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机游戏奥特曼x战机:从K市招商引资大跃进看中西部发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5 19:45:41
  欣闻党和国家新一届中央领导广开言路、广纳群言、从谏如流,尤其是温家宝总理近日明确指出“要加强舆论监督,揭露各种不良现象,对政府工作提出批评建议,促使各级政府改进工作。”

  受到这样一种政治氛围的鼓舞,我拿起笔试图从剖析中西部一个县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出现的一些偏差引发当前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中一些带普遍性的问题,并进一步发引发对中西部诸省在干部作风、社会风气已及发展思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思考。同时,窃以为这些问题在全国也是带有一定普遍性的,是为广大人民群众长久以来十分关注的、迫切希望得到解决的问题。

  作为一名基层公务员,我不能因为自己表达正义、表达理想、建言献策而对我所在的省、市、县带来任何“不良”的影响。因此,文中所涉及的地名、人名均采用代号。恐有人“对号入坐”,文中有关我县情况的一些具体、原本准确的数据,尽可能作了模糊化处理。

  上篇

  发轫于我国改革开放大潮中的招商引工作,成为了一个地方乃至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助推器”。这是早已被实践证明了的真理,是妇孺皆知的常识。然而,真理与谬误乃一步之遥。一件好的东西如果用之不当效果别如霄壤,甚至异化成为危害一方的祸水。

  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大发展的背景下,招商引商成为各地发展经济的首选。中西部作为内陆经济欠发达地区,把招商引资作为发展一方经济的战略举措和突破口,无疑是正确的和必然的选择,并且这一选择的效果在一些地方已经初露端倪、势头看好。然而,就整个中西部而言,各个地方在实施招商引资这一振兴当地经济大方略所采取的方法措施不同,其效果大相径庭。有此地方的做法所导致的结果却使得这一方略的初衷南辕北辙……。

  K 市在抓招商引资工作方面可谓不同凡响。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以招商引资为总把守”的口号。什么是总把手?领导解释曰:我们的工作第一是招商引资、第二是招商引资、第三还是招商引资。籍此,市委、市政府在全市掀起一场以“三高”(高压、高指标、高投入)其特征的、声势浩大的、情如五八年大跃进式的招商引资工作高潮。由此演绎出了一幕幕定人啼笑皆非的现代悲喜剧。在此撷取其中的几幕给大家浏览一番……。

  (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称的“外商”是市里定义的,即户籍不在本市而在我市的投资人)

  第一幕:“放卫星”

  2002年K 市共下达招商引资任务五十五亿元,其中R 县任务为2.5亿元。这个数字对于一个人口418万,财政总收入11.4亿和人口26万,财政收入5200万,并且已经历数年招商工作的山区市县来说,无疑是个跳起来也采摘不到的“桃子”。R 县里把所有任务按单位类别分解下去,最多的是六类单位任务1000万元,最少的一类单位任务是120万元。任务到单位后,再进一步分解科室或到人。R 县里因此制订了一系列非常严厉的措施。其中的奖惩措施是:所有干职工每月工资的百分之二十扣着押金,年底任务完成退还,反之则扣掉;每类排最后一名的单位主要领导降职使用,副职诫免,人员分流10%;重奖招商引选进的单位和个人。

  在新一轮的经济发展大潮中,资源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整合,我国资源在日益向两个“三角洲”集中,同时招商引资已成为全民的共同取向。在这种背景下,作为一个内陆山区小县,要进行大规模的招商引资谈何容易!有一点吸引力的就是房地产开发、林产品加工、水力发电,其次就是国有资产拍卖,再就是发达地区限制开办的对环境污染较大的企业转移过来。而前两个方面的项目可谓“皇帝的女儿不愁嫁”,莫说外商就是内商也是趋之鹜。在这种情况下招商引资对于那些掌管着各类资源的政府职能部门来说或许不算太难,因为这些资源都是市场上抢手的“宝贝”,如土地、林木、水力和国有资产等,需要时把这些“宝贝”抛出去不愁吸引不来投资者。而对那些为数众多的所谓的“清水衙门”的单位,如妇联、档案、统战、党史、残联等单位就决非易事,甚至可以说是比登天还难。有的单位连电话都打不起,哪有钱去天南地北考察?哪有钱去与外商上觥筹交错?然而,头上招商引资任务的达摩之剑当空高悬,身后招商引资的催征战鼓声声催人急。敢问路在何方?路在造假!有道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重压之下必有造假!于是在一拨又一拨大小官员对沿海发达城市进行“轮番轰炸”式的考察之后,R 县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招商引资“大好局面”:一时间各级领导会见外商、洽谈项目、签约仪式、开工剪彩的镜头频频出现在电视屏幕;街头田角时常出现热闹非凡的开工剪彩场面……;一时间外商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拨地而起。真可谓招商引资“风景这边独好”。这些“成绩”反映在招商局进度表上的数字箭头一个劲往上串、呈飙升态势。然而,看似乱花渐欲迷人眼,实则只是“金玉其外”。君不见有的外商在看过田园风光、尝过美味家肴、许下铮铮诺言之后,便一去不复返;有的项目在一番热热闹闹、风光无限的“签约”、“剪彩”之后也是偃旗息鼓……。于是,无奈之下一个小作坊式的锯板厂上报引进外资两百多万;一个办了几十年的老厂子,弄来个外商授权委托书,一夜之间变成了外资企业;一个定向卖给签约公司的农作物生产项目,也成了招商引资项目;更有甚者,厂子还是一块空地皮,上百万的进资数字就报上去了……。如此,招商引资工作已庸俗化为一种标签、一种符号、一种数字游戏、一种纸上功夫。当然也不是说完全没有外资项目,只是真的太少、假的太多。去年,R 县上报完成招商引资2.7亿元,其中列入市里检查确认的2.3亿元,全市到11月实际引进外资50.4亿元。客观地说R 县比起其他县区来说放的“卫星”还算是小的。

  今年因为有了去年放卫星的经验,加上市里改变了考核方式(分类考核),各县区之间的排位竞争更加激烈,因此,放的“卫星”也就更大。今年上半年受“非典”影响,全国的经济遭遇“寒流”,K 市也不例外。然而从各县上报数字看,K 市外商投资形势却呈现出突飞猛进的态势,真可谓是“一枝独秀”。今年在全市招商引资任务加大到65亿的情况下,到六月底全市实际引进外资45.16亿元,同比增长215.9%,占全年任务的75%.这其中R 县实际引进外资1.8亿。这其中的水分到底有多大呢?在看过两件事以后便能明白几分:某县一个还在规划和初建当中的旅游项目上报合同进资三个亿,实际引进几千万元;某县在市里既将对全市各县招商引资工作进行半年检查前夕,将各单位上报的实际引进外资数额统统放大50%,然后把放大了的数字发回原单位“克隆”材料,并指派专人到各单位抓好落实。各单位上报的实际进数字本身已是“水漫金山”,现在又加入一半的水分,K 市岂不成了一片汪洋泽国?属世界“第八大洋”否?看不到几处象样的项目施工场面,不少地方甚至是冷冷清清,招商引资进度表上的数字却日新月异、直线上升,对于这样的数字游戏就连市县专门负责招商引资工作考核的干部也是摇头晃脑、哑然失笑!(据了解,到8月下旬,按上报数字,K 市各县均已完成当年招商引资的130%左右)

  第二幕:真假“洋鬼子”

  “佛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随着招商引资高潮的兴起,各路客商渐次云集K 市。在这些迎来的这一拨拨外商中,有实力、有诚意投资办厂的人有之,但扯大旗当虎皮,游山玩水、蹭吃蹭喝,甚至玩“空手道”骗取钱财的“假洋鬼子”也不乏其人。一些外商以大老板自诩,夸下投资几百、几千万的海口,惹得大小官员把它当神仙来供,小车接送,陪吃陪玩,几个月下来差不多吃遍该县一半的单位(有个单位仅招待一个外商就花费近万),最后还是拍屁股走人。这还是好的,最可恨的是那些打着外商晃子的“假洋鬼子”,玩“空手道”伎俩,使国家、集体和老百姓蒙受了巨大经济的损失。他们的伎俩大抵如下:一、低价高报。多是以合作的方式出现,外商以设备作投资,而设备由他们提供,价格由他们定,不用说价格肯定是高得离谱,我方就是按50%投资比例付钱给他,他也已经狠赚了一笔钱,钱进了口袋后就再也找不到外商的踪影了。二、以次充好。方法和第一种基本相同,只是设备是用经济发达地区淘汰的旧设备经过重新刷漆,冒充新设备。三、骗取贷款。以企业设备或引资单位做担保向银行贷款,款到后便拚设备,然后借机携款逃之夭夭。四、拖欠大量当地的税收、规费、水电费、工人工资,然后借机走人。当然他们的“空手道”要玩的得成功还得靠拉拢、腐浊当地一些干部才能完成。如某镇前几年引进一个针织类的外资企业,镇里把县挂钩单位和本镇干部职工集资款二十多万元,全投给到这家企业。结果呢,外商拉来了只能当废铁卖、早已淘汰织布设备。设备拉来后外商又要求镇里帮他用这些设备做担保去银行贷款三十万元……。最后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又如某乡也是前几年由县主要领导出面引进了一个鳗鱼场,对外号称投资一千多万元,县里所有相关部门一律向它开绿灯。外商用场里资产做担保向银行贷款三百多万元。后来一位熟悉该行业领导看过这个鳗鱼场后坦言:该场总投资都不会超过三百万元。几年后这个鳗鱼场只留下了一些断壁残垣……。这样的故事在十多年来的招商引资工作中可谓屡见不鲜,用老百姓的话说是“看的要不要”。今年R 县一个可谓超大型招商项目——新城建设。外商称该项目将投入资金数亿元,县里给予这个外商项目空前的优惠政策:几千土地免收或少收税费规费;封闭县城和乡镇所在地的建筑市场,若干年内任何人不得在该范围内建房。蓝图是美好的,但能变成实现吗?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眼前人们能看到的是以每平米40至50元人民币从农民手征来的土地经外商手一转就涨到500多元。人们担心没有道理吗?有道是“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十多年来,在我们这个浸染着烈士鲜血的土地上进行的一波又一波的由政府主导、采取行政强迫手段进行的招商引商(还有大办乡镇企业)浪潮中有多少国家、银行的钱、集体的钱财、老百姓的血汗钱源源不断地流到了那些形形色色的奸商口袋里,流到少数与之同流合污的贪官污吏的口袋里。这样的招商引资与其有不如无,说得严重一点简直就是对党和人民的一种犯罪行为。这样的招商引资对于我们这个贫穷地区来说无疑是釜底抽薪、雪上加霜。我们不能再看到“奶”就是“娘”了,不能再做外商赚钱、政府背债、百姓吃亏的事了。

