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中性粒细胞低:少女的祈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8:03:18
少女的祈祷        《少女的祈祷》波兰女钢琴家巴达捷芙斯卡(Badarzewska,1838-1861)作于1856年,是举世皆知的钢琴小品。结构单纯,浅显淳朴,亲切感人,虽略带伤感,但又异常柔美,逼真地表现了一个纯洁少女的美好心愿。        歌曲音律  少女的祈祷(Modlitwa dziewicy)  俄国作家契诃夫十分欣赏这首小品,在创作剧本《三姐妹》时,曾注明将此曲用于第四幕。  乐曲采用主题与变奏的曲式结构,降E大调,4/4拍子,行板。简短音阶下行接两个琶音引子后,便是由分解和弦的上行音调和轻捷的下行音调组成的主题。其波浪式的旋律线和上下行的音型,具有柔和的回旋感。表现了天真无邪的少女的遐思和幻想。这首钢琴曲结构纯洁、亲切、温婉、充满了青春的活力。  八个小节的主题重复一遍后开始了三次变奏,仿佛预示着少女丰富的感情变化。其委婉的旋律发自内心深处的真诚,仿佛是少女对美好幻想的期盼,它令所有初学钢琴的学生都喜爱和着迷。        作者简介      

  

巴达捷夫斯卡(Tekla Badarzewska,1838-1861)是波兰的女钢琴家、作曲家,主要作品为三十五首钢琴小品,风格单纯而清丽,但她的大部分作品默默无闻,只有《少女的祈祷》(作于1856年)是世界名曲中最为脍炙人口的钢琴小品之一。她创作这首《少女的祈祷》时,年仅18岁,她不幸于24岁离开了人世,可是她的这首精致小品却足以使只有短暂生命的她流传百世。  在世界音乐的圣坛里,有茂盛的参天大树,也有一些叫不上名的小花、小草。当你步入这个迷人的仙境中,你会发现,这些无名的小花草给你的感觉是异常的惊奇。她吸收极少的大地母亲的养分,而奉献给人们的却是无以伦比的欢欣和绝美,她幼小的姿身,怎能承受这变幻无常的风雨侵袭,她那柔美的娇嫩的花朵,送出幽幽淡淡的清香,这种感受是亲切、温馨和甜美的,是永远难以忘怀的。        创作背景  《少女的祈祷Maiden's Prayer》是名副其实的少女所创作。作者巴达捷夫斯卡是一位波兰少女,在十八岁的花样年华里谱写了《少女的祈祷》,二十四岁便夭折了。她的青春是短暂的,但她留下的这首钢琴小品,却是一支永开不凋的鲜花,永远绽放在世界音乐的百花园里。一百几十年来,在接触过钢琴音乐的人当中,有谁不知道这首名曲呢?这首作品作于1859年,最初刊登在法国巴黎一家音乐杂志的副刊上,但很快就不胫而走,成为畅销一时的名曲,此后相继以八十余种不同版本风行全球。        赏析建议  欣赏时注意三连音以及颤音出现,它能使你从音乐中感受到美好幻想的期盼以及心灵的颤动。   乐曲的结构极其简单,为速度适中的行板,降E大调,4/4拍子。以下行音为中心的四小节前奏之后,乐曲呈现出温婉而幽丽的主题; 此后是主题的四种变奏,最后一个变奏以三连音符为主,饱含热情,这就是全曲的结尾。曲中左手所弹的和声也十分简单,只是一些属七和弦和主三和弦而已。本曲形象单纯、手法朴素,在演奏技巧上难度不大,初学者即可弹奏。俄国杰出的文学家契诃夫曾在他的著名剧作《三姐妹》中引用此曲作为配乐。乐曲琶音式的上行下行,波浪式的旋律起伏,抒发了她的祈求和激动。音乐在单纯中显出深刻,亲切、伤感、柔美。她究竟在祈祷什么呢?器乐作品没有实体形象,你尽可以自由地发挥你的想像去理解、体会。   少女的祈祷。   每次听到它,我的心就会不自觉地平静下来,周围的喧嚣也仿佛暂时消退了。这首钢琴曲的第二和第四段主旋律中加入的琶音、颤音,使我感受到源自心灵的颤动;那静静流淌着的音符,犹如一个平静的湖,时而轻轻泛起泼光粼粼。   这是我喜欢的感觉。   整首曲子几乎是用同样的主旋律不断重复着,但用的却是不同的音高。我喜欢这样,因为它像极了人生的轮回。而不同的音高带给我的不同感觉,犹如不同的轮回产生的不同心境。   琴声在我听来却像是来自于一个纯真少女的心扉,更像是来自于美丽而遥远的天国之音,那单纯而清丽的音符,使我也忍不住跟着哼起了熟悉的旋律,思绪跟着飘回到了童年……   钢琴于我一直都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吸引力,它很神秘,也很圣洁,我喜欢那相间的黑白琴键,也喜欢灯打在琴盖上折射出来的亮光,更喜欢指尖触碰琴键时的冰冷感觉。从小我就向往能弹得一手好钢琴,只可惜家里条件没能允许我学习钢琴,于是钢琴便成了我心中一个不大不小的遗憾。   记得小学参加合唱团,每次放学之后都得留在音乐室训练,但我一点也不觉得累,反而觉得很高兴,因为我可以看到钢琴,听到琴声。我喜欢唱歌的时候静静地看着老师坐在钢琴边弹琴的姿势,喜欢用心聆听那流水般的琴音。   这真是一首心的旋律,静静的,毫无杂质。像一个少女,在上帝身边诉说着她的故事,轻轻地,轻轻地,似乎怕打扰了沉睡的天使。   这首《少女的祈祷》是波兰女钢琴家巴达捷斯卡在十八岁时创作的,不幸的是她于24岁便匆匆离开了人世,只留给世界这么一首流传百世的经典之作,想来也唏嘘!    琴声再次响起,我在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