蝎子王2勇士崛起女巫:美媒:北京遭遇中东式难题//美报:中东地区事态不会影响中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17 03:25:14
美媒:北京遭遇中东式难题//
美报:中东地区事态不会影响中国
2011-3-17 09:32  来源:环球时报  评论 0查看评论 【字体:

  美国《华尔街日报》3月14日文章,原题:中国的中东难题 上周,在沙特阿拉伯的东部省份,警察向空中鸣枪以驱散抗议者。该事件将为中国和亚洲许多国家敲响警钟。不久前跻身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于2009年超过美国成为沙特石油最大的进口国,该国石油对驱动中国经济增长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中东对整个亚洲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北京及其邻国仍无力影响阿拉伯世界的事态发展,而这些国家又最容易受到中东变局的冲击。

  北京一直竭力寻求原油供应多样化,但据美国能源情报署统计,中国经济增长所需的进口原油仍大多来自沙特。中国官员表示,希望到2015年与沙特的贸易增长约50%,这将加剧该国对沙特的依赖。当中国对中东的依赖加深之际,美国却在设法摆脱对这个政局动荡的地区的能源依赖,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美国出台政策,鼓励国内勘探和开采(如在墨西哥湾的深水开采),这虽容易对环境造成损害,但有助于减少中东乱局对北美的冲击。

  亚洲与中东的经贸往来日益频繁,但亚洲国家在该地区的政治影响力仍然不值一提。中国无法匹敌美国在该地区的军力,华盛顿与阿拉伯国家打交道的深厚、长期的外交经验不是中国比得了的。利雅得与华盛顿的关系从现代沙特奠基人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1945年与美国总统罗斯福会晤时就开始了。眼下,这些关系正受到席卷中东的动荡的挑战,但中国替代不了美国所充当的角色。澳大利亚洛伊国际政策研究所主任安德鲁?希勒说:“亚洲一直是中东事务的旁观者,中国更是日益焦虑的旁观者。”

  这种焦虑源自担心经由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的能源供应大规模中断。希勒称,若来自该地区的石油供应受到威胁,美国仍有军力干预。在最极端的情况下,美军可以控制该地区的石油设施,让中国和多数亚洲国家的供应仰赖华盛顿的意愿。中国正在努力追赶,增加军费并打算建造航母。但中国向南中国海之外投送兵力的能力仍然有限。希勒表示,“中国有海军抱负,但距离实现还有很长的路”。

  诚然,在最近的g20会议上,沙特和中国携手成功削弱了对中东变革的表态支持。但若更多的政权垮台,北京仍将很难继续影响国际上的反应。美国和北约对利比亚反对派提供的任何军事援助都能得以实施,无论有没有中国的支持。▲(作者安德鲁?克里奇洛,汪析译)

美报:中东地区事态不会影响中国
2011-3-15 09:50  来源:新华国际  评论 0查看评论 【字体:

  美国《纽约时报》3月10日文章 原题:为什么中国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作者彼得·拉特兰奥赖恩·刘易斯)

  外界观察家的普遍认为,由于两方面原因,中东地区的事态不会影响中国

-

  中国最近30年来经济取得了非同寻常的快速发展。这意味着中国年轻人可以看到个人发展的机遇,而不是像阿拉伯国家的年轻人那样,大多对前途抱有悲观看法。

  虽然中国知识分子非常清楚腐败和不公一直伴随着经济的增长,但他们相信为政府工作比走上街头闹事更有可能让他们取得成功。

  美国《纽约时报》2月28日文章 不同于阿拉伯国家的经济形势日趋恶化,中国在过去十年里经济增长迅猛。这是否缓解了中国的不满情绪?

