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租赁租入固定资产:TuGus--途加网--战争年代他们在干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06:11:27
战争年代他们在干什么

人的目光和视野往往具有极大的选择性。我是在大学时的第一次恋爱中才真正体会到了这一点。当你不在意某个人时,你根本意识不到这个人的存在,即使擦肩而过也很可能视若无睹。而当你开始留意他时,“缘分”似乎瞬间开启,你的生活中开始遍布他的踪影,每一条路上都有可能与他不期而遇。然后你开始惊讶为什么你们此前的生活并无交集,殊不知其实是你心中的魔障屏蔽了你的目光。除了人之外,其它的事物也是一样。发现英国作家Graham Greene后,书店里到处都是他的作品;摩洛哥旅行归来,新闻里总有这个国家的名字;铭基同学爱上单车之后,连马路上骑单车的人都似乎瞬间多了起来。。。不,这并不是上天施予你的魔力,它们其实一直都在那里。

看完《国王的演讲》没几天,我回国了一趟。在家里找到一本《贝蒂的战时日记》。没抱任何期望地翻开,正文第一页就是1939年9月3日的第一篇日记:

“我们和德国开战了。。。整整一天,人们都是在沉默中度过的。我想,大家是在想战争什么时候结束吧。国王在无线电中说,黑暗的日子降临了。”

我这才意识到这个“国王”就是“国王的演讲”那个“国王” ――“The task will be hard. There may be dark days ahead, and war can no longer be confined to the battlefield……”

再翻了几页,德军进入巴黎,法国被分割之后。1940年8月16日。“报纸上还有一点儿关于温莎公爵和公爵夫人前往巴哈马群岛的消息。他说,他们经历了法国的那些事情之后,需要休息一下。对于一些人来说,这是可以的。我希望我们的一些飞行员能在阳光下休息一下就好了。可是,谁让他曾经是我们的国王来着。幸运的是他现在不是了,而且这是一个事实。我们现在的国王是一个尽职尽责的国王,王后也是尽职尽责的。他们是我们国家的荣耀。”贝蒂眼中的国王王后和电影里塑造的形象似乎并无二致。温莎公爵还是那个“不爱江山爱美人”的享乐主义者,而国王和王后则恪尽职守,与人民同生死共患难。

贝蒂只是经历过二战的无数英国普通民众之一,这本书由她的日记(被一位记者在机缘巧合之下得到)整理而成。战争爆发时,贝蒂58岁,没有孩子,丈夫已经去世多年。她住在诺福克的乡村,从日记内容看来,似乎以在酒馆、小卖店、茶点餐厅帮工为生,有时也去附近的富贵人家帮厨。然而她又不是一个纯粹的乡村妇人――缝纫女工出身的贝蒂在早年间曾跟随不同的剧团到处巡回演出,当过厨师、幕后策划和服装师。经历过多年的旅居生活,她坚强而能干,也并不孤陋寡闻。

张伯伦、丘吉尔、蒙哥马利、俾斯麦。。。我们读过太多以这些影响历史进程的大人物为主角的记述文字,看到《贝蒂的战时日记》这样的书时反而会眼前一亮。它以生活在大后方的普通英人视角为历史提供佐证,又因为是真人日记,文字平实,毫无修饰,反而更令人觉得亲切真实。

如果你爱看的是战火和血腥,这本书大概会令你失望。贝蒂在伦敦探访哥哥时的日记中有写道“整个城市似乎都在燃烧”,“我们在不断落下来的炸弹中,跑向防空掩体。。。周围一片惨不忍睹的景象。。。到处都是消防队员,警察和普通民众在翻越残墙断壁,寻找被困在里面的人们。。。碎玻璃比什么东西都多,那些搜索的人们常常被割得鲜血淋淋。。。”,可是除此之外,即便是在战时,乡村的生活也相对平静安宁,尤其是在物资的供给方面,比起城市来简直好上百倍。贝蒂在日记中多次提到这一点:

“今天我收到格利姆的来信,谈到在伦敦要买到好食品,不排队简直不可能。。。她还随信寄来一张剪报,内容是排队购买土豆和西红柿的。我想我们不会缺这些东西,因为我们有像弗雷德和杰克这样的种庄稼菜蔬的好能手。这倒使我认识到住在乡下是多么好。”

“从一些住在城里的朋友那儿,我得知城里的日子一直过得很不容易。我的大多数蔬菜都是自己菜园里种出来的,虽然土豆占的地方太多了点儿。此外,我还有那些鸡和鸭子,它们对大后方的贡献可不是微不足道的。”

战争伊始不免人心惶惶,各种传言盛嚣尘上。贝蒂养了一只名叫艾伯特的猫,据传说是当时最大的猫之一。贝蒂写道:“有传言说,要把我们养的宠物猫和狗都杀掉。这不对。报纸上说有足够的喂动物的食物。艾伯特跟我认识的多数宠物一样,只吃我们丢弃的东西,都是些鱼头和残羹剩饭而已。”同为爱猫之人,我看得心有戚戚,完全能体会到她的恐惧和委屈。

随着报纸和无线电源源不断传来的消息,贝蒂也逐渐接受了“国家已经进入战争”这一现实。她很快就打起精神,和她的邻居们一道,互相帮忙,种植各种蔬菜。白菜、菜花、西芹、胡罗卜、蚕豆,韭葱,菠菜、洋葱,番茄,豌豆。。。,他们努力不浪费花园里的每一寸土地。乡村虽然自然条件便利,但也并非取之不尽应有尽有,他们同样面临着物资短缺的问题――“没有了果酱和别的东西怎么办?我一个星期就要吃掉好多,梅维斯和我将就着就够了。多丽丝这个星期正在找食谱,以便帮我们找出不要很多黄油的吃法儿来。”

邻居们还常常聚在一起讨论如何减少家庭、厨房和花园里的浪费现象。贝蒂在日记中写道:“我的主意是不再浪费白菜外面的叶子。如果我们把这些外面的叶子煮几分钟,然后,用它们把肉和菜包起来,再放在肉汤里煮,就成了一道很有营养的食品。我妈妈说,在爱尔兰土豆饥荒时,就没有不能吃而应该丢掉的东西。”

大家都尽力为自己和别人多种菜蔬食品,可是牧师的大花园却一直闲置荒废着。对此贝蒂感到非常生气:“真是缺乏爱国心啊。。。我见到牧师时,一定要跟他说说:每星期天起来布道是好的,但是,正如弗雷德所说:‘战争的胜利要靠你做了什么,而不是靠你说了什么。’他的话千真万确。”

整本书里我感触最深的就是英国普通民众对“胜利”的信念。因着这个信念,他们守望相助(现代人大概无法想象,当年的人们花费了多少时间和气力去照顾和帮助邻居,读来令人感佩),为这场战争全力以赴。“由于在这样艰苦恶劣的情况下,我们仍然能够过正常的生活,这使我们觉得必须赢得这场战争,而且肯定能够赢得这场战争。这就是士气作用的所在。这里也是这场战争的又一个前线。。。这场战争使我们都成了勇士。”

当英国的城市遭到轰炸时,住在那里的人们早晨仍然起床并千方百计地去上班。大轰炸时,一些被炸毁的商店外面贴着非常滑稽的告示说:“本店敞开营业喽。哎哟,天哪,我们敞开营业。”或者“德国佬儿企图加塞儿。我们不卖给他,他就炸店撒火儿。”这正是英国人特有的自尊倔强和黑色幽默。英国有一条著名的标语叫做“London can take it”(伦敦可以承受),在希特勒的闪电战进行得最为激烈的时候,这条标语曾经是英国拒绝屈服于纳粹德国的檄文。我还记得六年前的伦敦地铁爆炸事件,就在遭受恐怖袭击的第二天,我还兀自吓得腿直发软,而伦敦人却已经面带微笑地重新走进地铁站。很多人都穿上了自制的T恤,上面写着“伦敦可以承受”或是“别想吓唬我”,连小朋友的T恤上都写着“一点儿也不害怕”。。。那时我才来英国两年,对英国人的感觉还停留在“爱恨交织”的复杂状态中,可是那一次却使我对这个民族第一次产生了由衷的敬意。