  除前说的种种,在这次招商引资大跃进又应运而生出一批新的假洋鬼子:他们都是本地人,有的到外面混了几年回来,有的怀里揣一张署有外市人名字的“授权委托书”,如此他们就都成了外商了……。这些人何以要改头换面呢?无非是冲着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冲着“外商”这个可以当作挡箭牌的“护身符”,这恰恰说明了我们投资政策和投资环境不优这个痼疾依然如故。我们为什么不能内外一致,共谋发展呢?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那么我们的招商项目是个什么情况?一、真正的外商独资、合资项目。不能否认通过大跃进式的招商引资活动也的确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各单位加大招商引资的工作力度,同时经济发展的环境也有所改善,因此来K 市的外商较之往年确有增加;二、由本地人兴办一个项目或购买一处国有资产,然后请个外地人来做“托”。这类算是比较过硬招商项目,因为不管是外资内资,但必竟发生了资本的流动;三、“订单农业”,虽并无外商投资,但农产品销往外地,这也算是过得去的招商项目;四、改头换面,闭门造车。一座电站、一家工厂、一座山林,什么也没发生,可在招商局的档案里它已易主了;五、注水增值。投资一万报十万,投资十万报百万,这该算是情理之中的事或者说是最通常的做法吧。

  第三幕:“火”了打印业、餐饮业

  大凡“上面”出台什么重要举措或者活动,下面有两个行业就要跑“火”,它们就是打印业和餐饮业。招商引资作市里空前的重大举措,必然也带动打印业和餐饮业的空前繁荣。何故有之?因为我们的所有工作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得到上级组织和上级领导认可,换句话说我们的所有工作只有让上面领导高兴才最有价值。而要达此目的,光靠硬干不行还要有“功夫在诗外”招术,漂亮的、天衣无缝的材料就是其中的一“招”。一个“合格”招商项目需要穿上多少套“衣服”(材料)呢?按市里设计,总共有二十来种。如外商身份证、各种证照的复印件、委托书、项目合同、服务合同、各种进资凭证、各种表格等一大堆。而且市里有关招商引资工作许多政策界限和统计口径夕令朝改,尤其是在市里来检查的前夕更是如此。上头风向一变,下面就得一切都要推倒重来。于是乎,单位秘书时常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加班加点赶材料。于是乎,各个打印店彻夜灯火通明、人头撺动……。有时好容易多方“协作”弄成一个项目,可上面“改口”说这项目不算,于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赔了夫人又折兵”,所有材料都成了废纸一堆……。

  “吃”是另外一“功”。官家办事吃为先,吃是不可或缺的“润滑济”,吃的作用妙不可言。一个单位弄成一个招商项目要吃掉多少呢?首先单位领导出去考察要吃;把外商请来洽谈要吃;召开各种协调会要吃;举行签约仪式要吃;开工剪彩要吃;逢年过节要请外商吃……。而且一般还得上档次高一点的饭店酒楼,通常还要请县主要领导作陪,一餐不行还要几餐,一个回合不行还要几个回合,吃饱喝足还要上歌舞厅。这还仅仅是一个项目,如果有那么两三个、四五个项目要吃多少呢?这样是否就算吃完了吗?别急,重要的客人还没有登场呢!他们就是检查组、评估组、督导组的领导们和专业人员。检查有市检、县检,有半年检、年终检,还有督导组成员、有关领导不定期的检,检查过后还有复检……等等都是要吃的呀。搞真的要吃,搞假的同样少不了吃。无怪乎一些单位的会计惊呼,现在可不得了啦,单位支出全部是餐费、餐费、餐费……。单位建设打住、业务工作靠边……。单位所有钱都用来确保招商引资工作的开支。一个单位一年用于招商引资要花多少钱?小的单位几千元,中等的单位二、三万,大的单位十万甚至二十万。全县一年为招商引资要花了多少钱呢?没人统计,保守的估算,没有几百万是下不来的。无怪乎有人不无嘲讽地说,R 县一年招商项目建成后上交的税费恐怕还抵不了一年为招商项目所花掉的钱!

  第四幕:瓜分“成果”狼烟起

  前面说了由于各单位条件不同,完成招商引资任务的难易和进度肯定不会平衡。条件好的单位占着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不管是真是假或者真真假假,完成任务是不成问题的,而且进度还比较快,不少单位还能超额完成了任务。相反那些条件较差的单位就举步维艰了,有的单位就是假的也搞不成,于是连续几个季度招商引资进度保持“零”记录。那些自己弄不到招商项目的单位为了完成任务就想办法到别的单位去“挖”、去“分享”项目。这其中首推县领导班子和县领导个人及其他要害部门。他们提出要从你碗里分怀羹,哪个单位敢不给?其次是那些对外商项目拥有立项、审批权力的单位,“要从此处过留下买路钱”;其三是有协作关系的单位,大家互相帮助,有酒大家一起喝;其四是单位领导个人私交比较好,我盆满钵满就分你一杯羹。有时候几个领导或几个单位因争着要分某个项目,常常闹得不可开交。尤其是在每次季度调度会和年终检查前夕,更是象打仗一样,瓜分招商引资成果“狼烟”四起。有的项目今天张三和李四谈好了盘子,明天王五又横插一脚,于是刚签好的成果分享协议墨迹未干又要撕毁,如同小孩玩过家家游戏一般。还有就是检查过后评先,争夺更是进入“白日化”,今天你比我多十万排第一,明天我加三十几万取而代之,后天……。何故?因为这里面包含着巨大的政治、经济利益……。

  当然别人的成果并非都是天上掉下来的陷饼,不是免费的午餐。要得到人家的成果就要为人家报销几千元的招待费或者承诺帮人家单位或个人办点什么事,这也不错呀,因为人家也是花了血本弄成的呀。招商引资成果可以当作礼品送人、可以当作东西买卖,这也算是K市这次招商引资大跃进中的一项发明创造吧。

  第五幕:“明珠暗投为那般”

  曾几何时卖家当被认为是“败家子”的做法而为人们所不齿,起码也是不被人们所推崇。可是时移俗易,乘着招商引商的东风,拍卖家当成为了一种时尚、一种美名、一种壮举。何故之有?因为卖家当一可得企业改制之美名,二可得招商引资之成果,三可得经济利益之实惠,可谓一箭三雕,名利双收!于是,随着招商引资高潮的兴起,在巨大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各路真假洋鬼子们,包括当地政要和社会上重量级人物纷纷把目光聚焦到这“最后的晚餐”上——国有、集体资产上来。于是征调全县劳力兴建的水电站、曾是利税大户的建材厂、造纸厂,还有城区黄金地段的地皮、城郊的良田、宾馆饭店……等等,都被列入了拍卖的行列,其中的绝大多数已经改姓“私”了。医院幸亏“非典”来得“及时”,否则,早已变成了“外商们”的“盘中餐”!问题关键是很多国有、集体资产都是以明显低于市值的价格和非公开竞争的方式拍卖出去的。由于卖家当引发的企业职工就业、社保、住房等问题不少,有的还引发被拍卖单位干部职工频繁赴市、赴省上访。然而这些问题丝毫阻挡不住领导们拍卖家当的铿锵步伐。

  当然并非国有、集体资产不能卖,企业改制、盘活资产也没有错,问题的关键是要有一个阳光下的办事制度和有一个按市场规则运作的拍卖机制,拍卖所得要有一个合理用途。否则,家当就是卖了个不错的价钱也难消人们心中的种种猜疑。

  第六幕:“空对空”一丝不苟

  对于K 市的市情、对于“三高”措施可能导致出来的种种问题领导们并非不知和不可预见,但是在“一夜兴市”(比之为萨达姆之于“巴比伦之梦”或许不太恰当)浮躁心理的驱动下,决策层仍然决定把全市的干部和资源拖上招商引资的“战车”。为了让这辆“战车”全速前进,各级领导们煞费苦心,进行了精心的部署,非一鸣惊人、非轰轰烈烈誓不罢休。

  首先是制定了一系列招商引资的“非常”措施。比如在招商引资工作的督导检查方面,在宏观层面,有指导全盘工作的考核奖惩办法,有过程之中的每月一通报,每季一调度,年终算总帐;在技术层面更有一套严格的管理办法。其一是市县都成立了专门的招商引资管理机构,除招商局外,还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此外还从审计、物价、经贸等部门抽调专业人员组成若干个临时性的工作机构;其二是制定了完备的项目评审办法,一个项目要最后得到市里的认可必须“过五关斩六将”:第一是初审关,各单位把把招外商项目资料报到县招商局初审,看属不属于外商项目;第二是评估关,由评估小组到实地评估,看进资多少;第三是县检查关,由县检查组检查,看综合情况如何;第四是领导审核关,看能否过领导关;第五是市检查关,看全县情况;第六是复查关,看是否有假;第七是资料关,看是否有余漏,每个项目必须有二十来种材料。

  其次是各种招商引资活动高潮叠起。省、市、县各级都紧锣密鼓地推出了一系列招商引资活动。这些活动都冠有炫眼、漂亮的名称,并且一般都安排在境外。如赴某某地某某考察团、某某经济合作洽谈会、某某项目推介会、某某项目恳谈会……等等。在各级政府组织一系列大型活动同时,各单位也组成的“小分队”以“游击方式”频繁出动于各大城市,积极寻找“可疑目标”。境外活动“波澜壮阔”,境内活动也“小潮”不断。各种类型的动员会、报告会、座谈会接二连三。这一切再通过各种媒体的渲染,给人营造出一种招商引资形势一片大好的喜人景象。

  一切看起来似乎是功夫到家了,然而撩开面纱,我们发现其中不少是中看不中用的“花拳绣脚”,是游离于实际、“空对空”的无用功,是一种高级智能游戏,其中的一些作秀的成份大于实际的功效。每次活动后媒休都大肆渲染签定了多少个合同、合同资金多少多少,数字是诱人的,但“雾里看花”几分清晰几分迷乱!有的市县为完成在这类活动其间的签约任务,把几个月前谈成的小小的项目,夸大标的拿到“项目签约仪式”上去签约亮相;有的实在不行假项目也要弄个去,反正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其实包括招商引资工作在内的不少政府工作,在中下层干部和普通百姓看来,就是上面玩的一种游戏、一种官家的游戏,与老百姓们的生活、与血淋淋实际并无多大关联!

