2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4.3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4.4急性左心功能衰竭4.5病态窦房结综合征4.6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4.7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五、血液内科疾病临床路径5.1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5.2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5.2.1初治APL  5.2.2 完全缓解的APL六、肾内科疾病临床路径6.1终末期肾脏病6.2狼疮性肾炎行肾穿刺活检6.3急性肾损伤6.4IgA肾病行肾穿刺活检七、内分泌疾病临床路径    7.1 1型糖尿病    7.2 2型糖尿病    7.3 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    7.4库欣综合征    7.5 Graves病八、普通外科疾病临床路径    8.1胃十二指肠溃疡    8.2急性乳腺炎    8.3直肠息肉    8.4 门静脉高压症    8.5 腹股沟疝    8.6下肢静脉曲张    8.7血栓性外痔    8.8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8.9结节性甲状腺肿    8.10乳腺癌九、神经外科疾病临床路径9.1颅前窝底脑膜瘤9.2颅后窝脑膜瘤9.3垂体腺瘤9.4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9.5三叉神经痛9.6慢性硬脑膜下血肿 十、骨科疾病临床路径     10.1腰椎间盘突出症     10.2颈椎病     10.3重度膝关节骨关节炎     10.4股骨颈骨折     10.5胫骨平台骨折     10.6踝关节骨折     10.7股骨干骨折十一、泌尿外科疾病临床路径     11.1肾癌     11.2膀胱肿瘤     11.3良性前列腺增生     11.4肾结石     11.5输尿管结石十二、胸外科疾病临床路径     12.1贲门失弛缓症     12.2自发性气胸     12.3食管癌     12.4支气管肺癌十三、心外科疾病临床路径     13.1房间隔缺损     13.2 室间隔缺损     13.3动脉导管未闭     13.4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13.5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十四、妇科疾病临床路径     14.1子宫腺肌病     14.2 卵巢良性肿瘤     14.3宫颈癌     14.4输卵管妊娠     14.5子宫平滑肌瘤十五、产科临床路径     15.1胎膜早破行阴道分娩     15.2自然临产阴道分娩     15.3计划性剖宫产十六、儿科临床路径     16.1轮状病毒肠炎     16.2 支原体肺炎     16.3麻疹合并肺炎     16.4母婴ABO血型不合溶血病十七、小儿外科疾病临床路径     17.1先天性巨结肠     17.2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     17.3尿道下裂     17.4急性肠套叠十八、眼科疾病临床路径     18.1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18.2单纯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18.3共同性斜视     18.4上睑下垂     18.5老年性白内障十九、耳鼻喉科疾病临床路径     19.1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19.2声带息肉     19.3慢性鼻-鼻窦炎     19.4喉癌二十、口腔科疾病临床路径     20.1舌癌     20.2唇裂     20.3腭裂     20.4下颌骨骨折     20.5下颌前突畸形     20.6腮腺多形性腺瘤二十一、皮肤科疾病临床路径     21.1带状疱疹     21.2皮肌炎/多发性肌炎     21.3寻常型天疱疮     21.4重症多形红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二十二、肿瘤科疾病临床路径     22.1甲状腺癌     22.2结肠癌     22.3胃癌     













卫生部临床路径(2010-01-10版)
一、呼吸内科疾病临床路径
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路径(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社区获得性肺炎(非重症)(ICD-10:J15.901)(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分册》(中华医学会,人民卫生出版社),《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2006年)1.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伴或不伴胸痛。2.发热。3.肺实变体征和(或)闻及湿性啰音。4.白细胞数量>10×109/L或<4×109/L,伴或不伴细胞核左移。5.胸部影像学检查显示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间质性改变。以上1-4项中任何1项加第5项,并除外肺部其他疾病后,可明确临床诊断。(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分册》(中华医学会,人民卫生出版社),《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2006年)1.支持、对症治疗。2.经验性抗菌治疗。3.根据病原学检查及治疗反应调整抗菌治疗用药。(四)标准住院日为7-14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J15.901社区获得性肺炎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治疗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入院后第1-3天。1.必需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血沉、C反应蛋白(CRP)、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3)病原学检查及药敏;(4)胸部正侧位片、心电图。2.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血培养、血气分析、胸部CT、D-二聚体、血氧饱和度、B超、有创性检查等。(七)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1.评估特定病原体的危险因素,入院后尽快(4-8小时内)给予抗菌药物。2.药物选择: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和《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2006年),结合患者病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3.初始治疗2-3天后进行临床评估,根据患者病情变化调整抗菌药物。4.对症支持治疗:退热、止咳化痰、吸氧。(八)出院标准。1.症状好转,体温正常超过72小时。2.影像学提示肺部病灶明显吸收。(九)变异及原因分析。1.伴有影响本病治疗效果的合并症,需要进行相关诊断和治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2.病情较重,符合重症肺炎标准,转入相应路径。3.常规治疗无效或加重,转入相应路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路径(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ICD-10:J44.001/J44.101)(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COPD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1.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2.出现超越日常状况的持续恶化,并需改变常规用药者。3.患者短期内咳嗽、咳痰、气短和(或)喘息加重,痰量增多,或痰的性状发生改变,可伴发热等炎症明显加重的表现。(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COPD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1.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治疗方案。 2.必要时行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四)标准住院日为10-21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J44.001/J44.10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入院后第1-3天。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气分析、凝血功能、D-二聚体(D-dimer)、血沉、C反应蛋白(CRP),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3)痰病原学检查;(4)胸部正侧位片、心电图、B超、肺功能(病情允许时)。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胸部CT、超声心动图、下肢静脉超声。(七)治疗原则。1.戒烟。2.一般治疗:吸氧,休息等。3.对症治疗:止咳、化痰、平喘等。4.抗菌药物。5.处理各种并发症。(八)出院标准。1.症状明显缓解。2.临床稳定24小时以上。 (九)变异及原因分析。1.存在并发症,需要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延长住院时间。2.病情严重,需要呼吸支持者,归入其他路径。支气管扩张症临床路径(2009年版)
(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支气管扩张症(ICD-10:J47)(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病史:反复咳嗽、咳脓痰、咯血。2.影像学检查显示支气管扩张的异常改变。(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保持气道通畅,积极排出痰液。2.积极控制感染。3.咯血时给予止血治疗。4.对症治疗。(四)标准住院日为7-14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J47支气管扩张症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住院后第1-3天。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沉、C反应蛋白(CRP)、血糖、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3)痰病原学检查;(4)胸部正侧位片、心电图。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血气分析、肺功能、胸部CT、超声心动图。    (七)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1.抗菌治疗: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根据患者病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首选覆盖革兰阴性杆菌的广谱抗菌药物,有铜绿假单孢菌感染史或危险因素者,需选择可覆盖铜绿假单孢菌的抗菌药物,必要时可同时联合用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治疗。2.祛痰药物及辅助排痰治疗:体位引流、支气管舒张剂、必要时可用支气管镜吸痰。3.咯血的处理:休息,并根据病情选用止血药。(八)出院标准。1.症状缓解。2.病情稳定。3.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合并症和/或并发症。(九)变异及原因分析。1.治疗无效或者病情进展,需复查病原学检查并调整抗菌药物,导致住院时间延长。2.伴有影响本病治疗效果的合并症和并发症,需要进行相关诊断和治疗。3.伴有大量咯血者,按照大咯血的临床路径处理。4.有手术治疗指征需外科治疗者,转入外科治疗路径。支气管哮喘临床路径(2009年版)
(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支气管哮喘(非危重)(ICD-10:J45)(二)诊断依据。根据《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修订,2008年)1.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以及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2.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3.上述症状和体征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4.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5.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应至少具备以下1项试验阳性:(1)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激发试验阳性;(2)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FEV1增加≥12%,且FEV1增加绝对值≥200ml;(3)呼气流量峰值(PEF)日内(或2周)变异率≥20%。符合1、2、3、4条者或4、5条者可诊断。(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修订,2008年)1.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及治疗反应选择方案。 2.必要时行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四)标准住院日为7-14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J45支气管哮喘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入院后第1-3天。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沉、C反应蛋白(CRP)、血气分析、D-二聚体(D-dimer)、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3)胸部正侧位片、心电图、肺功能(病情允许时)。2.根据患者病情选择:血清过敏原测定、胸部CT、超声心动图、血茶碱浓度、痰病原学检查等。(七)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1.一般治疗:氧疗,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2.支气管扩张剂:首选速效β2受体激动剂吸入制剂,也可使用抗胆碱能药物(吸入制剂)、茶碱类药物。3.抗炎药物:糖皮质激素、抗白三烯药物等。4.抗过敏药:根据病情选用。5.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及治疗反应调整药物和治疗方案。(八)出院标准。1.症状缓解。2.病情稳定。3.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合并症和/或并发症。(九)变异及原因分析。1.治疗期间出现并发症,需特殊诊断和治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2.严重哮喘发作需行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维持者,退出本路径。3.常规治疗效果不佳,需特殊诊断和治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自发性气胸临床路径(2009年版)
(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自发性气胸(ICD-10:J93.0-J93.1)(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症状:胸痛、呼吸困难、刺激性咳嗽。2.体征:患侧呼吸音减弱、叩诊呈鼓音或过清音、气管向健侧移位。3.影像学检查:X线胸片检查见气胸线,肺组织受压。(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呼吸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 1.一般治疗:吸氧、对症。2.胸腔穿刺或闭式引流。3.病因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6-10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J93.0-J93.1自发性气胸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入院后第1-3天。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  (3)胸部正侧位片、心电图。2.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胸腔超声、胸部CT、心脏酶学、血气分析、D-二聚体等。(七)治疗方案。1.氧疗及对症治疗。2.胸腔穿刺抽气或闭式引流术:根据病情和肺组织压缩程度进行选择。3.外科手术治疗。(八)出院标准。1.临床症状缓解。2.胸片提示肺基本复张。(九)变异及原因分析。1.因有基础疾病或其他原因,导致气胸反复难愈,治疗时间延长。2.对于内科治疗无效或反复发作的患者,需要转入外科进行相关处理,退出本路径。3.治疗过程中出现并发症需要相应处理。肺血栓栓塞症临床路径(2009年版)
(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肺血栓栓塞症(ICD-10:I26.001/I26.901)(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2001年)1.临床表现可有呼吸困难、胸痛和咯血等。2.可有肺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如深静脉血栓等。3.下列检查一项或以上阳性,可以确诊:(1)CT肺动脉造影(CTPA):表现为肺动脉内的低密度充盈缺损,部分或完全包围在不透光的血流之间,或者呈完全充盈缺损;(2)磁共振肺动脉造影(MRPA):发现肺动脉内的低密度充盈缺损,部分或完全包围在不透光的血流之间,或者呈完全充盈缺损;(3)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呈肺段分布的肺灌注缺损,并与通气显像不匹配,即至少一个或更多叶段的局部灌注缺损而该部位通气良好或X线胸片无异常;(4)选择性肺动脉造影:发现PE的直接征象,如肺血管内造影剂充盈缺损,伴或不伴轨道征的血流阻断;(5)超声心动图:发现肺动脉近端的血栓。4.需排除以下疾病:如原发性肺动脉肉瘤,羊水栓塞,脂肪栓塞、空气栓塞,感染性血栓等。(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2001年)1.一般处理,血流动力学及呼吸支持。2.抗凝、溶栓治疗。3.其他治疗措施:外科取栓、经静脉导管碎栓和抽吸血栓、置入腔静脉滤器等。(四)标准住院日:(高危)10-14天,(中、低危)7-10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I26.001/I26.901肺血栓栓塞症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3.有明显影响肺血栓栓塞症常规治疗的情况,不进入肺血栓栓塞症临床路径。(六)入院后第1-3天。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气分析、血型、凝血功能、D-二聚体(D-dimer)、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3)肌钙蛋白T或I;(4)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双下肢静脉超声。2.下列相关检查之一可确诊:CT肺动脉造影、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磁共振肺动脉造影、选择性肺动脉造影。3.根据患者病情,有条件可选择:BNP、免疫指标(包括心磷脂抗体)、蛋白S、蛋白C、抗凝血酶III等。 (七)选择用药。1.溶栓治疗:尿激酶、链激酶、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2.抗凝治疗:肝素、低分子肝素、华法林等。(八)出院标准。1.生命体征平稳。2.调节国际标准化比值达标(2.0-3.0)。3.没有需要继续住院处理的并发症。(九)变异及原因分析。1.治疗过程中出现并发症。2.伴有其他疾病,需要相关诊断治疗。









二 消化内科疾病临床路径
胆总管结石临床路径(2009年版)
一、胆总管结石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胆总管结石(ICD-10:K80.3/K80.5)行胆总管内镜下取石术(ICD-9-CM-3:51.8802)(二)诊断依据。根据《实用内科学(第12版)》(复旦大学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消化内镜学(第2版)》(科学出版社)等国内、外临床诊疗指南⒈胆绞痛、梗阻性黄疸、急性胆管炎(即Charcot三联征:腹痛、黄疸、发热)或胆源性胰腺炎。⒉辅助检查(超声、CT或MRCP)怀疑或提示胆总管结石。(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消化内镜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实用内科学(第12版)》(复旦大学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消化内镜学(第2版)》(科学出版社)等国内、外临床诊疗指南1.急诊手术:急性胆管炎。2.择期手术:患者本人有微创治疗意愿;生命体征稳定;无重要脏器衰竭表现;能耐受ERCP操作者。(四)标准住院日为7-10天。(五)进入路径标准。⒈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80.3/K80.5胆总管结石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入院第1-2天。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淀粉酶、血型、RH因子、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3)腹部超声、心电图、胸片。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超声心动、腹部CT 、MRCP等。(七)选择用药。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2.造影剂选择:碘过敏试验阴性者,选用泛影葡胺;碘过敏试验阳性者,选用有机碘造影剂。            (八)内镜治疗(即ERCP)日为入院第3-4天。1.操作前应用静脉镇静药、解痉药及口咽部局部麻醉剂。2.行无痛内镜时,术中需监测生命体征,术后要在内镜室观察至清醒,并经麻醉医师同意后返回病房。3.术中可能使用胆管支架或鼻胆引流管。4.ERCP术中明确胆管结石,先行EST或球囊扩张,然后网篮和(或)球囊取石。(九)治疗后住院恢复3天。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淀粉酶。2.术后用药:应用覆盖革兰阴性杆菌和厌氧菌,并主要从胆汁排泄的广谱抗菌药物。3.严密观察有否胰腺炎、胆道感染、穿孔、出血等并发症,并作相应处理。(十)出院标准。 1.一般状况好,体温正常,无明显腹痛。2.实验室检查基本正常。3.无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出现并发症(ERCP相关性胰腺炎、胆道感染、出血、穿孔及麻醉意外者)等转入相应临床路径。2.合并胆道狭窄、占位者转入相应临床路径。3.巨大结石需要内镜下机械或激光碎石,多次镜下取石等转入相应临床路径。4.合并胆囊结石、肝内胆管结石者转入相应临床路径。
胃十二指肠溃疡临床路径(2009年版)
一、胃十二指肠溃疡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胃十二指肠溃疡(ICD-10:K25.7/K26.7/K27.7)(无并发症患者)(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内科学(第12版)》(复旦大学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等国内、外临床诊疗指南1.临床症状:反酸、慢性上腹疼痛等。2.胃镜检查提示存在溃疡或X线钡餐检查提示龛影。(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内科学(第12版)》(复旦大学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等国内、外临床诊疗指南1.基本治疗:包括调整生活方式、注意饮食、避免应用致溃疡药物等。2.药物治疗:根据病情选择降低胃酸药物(质子泵抑制剂和H2受体拮抗剂)、胃粘膜保护药物、根除Hp药物、对症治疗药物。(四)标准住院日为5-7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25.7/K26.7/K27.7胃十二指肠溃疡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1.必须完成的检查:(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血型、RH因子、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3)胃镜检查及粘膜活检(包括Hp检测);(4)心电图、胸片。2.诊断有疑问者可查:(1)血淀粉酶、血浆胃泌素水平、肿瘤标记物筛查;(2)13C-或14C-呼气试验;(3)腹部超声、立位腹平片、X线钡餐、上腹部CT或MRI。(七)胃镜检查。1.入院前未检出者,应尽早进行,对胃溃疡病灶常规作活检。2.检查前禁食6-8小时。3.如选择无痛内镜,术中需监测生命体征,术后要在内镜室观察至清醒,并经麻醉医师同意后返回病房。4.胃镜检查2小时后再进食(大量活检者或容易出血者可延长禁食时间)。(八)标准药物治疗方案。1.合并Hp感染者进行根除Hp治疗:(1)质子泵抑制剂PPI联合2种相关抗菌药物三联疗法,或加用铋剂的四联疗法,疗程为1-2周);(2)抗Hp治疗后继续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或H2受体拮抗剂抑酸治疗(疗程十二指肠溃疡4-6周,胃溃疡6-8周)。2.未合并Hp感染者进行抑酸治疗(疗程同上)。3.症状无改善者可给予胃粘膜保护剂治疗。(九)出院标准。腹痛减轻或消失。(十)变异及原因分析。1.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调整药物治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2.难治性或顽固性溃疡,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3.胃十二指肠溃疡出现并发症(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癌变等),退出本路径,转入相应临床路径。
反流食管炎临床路径(2009年版)
一、反流食管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反流食管炎(ICD-10:K21.0) (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典型症状:烧心、反酸、反胃、胸骨后疼痛。2.体征:可无特殊体征。3.胃镜检查:食管中下段黏膜有破损。(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改变不良生活方式。2.药物治疗:抑酸药(质子泵抑制剂或H2受体拮抗剂)、促动力药、粘膜保护剂;慎用抗胆碱能药物和钙通道阻滞剂等。(四)标准住院日为5-7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21.0反流食管炎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3.胸片、心电图、腹部B超;4.胃镜检查,必要时取活检病理学检查, 消化道钡餐造影等。其中2、3项可在住院前完成,也可在住院后进行。(七)药物治疗原则。1.抑酸药物是治疗的基本药物,通常选用PPI和H2阻滞剂等。2.治疗分2个阶段:初始治疗(8-12周)与维持治疗阶段。3.无效时可加用促动力药。(八)出院标准。1.诊断已明确。2.治疗后症状缓解或明显减轻。(九)变异及原因分析。1.反流食管炎出现并发症(如食管狭窄、出血、Barrett食管甚至可疑癌变)时不进入本路径。2.药物治疗无效或食管狭窄者,活检病理提示恶性,可考虑内镜下治疗或外科治疗,退出本路径。3.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行24小时食管pH、胆汁酸监测,调整药物治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大肠息肉临床路径(2009年版)
一、大肠息肉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大肠息肉(ICD-10: D12.6/D12.8/K62.1/K63.5)行内镜下大肠息肉摘除术(ICD-9-CM-3:45.42)(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内科学(第12版)》(复旦大学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消化内镜学(第2版)》(科学出版社)等国内、外临床诊疗指南1.钡剂灌肠造影存在充盈缺损,提示结肠和(或)直肠息肉;2.结肠镜检查发现结肠和(或)直肠息肉。(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实用内科学(第12版)》(复旦大学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消化内镜学(第2版)》(科学出版社)等国内、外临床诊疗指南1.基本治疗(包括生活方式、饮食等)。2.内镜下治疗。(四)标准住院日为5-7天。(五)进入路径标准。⒈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D12.6/D12.8/K62.1/K63.5大肠息肉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入院后第≤3天。必须完成的检查:1.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潜血;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血型、Rh因子、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3.消化道肿瘤标记物筛查(CA19-9、CA24-2、CEA等);4. 腹部超声、心电图、胸片。(七)内镜下治疗为入院后第≤3天。1.术前完成肠道准备及签署结肠镜检查和治疗同意书。2.行无痛内镜时,术中需监测生命体征,术后要在内镜室观察至清醒,并经麻醉医师同意后返回病房。 3.按顺序进行常规结肠镜检查,检查时应用润滑剂。4.根据术中所见息肉形态、大小、数目等决定内镜下治疗方案,并按结肠息肉内镜治疗规范实施治疗。5.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并发症,对症处理。(八)出院标准。 1.患者一般情况良好。2.无出血、穿孔、感染等并发症。(九)变异及原因分析。1.患者年龄小于18岁,或大于65岁者,可疑存在肠道特殊疾病患者,进入相应临床路径。2.合并严重心、肺、肝、肾等其他脏器基础疾病及凝血功能障碍者,退出本路径。3.息肉不符合内镜治疗指征,或患者存在内镜治疗禁忌证,出院或转外科,进入结肠肿瘤外科治疗住院流程。4.患者住院期间出现合并症,如急性消化道大出血、肠道穿孔或活检病理提示为恶性肿瘤等,必要时转外科手术,转入相应临床路径。5.合并感染,需要继续抗感染治疗,进入肠道感染住院流程。6.多发息肉、大息肉或复杂情况:多发大于5枚以上,或息肉直径≥2cm;或广基息肉;或粗蒂息肉(蒂直径≥1cm);或侧向生长型息肉等。

轻症急性胰腺炎临床路径(2009年版)
一、轻症急性胰腺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轻症急性胰腺炎(ICD-10:K85.001/K85.101/K85.201/K85.301/K85.801/K85.802/K85.901)(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内科学(第12版)》(复旦大学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消化病学》(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临床表现:急性、持续性腹痛(偶无腹痛)。2.实验室检查:血清淀粉酶活性增高≥正常值上限3倍。3.辅助检查:影像学提示胰腺有或无形态学改变。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内科学(第12版)》(复旦大学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消化病学》(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内科治疗:(1)监护、禁食、胃肠减压;(2)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治疗;(3)药物治疗: 抑酸治疗、抑制胰腺分泌药物、胰酶抑制剂;无感染征象的患者不建议使用抗菌药物;必要时谨慎使用镇静和镇痛药物。2.内镜治疗:对于胆源性胰腺炎,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采用内镜治疗。(四)标准住院日为7-10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85.001/K85.101/K85.201/K85.301/K85.801/K85.802/K85.901轻症急性胰腺炎疾病编码。2.排除急性重症胰腺炎及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合并心、肺、肾等脏器功能损害,合并胰腺脓肿、胰腺囊肿等)。3.排除其他急腹症:急性肠梗阻、消化性溃疡穿孔、胆石症和急性胆囊炎、肠系膜血管栓塞、心绞痛或心肌梗死者。4.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隐血;(2)肝肾功能、甘油三酯、电解质、血糖、血淀粉酶、脂肪酶、C-反应蛋白(CRP)、凝血功能;(3)血气分析;(4)心电图、腹部超声、腹部及胸部X线片。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检查项目:(1)血型及RH因子,肿瘤标记物筛查(CA19-9、AFP、CEA),自身免疫标志物测定(ANA、ENA、IgG);(2)腹部CT、核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超声内镜(EUS)。(七)选择用药。1.抑酸药(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2.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3.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八)出院标准。1.腹痛、腹胀缓解,开始进食。2.血淀粉酶稳定下降,或进食后无明显升高。(九)变异及原因分析。1.患者由轻症急性胰腺炎转为重症急性胰腺炎,退出本路径。2.内镜治疗:对于怀疑或已证实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在治疗中病情恶化者,可行胆管引流术或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转入相应路径。3.血淀粉酶持续高水平,或进食后明显升高,CRP持续高水平,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肝硬化腹水临床路径(2009年版)
一、肝硬化腹水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肝硬化腹水(ICD-10:K74+R18)(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内科学(第12版)》(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及《2004年美国肝病学会肝硬化腹水的治疗指南》等国内、外临床诊疗指南1.符合肝硬化失代偿期诊断标准:包括肝功能损害、门脉高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2.有腹水的体征和影像学结果:腹胀、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等;腹部超声或CT检查证实存在腹腔积液。(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内科学(第12版)》(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及《2004年美国肝病学会肝硬化腹水的治疗指南》等国内、外临床诊疗指南1.一般治疗(休息、控制水和钠盐的摄入)。2.消除病因及诱因(如戒酒、停用有损肝功的药物、限制过量钠盐摄入等)。3.药物治疗:利尿剂、白蛋白等。(四)标准住院日为10-14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74+R18肝硬化腹水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1.入院后必须完成的检查:(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型、凝血功能、甲胎蛋白(AFP)、HBV、HCV;(3)腹水检查;(4)腹部超声、胸正侧位片。 2.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选择:(1)腹水病原学检查,腹部CT或MRI,超声心动检查;(2)24小时尿钠排出量或尿钠/钾比值。(七)腹腔穿刺术。1.适应证:新发腹水者;原有腹水迅速增加原因未明者;疑似并发自发性腹膜炎者;2.术前准备:除外合并纤溶亢进或DIC;3.麻醉方式:局部麻醉;4.术后处理:观察病情变化,必要时补充白蛋白(大量放腹水时,应于术后补充白蛋白,按每升腹水补充8-10g白蛋白计算)。(八)保肝及利尿剂的应用。1.按肝硬化治疗要求,选用保肝药物。2.利尿剂:呋塞米单用或联合应用安体舒通。(九)出院标准。1.腹胀症状缓解。2.腹围减小。3.体重稳步下降。4.无严重电解质紊乱。(十)变异及原因分析。1.出现并发症(如消化道出血、原发性腹膜炎、原发性肝癌、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肝性胸水等)转入相应路径。2.合并结核性腹膜炎、肺部感染等转入相应路径。3.顽固性腹水,需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三、 神经内科疾病临床路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路径(2009年版)
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椎基底动脉综合征(ICD-10:G45.0),颈动脉综合征(大脑半球)(ICD-10:G45.1) (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起病突然,迅速出现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2.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多数持续十至数十分钟,并在1小时内恢复,但可反复发作。3.神经影像学未发现任何急性梗死病灶。(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进行系统的病因学检查,制定治疗策略。2.抗血小板聚集治疗。3.频发短暂脑缺血发作者应予抗凝治疗。4.病因、危险因素、并发症的治疗。5.明确有血管狭窄并达到手术标准者予手术治疗。(四)标准住院日为5-7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椎基底动脉综合征(ICD-10:G45.0),颈动脉综合征(大脑半球)(ICD-10:G45.1)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住院后的检查项目。1.必需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凝血功能、抗“O”、抗核抗体、ENA、类风湿因子、纤维蛋白原水平、蛋白C、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3)胸片、心电图; (4)头颅MRI或CT,颈动脉血管超声。2.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超声心动图、同型半胱氨酸、抗凝血酶 Ⅲ,TCD,CTA、MRA或DSA,灌注CT或灌注MRI。(七)选择用药。1.抗凝药物:排除抗凝治疗禁忌症后可给予①肝素加华法令;②单独口服华法令;③单独用低分子肝素。2.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肠溶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3.必要时可予他汀类降血脂药。(八)出院标准。1.患者病情稳定。2.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九)变异及原因分析。1.辅助检查异常,需要复查和明确异常原因,导致住院治疗时间延长和住院费用增加。2.住院期间病情加重,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治疗时间延长和住院费用增加。3.既往合并有其他系统疾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能导致合并疾病加重而需要治疗,从而延长治疗时间和增加住院费用。4.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因明确,反复发作并且有手术指征者转外科或介入科进一步治疗,转入相应治疗路径。5.若住院期间转为脑梗塞者转入脑梗塞临床路径。
脑出血临床路径(2009年版)
一、脑出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脑出血(ICD-10:I61)(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临床表现:急性起病,出现头痛伴或不伴意识障碍,并伴有局灶症状和体征者。2.头颅CT证实脑内出血改变。(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维持生命体征和内环境稳定,防治感染。2.控制血压。3.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4.控制体温。5.防治癫痫。6.必要时外科手术。7.早期康复治疗。(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8-14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I61脑出血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住院后检查的项目。1.必需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心肌酶谱、凝血功能、血气分析、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3)头颅CT 、胸片、心电图。2.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头颅MRI,CTA、MRA或DSA,骨髓穿刺(继发于血液系统疾病脑出血者)。(七)选择用药。1.脱水药物:甘露醇、甘油果糖、速尿等。2.降压药物:按照《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执行。3.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4.缓泻药。5.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药物。6.继发于出血性疾病的脑出血酌情应用止血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胰岛素、抑酸剂等对症治疗药物。(八)监测神经功能和生命体征。1.生命体征监测。2.NIH卒中量表和GCS量表评分。(九)出院标准。1.患者病情稳定。2.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十)变异及原因分析。1.脑出血病情危重者需转入ICU或NICU,转入相应路径。2.辅助检查结果异常,需要复查,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和住院费用增加。3.住院期间病情加重,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和住院费用增加。4.既往合并有其他系统疾病,脑出血可能导致既往疾病加重而需要治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和住院费用增加。



