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服商标制作:论饾版技法的成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06:33:46

中国传统版画研究

论饾版技法的成因 

                                                    方利民

中心思想:饾版印刷不是突然出现的一种方法,它是出版家和雕版、刷印工人在实践中,从篆刻、活字印刷和套版印刷中演变而来;它还和明代花鸟画风格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饾版,篆刻,活字印刷,套版印刷,明代花鸟画。

一、引言

中国的水印版画是一个古老而又悠久的版种,水印木刻中的饾版技术是独一无二的版画技法。所谓“饾版”印刷,就是按照彩色绘画原稿的用色情况,经过勾描和分版,将一种或几种颜色分别雕在数块小版上,然后再依照“由浅到深,由淡到浓”的原则,逐色套印,最后完成一件近似于原作的彩色印刷品。由于这种分色印版类似于“饤饾”,所以明代称这种印刷方式为“饾版”印刷,也称为彩色雕版印刷。

饾版印刷特别适合于印制有大块空白和批量比较大的画。它具有浓郁的民族特点,即节省版材又简便又实用,就像我们吃饭的筷子,简单朴素到了极点,却又无所不能。1985年上海朵云轩用传统的饾版技术完成了巨型画册《十竹斋书画谱》,该书一举夺得1989年“莱比锡国际书籍艺术大展”的最高奖国家大奖,说明这项古老的技术到现在还有它的魅力。

以往的中国版画研究中都提到了这项杰出的成就,但关于这项技法的形成和来源等都没有详细说明,只有一个技法的介绍。我认为中国水印木刻中的饾版技法不是无源无故地发生的,它是和中国的篆刻、印刷术中的活字印刷和套版印刷以及中国画风格的变化有密切的关系,试以此文证明之。

二、论证

 (1)从技法的渊源上看。

篆刻是在石头或其他材料上刻好反相的文字或图案,沾上印泥,印在画或字上。印图章是用小的图章在大的纸张上找合适的位置。我们经常看到画家们拿着印章在画上移动,以寻找最恰当的位置。可以说它包含了饾版印刷的基本原理:纸是固定不动的,而版是可以自由移动的。

宋仁宗庆历间(公元1041一1048年)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1]他是先用胶泥刻字,每字一印,用火烧硬。另设一块铁板,上敷松脂、蜡和纸灰等合制的药品。印时先放铁制框子在铁板上,框中满装活字,加热,等药品有点溶化,再用一平板压在活字上,再等药品凝固后,活字便平如砥石一般。可同时用两块铁板,一板在印刷,一板在排字,轮流印刷,转眼即就。每个字有数印,常用字则有二十多个印,不用时把活字按韵分装,并用纸签标明。活版就是把整版的字分解为单个的字,再按文章的内容排列组合。我们把这些单个的文字看成单个的版的话,它和饾版之间的联系是明显的。

1965年浙江省温州市郊白象塔内出土的《拂说观无量寿佛经》印刷残片。经文按回旋形排列。初步断定为宋泥活字印品。[2]这种把单个的字在版面中自由组合的方法和饾版印刷印刷之间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可以说是饾版印刷最初的雏形。

元代王祯所造木活字印书法是先在木板上刻字,再逐字锯开并修整一致,然后在框内排字,行间用竹片隔开,塞紧后即可印刷。王祯把这些经验写成了《造活字印书法》,附在《农书》之后。王祯发明了木活字以后,用活字印刷的观念开始得到人们的认可了。王祯还发明了转轮排字盘,实现“以字就人”的方法,提高效率。这种“以字就人”的方法和饾版的“以版就画”法有共同的原理。

1340年即元至元六年中兴路刻无闻和尚金刚经注,经注和灵芝图,用朱墨两色套印,这是现存古书中最早的套色印本。其经文是红色,注解为黑色。[3]它的印法虽然说使用了双色,但是用一版涂上两种颜色印成的。这是一版涂双色的印法。版画有了最初的分色愿望。

套版法起源于徽州的时期大约是在公元1602年——1606年之间。之后不到十年的时间,套版印刷法就传到了湖州的吴兴,随着吴兴凌闵两家出版了大量套印的书籍,风行全国。[4]此时套版的技术基本形成。套版的方法是将不同的颜色用不同的版来套印,也就是分版分色。

饾版印刷的发明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明代绘画风格的变化。中国花鸟画在晚唐就已经很发达,到五代、北宋有了显著的提高,然而这只是工笔花鸟画繁荣的时期。到了南宋,出现以水墨画花鸟的新风气,元代不断发展,到了明代,即成为水墨写意花鸟画大发展的时期。[5]有大片空白的大写意画风,使得以复制为主要任务的版画自觉地去寻找更简便、更经济和更能提高功效的方法。