  再看看那看起来天衣无缝、无懈可击的考核制度又执行的如何呢?说说市里招商引资年终检查吧。年检的重要性不言而谕,各县在年检前一两个月就进入“临战状态”。县里因此要召开专门会议进行研究布置,其内容包括确定主要领导负责、成立应检班子、落实应检经费等等。然后是召开专门的应检动员大会,督促各单位对照检查,查漏补缺,确保做到万无一失。检查组来了自然是如“亲差大臣”驾到,给予最高的接待礼仪,最周到的“一条龙”服务。那么这“一锤定音”年检能否真实客观地反映一个地方的招商引资工作呢?非也。其一,检查都是看些“死”东西,材料完整无缺、机械设备放在那里,你找不到否定它理由;其二,要是下面做好了“笼套”你不想钻还不行;其三,检查组成员的工作生活得到当地各级领导无微不至的关怀,你忍心去捅人家的“娄子”吗?一位被抽调到市里参加全市招商引资检查的同志回来告诉我们说,他所亲历招商引资检查说穿了完全就是一场戏,每个检查组成员只是根据“脚本”的规定完成角色表演,戏的结局自然是你好我好“大团圆”。这“脚本”是什么呢?就是根植于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土壤的所谓官场“潜规则”。这个“脚本”历久弥新、常演常盛大概就是中西部地区长期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第七幕:几家欢乐几家愁

  大凡政府推出什么重大活动总是有人欢喜有人愁,有人好梦成真,有人“梦魇”连绵甚至“魂断蓝桥”!那么在这次空前大规模招商引资“大跃进”活动自然也不会例外。

  欢乐英雄首推我们的各级领导们。曾几何时中央三令五申禁止公款大吃大喝、禁止公款游山玩水,现在招商引资东风一刮,这些代表党和国家威严的红头文件统统归入了故纸堆。于是领导们的好日子到来了:不是遨游于祖国的蓝天碧空,就是穿梭在华灯炫耀的都市楼宇。省里组织完了市组织,市里组织完了县里又紧接着开始,再后是各单位小分队出动。领导们今天“驻守”北京,明天“转战”广东,下周“挥师”香港,还要“攻占”杭州、厦门、海南、昆明,甚至还要“派兵”海外……。领导们真是乐不思蜀啊!一时间谁出去考察最多、谁迎来外商最大、谁出入酒楼宾馆最勤、谁在电视上露脸最频,谁就最值得骄傲,谁就是英雄(而不是看最后结果);一时间江浙等一些经济发达地区遭遇中西部一些省份考察团的地毯式的“狂轰烂炸”。以至当人只要看见来了一伙来“考察”的人,就能猜到十之八九又是某某省的人……;一时间R 县的各大酒楼饭店门前日日香车云集、店内人声鼎沸,歌午厅夜夜歌声袅袅……。

  好事还在后头呢。领导招商引资工作“成绩”突出,在政治上可以得到提拔重用,在经济上可以得到几千上万的奖金。还有在领导们鞍前马后、尽心竭力地帮助下,真假洋鬼子们商品房建起来了,工厂电站买下来了,赚了个盆满钵满,焉能忘了领导的大恩大德?个别领导暗中来个什么湿股、干股的更是情理之中的事了……。领导们真是前世修的福啊,如此好事连台!

  欢乐英雄第二当属掌握着招商引资项目的立项、审批、评估、检查、管理等权力的部门。这些单位吃香了,单位中有“说话权”的人便能三天两头能接受到有关单位的宴请,尤其是在招商项目评估和检查的那阵子更是一两个月不知道家中老婆炒菜的味道。于是某单位一高级工程师去年底抽调去搞评估检查,天天在外面接受单位的吃请,结果酒喝多了引发脑溢血一命呜乎!是年,他才四十岁!于是招商局这个以前不起眼的“清水衙门”,现在却火得不得了,何故?因为它一句话可以把你上报的招商项目给枪毙了。一言以蔽之:此处乃“数字游戏之中枢”。还有这些单位权力在手,招商引资任务自然容易完成。因此,非但工资不怕被扣掉,还十有八九能分得数额不菲的奖金,可谓皆大欢喜!

  欢乐英雄第三该是些形形色色的假洋鬼子们,他们借外商做晃子,利用当地的优惠政策,通过少交或偷逃国家税费规费或低价购买国有集体资产或“玩空道”等手段,获得了高额利润或成就了宏基伟业,顺利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欢乐英雄第四才是少数真正的外商们。他们不远千里万里来到K 市投资办企业,在帮助我们开发资源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发展,这是无可非义的,我们应当感谢他们、鼓励他们。

  道了赢家再来数输家。在后者中首推那些为数众多的弱势单位即所谓的“清水衙门”的干部职工。单位上有限的一点钱都用到搞招商引资考察和接待外商了,干部职工的福利少了、没了,有的甚至连工资内的一些基本待遇都没有了。还有百分之几十的工资被扣在财政局,年底招商引资任务完不成,这些工资就泡汤了。我们这里的干职工工资本来就非常低,每月就那么六七百元,还要被扣去防洪基金、医疗保险、各种摊派等,再扣百分之几十还能剩下多少?人们最担心的还是到了年底各单位任务完成了,可领导换了或者财政的钱花光了领导找个理由没准那百分之几十的工资就没有了!

  其次要属那些诚实的本地个私企业主。他们没有打外商的旗号,因此也就享受不到一些外商的优惠政策。尤其是有些行业为外商垄断,使本地投资者就无法插脚。这样公平原则受到了践踏,诚实从业受到打击,必然挫伤本地投资者的投资积极性,使本地民间资金难于启动或流向外地。如此我们收之桑揄、却失之东隅,这样招商引资所为何来?

  其三是房屋消费者,以前是多家房地产投资者竞争开发,房价相对比较低,而且地段也可以选择,现在由外商独家开发,怕是“K 市就这包盐”,宰你没商量。

  招商引资在某种程度已经变成为一些领导追求奢华、谋取私利的机遇;变成为一些腐败现象滋生的沃土;变成为财政减负和克扣干部职工福利的手段。你说这样的政策能够得到占绝大多数的中下层干部职工和普通老百姓的拥护吗?

  第八幕:荒了自家的“责任田”

  为政之道,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作为一个地方的政府,首要的职责或者说是第一要务是关注人民的安危冷暖,满足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在这个基础之上再去谋求改革和发展事宜。当然这两者的关系不是割裂的而是相互依存的辨证关系。然而现在的情况却有些本末倒置了,首要的问题成了次要的问题、不要的问题或者说可以忽视的问题。发展中之一的问题(招商引资)成了首要的问题、全部的问题。于是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被忽视了,当年中央布置的各项任务也多是采取以会议落实会议的方式,被动应付,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工作安排。农村中大量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和正在发生新问题少有人去做认真的搞调查研究,更少有人去主动帮助解决,结果是不少地方矛盾纠纷不断、干群关系紧张、农民生产积极性受挫、农村生产力长期得不到发展。有的地方农民越级上访频频甚至酿成重大的群体性事件。有的农民因为当地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法制环境太恶劣,在当地无法生存下去,被迫举家盲目迁徙到外地谋生(这实际上就是一种流亡)。

  于是乡村干部、乡村教师工资长期拖欠成为一种常态(教师工资去年在上面强令之下基本得到解决)。是乡镇财政紧张吗?是原因之一,但不是全部。其主要原因有三:一是上面领导不重视。上面领导只知道动用行政权力层层向下面压任务,县里只知道抓住书记、乡镇长两个人,而全然不去理会其他干职工是否也要吃饭;二是“新官不理旧事”。乡镇一般是平时弄到的钱大都交到县里完成任务,完成任务后财政返还的钱基本都是用来发教师工资,只有到了年底才想些办法把干职工的工资发了。现在三年换届,新班子到任时间一般都是在当年的十、十一月。新班子上任,以前欠发的乡干职工工资一概不管。有些心地善良一点的领导在财力宽裕的情况下还多少会给几百块给你过个年,否则的话一个子也不给。如此乡镇干职工成了换届最大的牺牲品;三是乡镇非正常开支太大。主要是用于吃喝招待、请客送礼、小车使用等方面的开支太多,一些小一点的乡镇这方面的开支超过了乡镇干职工工资的总和。五六年前,乡镇财务管理方面多少还有个谱或者说是有个底线,就是无论如何干职工的工资不能少。可近些年来情况变了,乡干职工的工资不再是第一位的开支,其重要性已退居第二位、第三位甚至第四位了,等拖到换届年,一些乡镇主要领导自个而捞得差不多了,便拍屁股走人,换一个地方,继续圆他的升官发财梦,哪管得了原来为他卖命的弟兄们爷死娘嫁人(当然在现在条件下要当然一个乡党委书记、乡长也很难,但和乡里其他副职及一般干部比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这也是当下乡镇党委书记和乡镇长职位持续“跑火”、竞争异常激烈一个重要原因)。乡镇干职工由于其特殊的身份不可能象农民那通过上访等途径要回自己的工资,因此,上面领导不管,他们就只有“打掉门牙往肚里吞了”。现如今农民在外打工权益受侵害都可以通过劳动监察部门和法院获得救济,而乡镇干职工工资被拖欠却连询问的地方都找不到,这公平吗?因此,呼吁能够给予乡镇干职工以“农民工待遇”。

  于是市容市貌没人管了。县城主要街道随处可见拉圾满地,在离街中心稍远一点的角落更是拉圾成堆、臭气薰天,尤其让人无法忍受的是那闹市区里一个个肮脏不堪的厕所。除了一些营业场所,如农贸市场、车站等有几个收费公厕外,在县城几乎找不到一个象点样的公共厕所。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其中一个最肮脏厕所中就坐落在县城建环保局的旁边(随便提一下该局一年的吃喝费不会少于二十万元)。定人无法想象的是那些领导机关与那些肮脏不堪的厕所近在咫尺,领导们怎么能视而不见?还有前些年夏天县城主要街道还有一辆破水车隔三差五洒点水,今夏高温异常,街面温度高达五十多度,人们多希望有洒水车洒点水降点温啊,但是没有。是没钱修水车吗?说不过去,那原因只有一个,就是领导们一天二十四个小时大部分都是在有空调的环境(办公室和小车内)中度过的。在此我想起了新加坡环境部长说过的一句话:一个厕所肮脏不堪的国家是没有未来可言的。此乃一语中的!