吉兰-巴雷综合征临床路径(2009年版)
一、吉兰-巴雷综合征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吉兰-巴雷综合征(ICD-10:G61.0)(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程: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病前1-4周可有或无感染史。2.临床表现:四肢对称性迟缓性瘫痪,末梢性感觉障碍,伴或不伴颅神经受损,可伴有呼吸肌麻痹、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但括约肌功能多数正常。3.脑脊液检查:2/3患者表现为蛋白细胞分离。4.肌电图提示神经传导速度减慢。(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大剂量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 2.血浆置换。3.皮质类固醇激素。4.抗菌药物。5.辅助呼吸。6.对症治疗及预防并发症。7.康复治疗。(四)标准住院日为2-4周。(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G61.0吉兰-巴雷综合征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沉、血气分析、肿瘤全项、免疫五项+风湿三项、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3)心电图、胸片;(4)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F波、H反射;(5)腰穿:脑脊液常规、生化、涂片找细菌、脑脊液免疫球蛋白检查、穿刺细胞学病理检查。2.有条件可行空肠弯曲菌抗体检测。(七)选择用药。1.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2.血浆置换。3.大剂量甲基泼尼松冲击。 4.对症治疗和防治并发症的相关药物。(八)出院标准。 1.神经功能缺损表现有所好转或基本恢复。2.治疗2周病情平稳。3.并发症得到有效控制。(九)变异及原因分析。1.住院期间合并感染(肺部、泌尿系、肠道等),需要进行抗感染治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2.患者可能出现呼吸肌麻痹,需要呼吸机辅助呼吸,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多发性硬化临床路径(2009年版)
一、多发性硬化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多发性硬化复发期(ICD-10:G35  01)(首次发作的临床孤立综合征不包括在内)(二)诊断依据。根据《中国多发性硬化及相关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病的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草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神经科杂志,2006,39(12):862-864)1.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病程中有缓解和复发。2.头颅或/和脊髓MRI提示多发白质脱髓鞘病灶,增强后可有不同程度强化,并符合多发性硬化的影像学诊断标准;诱发电位可有异常;脑脊液电泳寡克隆区带(OB)或24小时IgG合成率异常。3.综合以上特点,并符合McDonald标准(2005年)。(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中国多发性硬化及相关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病的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草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神经科杂志,2006,39(12):862-864)1.多发性硬化诊断明确。2.临床上有急性发作和缓解复发的确切证据。3.神经功能状态明显受到影响。(四)标准住院日为2-4周。(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G35  01多发性硬化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抗“O”、抗核抗体、ENA、类风湿因子、甲状腺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3)头颅及(或)脊髓MRI+强化;(4)腰穿:脑脊液常规、生化、寡克隆区带、24小时IgG合成率;(5)诱发电位(视觉诱发电位、听觉诱发电位、体感诱发电位);(6)EDSS评分。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血淋巴细胞亚群分析,肾上腺皮质功能和嗜铬细胞瘤指标检测,水通道蛋白抗体(NMO抗体)。(七)药物选择。1.首选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2.必要时使用丙种球蛋白或其他免疫抑制剂。3.有条件者可联用干扰素。4.对症治疗:钙剂、止酸剂、维生素等其他相关药物。(八)康复治疗日为入院后第2天。1.康复治疗师对患者肢体功能进行评价,确定治疗方案。2.每天治疗1次直至出院。(九)出院标准。1.病人病情改善。2.MRI复查稳定或较治疗前明显改善。3.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十)变异及原因分析。1.对于延髓或高颈段脱髓鞘病变,有可能病情加重需要气管切开并应用人工辅助呼吸,会延长治疗时间并增加住院费用。2.激素治疗可能增加高血压、糖尿病、感染等并发症的机会,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3.住院后伴发非神经系统疾病或为系统性自身免疫病时,需要进一步明确诊断,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癫痫临床路径(2009年版)
一、癫痫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癫痫(ICD-10:G40):部分性癫痫发作,全面性癫痫发作(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内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临床上至少发作一次以上。2.存在发作易感性:包括遗传、外伤、发热和动脉硬化等因素。3.伴随社会和心理等方面问题。4.脑电图和或影像学改变。(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内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药物治疗。2.药物控制不佳或其他特殊癫痫综合征者可请神经外科会诊进行相应治疗。(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7-14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G40癫痫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住院后所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肌酶、血脂、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   3.脑电图,心电图;4.头颅MRI(包括Flair相)或CT;5.有条件者可行相关血药浓度测定。(七)药物选择。1.常用口服抗癫痫药物:(1)一线抗癫痫药物:卡马西平、丙戊酸钠、苯妥英钠、氯硝西泮等;(2)二线抗癫痫药物:奥卡西平、托吡酯、拉莫三嗪、左乙拉西坦等。2.口服抗癫痫药物治疗的基本原则:应依发作类型及以前用药及疗效情况选择抗癫痫药物。3.药物选择时还需要考虑以下因素:禁忌证、可能的副作用、特殊治疗人群(如育龄妇女、儿童、老人等)、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药物来源和费用等。(1)局灶性发作:卡马西平(或奥卡西平)、丙戊酸钠、托吡酯、拉莫三嗪、左乙拉西坦等。(2)全面性发作:丙戊酸钠、卡马西平、苯妥英钠、苯巴比妥、托吡酯、拉莫三嗪、左乙拉西坦等。(3)肝功能损害患者:慎用丙戊酸钠。(4)肾功能损害患者:根据患者情况适当减少抗癫痫药物用量。(5)过敏体质患者:慎用卡马西平、奥卡西平、拉莫三嗪等药物。(6)育龄期妇女患者:可酌情选用卡马西平(或奥卡西平)、拉莫三嗪,孕前3个月和孕初3个月每日加用叶酸5mg。(7)老年患者:酌情减少抗癫痫药物用量。(8)儿童患者:按公斤体重计算抗癫痫药物用量。(八)出院标准。 1.诊断明确,药物治疗方案确定,可门诊随访。2.有手术指征者转入神经外科接受手术治疗。(九)变异及原因分析。1. 癫痫发作可能为非癫痫性发作,经住院检查和观察确认后,中止抗癫痫药物治疗并让患者出院。2.患者在住院期间出现癫痫持续状态,转入癫痫持续状态临床路径。重症肌无力临床路径(2009年版)
一、重症肌无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重症肌无力(ICD-10:G70.0)(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临床表现主要为受累骨骼肌肉的波动性无力,即活动后加重,休息后改善,可呈“晨轻暮重”。2.辅助检查:新斯的明试验阳性;肌电图低频重复电刺激衰减10%以上,高频无递增;血清AChR抗体阳性或阴性。3.临床分型(Osserman):I眼肌型,IIA轻度全身型,IIB中度全身型,III急性重症型,IV迟发重症型,V肌萎缩型。(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胆碱酯酶抑制剂。 2.肾上腺皮质激素:各型重症肌无力均适用。3.其他免疫抑制剂:适用于激素疗效欠佳或不能耐受者。4.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用于危象期、胸腺切除术前准备或难治性重症肌无力辅助治疗。5.血浆置换:用于危象期、胸腺切除术前准备或难治性重症肌无力辅助治疗。6.胸腺切除术:适用于伴胸腺增生的全身型患者,女性首选;伴胸腺瘤的各型患者;18岁以上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的全身型。(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2-4周。(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G70.0重症肌无力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血沉、甲状腺功能、血气分析、免疫五项+风湿三项、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3)胸腺CT(平扫+增强)、心电图;(4)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重频电刺激(低频、高频)。2.有条件者行AChR抗体检查。(七)选择用药。1.胆碱酯酶抑制剂:溴吡斯的明等。2.肾上腺糖皮质激素:(1)冲击疗法;(2)小剂量递增法。3.免疫抑制剂:可选用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环孢霉素、他克莫司等。4.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5.对症治疗和防治并发症的相关药物:补钙、补钾、胃粘膜保护剂等。(八)出院标准。 1.肌无力症状好转。2.并发症得到有效控制。(九)变异及原因分析。1.住院期间合并感染(肺部、泌尿系、肠道等),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2.使用糖皮质激素冲击疗法的患者,可能出现病情短期加重,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3.发生重症肌无力危象的患者,转入相应临床路径。









四、心内科疾病临床路径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临床路径(2009年版)
一、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不稳定性心绞痛(ICD-10:I20.0/20.1/20.9)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ICD-9-CM-3:36.06/36.07)(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不稳定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2007年)及2007年ACC/AHA与ESC相关指南1.临床发作特点:表现为运动或自发性胸痛,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迅速缓解。2.心电图表现:胸痛发作时相邻两个或两个以上导联心电图ST段压低或抬高>0.1mV ,或T波倒置≥0.2mV,胸痛缓解后ST-T变化可恢复。3.心肌损伤标记物不升高或未达到心肌梗死诊断水平。4.临床类型:(1)初发心绞痛:病程在1个月内新发生的心绞痛,可表现为自发性与劳力性发作并存,疼痛分级在III级以上。(2)恶化劳力型心绞痛:既往有心绞痛史,近1个月内心绞痛恶化加重,发作次数频繁,时间延长或痛阈降低(即加拿大劳力型心绞痛分级[CCS I-IV]至少增加1级,或至少达到III级)。(3)静息心绞痛:心绞痛发生在休息或安静状态,发作持续时间通常在20分钟以上。(4)梗死后心绞痛:指急性心肌梗死发病24小时后至1个月内发生的心绞痛。(5)变异型心绞痛:休息或一般活动时发生的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显示ST段一过性抬高,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仅有少数可演变为心肌梗死。(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不稳定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2007年)及2007年ACC/AHA与ESC相关指南1.危险度分层:根据TIMI风险评分或患者心绞痛发作类型及严重程度、心肌缺血持续时间、心电图和心肌损伤标记物测定结果,分为低、中、高危三个组别。2.药物治疗:抗心肌缺血药物、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调脂药物。3.冠脉血运重建治疗:在强化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中高危患者可优先选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1)PCI:有下列情况时,可于2小时内紧急冠状动脉造影,对于没有严重合并疾病、冠状动脉病变适合PCI者,实施PCI治疗:①在强化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静息或小运动量时仍有反复的心绞痛或缺血发作;②心肌标志物升高(TNT 或TNI);③新出现的ST段明显压低;④心力衰竭症状或体征,新出现或恶化的二尖瓣返流;⑤血流动力学不稳定;⑥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无上述指征的中高危患者可于入院后12-48小时内进行早期有创治疗。(2)CABG:对于左主干病变、3支血管病变或累及前降支的2支血管病变,且伴有左室功能不全或糖尿病者首选。4.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在强化药物治疗后仍有心肌缺血复发,在完成冠状动脉造影和血运重建前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可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5.保守治疗:对于低危患者,可优先选择保守治疗,在强化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病情稳定后可进行负荷试验检查,择期冠脉造影和血运重建治疗。6.改善不良生活方式,控制危险因素。(四)标准住院日为7-10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I20.0/20.1/20.9不稳定性心绞痛疾病编码。2.除外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急性肺栓塞、急性心包炎等疾病。3.如患有其他非心血管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检查和治疗),也不影响第一诊断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0-3天。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酮体、大便常规+潜血;(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血清心肌损伤标记物、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3)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2.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查:(1)血气分析、脑钠肽、D-二聚体、血沉、C-反应蛋白或高敏C-反应蛋白;(2)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脏负荷试验;(3)心肌缺血评估(低危、非急诊血运重建患者)。(七)选择用药。1.双重抗血小板药物:常规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对拟行介入治疗的中、高危患者,可考虑静脉应用GPIIb/IIIa受体拮抗剂。2.抗凝药物:低分子肝素或普通肝素等。3.抗心肌缺血药物: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钙离子拮抗剂等。(1)β受体阻滞剂:无禁忌证者24小时内常规口服。(2)硝酸酯类: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静脉滴注维持,病情稳定后可改为硝酸酯类药物口服。(3)钙拮抗剂:对使用足量β受体阻滞剂后仍有缺血症状或高血压者,如无禁忌可应用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4.镇静止痛药:硝酸甘油不能即刻缓解症状或出现急性肺充血时,可静脉注射吗啡。5.抗心律失常药物:有心律失常时应用。6.调脂药物:早期应用他汀类药物。7.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用于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或心力衰竭、高血压,以及合并糖尿病者。如无低血压等禁忌症,应在24小时内口服。不能耐受者可选用ARB治疗。8.其他药物:伴随疾病的治疗药物等。(八)手术日为入院第0-7天(如需要进行手术)。1.麻醉方式:局部麻醉。2.手术方式:冠状动脉造影+支架置入术。 3.手术内置物:冠状动脉内支架。4.术中用药:抗血栓药(肝素化,必要时可使用GPIIb/IIIa受体拮抗剂)、血管活性药、抗心律失常药等。 5.介入术后即刻需检查项目:生命体征检查、心电监测、心电图、穿刺部位的检查。6.必要时,介入术后住重症监护病房。7.介入术后第1天需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心肌损伤标记物。必要时根据病情检查:大便潜血、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超声心动图、胸片、血气分析等。(九)术后住院恢复3-5天,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1.观察患者心肌缺血等不适症状,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2.继续严密观察穿刺部位出血、渗血情况。(十)出院标准。1.生命体征平稳。 2.血流动力学稳定。 3.心肌缺血症状得到有效控制。4.无其他需要继续住院的并发症。(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冠脉造影后转外科行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等待二次PCI或择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3.病情危重。4.出现严重并发症。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临床路径(2009年版)
一、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慢性稳定性心绞痛(ICD-10:I20.806)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ICD-9-CM-3:36.06/36.07)(二)诊断依据。根据《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2007年)及2002年ACC/AHA与2006年ESC相关指南1.临床发作特点:由运动或其他增加心肌需氧量的情况所诱发,短暂的胸痛(<10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使之迅速缓解。 2.心电图变化:胸痛发作时相邻两个或两个以上导联心电图ST段压低≥0.1mV,胸痛缓解后ST段恢复。3.心肌损伤标记物(心脏特异的肌钙蛋白T或I、肌酸激酶CK、CKMB)不升高。4.临床症状稳定在1个月以上。(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根据《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2007年)及2002年ACC/AHA与2006年ESC相关指南1.危险度分层:根据临床评估、对负荷试验的反应(Duke活动平板评分)、左心室功能及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的病变情况综合判断。2.基础药物治疗:抗心肌缺血药物、抗血小板药物、调脂药物。3.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适应证为:(1)严重心绞痛(CCS分级3级或以上者),特别是药物治疗不能缓解症状者;(2)经无创方法评价为高危患者(不论心绞痛严重程度);(3)心脏停搏存活者;(4)有严重室性心率失常的患者;(5)血管重建(PCI或CABG)的患者,有早期的中等或严重的心绞痛复发;(6)伴有慢性心力衰竭或左室射血分数明显减低的心绞痛患者。4.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药物难以控制的心绞痛,或无创检查提示较大面积心肌缺血,且冠状动脉病变适合PCI者,可行冠状动脉支架术(包括药物洗脱支架)治疗。5.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糖尿病伴多支血管复杂病变、严重左心功能不全和无保护左主干病变者,CABG疗效优于PCI。6.改善不良生活方式,控制危险因素。(四)标准住院日为≤9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I20.806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疾病编码。2.除外心肌梗塞、主动脉夹层、急性肺栓塞等疾病。3.如患有其他非心血管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检查和治疗),也不影响第一诊断时,可以进入路径。4.适用于择期PCI者,不适用于STEMI发病<12小时患者。(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1-3天。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酮体,大便常规+潜血;(2)血清心肌损伤标记物、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3)心电图、胸片、超声心动图。2.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查:(1)脑钠肽、D-二聚体、血气分析、血沉、C-反应蛋白或高敏C-反应蛋白;(2)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脏负荷试验。(七)选择用药。1.抗心肌缺血药物: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等。2.抗血小板药物:(1)无用药禁忌证的患者均应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如使用阿司匹林有禁忌或不能耐受者,可改用氯吡格雷替代;(2)行介入治疗者,常规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3)对介入治疗术中的高危病变患者,可考虑静脉应用GPIIb/IIIa受体拮抗剂。3.调脂药物:长期应用他汀类药物。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所有合并糖尿病、心力衰竭、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高血压、心肌梗死后左室功能不全的患者,均应使用ACEI。不能耐受者可选用ARB治疗。5.其他药物:伴随疾病的治疗药物等。(八)手术时间为入院后2-4天。1.麻醉方式:局部麻醉。2.手术方式:冠状动脉造影+支架置入术。       3.手术内置物:冠状动脉内支架。4.术中用药:抗血栓药(肝素化,必要时可使用GPIIb/IIIa受体拮抗剂)、血管活性药、抗心律失常药等。5.术后处理:(1)介入术后即刻需检查项目:生命体征检查、心电图、心电监测、穿刺部位的检查。(2)介入术后必要时住重症监护病房。(九)术后住院恢复3-5天。(1)介入术后第1天需检查项目:心电图、心肌损伤标记物、血常规、尿常规。必要时根据需要查:大便潜血、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超声心动图、胸片、血气分析。(2)观察患者心肌缺血等不适症状,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3)继续严密观察穿刺部位出血、渗血情况。(十)出院标准。1.生命体征稳定,无心肌缺血发作。  2.穿刺部位愈合良好。3.无其他需要继续住院的并发症。(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冠脉造影后转外科行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等待二次PCI或择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3.PCI术中出现并发症转入CCU。4.造影冠脉正常,需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5.药物保守治疗,观察治疗效果。  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临床路径(2009年版)
一、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ICD-10:I21.4)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ICD-9-CM-3:36.06/36.07)(二)诊断依据。根据《不稳定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2007年)及2007年ACC/AHA与ESC相关指南心肌损伤标记物增高或增高后降低,至少有一次数值超过参考值上限的99百分位,具备至少下列一项心肌缺血证据者即可诊断:1.缺血症状(缺血性胸痛大于15分钟,含服硝酸甘油缓解不明显);2.心电图变化提示有新的心肌缺血,即新的ST-T动态演变(新发或一过性ST压低≥0.1mV,或T波倒置≥0.2mV)。(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不稳定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2007年)及2007年ACC/AHA与ESC相关指南1.危险分层:根据患者TIMI风险评分或心绞痛发作类型及严重程度、心肌缺血持续时间、心电图和心肌损伤标记物测定结果,分为低、中、高危三个组别。2.药物治疗:抗心肌缺血药物、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调脂药物。3.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治疗:在强化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中高危患者可优先选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1)PCI:有下列情况时,可于2小时内紧急行冠状动脉造影,对于无严重合并疾病、冠状动脉病变适合PCI的患者,实施PCI治疗:①在强化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静息或小运动量时仍有反复的心绞痛或缺血发作;②心肌标志物升高(TNT 或TNI);③新出现的ST段明显压低;④心力衰竭症状或体征,新出现或恶化的二尖瓣返流;⑤血流动力学不稳定;⑥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无上述指征的中高危患者可于入院后12-48小时内进行早期有创治疗。(2)CABG:对于左主干病变,3支血管病变,或累及前降支的2支血管病变,且伴有左室功能不全或糖尿病者优先选择CABG。4.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在强化药物治疗后仍有心肌缺血复发,在完成冠状动脉造影和血运重建前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可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5.保守治疗:对于低危患者,可优先选择保守治疗,在强化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病情稳定后可进行负荷试验检查,择期冠脉造影和血运重建治疗。6.改善不良生活方式,控制危险因素。(四)标准住院日为7-14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ICD-10:I21.4)疾病编码。2.除外主动脉夹层、急性肺栓塞、心包炎等疾病。3.如患有其他非心血管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检查和治疗),也不影响第一诊断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0-8天。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酮体、大便常规+潜血;(2)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3)心电图、胸片、超声心动图。2.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查:(1)脑钠肽、D-二聚体、血气分析、血沉、C-反应蛋白或高敏C-反应蛋白;(2)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脏负荷试验、心肌缺血评估(低危、非急诊血运重建患者)。(七)选择用药。1.双重抗血小板药物:常规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对拟行介入治疗的中、高危患者,可考虑静脉应用GPIIb/IIIa受体拮抗剂。2.抗凝药物:低分子肝素或普通肝素等。3.抗心肌缺血药物: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钙离子拮抗剂等。4.镇静止痛药:硝酸甘油不能即刻缓解症状或出现急性肺充血时,可静脉注射吗啡。5.抗心律失常药物。6.调脂药物:早期应用他汀类药物。7.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用于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或心力衰竭、高血压,以及合并糖尿病者。如无禁忌症或低血压,应在24小时内口服。不能耐受者可选用ARB治疗。8.其他药物:伴随疾病的治疗药物等。(八)手术日为入院第0-10天(如需要进行手术)。1.麻醉方式:局部麻醉。2.手术方式:冠状动脉造影+支架置入术。       3.手术内置物:冠状动脉内支架。 4.术中用药:抗血栓药(肝素化,必要时可使用GPIIb/IIIa受体拮抗剂)、血管活性药、抗心律失常药等。(九)术后住院恢复3-5天。1.介入术后必要时住重症监护病房。2.介入术后即刻需检查项目:生命体征检查、心电图、心电监测、穿刺部位的检查。3.介入术后第1天需检查项目:心电图、心肌损伤标记物、血常规、尿常规。必要时根据需要复查:大便潜血、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超声心动图、胸片、血气分析。4.根据患者病情,必要时行血流动力学监测和IABP支持。5.观察患者心肌缺血等不适症状,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十)出院标准。1.生命体征平稳,心肌缺血症状得到有效控制,心功能稳定。 2.血流动力学稳定。  3.心电稳定。4.无其他需要继续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冠脉造影后转外科行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等待二次PCI或择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3.病情危重。4.出现严重并发症。 急性左心功能衰竭临床路径(2009年版)
一、急性左心功能衰竭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急性左心功能衰竭(ICD-10:I50.1)(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欧洲急性心力衰竭临床诊疗指南》1.临床表现:呼吸困难(端坐呼吸)。2.体征:肺部干湿性罗音。3.辅助检查:胸片呈肺淤血或肺水肿表现,超声心动图提示心脏扩大、心功能严重低下,心电图可出现严重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欧洲急性心力衰竭临床诊疗指南》1.一般治疗:取坐位,吸氧,心电、血压和指端氧饱和度监测。2.急救措施:根据病情使用吗啡。3.消除肺淤血的治疗措施:利尿剂和血管扩张剂的应用。4.稳定血流动力学的措施:若血压降低(收缩压≤90mmHg),使用血管活性药物。5.洋地黄制剂的应用:无禁忌证、必要时可使用。6.其他药物:解痉平喘、糖皮质激素。7.原发病的治疗:治疗原发病和诱因。8.非药物治疗措施:必要时可给予气管插管和呼吸机辅助呼吸、血液超滤等治疗。(四)标准住院日为7-14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I50.1急性左心功能衰竭疾病编码。2.如患有其他非心血管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检查和治疗),也不影响第一诊断时,可进入路径。(六)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心力衰竭的生化标志物(如BNP或NT-Pro BNP)、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如TNT或TNI、CK-MB)、凝血功能、D-二聚体、血气分析。3.心电图、心电监测、床旁胸片及超声心动图。(七)出院标准。1.症状缓解,可平卧。2.生命体征稳定。3.胸片显示肺水肿、肺淤血征象明显改善或正常。4.原发病得到有效控制。(八)变异及原因分析。1.病情危重,需气管插管及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2.合并肾功能不全需血液超滤或血液透析。3.合并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需行冠脉造影和介入治疗。4.合并严重感染不易控制者。5.等待外科手术。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临床路径(2009年版)
一、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ICD-10:I49.5)行永久心脏起搏器置入术(ICD9-CM-3:37.8001\37.8101\37.8201\37.8301)(二)诊断依据。根据《ACC/AHA/HRS 2008年心脏节律异常器械治疗指南》(JAAC,2008,51卷,21期) 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心电生理和起搏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年)等国内外治疗指南1.包括一系列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窦房阻滞、慢快综合征、窦性心律变时功能不全。2.临床表现:心悸、胸闷、气短、乏力、黑蒙、晕厥等。3.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表现为:(1)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心率<50次/分);(2)窦性停搏和/或窦房阻滞;(3)慢快综合征:阵发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室上性心动过速)和心动过缓交替出现;(4)持续心房颤动在电复律后无可维持的窦性心律;(5)持久、缓慢的房室交界性逸搏节律,部分患者可合并房室阻滞和室内阻滞;(6)活动后心率不提高或提高不足。(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ACC/AHA/HRS 2008年心脏节律异常器械治疗指南》(JAAC,2008,51卷,21期) 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心电生理和起搏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年)等国内外治疗指南1.临时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必要时紧急使用)。2.永久心脏起搏器置入术:I类适应证:(1)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表现为有相关症状的心动过缓、窦性停搏或窦房阻滞;(2)由于某些疾病必须使用特定药物,而此药物可能引起或加重窦性心动过缓并产生相关症状者;(3)因窦房结变时性不佳,运动时心率不能相应增快而引起症状者。IIa类适应证:(1)自发或药物诱发的窦房结功能低下,心率<40次/分。有疑似心动过缓的症状,但未证实与所发生的心动过缓有关;(2)不明原因的晕厥,临床上发现或电生理检查诱发窦房结功能障碍者。IIb类适应证:清醒状态下心率长期低于40次/分,而无症状或症状轻微。3.一般治疗:提高心率(起搏器置入前),急救治疗,对症治疗。(四)标准住院日为5-10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I49.5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疾病编码。2.除外药物、电解质紊乱等可逆因素影响。3.除外全身其他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低下引起的心动过缓、合并全身急性感染性疾病等。4.除外心脏急性活动性病变,如急性心肌炎、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5.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1-3天。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2.肝肾功能、电解质、心肌酶、血糖、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3.心电图、胸片、超声心动图检查;4.24小时动态心电图(如近期已查,可不再重复检查)。(七)选择用药。1.根据基础疾病情况对症治疗。2.使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者术前需停用3-4天,改为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术前12小时停用低分子肝素,控制INR在1.5以下。3.停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等)7天以上。4.必要时术前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参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八)手术日为入院第2-4日。1.手术方式:永久心脏起搏器置入术。2.麻醉方式:局麻。3.手术内置物:脉冲发生器、电极导线。4.术中用药:局麻、镇静药物等。5.其他药物:急救及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相关药物。(九)术后住院恢复4-7天。1.术后复查项目:心电图、胸片、起搏器测试+程控;必要时复查24小时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2.术后用药:(1)抗菌药物1-3天(参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2)需抗凝的患者术后2-3天重新开始华法林抗凝,使用华法林患者在INR达标前,应联合应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3.术后注意事项:(1)术后平卧12小时,沙袋局部压迫止血6-8小时。(2)密切观察切口,1-3天换药1次,术后第7天拆线。(3)持续心电监测1-2天,评估起搏器工作是否正常。(4)已有临时起搏器置入者,置入永久起搏器术后,应及时撤除临时起搏导线,患肢制动,每日换药;术后酌情加用适量低分子肝素,预防长期卧床导致的深静脉血栓形成。(十)出院标准。1.起搏器工作正常。2.生命体征稳定。3.手术切口愈合良好。(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出现操作相关并发症,如血气胸、局部血肿、心脏压塞、导线脱位等。2.出现切口不愈合、感染等并发症。3.并发症(如高血压病、快速性心律失常)控制不佳。

