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凤瑛死了:台山传说 :漫话广海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5 07:55:33
江门日报讯,广海城,位于台山市南部海滨,古称溽城,现是台山第二大城,也是台山第一古城。

  广海,地灵人聚,古代便有数量众多的居民。据记载,在广海城城郊新崩口沙丘上曾发现新石器时代遗物,证实这里在3000多年前已有民众聚居。宋代时,这里名叫溽洲,设置巡检署,为海防要地。明朝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设置卫所,名广海卫;洪武二十七年,为抵御外侮,建筑广海城,正式成为祖国海防重镇。从那时候算起,广海城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比台山县城的建立还早100多年。

  广海地处南海之滨,大体上是台山的地理中心,两侧半岛伸开形成广海湾,居台山市海岸线中段,港口腹地广阔,直通太平洋,又正当大隆河入海处,所以又是台山市水运中心,古时已是中外通商口岸,成为“海上丝绸之路”,也成为早时华侨往美洲、南太平洋的“出洋古道”的起脚地。

                                  文/图 邱真全 吕永盛

广海城一瞥



古铁炮平添几分萧穆杀气



“海永无波”石刻:历史的见证



烈女坟



山半腰的观海亭



紫花岗明代烽火台



灵湖古寺

名胜古迹何其多

  广海古城的古迹多,文化底蕴深厚。这里有宋代创建的灵湖古寺,宋人遗迹“余氏石室”,明代拒倭烈女坟,明代烽火台,明代平倭石刻“海永无波”……独特的端午节打龙船……

[古铁炮 “海永无波”石刻]

  “海永无波公园”的傍晚静悄悄,山麓左侧的靖澜亭有几个人,我友好地与他们打个招呼,询问去“海永无波”石刻的路径。亭子旁边虎踞着一尊锈迹班班的古铁炮,直指海面,给公园平添了几分肃穆杀气。我沿着石阶拾级而上至半山腰,见到在几丛修竹的簇拥下,一块巨大的花岗岩石巍然屹立,在面对大海的斜面上阴刻楷书“海永无波”4个大字。每个字高约3米,分两行排列,字体雄浑苍劲,气势磅礴。旁边题款为:“钦差总督备倭都督张通书,巡视海道副使徐海刻”。

  据《广东通志·前事略》记载:明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倭寇扰掠广东中部沿海,张通等将领奉令领兵进剿,倭寇闻讯逃跑了。明天顺二年(公元1458年)二年,流窜的倭寇袭击宁川哨所得手,张通因此受到守备不严的参劾,英宗皇帝下诏书严令张通平倭立功赎罪。在沿海人民奋力协剿下,第二年张通在广海作战大捷,俘虏了大批海寇。张通喜不自胜,挥笔写下了“海永无波”4个大字。8年后,钦差大臣徐海巡视海防至广海,命令将这4个大字镌刻在紫花岗这块巨石上,宣示朝廷及民众祈望荡平海寇、实现国泰民安的良好心愿!这是国内有名的平倭纪功石刻。大石刻附近,还有同是平倭纪念的明代石刻“波恬万顷”,有纪念平定土客械斗的死难者而建的“遗爱别野亭”,有烽火台、妈祖庙、多处现代书法家石刻等。

 

[观海亭 烽火台]

  瞻仰了一番“海永无波”石刻后,我沿着登山道继续上行。一路上岩石林立,怪石嶙峋,有的横卧,有的竖立;有的如从天外飞来,有的垒叠成洞窟;有的如雄鹰搏击长空,有的如情侣两心相悦。岩石上面多有古今题刻,途中建有观海亭、革命烈士墓和纪念碑。

  紫花岗顶明代建有烽火台,台高5米,是用花岗石块砌建成四方形的墩台,上有垛口。登上墩台,可见到台顶中央挖有一3米直径的圆坑,这是用于堆放引火柴草的,现长满了杂草灌木。站在烽火台上,透过山上高大乔木林的间隙,可眺望到折射着天光的海面。据历史记载,明朝以来,鉴于我国沿海备受倭寇骚扰,明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太祖皇帝朱元璋下令沿海北自天津大沽口,南至广西防城兴建36座卫城,派兵驻守,广海为其中之一,又令于濒海高地,广设烽火台。一旦发现敌情,烽火台即点燃柴草,以烟火报警,卫城内的驻军便迅速出击。广海境内沿海岸明代建有3座烽火台,紫花岗烽火台居中。东面的烽火台建于大同河出海口的临海山上,此地因此沿用“烽火角”为地名。西面的烽火台建于广海湾西沿突出部分的鸡罩山上,这3座烽火台成不对称品字形分布,可以隔海遥相呼应。

