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蜡的功效与作用禁忌:男人为何容易自命不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8:19:35

男人为何容易自命不凡?


 男性驾车造成的致命事故,是女性的3倍;男性在股市上的交易频率也要比女性高出45%;男性更倾向于高估自己的智力,还有自身的魅力;男性都自觉对战争有更大的胜算,男性的这种过分自信,也使他们更容易去发动一场战争。

不同的个性决定了人们各自不同的生活,甚至还决定了各自所犯的错误。如果你喜欢开快车,那么你在股票市场上买入和卖出的频率也会更高。在芬兰有一项针对这类司机的研究,研究表明,每一张超速罚单都意味着这些人在股市上的交易频率比别人高出11%。实际上,开快车不仅意味着高于平均的交易频率,同时交易量也比别人要大。问题恰恰也出在此处。许多研究都表明:那些交易最频繁的投资者,其收益水平也是最低的。一项调查研究了20世纪90年代牛市期间股市的平均盈利状况,那段时期人们的平均盈利水平是17.9%。但在同期,那些交易最频繁的投资者的盈利水平平均只有11.4%。

有趣的是,芬兰的研究人员发现,过多的交易不仅与投资者收到的超速罚单有关,而且和另外一件事情有关,这就是投资者的性别。就像人们所熟知的,男性比女性会收到更多的超速罚单。尽管那些交易最频繁的投资者,收益水平也最低。

①如果你想衡量一下自己在股市上的交易是否过于频繁,这里可以提供一个“基准”:投资者持有的股票,一般而言,年换手率是75%。换句话说,他们每年会卖掉自己手中2/3的原有股票。

为什么那些爷们儿自命不凡?

年长的男性与年轻男性相比情况要好些,但是他们总体上都比女性更容易超速驾驶。根据一项调查资料,男性在股市上的交易频率也要比女性高出45%。男性和女性之间的这种差别终其一生都是存在的—尽管男性在上了年纪之后,差距程度会缩小。男性在没有结婚前与女性在这方面的差距更为明显:他们的交易频率会比单身女性高出67%。

自负的男性

对于这一问题有很多种不同的解释。一种主流的观点是,男女两性的自信程度有所不同。就像在下一章中我们会看到的,过分自信是导致人们犯错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很大程度上,男性和女性都会表现出过分自信的倾向。

但是,作为一条规律,男性总是比女性更容易自信过度。男人和女人在自信程度上的差别,有助于解释这两种性别的人犯错的不同情况。比如,在被要求估计自己智商的时候,男性普遍会比女性对自己智商的估计要高。其实,男性并没有自己想象得那么聪明;他们的智商实际上要低于自身的估计。而女性则正好相反,她们的智商实际上要比对自身的估计更高。换句话说,男性会高估自己的智商;而女性会低估自己的智商。此外,男性还会高估自己的吸引力。

自信上的这种差距,在一些男性占支配地位的领域(比如战争和金融)尤其明显。男性,甚至没有成年的男孩子,都认为他们在这些领域要比女性更为擅长。比如,在校学习期间,女生在数学这类男生占支配地位的科目上就普遍表现出低估自己的倾向—但是男生就不会。美国军方也发现过类似的问题。在一项测试中,两个小组进行一场友好的交火—也就是说与自己人进行战斗。在对交火结果的分析中,军方发现,男兵倾向于把不该击毙的对手也击毙掉,但是女兵则相反,她们倾向于不去击毙那些本该击毙的士兵。换句话说,男性会把好人也击毙掉,而女性则会漏掉击毙坏人。

男性更倾向于高估自己的智力—还有自身的魅力。

还有一项单独的研究发现,男性更喜欢挑起战事。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多米尼克·约翰逊(DominicJohnson)和哈佛大学以及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者一起,做了一系列的战争游戏实验。约翰逊和同伴们想要弄清楚的是性别与侵略及自负之间的相互关系。他们找了两百个受试者,其中有男性也有女性,让这些人坐在网络终端的电脑屏幕前,选择自己扮演的角色—两个交战国的领导人。在这两个国家存在争议的区域,发现有钻石矿藏,为了争夺这处矿藏,两个国家现在出现了冲突。

