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波尔alc与zlc:为何谣言总是击败常识?—由食盐抢购风波想到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6:34:18

为何谣言总是击败常识?


——由食盐抢购风波想到的



    一场由地震引发的“核泄漏”事故,意外地将食盐变成了这场舞台剧的主角。忽然,身边的人都不谈地震了,不谈核泄漏了,挂在嘴上的都是:走,买盐去!
   
    近日,广东、浙江、安徽、江西等地相继发生市民抢购碘盐的事件。抢购者担心日本核泄漏对人体有影响,认为食用碘盐可预防核辐射,有的则担心海水被放射性物质污染,没法再提炼食盐,市民的哄抢直接导致食盐脱销。
   
    这让笔者想起了“非典”时期,同样是因为谣言蔽日,导致盐价飞涨和民众恐慌。其实,只要是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食盐哪里能防辐射,如果食盐真的有如此神奇功效的话,那中国和日本之间还隔着海呢,海里那么多盐,辐射不早就被隔开了吗?再者,我们平时用电脑、看电视、打手机时也在被辐射着,那时候怎么就没人用盐来防辐射呢?至于担心海水被放射性物质污染,没法再提炼食盐,这就更没必要啦,食盐不是只有海里能提炼,我国还有丰富的井矿盐资源,你要是不敢吃海盐,那就吃井矿盐嘛,这两种盐在包装上都有标明的,一看便知。
   
    但吊诡的是,谣言往往总是能轻而易举地击败常识,人们宁愿相信谣言而去抢购食盐,也不愿意相信常识而保持“淡定”。这是为何?
   
    首先是谣言本身“很快很强大”。由于借助现代通讯技术,谣言的散播比常识的普及要更快。这是个资讯传播异常迅速的时代,谣言一旦通过手机和网络的传播便很难得到控制,而谣言往往比常识更具有煽动性,加上人们似是而非的联想,很容易就把谣言当成了常识,把常识当成了谬论。
   
    其次是官方正面引导不够。我们对于谣言的散布,还没有一套有效的快速反映机制,每次等我们发现谣言并开始辟谣时,谣言早已“深入人心”了。人们往往有一种“先入为主”的惯性思维,如果我们能在发现谣言的苗头时就能通过主流媒体第一时间发布权威消息,那谣言还能兴风作乱吗?
   
    再次,民间和官方之间有较为严重的“信任鸿沟”。俗话说,一粒老鼠屎打坏一锅汤。一个不负责任的言论就足以毁掉之前所有的努力,我们有一些所谓的“专家”,由于缺乏职业道德,通过官方媒体发布了一些不严肃的言论,使公众对这些“专家”丧失了信任感,进而对官方媒体产生了严重怀疑。加之以前我们的某些官方媒体在面对重大事件时的表现不够透明和及时,甚至有“失语”的情况(现在已经进步很多了),便加深了公众对官方的不信任感。
   
    希望这场不理智的抢购风波快点过去,也希望以后常识总能战胜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