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临床路径(2009年版)
一、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ICD-10:I47.203)行经导管消融或置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治疗(ICD-9-CM-3:37.26+(37.34/37.94))(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心电生理和起搏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年)和《ACC/AHA/HRS 2006年室性心律失常治疗和心脏性猝死预防指南》(JACC 2006, 51卷,21期)等国内外治疗指南1.临床表现:胸闷、心悸、气短、头晕、黑蒙、晕厥等。2.心电图表现:(1)异位激动起源于希氏束分叉以下。(2)至少连续发生3次。(3)频率100-250次/分的心动过速。3.持续性室速是指持续至少30秒以上或出现血流动力学障碍的室速。4.特发性室速是指经过详细的病史、体格检查,并经过心电图、X线、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排除了持续存在的明显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所发生的室速。主要包括右心室流出道室速(亦称为腺苷敏感性室速)、特发性左心室室速(亦称为维拉帕米敏感性室速或分支性室速)以及左心室流出道室速。(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心电生理和起搏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年)和《ACC/AHA/HRS 2006年室性心律失常治疗和心脏性猝死预防指南》(JACC 2006, 51卷,21期)等国内外治疗指南,治疗持续性室速和预防心脏性猝死(经导管消融或置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 1.查找引起室速的病因,确定治疗方案。2.治疗诱因(包括缺血、电解质异常和药物中毒等)。3.经导管消融(见附件1)。4.置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的器械治疗。5.药物治疗(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6.获得患者及家属有关病情以及相关抢救的知情同意。(四)标准住院日为6-10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符合ICD-10:I47.203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疾病编码。2.除外缺血(急性心肌梗死)、电解质紊乱和药物中毒等造成的可逆性室速。3.如同时患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无需特殊处理(检查和治疗),也不影响第一诊断时,可以进入路径。(六)首诊处理(急诊室)。1.明确持续性室速的诊断。2.明确患者血流动力学状态,确定终止室速的方式(见附件2):(1)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出现意识不清者,立即给予直流电复律,终止室速;(2)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但意识尚清楚者,给予静脉诱导麻醉后直流电复律;(3)血流动力学稳定者,先静脉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如效果不好可择期麻醉后直流电复律。3.初步筛查引起室速的基础疾病,确定治疗方案:(1)存在电解质紊乱或药物毒性等诱因的患者,室速终止后给予补充电解质、停药观察等治疗后进入“药物治疗流程”;(2)急性心肌梗死导致室速的患者,室速终止后进入“急诊PCI手术流程”;(3)一过性缺血导致室速的患者,室速终止后进入“择期PCI手术流程”;(4)特发性室速患者进入“电生理检查+经导管消融手术流程”;(5)伴有心肌病、心力衰竭等有ICD置入指征的室速患者,进入“ICD置入术手术流程”。(七)术前准备(电生理检查+经导管消融术/ICD置入术)1-2天。必需的检查项目:1.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2.血常规+血型,尿常规、便常规;3.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血气分析、凝血功能、心肌血清生化标记物、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4.超声心动检查、胸片。(八)选择用药。1.根据基础疾病情况对症治疗(如合并高血压病者降压治疗)。2.抗心律失常药物(包括静脉和口服)。3.用抗凝药物者(如华法林)术前需停用3-4天,改为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术前12小时停用低分子肝素,控制INR在1.5以下。4.停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等)7天以上。5.必要时术前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参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九)手术日为入院第3天(根据病情需要)。明确患者室速的基础疾病后,可选择电生理检查+经导管消融术或ICD置入术。1.麻醉方式:局部麻醉,全身麻醉(ICD置入术需要诱发室颤者)。2.手术内置物:ICD置入术中需要“置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3.术中用药:诱导麻醉药,局部麻醉药。(十)术后恢复3-7天。1.需复查心电图。2.ICD置入术者出院前,需复查心电图、胸片、Holter、起搏器程控。(十一)出院标准。1.生命体征平稳。2.手术伤口愈合良好。3.置入的ICD工作正常。(十二)变异及原因分析。1.电生理检查发现不适于行经导管消融术的严重室性心律失常,需要药物治疗及择期行ICD置入术。2.消融术部分成功,另需药物治疗及ICD置入术以确保患者长期的安全性。3. 置入ICD的患者需要口服抗心律失常药物,服药期间出现血压、心率较大波动,需要延长时间观察调整用药。4.需要口服抗心律失常药物预防发作的患者,因药物导致心率降低而需行永久起搏器置入以保证远期预后。5.其他情况,包括手术并发症等。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临床路径(2009版)
一、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ICD10:I21.0- I21.3)(二)诊断依据。根据《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2001年)、2007年ACC/AHA及2008年ESC相关指南1. 持续剧烈胸痛>30分,含服硝酸甘油(NTG)不缓解;2. 相邻两个或两个以上导联心电图ST段抬高≥0.1mv;3. 心肌损伤标记物(肌酸激酶CK、CK同功酶MB、心肌特异的肌钙蛋白cTNT和cTNI、肌红蛋白)异常升高(注:符合前两项条件时,即确定诊断为STEMI,不能因为等待心肌标志物检测的结果而延误再灌注治疗的开始)。(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根据《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2001年)、2007年ACC/AHA及2008年ESC相关指南1. 一般治疗2. 再灌注治疗(1)直接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以下为优先选择指征):①具备急诊PCI的条件,发病<12小时的所有患者;尤其是发病时间>3小时的患者;②高危患者。如并发心源性休克,但AMI<36小时,休克<18小时,尤其是发病时间>3小时的患者;③有溶栓禁忌证者;④高度疑诊为STEMI者。急诊PCI指标:从急诊室至血管开通(door-to-balloon time)<90分钟。(2)静脉溶栓治疗(以下为优先选择指征):①无溶栓禁忌证,发病<12小时的所有患者,尤其是发病时间≤3小时的患者;      ②无条件行急诊PCI;③PCI需延误时间者(door-to-balloon time>90分钟)。溶栓指标:从急诊室到溶栓治疗开始(door-to needle time)<30分钟。(四)标准住院日为:10-14 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I21.0- I21.3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疾病编码;2. 除外主动脉夹层、急性肺栓塞等疾病或严重机械性并发症者;3. 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如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就诊当天 所必需的检查项目。1.  心电、血压监护;2.  血常规+血型;3.  凝血功能;4.  心肌损伤标记物;5.  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6.  感染性疾病筛查(乙、丙型肝炎、HIV、梅毒等)。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查:1.  血脂、D-二聚体(D-Dimer)、脑钠肽(BNP);2.  尿、便常规+潜血、酮体;3.  血气分析;4.床旁胸部X光片;5.  床旁心脏超声。(七)选择用药。1. 抗心肌缺血药物: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2. 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常规合用);对于行介入治疗者,术中可选用GPⅡb / Ⅲa受体拮抗剂;3. 抗凝药物: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4. 调脂药物:他汀类药物;5.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6.镇静止痛药:吗啡或杜冷丁。(八)介入治疗时间。AMI起病12小时内实施急诊PCI治疗;时间超过12小时,如患者仍有缺血性疼痛证据,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合并心源性休克者,仍应实施急诊PCI治疗。1.麻醉方式:局部麻醉;2.手术内置物:冠状动脉内支架;3.术中用药:抗凝药(肝素等)、抗血小板药(GPⅡb / Ⅲa受体拮抗剂)、血管活性药、抗心律失常药; 4.术后住院第1天需检查项目:心电图(动态观察)、心肌损伤标记物(6小时测一次,至发病24小时)、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OB、凝血功能、血生化、血气分析、BNP、C-反应蛋白或hsCRP、D-Dimer、心脏超声心动图、胸部X光片。(九)术后住院恢复 7 -14 天。(十)出院标准(围绕一般情况、切口情况、第一诊断转归)。1. 生命体征平稳;2. 血液动力学稳定;3. 心电稳定;4. 心功能稳定;5. 心肌缺血症状得到有效控制。(十一)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1. 冠状动脉造影后转外科行急诊冠脉搭桥;2. 等待二次择期PCI;3. 有合并症、病情危重不能出CCU和出院;4. 等待择期CABG;5. 患者拒绝出院。注:适用于STEMI发病<12小时者,择期PCI患者不适用本流程。  五、血液内科疾病临床路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路径(2009年版)
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ICD-10:D69.3)(二)诊断依据。根据《血液病诊断和疗效标准》(张之南、沈悌主编,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三版)和《美国血液学会关于ITP的指南》(Blood,1996,88(1):3-40),《临床诊疗指南-血液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病史。2.多次检查血小板计数减少(包括血涂片)。3.脾脏不大或轻度增大。4.骨髓检查巨核细胞数增多或正常,有成熟障碍。5.排除血小板减少的其他原因。(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邓家栋临床血液学》(邓家栋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 和《美国血液学会关于ITP的指南》(Blood,1996,88(1):3-40),《临床诊疗指南-血液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糖皮质激素作为首选治疗:可常规剂量或短疗程大剂量给药。2.急症治疗:适用于严重、广泛出血;可疑或明确颅内出血;需要紧急手术或分娩者。(1)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2)输注血小板。(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14天内。(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D69.3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疾病编码。2.血液检查指标符合需要住院指征:血小板数<20×109/L,或伴有出血表现或出血危险(如高血压、消化性溃疡等)。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明确诊断及入院常规检查需2-3天(指工作日)。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隐血;(2)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输血前检查、血沉、血涂片、血型、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筛查;(3)胸片、心电图、腹部B超;2.发热或疑有感染者可选择:病原微生物培养、影像学检查;3.骨髓形态学检查。(七)治疗开始于诊断第1天。(八)治疗选择。1.糖皮质激素作为首选治疗:注意观察皮质激素的副作用并对症处理;防治脏器功能损伤,包括抑酸、补钙等。(1)常规剂量(泼尼松1mg•Kg-1•d-1)。(2)短疗程大剂量给药(甲基泼尼松龙1.0g•d-1×3d,或地塞米松40mg•d-1×4d)。2.急症治疗:适用于严重、广泛出血;可疑或明确颅内出血;需要紧急手术或分娩者。(1)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0.4g•Kg-1•d-1×5d或1.0g•Kg-1•d-1×2d。(2)输注血小板。(九)出院标准。不输血小板情况下,血小板>20×109/L并且持续3天以上。(十)变异及原因分析。经治疗后,血小板仍持续低于20×109/L并大于2周,则退出该路径。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路径(2009年版)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ICD-10:C92.4,M9866/3)(二)诊断依据。根据《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lassification of Tumors. Pathology and Genetic of Tumors of Haematopoietic and Lymphoid Tissue》(2008),《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张之南、沈悌主编,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三版)1.体检有或无以下体征:发热、皮肤粘膜苍白、皮肤出血点及瘀斑、淋巴结及肝脾肿大、胸骨压痛等。2.血细胞计数及分类。3.骨髓检查:形态学(包括组化检查)。4.免疫分型。5.细胞遗传学:核型分析(t(15;17)及其变异型),FISH(必要时)。6.白血病相关基因(PML/RAR?及其变异型)。(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治疗的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白血病学组) 1.诱导治疗:(1)单独使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或联合使用柔红霉素(DNR):ATRA:25-45mg•m-2 •d-1×28-40d;如联合DNR,DNR在ATRA治疗后第4天开始,最大量可达135mg•m-2,至少拆分为3天给予。 (2)ATRA联合三氧化二砷(ATO): ATRA:25-45mg•m-2 •d-1×28-40d; ATO:10mg/d×28-35d。可根据治疗过程中白细胞数量变化适量加用DNR、羟基脲等细胞毒药物。2.缓解后巩固治疗,可行3疗程化疗,分别为DA,MA,HA方案:(1)DA方案:DNR 40-45mg•m-2•d-1×3d,Ara-C 100-200mg•m-2•d-1×7d;(2)MA方案:米托蒽醌(MTZ)6-10mg• m-2 • d-1×3d,Ara-C 100-200mg•m-2 •d-1×7d;(3)HA方案: 高三尖杉酯碱(HHT)2.0-2.5mg•m-2 •d-1×7d,Ara-C 100-200mg•m-2•d-1×7d。如为高危患者(初诊时WBC≥10×109/L),可将DA或MA方案中的Ara-C换为1-2g•m-2,q12h ×3d。3.中枢神经白血病(CNSL)的防治:腰穿及鞘内注射至少4次,确诊CNSL退出本路径。鞘注方案如下:甲氨喋呤(MTX)10-15mg,Ara-C 40-50mg,地塞米松(DXM)5mg。4.缓解后维持治疗,序贯应用ATO、ATRA、6-巯基嘌呤(6-MP)+甲氨喋呤(MTX)三方案,每方案1月,3月为一周期,共5周期。(1)ATO 10mg•d-1×21-28d。(2)ATRA 25-45mg•m-2 •d-1×28d。(3)6-MP+MTX:6-MP 100mg,第1-7天,第15-21天;MTX 20mg,第9,12,23,26天。(四)根据患者的疾病状态选择路径。初治APL临床路径和完全缓解的APL临床路径(附后)。初治APL临床路径一、初治APL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标准住院日为40天内。(二)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92.4,M9866/3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疾病编码,行诱导分化治疗。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三)明确诊断及入院常规检查需3-5天(指工作日)。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血型、输血前检查;         (3)胸片、心电图、腹部B超、眼底检查。2.发热或疑有感染者可选择:病原微生物培养、影像学检查。3.骨髓检查(形态学包括组化)、免疫分型、细胞遗传学、白血病相关基因(PML/RAR及其变异型)检测。(四)化疗前准备。1.建议对发热患者立即进行病原微生物培养并使用抗菌药物,可选用头孢类(或青霉素类)±氨基糖甙类抗炎治疗,3天后发热不缓解者,可考虑更换碳青酶烯类和/或糖肽类和/或抗真菌治疗;有明确脏器感染患者应根据感染部位及病原微生物培养结果选用相应抗菌药物。2.对于Hb﹤80g/L,PLT﹤30×109/L或有活动性出血的患者,分别输浓缩红细胞和单采血小板;若存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倾向时,当PLT﹤50×109/L即应输注单采血小板。有心功能不全者可放宽输血指征。3.对于有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输注相应血液制品。纤维蛋白原﹤1.5g/L时,输注新鲜血浆或浓缩纤维蛋白原。(五)化疗开始于诊断第1天。(六)化疗方案。1.诱导治疗:可选用下列方案之一进行治疗(1)ATRA方案:ATRA 25-45mg•m-2•d-1×28-40d。(2)ATRA + DNR方案:ATRA 25-45mg•m-2•d-1×28-40d,DNR 在ATRA治疗后第4天开始,最大量可达135mg•m-2,至少拆分为3天给予。 (3)ATRA + ATO方案:ATRA 25-45mg•m-2•d-1×28-40d, ATO 10mg•d-1×28-35d,可根据治疗过程中白细胞数量变化适量加用DNR、羟基脲等细胞毒药物。(七)治疗后30天内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2.脏器功能评估。  3.骨髓检查。  4.微小残留病变检测(有条件时)。  (八)化疗中及化疗后治疗。1.感染防治:发热患者建议立即进行病原微生物培养并使用抗菌药物,可选用头孢类(或青霉素类)±氨基糖甙类抗炎治疗;3天后发热不缓解者,可考虑更换碳青酶烯类和/或糖肽类和/或抗真菌治疗;有明确脏器感染的患者,应根据感染部位及病原微生物培养结果选用相应抗菌药物。2.脏器功能损伤的相应防治:止吐、保肝、水化、碱化、防治尿酸肾病(别嘌呤醇)、治疗诱导分化综合征(地塞米松)、抑酸剂等。3.成分输血: 适用于Hb﹤80g/L,PLT﹤30×109/L或有活动性出血患者,分别输浓缩红细胞和单采血小板;若存在DIC倾向则PLT﹤50×109/L即应输注血小板。有心功能不全者可适当放宽输血指征。4.造血生长因子: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1.0×109/L,可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5μg•Kg-1 •d-1。(九)出院标准。1.一般情况良好。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十)变异及原因分析。1.治疗过程中出现感染、贫血、出血及其他合并症者,需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可适当延长住院时间。2.诱导分化治疗40天未达完全缓解者退出本路径。3.若腰穿后脑脊液检查显示存在白血病神经系统侵犯,建议隔日腰穿鞘注化疗药物直至脑脊液检查正常,同时退出此途径,进入相关途径。
完全缓解的APL临床路径一、完全缓解的APL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标准住院日为28天内。(二)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92.4,M9866/3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疾病编码。2.经诱导化疗达CR。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三)完善入院常规检查需2天(指工作日)。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型、凝血功能、输血前检查;         (3)胸片、心电图、腹部B超。2.发热或疑有某系统感染者可选择:病原微生物培养、影像学检查。3.骨髓检查(必要时活检)、微小残留病变检测。(四)化疗开始于入院第3天内。(五)化疗方案。1.缓解后巩固治疗:可行3个疗程化疗,分别为DA、MA、HA方案:(1)DA方案: DNR 40-45mg•m-2•d-1×3d,Ara-C 100-200mg•m-2 •d-1×7d。(2)MA方案:米托蒽醌(MTZ)6-10mg•m-2 •d-1×3d,Ara-C 100-200mg•m-2 •d-1×7d。 (3)HA方案: 高三尖杉酯碱(HHT)2.0-2.5mg•m-2 •d-1×d天,Ara-C 100-200mg• m-2 •d-1×d天。如为高危患者(初诊时WBC≥10×109/L),可将DA或MA方案中的Ara-C更改为1-2g•m-2,q12h ×3d。2.中枢神经白血病(CNSL)的防治:腰穿及鞘内注射至少4次(确诊CNSL退出本路径)。鞘注方案如下:MTX 10-15mg,Ara-C 40-50mg,DXM 5mg。3.缓解后维持治疗:序贯应用ATO、ATRA、6-MP+MTX三个方案,每方案1个月,3个月为1周期,共使用5个周期。(1)ATO 10mg•d-1×21-28d。(2)ATRA 25-45mg•m-2 •d-1×28d。(3)6-MP+MTX:6-MP 100mg,第1-7天,第15-21天;MTX 20mg,第9,12,23,26天 。(六)化疗后恢复期复查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2.脏器功能评估。   3.骨髓检查(必要时)。  4.微小残留病变检测(必要时)。  (七)化疗中及化疗后治疗。1.感染防治:发热患者建议立即进行病原微生物培养并使用抗菌药物,可选用头孢类(或青霉素类)±氨基糖甙类抗炎治疗;3天后发热不缓解者,可考虑更换碳青酶烯类和/或糖肽类和/或抗真菌治疗;有明确脏器感染的患者,应根据感染部位及病原微生物培养结果选用相应抗菌药物。2.防治其他脏器功能损伤:止吐、保肝、水化、碱化。3.成分输血: 适用于Hb﹤80g/L,PLT﹤20×109/L或有活动性出血的患者,分别输注浓缩红细胞和单采血小板。有心功能不全者可放宽输血指征。4.造血生长因子: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1.0×109/L,可使用G-CSF 5μg•Kg-1 •d-1。(八)出院标准。1.一般情况良好。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九)变异及原因分析。1.治疗中、后有感染、贫血、出血及其他合并症者,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并适当延长住院时间。2.若腰穿后脑脊液检查示存在白血病中枢神经系统侵犯,建议隔日腰穿鞘注化疗药物直至脑脊液检查正常,同时退出此途径,进入相关途径。 六、肾内科疾病临床路径终末期肾脏病临床路径(2009年版)
一、终末期肾病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终末期肾脏病(ICD-10:N18.0)行自体动脉-静脉内瘘成型术(ICD-9-CM-3:39.27)(二)诊断依据。根据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的《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肾脏病学分册》进行诊断。1.有或无慢性肾脏病史。2.实验室检查:肾小球滤过率或eGFR小于15ml/min/1.73m2,残余肾功能每周Kt/V小于2.0。(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的《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肾脏病学分册》进行治疗。1.血液透析:有腹膜透析绝对禁忌症,需要建立血液透析通路。对于糖尿病肾病、伴严重心血管并发症等患者,可酌情提早建立血管通路。2.征得患者或其代理人的同意,自愿选择。(四)标准住院日为10-14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N18.0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2-7天(工作日)完善检查。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丙型、HIV、梅毒等)、铁代谢、iPTH;(3)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4)双上肢动脉、深静脉彩超(血液透析)。 2.根据患者病情,必要时行浅静脉DSA、MRA或CTA。(七)选择用药。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8天(视病情决定)。1.麻醉方式:局部麻醉。         2.术中用药:常规局部麻醉用药,肝素,生理盐水。3.输血:视术中出血情况。(九)术后住院恢复2-6天。术后用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用药时间1-2天。(十)出院标准。 1.伤口愈合好。2.无需要继续住院诊治的手术并发症/合并症。3.指导患者学会内瘘的保养(血液透析)。(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有紧急透析指征的慢性肾脏病患者,需要紧急透析,不进入本路径。2.达到慢性肾脏病5期,但尿量不少、营养良好、没有症状,预计1年内不会进入透析者,不进入本路径。3.出现手术并发症,需要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4.伴有合并症时,需要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  狼疮性肾炎行肾穿刺活检临床路径(2009年版)
一、狼疮性肾炎行肾穿刺活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伴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炎综合征或急进性肾炎综合征病理诊断为狼疮性肾炎(ICD-10:M32.1+N08.5*)。(二)诊断依据。根据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或修订的《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肾脏病学分册》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的诊断及其分类标准》进行诊断。1.临床表现为多系统损害,符合199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制定的SLE诊断标准。2.不同程度的蛋白尿或镜下血尿,蛋白尿可达肾病综合征程度,亦可见肉眼血尿或白细胞尿和管型尿,可伴有高血压和不同程度肾功能减退。3.肾活检病理诊断为狼疮性肾炎。(三)标准住院日为12-16天。(四)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系统性红斑狼疮伴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炎综合征或急进性肾炎综合征,病理诊断为狼疮性肾炎 (ICD-10:M32.1+N08.5*)。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五)住院后1-7天(指工作日)完善检查。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网织红细胞计数、尿常规、大便常规、外周血涂片;(2)肝肾功能、电解质、肌酶、血糖、血脂、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丙型、HIV、梅毒等);(3)抗核抗体、抗dsDNA抗体、抗心肌磷脂抗体、抗Sm抗体、ENA多肽抗体谱,补体C3、C4,免疫球蛋白(包括IgG、IgA、IgM),RF、CRP、ESR、ASO,直接和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4)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沉渣检查;(5)B超(双肾、肝胆脾胰)、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2.根据患者病情,必要时检查:(1)外周血CD4+和CD8+细胞、ANCA、抗GBM抗体、血清蛋白电泳、甲状腺功能;(2)双肾血管彩超、头颅MRI、骨髓穿刺、骨盆平片、肌电图、脑电图、眼底检查等。3.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性指数(SLE-DAI)进行评分。4.如患者无禁忌,应行肾活检病理检查,明确病理类型,以指导治疗,估计预后。(六)肾穿前用药。 1.控制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可使用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2.根据病情,积极纠正水、电解质、酸碱紊乱(可使用利尿剂、碱剂或扩容治疗)。3.控制血压,保护肾功能。 4.加强对症支持治疗:必要时酌情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粒细胞落刺激因子或他汀类降脂药。5.肾穿刺术前停用抗凝药物。6.必要时抗感染治疗。(七)肾穿刺病理检查。如果患者入院前已完成穿刺前的检查和准备,住院后即可进行肾活检。如果患者住院后开始安排肾活检前的检查和准备,则在完成评估后行肾活检。1.麻醉方式:局麻。2.术前准备:停用一切抗凝药物后,复查凝血功能正常;血色素8g/dl以上,血小板8万/mm3;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3.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 4.取材方式:经皮肾活检。5.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6.组织病理:冰冻切片行免疫荧光检查、石蜡切片光镜检查及电镜检查,并对肾组织活动性指数(AI)、慢性指数(DI)进行评分。(八)穿刺后用药。1.肾穿刺术后根据情况选择性使用止血药。2.根据临床情况可选择性使用无肾毒性抗菌药物,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3.根据肾活检病理诊断,确定病理类型后实施治疗方案:(1)重型狼疮性肾炎,疾病明显活动者,可考虑大剂量激素静脉冲击治疗,环磷酰胺冲击治疗或霉酚酸酯、普乐可复治疗;如伴免疫功能缺陷可以考虑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或血浆置换;(2)病情相对稳定,无明显狼疮活动者,可考虑激素联合雷公藤多苷、硫唑嘌呤或来氟米特等治疗;(3)在肾穿刺7天后,无活动性出血,可酌情予抗凝药、抗血小板药治疗(促纤维蛋白溶解药慎用);(4)保护肾功能、对症支持治疗。(九)出院标准。 1.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2.肾穿刺伤口愈合好。3.临床症状(血压、蛋白尿、血尿和肾功能)稳定或者好转。(十)变异及原因分析。1.出现肾功能急剧恶化、恶性高血压等严重并发症,需要在住院期间处理。2.新出现其他系统合并症,如血液系统、神经系统症状需要住院治疗。3.出现治疗相关的并发症如感染、血糖升高或肾穿刺并发症,需要住院期间处理。4.虽然诊断为狼疮性肾炎,但出现持续少尿、急性肾衰或存在慢性肾功能不全,需要替代治疗的患者,以及伴有严重感染、心功能衰竭的患者,不适合本途径。  急性肾损伤临床路径(2009年版)
一、急性肾损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急性肾功能不全(急性肾损伤)(ICD-10:N17)、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肾损伤,衰竭期)(ICD-10:N17)(二)诊断依据。根据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的《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 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肾脏病学分册》进行诊断。1.突发肾功能减退(在48小时内)。2.急性肾损伤1期(危险期):血清肌酐升高≥0.3mg/dL (26.4μmol/L)或为基线值的1.5-2倍;或者尿量<0.5ml/kg/h,持续>6小时。3.急性肾损伤2期(损伤期):血清肌酐升高至基线值的2-3倍;或者尿量<0.5ml/kg/h,持续>12小时。4.急性肾损伤3期(衰竭期):血清肌酐升高至基线值的3倍或在血清肌酐>4mg/dl(354μmol/l)基础上急性增加0.5mg/dL(44μmol/L);或者尿量<0.3 ml/kg/h持续>24小时或无尿持续>12小时。(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和依据。根据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的《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肾脏病学分册》进行治疗。   1.肾脏替代治疗:内科保守治疗无效或经评估预计无效的严重水、电解质、酸碱紊乱,氮质血症(具体替代治疗方案根据病情决定)。2.对症治疗:给予适当营养,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3.肾脏穿刺活组织检查:原因不明的急性肾损伤(包括肾小球肾炎、系统性血管炎、急进性肾炎及急性间质性肾炎等),其他经评估认为需要肾穿刺活组织检查的情况, 并征得患者或其代理人的同意。(四)标准住院日7-21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N17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住院后2-7天(指工作日)。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嗜酸细胞+网织红细胞计数)、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包括钙、磷、镁、HCO3-或CO2CP)、血糖、血型、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丙型、HIV、梅毒等)、凝血功能、血气分析、免疫指标(ANA谱、ANCA、 抗GBM抗体、免疫球蛋白、补体、CRP、ASO、RF、ESR、iPTH);(3)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电解质、尿肌酐、尿红细胞位相、尿白细胞分类、尿渗透压或自由水清除率;(4)腹部超声、胸片、心电图。2.根据患者病情,必要时检查:(1)NGAL、KIM-1、IL-18、抗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抗体;(2)血和尿轻链定量、血培养、肿瘤标志物、凝血功能及纤溶指标、血和尿免疫固定电泳;(3)超声心动图、双肾动静脉彩超、同位素骨扫描、逆行性或下行性肾盂造影、肾血管造影、CT、MRI;(4)骨髓穿刺、肾脏穿刺活检等。(七)选择用药。1.纠正原发病因和可逆因素,预防再次损伤。2.根据病情,积极纠正水、电解质、酸碱紊乱。3.如果需要肾穿刺,则通常入院7日之内完成评估。4.肾穿刺术前停用抗凝药物,术后酌情使用止血药。5.必要时肾脏替代治疗。6.必要时抗感染治疗。7.酌情使用抗凝药、溶栓药、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抗氧化剂、碱剂及其他药物。(八)如果需要肾穿刺,则手术日为入院第7日之内。1.麻醉方式:局麻。2.术前准备:术前停用一切抗凝药物(包括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复查凝血功能正常。3.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 4.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5.病理:冰冻切片行免疫荧光检查、石蜡切片光镜检查、电镜检查。(九)术后用药。根据临床情况可使用无肾毒性的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十)出院标准。 1.肾功能逐渐恢复(不必等待恢复到正常)。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3.肾穿刺伤口愈合好。(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有严重肾外合并症或严重急性肾损伤并发症,需要在住院期间处理。2.新出现其他系统合并症,需要住院治疗。3.出现治疗相关的并发症,需要住院期间处理。  IgA肾病行肾穿刺活检临床路径(2009年版)
一、IgA肾病行肾穿刺活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慢性肾炎综合征、复发性或持续性血尿,病理诊断为IgA肾病(ICD-10:N02.801)。(二)诊断依据。根据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或修订的《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肾脏病学分册》和《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诊断及其分类标准》进行诊断。1.起病缓慢,病程迁延,患病时间超过3个月,部分患者急性起病,病程较短。2.血尿以畸形红细胞尿为主,常有不同程度的蛋白尿,可伴有高血压和肾功能减退。3.肾活检病理诊断为IgA肾病。4.排除继发性因素。(三)标准住院日为10-14天。(四)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慢性肾炎综合征、复发性或持续性血尿,病理诊断为IgA肾病(ICD-10:N02.801)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五)住院后3-7天(指工作日)需完成的检查项目。1.住院后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凝血功能、蛋白电泳、CRP、 ESR、免疫指标(ANA谱、IgG、IgA、IgM、C3、C4、RF、ASO)、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HIV等);(3)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位相; (4)B超(双肾形态大小、输尿管和膀胱)、胸片、心电图。2.如无禁忌,必须行肾活检病理检查,明确诊断及病理类型,以指导治疗,估计预后。肾活检前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肾功能、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HIV等);(3)24小时尿蛋白定量;(4)B超(双肾形态大小、输尿管和膀胱)。3.根据患者病情,必要时检查:ANCA、抗GBM抗体、HLA-27、超声心动图、腹部超声、双肾血管彩超、甲状腺功能、尿β2微球蛋白、尿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血和尿免疫固定电泳、血和尿轻链定量、肿瘤标志物、电测听、眼底镜和裂隙灯检查等。(六)选择用药。 1.控制血压、减少尿蛋白、保护肾功能药:血管紧张素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必要时)。2.如果肾穿刺前使用了抗凝药或抗血小板药,宜提前7天停用抗血小板药(包括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提前3天停用抗凝药。(七)肾穿刺病理检查。如果患者入院前已完成穿刺前的检查和准备,住院后即可进行肾活检。如果患者住院后开始安排肾活检前的检查和准备,则在完成评估后行肾活检。1.麻醉方式:局麻。2.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3.取材方式:经皮肾活检。4.组织病理:石蜡切片行光镜检查,冰冻切片行免疫荧光检查,必要时电镜检查。(八)穿刺后用药。1.肾穿刺术后根据情况选择性使用止血药。2.根据临床情况可选择性使用无肾毒性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3.根据肾活检病理诊断(分级或分型)结合临床表现,确定治疗方案,必要时合理使用ACEI、ARB、肾上腺皮质激素或/和免疫抑制剂、抗凝药、抗血小板药、促纤维蛋白溶解药、降脂药等。(九)出院标准。 1.临床诊断和病理诊断明确。2.临床表现(血压、尿蛋白、血尿、肾功能)稳定或者好转。3.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十)变异及原因分析。1.出现肾功能急剧恶化、恶性高血压等严重并发症,需要在住院期间处理。2.新出现其他系统合并症,需要住院治疗。3.出现治疗相关的并发症,或肾穿刺并发症,需要住院期间处理。4.虽然病理诊断是IgA肾病,但临床诊断不是慢性肾炎综合征、复发性或持续性血尿的患者,不进入本临床路径。 七、内分泌疾病临床路径1型糖尿病临床路径(2009年版)
一、1型糖尿病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1型糖尿病(不伴急性并发症)(ICD-10:E10.2- E10.9)(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治疗指南-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年),《WHO诊断标准及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年)1.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2.具备1型糖尿病特点:(1)通常年轻起病,起病迅速,症状明显,中度至重度的临床症状,包括体重下降、多尿、烦渴、多饮、体型消瘦、酮尿或酮症酸中毒等。(2)空腹或餐后的血清C肽水平低或缺乏;可出现免疫标记:胰岛素自身抗体(IAA)、胰岛细胞抗体(ICA)、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胰岛抗原抗体(IA-2);需要胰岛素治疗;可伴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3.分型:(1)免疫介导(1A型);(2)特发性(1B型)。(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临床治疗指南-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年),《WHO诊断标准及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年)  1.糖尿病宣传教育和管理。2.饮食疗法。3.运动疗法。4.自我血糖监测、低血糖事件评估。5.体重、尿酮体监测及并发症检测。6.胰岛素强化治疗及联合口服药物治疗。(四)标准住院日一般为≤20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E10.2- E10.9 1型糖尿病(不伴急性并发症)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酮体、大便常规;(2)全天毛细血管血糖谱(三餐前、三餐后2小时、睡前、必要时0点、3AM等);(3)肝肾功能、电解质、血脂;(4)胸片、心电图、腹部及妇科B超;(5)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β细胞自身抗体(ICA、GAD),口服糖耐量试验和同步C肽释放试验(病情允许时);(6)并发症相关检查(新诊断糖尿病和病程超过5年定期复诊者):尿蛋白/肌酐、24h尿蛋白定量、眼底检查、神经传导速度、超声心动图、颈动脉和下肢血管彩超等。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的检查项目:(1)血气分析,糖化血清蛋白(果糖胺),胰岛β细胞自身抗体(IAA、IA-2等),行动态血糖监测(血糖未达标和/或血糖波动较大者);(2)相关免疫指标(血沉、CRP、RF、免疫球蛋白全套、补体全套、ANA和ENA),自身抗体(抗甲状腺、抗肾上腺、抗卵巢、抗甲状旁腺抗体等),内分泌腺体功能评估(甲状腺、肾上腺、性腺、甲状旁腺、垂体)。(七)选择用药。1.胰岛素治疗方案选择及剂量调整:(1)餐前短效(或速效)和睡前中效(长效或长效类似物)胰岛素方案;(2)三餐前短效和早晚餐前中效胰岛素方案;(3)预混胰岛素注射方案;(4)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2.口服降糖药:二甲双胍、葡萄糖苷酶抑制剂(18岁以下不宜使用)。3.对症治疗。(八)出院标准。1.治疗方案确定,血糖控制达标或血糖趋于稳定。2.患者得到基本技能培训并学会自我血糖监测。3.完成相关并发病的检查。4.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九)变异及原因分析。1.出现急性并发症(低血糖昏迷、高渗性昏迷、酮症酸中毒、乳酸酸中毒等),则按相应路径或指南进行救治,退出本路径。2.合并妊娠或伴有增加控制血糖难度的合并症,延长住院时间,则按相应路径或指南进行治疗。3.若必须同时服用对血糖或降糖药物有影响的药物,或患者对胰岛素制剂、降糖药物有过敏情况时,导致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4.出现严重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糖尿病肾病、眼部、心血管、神经系统并发症、皮肤病变、糖尿病足),或合并感染,导致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   2型糖尿病临床路径(2009年版)
一、2型糖尿病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2型糖尿病(ICD-10︰E11.2- E11.9)进行高血糖控制及血管并发症筛查。(二)诊断依据。根据《WHO 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2007年版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2007年)1.有糖尿病症状(典型症状包括多饮、多尿和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等)者满足以下标准中一项即可诊断糖尿病:(1)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11.1mmol/L (200mg/dl);(2)空腹(禁食时间大于8小时)血浆葡萄糖≥7.0mmol/L (126mg/dl);(3)75g葡萄糖负荷后2小时血浆葡萄糖≥11.1mmol/L (200mg/dl)。2.无糖尿病症状者,需满足以上三项标准中的两项。(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根据《2007年版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2007年)等1.一般治疗:(1)糖尿病知识教育;(2)饮食治疗;(3)运动疗法。2.药物治疗:(1)口服降糖药治疗;(2)胰岛素治疗。(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2型糖尿病ICD-10︰E11.2- E11.9疾病编码。2.除外1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及其他因素所导致的血糖升高。3.达到住院标准: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并经临床医师判断需要住院治疗。4.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如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1.入院后所必需进行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包括酮体)、大便常规;(2)全天毛细血管血糖谱(三餐前、三餐后2小时、睡前、必要时0点、3AM等),动态血糖监测(血糖未达标和/或血糖波动较大者);(3)肝肾功能、血脂、电解质、血粘度;(4)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糖化血清蛋白(果糖胺);(5)口服糖耐量试验和同步胰岛素或C肽释放试验;(6)胸片、心电图、腹部B超。2.并发症相关检查:尿蛋白/肌酐、24h尿蛋白定量、眼底检查、神经传导速度、心脏超声、颈动脉和下肢血管彩超等。3.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可增加以下检查项目:(1)ICA、IAA、GAD、IA-2自身抗体测定,血乳酸;(2)24h动态血压监测,运动平板试验、心肌核素检查、冠脉CTA或冠状动脉造影;(3)震动觉和温度觉测定、10g尼龙丝压力检查、踝肱比检查;(4)肿瘤指标筛查,感染性疾病筛查。(七)选择用药。1.降血糖药物:口服降糖药、胰岛素或胰岛素类似物。2.针对伴发疾病治疗的药物:降压药、调脂药、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药物等。3.对症治疗药物: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八)出院标准。 1.患者得到基本技能培训并学会自我血糖监测。2.降糖治疗方案确定,血糖控制达标或血糖趋于稳定,无低血糖事件发生。3.完成相关并发症的检查并开始对症治疗。4.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九)变异及原因分析。1.出现急性并发症(低血糖昏迷、高渗性昏迷、酮症酸中毒、乳酸酸中毒等),则按相应路径或指南进行救治,退出本路径。2.合并妊娠或伴有增加控制血糖难度的合并症,延长住院时间,则按相应路径或指南进行治疗。3.若必须同时服用对血糖或降糖药物有影响的药物,或患者对胰岛素制剂、降糖药物有过敏情况时,导致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4.出现严重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糖尿病肾病、眼部、心血管、神经系统并发症、皮肤病变、糖尿病足),或合并感染,导致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    
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临床路径(2009年版)
一、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ICD-10:D35.0,M8700/0;M8693/1)(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治疗指南-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年)1.高血压,并具有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典型的症状,部分病人血压正常,且无症状。2.血压监测提示为阵发性高血压、阵发性高血压加重或持续性高血压。3.血或24小时尿儿茶酚胺(CA)或其代谢产物增高,发作性高血压患者发作日4小时尿CA或其代谢产物较对照日4小时尿CA或其代谢产物高3倍以上。4.影像学检查发现肿瘤病灶。5.131I或125I MIBG同位素功能显像阳性。(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临床治疗指南-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年)1.控制血压及对症治疗。2.手术切除肿瘤。3.同位素治疗。(四)标准住院日(内分泌科)为≤28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D35.0,M8700/0; M8693/1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气分析及肿瘤标志物;(3)血、尿儿茶酚胺及其代谢物测定,激发试验和/或抑制试验;(4)胸片、心电图、动态血压、超声心动图、腹部超声、肾上腺CT或MRI。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1)静脉分段取血测定血浆儿茶酚胺水平及其代谢产物;(2)131I或125I MIBG。3.酌情行并发症的相关检查。(七)选择用药(术前)。1.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2.钙通道阻断剂。3.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4.血管扩张剂。5.儿茶酚胺合成抑制剂。6.镇静剂。(八)出院(转科)标准。1.症状减轻、好转。2.满足手术条件。(九)变异及原因分析。1.病情复杂、严重、临床表现不典型,造成诊断和治疗困难,延长住院时间。2.伴有其他系统合并症,需要特殊诊断治疗措施,治疗和住院时间变异。3.出现影响本病治疗效果的并发症,治疗效果不佳,延长住院时间。
库欣综合征临床路径(2009年版)
一、库欣综合征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库欣综合征(ICD-10:E24),入院行定性、定位诊断。(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治疗指南-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年)1.临床表现:向心性肥胖、满月脸、皮肤紫纹、水牛背、高血压等。2.血尿皮质激素水平增高和/或昼夜节律消失。3.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不能抑制。4.影像学检查提示。(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临床治疗指南-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年)1.经蝶垂体手术:适用于临床诊断库欣病的患者。2.肾上腺占位切除手术:适用于临床诊断肾上腺病变包括腺瘤、腺癌、结节性增生的患者。3.异位ACTH综合征原发病灶手术:适用于临床诊断异位ACTH综合征,且有疑诊病灶的患者。4.肾上腺全切术或大部分切除术:适用于临床诊断ACTH依赖性库欣综合征且无法明确病因的患者,切除肾上腺可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为继续随诊寻找病灶争取宝贵时间。(四)标准住院日为≤20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E24库欣综合征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住院期间定性检查和定位检查≤20天。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脂、凝血功能、肿瘤标志物、糖耐量检查及胰岛素释放试验;(3)胸片、心电图、腹部超声、超声心动图;(4)垂体、肾上腺CT或MRI。2.定位检查:鞍区MRI(平扫+动态增强)、双肾上腺CT(平扫+增强+三维重建)、胸部或其他部位CT检查(必要时)。3.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1)血气分析、肺功能;(2)血ACTH(2-3次);联合小剂量及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血皮质醇昼夜节律测定、24小时尿游离皮质醇测定及过夜地塞米松抑制试验。4.若病因仍不明确,根据病情可选择:(1)岩下静脉取血、奥曲肽扫描、PET扫描(必要时);(2)必要时进行有关并发症的检查:骨密度测定等;(3)除外MEN的检查:甲状旁腺激素(PTH)、降钙素、胃泌素及垂体其他相关激素的检查;(4)垂体-肾上腺轴其他激素的术前评估:生长激素、甲状腺功能、性激素、醛固酮、肾素、儿茶酚胺类激素(必要时)。(七)选择用药。继续使用患者既往基础用药,并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予以降压、控制血糖、补钾、控制感染、营养支持等治疗。(八)出院(转科)标准。1.症状减轻、好转。2.满足手术条件。3.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九)变异及原因分析。1.有影响本病治疗效果的合并症,需要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2.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可能需要病灶的放疗和/或化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3.若出现化验结果和临床情况不符合时,需重复检查,导致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4.若合并MEN,则根据受累腺体的情况决定手术治疗的先后顺序,导致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