  于是在吸引外商、改善投资环境的旗号下,各种娱乐、色情、赌博场所如雨后春笋般拨地而起,一个小小山县城的“开放”程度竞胜沿海发达地区。县里的招待所改成涉外接待单位、原来赌场变成外商俱乐部,麻将骨牌变成了老虎机……。每当夜幕降临各个娱乐城、休闲屋门前小车就排成了长蛇阵,从小车的牌号和特殊标志人们可以看出当地政要、执法部门的车辆不在少数……。赌博城里更是人丁兴旺,穿皮鞋的、穿草鞋的一个个瞪着血红的眼球,注视着滚动着的“骰子”……。还有那遍布街区的虚掩着门、里面透着昏暗的红灯、门口不时有露胸坦背的小姐晃动身影的美容美发厅……。从庭院深处歌舞厅发出鬼哭狼嚎、从灯火通明的赌场发出的喧叫声交织在一起,不时划破山城宁静的夜空,向人们诠释着这里正在发生的一切……。

  这其中有多少外商?人们不得而知,但县里各单位上面来人、各方来宾晚饭后进歌舞厅、休闲屋成了固定的节目;社会上三教九流更是色情场所和赌博场所的常客。真正的外商对这些东西并非都是情有独钟,其中不少对此还是深恶痛绝!

  如果说进歌舞厅、休闲屋还主要是一些特殊群体,涉及的人还有限,糟蹋的要么是共产党的钱,要么是个私老板的钱,或许还可美其名为有“协调”关系、“联络”感情的作用的话,那么赌博之风就是贻害无穷、有百害而无一利。赌博之风影响之大、参赌人数之多、危害之深罄竹难书。如果有人问R 县什么生意最赚钱,什么地方人气最旺,回答是博彩业和赌场。一本万利的博彩业驱使社会上各色人物对之趋之若鹜。四万人口的小县城有多少家赌场、多少种赌法?大的、输赢上万、几十万元的赌博场由当地重量级人物控制;中的、输赢几千到几万的赌博场由一些社会上有一定地位和影响的人所开;小的、输赢几十几百几千的赌博场,只要有一点关系就可以开,大街小巷遍地都是。赌博方法有“开牌球”(三六眼)、老虎机、赌球、麻将、朴克牌等五花八门。一些赌场为招览赌客采取提供免费餐、发惠卷的方式,吸引了大批男女老少去参赌。许多农民从老远的乡下赶到县城赌博,有的工人把刚买断工龄的钱拿来赌,有的商人把准备打货的钱拿来赌,有的农民把刚卖稻谷得的一点钱也送进了赌场。去年春节期间一乡下农民赌博输了钱回家和老婆吵嘴,结果喝农药自尽了。县城如此乡下也一样,在乡所在地成群成群的人没日没夜地在一起赌博,而且长年如此。结果是荒了农田、疏了生意、害了家庭。要问这些林林总总赌场何能在光天化日之下、在公安眼面前开设?一言蔽之,只要交了保护费就一切OK(当然收据上只能写罚款),私下的猫腻瓜葛就更朴朔迷离了。因此,公安成了赌博之风蔓延最大的赢家(色情业亦如此)。在我们这贫困山区,许多人还非常贫穷,一些人还没有解决温饱,发展经济的资金严重不足,现在把有限的一点钱不是用来发展生产而是用来赌博,寄希望于发不义之财、一夜暴富,如此这般这个县的经济能发展吗?这是一个健康的社会的表现吗?是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一脉相承吗?这一社会的毒瘤如果不尽早割除如何了得!

  于是,现在各级领导主要领导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接待外商上,一天到晚围着外商转,有的从头到尾细枝末节都去管。窃以为,此乃“买椟还珠”、“高炮打蚊子”。试想靠着领导的亲历亲为、靠着领导的阴庇、“开小灶”能引来多少企业?再说领导走了以后怎么办呢?其实,市场才是最大的力量。只要我们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又有资源优势,何愁引不来外资呢?就是一介“匹夫”也可以把在外当老板的亲友介绍回来办厂,何劳地方“诸候”们屡屡为一个小老板而亲驾出征呢?然而要为一艘“巨轮”(县或市或省)掌舵就绝非“匹夫”所能为之的事了。

  于是,领导干部下企业到农村,和工人农民打成一片,与他们同吃、同住、同工作的场景已是恍如隔世了。那一套领导方式早已为现代领导们所不齿,更遑论继承和发扬了。现在领导是什么标签呢?点击某些领导工作生活中的关键词或许能够勾勒出几分他们的画象:名牌服装、香车美女、宾馆酒楼、上级领导、总裁老板、学习考察、开会视察、黄段精品……。

  于是各个领域的规章制度、各个职能部门正常工作、各个方面的改革举措、上届班子兴县工程……统统被打入了“冷宫”。

  招商引资大跃进产生的土壤是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是计划经济管理模式的延续,是好大喜功、急躁冒进思想作崇。好在天地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好在改革开政策好,好在山区百姓淳朴忠良,青壮出门去,惟余妇与姑,对于那些老弱妇孺来说只要有几亩田种,能够苟且偷生,就出不了什么大事。所以领导们尽管折腾,太平官可照当,仕途可照样飞黄腾达!

  发展一个地方的经济是包括人文精神在内的浩大社会系统工程。我们当然不能丢掉招引资这个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只是我们应当摈弃计划经济时代大轰大嗡甚至是不惜采用大跃进那套急躁冒进的做法,代之以建立一套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招商引资机制,使招商引资工作走上一条持续健康的发展道路。要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窃以为必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首先,必须有一个高效率的、服务型的政府。所谓高效率就是公正、透明、快捷、有序。公正是核心,就是有一个让所有人公平竞争的游戏规则,就是对人对事一视同仁,就是一碗水端平,就是没有厚此薄彼,就是没有留后门;透明就是公开办事程序,就是阳光下的“作业”,就是没有暗箱操作,就是没有“玄机变数”;快捷就是减少各种审查批准的时间和环节,就是没有拖拉扯皮;有序就是保证公平自由竞争的秩序,就是政策与政策、部门与部门之间相互衔接、步调一致,就是没有政策撞车和“中梗阻”现象。所谓服务型就是转变政府职能,变官本位为民本位,变民为官服务为官为民服务,变民围着官转为官围着民转,变“管”企业为服务企业。政府当然要对市场进行监管,但这种管理是开放式的,政府只在税收、质量标准、法定最低工资、反垄断等方面订框框,其他的事就交给市场,让市场“看不见的手”去操纵,去优胜劣汰。要做到这些首先就是要下放权力,让权力归位,还权于民、还权于市场。现在我们的一些领导嘴口讲要转变政府职能,但心里却恋着权柄不放,有的不仅不放权还要更进一步地集权。会抓权、善用权者谓之为有本事、谓之为吃香,有权就有钱,有权就有人烧香拜佛。于是投资一个项目、办一个企业非得托关系、找门路甚至请客送礼,非得过五关斩六将才能通行。有的地方一个小作坊式的企业(如办个锯板厂)也要找县主要领导签字方能过关;于是企业老板们有了问题不是找市场、找职能部门而是找市长,靠市长的条子、电话来解决问题。其次是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即按“小政府大社会”格局来合理设置政府机构,确定各部门的职能。其三是有一套严格的公职人员行为规范和办事纪律。可以这样认为,什么时候那些“衙门”、那些“规矩”不再让人望而却步、望而生畏,中西部才真的有希望了。

  二、遵循招商引资的一般规律。资本的本质是生利,那里有利它就往哪钻。因此,一个地方的招商引资的潜力有多大、前景如何首先是看这个地方的资源禀赋如何,然后根据资源禀赋的特点做出规划,有的放矢地去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其次是要创造优良的投资环境,如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保护外商人身和财产的安全;如规范管理好市场,打击各种欺行霸市、强买强卖的、敲榨勒索的不法行为,确保在一个县内货畅其流;如帮助外商协调处理好在征地、用水、用电等方面的问题。其三是把招商引资引向纵深领域,即引向林业和农业。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在内陆山区要上很多的工业项目是不现实的,尤其是上那些“两头在外”的工业企业更是难上加难。然而我们的农业尤其是林业资源非常丰富,如山地面积占整个土地面积的80%.因此,做农业林业方面的招商引资工作潜力巨大。要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就必须做大量的基础性、创造性的工作,要做好这些大量的、细致的工作就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非殚精竭虑、任劳任怨、夙兴夜寐不能完成,而且这些工作往往是默默无闻甚至是吃力不讨好的,远没有和外商在一起那么既潇洒、风光、有趣又能显现政绩,但它却是更有价值、更富挑战性的工作。