结合以上几点,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饾版印刷的技法是篆刻、活字印刷和套版印刷技术的综合;同时在明代写意花鸟画的影响下,饾版印刷在明末的时候出现是顺理成章的。

(2)从发明的时间顺序上来看。

篆刻出现最早,在战国时就已经在应用了。

活字印刷术,毕升在宋仁宗庆历间(公元1041一1048年)发明。沈括“萝溪笔谈”中有着较详的记载。

在毕升发明泥活字之后50多年,即北宋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浙江温州出版了活字印本佛经。[6]这在1965年温州市郊白象塔出土北宋文物中得到证明。

1311年(武宗至大四年),王祯发明了木活字印刷术。[7]

1340年即元至元六年中兴路刻无闻和尚金刚经注,经注和灵芝图,用朱墨两色套印,这是现存古书中最早的套色印本。其经文是红色,注解为黑色。[8]

明代的活字印刷比元代更为普遍。不仅在皖南、浙东一带流行,而且也流行于南京、苏州、福州及四川、云南一带。木活字本有书名可考的约有100多种,其中万历年间(公元1573——1619年)印本最多。[9]我们可以肯定当时的南京也有很多木活字印刷的书坊。1638年起,北京发行的明政府公报《邸报》也用木活字排印了,这说明当时木活字应用之广泛。

1602至1607年在安徽出现了明代最早的套版印刷书籍《闺苑十集》,以墨色印原文,朱色印批评与圈点。[10]

1605年左右歙县工人刻印了《程氏墨苑》。该书是两版套印,其颜色是用涂色的方法。[11]

1626年(明天启六年)我国现存最早的笺谱《萝轩变古笺谱》作者吴发祥,刊于金陵(今南京)。《萝轩变古笺谱》在中国木刻版画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在这本书中已经出现了成熟的饾版技术。[12]是目前发现最早使用饾版技术印制的版画。

1619年----1645年 (天启丁卯)的胡正言完成了《十竹斋书画谱》和《十竹斋笺谱》。[13]饾版技术的应用更为灵活。

从以上时间顺序来看,从活字印刷的发明到饾版印画期间大约经历了六百年二十年的时间。尽管古代的通信和文化交流极不发达,在这么漫长的岁月里通过文化交流,逐渐完成这一发明还是可信的。

王重民在《套版印刷法起源于徽州说》中指出:“在封建社会时代,科学不发达,对于技术上的发明,统治阶级不但不帮助,还要加以摧残,所以有些发明是偶然的,不可强求的。虽然如此,但只要是广大人民所需要的技术,它早晚总会产生。拿印刷术来说,从有石刻到发明拓本就经过了一二千年;知道拓法以后,单是把石刻阴文转为雕版的阳文,就又经过了两三百年。从在雕版上分阴阳文(如《本草》)到用一版印朱墨本(如资福寺印《金刚经》),又约经过三百多年;再从一版印两色到用套版印两色,大约又经二百五六十年。虽说从石刻阳文改为雕版阳文,似乎是一个简单的转化,可是在发明的过程上,就需要高度的智慧,和一定的时间。”[14]

我们看到这几项技术发明时间间隔从长到短,考虑到当时的社会经济情况也是可以合理的。

(3)从地域和当时的环境上来说

图章从出现以来,全国各地都在使用。

毕升的生平详情我们都不知道,但活字印刷的方法还是留传下来了。

在毕升发明泥活字之后50多年后,公元1103年宋泥活字印品,在浙江温州出版了活字印本佛经。说明泥活字的技术在浙东出现,并有了创造性的应用。

王祯,元初曾在安徽旌县和江西永丰任职。他印制《旌德县志》时是在安徽旌县,可以推断是安徽的工匠帮助他完成了木活字的印刷。因而他完成木活字的印刷活动是在安徽。

1322年在浙江奉化做州官的马称德用活字印成了《大学衍义》,证明活字印刷的方法不仅流行于安徽南部,也已经流行到浙东一带了。[15]

明代的南京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1375年前后(即明洪武年间)南京国子监大规模地集中了大江以南各地的宋元书版,许多杭州技术工人跟了西湖书院书版到了南京。南京代替了杭州,成为东南雕版中心。南藏和明初官刻书如元秘史、元史。大诰、大明律等书,都在南京刻版。十六世纪中期(嘉靖以后),因为小说戏曲书大量刊行,吸收了建阳和徽州一部分刻工,南京又成了木刻画彩色套印的中心区城。“当时浙江杭州,福建建阳,安徽徽州,江苏金陵、苏州诸地,书坊林立,雕版作场,一片兴旺景象,作场刻凿之声,如筝如鼓,终日不息。年关赶工,夜阑更深,灯光通明。……据所载,一部图书,到了计仪定妥,落版之前,主人必定以厚礼聘请绘师,以重金招收雕工。他们惨淡经营,昼夜琢磨,不容一点草率。……如徽州汪仁度,‘上版将完工,见一二处不合,即碎版重刻’全不考虑个人收入的多寡,认真之至。”[16]

