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边际2停服了吗:“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这话为何如此深入人心? - 新闻聚焦 - 华声论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8 03:45:14
“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这话为何如此深入人心?
依之米 发表在 新闻聚焦 华声论坛 http://bbs.voc.com.cn/forum-68-1.html
发表时间:2011-2-25 15:25


  “‘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忽悠!”2月23日,在教育部召开新闻通气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副司长王定华称,说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而选择所谓好的初中,好的小学,乃至好的幼儿园,虽是一种可以理解的家长心理,但它并不符合科学的逻辑。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很多时候是培训机构的一种宣传语,不值得进行大肆的宣传和推广。(京华时报2月24日)


  在教育理论中,“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确实是没有理论基础的。或有人说,现在大家不是在说要重视学前教育、对孩子进行早教吗?这是从每个个体的自我完善出发的。而所谓“输在起跑线”,则是将孩子与其他孩子“比”,比出“成功者”、“失败者”,“输家”和“赢家”。这样的教育,就变为竞技教育与功利教育。


  然而,“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却成为过去20年中,一个响亮的口号。王副司长说这是培训机构的宣传语,基本符合实际,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是,为何那么多的家长,不自觉地被“忽悠”,陷入一种集体的无意识呢?或者说,是什么原因导致这句“忽悠语”如此深入人心呢?


  这是因为我国的基础教育,总体来看,就是“竞技教育”。其一,我国的教育扮演着浓重的转变受教育者“身份”,改变受教育者“命运”的角色,是农村孩子、贫困家庭子女可以上升的不多的通道。如果在这样的教育中,跑得慢一点,就很可能难以挤入可以转变命运的行列。其二,我国的升学考试体系,实行的是单一的分数评价,毫无疑问,学早一点、学深一点、学多一点,就可能获得在分数考试中的竞争优势,在这种评价体系中,其实不用培训机构凝练出“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动人宣传语,连家长们自己也会这么想,别的孩子已经上了培训班,我的孩子不上,万一考试差了,这该怎么办?


  上述两方面原因,一个是教育外部的问题,另一个则是教育内部的问题。在我国,由于户籍制度、社会福利保障制度,每个公民所拥有的社会福利保障是不平等的,社会地位也由此不平等,教育则成为改变公民户籍、获得更好福利保障的工具。我国教育普遍存在“知识改变命运”的说法。这是我国教育与欧美国家教育很大的不同之处,他们的教育没有这种改变人的地位与命运的重要功能,因为不存在户籍问题,不存在社会福利保障差异的问题,就连行业之间、岗位之间的待遇差也不是很大,因此,教育更关注个体的发展和完善,不是个体之间为抢夺转变命运机会、获得更高社会地位的你死我活的竞争。诸多在欧美国家运行良好的教育办法,在我国都会变异,与这种教育外部环境关系密切。


  而升学考试中的分数评价体系,也是与这种教育外部环境对应的。在公众看来,这一评价体系,虽然有明显的弊端,但却是比较公平的“选拔”手段,这就像田径场的比赛,以分秒定输赢,大家没有话说。而一旦有其他的评价因素参加,就可能由于利益问题的纠缠,失去公平,把农村孩子、贫困家庭孩子、普通家庭孩子能够改变命运的不多的通道,全部堵死。而我国的各大中学校,现在并没有让公众看到不受权势、利益因素公平、公正评价学生的希望,倒是由于学校办学的严重行政化,使公众对学校很不放心。


  可以说,如果这两方面的原因,一直存在,我国的“竞技教育”格局,就难转变,进而,“不要输在起跑线”就会有很大的市场。所以,与其指责教育培训机构不负责的“忽悠”,劝诫家长不要盲目“被忽悠”,还不如从这两个原因着手,推进教育改革。


  从教育的外部环境看,笔者一直认为,教育改革绝对不是教育内部的改革,而应该是国家教改,要对一系列与教育发展、人才培养相关的影响公民权利的不合理制度,进行改革,其中,就包括户籍制度、社会户籍保障制度等等。这些制度不调整,教育的工具色彩就难消退,让教育不再承担非教育功能,回归教育本质就难度极大。


  而在教育内部,对教育举办者、管理者、办学者、教育者、受教育者、社会教育培训机构的权责进行清晰界定,尤为重要。作为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基本责任是保障教育投入,以及监管学校依法办学,但很明显,我国政府的这两方面责任并未履行好,造成教育发展严重的不均衡,以及各种违规办学层出不穷,在这次新闻发布会上,择校费、“站坑班”等问题再次提出,如果政府投入到位、投入方式合理、监管得力,这些问题其实已经不该存在,对其进行根治理,远比防止“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要容易得多,而且,当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大致均衡,即便外部环境没有很大变化,家长的观念也会有明显变化,不必为入幼儿园、升好小学、好初中,逼孩子去抢占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