Graves病临床路径(2009年版)
一、Graves病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Graves病(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ICD-10:E05.0)(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治疗指南-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年),《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会,2008年)1.临床表现:有甲状腺毒症。2.体征:心率加快,甲状腺肿大(可伴血管杂音),手震颤,甲状腺相关眼病表现,胫前粘液性水肿或类杵状指等。3.实验室检查:血清游离甲状腺激素(FT4和FT3)水平增加,血清超敏促甲状腺素(sTSH)水平降低,血清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S-Ab)阳性,和/或摄131I率升高。(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临床治疗指南-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年),《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会,2008年)1.抗甲状腺药物治疗:适用于病情轻,甲状腺轻、中度肿大的甲亢病人。妊娠甲亢、年老体弱或合并严重心、肝、肾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均宜采用药物治疗。2.甲状腺手术:手术治疗一定要在患者的甲亢病情被控制的情况下进行。3.同位素131I治疗:妊娠和哺乳期妇女禁忌。(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20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E05.0 Graves病(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沉;(3)血清TT4、TT3、FT4 、FT3、sTSH、TRAb、TGAb、TPOAb;(4)131I摄取率;(5)胸片、心电图、甲状腺B超。2.酌情行并发症的相关检查。(七)选择用药。1.抗甲状腺药物:甲巯咪唑、丙基硫氧嘧啶、甲基硫氧嘧啶。2.放射性碘治疗。(八)出院标准。1.症状好转,病情改善。2.甲功(主要是FT4 、FT3)好转。3.治疗方法选择明确。(九)变异及原因分析。1.病情复杂、临床表现不典型,造成诊断和治疗困难,导致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2.出现甲亢危象者,导致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3.出现影响本病治疗效果的甲亢并发症,治疗效果不佳,导致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4.伴有其他系统合并症,需要特殊诊断治疗措施,导致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5.服用抗甲状腺药物后出现不良反应,导致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
            八、普通外科疾病临床路径胃十二指肠溃疡临床路径(2009年版)
一、胃十二指肠溃疡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胃十二指肠溃疡(ICD-10:K25-K27)行胃大部切除术、迷走神经切断加胃窦切除术、胃空肠吻合加迷走神经切断术(ICD-9-CM-3:43.6-43.8,44.39)(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胃肠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病史:慢性、节律性和周期性的上腹疼痛伴消化不良症状。2.体征:上腹局限性轻压痛。3.辅助检查:HP检测试验阳性,上消化道X线钡餐检查和/或内镜检查明确。(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胃肠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胃十二指肠溃疡病人手术适应证:1.严格内科治疗(包括根治HP措施)无效的顽固性溃疡,表现为溃疡不愈合或短期内复发。2.胃溃疡巨大(直径>2.5cm)或高位溃疡。3.胃十二指肠复合性溃疡。4.溃疡不能除外恶变者。(四)标准住院日为9-18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25-K27胃十二指肠溃疡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2-6天。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2)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血型、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3)胃镜(可门诊完成)、腹部超声、上消化道钡剂造影(必要时门诊完成);(4)心电图、胸部正位片。          2.根据患者病情选择:肺功能测定、超声心动图等。(七)选择用药。1.口服制酸剂: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2.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预防性用药时间为1天。(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7天(门诊已完成胃镜和/或X线钡餐检查)。1.麻醉方式:气管插管全麻或硬膜外麻醉。  2.手术内固定物:无。3.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术后镇痛泵的应用。4.输血:视术中情况定。(九)术后住院恢复6-11天。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2)出院1个月后门诊复诊;(3)出院3个月后复查胃镜。2.术后用药: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选用药物,用药时间1天。3.术后饮食指导。(十)出院标准。 1.无发热,恢复肛门排气排便,可进半流食。2.切口愈合良好:引流管拔除,伤口无感染,无皮下积液(或门诊可处理的少量积液)。3.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术前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影响手术的患者,需要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2.术前需确定手术方式(迷走神经切断+胃引流术,胃大部切除术),视术中情况定胃肠道重建方式。3.胃溃疡病人术中活检提示胃癌,则按胃癌处理,进入相应路径。4.有并发症(穿孔、瘢痕性幽门梗阻、出血、恶变等)的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则转入相应临床路径。









急性乳腺炎临床路径(2009年版)
一、急性乳腺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急性乳腺炎(ICD-10:O91,N61)行乳腺脓肿切开引流术(ICD-9-CM-3:85.0)(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黄家驷外科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病史:乳房出现红、肿、热、痛等急性炎症表现;多为哺乳期女性,常发生在产后3-4周;也可为非哺乳期女性。2.体征:患侧乳房出现红、肿、热、痛等急性炎症表现,常伴有患侧腋窝淋巴结肿大、压痛等,随炎症发展常伴有寒战、高热、脉搏加快等全身中毒表现。3.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4.影像学检查:超声提示有炎性浸润,单个或多个脓腔形成。(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黄家驷外科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早期未形成脓肿前,应用抗菌药物可获得良好效果。2.中医中药治疗,可用蒲公英、野菊花等清热解毒药物。3.脓肿形成后,及时行脓肿切开引流。(四)标准住院期间为≤11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O91,N61急性乳腺炎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1-3天。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凝血功能、血型、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3)胸片、心电图;(4)乳房彩超(脓肿形成者需行术前定位)。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肺功能、超声心动图等。(七)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1.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2.入院后即开始使用抗菌药物,经验性抗菌治疗可选用耐青霉素酶的半合成青霉素、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或克林霉素类药物。(八)手术日为入院第2-4天。1.麻醉方式:全麻或局麻。2.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3.术后取(炎性)肿物或脓腔壁组织送病理检查,脓液送细菌培养+药敏试验,调整抗菌药物种类。(九)术后住院恢复3-7天。1.复查项目:血常规,必要时行乳房超声检查。2.术后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抗菌药物用至体温正常后3天。(十)出院标准。1.体温正常3天,引流管通畅或已拔除。2.常规化验指标无明显异常。3.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有影响手术的其他疾病,需要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住院时间延长。2.出现新发脓肿,需要继续治疗,将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治疗费用。3.未形成脓肿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直肠息肉临床路径(2009年版)
一、直肠息肉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直肠息肉(ICD-10:K62.1;D12.8, M8210/0)行息肉切除术(ICD-9CM-3:48.36)(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症状:大便带血,肛门肿物脱出,大便次数增多,粘液便或粘液血便。2.体征:直肠指检触及质软、有弹性或带蒂的肿物,指套或带血或粘液。3.肠镜提示。(如无法作肠镜可考虑CT等检查)(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对于有蒂息肉,直径小于2cm的广基息肉,非息肉病者,可行经肛门的切除术或行内镜下圈套摘除、活检钳钳除、高频电凝凝除。2.对直径大于2cm的广基息肉,可根据临床实际情况选择手术方案:(1)经肛门手术:适用于位于腹膜反折以下直肠息肉。(2)经腹手术:适应于腹膜反折以上基底直径大于2cm的息肉。(3)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直径大于2cm的广基息肉,病变仅位于粘膜层。(4)对于距肛缘5-15cm者,有条件可行经肛门内镜下的息肉切除术(TEM术)。(5)对距肛缘5-10cm,也可行经肛门括约肌途径的切除术(Mason术)。(四)标准住院日为4-9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62.1;D12.8, M8210/0直肠息肉疾病编码。2.门诊纤维内镜不能切除的广基息肉,病理未排除腺瘤癌变、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患者。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1 天。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隐血;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          3.胸片、心电图。(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预防性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预防性用药时间为1天。(八)手术日为入院第2天。1.麻醉方式: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2.手术内固定物:吻合器的应用。3.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    4.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5.病理学检查:冰冻加石蜡切片。(九)术后住院恢复2-7天。1.根据患者情况复查血常规、肝功能、电解质。2.术后用药: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用药时间1天。(十)出院标准。1.伤口愈合好:伤口无感染及皮下积液,引流管拔除或无便血,体温正常。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息肉性质判断与术中情况或术后病理不符,需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2.腺瘤癌变术前病理分期,需进行相关检查。3.息肉大小、数目、性质影响手术方式的选择。4.腺瘤癌变者(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按直肠癌临床路径执行。5.有影响手术的并发症,需要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 

门静脉高压症临床路径(2009年版)
一、门脉高压症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门静脉高压症(ICD-10: K76.6伴(K70-K71↑,K74↑,I98.3*))行分流或断流术(ICD-9-CM-3: 39.1,42.91,44.91)(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黄家驷外科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症状和体征:脾肿大,呕血或黑便,腹水。2.实验室检查:可有脾功能亢进性外周血细胞计数下降、血胆红素升高、白/球蛋白比例倒置等肝功能受损表现。3.特殊检查:结合超声、CT、上消化道造影、内镜检查、肝血流量测定、核素心肝比值测定、肝活检(必要时可做骨髓穿刺)结果明确。(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黄家驷外科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止血治疗:三腔两囊管压迫,内镜套扎或硬化剂注射。2.手术治疗:(1)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2)门体分流术:脾肾分流术;肠系膜上静脉-下腔静脉侧侧吻合术;限制性门腔静脉侧侧分流术;远端脾肾静脉分流术。(3)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4)脾切除术:脾切除作为上述各种相应手术的附加步骤可以采用,慎用于单纯为改善脾功能亢进患者。(5)原位肝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合并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方法之一,需严格掌握适应症。(四)标准住院日为14-18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76.6伴(K70-K71↑,K74↑, I98.3*)上消化道出血、门脉高压症疾病编码。2.需行门脉高压症分流或断流术者,无手术治疗禁忌症。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5-7天。1.所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型、凝血功能、血氨、甲胎蛋白、各种肝炎病毒学指标检测(乙肝五项、乙肝DNA定量、抗HCV)、感染性疾病筛查(抗HIV、TPHA);                (3)胸片、心电图、腹部超声、上消化道造影、胃镜、腹部CT(增强及血管重建)。2.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核素心肝血流比、超声心动图和肺功能等。(七)选择用药。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和使用时间。(八)手术日为入院第6-8天。1.麻醉方式:全身麻醉。  2.手术内固定物:吻合钉(如需作食管横断吻合、幽门成型)、人造血管(限制性门体静脉分流术中可能使用)。 3.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术后镇痛泵。4.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九)术后住院恢复7-10天。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 、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氨、凝血五项、上消化道造影、腹部增强CT。2.术后用药: (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选择抗菌药物,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和使用时间。(2)降血小板药:视术后血小板变化情况而定。(3)根据患者情况使用护肝药、抑酸剂、支链氨基酸、白蛋白。(十)出院标准。1.一般情况好,可进半流食。2.伤口愈合良好,无皮下积液(或门诊可处理的少量积液),引流管拔除。3.脾亢和/或消化道出血已治愈。4.没有需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有影响手术的合并症,需要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住院时间、费用延长。2.出现手术并发症,需要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3.考虑行肝移植者,退出本路径。




 腹股沟疝临床路径(2009年版)
一、腹股沟疝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腹股沟疝(ICD-10:K40.2,K40.9)行择期手术治疗(ICD-9-CM-3:53.0-53.1)(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成人腹股沟疝、股疝修补手术治疗方案(修订稿)》(中华外科分会疝与腹壁外科学组,2003年)1.症状:腹股沟区可复性肿块,可伴有局部坠胀感、消化不良和便秘症状。2.体征:病人站立时,可见腹股沟区肿块,可回纳或部分不能回纳。3.鉴别诊断:阴囊鞘膜积液,交通性鞘膜积液,精索鞘膜积液,睾丸下降不全等。(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成人腹股沟疝、股疝修补手术治疗方案(修订稿)》(中华外科分会疝与腹壁外科学组,2003年)1.非手术治疗:1周岁以内的婴儿可暂不手术,可用棉织束带捆绑法堵压腹股沟管内环;年老体弱或其他原因而禁忌手术者,可使用医用疝带。2.手术治疗:(1)疝囊高位结扎。(2)疝修补术。(3)疝成形术。(四)标准住院日为5-7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40.2,K40.9腹股沟疝疾病代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1-2天(指工作日)。1.所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3)心电图及正位胸片。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检查项目:肺功能、超声心动图、立位阴囊和腹股沟B超及CT检查。(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预防性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手术前0.5小时。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2-3天。1.麻醉方式:局部浸润麻醉联合监测麻醉(MAC),或硬膜外麻醉。 2.手术内固定物:人工合成疝修补网片。   3.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4.输血:通常无需输血。(九)术后住院恢复2-4天。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根据患者症状体征而定。2.术后用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十)出院标准。1.切口对合好,无红肿、渗液、裂开及大面积皮下淤血情况。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手术并发症。(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腹股沟嵌顿疝和绞窄疝因病情严重且变化快,可能有疝内容物坏死,须急诊手术治疗,进入其他相应路径。2.合并有影响腹股沟疝手术治疗实施的疾病,或发生其他严重疾病,退出本路径。3.出现手术并发症,需要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可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和费用增加。

下肢静脉曲张临床路径(2009年版)
一、下肢静脉曲张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下肢静脉曲张(ICD-10:I83)行手术治疗(ICD-9-CM-3:38.59)(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明显的临床症状:肢体沉重感、乏力、胀痛、瘙痒等。 2.典型体征:静脉迂曲扩张、色素沉着、血栓性浅静脉炎、皮肤硬化、溃疡等。3.排除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病史。4.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或下肢静脉造影检查明确。(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手术:大隐静脉或小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腔内激光烧灼术。2.手术方式:根据小腿静脉曲张的范围和程度以及患者意愿选择曲张静脉切除/环形缝扎/透光刨吸/电凝/激光闭锁等不同手术方式。(四)标准住院日为7-10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I83下肢静脉曲张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2-3天。1.必须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3)胸片、心电图、下肢静脉彩超。2.根据患者病情选择:下肢静脉造影、超声心动图和肺功能检查。(七)选择用药。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可选用革兰氏阳性菌敏感的抗菌药物,预防性用药时间为1-2 天。(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5天。1.麻醉方式:硬膜外麻醉、硬膜外蛛网膜下腔联合阻滞麻醉或腰麻。2.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术后镇痛用药。     3.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九)术后住院恢复5-7天。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定。2.术后用药: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可选用革兰氏阳性菌敏感的抗菌药物,用药时间1-2天。(十)出院标准。 1.患者体温正常,伤口无感染迹象,能正常下床活动。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严重基础疾病可能对手术造成影响者,术前准备时间会延长。2.术后出现伤口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时,住院恢复时间相应延长。









血栓性外痔临床路径(2009年版)
一、血栓性外痔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血栓性外痔(ICD-10:I84.3)行血栓性外痔切除术(ICD-9-CM-3:49.47)(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临床表现:肛门不适、潮湿不洁;发生血栓时,肛门局部剧痛,起病突然。2.体格检查:肛门直肠指检,必要时行直肠、乙状结肠硬镜或纤维肠镜检查。(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一般治疗:包括增加水份摄入及膳食纤维,保持大便通畅,防治便秘和腹泻,温热坐浴,保持会阴清洁等。2.手术治疗:血栓性外痔通常伴有明显的疼痛,应急诊手术减压、去除血栓。(四)标准住院日为3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I84.3血栓性外痔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1天。1.所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血型、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3)心电图、X线胸片。2.必要时行直肠、乙状结肠硬镜或纤维肠镜检查。(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预防性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八)手术日为入院当天。1.麻醉方式:局麻、连续硬膜外麻醉或硬膜外蛛网膜下腔联合阻滞麻醉。2.急诊手术行血栓性外痔切除术。3.术后标本送病理。(九)术后住院恢复2天。1.局部麻醉患者术后即可进食,半小时后可下床活动、进食。2.连续硬膜外麻醉或腰硬联合麻醉者术后去枕平卧、禁食水6小时,补液治疗;术后6小时可下床活动,可进流食。3.每天切口换药1-2次,创面较深时,放置纱条引流并保持引流通畅。4.术后用药:局部用药(栓剂、膏剂、洗剂)、口服药、物理治疗等。5.术后异常反应处理:(1)疼痛处理:酌情选用镇静药、止痛药、患者自控镇痛泵等。(2)术后尿潴留的预防及处理:理疗、针灸、局部封闭、导尿等。(3)伤口渗血处理:换药、出血点压迫,使用止血剂。(4)排便困难:软化大便药物口服,必要时诱导灌肠。(5)创面水肿:使用局部或全身消水肿药。(6)术后继发性大出血的处理。(7)其他情况处理:呕吐、发热、头痛等,对症处理。(十)出院标准。1.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正常饮食,排便顺畅,无明显排便时肛门疼痛,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正常,体温正常。2.肛门部创面无异常分泌物,引流通畅,无明显水肿、出血。(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手术后出现继发切口感染或持续性大出血等并发症时,导致住院时间延长与费用增加。2.伴发其他基础疾病需要进一步明确诊断,导致住院时间延长与费用增加。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临床路径(2009版)
一、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ICD10:K35.1/K35.9)行阑尾切除术(ICD9CM-3:47.09)(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 病史:转移性右下腹痛(女性包括月经史、婚育史);2. 体格检查:体温、脉搏、心肺查体、腹部查体、直肠指诊、腰大肌试验、结肠充气试验、闭孔内肌试验;3.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如可疑胰腺炎,查血尿淀粉酶;4. 辅助检查:腹部立位X光片除外上消化道穿孔、肠梗阻等;有  右下腹包块者行腹部超声检查,有无阑尾周围炎或脓肿形成;5. 鉴别诊断:疑似右侧输尿管结石时,请泌尿外科会诊;疑似妇科疾病时,请妇科会诊。(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 诊断明确者,建议手术治疗;2. 对于手术风险较大者(高龄、妊娠期、合并较严重内科疾病等),要向患者或家属详细交待病情;如不同意手术,应充分告知风险,予加强抗炎保守治疗;3. 对于有明确手术禁忌证者,予抗炎保守治疗。(四)标准住院日为≤7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 第一诊断符合ICD10:K35.1/K35.9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疾病编码;2. 有手术适应证,无手术禁忌证;3. 如患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无需特殊处理(检查和治疗),也不影响第一诊断时,亦可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1 天,所必须的检查项目。1. 血常规、尿常规;2. 凝血功能、肝肾功能;3. 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4. 心电图;5. 其他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血尿淀粉酶、胸透或胸部X光片、腹部立位X光片、腹部超声检查、妇科检查等。(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1. 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选择用药;2. 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前0.5至2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3. 如手术时间超过4小时,加用1次;4. 无特殊情况,术后24至48小时内停止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八)手术日为住院当天。1. 麻醉方式:连续硬膜外麻醉或联合麻醉。2. 手术方式:顺行或逆行切除阑尾。3. 病理:术后标本送病理检查。4. 实验室检查:术中局部渗出物宜送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检查。(九)术后住院恢复≤7天。1. 术后回病房平卧6小时,继续补液抗炎治疗;2. 术后6小时可下床活动,肠功能恢复后即可进流食;3. 术后2-3天切口换药。如发现切口感染,及时进行局部处理;4. 术后复查血常规。(十)出院标准(围绕一般情况、切口情况、第一诊断转归)。1. 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恢复正常饮食;2. 体温正常,腹部无阳性体征,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基本正常;3. 切口愈合良好(可在门诊拆线)。(十一)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1. 对于阑尾周围脓肿形成者,先予抗炎治疗;如病情不能控制,行脓肿引流手术,或行超声引导下脓肿穿刺置管引流术;必要时行Ⅱ期阑尾切除术,术前准备同前。2. 手术后继发切口感染、腹腔内感染或门脉系统感染等并发症,导致围手术期住院时间延长与费用增加。3. 住院后出现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导致住院时间延长与费用增加。 
结节性甲状腺肿临床路径(2009版)
一、结节性甲状腺肿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结节性甲状腺肿(ICD10:E04. 902)行甲状腺(部分、次全、全)切除术(ICD9CM-3:06.2-06.5)(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 病史:颈部肿物;2. 体格检查:触诊发现肿物随吞咽移动;3. 实验室检查:甲状腺功能;4. 辅助检查:超声检查、颈部X光片;5. 鉴别诊断:必要时行甲状腺核素扫描、ECT、CT(排除胸骨后甲状腺肿及甲状腺癌的证据)检查。(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 甲状腺肿物造成气管压迫症状;可疑恶变;伴随甲亢表现;影响外观;2. 患者的全身状况良好,无手术禁忌证;3. 征得患者同意。(四)标准住院日为≤10 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 第一诊断符合ICD10:E04.902结节性甲状腺肿疾病编码;2. 年龄 ≤ 70 岁;3. 需要进行手术治疗;4. 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5. 对具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癌变可能等病情复杂的病例,不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1-4天,所必须的检查项目。1. 血常规、尿常规;2. 甲状腺功能T3,T4,TSH,TG,PTH,TPOAb等;3.肝功能、肾功能;4.感染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5. 胸部X光片与颈部X光片;6. 心电图;7.甲状腺超声检查;8.声带功能检查、气管软化试验。(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1.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2.无特殊情况,术后24小时停用预防性抗菌药物。(八)手术日为住院第 2-5天(依术前准备完成情况而定)。1. 麻醉方式:颈从阻滞麻醉或全麻;           2. 手术方式:甲状腺(部分、次全、全)切除术;3. 手术内置物:根据术中情况决定是否切口引流; 4. 病理: 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术后石蜡切片病理检查。(九)术后住院恢复≤6 天。术后必须复查甲状腺功能。(十)出院标准(围绕一般情况、切口情况、第一诊断转归)。1. 一般情况良好;  2. 无引流管或引流管拔除;3. 可门诊拆线,切口愈合良好。(十一)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1. 因患者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而延期出院;2. 术后诊断甲状腺机能亢进或甲状腺恶性肿瘤等情况。 
乳腺癌临床路径(2009版)
一、乳腺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乳腺癌(ICD10:C50)行乳腺癌切除术(ICD9CM-3:85.2/85.4)(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 病史:乳腺肿块、乳头溢液、无痛;2. 体征:肿块、边界不清、与皮肤粘连、桔皮样症、血性乳头溢液等;3. 辅助检查:彩超和钼靶和/或MRI、乳管镜等;4. 病理:细针穿刺、Core needle等穿刺或活检诊断。(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普通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1. 活检+改良根治术:明确乳腺癌患者;2. 保乳手术:有保乳意愿、适宜行保乳手术的乳腺癌患者;3. 其他术式:不适合上述术式的乳腺癌患者,如单纯切除、局部扩大切除术等;   4.必要时可行前哨淋巴结活检等。(四)标准住院日为≤18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50 乳腺癌疾病编码;2. 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5天,所必须的检查项目。1. 血(尿、便)常规、凝血功能、生化检查(包括电解质、肝功、肾功、血脂)、感染性疾病筛查;          2. 胸部X光片、心电图;3. 乳腺彩超、钼靶摄片,必要时行核磁、乳管镜检查等;4. 根据临床需要选做:血气分析、肺功能、超声心动、头颅CT、ECT等。(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1.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应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2. 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前30分钟;3. 手术超过3小时加用1次抗菌药物;4.术后72小时内停止使用抗菌药物。(八)手术日为入院第 ≤6天。1. 麻醉方式:全麻或局麻(局部扩大切除者);2. 手术方式:乳腺癌切除术;3. 手术内固定物:皮肤钉合器的应用、切缘钛夹标志等;4. 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5. 病理:冰冻、石蜡切片,必要时行FISH法检查;6. 其他:必要时术后应用镇痛泵。(九)术后住院恢复≤12 天。(十)出院标准(围绕一般情况、切口情况、第一诊断转归)。1. 切口愈合好:引流管拔除,切口无感染,无皮下积液(或门诊可处理的少量积液),无皮瓣坏死(或门诊可处理的皮缘坏死);2. 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 / 或合并症。(十一)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1. 有影响手术的合并症,需要进行相应的诊断和治疗;2. 不能耐受改良根治术的患者,行局部扩大切除术;3. 希望保乳的乳腺癌患者,不能行常规保乳手术,有条件者可行“I”期再造手术;4. 行保乳手术时,必须行钼靶或核磁检查以排除多病灶;5. 术前有条件可行Core needle、麦默通等穿刺活检;6. 患者其他方面的原因;7. 本路径仅限手术方面,其他如新辅助化疗(术中化疗、术后辅助化疗)等均未纳入本路径范围。