  三、给内外资、内外商以同等待遇。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同是内地客商人为划分高低贵贱没有理由。外资当然重要,但内资也不见得逊色一筹,甚至可以说比外资更重要,因为外商赚的钱更趋向流入境外,而内商赚的钱则更趋向变成当地不走的资本。其实我们不乏内资,我们的银行存款余额近十亿,与发达地区比可能只及零头,但只要其中的1/4、1/3能够在当地变成投资也是十分可观的。内资难以启动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难以找到合适的投资领域或一些领域的准入门坎过高。因此,消除一切防碍投资的种种壁垒,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开放一切投资领域并最大限度地降低准入门坎,是我们政府应当进行的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四、在招商引资中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一是招商引资项目应当以外商独资或与本地投资者合资方式为主,尽可能不要财政投入或政府财政为外商担保贷款,也不要强迫干部职工为企业集资。二是不要为了招商引资完成任务而饥不择食引进发达地区限制或禁止开办的污染企业和大量消耗当地资源的粗加工企业。三是对外商的优惠政策应当适当,不应当是无原则和无边际的。四是要警惕和防范一些假洋鬼子们玩空道骗术骗钱。对大量拖欠税费、水费、电费和员工工资的外商企业有关部门要加强监控、促其清欠。对外商与政府部门合作兴办的项目也要进行必须监督,对外商引进的设备要请有关专业人员进行必要的鉴定。

  下篇

  由K 市的招商引资大跃进想到了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中西部诸省可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历史上许多地方曾经物阜民丰,有的还是有名的江南鱼米之乡。革命战争年代中西部不少地方曾是中国革命的“摇篮”。然而在改革开放的“新长征”中中西部却被远远地摔在后面。中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却落后于自然资源相对匮乏的兄弟省市,可谓捧着“金饭碗”受穷。中西部人民思富、盼富,并且把这一希望寄托于各级党委和政府,尤其是省一级党委、政府,就象车箱之于火车头、群羊之于领头羊。可是盼啊、盼啊!各级班子换了一茬又一茬,中西部许多地方却山河依旧,面貌未改。中西部人民因此陷入了深深的自卑与自省之中。老区的帽子已“光环”不再,贫穷的现实却象一块巨石存压在每一个中西部穷省人民的心头。我们中西部数百万的干部们当汗颜啊!因为我们许多省的经济、财政在相当程度上是靠那些打工仔、打工妹背井离乡打工赚钱回来支撑的;我们的农民兄弟当惭愧啊,曾几何时江浙的手艺人背井离乡来我们这里打工,做我们不愿做的重活、累活,可现在他们大都成了或大或小的老板,现在是我们到他们手下去打工,真是二十年风水轮流转!

  这些年,中央为了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作出了“开发大西北”的战略举措,并先后调整了中西部省级领导班子。中西部诸省新任领导年富力强、勇于创新,新一届领导班子都提出了不同凡响的施政纲领,有的甚至可以说是超凡脱俗、振聋发聩!人们普遍对新一届的领导班子带领人民脱穷致富寄于厚望。这些年来中西部一些省份在新班子的带领下艰苦创业,奋力拚搏,成绩斐然,发展势头讯猛,然而有些省份却空有漂亮的口号,多年沉睡的大地依然如一只睡眼醒忪的狮子,看不出睡狮醒后雄风显露的迹象,听不到雄狮跃试吼叫的声音。人们的心不禁由热变冷、由希望变成失望、由赞叹变成一声声叹息……。

  有些省份表面上各项经济发展指标快速增长,各级领导为此欢欣鼓舞。但数字背后的东西有谁知道呢?比如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是依靠什么来支撑的呢?一部分是由于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投资增长而产生的税源,然而还有相当一部分仍然是在行政权力高压下对社会的一种筹资。就乡镇而言,其财税任务的相当一部分来源于:a.国家专项资金通过多种途径转弯末角流回到国库;b.乡村组卖房、卖山、卖地、卖企业垫税;c.乡村组以集体或个人名誉到银行贷款垫税;d.乡村组用自有收入或自己工资垫税;e.“空转”。实际上就是以干职工工资及其他支出抵任务;f.“买税”。就是国税转地税、甲地税转乙地税……等等,细说起来还有许多。说到底我们是在靠“取尽过去”(用祖宗的钱、用父辈们的钱)“透支未来”(用子孙的钱,现在借的钱由后辈去还)过日子,如此这般领导们还高兴得起来吗?还能心安理得吗?

  在一些地方,这些年来定基层干部群众切身感受的不是各项事业在日新月异、一日千里地向前发展;不是各级干部在励精图治、一心一意地干事业,而是我们的一些沉疴痼疾、一些消极腐败现象不仅没有得到有效的治愈和消除,反到在进一步地发展和蔓延,在不断地吞噬着我们机体建康的细胞,吞噬着我们得来不易的改革成果,吞噬着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心,吞噬着人民群众对本省发展前途的信心!

  在此例举几个人民群众反应强烈的现象:

  一、奢侈风、贪污风盛行

  井冈精神是我们的立国之本,也是中央领导一贯倡导继承和发扬的优良传统,但这些年我们的一些领导早把这一精神忘得一干二净。就是刚入学的孩童也知道井冈精神意味着什么,“红米饭、南瓜汤……。”那么现在我们的一些领导每天的衣食住行玩是什么?工作作风是什么?精神状态是什么?现如今一个领导干部一年要花掉人民多少汗滴钱啊!面对先烈,我们不少领导干部还有何颜面奢谈井冈精神?他们所做所为那里还有一点井冈精神的气息?更遑论一脉相承、发扬光大。他们有的只是与井冈精神同床异梦、背道而驶;只是对井冈精神的沾污和亵渎。这些年在一些地方继承发扬的不是艰苦奋斗、不畏牺牲、一心为公……的井冈精神而是骄奢淫逸、等级特权、“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买官卖官……的封建糟泊!主

  侈奢风、贪污风早已普遍化、公开化是人所共知的,现在可以说已经发展到了明火执仗的地步。对于有些掌权者来说拿人民的钱犹如逛免费超市、犹如囊中探物,可以随心所欲、轻而易举。拿国家的钱、拿单位上的钱如同拿自已家里的钱,拿得心安理得,拿得理直气壮。在一个地方、一个单位中下层干部和普通群众明明知道头头们在不断地把国家的钱、单位上的钱往自己腰包里放,不断地接受各方面的贿赂,有的甚至知道他具体用什么手法弄钱、弄到了多少钱,但就是拿他没办法。

  在侈奢风、贪污风当中最为广泛、最为公开、最为人民群众切齿痛恨、危害最大(其危害性是其他腐败个案的百倍、千倍)的莫过于公款吃喝、小车使用的“黑洞”之大之黑。

  吃请频频如家宴,车轮滚滚当私车。吃喝、用车是现在为官者最基本的待遇,是为官者地位身份的象征,是为官者权力大小的标签,是封建特权的延续,是当代官吏成文的和不成文的特权。不吃白不吃,不坐白不坐、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哪管得了缀学农家子女的哀怨目光,哪管得了病榻上无钱农民的声声呻吟,哪管得了乡干们一年两年拿不到工资,哪管得了香车下面泥泞的道路和毫宅旁边肮脏厕所发出的阵阵臭气,哪管得了每每从宾馆酒楼走出时从周围老百姓眼中扫射过来的、带着仇恨和篾视的火焰……。于是吃喝费、小车费成了一个政府、一个单位压倒一切的首要开支,有钱要吃要坐,没钱砸锅卖铁钱、银行贷款、挪用专款也要吃要坐,什么救命钱、什么“高压钱”统统见鬼去吧!

  然而人们所能看到的或者说是阳光下的吃喝用车,还只是“冰山一角”,在海平面以下还隐藏有巨大的冰体——这就是在“两费”掩盖下大量的各种违法违纪开支,“两费”成了盛容这些东西的一个“大筐”。

  这个“筐”是巨大的——这里什么东西都可以放:请客送礼、公款私分、游山玩水、跳舞按摩……,一切肮脏的交易、一切见不得阳光的东西,统统可以放入其中。君不见一个十来个人的单位,一年到头没看到做多少业务工作,可一年的招待费、小车费六七万,高的达十来万、二十来万。那些要害部门如城建、土管、林业、财政等一年的招待费、小车费更是不得了,至少都在二、三十万元。有许多单位一年的招待费、小车费超过了单位干职工工资的总额。一个单位的头头找个理由到外面周游一圈回来,就可以堂而皇之地拿出一大叠几千上万元的各种餐费、食品等发票来报帐,就是不出去也照样可以办事为由(事实上他不需要任何理由)隔三差五自己或叫司机拿来数额可观的餐费、食品等各种发票来报销。粮食系统下面一个几个人的粮站一年的招待费竟高达二十多万元(好几年前),一个不足千人的山旮旯村委会三年的招待费也是十七万元,甚至有一些村小组一年的吃喝费也要一万两万三万元,一个不大的电站一年的吃喝费竟要三十七万!我们一个二十多万人口的山区小县,一年吃喝、用车要花掉多少钱?按保守的估算也应在一千万元左右。那么我们全年的财政总收入是多少呢?才五千来万元。

  这个“筐”是安全的——从某个角度来说,守卫在它周围的是我们党的纪律检查部门、是国家的司法部门,它们实质上成了一群群饕餮们的坚强后盾,或者说在一定程度上是它们造就“两费”的肆虐泛滥和居高不下。因为从某个角度来看,我们现行的政策法律有的表面看起来是反腐败的利器,而实际上却是腐败分子的保护伞。你可看见过哪个单位的招待费、小车费高了而受到处分吗?一个单位可能因为某方面几千元钱的违规开支而受到查处,而其几万、几十万、乃至上百万的“两费”开支却无人问津。这就是说违法违纪开支不要紧,只要你用“两费”把它包装好,而且尽可能包装得天衣无缝,那就尽可以高枕无忧了。或者说在“两费”掩盖下腐败行为安全系数极高、风险系数极低甚至可以说是“零风险”。