  加拿大艾伯塔大学政治学教授姜闻然:中国不大可能经历像中东目前的这种事情。首先,中国30年来的快速经济增长给大多数中国人带来了好处。虽然收入不均是个严重问题,但穷人还是有所受益的。

  其次,中国历来通过有效的控制体系成功地化解危机。中国政府强调社会稳定,并始终关注着有可能引起不稳定的因素。

  再次,中国领导层是一个有任期的集体,以技术专家为主的领导核心往往以非常务实的方式处理社会问题。与此同时,这些领导人还竭力显示他们关注社会、体察民情。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加拿大籍教授贝淡宁:中国并非由一个家族统治。从调查数据来看,大多数中国人把社会问题归咎于底层官员而不是中央政府。此外,中国有(通过受教育或经商)社会流动的机会,这似乎是中东国家所没有的。中国人口平均年龄较大,不那么躁动。而且10%的增长率会带来更强的自豪与自信感。

 

相关新闻

  利比亚动乱,联合国估计,到2月26日至少1000人死亡。联合国负责人道主义的副秘书长阿莫斯3月7日说,利比亚10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从电视新闻画面上看到,无数利比亚难民逃离祖国,开始颠沛流离的苦难生活,不知何日是归期。这让人长声叹息:国家动乱,最终受苦的还是老百姓。

  从去年底开始,中东、北非一些国家局势剧烈动荡,人民遭受巨大灾难。当世界正在为中东思索解决之道的时候,境内外竟然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图谋把祸水引向中国。他们通过互联网煽风点火,希望在中国也挑起“街头政治”,以此搞乱中国。

  但是,中国不是中东。

  中国的人心思稳。人民由温饱而小康,正在小步快跑追求幸福生活。中国人民深知,过好日子的前提是国家稳定、社会和谐。新中国60多年,改革开放30多年,国家初步繁荣昌盛,综合实力大幅提升,人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现在的人心,怕动荡,怕折腾,盼安定稳定,盼和谐和平,盼着一心一意谋发展,过上更好的日子。大多数人心思稳,极少数人想乱也乱不起来。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根基牢固。近年来,中国办奥运会、办世博会、办亚运会,这些喜事办得好,中国人民平添了多少喜气?汶川抗震,玉树救灾,率先冲出金融危机,直到最近从利比亚的大撤离,这些难事办得好,中国人民平添了多少豪气?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成为经济总量世界第二的大国,全世界都刮目相看。这一切,是哪个政党领导的?是中国共产党。去年,一项针对22个国家的皮尤民调显示,绝大部分国家的人对本国前进方向不满,可中国例外。调查报告称:“只有在中国,占压倒多数(87%)的居民对国家状况表示满意。”美国《时代》周刊3月7日报道说:“在中国,人民认为共产党政权创造了迄今为止全世界最惊人的经济增长。经济危机期间,就在其他国家遭受重创之时,中国继续前行。为什么要把共产党赶下台呢?没几个中国人愿意冒险制造阿拉伯式的混乱。”

  中国早就废除了事实上的领导人终身制,领导人有序更替已成惯例。中国已经没有领导人执政20年、30年、40年的现象。中国已经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正在不断完善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中国人完全可以在现有法律体系和民主制度内参政议政,没有必要通过“街头政治”制造动乱来达到政治目的。

  中国领导人一直以来顺应民意,用发展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比如:过去中国大学生是“百里挑一”,现在每4个18至22岁青年中,就有一个大学生。大学生多了,就业难的问题又出来了。还有房价高,物价涨,贫富差距大等等问题。正在两会上审议的“十二五”规划,正在两会上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有一系列解决办法。发展中的问题用发展的办法去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用改革的办法去解决。只有发展,只有改革,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当然,旧的问题解决了,又会出现新的问题需要去解决,社会就是在解决问题中不断前进。而“街头政治”,只会制造社会震荡,只会把事情搞得更糟,只会使正在稳步发展的中国社会停滞,甚至倒退。