参与实验的受试者在选择好自己扮演的角色后,两两之间单独进行较量。当然,他们都不知道自己的对手是谁,也不知道对手是男是女。游戏每7分钟一局,总共要玩6局。在每一局中,他们都要决定自己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可以选择什么都不做,也可以选择去和对手谈判,或者开战,如果愿意的话,也可以向对手投降(实际上,没有人在游戏中选择投降)。在游戏开始前,研究人员会问每一个受试者:你觉得你会在游戏中有什么样的表现?如果受试者回答说,我认为自己会有很优秀的表现,那么他给自己的打分就可以是第一名;如果参与者认为自己的表现可能会是最差的,他们就给自己打分为第两百名;如果参与者认为自己的表现也就是中等,那么就可以把自己排成第一百名。在游戏结束后(但是要在公布最后成绩之前),研究人员会再一次让受试者对自己的排名进行预测。

你可能已经猜到了,受试者一般都会高估自己在游戏中的表现。不过,当研究人员进一步分析这些结果的时候,他们发现,整体上对自己高估的情况基本上都是来自男性这一群体。女性受试者对自身排名的估计都是在第一百名左右,也就是说,都认为自己只能有个中等的排名。

更为重要的是,约翰逊及其同事发现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挑起争端。原因在于男性的自负。在对掌握的信息进行分析之后,研究人员发现,男性都觉得自己对战争有更大的胜算;男性的这种过分自信,也使他们更容易去发动一场战争。

这个实验是在实验室中进行的,很显然,这里面有一些人为设定的条件,这和真实世界里的情况存在差异。尽管如此,很难说现实世界不存在与此非常类似的情况。当乔治·布什决定发动伊拉克战争的时候,他问中央情报局(CIA)局长乔治·特尼特:你对应对萨达姆·侯赛因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这件事有多大信心?

“别担心,”特尼特报告说:“我们对此信心十足。”

风险和报偿

原因正是如此,男性通常在一些事情上会认为自己做得很好。但实际上,他们并非如此。有时候,他们的表现不是更好,而是更糟糕。就拿股票交易的例子来说,过分频繁的交易会让男性减少2.65%的年平均回报,而对于女性来说,这个数字只有1.72%。也就是说,两性之间在这个问题上的差距是0.93%;这个数字不大,但也是一个明显的差距。而且,这个数字差距是对所有男性来说的。如果你只看那些未婚男性的数据的话(这些男性的交易决策,可以假定为在没有受到妻子影响的情况下做出的),他们和女性在年平均收益上的表现则相差更多:1.44%。

男性都觉得自己对战争有更大的胜算;男性的这种过分自信,也使他们更容易去发动一场战争。

多年的研究表明,男性和女性看待自己生活的方式是不同的;而对于自身生活方式的回忆也不一样—在年龄很小的时候这种差别就已经存在了—而且,我们所犯错误的根源,或多或少地都可以追溯到男女两性对世界的认知方式以及对过去回忆的差别上。就比如,男性和女性对待风险的态度。在很多领域,女性都比男性有着更大的回避风险的倾向—这种倾向也在上述的军方实验中有所体现。当女兵面对危险情境的时候—开枪还是不开枪呢?她们更多选择的是规避风险的措施:不去开枪击毙对方。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女性的这种规避风险的倾向。例如开车。根据资料,女性在驾车时会比男性更加注意系上安全带。而男性则比女性更愿意作一些冒险举动—比如闯红灯。既然有这种差别,也就不难想象,美国男性驾车造成的致命事故是女性的3倍。男性相对于女性,也更容易死于溺水或偶然性中毒等风险事故。

男女两性在风险规避上的这种差别有着很多深层次原因,需要作出进一步的解释。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艾尔克·韦伯(ElkeWeber)和同事一起,对男性和女性是如何认识不同类型的风险的问题进行了研究。该项研究关注的风险主要是如下5种类别:

五种风险类别:

1.财务风险

2.健康和安全风险

3.休闲中隐藏的风险

4.道德风险

5.社会风险

研究者向500名受试者发放了调查表,这些人既有男性也有女性,年龄从十几岁到几十岁不等。对于上述的每一种风险,受试者都会被问到20个左右的相关问题。例如,对于“休闲中隐藏的风险”,他们会被问及是否会去蹦极?在“财务风险”方面,他们会被问及,是否会和朋友共同承担汽车贷款?在“社会风险”一项,他们会被问及在社交场合是否会就某个不受欢迎的问题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受试者要回答每一个问题,而且还要给每个问题的风险作出评级:从1级到5级。1级代表“基本上没有任何风险”;5级代表“有极高的风险”。

韦伯发现,上述五类风险中的四类,女性比男性有更强的风险回避意识。(唯一的例外是在“社会风险”这一类别。)男性比女性更明显地喜爱从事一些更具危险性的活动。(这一点同样在“社会风险”这一类别上存在例外。)