  这个“筐”是美妙的——大凡在单位里尤其是在党政部门呆上几年的人,一般都能很快悟出这个“筐”的微妙用途,都曾或多或少从中得到过什么,而且都能对它的功用加以继承和发展。而对那些执掌一个政府、一个单位财务大权的把手们更是深谙这个“筐”的巨大功用,更是对它亲近无比,其爱之亲之之情甚于父母。实际上它就是他们的再生“父母”——通过它辅就了一条条到达权力顶峰的阳光大道;通过它实现了荣华富贵、光宗耀祖的世代梦想……。他们的内心好不高兴、好不感激啊:我们的党和国家真是太好了,竞然想得如些周到、为我创造一个如此宽松的浑水摸鱼的条件,当然在夜深人静时,偶尔也会在内心深处因为自己的所做所为必竞有背于天理良心而萌生一种罪恶感,每当此时他又会迁恕于党和国家:怎么能如此放纵下面?真是世道当败啊!然而,第二天一觉醒来却依然义无反顾地赴向那滚滚红尘……。

  这个“筐”还在膨胀着——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消费水平的提高和党、国家对面上反腐败力度的减弱(表面上是在加强,实则是制度缺失、纪律松驰)以及人民群众对腐败现象承受力的增大(实乃是无奈,由无奈而麻木,由麻木而良知泯灭,由良知泯灭而任其泛滥),许多掌权者的贪欲越来越强,胆子越来越大。他要吃要坐要贪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把“两费”这个筐做大做强。如逢年过节给有关领导送红包的习惯越来越成为“铁规距”了,而且红包越包越大、越送越勤、越送越隐蔽、越来越成为单位领导实现个人目的的手段。多年前,给有关领导送红包,一般还会在班子会上通个气,现在没有了,现在给有关领导送红包就是单位一把手一个人(乡镇一般是两人),既不要给任何人打招呼,也不要办任何手续,最后悄悄拿几千几万元的餐费票或汽油票、修理费票到出纳处报帐完事。

  “两费”问题是个试金石。基层干部、普通老百姓最直接的感受就是从身边各级领导干部的吃喝用车、从“两费”数值额及其消长来看党和国家是真反腐败还是假反腐败,是真讲“三讲”、“三个代表”、“两个务必”还是假讲“三讲”、“三个代表”、“两个务必”,而不是看领导在大会上的报告多么精彩、多么动人。

  提起公款吃喝风,不由得使我想起一件难忘的事。那是在一九九三年五、六月间,记得是中央“两办”第三次为制止公款吃喝风专门下文要求立即刹住此歪风。中央文件一下,下面闻风而动,我县马上在县电影院召开了大型动员大会,传达中央精神。当时县委书记在会上感慨地说:“如果我们共产党人再管不住自己的嘴、再刹不住公款吃喝风,那真是不可救药了……。”当时要求很严,所有措施必须立即执行,当天中午不少单位已经安排了的饭局都必须无条件撒了。对在外出差的工作人员要求电话通知,以免他们在外吃喝犯错误。然而,这次中央制止吃喝风文件起作用的时间最短,仅一个月吃喝风就回潮了,从此往后中央再也没有采取类似这样非常严厉的措施制止公款吃喝歪风。从那时起到现在刚好十年了,十年来我们就是这样一路吃过来的,吃光了山、吃完了地,吃掉了党心、吃掉了民心,吃得田里不长苗、吃得工厂不冒烟,吃得干部没工资、吃得乡政府要破产……。这期间每年中央也曾三番五次、三令五申要求禁止公款大吃大喝,但从来就没有发生过一丝一毫的作用。

  最近中纪委因为胡锦涛总书记在一位人大代表关于吃喝风议案上的批示和一位记者关于西部一些省份吃喝风盛行的报道而专门下发了关于坚决刹住大吃大喝歪风的文件。各级纪检部门也将该文发一一至各单位。但在我看来这次中纪委的文件同以往若干次类似文件一样,如泥牛入海,悄无声息,不会有任何的效果。在多年以前类似的文件或许如一潭湖水中投入了一块小石头,尚能激起一点点波纹,然而现在连一丝丝的波纹都看不见了,人们对它根本不屑一顾。因为“狼来了”叫唤的次数太多了,可“狼”一次也没有来;因为文件中允许有“正常的”招待,就但吃无防,谁会弱智找不到正常招待的理由?无怪乎早就有人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果不改革或者取消“两费”就永远反不了腐败,反不了腐败就要亡党亡国!(换句话说,在当前改革或者取消“两费”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切断腐败现象产生的“合法”经济来源,从而迅速有效地遏制大量的、公开性质的腐败现象蔓延的势头,甚至可以说是“一招治腐”,当然“两费”改革无异于领导干部革自己的命,因此,很难启动。但是为了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我们必须拿出“挥泪斩马谡”的勇气和决心,来向这一弊端丛生的制度宣战。倘若如此定是功高盖世)。

  这些年来,在基层干部和普通群众心里有一种感觉越来越浓,浓到使人窒息、使人震恕,那就是我们党和政府的某些方面越来越不可理瑜了,越来越没了规距与方圆了。在过去没有现在这么多的政策法律,但各方面做事都还有个谱、有个规矩、有一些准则。这个谱、规矩、准则就是有一个包含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或者说是包含有最基本的正义、情理要素的“潜规矩”(其内含包括党和国家政策的原则、精神以及人之常情、常理)。现在这些“潜规矩”少了甚至没有了,剩下的只有个人世界、个人意志、个人利益,扩大一点就是小集团的利益。我就代表党、我代表法、我就是理,什么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三个代表思想”、群众利益无小事、公平正义原则、党和国家的政策统统抛在脑后。于是一边干部教师没工资、单位电话开不了、环境卫生没人搞,一边却穷吃猛喝、小车频换、人员广进……;于是百姓们权益被侵呼天唤地没人应、越级上访被视为洪水猛兽……。这些种种有悖常理、常态现象现在却变成了“非常正常的”东西,领导们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心安理得,一心一意当他的太平官、圆他的升官发财,老百姓也认命了,忍气吞声,忍辱负重、甘当顺民、愚民。看起来现在我们党和国家在各方面都制订了完备的政策法律,似乎是天衣无缝,但这些政策法律从精神到形式都很少得到真正的贯彻和落实,相反在很多情况下却异化成为一些单位和个人欺压百姓、谋取利益的锐利工具。我们种下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这就是时下看起来制度越来越“健全”、法律越来越多、而社会问题却越来越严重的重要原因,也就是人们所说的“过去是没法有法,现在是有法没法”。

  现在在相当多地方和单位,几乎所有的财务经济制度、民主集中制制度、干部管理制度、廉政制度在相当程度上几乎全部形同虚设。许多地方和单位实际上成了单位一把手的家天下,一些体现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各种会议要么流于形式要么干脆不要。单位包括副职在内的干部职工莫说参与权,许多连知情权都没有。单位财务大权更是死死掌握在一把手手中,一个单位除一把手外没有谁清楚单位一年有多少收入,更不知道这些钱用到哪去了。要说知道一点实情的只有两个人,一个出纳,另一个是司机(个中缘由不说自明,不是早有人说单位司机是一把手最亲近的人之一吗?)。有的单位一把手公然把自己开的加油站、宾馆酒楼作为本单位用油和接待的定点单位。现在机关单位不存在财务公开、更不存在接受任何人的监督(偶尔的审计也只是走形式,要么就是“见者有份”分杯羹完事)。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我们三令五申要下面村一级搞财务公开,可我们自己却不要财务公开,却可以游离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外?这不是马列主义口朝外吗?不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吗?你吃大鱼,人家吃虾米就不行吗?

  现如今在官场弥漫着的是江湖义气,那些在官场上得宠的人、玩得转的人、跑火的人都是些和级领导们称兄道弟的人,他们之间维系的是“道”上规矩,是投之于桃报之于李,有酒大家喝,有难大家当。君不见每到换届年(现在已不限于换届年了,一年当中都要调整、提拨好几回干部)干部大调整,就进入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就进入了兵荒马乱的岁月。在温情的面纱(党的干部选拔政策)之下是兵戎相见、厮杀博击的场景:争位子、保位子、抢位子、找背山、拉关系、递银子……。看不见的厮杀、看不见的博弈、看不见的较量、看不见的流血、看不见的“生死牌”……。这样的较量往往要历经数个回合,要持续到宣布人事结果大会的前几分钟,直到宣布结束才算尘埃落定。至于干部回避制度、轮岗制度等“小节”更是不在拘束的范围。现在有几个单位没有“近亲鳘殖”?有几个肥缺岗位看见有人“换岗”?以前还象征性地拿几个次要部门的职位出来公开选拨,现在连这种象征性的公选都没有了。在录用公务员方面,只要你关系硬,不管什么身份、什么素质,想进什么单位就能进什么单位,而那些农家子弟一没关系二没钱就别去做进“衙门”的梦了。我们不能明白,按说一个单位的岗位是个天大的问题,怎么就成了单位一把手荷包里的东西,想送给谁就给谁,想卖多少钱就卖多少钱?恕我直言这是对社会公平原则的践踏,是社会公平原则的倒退,是对平民子弟参与社会管理权利的剥夺,是腐败现象滋生的最重要的制度性原因之一。这样的干部管理体制谁还有心思一心一意去做工作?书记省长市长县长的漂亮报告谁还听得进去?

  现在有一种颠倒价值的取向,那就是坏人不是坏人反是好人,好人不是好人反是坏人。贪污腐败者不是坏人,因为人人都贪,谁贪的越多又不出事,谁就是有本事的人,谁就是英雄,人们就羡慕你、崇拜你、以你为榜样;暴露出来的腐败分子不是坏人,是他运气不佳,关系没有摆平,算他倒霉。清正廉洁者不是好人,你不贪就是不正常、是傻瓜蛋一个、是没用的人、办不了大事、成不了气候,人们对你不屑一顾,瞧不起你、鄙视你;与腐败现象、腐败分子作斗争的人不是好人。谁这样做了谁就从此抬不起越头、谁就成了过街老鼠。人们把你视为“梗屎棍”(意为捣蛋分子),组织上反感你,单位领导不要你,同事们讨厌你(因为拨出萝卜带出泥,过年发的一点点钱被缴了)。价值取向的颠倒导致正气与邪气的反向、真理与谬误的错位!

