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酒店预订:普照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8 20:29:04
  
 1.高顶山在绥宁县北部联民苗族乡境内,与洞口县交界(到底是洞口还是绥宁,如今未明了!两县还在努力争取)。属雪峰主脉。西北至东南走向,主峰海拔1590米。主要由板页岩构成。瑶族人民散居山腰下部。土质肥沃,遍山是原始次生林,有南方红豆杉、黄花厚皮香、长苞铁杉等珍贵稀有树种分布。山顶有古庙普照寺,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至道光二年(1822)重建,柱、梁、枋、壁、檩、瓦全部改用青一色石料构筑,桂壁椽瓦纯属石构,用料宏大厚实。座北朝南,前后五进,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前殿、副殿、正殿、后殿,其中山门朝东,偏北20度,四、五进右侧有厢房,布局精巧严谨,总建筑面积760平方米,高约33米,可纳300余人。天高云淡,可远瞩洪江、安江等地。现尚存原貌,游人可沿山拾级攀登绝顶。


重建时的石头主要采自联民乡,从山脚下雕刻打造而成,通过人力从山脚抬到山顶。一根石梁重约上千斤,就只靠八个人抬上去,从联民冷水溪到山顶,近三十里的陡峭山路,其难度可想而知。


消失了的神仙岩:
据老五说,神仙岩在他13岁还有去摸过,这块岩石约两人高,下面小,上面很大,整体看起来就像一个人站在那里。只需小指轻轻一点,那块岩石就是会摆动,但拿一根树枝轻指,也是没有半点反应,不论是单手还是双手推,也是纹丝不动,就只有用手指轻轻一指,才会摆动,又会轻轻的返回原位。这块石头没有经过任何的人工处理,非常神奇,当地人称之为神仙岩。可惜在八十年代,有人不信邪,用钢筋把这块神奇的神仙岩橇掉了。

高登寺位于绥宁县联民乡与洞口县那溪乡交接处的高登山主峰顶上,建于清朝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改建为石庵。建筑面积760m2,由山门、灶王殿、关圣殿、正殿、南岳殿五进及副殿、偏殿、厢房、火房等组成,柱、梁、椽、瓦、壁全是用青石凿制,雕刻精致。瓦不漏水,墙不透风。有石刻对联及碑文多处。自然宝库老山草场:“一脚踏四县,风吹见牛羊”,这是龙船塘乡翁朗溪村老山草场的自然风光。在这海拔1390米的山上,珍花野果满山遍野,古树老藤纵横交错,浓雾余晖尽染层林,微风细雨淋漓尽致,奇石山脊形神兼备,万余亩的丘陵山坡草场五月的高登山正是漫山遍野盛开的季节,

3.
高登山,位于绥宁县联民苗族瑶族乡北部,绵延长2.5公里,南坡缓,北坡陡,由砂岩板岩构成。主峰海拔1581.5米。清康熙39年(1700)青坡里黄皈依师募化建造远照寺,后改名普照寺。嘉庆22年(1817),青坡人杨通鉴等再次募化,改为全石结构。




4.湖南最大的石古建筑-------邵阳高登山普照寺,
  位于绥宁县联民乡与洞口县那溪乡交接处的高登山主峰顶上,建于清朝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改建为石庵。建筑面积760m2,由山门、灶王殿、关圣殿、正殿、南岳殿五进及副殿、偏殿、厢房、火房等组成,柱、梁、椽、瓦、壁全是用青石凿制,雕刻精致。瓦不漏水,墙不透风。有石刻对联及碑文多处。自然宝库老山草场:“一脚踏四县,风吹见牛羊”,这是龙船塘乡翁朗溪村老山草场的自然风光。在这海拔1390米的山上,珍花野果满山遍野,古树老藤纵横交错,浓雾余晖尽染层林,微风细雨淋漓尽致,奇石山脊形神兼备。
      万余亩的丘陵山坡草场五月的高登山正是漫山遍野映山红盛开的季节,


贺兼南搜集解读高登山普照寺古对联/10副

     湖南省绥宁县联民乡高登山普照寺是高山绝顶上的一座石柱石梁石枋石檩石椽石瓦石墙古寺,始建于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历代不断补修,众多粗大的石柱上,还镌刻着不同年代留下的副副楹联。寺内的有些对联早已消失,好在老同事、联民乡中学黄慧敏老校长尚存有极其珍贵的资料,使得后人能看到普照寺的全部对联。

 

1.01  绥宁县联民乡高登山普照寺山门大柱正面联

高恩齐北阙;/平平平仄仄;
普育并南天。/仄仄仄平平。

北阙:宫殿北门楼,臣子朝奏处,后用为禁宫或朝廷的别称。如宋朝陆游《西郊》有“七十辞北阙,五亩寄西郊。”


 

1.02  绥宁县联民乡高登山普照寺山门大柱对面联

喜入山门神气爽;/仄仄平平平仄仄;
恶登禅院胆心寒。/仄平平仄仄平平。

禅:梵语“禅那”(意为“静思”)的省称,泛指有关佛教的事物。如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有“中有禅房一所,内置祇洹精舍。”(禅音蝉,不音缮)


 