                          九、神经外科疾病临床路径颅前窝底脑膜瘤临床路径(2009年版)
一、颅前窝底脑膜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颅前窝底脑膜瘤(ICD-10:C70.002/ D32.013/D42.002)行冠切经额开颅颅前窝底脑膜瘤切除术(ICD-9-CM-3:01.51) (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神经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临床表现:肿瘤体积增大引起慢性颅压增高表现,主要为头痛、恶心、呕吐等;因额叶受损出现精神、智力症状,主要表现为记忆力障碍、反应迟钝;嗅觉、视觉受损。2.辅助检查:头颅MRI显示颅内占位性病变,基底位于颅前窝底,边界清楚,明显均匀强化,额叶底面和鞍区结构受压。(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神经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拟诊断为颅前窝底脑膜瘤者,有明确的颅内压增高症状或局灶性症状者需手术治疗,手术方法是冠状切口经额入路开颅肿瘤切除术。2.对于手术风险较大者(高龄、妊娠期、合并较严重的内科疾病者), 要向患者或家属仔细交待病情,如不同意手术,应履行签字手续,并予以严密观察。3.对于严密观察保守治疗者,一旦出现颅内压增高征象,必要时予以急诊手术。(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70.002/ D32.013 /D42.002颅前窝底脑膜瘤疾病编码。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3天。1.所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血型;(3)凝血功能;(4)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5)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6)胸部X光片,心电图;(7)头部MRI;(8)颅底CT扫描;(9)视力、视野检查。2.根据患者病情,必要时查心、肺功能和精神智力评估。(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选择用药。2.预防性用抗菌药物,时间为术前30分钟。(八)手术日为入院第4天。1.麻醉方式:全麻。2.手术方式:冠切经额开颅颅前窝底脑膜瘤切除术。3.手术内固定物:颅骨固定材料等。4.术中用药:激素、抗菌药物、麻醉常规用药。5.输血:视手术出血情况决定。(九)术后住院恢复10天。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头部MRI,视力视野,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电解质。2.术后用药:抗癫痫药物。(十)出院标准。1.患者一般状态良好,饮食恢复。2.体温正常,各项化验无明显异常,切口愈合良好。3.复查头颅MRI显示肿瘤切除满意。(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术中或术后继发手术部位或其他部位硬脑膜外血肿、硬脑膜下血肿、脑内血肿等并发症,严重者需要二次手术,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2.术后继发脑脊液鼻漏、颅内感染和神经血管损伤等,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颅后窝脑膜瘤临床路径(2009年版)
一、颅后窝脑膜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颅后窝脑膜瘤(ICD-10:D32.012 /D42.003 /C70.003)行颅后窝脑膜瘤切除术(ICD-9-CM-3: 01.51)(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神经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临床表现:颈痛,颅内压升高症状,肢体力弱,感觉障碍,脑神经受累,小脑损害体征,锥体束症等。2.辅助检查:头颅MRI,CT,DSA提示病变。3.术中病理证实。(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神经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手术:枕下乙状窦后入路/远外侧/其他入路颅后窝脑膜瘤切除术。2.术前栓塞(酌情)。3.残余肿瘤术后放射治疗(酌情)。(四)标准住院日为12-14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符合ICD-10:D32.012/D42.003/C70.003颅后窝脑膜瘤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并发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2-4天。1.所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2)凝血功能;(3)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4)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5)头颅MRI平扫加强化(冠、矢、轴位);(6)病变区域颅底骨质薄层CT扫描(冠、轴位);(7)脑神经功能检查(视力,视野,电测听,脑干诱发电位)。2.根据患者病情,必要时行心、肺功能检查。(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选择用药。2.术前30分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八)手术日为入院第4-5天。1.麻醉方式:全麻。2.手术方式:颅后窝脑膜瘤切除术。3.手术内置物:手术内固定材料。4.术中用药:抗菌药物、激素、脱水药、麻醉常规用药。5.输血:视术中情况决定。6.病理:冰冻加石蜡切片。(九)术后住院恢复7-10天。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头颅MRI,余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安排。2.术后选用激素,用药时间为3-5天。(十)出院标准。1.切口愈合良好。2.无颅内感染。3.无需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不耐受DSA检查的患者,可行CTA/MRV等。2.术中必要时使用内镜辅助,以减少神经、血管的损伤。3.术中可使用CUSA等。4.术中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面神经、三叉神经监测,降低术中脑神经损伤几率。  垂体腺瘤临床路径(2009年版)
一、垂体腺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垂体腺瘤(ICD-10: C75.1/D09.302/D35.2 /D44.3)行经蝶/经额或其他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ICD-9-CM-3:07.61/07.62/07.63)(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神经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临床表现:可有头痛、视力减退、视野缺损、闭经、泌乳、性功能减退、肢端肥大、Cushing征等。2.辅助检查:(1)检查视力、视野;(2)1个月内头颅MRI T1、T2平扫加强化(含垂体区放大扫描);(3)头颅CT。3.实验室检查:可出现内分泌激素水平异常。(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神经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手术:经蝶/经额或其他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2.术后酌情行内分泌激素治疗。3.术后酌情行放射治疗。(四)标准住院日为10-14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符合ICD-10: C75.1/D09.302/D35.2/D44.3垂体腺瘤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合并其他疾病时,但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2-4天。1.所必需的检查项目:(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型,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感染性疾病筛查,凝血功能;(2)内分泌检查(可于住院前完成):性激素六项(血清卵泡刺激素、促黄体生成素、催乳素、雌二醇、血清孕酮、血清睾酮),生长激素,IGF-1(肢端肥大症者),甲状腺功能检查(T3、T4、TSH、fT3、fT4),血清皮质醇(8am、5pm、12pm);(3)心电图、胸部X线平片,头颅正侧位X光片。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24小时尿游离皮质醇/17-羟皮质类固醇等。(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选择用药。2.预防性用抗菌药物,时间为术前30分钟。经鼻蝶手术患者术后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3天。3.口服强的松 5mg tid×3日(术前垂体功能低下的患者,根据化验结果决定)。(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5天。1.麻醉方式:全麻。2.手术方式:经蝶/经额或其他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3.手术内置物:(1)硬脑膜修补片(经蝶手术);(2)颅骨固定材料(开颅手术)。4.术中用药:抗菌药物、激素、止血剂、脱水药。5.输血:视术中情况决定。6.病理:冰冻(视情况而定),石蜡切片。(九)术后住院恢复7-10天。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头颅MRI,根据垂体腺瘤类型复查相关激素水平。2.术后常用药: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抗癫痫药物,视病情使用治疗尿崩症状的相应药物。(十)出院标准。1.切口愈合良好:切口无感染,无皮下积液(或门诊可以处理的少量积液)。2.无发热,无脑脊液鼻漏,已拔除鼻腔纱条。3.尿量正常,需逐渐停用治疗尿崩药物(1-2周减量一次,争取1-1.5月停药)。4.无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根据患者病情,安排相应的术前检查,可能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治疗费用:(1)个别垂体微腺瘤须申请垂体动态强化磁共振检查;(2)Cushing病:需加做大、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3)生长激素腺瘤:需做葡萄糖抑制试验,查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水平。2.手术切除一般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经鼻蝶路入路或者其他入路术式的选择,以及是否选用内镜,需要根据垂体腺瘤大小、与周围血管及神经关系特点、术者经验和习惯、患者的一般状况等决定。3.泌乳素腺瘤的治疗,可以先行药物治疗,药物控制无效或不耐受药物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4.下列情况可考虑放射治疗:(1)手术后残留;(2)病人体质差或合并有其他系统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放射治疗过程中,若出现瘤卒中、视力下降、失明,应立即停止放射治疗,手术挽救视力。5.术后激素替代治疗。6.术后随访,包括症状、内分泌学和影像学检查。

 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临床路径(2009年版)
一、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ICD-10:Q07.0)行枕下中线入路减压术(ICD-9-CM-3:01.24)(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神经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临床表现:(1)病情通常进展缓慢,多呈进行性加重,临床症状可与畸形程度不一致;(2)神经根症状:枕项部疼痛,上肢麻木,肌萎缩,言语不清,吞咽困难等;(3)上颈髓及延髓症状:如四肢乏力或瘫痪,感觉障碍,椎体束征阳性等;(4)小脑症状:常见为眼球症状,小脑性共济失调等;(5)如合并脑积水,可有颅内压增高症状,通常合并脊髓空洞。2.辅助检查:(1)枕颈部MRI检查:显示小脑扁桃体下降至枕大孔水平以下;(2)头颅CT或MRI可显示合并脑积水;(3)颈部、胸部MRI了解是否合并脊髓空洞;(4)颅颈交界区X线片、CT和MRI是否合并颅底畸形。(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神经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明确诊断为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或病情进展者需手术治疗,手术首选枕下减压术。2.对于手术风险较大者(高龄、妊娠期、合并较严重内科疾病),需向患者或家属详细交待病情。3.对于严密观察保守治疗的患者,如出现因脑积水导致的严重颅内压增高征象,必要时予急诊手术。(四)标准住院日为15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Q07.0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4 天。1.所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2)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3)凝血功能;(4)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5)胸部X光片、心电图;(6)颈椎MRI,头颅CT;(7)肌电图、体感及运动诱发电位。2.根据患者病情,必要时行心、肺功能检查。(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选择用药。2.预防性用抗菌药时间为术前30分钟。3.如置管引流,手术后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3-5天。(八)手术日为入院第5天。1.麻醉方式:全麻。2.手术方式:枕下中线入路减压术。3.手术内固定物:颅骨和脊柱固定材料。4.术中用药:激素。(九)术后住院恢复10天。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颈椎MRI,头颅CT,肌电图、体感及运动诱发电位。2.术后用药:激素,视病情应用脱水药物。(十)出院标准。1.患者一般情况良好,饮食恢复,各项化验无明显异常,体温正常。2.复查头颅CT及MRI显示枕下减压满意。3.切口愈合良好。(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术后继发硬脑膜外血肿、硬脑膜下血肿、脑内血肿等并发症,严重者需要再次开颅手术,导致住院时间延长与费用增加。2.术后切口感染、渗液和神经功能障碍等,导致住院时间延长与费用增加。



 三叉神经痛临床路径(2009年版)
一、三叉神经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三叉神经痛(ICD-10:G50.0)行微血管减压术(ICD-9-CM-3:04.4102)(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神经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临床表现:(1)疼痛局限于三叉神经感觉根分布区,多以单侧牙痛或颜面、下颌、鼻旁疼痛起病;(2)在三叉神经的一支或多支的分布区出现刀割样、电击样或烧灼样剧烈疼痛,反复发作,突然出现,持续数秒或数分钟后骤停,可伴有同侧流涎、流泪、面肌反射性痉挛等;(3)疼痛区常有扳击点,可因洗脸、刷牙、进餐、说话等机械性刺激诱发疼痛发作。2.辅助检查:(1)颅脑3D-TOF-MRA检查能了解三叉神经根有无血管相邻;(2)颅脑MRI或CT检查排除肿瘤。(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神经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三叉神经痛诊断明确。2.药物或神经阻滞治疗效果不佳。3.不能接受其他方法治疗的面部麻木。4.患者一般情况好,无严重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凝血功能障碍等严重器质性病变,能够耐受全麻手术。5.排除脑肿瘤等疾病引起的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四)标准住院日为10-12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G50.0三叉神经痛疾病编码。2.有适应证,无禁忌证。3.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如果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2-4天。1.所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2)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3)凝血功能;(4)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5)心电图、胸部X光片。 2.根据患者病情科选择:心、肺功能检查。(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选择用药。2.预防感染用药时间为术前30分钟。(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4天。1.麻醉方式:全麻。2.手术方式:微血管减压术。3.术中用品:Teflon棉或其他材料、硬脑膜及颅骨修补材料。 4.输血:一般不需要输血。(九)术后住院恢复7天。1.术后回病房平卧6小时。2.术后1天切口换药,注意观察切口渗出情况。3.术后出现发热、头痛、颈项强直的患者,需要尽早行腰椎穿刺进行脑脊液检查。4.术后7天切口拆线。(十)出院标准。1.患者术后恢复好,无头痛、发热。2.切口愈合良好。(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部分患者受血性脑脊液刺激或对Teflon棉或其他材料有排异反应,术后会出现发热、头痛、颈项强直等情况,需要行腰椎穿刺,可能会导致住院时间延长与费用增加。2.少数患者显微血管减压术后原有疼痛不一定立刻消失,有可能恢复一段时间后逐渐减轻或消失。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临床路径(2009年版)
一、慢性硬脑膜下血肿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慢性硬脑膜下血肿(ICD-10:I62.006)行慢性硬脑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ICD-9-CM-3:01.3101)(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神经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临床表现:(1)病史多不明确,可有轻微外伤史;(2)慢性颅内压增高症状和神经症状:常于受伤后1-3个月逐渐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复视、视物模糊、一侧肢体无力和肢体抽搐等;(3)精神智力症状:表现为记忆力减退、理解力差、智力迟钝、精神失常等;(4)局灶性症状:由于血肿压迫导致轻偏瘫、失语、同向性偏盲、视乳头水肿等。2.辅助检查:(1)头颅CT扫描:颅骨内板下可见新月形或半月形混杂密度或等密度阴影,单侧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有中线移位,侧脑室受压;双侧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无明显中线移位,但有双侧侧脑室受压;(2)头颅MRI扫描:头颅CT不能明确者,选用头颅MRI。(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神经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慢性硬脑膜下血肿诊断明确,临床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或局灶性症状者需手术治疗;手术首选钻孔引流,需向家属交待病情及围术期可能出现的并发症。2.对于手术风险较大者(高龄、妊娠期、合并较严重内科疾病),需向患者或家属交待病情;如果不同意手术,应履行签字手续,并予严密观察。3.对于严密观察保守治疗的患者,如出现颅内压增高征象应急诊手术。(四)标准住院日为9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符合ICD-10:I62.006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1天。1.所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2)凝血功能及血小板检查;(3)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4)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5)心电图、胸部X光片;(6)头颅CT扫描。2.其他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头颅MRI等)。(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选择用药。2.预防感染用药时间为术前30分钟。3.根据手术后引流时间,手术后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3-5天。(八)手术日为入院第2天。1.麻醉方式:局部麻醉+镇痛;患者无法配合者,可酌情考虑全麻。2.手术方式:慢性硬脑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3.钻孔置硬脑膜下持续引流。4.术后保持硬脑膜下持续引流,观察性状及记量。(九)术后住院恢复7天。1.术后回病房,患侧卧位,引流袋低于头平面20cm,观察性状及记量,继续补液。2.术后1天复查头颅CT。3.每2-3天切口换药一次。4.通常在术后48-72小时拔除引流管;或根据引流量和头颅CT复查情况酌情延长引流时间。5.拔除引流管后患者一般情况良好,体温正常,化验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正常后停用抗菌药物。6.术后7天头部切口拆线或酌情门诊拆线。(十)出院标准。1.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恢复正常饮食,各项化验无明显异常,体温正常。2.复查头颅CT显示颅内血肿基本消失,切口愈合良好后,予出院。(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对于不适合手术的患者,可适当采用甘露醇脱水治疗。2.术后因血肿粘稠等原因造成引流不畅、血肿残留、血肿复发等情况,可适当延长引流时间。3.对于个别术后复发、钻孔引流效果不佳或无效者,应施行骨瓣开颅血肿摘除术,适应证:(1)血肿内容物为大量血凝块;(2)血肿壁厚,难以切开引流或引流后脑组织不能膨起者。4.术后继发其他部位硬脑膜外血肿、硬脑膜下血肿、脑内血肿等并发症,严重者需要再次开颅手术。5.住院后伴发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十、骨科疾病临床路径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路径(2009年版)
一、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ICD-10:M51.0↑ G99.2* /M51.1↑ G55.1*/M51.2)行椎间盘切除术(ICD-9-CM-3:80.51);椎间盘置换术(ICD-9-CM-3:84.64-84.65)(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1.病史:单侧或双侧神经根损伤或马尾神经损伤的症状。2.体征:单侧或双侧神经根损伤或马尾神经损伤的阳性体征。3.影像学检查:有椎间盘突出或脱出压迫神经根或马尾神经的表现。(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1.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明确。 2.经严格正规非手术治疗3个月无效。3.尿便障碍或单根神经麻痹,需急诊手术。(四)标准住院日为7-15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M51.0↑ G99.2* /M51.1↑ G55.1*/M51.2腰椎间盘突出症疾病编码。2.如患有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3.不合并腰椎管狭窄及腰椎不稳定。(六)术前准备3-5天。1.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3)凝血功能;(4)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5)胸片、心电图;(6)腰椎正侧位及伸屈侧位片、CT和MRI。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1)肺功能、超声心动图(老年人或既往有相关病史者);(2)对于部分诊断不明确的患者,术前可能需要肌电图、诱发电位检查、椎间盘造影、小关节封闭、神经根封闭或硬膜外封闭以确诊;(3)有相关疾病者必要时请相应科室会诊。(七)选择用药。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八)手术日为入院第4-5天。1.麻醉方式:全麻或硬膜外麻醉、腰麻。  2.手术方式:开窗或半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术者,原则上不使用内植物;如需要做全椎板切除,可选用内植物。3.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九)术后住院恢复4-11天。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腰椎正侧位片,血常规、尿常规。2.术后处理:(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2)术后镇痛:参照《骨科常见疼痛的处理专家建议》;(3)激素、脱水药物和神经营养药物;(4)术后康复:支具保护下逐渐进行功能锻炼。(十)出院标准。1.体温正常,常规化验指标无明显异常。2.伤口愈合良好:引流管拔除,伤口无感染征象(或可在门诊处理的伤口情况),无皮瓣坏死。3.术后复查内植物位置满意。4.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围手术期并发症:伤口感染、神经血管输尿管损伤、硬膜外血肿、内植物松动等造成住院日延长和费用增加。2.内科合并症:老年患者常合并基础疾病,如脑血管或心血管病、糖尿病、血栓等,手术可能导致这些疾病加重而需要进一步治疗,从而延长治疗时间,并增加住院费用。3.内植物的选择:由于病情不同,使用不同的内植物,可能导致住院费用存在差异。










颈椎病临床路径(2009年版)
一、颈椎病(脊髓型)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颈椎病(脊髓型)(ICD-10:M47.1↑ G99.2*)行颈前路减压植骨固定、颈后路减压植骨固定、颈前后联合入路减压植骨固定术(ICD-9-CM-3:81.02-81.03)(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第一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1.病史:有颈脊髓压迫的临床症状。2.体征:出现颈脊髓压迫的阳性体征。3.影像学检查发现颈椎间盘组织退变及其引起的继发改变。(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第一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1.脊髓型颈椎病。2.保守治疗无效时选择手术治疗。(四)标准住院日为7-15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M47.1↑G99.2*颈椎病(脊髓型)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3.病情需手术治疗。(六)术前准备3-5天。1.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3)凝血功能;(4)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5)胸片、心电图;(6)颈椎正侧伸屈位片、CT和MRI。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1)肺功能、超声心动图(老年人或既往有相关病史者);(2)术前可能需要肌电图、诱发电位检查;(3)有相关疾病者必要时请相应科室会诊。(七)选择用药。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八)手术日为入院第4-6天。1.麻醉方式:局麻+强化或全麻。  2.手术方式:颈前路减压植骨固定、颈后路减压植骨固定、颈前后联合入路减压植骨固定术。3.手术内植物:前路钛板、Cage或后路螺钉、固定板(棒)、钛缆、钛网、人工椎间盘、各种植骨材料。4.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九)术后住院恢复5-11天。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颈椎正侧位片。2.术后处理:(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2)术后镇痛:参照《骨科常见疼痛的处理专家建议》;(3)激素、脱水药物和神经营养药物;(4)部分患者可根据病情给予抗凝治疗;(5)术后康复:支具保护下逐渐进行功能锻炼。(十)出院标准。1.体温正常,常规化验指标无明显异常。2.伤口情况良好:引流管拔除,伤口无感染征象(或可在门诊处理的伤口情况),无皮瓣坏死。3.术后复查内植物位置满意。4.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围手术期并发症:内植物松动、伤口感染、脊髓等神经损伤、血管损伤、食管损伤、硬膜外血肿和伤口血肿等造成住院日延长和费用增加。2.内科合并症:老年患者常合并基础疾病,如脑血管或心血管病、糖尿病、血栓等,手术可能导致这些疾病加重而需要进一步治疗,从而延长治疗时间,并增加住院费用。3.有上胸椎同时累及者,可能同期手术。4.内植物的选择:由于病情不同,使用不同的内植物,可能导致住院费用存在差异。









重度膝关节骨关节炎临床路径(2009年版)
一、重度膝关节骨关节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重度膝关节骨关节炎(ICD-10:M17)行全膝关节置换术(ICD-9-CM-3:81.54)(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骨关节炎诊治指南》(2007年版),《现代人工关节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病史:膝关节间断疼痛多年,近期加重伴活动受限。2.体检有明确体征:膝关节肿胀、出现屈曲挛缩及内翻或者外翻畸形,膝关节活动度不同程度受限,过屈过伸时疼痛明显。3.辅助检查:膝关节负重位X线片可见明显的髌股关节病变,内侧、外侧或双侧关节间隙明显变窄或消失。(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骨关节炎诊治指南》(2007年版),《现代人工关节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无全身或局部的近期感染。2.无严重的合并症。3.术前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评估。(四)标准住院日为14-20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M17重度膝关节骨关节炎疾病编码。2.当患有其他疾病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3-5天。1.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3)血沉、C反应蛋白;(4)凝血功能;(5)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6)胸片、心电图;(7)双侧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及髌骨轴位片。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1)必要时行负重位X线片或双下肢全长片;(2)超声心动图、血气和肺功能;(3)腰椎或颈椎正侧位X线片、MRI检查(病史或体检提示有脊柱病变者);(4)术前配血;(5)有相关疾病者及时请相关科室会诊。(七)选择用药。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5天。1.麻醉方式:神经阻滞麻醉、椎管内麻醉或全麻。2.手术方式:全膝关节置换术。3.手术内植物:人工膝关节假体、骨水泥。          4.输血:视术中放松止血带后出血情况而定。(九)术后住院恢复10-14天。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双膝正侧位X线片。2.必要时查凝血功能、血沉、CRP、D-Dimer、双下肢深静脉彩超/CTPA。3.术后处理:(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2)术后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处理:参照《中国骨科大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3)术后康复:以主动锻炼为主,被动锻炼为辅;(4)术后镇痛:参照《骨科常见疼痛的处理专家建议》。(十)出院标准。 1.体温正常,常规化验指标无明显异常(血沉、CRP除外)。2.伤口愈合良好:引流管拔除,伤口无感染征象(或可在门诊处理的伤口情况)、无皮瓣坏死。3.膝关节功能改善。4.无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内科合并症:晚期重度骨关节炎的患者常合并内科基础疾病,围手术期需要详细检查内科情况并请相关科室会诊,术前准备时间需延长;同时使用相关药物,将增加住院费用。2.围手术期并发症:患者骨质条件、畸形类型、关节炎病变的严重程度差异,有可能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如骨折、韧带损伤、神经血管损伤、深静脉血栓形成、感染等。术后需要延长下地和康复时间,可能造成住院日延长和费用增加。3.人工膝关节假体的选择:目前可供选择的人工膝关节假体较多,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关节病损,可导致住院费用存在差异。  股骨颈骨折临床路径(2009年版)
一、股骨颈骨折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股骨颈骨折(ICD-10:S72.00)行髋关节置换术(ICD-9-CM-3:81.51-81.52)(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外伤史。2.体检有明确体征:患侧髋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下肢短缩外旋畸形。3.辅助检查:髋关节X线片显示股骨颈骨折。(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1.年龄65岁以上且骨折按Garden分型为Ⅲ型、Ⅳ型的患者。2.无严重的合并症。3.术前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较好。4.术前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差,或相对高龄患者建议行半髋关节置换术。(四)标准住院日10-18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S72.00股骨颈骨折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3.单纯闭合性股骨颈骨折。4.除外病理性骨折。(六)术前准备1-5天。1.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3)凝血功能;(4)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5)髋关节正侧位X线片;(6)胸片、心电图。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1)必要时行下肢深静脉超声检查;(2)超声心动图、血气分析和肺功能(高龄或既往有心、肺病史者);(3)有相关疾病者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七)选择用药。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2.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处理:参照《中国骨科大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3.术前抗骨质疏松治疗:参照《骨质疏松骨折诊疗指南》。(八)手术日为入院第1-5天。1.麻醉方式:神经阻滞麻醉、椎管内麻醉或全麻。2.手术方式:半髋或全髋髋关节置换术。3.手术内植物:人工髋关节假体、骨水泥。 4.输血:视术中出血情况而定。(九)术后住院恢复6-14天。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髋关节正侧位X线片。 2.必要时查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电解质、D-Dimer、双下肢深静脉彩超/CTPA。3.术后处理:(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2)术后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处理:参照《中国骨科大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3)术后抗骨质疏松治疗:参照《骨质疏松骨折诊疗指南》;(4)术后镇痛:参照《骨科常见疼痛的处理专家建议》;(5)术后康复:以主动锻炼为主,被动锻炼为辅。(十)出院标准。1.体温正常,常规化验指标无明显异常。2.伤口愈合良好:引流管拔除,伤口无感染征象(或可在门诊处理的伤口情况),无皮瓣坏死。3.术后X线片证实假体位置满意,置换侧髋关节稳定。4.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围手术期并发症:深静脉血栓形成、伤口感染、骨折、脱位、神经血管损伤等造成住院日延长和费用增加。2.内科合并症:老年患者常合并其他内科疾病,如脑血管或心血管病、糖尿病、血栓等,骨折手术可能导致这些疾病加重而需要进一步治疗,从而延长治疗时间,并增加住院费用。3.人工髋关节假体的选择:由于患者病情不同,选择不同的关节假体类型,可能导致住院费用存在差异。

  胫骨平台骨折临床路径(2009年版)
一、胫骨平台骨折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胫骨平台骨折(ICD-10:S82.10)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ICD-9-CM-3:79.36)(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1.病史:外伤史。2.体检有明确体征:患侧膝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3.辅助检查:膝关节X线片显示胫骨平台骨折。(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1.明显移位的关节内骨折。2.无手术禁忌证。(四)标准住院日为10-28天(部分病人患侧膝关节严重肿胀,需要等待2周方能手术)。(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S82.10胫骨平台骨折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3.闭合性胫骨平台骨折。4.除外病理性骨折。(六)术前准备0-14天。1.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3)凝血功能;(4)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5)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6)胸片、心电图。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1)膝关节三维重建CT,膝关节MRI;(2)超声心动图、血气分析和肺功能(高龄或既往有心、肺病史者);(3)有相关疾病者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七)选择用药。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八)手术日为入院第0-14天(急诊手术为入院0天)。1.麻醉方式:神经阻滞麻醉、椎管内麻醉或全麻。 2.手术方式:切开复位内固定术。3.手术内植物: 接骨板、螺钉,必要时植骨 。           4.输血:视术中出血情况而定。(九)术后住院恢复5-14天。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膝关节正侧位片。  2.必要时查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电解质、D-Dimer、双下肢深静脉彩超/CTPA。3.术后处理:(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2)术后镇痛:参照《骨科常见疼痛的处理专家建议》;(3)术后康复:以主动锻炼为主,被动锻炼为辅。(十)出院标准。 1.体温正常,常规化验指标无明显异常。2.伤口愈合良好:引流管拔除,伤口无感染征象(或可在门诊处理的伤口情况),无皮瓣坏死。3.术后X线片证实复位固定满意。4.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围手术期并发症:骨筋膜室综合征、深静脉血栓形成、伤口感染等造成住院日延长和费用增加。2.内科合并症:老年患者常合并基础疾病,如脑血管或心血管病、糖尿病、血栓等,骨折手术可能导致这些疾病加重而需要进一步治疗,从而延长治疗时间,并增加住院费用。3.内植物的选择:由于骨折类型不同,使用不同的内固定材料,可能导致住院费用存在差异。  踝关节骨折临床路径(2009年版)
一、踝关节骨折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踝关节骨折(ICD-10:S82.80)行踝关节切开复位内固定术(ICD-9-CM-3:79.36)(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外伤史。2.体检有明确体征:患侧踝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3.辅助检查:踝关节X线片显示踝关节骨折。(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不稳定的单踝、双踝、三踝骨折。2.无手术禁忌证。(四)标准住院日为8-21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S82.80踝关节骨折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3.单纯闭合性踝关节骨折。4.除外病理性骨折。(六)术前准备0-7天。1.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3)凝血功能;(4)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5)踝关节正侧位X线片(必要时CT);(6)胸片、心电图。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1)超声心动图、血气分析和肺功能(高龄或既往有心、肺部病史者);(2)踝关节三维CT检查、踝关节MRI;(3)有相关疾病者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七)选择用药。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2.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处理:参照《中国骨科大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八)手术日为入院第0-7天。1.麻醉方式:神经阻滞麻醉、椎管内麻醉或全麻。 2.手术方式:踝关节切开复位内固定术。3.手术内植物:接骨板、螺钉、张力带钢丝、髓内钉。            4.输血:无。(九)术后住院恢复5-14天。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踝关节正侧位片。2.必要时查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电解质。     3.术后处理:(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2)术后镇痛:参照《骨科常见疼痛的处理专家建议》;(3)术后康复:以主动锻炼为主,被动锻炼为辅。(十)出院标准。1.体温正常,常规化验指标无明显异常。2.伤口愈合良好:引流管拔除,伤口无感染征象(或可在门诊处理的伤口情况)、无皮瓣坏死。3.术后X线片证实复位固定满意。4.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围手术期并发症:深静脉血栓形成、伤口感染、脱位、神经血管损伤等,造成住院日延长和费用增加。2.内科合并症:老年患者常合并内科疾病,如脑血管或心血管病、糖尿病、血栓等,骨折手术可能导致基础疾病加重而需要进一步治疗,从而延长治疗时间,并增加住院费用。3.植入材料的选择:由于骨折类型不同,使用不同的内固定材料,可能导致住院费用存在差异。















股骨干骨折临床路径(2009版)
一、股骨干骨折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 股骨干骨折(ICD10:S72.30)行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ICD9CM-3:79.35)(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医疗护理常规外科诊疗常规》(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 病史:外伤史;2. 体格检查:患肢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畸形,反常活动;3. 辅助检查:X线检查发现股骨干骨折。(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根据《临床医疗护理常规外科诊疗常规》(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 年龄在16岁以上;2. 伤前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 3. 全身状况允许手术;4. 首选髓内针固定,也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其他固定方式。(四)标准住院日为≤16 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S72.30股骨干骨折疾病编码;        2. 外伤引起的单纯性、新鲜股骨干骨折;3. 除外病理性骨折;4.除外合并其他部位的骨折和损伤;5.除外对股骨干骨折手术治疗有较大影响的疾病 (如心脑血管疾病) ;6.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0-7 天,所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镜检、电解质检查、肝肾功能、凝血功能检查、感染性疾病筛查;2.胸部X光片、心电图;3.骨科X线检查,必要时行CT检查;4.其他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超声心动图、动态心电图、双下肢血管彩色超声;5.根据具体情况,使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药物(术前24-48小时停止用药)。(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1. 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选择用药;2. 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前30分钟;3. 手术超时3小时加用一次;4. 术中出血量大于1500ml时加用一次;5. 术后3天内停止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可根据患者切口、体温等情况适当延长使用时间。(八)手术日为入院第 0-7 天。1. 麻醉方式:椎管内麻醉或全麻;2. 手术方式: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3.手术内固定物:带锁髓内针或钢板螺钉(开放骨折可考虑选择外固定架);4. 术中用药:麻醉用药、抗菌药;5. 输血:根据出血情况。(九)术后住院恢复6—9 天。1. 必须复查的项目:血常规、凝血功能、X光检查;2. 必要时复查的项目:电解质、肝肾功能、CT;3. 术后用药:(1)抗菌药物: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2)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药物;(3)其他对症药物:消肿、止痛等。4. 保护下功能锻炼。(十)出院标准(围绕一般情况、切口情况、第一诊断转归)。1. 体温正常、常规化验无明显异常;2. X光片证实复位固定符合标准;3. 切口无异常;4. 无与本病相关的其他并发症。(十一)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1.并发症:本病常伴有其他部位损伤,应严格掌握入选标准。但仍有一些患者因骨折本身带来的一些合并症而延期治疗,如大量出血需术前输血、血栓形成、血肿引起体温增高等;2.合并症:老年人本身有许多合并症,如骨质疏松、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骨折后这些疾病可能加重,需同时治疗,而需延期治疗;3.内固定物选择:根据骨折类型选择适当的内固定物。                十一、泌尿外科疾病临床路径肾癌临床路径(2009年版)
一、 肾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肾癌(ICD-10:C64,D09.101)行腹腔镜肾癌根治术(ICD-9-CM-3:55.5107)(二)诊断依据。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病史。2.体格检查。3.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适合腹腔镜手术。2.能够耐受手术。(四)标准住院日为≤12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64,D09.101肾癌疾病编码。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天。术前所必需检查的项目:1.血、尿常规;2.电解质、肝肾功能、血型、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4.胸片,心电图。(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八)手术日为入院≤3天。1.麻醉方式:全麻或联合硬膜外麻醉。2.手术方式:腹腔镜肾癌根治术。3.术中用药:麻醉用药,必要时用抗菌药物。4.输血:必要时。(九)术后住院恢复≤9天。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尿常规;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可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2.术后抗菌药物用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十)出院标准。1.一般情况良好。2.切口愈合好。(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2.术后原伴随疾病控制不佳,需请相关科室会诊,进一步诊治。3.住院后出现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可进入其他路径。

  



膀胱肿瘤临床路径(2009年版)
一、膀胱肿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膀胱肿瘤(ICD-10:C67, C79.1,D09.0,D30.3,D41.4) 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ICD-9-CM-3:57.4901)(二)诊断依据。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病史。2.体格检查。3.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或内窥镜检查。(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 1.适合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2.能够耐受手术。(四)标准住院日为≤8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67, C79.1,D09.0,D30.3,D41.4膀胱肿瘤疾病编码。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诊断,但住院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临床路径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天。所必需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电解质、肝肾功能、血型、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4.胸片,心电图。(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八)手术日为入院后≤3天。1.麻醉方式:腰麻或硬膜外麻醉或全麻。2.手术方式: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3.术中用药:麻醉用药,必要时用抗菌药物。4.输血:必要时。(九)术后住院恢复≤5天。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可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2.术后抗菌药物应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十)出院标准。1.一般情况良好。 2.拔除尿管。(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2.电切手术效果不满意,需进一步治疗(如膀胱全切、动脉化疗等)。3.术后原伴随疾病控制不佳,需请相关科室会诊,进一步诊治。4.住院后出现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可进入其他路径。  