为了发现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韦伯和同事们要求那些受试者对每一项活动的风险评定给出风险-收益分析。即,每一项活动的风险到底是多大,为什么你会这样认为?如果要去冒那么大的风险,你觉得会得到什么样的收益?在分析这些资料的时候,韦伯发现了一个令人吃惊的事实:男性并非更愿意寻求风险;男性只是认为,冒险带来的收益会更高。(例外还是出现在“社会风险”领域。)

韦伯说,乍看起来,这个发现和人们的常识是相违背的。对于一项特定的活动,人们都应该认为它带来的收益是一样的。比如在蹦极的时候,别管绳子那头栓的是一位先生还是女士,蹦极就是蹦极,没有什么两样。但是,韦伯发现,实际上男性和女性对同一项活动所能带来的好处确实存在不同的认知。正是由于这种差异的存在,才能更好地解释为什么在某些时候女性不愿意冒险,而男性却会,因为男性认为那么做是值得的。

撒谎和彩票

男性和女性不仅在看待世界的方式上存在差别,而且他们看待自身的方式也有所不同。比如说,在对待犯错这件事情上,女性就比男性对待自己更为严格。举个例子来说吧,有多项研究都表明,男性比女性更容易轻松忘掉自己曾经犯过的错误。而女性则会在更大程度上受到自己所犯错误的困扰。一些采访发现,和失败有关的事件与和成功有关的事件相比,前者对女性的自尊有着更大的影响。对男性而言,这两类事件对自尊的影响则没有那么大的差别。

女性的许多特征让她们表现得没有男性那么乐观(或许可以说,她们更现实一些吧)。例如,很多研究表明,与大学女生相比,男大学生对自己将来的表现有着更高的期待;在完成一项任务后,对自己的表现也更为自信和肯定。这些任务不仅包括对于男性来说更为容易的项目,例如处理几何图形;也包括一些对男性来说并不擅长的项目,例如填字游戏。实际上女性至少和男性做得一样好—有些甚至更好。然而,当被问及觉得自己的表现如何时,男生则明显比女生更乐观。即使是在撒谎的时候,男性和女性的表现也是不同的。例如,男生说的很多谎话都是和他们自己有关的,他们都倾向于夸大自己的计划,夸大自己曾取得的成就(尤其是在和女生聊天的时候)。而那些大学女生则倾向于看低自己,认可别人的魅力。

这种在自信心方面的差别,可以造成许多实实在在的日常生活错误。有一个例子可以生动地对此作出说明。研究人员向某公司的员工出售一种每张1美元的彩票—当然,这些员工既有男性也有女性。然后,研究人员询问这些买了彩票的人是否愿意卖掉自己手中的彩票,如果想卖的话,价钱是多少?他们发现,与男性相比,女性更愿意以较低的价格卖掉手中的彩票。平均来说,女性只要1.33美元就愿意出售自己持有的彩票—比原来1美元的买入价高不了多少。而男性则要别人出4倍于原来的价格,才愿意出售手中持有的彩票。

一个计算机错误

还有很多种错误尽管不明显,但还是和性别有关。比如我们使用计算机的方式。就像在数学和战争中一样,计算机领域也是由男性主导的。计算机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中,女生所占的比例在1983年达到最高,为37%;自此之后,这一比例就持续下降。如今,女性在这一领域所获学位的比例,只有22%,意味着每五个计算机专业的毕业者中只有一个是女性。

这种差别激起了微软公司的一名女员工的兴趣,她叫做劳拉·贝克威思,刚刚获得了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贝克威思想要弄清的问题是,人们使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方式存在什么样的差别。几年前她就注意到,男性比女性更多地使用软件的一些高级功能,尤其是帮助计算机使用者发现并修改错误的功能。这一修正错误的过程被称为“错误审查和纠正”,这对计算机程序的正确运行是非常关键的。

贝克威思认为,男性和女性在使用软件高级功能上的差别,不是因为其能力的差别,更多的是出于自信心的差别。在需要解决问题的时候,缺乏自信心不仅会影响解决问题的最终结果,也会影响解决问题时所采取的方式。这种差别很微妙,但却很重要。除了其他差别之外,不自信的人在抛弃错误策略时表现得更迟疑,也很少能想出新的解决办法:他们更愿意走在老路上不回头。

在同事们的帮助下,贝克威思设计了一个独特的调查方案。首先,她先要分别测试一组男性和女性的自信心水平,方法就是问他们:是否认为自己可以发现并改正电子数据表中那些公式的错误。然后,她让这些人坐到电子计算机前,去完成这项工作,并且按照一定的时间要求完成。