  站在旁观者的全局立场看,贪污腐化是可耻的,从贪污腐化者本人的局部立场看来,就会是一种荣耀、一种成功、一种光荣的任务、一种能力的表现。牧阳先生讲:“人们已经不需要三个洞穴(狡兔三窟)来掩盖自己,他们中的一些人开始名目张胆地张扬自己的狡诈、无限光荣地炫耀自己的无耻、津津乐道地品味自己的卑鄙。”

  二、教条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盛行

  教条主义概括地讲就唯上、唯书不唯实。教条主义做法貌似正确,但危害极大。教条主义在我省可谓大行其道,于其表现之一是在众多的领域人为筑起一道道藩篱,这也不能干那也不可为。如R 县以贯彻《种子管理条例》为由对农民自发或为大公司繁育种子进行了长达十五、六年的全面封杀,使一个好端端的朝阳产业被整得只剩下一口气。又如每次清理整顿都成了对个私企业或者经营户的一次或大或小扼杀。十多年来,每当上头下文括起清理整顿之风就或多或少有一些粮食等农副产品经营者要遭遇公、检、法、司、工商还有行业主管部门全方位的剿杀,他们被冠之于种种莫须有的罪名,轻者勒去为数不菲的钱物,重者被赶出该行业甚至打入牢狱。再如上面讲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市化,下面也跟着鹦鹉学舌,其实这些东西作为中央的大政方针和学者们的倡议是不错的,但到了基层原封不动地搬来就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因为这些概念化的东西对于基层干部和群众没有任何可实际操作的抓手。

  官僚主义在我省同样有“丰富多彩”表现。一是不顾实际下达高指标。高指标现象广泛存在于各个领域。二是不顾客观规律,主观臆断做决策。三是干部脱离群众。如今领导下基层,就如同拍戏,一切都是经过精心包装和准备,大一点的领导下来还要“戒严”:影响市容的乞丐、摊贩、“拐的”要提前赶走;上访“专业户”和有集体找来视察的领导反映问题苗头的群众要密切监控或进行安抚;领导要找的谈话对象要临时培训……。如此实行全方位的“隔离”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粉饰太平,营造一种国泰民安、歌舞升平的景象,并以此体现当地领导的政绩。四是当官做老爷。有的领导不靠学识靠霸道,不靠水平靠酒平,我行我素掌大权。五是衙门作风。就是“阎王爷开店,小鬼不敢上门”。六是不关心群众疾苦。现在的领导和普通老百姓仿佛生活在两个不同的世界里。领导们对普通群众的困难不甚了解,更谈不上有切身的体会。再说了,现在也不兴关心群众生活这一套,你有困难、没饭吃是你没本事,这是你的命,不想办法从你头上刮一点、抠一点就是谢天谢地了。七是闲门办事。就是政务不公开、不透明。一个小县的县级领导机关和县级领导干部(县以上就更不用说了),对于包括中下层干部在内的普通百姓来说犹如过去的皇宫和皇帝神秘得不得了。就是同在一个机关大院工作的机关干部几个月、半年也难得见上领导们一面,有时看见他们了也如看“无声电影”:看着里面的人忙来忙去,却不知他们所为何来。如此对中下层干部和老百姓来说连知情权都没有,哪里还不够谈得上参与权、监督权?

  形式主义更是“花样”繁多。一是各种的检查。政府有多少项工作就有多少项检查,或者说政府设了多少座“庙”就要制造多少种检查。可以说现在的检查绝大多数都流于形式,检查和被检变成了工作目的和出发点;检查和被检查代替了本部门和本项工作;检查和被检查有时是为了应付了事,有时是为了表现政绩、达成一定的政治经济目的;检查和被检查成为了远远重要于实际工作的最重要的工作;检查成了吃一点拿一点是同一语……。好在上头“通情达理”,检查都会提前通知你,让你有足够的时间做好准备,乡里检查村组联手,县里检查乡村联手,市里检查县乡联手……,以此类推。

  二是各种典型、经验。在中西部省份历来缺乏敢为人先的创新传统和气魄,我们要么跟在别人的后面走,亦步亦趋,依葫芦画瓢,“敲破本鱼也悟不到西天真经”,结果是东施效颦;要么就是树造一些莫须有的典型和经验,自欺欺人、害自害人。

  三是虚报浮夸。有人说现在的浮夸甚于五八年大跃进。这点本人不敢苟同,但关于下面各方面情况的官方统计数字都不同程度渗入了水分,含水量高的达到了100——1000%。有水分是绝对的,没有水分是不可能的。就是一些非常重要的数字,如财政收入、计划生育、人口普查、自然灾害等都充满了水分。

  四是文山会海。精减文件会议,喊了多年,但收效甚微。以下文开会代替工作、代替其所承担的责任的文牍主义盛行于当今。一些部门只管下文而不管文件内容是否切合实际,也不管文件落实的实际效果;一些部门除了下文、开会、检查似乎再无别的工作可做。结果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空对空,问题依然在那里没有得到解决。

  五是“工程”、“计划”、“基地”和“点”与“线”。相当一部分领导出于浮躁的心态,热衷于轰动效益。每换一届总要提出若干个所谓的“工程”、“计划”、“基地”。另一个所谓的领导艺术就是就是抓“点”,说是以“点”带“面”,实际上是以“点”代“面”、以“点”盖“面”。这些点以其说是“示范点”,不如说是“官赏点”、“政绩点”。而且这些“点”无例外都要求安排在马路沿线,何故?方便“官赏”也!

  六是培训与考试。培训与考试本是提高各类公职人员素质的一种重要手段,但在实践中同样流于形式,同样变成主办单位的创收手段,同样变成了没有多少实际内容的“空壳”。每个干部一年一般都培训一到两次,每次培训考试时间大概是三到五天,每次收费100——300元。大凡中央推出什么重大举措,下面必然要来一番培训考试,以显示其重视。并且所有这类培训班都是非参加不可的(不参加者,一旦上纲上线谁吃得消?),人不来可以,但培训考试费是万万少不得的。那么作为各级党政组织的一项重要工作,培训考试取得了什么效果呢?怕是从来没有人去考究这个问题。依本人二十多年参加无数培训考试体会来看,“受益非浅”的感觉几乎没有。究其原因是多少年来一成不变培训考试的方式——不是领导讲一番大道理就是党校教员照本宣科念书,考试无一例外都是开卷抄书。在信息化时代,各种信息尤其是政治方面的信息随处可看、可见,再说了现在党政干部有几个不是大、中专毕业生?因此人们怎么会对这样的培训考试感兴趣呢?。这类培训的到课率是非常低的,平均到课率不会超过50%,经常是偌大的教室只有三四个、十来个人在听课(在县乡一级、省市不得而知)。下面的同志则把培训当成一次进城购物、办事、娱乐的机会。如这几年的公务员更新知识(类似的还有法律知识、党纪条规知识、综合治理等考试),按说这是一项非常重要和有意义的工作,然而在实际落实操作中却成为了“儿戏”。在中西部省份相当一部分干部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喝酒、打牌、闲聊、做家上,而少有人去看书学习和搞调查研究(这样做的确也没有用,并且十有八九要惹麻烦)。现在要全省统考了,依然是交几百元钱,领一套资料放到抽屉里睡觉,然后继续喝酒、打牌、做家务。待到全省统考的前一天,县人事局派人到市里弄来标准答案,并通过各种途径把答案传出去。考试当天,全县所有干部丢下手中的工作,一大清早从四面八方驱车赶赴县城指定考场,然后从打前哨的联络员手中领一份标准答案走进考场,接下来就是照着标准答案个字不漏地抄一遍。如此这般,省市县还要兴师动众,组织大批的巡视员、监考员到考场巡视监督,电视里还要播放省市县主要领导参加考试的镜头。全市公务员试卷答案高度一致,如同一张卷子的翻版,此乃新天方夜谭。这种荒唐之举怕是只有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才有,中国只有中西地区才有!

  七是“减法变加法”。机构改革本是一道“减法”,但却变成了一道永恒的“加法”。眼下正在进行的机构改革发轫于1999年朱基当选总理后在出席记者招待会回答记者提问时所作的承诺。五年多过去,国务院也易主了,然而这项改革在我省却依然是“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在人们焦着的等待中,机构和人员不是在一次次地精减而是一次次的增加。单位行政领导职数按机构改革要求一正配两副或三副,可单位党组织又设了书记、副书记、纪检组长、专职委员,还有人武部长、工会主席,减了一个却加了三个、四个。我真是佩服领导们在这方面“变通”或者说打“磨边球”的非凡创造力,这是否也算我们的“国粹”?还有一方面领导干部退居二线的年龄越来越小(最近一次是正科52年,副科男54年、女56年),另一方面却提拔不少年龄并不小的干部。真的是要交椅轮流坐吗?R 县二十万出头的山区小县,直接间接吃财政饭的过万人,副科以上领导干部近七百人。可前段时间退了一批,提了一批,竟然还有相当多的单位领导职位出现空缺,正等待又提拔一批新人。有资料显示,我国官民比例:西汉1:7945,唐高宗1:3927,清康熙1:911,新中国成立初1:600,现在是1:28,我县是1:20,除去老人小孩,差不多是1:10人,再加上还有上划中央和省市固定税收,那就是七八个人来供养一个“官”。如此这般你叫我们脸朝黄土背天的农民和那做小本生意的个私业主如何承受得起如此官车、官费、官薪……“官涛汹涌”的冲击?