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路径(2009年版)
一、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良性前列腺增生(ICD-10:N40)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ICD-9-CM-3:60.2901)(二)诊断依据。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病史:IPSS、QOL评分。2.体格检查。3.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适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2.能够耐受手术。(四)标准住院日为≤10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N40良性前列腺增生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天。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电解质、肝肾功能、血型、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4.胸片、心电图。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天。1.麻醉方式:腰麻、硬膜外麻醉或全麻。2.手术方式: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3.术中用药:麻醉用药,必要时用抗菌药物。4.输血:必要时。(九)术后住院恢复≤7天。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可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2.术后抗菌药物应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十)出院标准。1.一般情况良好。2.拔除尿管后,排尿通畅。3.耻骨上造瘘口无漏尿。(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2.术后出现排尿功能异常,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3.术后原伴随疾病控制不佳,需请相关科室会诊,进一步诊治。4.住院后出现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可进入其他路径。









肾结石临床路径(2009年版) 一、肾结石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肾结石(ICD-10:N20.0, N13.201)行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ICD-9-CM-3:55.0402)(二)诊断依据。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病史。2.体格检查。3.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 1.适合行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2.能够耐受手术。(四)标准住院日为≤10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N20.0, N13.201肾结石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天。必需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型、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4.胸片、心电图。(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天。1.麻醉方式:硬膜外麻醉或全麻。2.手术方式: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3.术中用药:麻醉用药,必要时用抗菌药物。4.输血:必要时。(九)术后住院恢复≤7天。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可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2.术后抗菌药物应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十)出院标准。1.一般情况良好。 2.肾造瘘无漏尿。3.D-J管位置正常。(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2.术后出现结石残留,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3.术后原伴随疾病控制不佳,需请相关科室会诊,进一步诊治。4.住院后出现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可进入其他路径。  


输尿管结石临床路径(2009年版)
一、输尿管结石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输尿管结石(ICD-10:N20.1, N13.202)行经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ICD-9-CM-3:56.0)(二)诊断依据。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病史。2.体格检查。3.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 1.适合行经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2.能够耐受手术。(四)标准住院日为≤7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N20.1, N13.202输尿管结石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天。术前所必须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电解质、肝肾功能、血型、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4.胸片、心电图。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天。1.麻醉方式:硬膜外麻醉或全麻。2.手术方式:经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3.术中用药:麻醉用药,必要时用抗菌药物。4.输血:必要时。(九)术后住院恢复≤4天。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KUB;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可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2.术后抗菌药物应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十)出院标准。1.一般情况良好。 2.D-J管位置正常。(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2.术后出现结石残留,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3.术后原伴随疾病控制不佳,需请相关科室会诊,进一步诊治。4.住院后出现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可进入其他路径。















                十二、胸外科疾病临床路径贲门失弛缓症临床路径(2009年版)
一、贲门失弛缓症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贲门失弛缓症(ICD-10:K22.001)行食管下段贲门肌层切开或+胃底折叠术(经胸或经腹)(ICD-9-CM-3:42.7+44.6601)(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有吞咽梗噎感,可伴有反胃或呕吐;病程长,症状时轻时重。 2.辅助检查:上消化道钡剂造影可见贲门部鸟嘴样狭窄,贲门上段食管扩张、钡剂存留;胃镜可见贲门上段食管食物潴留,粘膜充血水肿,贲门关闭,但镜体仍可顺利通过;食管测压显示食管下段高压带,吞咽时压力无下降。3.鉴别诊断:贲门癌、弥漫性食管痉挛以及结缔组织病导致的食管硬化症等。(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非手术治疗:(1)口服药物:钙通道拮抗剂、硝酸盐制剂等。适用于不能耐受扩张及手术治疗的患者,也可作为进一步治疗的准备治疗。(2)局部注射肉毒碱:适用于高龄或不适于做扩张及手术治疗的患者,也可作为扩张后的辅助治疗。(3)球囊扩张:适用于药物治疗不满意、病情较重的病人,但不适于小儿及高龄患者。2.手术治疗:食管下段贲门肌层切开术或加胃底折叠术。适用于诊断明确,症状明显的患者。(四)标准住院日为10-13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22.001贲门失弛缓症疾病编码。2.有适应证,无手术禁忌证。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5天。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血型;(2)凝血功能、血电解质、肝肾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3)胸片、心电图、肺功能;(4)上消化道钡剂造影和/或胃镜。2.根据患者病情选择:食管测压,超声心动图(高龄或既往有相关病史者)。3.术前准备:(1)术前3日开始进流食,并在餐后口服庆大霉素生理盐水和灭滴灵冲洗食管,术前1日禁食;(2)手术日置胃管,以高渗盐水冲洗食管,保留胃管;如食管内残留物多,可将禁食及食管冲洗时间延长1天。(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应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术前30分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手术超时3小时加用1次抗菌药物。(八)手术日为入院第4-6天。1.麻醉方式:气管插管全身麻醉。2.手术方式:食管下段贲门肌层切开术或加胃底折叠术。3.输血:视术中具体情况而定。(九)术后住院恢复6-9天。1.术后心电监护。2.补液抗炎治疗(抗菌药物+抑制胃酸药物)。3.术后1天复查胸片、血常规。4.术后1天可下床活动,肠功能恢复后即可拔除胃管。5.如术中无粘膜破损,术后2天可饮水(经胸者可在饮水前口服亚甲蓝证实无消化道瘘),术后3天可进流食;如术中粘膜破损,则在术后5天行上消化道泛影葡胺造影确认无消化道瘘后开始进流食。6.经胸手术者术后48-72小时视情况拔除胸腔引流管。(十)出院标准。1.一般情况良好,体温正常。2.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化验无明显异常。3.切口无感染征象或可门诊处理的伤口情况。(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既往有胸腔或腹腔手术史,可影响手术方式的选择。2.因手术后发生消化道瘘或其他并发症,导致术后住院时间延长。3.因患者伴发其他疾病,导致术前、术后住院时间延长。  

自发性气胸临床路径(2009年版)
一、自发性气胸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自发性气胸(ICD-10:J93.0-J93.1)行肺大疱切除和/或胸膜固定术(ICD-9-CM-3:32.2和/或34.601,34.9201)(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诱发因素:剧烈咳嗽、持重物屏气、剧烈运动等,也可无明显诱发因素。2.临床症状:突发患侧胸痛、喘憋、呼吸困难,偶尔有干咳。严重程度从轻微不适至严重呼吸困难,甚至休克。3.临床体征:少量气胸时,体征不明显;气胸在30%以上者,可出现患侧胸部饱满,呼吸运动减弱,叩诊呈鼓音,语颤和呼吸音均减低或消失,气管向健侧移位。4.辅助检查:胸片或胸部CT。(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保守治疗:2.手术治疗:(1)复发性气胸;(2)胸片或CT检查证实有肺大疱者;(3)气胸合并胸腔出血者;(4)有效胸腔闭式引流72小时仍有大量气体溢出者;(5)患者从事特殊职业,如飞行员、潜水员、高空作业等。(四)标准住院日为10-13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符合ICD-10:J93.0-J93.1自发性气胸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此路径。(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1-2天。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血型;(2)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电解质、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3)胸片、心电图。2.根据患者病情选择:(1)超声心动图(60岁以上或伴有心血管疾病者);(2)肺功能、血气分析;(3)胸部CT。(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应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前30分钟;手术超时3小时加用一次。(八)手术日为入院第2-3天。1.麻醉方式:双腔气管插管全麻。2.手术耗材:直线型切割缝合器、生物胶。3.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4.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5.病理:石蜡切片。(九)术后住院恢复5-10天。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正、侧位胸片。(十)出院标准。1.体温正常,无呼吸困难。2.拔除引流管,切口无感染。3.复查化验结果无明显异常,胸片示肺复张良好等。(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患者伴有可能影响手术的合并疾病,需要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2.术后发生并发症需要进行相应的临床诊治,延长住院时间。  食管癌临床路径(2009年版)
一、食管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食管癌(ICD-10:C15/D00.1)行食管癌根治术(食管癌切除+食管-胃吻合术)(ICD-9-CM-3:42.41/42.42/42.5-42.6)(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临床症状:进行性吞咽困难。2.辅助检查:上消化道钡餐、内镜检查及活检提示。(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经左胸食管癌切除,胸腔内食管胃吻合术或颈部食管胃吻合术。2.经右胸食管癌切除,胸腔内食管胃吻合术(胸腹二切口)或颈部吻合术(颈胸腹三切口)。(四)标准住院日为13-21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15/D00.1食管癌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此路径。(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5天。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凝血功能、血型、肝肾功能、电解质、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3)肺功能、血气分析、心电图;(4)内镜检查+活检;(5)影像学检查:胸片正侧位、上消化道造影、胸部CT(平扫+增强扫描)、腹部超声或CT。2.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1)超声心动图;(2)食管内镜超声等。(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1.抗菌药物:应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根据患者病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2.术前30分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7天。1.麻醉方式:双腔气管插管全麻。2.手术耗材:根据患者病情使用(圆形吻合器、闭合器、切割缝合器等)。3.术中用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4.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九)术后住院恢复10-14天。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胸片,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2.术后用药:抗菌药物使用,应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可选用二代头孢类或联合应用甲硝唑类。(十)出院标准。1.进半流食顺利。2.切口愈合良好,或门诊可处理的愈合不良切口。3.体温正常,胸片提示无明显感染征象。(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有影响手术的合并症,需要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2.术后出现肺部感染、呼吸功能衰竭、心脏功能衰竭、吻合口瘘等并发症,需要延长治疗时间。










支气管肺癌临床路径(2009年版)
一、支气管肺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支气管肺癌(ICD-10:C34/D02.2)行肺局部切除/肺叶切除/全肺切除/开胸探查术(ICD-9-CM-3:32.29/32.3-32.5)(二)诊断依据。根据《美国国家癌症综合网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指南2009年第一版(中国版)》、《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高危因素:吸烟指数>400,年龄>45岁,环境与职业因素。2.临床症状:刺激性咳嗽、血痰或咯血、胸痛。3.临床体征:早期不显著。4.辅助检查:胸部影像学检查,纤维支气管镜,肺穿刺活检等提示。(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美国国家癌症综合网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指南2009年第一版(中国版)》、《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肺部分切除术(包括肺楔形切除和肺段切除)。2.肺叶切除术(包括复合肺叶切除和支气管、肺动脉袖式成型)。3.全肺切除术。4.上述术式均应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四)标准住院日为12-21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符合ICD-10:C34/D02.2支气管肺癌疾病编码。2.临床分期(UICC 2009)为I期、II期、和IIIA期及孤立性脑或肾上腺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3.临床分期(UICC 2009)为T1-2,N0的小细胞肺癌。4.心、肺、肝、肾等器官功能可以耐受全麻开胸手术。5.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此路径。(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6天。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凝血功能、血型、肝肾功能、电解质、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肿瘤标志物检查;(3)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心电图、超声心动图;(4)痰细胞学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活检;(5)影像学检查:胸片正侧位、胸部CT(平扫+增强扫描)、腹部超声或CT、全身骨扫描、头颅MRI或CT。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以下项目:(1)纵隔镜;(2)经皮肺穿刺活检;(3)PET-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或SPEC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4)24小时动态心电图;(5)心脑血管疾病相关检查。(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抗菌药物使用应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术前30分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八)手术日为入院第4-7天。1.麻醉方式:双腔气管插管全麻。2.手术耗材:根据患者病情使用(闭合器、切割缝合器、血管夹等)。3.术中用药:抗菌药物、抗肿瘤药。4.输血:视术中出血情况而定。5.病理:冰冻+石蜡切片+免疫组化+基因检测。(九)术后住院恢复7-14天。1.必须复查的项目:(1)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2)胸片(拔胸腔闭式引流管之前和出院前各一次)。2.术后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3.视病情可延长抗菌药物用药时间及更换药物种类。(十)出院标准。1.切口愈合良好,或门诊可处理的愈合不良切口。2.体温正常,胸片提示无明显感染征象。(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有影响手术的合并症,术前需要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2.术后出现肺部感染、呼吸功能衰竭、心脏功能衰竭、支气管胸膜瘘等并发症,需要延长治疗时间。









十三、心外科疾病临床路径房间隔缺损临床路径(2009年版)
一、房间隔缺损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房间隔缺损(继发孔型)(ICD-10:Q21.102)行房间隔缺损直视修补术(ICD-9-CM-3:35.51/35.61/ 35.71)(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病史:可有心脏杂音,活动后心悸、气促等。2.体征:可以出现胸骨左缘2-3肋间收缩期柔和杂音,第二心音固定分裂等。3.辅助检查:心电图、胸部X线平片、超声心动图等。(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心血管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房间隔缺损(继发孔型)直视修补术(ICD-9-CM-3:35.51/35.61/35.71)。(四)标准住院日为11-15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Q21.102房间隔缺损(继发孔型)疾病编码。2.有适应证,无禁忌证。3.年龄大于3岁或体重大于15千克,不合并中度以上肺动脉高压的患者。4.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2-3天。1.所必须的检查项目:(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型,尿常规,血生化(肝肾功能+血电解质),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2)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2.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如心肌酶、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肺功能检查等。(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4天。1.麻醉方式:全身麻醉。2.体外循环辅助。3.手术植入物:缺损补片材料、胸骨固定钢丝等。4.术中用药:麻醉和体外循环常规用药。5.输血及血液制品:视术中情况而定。(九)术后住院恢复8-11天。1.术后转监护病房,持续监测治疗。2.病情平稳后转回普通病房。3.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血电解质、肝肾功能,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4.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十)出院标准。1.病人一般情况良好,体温正常,完成复查项目。2.切口愈合好:引流管拔除,伤口无感染。3.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围手术期并发症等造成住院日延长和费用增加。2.手术耗材的选择:由于病情不同,使用不同的内植物和耗材,导致住院费用存在差异。3.医师认可的变异原因分析。4.其他患者方面的原因等。
  





室间隔缺损临床路径(2009年版)
一、室间隔缺损直视修补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室间隔缺损(ICD-10:Q21.0)行室间隔缺损直视修补术(ICD-9-CM-3:35.53/35.62/ 35.72)(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病史:可有反复呼吸道感染,生长发育迟缓,发现心脏杂音等。2.体征:可有胸骨左缘3-4肋间全收缩期粗糙杂音等。3.辅助检查:心电图,胸部X线平片,超声心动图等。(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心血管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室间隔缺损直视修补术(ICD-9-CM-3:35.53/35.62/ 35.72)。(四)标准住院日为11-15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Q21.0室间隔缺损疾病编码。2.有适应证,无禁忌证。3.年龄大于3岁或体重大于15千克,不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患者。4.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2-3天。   1.所必须的检查项目:(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型,尿常规,血生化(肝肾功能+血电解质),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2)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2.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如心肌酶、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肺功能检查等。(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4天。1.麻醉方式:全身麻醉。2.体外循环辅助。3.手术植入物:缺损补片材料、胸骨固定钢丝等。4.术中用药:麻醉和体外循环常规用药。5.输血及血液制品:视术中情况而定。(九)术后住院恢复8-11天。1.术后转监护病房,持续监测治疗。2.病情平稳后转回普通病房。3.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血电解质、肝肾功能,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4.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十)出院标准。1.病人一般情况良好,体温正常,完成复查项目。2.切口愈合好:引流管拔除,伤口无感染。3.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围手术期并发症等造成住院日延长和费用增加。2.手术耗材的选择:由于病情不同,使用不同的内植物和耗材,导致住院费用存在差异。3.医师认可的变异原因分析。4.其他患者方面的原因等。  




动脉导管未闭临床路径(2009年版)
一、动脉导管未闭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动脉导管未闭(ICD-10:Q25.0)行动脉导管介入封堵术(ICD-9-CM-3:39.7901)(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病史:可有反复呼吸道感染、乏力、发育迟缓、发现心脏杂音等。2.体征:可有胸骨左缘第1-2肋间连续性机械样杂音等。3.辅助检查:心电图,胸部X线平片,超声心动图等。(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心血管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动脉导管介入封堵术 (ICD-9-CM-3:39.7901)。(四)标准住院日为2-5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Q25.0动脉导管未闭疾病编码。2.有适应证,无禁忌证。3.年龄大于3岁或体重大于15千克;未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未闭动脉导管呈管型且直径小于1厘米的患者进入该路径。4.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1天。1.所必须的检查项目:(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型,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电解质,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2)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2.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如心肌酶、肺功能检查等。(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八)手术日为入院第1-2天。1.麻醉方式:局部麻醉(成人和大龄儿童)或全麻(儿童患者)。2.手术植入物:动脉导管封堵器。3.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4.输血及血液制品:视术中情况而定。(九)术后住院恢复1-3天。1.术后回病房。2.观察生命体征。3.必须复查的项目: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十)出院标准。1.病人一般情况良好,完成复查项目。2.穿刺部位无出血、感染。3.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围手术期并发症等造成住院日延长和费用增加。2.手术耗材的选择:由于病情不同,使用不同的内植物和耗材,导致住院费用存在差异。3.医师认可的变异原因分析。4.其他患者方面的原因等。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临床路径(2009版)
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ICD-10:I25.1)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ICD-9-CM-3:36.1)(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病史:可有心绞痛发作史。2.临床表现:可有体力劳动、情绪激动或饱餐时心前区憋闷、不适,心律失常等。3.辅助检查:心电图和心电图运动试验、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等。(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心血管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ICD-9-CM-3:36.1)。(四)标准住院日11-18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I25.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疾病编码。2.已完成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诊断明确。3.有手术适应证,无禁忌证。4.年龄≤70岁。5.心功能≤III级或EF≥45%。6.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1-3天。 1.所必须的检查项目:(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型,尿常规,血生化全项(血电解质+肝肾功能+血糖),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血气分析;(2)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3)冠状动脉造影检查。2.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如心肌酶、血肌钙蛋白、胸部CT,肺功能检查、颈动脉血管超声、取材血管超声、腹部超声检查等。(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八)手术日为入院第2-4天。1.麻醉方式:全身麻醉。2.术中根据情况决定是否使用体外循环辅助。3.手术植入物:胸骨固定钢丝。4.术中用药:麻醉和体外循环常规用药。5.输血及血液制品:视术中情况而定。(九)术后住院恢复9-14天。1.术后转监护病房,持续监测治疗。2.病情平稳后转回普通病房。3.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血电解质+肝肾功能+血糖,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4.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5.抗血小板治疗:根据患者病情决定用药时机。(十)出院标准。1.病人一般情况良好,体温正常,完成复查项目。2.切口愈合好:引流管拔除,伤口无感染。3.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术前需停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物5-6天,手术时间相应顺延,导致住院时间延长。2.围手术期并发症等造成住院日延长和费用增加。3.手术耗材的选择:由于病情不同,使用不同的内植物和耗材,导致住院费用存在差异。4.医师认可的变异原因分析。5.其他患者方面的原因等。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临床路径(2009年版)
一、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ICD-10︰I05)行二尖瓣人工机械瓣置换术(ICD-9-CM-3︰35.24)(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心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风湿热病史。2.有明显症状体征:呼吸困难、咯血、不能平卧、尿少、水肿,典型心脏杂音。3.辅助检查:心电图、胸部X线检查,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年龄大于50岁)。(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心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1.有症状的二尖瓣中度及以上狭窄患者。2.心功能II级(NYHA)及以上,中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3.合并有血栓或心房纤颤等合并症的二尖瓣病变患者。4.目前无明显风湿活动的二尖瓣病变患者。5.无其他严重内科疾病。6.患者选择置换二尖瓣人工机械瓣。(四)标准住院日≤18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I05风湿性二尖瓣病变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3.单纯二尖瓣病变选择换人工机械瓣的患者。4.除外其他原因导致的二尖瓣病变。5.有明确守住指征,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六)术前准备7天。1.必须完成的检查项目:(1)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术前感染疾病筛查、风湿活动筛查、血型+术前配血;(2)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1)血气分析和肺功能(高龄或既往有肺部病史者)、冠状动脉造影(年龄≥50岁);(2)有其他专业疾病者及时请相关科室会诊。(七)选择用药。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八)手术日为入院7天以内。1.麻醉方式:全麻体外循环。2.手术植入物:人工机械瓣。 3.术中用药:麻醉及体外循环常规用药、切皮前使用抗生素。4.输血:视术中病情需要决定。(九)术后住院恢复≤11天。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抗凝监测;(2)心电图、胸部X线片、超声心动图。2.术后用药:(1)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2)抗凝:根据所测INR值调整抗凝药用量,终生抗凝;(3)根据病情需要进行强心、利尿治疗。(十)出院标准。1.体温正常,血常规、电解质无明显异常。2.伤口愈合好:引流管拔除、伤口无感染。3.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其他合并症。4.抗凝基本稳定。5.X线、超声心动图证实人工机械瓣功能良好,无相关并发症。(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围手术期并发症:左室破裂、人工瓣功能障碍、心功能不全、出血、瓣周漏、与抗凝相关的血栓栓塞和出血、溶血、感染性心内膜炎、术后伤口感染等造成住院日延长和费用增加。2.合并有其他系统疾病,可能导致这些疾病加重而需要治疗,从而延长治疗时间和增加住院费用。3.人工机械瓣的选择:由于患者的要求选择了不同的机械瓣(国产和进口)会导致住院费用存在差异。4.其他因素:术前心功能及其他重要脏器功能不全需调整;特殊原因(如稀有血型短缺等)造成的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十四、妇科疾病临床路径子宫腺肌病临床路径(2009年版)
一、子宫腺肌病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子宫腺肌病(ICD-10:N80.003)行子宫切除术(ICD-9-CM-3:68.3/68.4/68.5)(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症状:痛经、月经量增多等。2.妇科检查:子宫增大、压痛等。3.辅助检查:盆腔B超及血CA125等提示。(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手术方式:子宫切除术。2.手术途径:经腹、经腹腔镜、经阴道。(四)标准住院日为≤12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符合ICD-10:N80.003子宫腺肌病疾病编码。2.符合手术适应证,无手术禁忌证。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2天。1.所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型、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4)宫颈细胞学筛查:TCT或巴氏涂片;(5)盆腔超声、心电图、胸部X片。2.根据病情需要而定:血清肿瘤标记物,腹部超声,盆腔CT或MRI检查,肠道、泌尿系造影,心、肺功能测定等。(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八)手术日为入院后的第3-4天。1.麻醉方式:全麻或腰硬联合麻醉。2.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止血药物和其他必需用药。3.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4.病理:术后石蜡切片,必要时术中冰冻切片。(九)术后住院恢复≤8天。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等。 2.术后用药:根据情况予镇痛、止吐、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治疗。3.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十)出院标准。1.病人一般情况良好,体温正常,完成复查项目。2.伤口愈合好。3.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因化验检查异常需要复查,导致术前住院时间延长。2.有影响手术的合并症,需要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3.因手术并发症需要进一步治疗。















卵巢良性肿瘤临床路径(2009年版)
一、卵巢良性肿瘤手术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卵巢良性肿瘤(ICD-10:D27)行卵巢肿瘤剥除术或附件切除术(ICD-9-CM-3:65.22/65.24 /65.25/65.29/65.4/65.6)(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妇科检查提示。2.盆腔超声提示。(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手术方式:卵巢肿瘤剥除术或附件切除术。2.手术途径:经腹腔镜或开腹。(四)标准住院日为≤10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符合ICD-10:D27卵巢良性肿瘤疾病编码。2.符合手术适应证,无手术禁忌证。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2天。1.所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型、凝血功能;(3)血清肿瘤标记物;(4)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5)宫颈细胞学筛查:TCT或巴氏涂片;(6)盆腔超声、心电图、胸部X片。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项目:腹部超声,盆腔CT或MRI检查,肠道、泌尿系造影,心、肺功能测定等。(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5天。1.麻醉方式:全麻或腰硬联合麻醉。 2.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止血药物和其他必需用药。3.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4.病理:术后石蜡切片,必要时术中冰冻切片。(九)术后住院恢复≤7天。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2.术后用药:根据情况予镇痛、止吐、补液、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治疗。3.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十)出院标准。1.病人一般情况良好,体温正常,完成复查项目。2.伤口愈合好。3.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因化验检查异常需要复查,导致术前住院时间延长。2.有影响手术的合并症,需要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3.因手术并发症需要进一步治疗。4.术后病理提示为恶性肿瘤,则转入相应的路径治疗。



宫颈癌临床路径(2009年版)
一、宫颈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宫颈癌(ICD-10:C53)Ⅰa2期-Ⅱa期行根治性全子宫切除+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术(ICD-9-CM-3:68.6 /68.7/40.3/40.5)(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Staging Classifications and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Gynecological Cancer》(FIGO Committee on Gynecologic Oncology,The Third Edition)1.病史:不规则阴道流血或接触性阴道流血等。2.妇科检查提示。3.组织病理学诊断明确。(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Staging Classifications and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Gynecological Cancer》(FIGO Committee on Gynecologic Oncology,The Third Edition)1.手术方式:根治性全子宫切除+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术。2.手术途径:开腹或经腹腔镜。(四)标准住院日为≤2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符合ICD-10:C53 宫颈癌疾病编码。2.FIGO分期:Ⅰa2期-Ⅱa期(肿瘤>4cm,已完成术前辅助治疗者)。3.符合手术适应证,无手术禁忌证。4.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2-4天。1.所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型、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4)盆、腹腔超声,胸部X片,心电图。2.根据病情需要而定:肿瘤标记物(血SCC或血CA125等),盆腔CT或MRI,心、肺功能测定,排泄性尿路造影等。(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5天。1.麻醉方式:全麻或腰硬联合麻醉。2.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3.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4.病理:石蜡切片。(九)术后住院恢复7-14天。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等。2.术后用药:酌情镇痛、止吐、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治疗。3.拔除导尿管后需测残余尿量。4.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十)出院标准。1.病人一般情况良好,体温正常,完成复查项目。2.伤口愈合好。3.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有影响手术的合并症,需要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相应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治疗费用。2.术中发现无法行根治性全子宫切除,仅行卵巢移位,术后放疗。3.术后根据病理需辅助放化疗。4.出现手术并发症需对症处理。


输卵管妊娠临床路径(2009年版)
一、输卵管妊娠手术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输卵管妊娠(ICD-10:O00.101)行腹腔镜下或开腹输卵管切除术或输卵管切开取胚术(ICD-9-CM-3:66.6201/66.6202/66.0101/66.0102/66.0201/66.0202)(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症状:停经后腹痛、阴道流血。2.妇科检查:宫颈举痛、附件包块。3.辅助检查: 尿hCG阳性或血hCG值升高,超声提示。(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一般支持治疗:输液、输血(必要时)。2.手术方式:输卵管切除术或输卵管切开取胚术。3.手术途径:经腹腔镜或开腹。(四)标准住院日为≤10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符合ICD-10:O00.101输卵管妊娠疾病编码。2.符合手术适应证,无手术禁忌证。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1天。1.所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型、凝血功能;(3)血β-hCG和尿hCG;(4)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5)盆、腹腔B超,心电图,胸部X片。2.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阴道后穹窿穿刺或腹腔穿刺。(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八)手术日为入院1-2天。1.麻醉方式:全麻或腰硬联合麻。2.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3.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4.病理:石蜡切片。(九)术后住院恢复2-7天。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β-hCG、血常规、尿常规。2.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十)出院标准。1.病人一般情况良好,体温正常,完成复查项目。2.伤口愈合好。3.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有急诊手术指征入院后应立即施行手术。2.因诊断不明确,导致术前住院时间延长。3.有影响手术的合并症,需要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4.因手术并发症需要进一步治疗。










子宫平滑肌瘤临床路径(2009版)
一、子宫平滑肌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子宫平滑肌瘤 (ICD10:D25)行经腹子宫全/次全切除术(ICD9CM-3:68.39/68.49)(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病史:月经紊乱等;2.体征:子宫增大、质硬;3.辅助检查:超声检查(必要时需要行盆腔核磁和/或CT检查)。(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和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子宫肌瘤诊断明确,有子宫切除的手术指征:(1)子宫增大,肌瘤≥妊娠10周子宫;(2)月经过多、继发贫血;(3)有压迫症状;(4)可疑恶变。2.无手术和麻醉禁忌证;3.术前检查齐全;4.征得患者和家属的同意。(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11 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D25子宫平滑肌瘤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3 天,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血型;2.尿常规;3.生化检查(包括电解质、肝肾功能、血糖);  4.凝血功能;5.感染性疾病筛查(如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6.心电图;7.胸部X光片;8.超声检查;9.宫颈刮片(有条件可选择TCT或CCT);10.阴道清洁度检查;11.其他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血清CA125、hCG等)。(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1.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应用预防性抗菌药物;2.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前30分钟;3.手术超时3小时加用一次抗菌药物;4.术后72小时内停止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八)手术日为入院第 2-4天。1.麻醉方式:请麻醉科医师会诊,腰麻或硬膜外麻醉或联合麻醉,  必要时全麻;2.术中用药:止血药物和其他必需用药;3.输血:必要时;4.病理:石蜡切片(必要时行冰冻检查)。(九)术后住院恢复≤7天。1.必须复查的项目:血常规、尿常规; 2.术后用药;3.预防性用药:术后72小时内停止使用静脉性抗菌药物。(十)出院标准(围绕一般情况、切口情况、第一诊断转归)。1.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恢复正常饮食,腹部无阳性体征;2.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基本正常,体温正常;3.切口愈合良好。(十一)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1.因实验室检查结果异常需要复查,导致术前住院时间延长。2.其他意外情况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导致术前住院时间延长。3.术后出现发热及出血等并发症需要治疗和住院观察,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十五、产科临床路径胎膜早破行阴道分娩临床路径(2009年版)
一、胎膜早破行阴道分娩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胎膜早破(足月)行阴道分娩(ICD-10:O42伴Z37)(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1.主诉有阴道流液。2.阴道窥器检查见羊水自宫颈口流出。3.石蕊试纸测pH值>7。4.显微镜下阴道液干燥涂片见羊齿状结晶。(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1.观察临产征象。2.引产。3.剖宫产。(四)标准住院日4-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O42伴Z37胎膜早破(足月)疾病编码。2.无阴道分娩禁忌症。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入院后第1天。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    (2)凝血功能;(3)血型、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孕期未做者)。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项目:肝肾功能、电解质、C反应蛋白,心电图、B超等。(七)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1.预防性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用药时间为阴道流液12小时后。2.宫缩诱导药物:胎膜早破12-24小时内未自然临产者,应积极引产,终止妊娠。(八)分娩方式的选择。1.无阴道分娩禁忌症者采用阴道分娩。2.有剖宫产指征者行剖宫产。(九)产后住院恢复1-3天。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2.产后用药:预防性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十)出院标准。1.一般状况良好。      2.无感染征象。(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本路径以阴道分娩方式终止妊娠,若为剖宫产则进入剖宫产临床路径。2.实施本路径时,若产程中、引产中及治疗过程中出现剖宫产指征(如胎儿窘迫、难产等),即退出路径。3.有感染者退出路径。 4.引产至阴道分娩结束时间不确定,跨度可为1-3天,故标准住院天数存在变异