英国绅士们礼貌沉静却也倔强高傲,往往有着极强的国家荣誉感和民族自尊心。莎士比亚有句名言说“我们英国人从来不曾跪倒在征服者的脚下,将来也不会。”的确,自从诺曼征服以来,英国人从未被征服过。而作为最先进入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的国家,遥遥领先其他国家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也造成了政治态度的强硬和高傲。何况二战时期的英国尚处在“日不落帝国”的光环笼罩之下,怎么可能轻易低头?我曾经读到过,希特勒曾在公开广播中劝英国投降,而当时英国广播公司的播音员还不等政府表态或授意,就直接在广播中回敬了希特勒一个字:“No!”丘吉尔后来也回忆说,关于和谈问题,当时谁也不认为值得纳入内阁的议事日程,甚至在最秘密和私下的会谈里也从来没有人提过。英国在二战中能取得最终胜利固然有地理优势和皇家海军,皇家空军以及情报战的作用,而像贝蒂一样的千千万万英国普通民众也为胜利作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正所谓“疾风知劲草”,他们的理智、乐观和幽默感,他们内心的强大和落实到行动上的踏实肯干,都是闪耀在战火中的民族精神和人性之光。

看过《贝蒂的战时日记》之后,结合之前的《国王的演讲》,我不由得开始以全新的眼光看待英国王室。以前我总觉得英国王室是英国人的“宠物”,没看见他们有什么实质上的贡献,娱乐新闻倒是一波又一波。威廉王子订婚的消息传出后,一连几天都是铺天盖地的新闻,占尽报纸版面,连凯特的小学同学和三姑六叔都拖出来采访了个遍,好像世界上其它地方的任何新闻都比不上这个重要。威廉王子在我们公司实习的那阵子,连楼下的安检都比以前严格了无数倍,同事们个个大发牢骚。每年圣诞节,女王都出来做圣诞讲话,老太太戴着眼镜没精打采地劝告大家多多锻炼身体,像是知道没人会认真听她讲话,一脸的无可奈何。。。这样的王室真有存在的必要吗?然而乔治六世的故事却让我重新开始思考。英国人迷恋传统,深为自己的历史和传承而骄傲。而王室则是传统和文化的代表,是国家的精神力量。和平时期人们也许并无特别体会,然而在战争年代,王室所能发挥的精神凝聚力是巨大的。又因为他们并无实际权力,不存在利用在民众中影响力来为自己牟取现实利益的可能,因此更能成为代表普通英国民众的声音,带给他们赢得战争的勇气和信心,引领他们穿过黎明前的那片黑暗。

人是最最容易感到孤独和迷惘的动物,需要知道自己是谁,从何处来,往何处去。尤其是在战火纷飞,一切充满不确定的岁月。在这个意义上,王室起到的是“继往开来,指明方向”的作用。这一点,首相做不到,将军做不到,政党也做不到。《国王的演讲》这么一个简单朴实的故事,之所以能产生那么大的戏剧张力,主要就是因为口吃这件小事发生在了重大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身上。

刚看完《贝蒂的战时日记》没几天,又在书店里随手买了何兆武先生的《上学记》(是的是的,在英国的我们在中文书的资讯方面非常落后。。。)。我在文章开头说过的那个“缘分”理论再一次被证实――《上学记》中也以相当的篇幅记述了二战岁月。英国的贝蒂在自家菜地里摘豌豆砍大白菜的时候,地球另一端的何兆武正在西南联大读书,可是书也读得并不安宁,每天都得跑警报躲避日本飞机的轰炸。有一次炸得很凶,宿舍和图书馆都被炸了,校园里到处都是灰尘,蒋梦麟校长坐在图书馆门前的地上,一脸无奈。