  八是升级达标。早在七八年以前中央就三令五申不得搞升级达标,但在实际工作中,各种升达标活动不仅没见减少,而且愈演愈烈的趋势。本来一定的硬件建设、一定的办公条件、一定的制度方法是做好某项工作必要条件和手段,然而,在官僚主义的工作作风之下这些条件和手段、这些死的东西却成了工作的目的,成了上面检查中最重要的东西,而实际的工作结果却似乎退居第二位、第三位。试问革命战争年代,如果都讲升级达标了非要等到洋枪洋炮了再去敌人打仗,那么我们能够取得胜利吗?于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是着眼于抓教育、抓基础、抓源头,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而是热衷于所谓的树典型、出新招、创经验;热衷于升机构、增编制、换小车。而且这些典型、经验、新招要一年换一套,年年有不同,去年的、前年的今年就不时兴了,就作废了。有了新的典型、经验、新招政法部门就有事可做了,于是参观学习、动员培训来了,于是各单位纷纷效仿,投入大量的资金,重新装办公室,县里统一制作一套各种。于是各种该做法宣传出来了。于是工作总结束有了新东西,领导工作得力社会治安形势大好。地方、单位各荣誉来了,奖牌捧回来了。但殊不知,所有问题仍然如故,只是掩盖在下面,没有暴露而已。类似这种还有许多,如计生、人武、共青团、党支部的升级达标等。

  教条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相互作用、互为因果是一根藤上结出的毒果子,是我们机体上的一颗毒瘤,是中西部欠发达省份向前发展的羁绊。为了“开发大西北”战略目标的实现,我们有必要对它们进行彻底清算,肃清其流毒,现在该是对它动“手术”的时候了!

  中西部地区太缺乏创新!尤其是制度的创新。中西部地区作为一个内陆传统农业区域,犹如一列从中世纪驶来的列车,吃力地行驶在二十一世纪铺就的现代化铁轨上。我们太需要对它进行“大修理”了,太需要为它更换“新部件”了。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各地制度创新的尝试风起云涌,创造了许多合符市场经济法则、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新型管理制度。如大范围推行公开选拨领导干部和考试录用公务员、改革财政予算管理实行收支直达等。邓小平同志早有精辟言论:改革可以解放生产力。经济学家指出:当前最大的风险是延缓必要的改革。因此中西部地区在制度创新方面时不我待、任重道远。

  为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把中西部地区的传统农业打造成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现代农业,就必须对现行的农业产业政策和农业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如要把最大的资源优势(山地)转化为最大的经济优势,就必须对现行的林业产业政策和林业管理体制进行重大的改革。如果我们不能正本清源还林产品普通商品的本来面目,不能取消林木采伐过程中四、五道审批手续和十多种总额甚至超过林农销售收入的税费项目,不能取消从产地到销地一路上一道道红白相间的检查杠,不能让从产地到销地无处不在、头戴大沿帽的各路森警和林业工作人员去休息,林业问题、生态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就永远解决不了,中西部地区的荒山只会增加不会减少(当然按官方统计数字我们的森林早就造到太平洋去了),国家花再多的钱也只能是石沉大海。退耕还林政策是国家出钱并用行政的手段“买”农民造林,农民自身并没有太大积极性,这不是市场经济的手段,不可能最终解决林业问题。和林业问题相类似的还有粮食等受政策限制生产经营的农业项目,这实际上就是挑战我们的政府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彻底的改革开放。

  又如农村税费改革。倍受国人和世界瞩目、事关社稷安危和九亿农民命运、倾注中央领导尤其是两任总理对农民无限深情和大量心血的农村税费改革同样问题不少。首先是在政策的制定上存在问题,在宏观层面没有触及问题根本或叫做内核即现行机制与体制,在技术层面对政策所涉及一些重要元素所包含的大量信息没有厘清和准确把握。如农田面积,政府认可的农田面积和农民实际拥有的农田面积不是一回事,原因是现在政府确认的农田面积大多还是源自于建国初期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对土地的丈量结果。自那以后,尤其是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政府各项与钱物有关的任务大都与农田面积或人口挂钩,为防止下面瞒报,政府总是死咬住老面积不放,除国家建设征用较大面积的农田外,村组建设、农民建房、自然灾害损毁等减少的农田面积,都是由各村组自行消化,政府一概不认帐。又如计税率、计税常产及与农民减负25%的指标关系,怕是没有人真正弄清它或是不敢正视它。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大都没有按实际产量和价格测算,有的干脆舍本求末,丢掉了计税率和常产这个带根本性的、至关重要的要素,而是简单用减负指标和转移支付数额层层套减以前的指标任务,到了村组有的依然是按过去的办法或按田亩或人田各半分摊到农户。其次是在税费改革政策的贯彻落实方面走了样。当然尽管农村税费改革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尽管农村税费改革还只是扬汤止沸之举而非釜底抽薪之策,但农民还是欢迎的,因为必竟有了中央转移支付而使农民负担或多或少减轻了一些。种种情况表明,中央运筹多年、财政倾力支持的农村税费改革最终可能简单化为中央拿钱给农民交税费、帮农民减负,而且是中央给了一百块,到农民头上只得了五十块。还有一种情况是不少地方农民负担在税费改革的当年就出现小幅反弹或者说税费改革的一些政策没有完全落实下去,到了今年农民负担已经出现了部分反弹的迹象,已经压下去的一些收费项目正在如妖魔般改头换面、愚蠢欲动,有的已经从幕后走到了前台。尤其是随着中央转移支付的减少,温总理担心的“黄宗羲定律”有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兑现,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看来解决“三农”问题是需要钱的但,但光钱解决不了“三农”问题,因此我们必须把农村税费改革进一步引向深入、引向对体制、制度的改革。

  在这里我还想对退耕还林政策说三道四:(1)在我国南部丘陵山区,地貌特征是:"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那么占土地面积80%山地情况如何呢?过去祖宗留下的郁郁葱葱山林怎奈几十年过度的、揭泽而渔式的采伐,早已不复存在。国家、集体投入巨额资金营造的人工林要么因只造不管没有成林,要么成了林的同样被砍的差不多了。那么多适宜造林的荒山资源浪费在那里不造林,现在却要毁良田造林,确实有些非夷所思。(2)、现在的农田都是农民祖祖辈辈开山填河造的田,并且经历几十、上百年世世代代精耕细作慢慢改良过来的。现在却要反其道而行之,将良田变回到几百年前的山林,看了定人痛心。而且是大规模的、好田坏田一起退。可以肯定一旦以后种粮效益提升或者由于种种不可予测因素造成农村缺粮或国家停止对退耕地补粮必然会出现毁林返田现象。(三)、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一个村、一个组的农田是本村组所有农民的祖先世代开垦并改良过来的,它凝聚了几代农民心血和汗水,是大家共同的财富,理应大家共享。现在搞退耕还林,办法之一是由个人承包本村本组几百上千亩农田造林,并且造林后农田就永远归承包人所有,成为某一个或几个人的财富,这是很不公平的。待日后土地增值,必然引发本村组其他村民的不满,进而引发矛盾纠纷,形成新的社会问题。(4)、退耕还林造林质量低下。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a 、退耕还林工作仍是用行政手段的办法,层层下达任务,许多农民并没有真正造好林的积极性,接受任务要么是压的要么是冲着国家的补助粮。因此只求马马虎虎应付检查完事,等上面一阵风过去了、国家补助粮到手了就再也没人把它当回事了。当然个人承包造林情况会好些。b 、许多农民对乡里宣传的中央政策将信将疑,担心政策不兑现或初一、十五不一样,有的担心上面来的钱会被县乡层层克扣,到不了农民手中。因此,农民思想不通,光靠上面用行政手段压,肯定不会有好效果。c 、树苗质量差。d 、许多退耕农田多在村庄周围,家禽家畜为害严重。e 、很多退耕农田是烂泥田或含水量较高的田块或有其他特殊情况的田块,不适合栽树或不适合栽某些特定树种,但为了完成任务过关领粮或县里所供苗木品种有限,只有退而求次或只求耕耘不求收获。(5)、增加了粮食风险。我们把大量农田退耕还林,难道我们能够确信我国永远都不会缺粮?能够确信在减少粮田几亿亩的情况下仍然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对粮食消费的需求?更何况我国是"靠天吃饭"的农业,而且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中西部地区太需要医治沉疴痼疾。如果把各地经济的发展比作一场马拉松比赛,那么作为参赛的运动员要想取得好成绩,首要的条件就是必须有一个强壮的体格,身体没有毛病,尔后才是先进的训练器材、高营养食品。否则如果这个运动员身体有宿疾甚至有脚疾,那么你再给他先进的训练器材、天天给他吃营养补品也于事无补。在我看来中西部省份就如一个身上有宿疾腿还有点瘸的运动员,已经被那些身强力壮的运动员远远地摔在背后。因此我们当务之急是要给他疗伤矫腿(其毛病前面已诊出了几种),然后才是给它输液补养(招商引资),当然同时进行也行。既是宿疾就需要有良医、就需要下猛药,就可能伤筋痛骨,甚至不惜凤凰涅般致之死地而后生。

  中西部地区太需要一大批铁肩担道义的干部。这道义就是宵衣旰食、夙兴夜寐、筚路蓝缕以本地区发展兴衰为已任。如果说我们习惯把重大的工作、大型的活动称着为运动,那么中西部诸省太需要来一次清廉运动,最好来一次廉政风暴,来荡涤我们身边的一切污泥浊水,来廓清我们的党风、政风、民风;再来一次除旧布新的革新运动,来扫除阻碍中西部地区发展的一切陈规陋习,创造使社会财富不断涌流的、生机勃勃的各种机制和制度。最终让民主政治的空气、让勤政廉政的空气席贯我国中西部地区的每一寸土地……。

  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说时。希望我们的各级领导不仅口上讲“三个代表”,更在行动上实践“三个代表”;希望我们的各级领导能时不时的从彩云萦绕的天空回到现实的土壤、从“第一世界”迈入“第三世界”、“第四世界”,去真正关注一下那里的基层干部和普通百姓,看看他们的衣食住行如何,听听他们心底有什么呼唤、有什么冤情;希望我们的各级领导不要把江总书记的“三个代表”仅仅诠释为:广厦高楼、红灯绿地、工厂老板、香车宝马……,那些农家土屋茅舍、那些泥泞弯曲的山路、那些相貌猥琐、面如菜色的农民、那些缀学的农家子女、那些手扶拖拉机、大板车……更应当是“三个代表”所涵盖的对象,更需要得到党和政府具体的关怀和帮助;希望我们的各级领导不辱使命,真正做改革的尖兵,做廉政勤政的倡导者和实践者。我们已经说得太多太多太多,而做的却太少太少太少,现在该是多来点实的、真的、硬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