自然临产阴道分娩临床路径(2009年版)
一、自然临产阴道分娩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孕足月头位自然临产(无阴道分娩禁忌症)(ICD-10:O80.0伴Z37)(二)诊断依据。根据《妇产科学》(高等医学院校统编教材,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孕龄≥37周。2.规律性子宫收缩、宫颈扩张伴胎头下降。3.临床检查除外臀位和横位。(三)分娩方式的选择。阴道分娩(包括阴道手术助产)。(四)标准住院日2-4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O80.0伴Z37孕足月头位自然临产编码。2.无阴道分娩禁忌症。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入院后第1天。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    (2)血型、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孕期未做者);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项目:肝肾功能、电解质,心电图、B超等。(七)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1.宫缩诱导药物:用于宫缩乏力时造成的产程延长。2.镇静药:根据产妇状态酌情。3.分娩镇痛:酌情。(八)产后住院恢复1-3天。1.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2.产后用药:酌情使用促进子宫复旧药物。(九)出院标准。1.产后恢复良好。2.会阴伤口愈合良好。(十)变异及原因分析。1.产程中若出现剖宫产指征(如胎儿窘迫、头位难产等),转入剖宫产临床路径,退出本路径。2.阴道手术助产者,可适当延长住院时间。3.产后出现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计划性剖宫产临床路径(2009版)
一、计划性剖宫产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首选治疗方案符合:子宫下段剖宫产术ICD-9-CM-3:74.1手术编码者(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骨盆及软产道异常;2.胎儿因素;3.羊水过少;4.头盆不称;5.高龄初产妇;6.慢性胎儿窘迫;7.有影响阴道分娩的各种合并症;8.孕妇及家属要求。(四)标准住院日为9 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为首选治疗方案符合:ICD-9-CM-3:74.1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手术编码者;2.孕妇患有其他疾病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0-2天,所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尿常规;        2.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孕期未作的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4.其他根据病情需要而定。(七)选择用药。1.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2.抗菌药物选择第一代头孢类;3.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断脐后使用。(八)手术日为入院第 2天。1.麻醉方式:硬膜外或腰硬联合;2.手术方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3.术中用药:缩宫素10-20μ,抗菌药物;4.输血:必要时输血;5.新生儿处理:断脐、保暖、清理呼吸道等常规处理。(九)术后住院恢复≤7 天。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2.术后用药:抗菌药物,缩宫药物;3.预防性抗菌药物:第一代头孢类,术后72小时内停止使用。(十)出院标准。1.一般状况良好,体温正常;2.血、尿常规基本正常;3.切口愈合良好;4.少量阴道出血。(十一)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1.孕妇原因延期手术;2.子宫复旧不良,并发阴道流血过多;3.并发产褥感染;4.切口延期愈合。 



                 十六、儿科疾病临床路径轮状病毒肠炎临床路径(2009年版)
一、轮状病毒肠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轮状病毒肠炎(ICD-10:A08.001)(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病史:6-24月龄小儿多见,腹泻,大便为黄稀便、水样或蛋花汤样,每天可达10余次,伴或不伴发热、呕吐。2.体征:有或无脱水征,肠鸣音活跃。3.实验室检查:大便常规镜检正常,或见少许白细胞,无吞噬细胞;血常规白细胞正常或轻度升高;大便轮状病毒检测阳性可确诊。(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消化道隔离至腹泻缓解。2.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纠正脱水和电解质酸碱紊乱。(四)标准住院日为4-7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A08.001轮状病毒肠炎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只要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入院后第1-2天。1.必须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C反应蛋白(CRP);(3)肝肾功能、血电解质;(4)大便轮状病毒检测。2.根据患儿病情可选择:血气分析、大便乳糖检测等。(七)药物选择。1.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补液。2.肠道菌群调节剂。3.胃肠粘膜保护剂。 (八)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血电解质。(九)出院标准。 1.体温正常,腹泻好转。2.无呕吐,脱水纠正。3.大便常规、电解质正常。(十)变异及原因分析。1.存在使腹泻进一步加重的其他疾病,需要处理干预。2.患儿入院时已发生严重水、电解质紊乱,需进行积极对症处理,完善相关检查,向家属解释并告知病情,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增加住院费用等。












支原体肺炎临床路径(2009年版)
一、支原体肺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支原体肺炎(ICD-10:J15.7)(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多发年龄为5-18岁。2.咳嗽突出而持久。3.肺部体征少而X线胸片改变出现早且明显。4.使用青霉素无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效果好。5.外周血白细胞数正常或升高。6.血清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或血清冷凝集滴度>1:32或咽拭子分离支原体阳性,可作为临床确诊的依据。(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遵循儿科用药的方法)。2.对症治疗(如雾化吸入)。(四)标准住院日为7-14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J15.7支原体肺炎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只要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入院后第1-2天。1.必须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C反应蛋白(CRP);(3)肝肾功能、血电解质;(4)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测定或血清冷凝集试验或咽拭子分离支原体;(5)X线胸片。2.根据患儿的病情,必要时做痰培养、血气分析、心肌酶谱、肺部CT、支气管镜检查、呼吸道病毒和细菌检测等。(七)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八)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CRP、肝肾功能。2.胸片。(九)出院标准。1.咳嗽明显减轻,一般状况良好。2.连续3天腋温<37.5℃。3.X线胸片显示炎症吸收好转。(十)变异及原因分析。1.难治性支原体肺炎,即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反应不佳的支原体肺炎,包括三方面:(1)病情较重,有肺外并发症,单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不能控制病情;(2)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2周,仍有咳嗽,肺部阴影持续无吸收好转;(3)混合其他病原体感染,需要延长住院治疗时间。2.对于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若病情重,可在炎症反应的极期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静注丙种球蛋白,亦可合用利福平。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




麻疹合并肺炎临床路径(2009年版)
一、麻疹合并肺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麻疹合并肺炎(ICD-10:B05.201↑J17.101*)(二)诊断依据。根据《传染病学(第三版)》(复旦大学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流行病学资料。2.麻疹各期临床表现(麻疹黏膜斑、皮疹特征、皮疹消退后留下的色素沉着及糠麸样脱屑等)。3.在患麻疹病程中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加重,咳嗽加剧,气急,发绀,肺部有细湿啰音等明显体征。4.X线胸片提示肺部感染病灶。5.呼吸道分泌物致病原检测阳性或血标本检测麻疹病毒IgM抗体阳性。(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传染病学(第三版)》(复旦大学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呼吸道隔离至出疹后10天。2.氧疗:鼻导管、面罩,必要时人工机械通气治疗。3.雾化吸入疗法。4.抗病毒治疗,必要时加用抗生素治疗。5.加强支持治疗,必要时给予丙种球蛋白静注。(四)标准住院日为10-14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B05.201↑J17.101*麻疹合并肺炎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只要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入院后第1-2天。1. 必须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C反应蛋白(CRP);(3)肝肾功能、心肌酶谱;(4)血清麻疹病毒IgM抗体;(5)血气分析;(6)X线胸片,心电图。2.根据患儿病情可选择:必要时行呼吸道分泌物其他致病原检测,肺部CT,细胞免疫功能检测等。(七)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1.抗病毒药物。 2.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八)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2.C反应蛋白(CRP),心肌酶谱。3.胸片。(九)出院标准。1.体温正常,咳嗽减轻,精神好转。2.肺部体征减轻。3.X线胸片提示肺部炎症吸收好转。(十)变异及原因分析。1.存在使肺炎进一步加重的其他疾病,需要处理干预。2.患儿入院时已发生严重肺部感染、呼吸困难,需进行积极对症处理,完善相关检查,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增加住院费用等。 母婴ABO血型不合溶血病临床路径(2009年版)
一、母婴ABO血型不合溶血病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母婴ABO血型不合溶血病(ICD-10: P55.101)行光疗99.83或换血治疗99.01(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黄疸出现早,达到病理性黄疸诊断标准。2.母婴血型不合:母亲血型多为O型,婴儿血型为A型或B型。3.实验室检查有血红蛋白下降、网织和/或有核红细胞升高、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等溶血依据;Coombs(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和/或抗体释放试验阳性可明确诊断。(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降低胆红素治疗:根据高胆红素血症的程度决定光疗、换血等措施。2.预防高胆红素脑病:必要时使用白蛋白。3.减轻溶血:必要时给予静注丙种球蛋白。4.纠正贫血:必要时输血。(四)标准住院日为7-10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P55.101母婴ABO血型不合溶血病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只要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入院后第1-2天。1.必须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外周血血细胞涂片,网织红细胞计数;(3)血清胆红素、肝肾功能、电解质;(4)患儿及其母亲血型鉴定;(5)Coombs(抗人球蛋白)试验和/或抗体释放试验。2.如需行换血,则要完善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七)光疗和换血疗法的注意事项。1.光疗注意事项:(1)按照《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儿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执行;(2)光疗过程中注意适当增加补液量,以防光疗中体液丢失过多;(3)注意监测体温,光疗特别是荧光灯管光疗时可因环境温度升高引起发热;(4)光疗中注意保护患儿的双眼和会阴部;(5)密切监测胆红素水平。2.换血疗法的注意事项:(1)按照《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儿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执行;(2)严格掌握换血指征,必须签署换血同意书。(八)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2.胆红素、电解质。(九)出院标准。1.血清胆红素稳定下降,结束光疗24-48小时后,胆红素仍低于需要临床干预的黄疸标准。2.血红蛋白稳定。3.患儿一般情况好,体重增加理想。(十)变异及原因分析。1.存在使高胆红素血症进一步加重的其他情况,需要处理干预。2.患儿如发生胆红素脑病,需要其他相关检查及处理,延长住院治疗时间。




                十七、小儿外科疾病临床路径先天性巨结肠临床路径(2009年版)
一、先天性巨结肠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先天性巨结肠(ICD-10:Q43.1)行手术治疗(ICD-9-CM-3:48.4101-48.4103)(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小儿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1.出生后出现便秘症状且日益加重。2.钡灌肠显示有肠管狭窄、移行和扩张的表现。3.肛直肠测压无内括约肌松弛反射。4.直肠活检提示先天性巨结肠病理改变。其中1为必备,2、3、4具备两项可确诊。(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小儿外科学(第四版)》(施诚仁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1.经肛门结肠拖出术。2.腹腔镜辅助或开腹经肛门结肠拖出术。3.开腹巨结肠根治术。(四)标准住院日为14-21天。若住院前已完成部分术前准备,住院日可适当缩短。(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Q43.1先天性巨结肠疾病编码。2.符合短段型、普通型、长段型巨结肠诊断的病例,进入临床路径。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7-14天。1.必需的检查项目:(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隐血+培养、血型、C反应蛋白、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气分析、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2)心电图、胸片(正位)。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超声心动图等。3.术前进行充分肠道准备。(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八)手术日为入院第8-15天。1.麻醉方式: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可加骶管麻醉。   2.手术方式:短段型及普通型巨结肠行经肛门结肠拖出术;长段型行腹腔镜辅助或开腹经肛门结肠拖出术。3.输血:视术中和术后情况而定。(九)术后住院恢复6-8天。1.术后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气分析、肝肾功能、电解质。2.术后用药: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十)出院标准。1.一般情况良好。2.便秘症状消失。3.伤口愈合良好,无出血、感染、瘘等。4.无其他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经手术证实为特殊类型先天性巨结肠(全结肠型、超短段型等),手术困难,术后恢复慢,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和费用增加。2.围手术期并发症等造成住院时间延长和费用增加。

  
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临床路径(2009年版)
一、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ICD-10:Q40.0)行幽门环肌切开术或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ICD-9-CM-3:43.3)(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小儿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1.临床症状表现为:生后2-4周出现喷射性呕吐,不含胆汁;失水、营养不良。2.体征:右上腹肋缘下腹直肌外缘处橄榄形肿块。3.B超检查:幽门环肌厚度≥4mm,幽门管长度≥15mm。 4.X线检查:吞稀钡造影特征表现 (1)胃扩张;(2)胃蠕动增强;(3)幽门管细长如“鸟嘴状”;(4)胃排空延迟。其中3、4可任选一项。(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小儿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1.幽门环肌切开术。2.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四)标准住院日为4-7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Q40.0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疾病编码。2.当患儿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1-2天。1.必需的检查项目:(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气分析、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2)心电图、胸片(正位)。2.根据病情可选择:(1)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异常者);(2)C反应蛋白等。3.注意补充水、电解质,维持内环境稳定。(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八)手术日为入院1-2天。1.麻醉方式:全麻或骶管麻醉(年龄<30天者)。2.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                3.输血:视术中情况和患儿情况而定。(九)术后住院恢复2-5天。1.必须检查的项目:电解质、血常规;2.术后用药:注意补充水、电解质,维持内环境稳定;必要时可选用一代或二代头孢类抗菌药物,使用一般不超过2 天。(十)出院标准。1.一般情况良好,进食可,没有或偶有呕吐。2.伤口愈合良好。3.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围手术期并发症等造成住院日延长和费用增加。2.存在其他系统的先天畸形,不能耐受手术的患儿,转入相应的路径治疗。  
尿道下裂临床路径(2009年版)
一、尿道下裂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尿道下裂(ICD-10:Q54)行阴茎伸直术和尿道成形术(ICD-9-CM-3:58.4501)(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小儿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典型的尿道下裂外观:尿道口位置异常、包皮分布于背侧、阴茎下弯。(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小儿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阴茎伸直术和尿道成形术。(四)标准住院日为7-14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Q54尿道下裂疾病编码。2.无需使用游离移植物的尿道下裂患儿,可以进入路径。3.已排除隐睾、性别畸形,可进行I期手术矫治的患儿,进入路径。4.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1-2天。1.必需的检查项目:(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2)心电图、胸片(正位)。2.根据病情选择的项目:(1)C反应蛋白; (2)泌尿系统超声;(3)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异常者)。(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八)手术日为入院第2-3天。1.麻醉方式:全麻或椎管内麻醉;2.手术方式:阴茎伸直术和尿道成形术。3.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4.输血:通常无需输血。 (九)术后住院恢复5-11天。1.术后需要复查的项目:根据患者病情决定。2.术后用药: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十)出院标准。1.一般情况良好。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住院治疗期间,发现染色体异常,合并两性畸形患儿,进入其他路径。2.围手术期并发症等造成住院日延长和费用增加。3.术后有尿道瘘等并发症,进入其他路径。  


急性肠套叠临床路径(2009年版)
一、急性肠套叠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急性肠套叠(灌肠复位失败)(ICD-10:K56.1)行肠套叠手术复位(ICD-9-CM-3:46.80-46.82)(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小儿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1.病史:阵发性哭闹或伴有呕吐、果酱样便。2.体征:腹部包块。 3.辅助检查:B超提示“同心圆”阴影;钡灌肠见“杯口状”阴影。具备2条以上可确诊。(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小儿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      明确诊断急性肠套叠(灌肠复位失败)者,并征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可以行肠套叠手术复位或肠切除术(限于肠坏死,异常病变者)。(四)标准住院日为≤8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56.1急性肠套叠(灌肠复位失败)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2-4小时。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气分析、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检查项目:胸片、腹立位片、心电图等。3.必要时术前配血。4.补充水、电解质,维持内环境稳定。(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病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八)手术日为入院0-1天。1.麻醉方式:静脉+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2.术中用药:维持生命体征药物及麻醉用药。3.手术方式:行肠套叠手术复位或肠切除术(限于肠坏死,异常病变者)。4.输血:必要时。(九)术后住院恢复8天。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根据当时病儿情况而定):血常规、血气分析、电解质、肝肾功能。2.术后用药:抗菌治疗,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根据患儿病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十)出院标准。1.一般情况良好。2.进食良好、无腹胀、大便正常。3.伤口愈合良好。(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患儿术前病情存在差异(如肠穿孔、肠坏死、酸中毒、休克、肠切除等),需要给予相应的诊疗,导致住院时间和费用产生差异。2.围手术期并发症等造成住院时间延长和费用增加。

             十八、眼科疾病临床路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路径(2009年版)
一、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ICD-10: H40.203)行小梁切除术(ICD-9-CM-3:12.64)(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我国原发性青光眼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中华眼科杂志)1.症状:眼痛、头痛,恶心、呕吐,视力下降等。2.体征:眼压高,前房浅,结膜充血,角膜水肿,色素KP,青光眼斑,虹膜节段萎缩,前房角狭窄或关闭等。(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眼科临床指南(PPP)》(美国眼科学会编),《我国原发性青光眼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中华眼科杂志)1.小梁切除术:房角关闭超过1/2圆周。2.激光/手术周边虹膜切除术:房角关闭小于1/2圆周,无青光眼性视神经损害。(四)标准住院日为5-7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H40.203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1-2天。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肾功能,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3)心电图,X线胸片。2.眼部常规检查:视力、眼压、前房、晶体、视盘情况,前房角镜检查。3.根据病情选择AB超、UBM、视野。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根据患者病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2.选用抗菌药物滴眼液,预防性用药时间可1-3天。(八)手术日为入院第2-3天。1.麻醉方式:局部麻醉或表面麻醉。2.术内固定物:无。3.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九)术后住院恢复3-4天。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前房形成及反应、瞳孔状况、滤过泡情况,结膜切口缝合情况,眼压,视力(矫正)。2.抗菌药物应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结合患者病情合理使用。(十)出院标准。1.高眼压得到控制。2.前房基本恢复正常。3.结膜切口愈合好,无感染征象。(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患者术前存在持续性眼压高或眼轴短,真性小眼球等因素,容易出现恶性青光眼或脉络膜脱离等并发症,术后可能出现前房形成迟缓,需药物治疗甚至手术处理,导致住院时间相应延长。2.出现手术并发症,如结膜伤口愈合不良、滤过泡渗漏、前房形成迟缓、脉络膜渗漏、驱逐性脉络膜出血等,转入相应路径。 3.第一诊断为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又合并老年性白内障,需行青白联合手术者,不进入路径。4.需行全麻手术者不进入本路径。 单纯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临床路径(2009年版)
一、单纯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单纯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ICD-10: H33.001)行视网膜脱离复位巩膜扣带术(ICD-9-CM-3:14.4)(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眼科临床指南》(美国眼科学会编,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编译,人民卫生出版社)1.症状:视力突然下降伴视物遮挡。2.体征:眼底检查可见脱离的视网膜及视网膜裂孔。(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视网膜脱离复位巩膜扣带术指征:1.视网膜脱离不合并严重的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2.视网膜脱离不合并后极部视网膜裂孔;3.视网膜脱离不合并脉络膜脱离。(四)标准住院日为7-12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 H33.001单纯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1-3天。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肾功能、血糖,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3)心电图,X线胸片;(4)眼部AB超。              2.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可选择行眼底照像、OCT及FFA等检查。(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根据患者病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2.选用抗菌药物滴眼液,预防性用药时间可1-3天。(八)手术日为入院第2-4天。1.麻醉方式:局部麻醉,可行局部麻醉联合神经安定镇痛。2.手术内固定物:硅胶或硅海绵。 3.术中用药:利多卡因、罗派卡因或布比卡因。4.术中用耗品:巩膜缝线,冷凝用气,激光探头, 膨胀气体。 (九)术后住院恢复5-8天。1.术后需要复查的项目:视力、眼压、结膜伤口、眼前节、视网膜相关检查,根据患者病情变化选择检查项目。2.选择用药:(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结合患者病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用药时间为1-2天;(2)抗菌药物滴眼液;(3)甾体激素滴眼液;(4)散瞳剂。(十)出院标准。1.眼压正常范围。2.裂孔封闭,视网膜复位。3.伤口愈合好。(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术前评估为严重的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巨大或多发或后部视网膜裂孔需行玻璃体切割术,出现眼部(如结膜炎)或全身感染(感冒等)者,不进入路径。2.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或同时合并黄斑裂孔者不进入路径。3.复发性、牵拉性或渗出性视网膜脱离者,不进入路径。4.伴严重玻璃体积血、脉络膜脱离、先天性脉络膜缺损、脉络膜脱离等眼部异常,不进入路径。5.出现严重手术并发症(脉络膜驱逐性出血,巩膜穿孔,严重玻璃体积血,眼内炎等),转入相应路径。6.需行全麻手术者不进入路径。 


共同性斜视临床路径(2009年版)
一、共同性斜视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共同性斜视(ICD-10:H50.0-H50.4)行共同性斜视矫正术(ICD-9-CM-3:15.1-15.5)(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发病年龄、病程特点。2.相关眼部检查:屈光状态检查;戴镜去调节之后,三棱镜遮盖法测量斜视度;眼球运动检查;双眼视功能检查等。(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1.诊断明确。2.有弱视者先治疗弱视。3.内斜视患者远视性屈光不正全部矫正、戴镜6-12个月。4.共同性斜视的斜度≥15Δ。(四)标准住院日为≤5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H50.0-H50.4)共同性斜视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1-2天。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肾功能,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3)心电图、X线胸片;(4)检查视力、眼位、眼球运动、眼压、泪道; (5)屈光检查:散瞳(显然)验光;(6)主导眼、三棱镜检查、双眼视觉、眼外肌功能检查、Hess屏等。(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根据患者病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2.选用抗菌药物滴眼液,预防性用药时间可1-3天。(八)手术日为入院第2-3天。1.麻醉方式:局麻或全身麻醉。             2.眼内植入物:无。                 3.术中用耗品:缝线。                          (九)术后住院恢复2天。1.术后需要复查的项目:视力,眼位、眼球运动,前节。            2.术后用药:氨基糖甙类或喹诺酮滴眼液。3.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结合患者病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用药时间为1-2天。(十)出院标准。1.手术后效果较好,病情稳定。2.伤口愈合好,伤口对合齐,缝线在位,伤口无感染征象。3.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术前化验检查异常,需要复查相关检查,导致住院时间延长。2.术中发现眼外肌附着点位置异常及其他解剖异常,或出现严重手术并发症(眼球穿通、肌肉滑脱等),导致住院时间延长。3.术后炎症反应或并发症(伤口愈合不良等)需要进一步处理,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上睑下垂临床路径(2009年版)
一、上睑下垂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上睑下垂(ICD-10: H02.4,Q10.10)行上睑下垂矫正术(ICD-9-CM-3:08.3)(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眼科临床指南(PPP)》(美国眼科学会编)1.出生后数月、数年双眼上睑下垂遮盖瞳孔2mm以上,上睑部分或全部不能提起,伴有耸眉、下颌上抬、仰头视物等特殊面容;单眼上睑下垂遮盖瞳孔,存在弱视的可能性。2.提上睑肌肌力试验小于或等于4mm、额肌功能良好、Bell征阳性、眼位及眼球运动无异常。3.鉴别诊断:(1)因神经系统疾病、其他眼部或全身性疾病所致的获得性上睑下垂;(2)Marcus-Gunn综合症。(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和《眼科手术学—理论与实践》(人民卫生出版社)1.先天性上睑下垂以手术治疗为主。如果遮盖瞳孔,为避免弱视应尽早手术,特别是单眼患儿。2.因神经系统疾病、其他眼部或全身性疾病所致的获得性上睑下垂应先进行病因治疗或药物治疗,如无效时再考虑手术治疗。3.先天性动眼神经麻痹应先施行斜视矫正术,术后眼位正位、Bell征阳性者再行上睑下垂手术。4.根据患者病情选择手术方式:包括提上睑肌缩短术、额肌瓣悬吊术、阔筋膜或硅胶悬吊术、Müller肌缩短术和提上睑肌腱膜修补术等。(四)标准住院日为5-7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 H02.4,Q10.10上睑下垂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1-2天。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肾功能,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3)心电图、X线胸片(全麻患儿)。2.眼部专科检查:(1)检查视力和矫正视力;(2)检查提上睑肌肌力和上睑下垂量;(3)检查上直肌和下斜肌等眼外肌功能;(4)检查有无Bell’s现象和上睑迟滞现象;(5)检查有无Macus Gunn现象,必要时进行新斯的明试验。 3.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超声心动图等。(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结合患者病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2.选用喹诺酮类或妥布霉素(儿童)类眼液,预防性用药时间为1-3天。(八)手术日为入院第2-3天。1.麻醉方式:局麻或全麻(儿童)。   2.手术内固定物:无。               3.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九)术后住院恢复3-4天。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1)角膜上皮、上睑、结膜情况; (2)缝线位置、切口对合情况; (3)眼球运动情况和Bell’s现象。 2.术后用药:一般不需用药,抵抗力较差患者可酌情使用头孢或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用药时间为1-2天。(十)出院标准。1.伤口愈合好,无活动性出血及感染征象。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术前化验检查异常,需要复查相关检查,导致住院时间延长。2.有影响手术的合并症,如矫正不足、矫正过度、上睑内翻倒睫、暴露性角膜炎、结膜脱垂和眉额区血肿等,需要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老年性白内障临床路径(2009版)
一、老年性白内障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老年性白内障(ICD10:H25.901)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 人工晶体植入术(IOL)(ICD-9-CM-3:13.41+13.71)(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病史:渐进性视力下降;2.体格检查:晶体出现混浊;眼底模糊,红色反光黯淡。(三)治疗方案的选择依据。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1.诊断明确;2.视力低于0.5;3.征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四)标准住院日为6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H25.901老年性白内障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如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临床路径流程的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1-2天,所必须的检查项目。1.检查眼压、泪道; 2.感染性疾病筛查(包括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3.心电图; 4.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血生化(包括肝肾功能、血糖);5.眼科A.B超+角膜曲率;6.其他根据病情需要而定:胸透或胸部X光片、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显然验光。(七)术前用药。术前抗菌药物眼药水,4-6次/日,用药2-3天。(八)手术日为入院第 2-3天。1.麻醉方式:表面麻醉或球后/球周阻滞麻醉;             2.手术方式: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 人工晶体植入术(IOL);3.眼内植入物:人工晶体;                  4.术中用耗品:粘弹剂、一次性手术刀、缩瞳剂、眼内灌注液或平衡液、显微手术缝线;5.手术用设备:显微镜、超声乳化仪;                     6.输血:无。(九)术后住院恢复3 天,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1.裂隙灯检查;     2.视力;        3.眼压;            4.术后用药:抗菌药物+类固醇激素眼药水,必要时加用非甾体类消炎眼药水;5.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第一、二代头孢类,术后72小时停止使用。(十)出院标准(围绕一般情况、切口情况、第一诊断转归)。1.手术后反应较轻,病情稳定;2.切口闭合好,前房形成;3.眼压正常,裂隙灯检查无明显异常,人工晶体位置良好。(十一)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1.等待术前检验结果;2.术后炎症反应或并发症;3.患者其他原因。





             十九、耳鼻喉科疾病临床路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路径(2009年版)
一、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ICD-10:H66.1-H66.3/H71)行手术治疗(ICD-9-CM-3:19.3-19.5/20.2/20.4)(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中耳炎的分类和分型》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2004年)  1.症状:有间断性或持续性耳溢脓病史;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2.体征:具备下列项目之一者:(1)鼓膜穿孔,鼓室内可见有脓性分泌物,黏膜可见肿胀、增厚、肉芽形成;(2)鼓膜内陷,伴中耳胆脂瘤。3.听力检查:传导性或混合性听力损失。4.颞骨CT扫描:提示炎性改变。(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治疗指南-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中耳炎的分类和分型》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2004年)手术:1.鼓室探查+鼓室成形术;2.开放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伴/不伴耳甲腔成形术);3.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4.酌情行二期听骨链重建术。(四)标准住院日为≤12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H66.1-H66.3/H71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3天。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等);(4)胸片、心电图;(5)临床听力学检查(酌情行咽鼓管功能检查);(6)颞骨CT。2.视情况而定:中耳脓液细菌培养+药敏,面神经功能测定等。(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八)手术日为入院后4天内。1.麻醉方式:全身麻醉或局麻。2.术中植入耗材:听骨植入。3.术中用药:必要时糖皮质激素、非耳毒性抗菌药物冲洗术腔。4.术中酌情行面神经监测。5.术腔填塞。6.标本送病理检查。(九)术后住院治疗≤10天。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根据病人情况而定。2.术后用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合理选用抗菌药物。3.伤口换药。(十)出院标准。1.一般情况良好,无伤口感染。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伴有影响手术的合并症,需进行相关诊断和治疗等,导致住院时间延长,治疗费用增加。2.出现手术并发症,需进一步诊断和治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治疗费用增加。
 
声带息肉临床路径(2009年版)
一、声带息肉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声带息肉(ICD-10:J38.102)行支撑喉镜下手术(ICD-9-CM-3:30.0901/30.0902)(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1.病史:声音嘶哑。2.体征:单侧或双侧声带带蒂或广基的息肉样增生物。(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手术:(1)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切除手术,或显微(激光)手术等;(2)可行声带成形,黏膜缝合等修复手术。(四)标准住院日为≤7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J38.102声带息肉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3天。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等);(4)胸片、心电图;(5)喉镜检查。2.有条件者行发音功能检测。(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八)手术日为入院后4天内。1.麻醉方式:全身麻醉。 2.手术方式:见治疗方案的选择。3.标本送病理检查。(九)术后住院治疗≤3天。1.根据病人情况确定复查的检查项目。 2.术后用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可行雾化吸入;酌情给予糖皮质激素。3.适当声休。(十)出院标准。1.一般情况良好,咽喉部无明显感染征象。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伴有影响手术的合并症,需进行相关诊断和治疗等,导致住院时间延长,治疗费用增加。2.出现手术并发症,需进一步诊断和治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治疗费用增加。
  








慢性鼻-鼻窦炎临床路径(2009年版)
一、慢性鼻-鼻窦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慢性鼻-鼻窦炎(ICD-10:J32)行鼻内镜手术(ICD-9-CM-3:21.31/22.2-22.6)(二)诊断依据。根据《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9年)1.症状:鼻塞,黏性或脓性鼻涕;可伴有头痛、面部胀痛等。2.体征:鼻腔、中鼻道黏液或脓性分泌物,鼻腔、中鼻道黏膜充血、肿胀或伴有鼻息肉。3.影像学检查(CT):提示鼻腔、鼻窦黏膜慢性炎性改变。(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9年) 鼻内镜手术:1.鼻中隔矫正术;2.中鼻甲、下鼻甲骨折移位固定术;3.前或后筛窦开放术;4.上颌窦开放术;5.额窦开放术;6.蝶窦开放术;7.眶尖部手术;8.鼻息肉切除术。(四)标准住院日为≤10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J32慢性鼻-鼻窦炎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3 天。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等);(4)胸片、心电图;(5)鼻腔鼻窦CT。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检查项目:(1)过敏原及相关免疫学检测;(2)鼻功能测试。(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合理选用抗菌药物。2.糖皮质激素:鼻内局部喷雾,酌情口服或静脉使用。(八)手术日为入院后4天内。1.麻醉方式: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2.术中用药:全身止血药物,局部减充血剂。3.手术:见治疗方案的选择。4.鼻腔填塞止血,保持引流通气。5.标本送病理检查。(九)术后住院治疗≤8天。1.根据病情可选择复查部分检查项目。2.术后用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合理选用抗菌药物;糖皮质激素鼻内局部喷雾,酌情口服或静脉使用;酌情使用黏液促排剂。3.鼻腔冲洗。4.清理术腔。(十)出院标准。1.一般情况良好。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伴有影响手术的合并症,需进行相关诊断和治疗等,导致住院时间延长,治疗费用增加。2.出现手术并发症,需进一步诊断和治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治疗费用增加。喉癌临床路径(2009年版)
一、喉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喉癌(ICD-10:C32,D02.0)行喉部分或全切除术(ICD-9-CM-3:30.1-30.4)(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症状:声嘶或其他喉部不适。2.体征:喉部有新生物。3.辅助检查:喉镜、CT和/或MRI或B超提示病变。4.病理学明确诊断。(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治疗指南-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手术:1.喉癌激光切除手术:T1和部分T2喉癌;2.喉部分切除术:T1、T2、部分T3、少数T4,适合喉部分切除的喉癌患者;3.喉全切除术:不适合上述手术方式的喉癌患者;4.酌情行缺损修复;5.酌情行颈淋巴结清扫术。(四)标准住院日。1.激光切除喉癌手术≤7天。2.喉部分切除术和全喉切除术≤18天。3.皮肤或气管或食道缺损修复术≤21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32,D02.0喉癌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4天。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等);(4)X线胸片、心电图;(5)喉镜;(6)标本送病理学检查。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检查项目:CT或MRI或B超,下咽-食管造影,肺功能,输血准备等。(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八)手术日为入院后5天内。1.麻醉方式:全身麻醉。2.手术:见治疗方案的选择。3.术中用药:止血药、抗菌药物。4.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5.标本送病理检查。(九)术后住院治疗5-19天。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合理选用抗菌药物。2.漱口。3.鼻饲(激光手术除外)。4.伤口换药。(十)出院标准。1.一般情况良好。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如咽瘘等),需要特殊诊断治疗措施,延长住院时间。2.伴有影响本病治疗效果的合并症,需要采取进一步检查和诊断,延长住院时间。