[烈女坟]

  广海民间广泛传颂一位烈女面对倭寇屠刀宁死不屈的故事,这位烈女系广海统领彭景祥之女,名字不详。其父兄战死,城陷敌手时,彭小姐年方18岁。有倭寇头目率兵搜掠至彭家,见彭小姐年轻貌美,淫心顿起,便欲实施强暴。彭小姐厉声斥责、竭力反抗,出其不意地抽出身上暗藏的剪刀猛刺倭寇头目双眼,然后自刺身亡。倭寇离开后,彭小姐僵卧3天,面色如生,邻里乡亲感其节烈,将尸体偷运出城,埋葬于西郊马鞍山下,在坟前立碑,上书“烈女坟”。

  至清代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肇庆孝廉梁樵石游广海,闻知彭小姐事迹,深受感动,亲往茔坟拜祭,叹曰:“古往今来身陷贼手者多矣,从未闻有如是之贞烈者,况巾帼乎?安可令其埋没而不彰也?”便叫手下将坟墓重新整修,上表朝廷,将彭小姐正式谥为“彭大娘”。此后,地方官府及民众多次修葺烈女坟。尤其是1938年,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战争的第二年,为弘扬民族大义,激励邑人抗日救国,台山县县长覃元超发起重修烈女坟的活动,新坟落成之日,台山及附近几邑军民数千人云集于坟前,祭奠烈骨忠魂,誓死抗日之声,山呼海啸!解放后,台山人民政府于1997年重建烈女坟墓园。

  此外,广海城的名胜古迹还有余氏避寇的石洞及“余氏石室”之石刻;有纪念抗倭英雄张贡生的“皇帝牌”;有雄伟的广海古城墙遗址;有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观“新娘房”;有山水美景石窟口及石窟诗林;有充满神奇色彩的李斩指墓……与此同时,民间故事、传说也多若繁星,文化底蕴深厚。

“岸上人”与“水上人”

  广海城北部(高处)称广海街,南部(低处)称南湾。广海街住的是“岸上人”,南湾“岸上人”、“水上人”(渔民)兼有。以前,有首民谣:“广海仔,沙公地,男无情,女无义。”“广海仔”实际是指“岸上人”,新中国成立以前,“岸上人”对渔民确实有点无情无义。那时,渔民世代漂泊在海上,无钱也无地在岸上居住,很受“岸上人”欺负,被称为“蛋家”,上岸卖鱼买物,不准穿屐,只能赤脚;渔妇不得上岸产孩;渔民去世,要买地埋葬;孩子也无机会上岸读书,长年在船上披个葫芦,“岸上人”还戏唱民谣:“蛋家仔,咩葫芦,跌落海,乒乓蒲(浮)”。有少数人能上岸住的,也只能在海边用烂船盖上茅草、葵叶住下,人称“渔民棚”。新中国成立初期,上岸用烂船作屋居住的渔民与日俱增,不但屯住海边,还住到了山脚,后来政府帮助他们建了瓦房,至改革开放后,渔民又建了大批三层的新楼,“渔民新村”在台山市内赫赫有名。1951年政府办了“台山县第一渔民子弟学校”,渔孩有书读了。政治生活上,“水上人”与“岸上人”同等待遇,“岸上人”也变得有情有义了,大家和睦地生活在广海城。

  广海城的“水上人”多是从阳江等地海域漂泊来的,而“岸上人”很多是来自南雄县的。传说宋宁宗时,胡妃得罪了皇帝,逃出跟商人黄贮万回到南雄珠玑巷同居,后来皇帝派人侦查,黄贮万慌得把她遗弃后致死。珠玑巷人怕株连被杀,于是南逃,其中一些人托着木雕的龙船,敲锣卖唱,逃到广海,正好端午节,便安顿下来,从此散枝开叶,因此,广海不但是“水上人”与“岸上人”的生活习俗、礼仪等不同,而且“水上人”会唱咸水歌,“岸上人”会唱龙船歌、木鱼歌;在端午节,有赛龙舟(现在南湾海浅没有了),还有打龙船。打龙船节目还曾获得国家级奖项呢。打龙船就是逢端午节,城内乡村都组成龙船队,托着插有纸扎成古人物的龙船,敲锣上门唱龙船歌,祝安康,贺兴旺。打龙船的人也上渔民家门祝贺,渔民也以礼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