《上学记》中提到欧洲战场的文字倒是不多,不过有些内容比照来看也很有意思。何兆武先生说:

“1939年我上一年级,那时欧战刚爆发,英国工党左派领袖Stafford Cripps到中国来访问,曾在云南大学做了一次公开讲演。当时英国首相还是张伯伦,对希特勒是妥协的,搞绥靖政策,Cripps在演讲里大骂张伯伦和保守党,这让我非常惊异,也很开窍。因为我们中国没有这个传统,而他居然在打仗的时候,在国外骂自己国家的领袖,这是我们中国人不能想象的。”

在1940年的5月10日,贝蒂在日记中写道:

“大家一整天都在听无线电,到了晚上,我们听说张伯伦下台,温斯顿·丘吉尔成了新首相的事。这肯定就是温特沃斯太太说的好消息了。她从来就没有喜欢过张伯伦处理事情的方式。她总是说,对付恃强凌弱者,不是他们要什么给什么,而是给他们需要的东西――一顿狠狠的痛打。”

有几句话,何老在书里反复提到,让人想不注意都难――“那时候也挺有意思,日本飞机经常来轰炸,生活非常之艰苦,可是士气却没有受什么影响,并没有失败主义的情绪流行,总是乐观的、天真的认为战争一定会胜利,而且胜利以后一定会是个美好的世界,一个民主的、和平的、自由的世界,这是我们那个时代的青年最幸福之所在。”

可是后来他又话锋一转:“那时候的想法很天真,以为只要理想好,就一定能实现,现在年纪大了,想法又慢慢在变化。”甚至结束正文的最后一句话也是:“不知道人们是不是太容易受骗了,二战以后,无论是国际上还是国内都让我们大失所望,没有想到会有那么多的曲折。”语气是百转千回之后的怅然若失欲言又止,读者如我却只觉触目惊心。

我马上想到了贝蒂。她在日记中也常常提到对于胜利的坚定信念,可是对于胜利之后的生活,她却并没有那么天真和乐观――

“我相信我们会打赢这场战争,但战前我们过的生活又能剩下什么呢?这是我问自己最多的问题。”

“在当前这种情况下,这个国家的穷人作出的牺牲,如果不比其他人多的话,那么至少是和其他人的牺牲一样多。想到这一点,真觉得这个世界很不公平。”

“上次大战后,情况并没有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她(温特沃斯太太)说她从她爸爸的办公室窗户看到了从贾罗来的饥饿游行示威者,她永远都不会忘记他们脸上的那种表情。她说这样的事情再也不能发生了。他们现在在为公平合理而战,战后,每个人都必须有恰当合理的份额。”

写下这些句子的时候,贝蒂肯定没有想到,战后初期的工党政府真的进行了“社会主义”试验,实行企业国有化,经济计划化,推行福利国家制度,虽然对战后经济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是总体来说效率很低,这一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也最终使得英国错过了最好的发展时期。不过,无论结局如何,我更有兴趣的是何兆武先生与贝蒂女生在同样的战争背景下的不同想法。除了年龄、阅历的不同之外,恐怕更多的还是国家战前状况以及国民性格的不同。可惜两位作者在这方面写得都不太多,若是硬要深挖又恐有“诛心”之嫌。不过话说回来,天真自有天真的好处。一切幸福都建立在相当程度的天真之上。人总是靠着希望活下去的。

虽然我已经啰里啰嗦地写了这么多,最后却还是得补充一句。《贝蒂的战时日记》朴素易读,提供了另一个视角,可是思想性方面那是比《上学记》差得远了。《上学记》给我很多启发感悟,几乎是每读几页就会停下来想一想。真要写下来却难以提笔,因为珠玉在前,也因为能思考已经觉得很幸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