        二十、口腔科疾病临床路径
舌癌临床路径(2009年版)
一、舌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舌癌(ICD-10:C01-C02)行舌癌扩大切除术或舌癌扩大切除术+颈淋巴清扫术1.舌癌扩大切除术(ICD-9-CM-3:25.3/25.4)2.颈淋巴清扫术(ICD-9-CM-3:40.4)(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口腔医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病史:局部常有慢性刺激因素(如锐利牙尖或残根);也可有白斑等癌前病损;或无明显诱发因素,病变发展较快。2.体征:舌体局部溃疡或浸润块,也可外突呈菜花状,常有明显自发痛或触痛。3.实验室检查:活组织检查病理明确为癌瘤。(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口腔医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选择舌癌扩大切除术或舌癌扩大切除术+颈淋巴清扫术,其适应证为:1.在肿瘤边界外1.5-2cm正常组织内扩大切除肿瘤;2.根据不同情况,颈部淋巴结可予以观察,或行选择性或治疗性颈淋巴结清扫术;3.病理明确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建议行术后放疗。(四)标准住院日≤14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符合ICD-10:C01-C02舌癌疾病编码。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如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3.TNM分类:原发灶T1或T2,淋巴结N0或N1,远处转移M0。(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1-3天。1.术前必须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血型;(2)凝血功能;(3)肝肾功能;(4)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5)胸片、心电图。2.根据病情可选择:(1)超声心动图和肺功能检查(老年人或既往有相关病史者);(2)必要时行曲面断层、CT、MRI检查。(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2.青霉素类或其他类抗菌药物,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前30分钟。(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4天。1.麻醉方式:全麻或局麻。2.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术后镇痛泵的应用。3.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4.术后标本冰冻加石蜡切片送病理。(九)术后住院恢复7-10天。1.术后根据当时病人情况复查相关检查项目。2.术后使用青霉素类或其他类抗菌药物,用药时间3-5天。(十)出院标准。1.患者一般情况良好,伤口愈合好,引流管拔除,伤口无感染,无皮下积液(或门诊可处理的少量积液),无组织坏死。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有影响手术的全身疾病或合并症,需要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2.必要时需要进行CT、MRI等检查以明确肿瘤范围。3.越过中线的舌癌,根据情况可以行双侧颈淋巴结清扫术。4.侵及口底接近下颌骨的舌癌,扩大切除肿瘤时可能需要切除部分下颌骨。5.舌体局部切除后需要皮瓣修复者不进入该路径。

唇裂临床路径(2009年版)
一、唇裂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唇裂(ICD-10:Q36)行唇裂修复术(ICD-9-CM-3:27.54) (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口腔医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上唇裂开,可为完全性裂,也可为不完全性裂;可为单侧裂,也可为双侧裂。2.有的上唇皮肤与黏膜完整,但肌发育或连接不全,称为唇隐裂。3.可同时伴有鼻孔、鼻翼、鼻小柱、牙槽嵴不同程度的畸形。(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口腔医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选择唇裂修复术,其适应证为:         1.单侧唇裂年龄一般在3个月左右,双侧唇裂年龄在6个月左右;2.体重应在5公斤以上;3.血尿常规以及其他化验检查应在正常范围;4.无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以及腹泻等症状;5.胸片无异常,胸腺大小在正常范围;6.无其他脏器的先天性异常,如:先天性心脏病,心血管系统等疾病;7.口、鼻唇区皮肤、黏膜无糜烂和皮疹。(四)标准住院日为≤10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Q36唇裂疾病编码。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如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1-2天。1.必须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血型;(2)凝血功能;(3)肝肾功能;(4)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5)胸片、心电图。2.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超声心动图(心脏杂音/先心病)。(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2.用青霉素类及其他类抗菌药物,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前30分钟。(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4天。1.麻醉方式:气管内插管全麻。            2.手术内固定物:无。  3.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    4.输血:视术中情况定。(九)术后住院恢复5-6天。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根据当时病人情况而定。2.术后用药:青霉素类或其他类抗菌药物,用药时间≤3天。(十)出院标准。1.伤口愈合良好,拆线后出院。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有影响手术的综合征,需要进行相关的检查、诊断和治疗,必要时需要行CT、MRI和超声心动图等检查。2.上颌骨段移位严重的唇裂必要时需要正畸辅助复位移位的骨段、缩小裂隙。3.裂隙过宽的双侧唇裂可能需要二次手术来分别关闭两侧的唇裂裂隙。







腭裂临床路径(2009年版)
一、腭裂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腭裂(ICD-10:Q35)行腭裂修复术(ICD-9-CM-3:27.62)(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口腔医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腭部裂开,可为完全性裂,也可为不完全性裂;可为单侧裂,也可为双侧裂。2.有的为黏膜下裂(隐裂),腭部未见明显裂隙。3.完全性腭裂常伴有牙槽突裂及唇裂,牙列错乱。4.常伴有上颌骨发育不足,面中部凹陷畸形。(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口腔医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选择腭裂修复术,其适应证为:1.10个月以上的患儿,血常规、胸片等都在正常范围内;2.无严重先天性其他脏器的异常;3.无上呼吸道感染,腹泻及其他异常;4.口腔内无溃疡及黏膜糜烂;5.两侧扁桃体、增殖体无炎症。(四)标准住院日为≤9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符合ICD-10:Q35腭裂疾病编码。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如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2-3天。1.必须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血型;(2)凝血功能;(3)肝肾功能;(4)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5)X线片(胸片);(6)心电图(视情况而定)。2.根据病情可选择:(1)超声心动图(心脏杂音/先心病);(2)头颅定位侧位片、头颅CT(必要时);(3)有条件、能够配合的患儿可开展鼻咽纤维镜和/或鼻流计等腭咽功能及语言功能检查。(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2.选用青霉素类或其他类抗菌药物,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前30分钟。(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4天。1.麻醉方式:气管内插管全麻。             2.手术内固定物:无。  3.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术后镇痛泵的应用。   4.输血:视术中情况定。(九)术后住院恢复4-5天。1.根据当时病人情况而定复查的检查项目。2.术后用药:抗菌药物选用青霉素类或其他类抗菌药物,用药时间3-5天。3.必要时使用止血药及激素类药。(十)出院标准。1.伤口愈合良好。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有影响手术的综合征疾病,需要进行相关的检查、诊断和治疗,必要时需要行CT、MRI和超声心动图等检查。2.上颌骨段移位严重的腭裂必要时需要正畸辅助复位移位的骨段、缩小裂隙。3.裂隙过宽的单、双侧腭裂可能需要犁骨粘骨膜瓣来关闭腭裂的鼻腔侧裂隙。4.软腭过短、腭咽闭合功能差的腭裂必要时需要同时行咽成形术以改善发音。








































下颌骨骨折临床路径(2009年版)
一、下颌骨骨折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下颌骨骨折(ICD10:S02.6)行下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ICD-9-CM-3:76.76) (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口腔医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有明确的外伤史。2.临床检查存在下颌骨骨折的临床表现。3.影像学检查可见明确的骨折影像。(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口腔医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选择下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其适应证为:1.有外伤史,下颌骨骨折诊断明确;2.全身情况可耐受麻醉和手术,危及生命的全身合并损伤已经得到有效处置,生命体征稳定;3.下颌骨骨折段错位明显,咬合关系紊乱。(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S02.6下颌骨骨折疾病编码。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如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2天。必须检查的项目:1.血尿便常规、血型、凝血功能、肝肾功能;2.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3.心电图; 4.影像学检查(颅颌面及全身影像检查)。(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2.选用青霉素类或其他类抗菌药物,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前30分钟(另可根据是否为开放性损伤以及感染的程度决定抗菌药物的选用和预防性应用的时间)。(八)手术日为入院第2-5天。1.麻醉方式:全麻或局麻。                       2.手术内固定物:骨折接骨板、钉和其他类骨折内固定物。       3.术中用药:青霉素类或其他类抗菌药物。     4.输血:视术中出血情况而定,一般不考虑输血。(九)术后住院恢复5-7天。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细胞分析和影像学检查。2.术后选用青霉素类或其他类抗菌药物,用药时间根据骨折及感染的程度决定。(十)出院标准。1.全身一般情况稳定。2.切口I/甲(口外切口)或(和)Ⅱ/甲(口内或开放性伤口)愈合。3.咬合关系恢复。4.影像学检查显示骨折复位固定良好。(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需手术治疗的下颌髁突骨折,下颌粉碎性骨折,下颌骨骨折合并面中部骨折,下颌骨病理性骨折不进入该路径。2.急诊病人不进入该路径。






下颌前突畸形临床路径(2009年版)
一、下颌前突畸形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下颌前突畸形(ICD-10:K07.107)行下颌前突畸形矫治术(ICD-9-CM-3:76.62-76.64) (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口腔医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下颌向前突出,前牙反合,后牙近中关系(Angle III类)。2.面下1/3较长,软组织颏前点前移。3.X线头影测量:∠SNA正常,∠SNB大于正常,∠ANB小于正常或为负角。(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口腔医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选择下颌前突畸形矫治术,其适应证为:1.骨性Ⅲ类错合畸形;2.全身无手术禁忌证。(四)标准住院日为≤10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07.107下颌前突畸形疾病编码。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如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天。必须检查的项目:1.线头影测量、模型外科设计;2.术前正畸结束,符合手术要求;3.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血型;4.凝血功能;5.肝肾功能;6.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7.胸片和心电图;8.X 线头颅正侧位定位片、全口曲面断层片、双侧颞下颌关节薛氏位片或锥形束 CT片。(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2.选择青霉素类或其他类抗菌素,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手术开始前30分钟。(八)手术日为入院第4天。1.麻醉方式:经鼻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2.手术内固定物:小型/微型钛板、钛钉。3.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抗菌药物和止血药。 4.输血:视术中情况和出血量而定。(九)术后住院恢复5-6天。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X 线头颅正侧位定位片,全口曲面断层片,双侧颞下颌关节薛氏位片或锥形束 CT片。2.术后使用抗菌药物,止血、消肿类及镇痛类药物,用药时间3-5天。(十)出院标准。1.一般情况良好、可进流食、活动自如;面部肿胀逐渐消退。2.上下牙列就位于咬合导板内,咬合关系稳定。3.X线片显示:无意外骨折,各骨段位置符合设计要求;各骨内固定物就位良好;髁突位置在正常范围。4.手术创口在愈合中,无脓性分泌物;手术区无明显积液。(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若有影响手术的全身情况,需要进行相关会诊,除外手术禁忌证。2.对极少数下颌前突畸形患者,应行神经外科会诊,以排除脑垂体瘤等病因,避免术后复发。 






腮腺多形性腺瘤临床路径(2009年版)
一、腮腺多形性腺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腮腺多形性腺瘤(ICD-10:D11.001,M8940/0)行腮腺肿物及浅叶切除+面神经解剖术(或部分腮腺切除术)1.腮腺肿物及浅叶切除术(ICD-9-CM-3:26.29)2.面神经解剖术(ICD-9-CM-3:04.07)3.部分腮腺切除术(ICD-9-CM-3:26.31)(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口腔医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腮腺区无痛性肿块,生长缓慢,无明显自觉症状。2.肿块质地中等,呈球状或分叶状,周界清楚,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无面神经功能障碍。3.B超或CT显示腮腺内有占位病变。(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口腔医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选择腮腺肿物及浅叶切除+面神经解剖术或包括腮腺肿瘤及瘤周正常腮腺切除的部分腮腺切除术,其适应证为:1.腮腺浅叶多形性腺瘤;2.患者全身状况可耐受手术;3.患者无明显手术禁忌证。(四)标准住院日为7-10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符合ICD-10:D11.001,M8940/0腮腺多形性腺瘤疾病编码。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如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2 天。1.必须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血型;(2)凝血功能;(3)血生化;(4)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5)B超。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怀疑位于腮腺深叶者可做CT(必要时作增强CT或MRI检查)。(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2.抗菌药物选用青霉素类或其他类抗菌药物,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前30分钟。(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天。1.麻醉方式:全麻或局麻。            2.手术内固定物:无。  3.术中用药:除麻醉用药外无特殊用药。(九)术后住院恢复2-7天。术后用药:选用青霉素类或其他类抗菌药物,用药时间1-3天。(十)出院标准。1.生命体征平稳。2.手术切口无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无新鲜渗血。3.伤口无明显唾液渗漏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位于腮腺深叶的肿瘤不进入该路径。2.如肿瘤生长时间长,特别巨大(直径>8cm),有生长迅速、疼痛或出现面瘫症状等恶变倾向时不进入该临床路径。3.复发性腮腺多形性腺瘤的手术方式根据具体情况酌定。        二十一、皮肤科疾病临床路径
带状疱疹临床路径(2009年版)
一、带状疱疹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带状疱疹(不伴有并发症)(ICD-10:B02.9)(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1.皮疹为单侧性。2.沿周围神经分布而排列成带状、簇集成群的水疱。3.可伴有神经痛。(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治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1.抗病毒剂。2.止痛:药物治疗。3.物理治疗。4.神经营养药。5.糖皮质激素。6.免疫增强剂。(四)标准住院日为7-14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B02.9带状疱疹(不伴有并发症)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入院第1天。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免疫球蛋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3)X线胸片、心电图。2.根据患者病情选择的项目:(1)肿瘤相关筛查:肿瘤抗原及标志物,选择行B超、CT、MRI检查,消化道钡餐或内窥镜检查;(2)创面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七)药物的选择与治疗时机。1.抗病毒剂:阿昔洛韦等,用药时间为1周左右。2.止痛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三环类抗抑郁药、卡马西平、曲马多、加巴喷丁等,用药时间视病情而定。3.神经营养药:甲钴铵、腺苷钴铵、维生素B1等,用药时间视病情定。4.糖皮质激素:泼尼松等,用药时间视病情而定,一般为3-10天。5.免疫调节剂:胸腺肽、丙种球蛋白等,用药时间视病情而定。 6.局部药物:炉甘石洗剂、抗病毒及抗菌制剂、外用止痛剂等,用药时间视病情而定。7.抗生素:必要时使用,应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根据创面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及时调整用药。8.物理治疗:可选用氦氖激光或半导体激光、紫外线等,治疗时间视病情而定。9.支持治疗及并发症的治疗。(八)入院后复查的检查项目。  根据患者情况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等。 (九)出院标准。 1.皮疹痊愈:无水疱、皮疹或创面已结痂。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十)变异及原因分析。1.神经痛剧烈、常规治疗无效者,需请神经内科或镇痛科会诊协助治疗。2.伴有其他基础疾病或并发症,需进一步诊断及治疗或转至其他相应科室诊治,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  







皮肌炎/多发性肌炎临床路径(2009年版)
一、皮肌炎/多发性肌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皮肌炎/多发性肌炎(ICD-10:M33)(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诊治指南》(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2004年)1.对称性近端肌无力,伴或不伴吞咽困难、呼吸肌无力。2.血清肌酶升高,特别是肌酸磷酸激酶(CK)升高。3.肌电图异常。4.肌活检异常。5.特征性的皮肤损害(眶周水肿伴暗紫红皮疹、Gottron征等)。符合1-4条中任何3条或以上可确诊多发性肌炎,同时有第5条者可诊断为皮肌炎。(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诊治指南》(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2004年)1.糖皮质激素。2.免疫抑制剂。3.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4.支持疗法。5.皮疹的治疗。6.合并症的治疗。(四)标准住院日为14-28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M33皮肌炎/多发性肌炎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入院第1天。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及隐血;(2)血液学检查: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血清肌酶谱、ANA、ENA、dsDNA、RF、免疫球蛋白、补体、血沉、抗“O”、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3)24小时尿肌酸、24小时尿肌酐;(4)X线胸片、心电图。2.根据病情选择:(1)肌电图、肌肉活检;(2)肌肉MRI、超声心动图、肺功能、肺高分辨率CT(胸片提示间质性肺炎者);(3)肿瘤相关筛查:肿瘤抗原及标志物,选择行B超、CT、MRI检查,消化道钡餐或内窥镜。(七)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1.糖皮质激素:泼尼松/甲泼松龙等,用药时间视病情而定。2.免疫抑制剂:可选用环磷酰胺、甲氨蝶呤、硫唑嘌呤、环孢素等,用药时间视病情而定。3.根据病情可选用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用药时间为3-5天或视病情而定。4.针对皮疹可选择羟氯喹、沙利度胺及外用制剂等。5.根据病情选择用药:(1)糖皮质激素的辅助用药,如止酸、保护胃粘膜、降糖、降压药物等;(2)抗生素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根据血、分泌物和排泄物的微生物培养及药敏结果选用,用药时间视病情而定;(3)支持疗法、对症治疗等。6.危重病情的抢救:(1)机械通气;(2)抗呼吸、循环衰竭药物等。(八)住院期间检查项目。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及隐血; (2)血清肌酶谱、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3)24小时尿肌酸、24小时尿肌酐。2.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复查痰液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血气分析、胸部影像学检查等。(九)出院标准。 1.临床症状好转。2.血清肌酶恢复或接近正常。3.糖皮质激素可改为口服。4.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十)变异及原因分析。1.伴有合并症如恶性肿瘤,或其他并发症,需进一步诊断及治疗或转至其他相应科室诊治。2.对常规治疗效果差,需延长住院时间。3.如发生呼吸衰竭,需行机械通气治疗,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 


寻常型天疱疮临床路径(2009年版)
一、寻常型天疱疮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寻常型天疱疮(ICD-10:L10.0)(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1.外观正常的皮肤发生松弛性水疱和大疱,Nikolsky征阳性。2.常伴发口腔黏膜损害。3.病理:伴有棘层松解的表皮内水疱。4.直接免疫荧光:IgG沉积于表皮细胞间。5.血清间接免疫荧光:天疱疮抗体阳性。(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1.糖皮质激素为首选药物。2.免疫抑制剂。3.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4.血浆交换疗法。5.抗菌药物。6.支持疗法。7.创面处理。(四)标准住院日为21-28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L10.0寻常型天疱疮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入院第1天。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及隐血;(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免疫球蛋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3)皮肤活组织病理学检查及直接免疫荧光法、血清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天疱疮抗体及滴度;(4)创面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5)胸片、心电图。2.根据患者病情选择:肿瘤筛查:肿瘤抗原全套、B超、内窥镜及其他影像学检查如CT或MRI(胸腔、腹腔、盆腔、后腹膜等)。(七)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1.糖皮质激素:为首选药物,可选择泼尼松、甲泼尼松、地塞米松等,用药时间视病情而定。2.免疫抑制剂:选择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甲氨蝶呤及环孢素等,用药时间视病情而定。3.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 用药时间为3-5天。4.血浆交换疗法,每周1-2次。5.局部药物:抗菌药物溶液和/或软膏、糖皮质激素软膏等,用药时间视病情而定。6.选择用药:(1)糖皮质激素的辅助用药,如止酸、保护胃粘膜、降糖、降压药物等;(2)抗生素: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根据创面培养及药敏结果选用,用药时间视病情而定;(3)抗真菌药物:必要时使用,用药时间视病情而定。7.支持治疗,注意纠正低蛋白血症、保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八)住院期间检查项目。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及隐血;(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清间接免疫荧光查天疱疮抗体滴度;(3)创面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2.根据患者病情选择:痰液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继发肺部感染者)、痰液/粪便真菌涂片及培养(肺部/肠道二重感染者)。(九)出院标准。1.皮疹控制:无新发水疱、糜烂面好转无感染。2.糖皮质激素可改为口服。3.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十)变异及原因分析。1.对常规治疗效果差,需适当延长住院时间。2.继发严重感染者(如败血症等)。3.出现应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引起的并发症,需要进行相关的治疗。4.伴恶性肿瘤,转至其他相应科室诊治。  

重症多形红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临床路径(2009年版)
一、重症多形红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重症多形红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ICD-10:L51.1/L51.2)(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1.明确的近期用药史。2.有一定的潜伏期。3.起病突然、进展迅速,皮疹呈泛发、对称性分布,伴有粘膜损害。4.伴发热等全身症状。重症患者判定:1.重症多形红斑/Stevens-Johnson综合征;2.大疱表皮坏死松解症。(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1.停用可疑致敏药物。2.糖皮质激素。3.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4.免疫抑制剂。5.促进药物排泄。6.支持疗法。7.局部治疗及护理。(四)标准住院日为14-28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L51.1/L51.2重症多形红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入院当日。1.所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及隐血;(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血沉、CRP、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3)胸片、心电图。2.创面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创面破溃疑有感染者)。(七)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1.糖皮质激素。2.支持治疗: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纠正低蛋白血症,补充能量。3.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用药时间为3-5天。4.免疫抑制剂。5.皮肤粘膜护理和局部治疗。6.选择用药:(1)糖皮质激素的辅助用药,如止酸、保护胃粘膜、降糖、降压药物等; (2)抗生素:使用时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根据创面/痰液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选用,用药时间视病情而定;(3)抗真菌药物:用药时间视病情而定(伴有真菌感染者);(4)合并症的治疗。(八)入院后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及隐血。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3.血液、痰液及分泌物细菌和真菌培养,药敏试验。4.胸部X片。(九)出院标准。 1.皮疹基本痊愈,创面愈合无感染。2.糖皮质激素可改为口服。3.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十)变异及原因分析。1.继发严重感染者(如败血症),需反复多次行病原学检测及药敏试验,致住院时间延长。2.伴有肝、肾、心、脑、胃肠道、血液系统等多器官严重损害,需进行相应的治疗。3.由于应用糖皮质激素引起的并发症,如高血糖、电解质紊乱、消化道出血、继发感染、二重感染等,需要进行相关的治疗。4.由于患者处于高敏状态,可能发生的药物再次致敏会导致病情的反复和住院天数的延长。






        二十二、肿瘤科疾病临床路径
甲状腺癌临床路径(2009年版)
一、甲状腺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甲状腺癌(ICD-10:C73 ,D09.301)行腺叶及峡部切除或全甲状腺切除术,同期颈淋巴结清除术(ICD-9-CM-3:06.2-06.4)(二)诊断依据。根据《UICC甲状腺癌诊疗规范2008年版》,《AJCC甲状腺癌诊疗规范2008年版》,《NCCN甲状腺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2008年第一版)1.症状及体征:声音嘶哑,体格检查有甲状腺结节,有或无颈部肿大淋巴结;2.影像学:主要依靠彩超诊断,其他如CT、MRI及SPECT等可提供参考;3.病理:组织病理诊断或术中冰冻活检诊断,有条件者提倡针吸细胞学检查(滤泡癌除外)。(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UICC甲状腺癌诊疗规范2008年版》,《AJCC甲状腺癌诊疗规范2008年版》,《NCCN甲状腺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2008年第一版)甲状腺癌可以分为乳头状癌(PTC)、滤泡癌(FTC)、髓样癌(MTC)和未分化癌(ATC),根据不同类型实施治疗方案:1.原发灶处理:(1)一侧腺叶及峡部切除,及同侧V1区探查,清扫转移淋巴结;(2)全甲状腺切除及双侧V1区清扫(双侧有癌灶,或高危病例)。2.颈部淋巴结处理:颈淋巴结证实有转移者行同侧或双侧颈淋巴结清扫(II—V1区),N0者可以观察。3.姑息性手术和/或气管造瘘术:适用于肿瘤晚期无法彻底切除者。                 4.其他术式:如具备手术条件,对累及周围组织、器官的患者,行扩大切除及修复术。5.其他治疗:(1)131I治疗:适用于全甲状腺或近全甲状腺切除后的PTC及FTC,大多用于已有肺转移及骨转移者。(2)TSH抑制治疗:TSH应控制在0.1μIu/L以下。(3)骨转移者可用:双磷酸盐。(四)标准住院日为15-2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73 ,D09.301甲状腺癌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4-5天。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型、凝血功能、血钙、血磷、甲状腺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3)甲状腺及颈部彩超,颈部及胸部X线,喉镜检查;                 (4)针吸病理或会诊病理。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甲状腺和颈部CT或MRI,胸部CT,PET-CT,上消化道造影,肺功能,超声心动图等。(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八)手术日为入院第5-6天。1.麻醉方式:全麻。2.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3.术中病理:冰冻(必要时)。4.术后病理:病理学检查与诊断包括(1)切片诊断(分类、分型、分期);(2)免疫组化(必要时);(3)分子生物学指标(必要时)。(九)术后住院恢复10-14天。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甲状腺功能。2.根据需要可复查颈部彩超及CT、X线胸片。3.术后用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十)出院标准。1.伤口愈合好。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有影响手术的合并症,需要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2.不能耐受规范根治性手术的患者,酌情适当缩小手术范围。3.晚期已有远处转移的PTC及FTC患者,行全甲状腺切除术,术后给予131I治疗。4.甲状腺癌通常对外照射放疗不敏感。但对于有术中无法彻底切除的残余癌灶者,不能经手术或131I治疗的局部晚期患者,以及有骨和肺转移灶患者,可考虑采用外照射放疗。


 
结肠癌临床路径(2009年版)
一、结肠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结肠癌(ICD-10:C18, D01.0)行结肠癌根治术(或腹腔镜下)、局部切除(或结肠曲段切除)、姑息切除术+短路(或造口术)(ICD-9-CM-3:45.4,45.73-45.79,45.8)(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NCCN结肠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2009年第一版)1.腹胀、腹痛、大便习惯改变、便血、贫血等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发现腹部肿物。2.大便隐血试验多呈持续阳性。3.影像学检查提示并了解有无器官和淋巴结转移。4.纤维结肠镜检查明确肿瘤情况,取活组织检查作出病理诊断。5.术前应判断是早期结肠癌还是进展期结肠癌,并根据上述检查结果进行临床分期。(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NCCN结肠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2009年第一版)1.局部切除术或结肠区段切除手术:早期结肠癌。2.根治手术(结肠癌根治术):进展期结肠癌,无远处转移,肿瘤条件允许或联合脏器切除可以根治的结肠癌患者。3.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4.姑息手术(结肠癌姑息切除术、短路或造口术):有远处转移或肿瘤条件不允许,但合并梗阻、出血的结肠癌患者。(四)标准住院日为14-21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18,D01.0结肠癌疾病编码。2.术前评估肿瘤切除困难者可先行新辅助化疗后再次评估,符合手术条件者可以进入路径。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5天。1.所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型、凝血功能、血脂、消化道肿瘤标志物、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3)胸片、心电图;(4)结肠镜和/或钡剂灌肠造影、腹盆腔CT;(5)病理学活组织检查与诊断。2.根据患者病情,必要时行超声心动图、肺功能、PET-CT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八)手术日为入院第≤7天。1.麻醉方式:全麻或连续硬膜外麻醉。  2.手术耗材:吻合器和闭合器(肠道重建用)。  3.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4.术中病理:冰冻(必要时)。5.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九)术后住院恢复≤10天。1.术后病理:病理学检查与诊断包括(1)切片诊断(分类分型、分期、切缘、脉管侵犯、淋巴结数目);(2)免疫组化;(3)分子生物学指标。2.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消化道肿瘤标志物。      3.术后用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十)出院标准。1.引流管拔除,伤口无感染(或门诊可以处理)。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围手术期的合并症和/或并发症,需要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2.结肠癌根治术中,结肠的切除范围根据肿瘤部位、大小、浸润程度等决定,可分为右半结肠切除、横结肠切除、左半结肠切除、乙状结肠切除、全结肠切除、联合脏器切除术等。




胃癌临床路径(2009年版)
一、胃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胃癌(ICD-10:C16, D00.2)行胃局部切除术或胃癌根治术或扩大胃癌根治术,姑息切除术,短路或造口术(ICD-9-CM-3:43.4-43.9)。(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诊疗指南-肿瘤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临床表现:上腹不适、隐痛、贫血等。2.大便隐血试验多呈持续阳性。3.胃镜检查明确肿瘤情况,取活组织检查作出病理学诊断。4.影像学检查提示并了解有无淋巴结及脏器转移;钡餐检查了解肿瘤大小、形态和病变范围。5.根据上述检查结果进行临床分期。(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诊疗指南-肿瘤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NCCN胃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2008年)1.胃局部切除术或胃大部切除术:早期胃癌。2.根治手术(胃癌根治术D2或扩大胃癌根治术):进展期胃癌,无远处转移,肿瘤条件允许或联合脏器切除可以根治的胃癌患者。3.姑息手术(胃癌姑息切除术、胃空肠吻合术或胃造口术):有远处转移或肿瘤条件不允许,但合并梗阻、出血的胃癌患者。(四)标准住院日为12-14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16, D00.2胃癌疾病编码。2.术前评估肿瘤切除困难者可先行新辅助化疗后再次评估,符合手术条件者可以进入路径。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2-4天。1.所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隐血;(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凝血功能、消化道肿瘤标志物、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3)胃镜、钡餐造影、腹部及盆腔超声、腹部及盆腔CT ;(4)胸片、心电图;(5)病理学活组织检查与诊断。2.根据患者病情选择:(1)血型、交叉配血;    (2)超声心动图、肺功能、PET-CT、超声内镜检查等。(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八)手术日为入院第5-7天。1.麻醉方式:连续硬膜外麻醉或全麻。2.手术耗材:吻合器和闭合器(肠道重建用)。3.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术后镇痛泵的应用。4.术中病理:冰冻(必要时)。5.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九)术后住院恢复8-10天。  1.术后病理:病理学检查与诊断包括(1)切片诊断(分类分型、分期、切缘、脉管侵犯、淋巴结情况);(2)免疫组化;(3)分子生物学指标。2.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消化道肿瘤标志物。3.术后用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十)出院标准。1.伤口愈合好:引流管拔除,伤口无感染、无皮下积液。2.患者恢复经口进食,可以满足日常能量和营养素供给。3.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围手术期的合并症和/或并发症,需要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2.早期胃癌可行腹腔镜下或内镜下切除。3.胃癌根治术中,胃的切除范围根据肿瘤部位、大小、浸润程度等决定,可分为远端胃次全切除、近端胃次全切除、全胃切除术、联合脏器切除术。


卫生部临床路径2010 【资料】2010卫生部临床路径1 卫生部临床路径aa 卫生部临床路径 (全)2010卫生部临床路径 - 丁香园论坛-医学/药学/生命科学论坛 卫生部要求:年内半数三甲医院要试点临床路径管理 卫生部集中发布病种临床路径 避出现“大处方” 皮肤科临床路径 心内科临床路径 临床路径专题讨论 喉癌临床路径_ 荨麻疹临床路径(2010年版)_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邹先彪医生文章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路径 :“临床路径管理”管得住医药费吗 云计算、临床路径已成医疗信息化“双翼” 年内半数三甲医院要试点临床路径管理 卫生部关于印发《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通知 卫生部发布《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卫生部关于印发《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临床诊疗指南》的通知 卫生部视频教材:经外奇脉的部位和临床应用(真人针灸) 艾灸的实用操作 卫生部视频教材:经外奇脉的部位和临床应用(真人针灸) 艾灸的实32用操作 卫生部视频教材:经外奇脉的部位和临床应用(真人针灸) 艾灸的实用操作 312经络锻炼法 穴...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卫办医政发〔2009〕38号 如何安全使用头胞药——专访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中心顾问专家、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张永信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