  中国不是中东,想把中东乱局引向中国的图谋注定落空。作者:赵可金 清华大学当代国际问题研究院副教授

  在谈及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变迁时,已故美国著名政治学大师萨缪尔·亨廷顿曾经说了一个著名的观点,在非洲、拉美、中东等发展中国家,上校们虽然能够改变政权的所有权,但却改变不了政治权威的性质和政治参与的结构。时下,发生在中东的动乱,似乎都没能摆脱这一宿命。一波波打着“反专制、争民主”旗号的社会抗议声浪,令那些当年被欢呼为“民族英雄”、“人民领袖”的人,一下子被斥责为“专制暴君”、“人权恶棍”、“无耻独裁者”。

 

 

  然而,透过喧嚣一时的社会动乱,人们尚需对动乱的性质作淡定处理。面对北非西亚的民众抗议声浪,很多人未加思索就将其欢呼为“民主的胜利”,甚至想当然地将其视为所谓的“民主第四波”。面对泥沙俱下的形势,所有当政者几乎毫无解释的余地,更有人落得个四面楚歌而不得不亡命天涯,甚至搭上身家性命。姑且不论此种社会抗议的初衷是不是民主运动,但从形式上而言与民主运动的精神相差万里。当下的抗议运动看上去貌似民主运动的反专制集权特征,实质上缺乏民主运动最根本的有组织、有秩序的制度化精神。没有稳定的政治环境,追求民主的理念很可能会演变为无政府主义的动荡,最终伤害的将是民主运动最根本的立足点:人民公益。

  亨廷顿在比较研究了发展中国家政治变革的历程后,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后发达国家政治变革不能机械地学习西方发达国家政治现代化的战略,对它们而言,一切变革首要的是政治秩序的稳定,尤其是需要强大的政党。

  环顾世界,包括西方发达国家在内,几乎所有国家在政治现代化过程中都会面临此种来自草根领域横冲直闯的政治力量。它犹如脱缰的野马,时而会成为荡涤腐朽政治势力的政治洪流,时而会成为干扰政治发展的极端势力。从美国的人民党运动到俄罗斯民粹主义潮流,从20世纪中叶拉丁美洲的庇隆主义到前不久在美国中期选举中为民主共和两党所瞩目的新茶党运动,从本质上来说与当下中东和非洲社会抗争声浪是一致的,都是民粹主义政治的变种。

  与民主主义相比,民粹主义尽管在形式上也具备反专制、争民权的特征,但在领导力量和发展前途上是完全不同的。从领导力量而言,民主主义一般是在政党的领导下,致力于建设民主的价值原则、组织体系和制度规范,是为人民之治,其前途是建立民主政治制度。民粹主义则是在少数精英的领导下,是为“民之精粹”,仅致力于政权更迭,敌视选举制和代议制,缺乏核心价值,其前途是确立改头换面的新强人政权。在西方国家的政治变迁过程中,都极力排斥民粹主义运动,使之不能进入主导政治秩序的核心地带。

  当然,正是因为现有政治体系自身存在严重的问题,才形成民粹主义崛起的深厚土壤。此次非洲和中东之所以形成如此声势浩大的抗议声浪,从根本上是内外环境交织的产物。从外部环境来看,源自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第一波冲击了西方发达国家,造成银行倒闭,债务危机,消费不振。第二波影响震荡了新兴经济体国家,导致出口萧条,通胀加剧,失业走高。第三波影响引爆了广大发展中国家,酝酿了物价飞涨,收入锐减,生活拮据。从内部环境来看,一个国家领导人执政时间越长,政府内部腐败越严重,所激发的民怨越激烈,民粹主义的声浪也就越发难以抗拒。

  由此来看,中东和非洲当下所发生的局势是复杂的,是各国国内小环境和国际大环境共同作用的产物。很多潜在的矛盾多得很,还有一些矛盾没有爆发出来。从国际社会而言,还需要冷静观察,不能急于对中东和非洲局势进行定性,做出一个令局势更加混乱的事情来。当前,首要的是努力维护非洲和中东局势稳定,对于爆发冲突的各方,要极力采取劝谈促和的立场,首先将局势稳定下来,避免因局势动荡造成其他无辜平民的死伤,引导各种复杂的矛盾在有组织、有秩序的机制化轨道上循序渐进地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