1.03  绥宁县联民乡高登山普照寺前殿大柱正面联

权衡人物昭千古;/平平平仄平平仄;
扶助纲常亘万年。/平仄平平仄仄平。


 

1.04  绥宁县联民乡高登山普照寺前殿大柱对面联

一剑停车轴;/仄仄平平仄;
单刀劈恶奸。/平平仄仄平。


 

1.05  绥宁县联民乡高登山普照寺正殿外柱正面联

彰瘅有准钦灵感;/平仄仄仄平平仄;
赏罚无私戴德威。/仄仄平平仄仄平。

    “罚”为入声属仄,“瘅”虽有平去两读,但此“瘅”意为“憎”,为去声,属仄。硬视为“借音对”也很勉强,但有“并行语相对”为之增色。


 

1.06  绥宁县联民乡高登山普照寺正殿外柱对面联

应祈求风调雨顺;/仄平平平平仄仄;
施惠泽国泰民安。/平仄仄仄仄平平。

虽有失对处,但有“相对加自对”为全联增色。


 

1.07  绥宁县联民乡高登山普照寺正殿正柱正面联

高建祇园宽眼界;/平仄平平平仄仄;
登斯胜地谅心惊。/平平仄仄仄平平。

祇园:佛教始祖释迦牟尼与僧徒停居处,泛指佛寺。如唐朝白居易《长庆集•题东武丘寺六韵》有“祇园入渐深。”


 

1.08  绥宁县联民乡高登山普照寺正殿正柱对面联

万善复修高登普照;/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两县首士武攸绥宁。/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要将形容词“善”理解为名词“善人”非常勉强。姑且这样理解,但也还有平仄失调问题存在。

武攸:指古代的武冈。1952年2月,武冈北部另设为洞口县。洞口的岩头、堆上等地古代属武冈,更早的隋唐也曾属武攸县。


 

1.09  绥宁县联民乡高登山普照寺正殿内柱正面联

普护绥阳常锡福;/仄仄平平平仄仄;
照临会武永蒙庥。/仄平仄仄仄平平。

    上联的两个动作“护”“锡”发自同一被省缺的施事主体,而下联的两个动作“临”“蒙”却是发自不同的两个被省缺的施事主体——有点意思。

锡:与,赐给。《公羊传•庄公元年》:“王使荣叔来锡桓公命,锡者何?赐也。”
蒙庥:受到庇护。蒙,受;庥,庇。如清朝冯桂芬《吴氏节孝祠记》有“闾里赞德,子孙蒙庥也。”


 

1.10  绥宁县联民乡高登山普照寺后殿东神台(助国明王殿)对联

助国建奇功功垂万古;/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明王施厚泽泽遍群生。/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助国”字面意思当为“辅助国政”,则“助”字为动词;与之对应的“明王”字面意思当为“圣明之王”,则“明”字为形容词。显然“明”同“助”不对仗。只有将“明”作动词看,将“明王”理解为“了解君王”,才能让“助”字同“明”字在词性和意义上都对仗。上联中的“明王”当然不是“了解君王”的意思。这样就只好勉强视其为“借(借义)对”了。

 

湖南省最大的古代石建筑

洞口县“普照寺”

邵阳市普照寺位于绥宁县和洞口县交界处的高登山之巅。寺庙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原为木结构建筑。因山顶风力大,屡遭毁圯。后经瑶民阳通鉴等人倡议,改用石料构筑,得到各方赞助。始募捐于武冈、黔阳、会同、绥宁等数县,获巨额资金,于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开工修建,他们先把通往山顶上的泥滑小径修成石板梯级大路,接着按照各殿宇的不同结构采石、选料、雕凿。将一根根石柱或一块块石板抬运到山顶上。经过几年艰苦努力,道光二年(1822年),一座规模宏大的纯石料结构的古寺庙竣工了。因石庙建筑在山顶,始名为远照寺。

殿宇坐南朝北,殿宇柱、梁、枋、墙、瓦全部用青石料雕凿构成,分为山门、灶王殿、韦陀殿、正殿、南岳殿,占地面积760平方米。轴线上依次是:第一进为山门,面阔3间,4.85米,进深2间,由4根石柱和3面石墙支撑着屋架,石柱为四边八棱形,边长24厘米,高2.5米。过山门左转,经10余级石阶为第二进,俗称灶王殿,过灶王殿后檐,是一个陡坡,建有一座过亭,由4根石柱和2端山墙支撑屋架,亭中有石阶10余级。过亭后檐与第三进韦陀殿相联。第四进为正殿,面阔3间,进深3间,中间设佛龛,供观音菩萨一尊;屋架由4根四边八棱形石柱及2山墙支撑,柱高4.92米。殿宇顶石瓦铺盖,每片长1.5米、2米不等,宽约0.8米,厚为8厘米。石墙宽在40厘米左右。石柱最大的围径1.54米,最小的围径1.15米。

普照寺的建筑全为石质,其构架连结方式采用了木结构建筑的作法,榫铆连结十分严实,板块与板块间缝合严密。墙不透风,瓦不漏水,这在古建史上是极为罕见的。它不仅以其独特的建筑艺术著称,而且是邵阳、怀化2地交界处的佛教圣地。石寺距今已有近200年历史,对于研究我国古代石匠的雕凿艺术和古建筑石质力学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亦是研究我国佛教文化的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