1605年左右安徽歙县工人刻印了《程氏墨苑》。该书是两版套印,其颜色是用涂色的方法。

套版法起源于徽州的时期大约是在公元1602年——1606年之间。之后不到十年的时间,套版印刷法就传到了湖州的吴兴,随着吴兴凌闵两家出版了大量套印的书籍,风行全国。[17]而当时闵齐常住南京,他所经营的套版印刷业在南京也有分所。他所刻印的《孟子》有1624年龚惟敬跋,说是闵遇五“刻于南都”。[18]

    1626年(明天启六年)吴发祥在南京刻印了我国现存最早的饾版印刷的笺谱《萝轩变古笺谱》。

1645年同样在南京的的胡正言完成了《十竹斋书画谱》和《十竹斋笺谱》。胡正言的原籍是安徽徽州,徽州曾经是宋代刻印会子的地方,到了明代,这一地方的刻工还很多。钱泳“履园丛话”中说:“雕工随处有之,宁国、徽州、苏州最盛,亦最巧。”且在那时,这些刻工,大都在南京工作。在上元程家珏所著的“门外偶录”一书中,就有记述说十竹斋经常雇有刻工“十数人日益加精”,当刻画“落稿或付印”时,胡正言 “还亲加检点”。[19]

活字印刷,套版印刷和饾版印刷的发明和使用都集中在安徽、浙江和南京之间,尤其是最后都集中在南京一带。这给印刷技法的交流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所以我们看到在时间表上,新技术的出现越来越快。在套版印刷出现的二十年里,饾版印刷就发明了。

三、结论。

篆刻、活字印刷、套版印刷和饾版印刷在技术上无疑是有相似之处。篆刻使用的原理是纸张不动,而图章可以随处移动;活字印刷是把整篇的文章分解为单个的文字,再把这些单个的文字组合成完整的文章,作为印刷的底版是可以自由组合和打乱的;套版是将不同颜色的文字分成不同的版,套印在一张画上;饾版印刷结合了以上所有技法的特点,把完整的画面分解成零碎的小版块,刻好以后,再根据画稿,放好位置,完成印刷。当大片空白的写意花鸟画的出现,以复制绘画为目的的版画自然会去寻找最简单便捷又能降低成本的方法,在原有的技术基础上,饾版的出现是水到渠成的事。

综合以上几点,我们可以大致得出这样的结论:十七世纪前叶到中叶围绕明代的政治文化中心南京,是中国刻版印刷最为活跃和刻版印刷交流最频繁的地带;这一地区印刷活动的组织者和优秀的雕版印刷工人在合作交流中总结了前人经验,并在当时的社会文化需要的前提下,发明了饾版技术。

                                                   2004年2月24日

 



[1] 《中华印刷通史》张树栋 庞多益 郑如斯等著 印刷工业出版社出版,1999年9月第一版,第321页

[2]  1965年浙江省温州市郊白象塔内出土了一件拂经《拂说观无量寿佛经》印刷残片,同一处出土的《写经缘起》残页。后者写有“崇宁二年五月”与前者纸质相同,色泽相似,因而被断为同年之物,经文按回旋形排列。《中国印刷史话》张绍勋 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一版,第151页。又见 同注1第323页。

[3] 《中华印刷通史》张树栋 庞多益 郑如斯等著 印刷工业出版社出版,1999年9月第一版,第299页。

[4]  《雕版印刷源流》王重民之《套版印刷法起源于徽州说》印刷工业出版社出版1990年第一版第458页。

[5] 《中国绘画史》王伯敏著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2年12月第一版,第496页。

[6]  同注2。

[7]  同注1   第336页。

[8]  同注1   第299页。

[9] 《中国印刷史话》张绍勋 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一版,第160页。

[10]  同注1   第299页。

[11]  同注1   第299页。

[12]  魏隐儒著《古籍版本鉴赏》 北京燕山出版社  1997年4月第一版,第65页。

[13]  参见王伯敏著《中国版画史》,1961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4] 《雕版印刷源流》王重民之《套版印刷法起源于徽州说》印刷工业出版社出版1990年第一版第452页。

[15] 《中国印刷史话》张绍勋 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一版,第158页。

[16] 《雕版印刷源流》王伯敏之《中国古代版画概观》印刷工业出版社出版1990年第一版第469页。

[17]  《雕版印刷源流》王重民之《套版印刷法起源于徽州说》印刷工业出版社出版1990年第一版第458页。

[18]《雕版印刷源流》王重民之《套版印刷法起源于徽州说》印刷工业出版社出版1990年第一版第460页。

[19] 《中国版画史》王伯敏著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96110月第116-1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