在需要抛弃错误策略时,那些不自信的人会表现得更迟疑,也很少能想出新的解决办法:他们更愿意走在老路上不回头。

但是,贝克威思发现,只有那些在开始回答问题时认为自己可以成功解决问题的女性—也就是说,只有那些更加自信的女性才会使用软件中内置的“错误审查和纠正”功能。相反,那些自信水平较低的女性在完成该项任务时使用的手段,就是众所周知的手动方式,一个错误一个错误地去进行改正。采用这种方法,实际上只会带来更多的错误,而不是消除系统最初存在的错误。

这让人觉得很是迷惑。从测试的调查表中,贝克威思已经了解,这些女性是知道电脑的错误消除功能怎样工作的—但是许多女性还是选择不去使用这个功能。为什么呢?答案再次回到了男女两性看待风险的不同态度上来。参加贝克威思测试的女性,在进行风险和收益分析的时候就感觉到,使用“错误审查和纠正”工具可能会带来失误,而失误带来的风险,不足以抵消它改正的错误带来的收益。

“她们的这种认识,”贝克威思说,“就是说,学会正确地使用这种工具,需要付出一定的时间代价。这样,她们就会担心,如果用上了这个工具,却不能正确使用它,那么就不如根本不去用它来得更稳妥。”

修补漏洞的重要性

贝克威思说,在她的研究中,男性比女性更愿意去修补原来程序的漏洞。而这种修补工作和成功地完成任务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她的这一发现,与其他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一致的。比如说,在对小学生进行的关于数学、地理以及游戏等项目的测试中,男孩子总是更喜欢通过修修补补的方式,来使用一些工具解决问题;女孩子则不大愿意这样做,她们更偏爱按照指导,一步一步地去解决问题,也就是说,倾向于走在老路上不回头。

男女两性在解决问题方法取向上的差别,在日常生活中开车找路的方式上也被反映出来—不管是孩子还是成年人,这种差别都是客观存在的。美国交通部资助的一项研究表明,人们开车过程中大约有20%的路程和40%的时间,是被用在“找路”上的—当然,这是一种委婉的说法,正常的说法是“迷路”了。不仅如此,该项研究还发现,在碰到这种困难的时候,驾车者迷路的情况与其年龄、受教育程度以及开车的经验都没有什么关系。无论是年轻的还是上了年纪的—驾车者都会有很多的时间处于迷路的状态。但是,研究人员没有提到这样一个因素:男性驾车者比女性驾车者的表现似乎要更好一些。并不是在任何地方,也不会在任何时间都是这样的,不过,这种差别还是值得提出来的。

男孩和女孩分别是怎样找路的?

男性和女性的这种差别,实际上从他们年龄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这种差别甚至可以追溯到他们刚刚离开父母的怀抱,开始学着在自己的世界里徜徉的时候。比如说,男孩在6岁时,就已经表现出成年男性驾车者的一般特性了:不愿意向别人问路。目前我们所知的男孩和女孩“找路”的知识,大都来自阿尔伯特大学的埃德·康奈尔(EdCornell)教授。他已经退休,是世界上研究“找路”问题的专家,或者说是专门研究人们是如何从A点到达B点的。

在一个实验中,康奈尔教授和同事们对三组人群的找路技巧进行了研究,这三组人群分别是:6岁组、12岁组和22岁组。三组共有180人,每一个受试者都会被测试者带着在阿尔伯特大学的校园里走上一段路。在到达路程的终点后,受试者需要自己顺着原路,再找回到出发的地方。然后,康奈尔和他的同事们就开始计算受试者在回去的路程中,有多大部分是走对的,有多大部分是偏离开原来路线的。

在所有的这三个组别中,哪一组会更多地偏离原来的路线呢?毫无疑问,答案是6岁的那组。在仔细分析了结果之后,康奈尔和同事们还注意到了一些其他的问题:在偏离原来路线的时候,女孩比男孩更愿意接受别人的帮助,并回到原来的最初行走路线上去。康奈尔教授总结说:“这个结论和人们的一个固定印象是一致的,确实,在迷路的时候,女孩更愿意停下来问路,而男孩则更喜欢乱走,想办法寻找其他的途径。”

男孩和女孩在找路的时候,为什么会存在这么大的差别呢?最普遍的一种解释是,从很小的时候开始,父母就不鼓励女孩像男孩那样,去冒险进行探索—或者,你也可以说,是去想办法对错误修修补补。数十年来,研究人员对孩子“安全活动范围”的拓展情况进行了研究—这个范围就是父母允许孩子自由活动的范围。有一系列的因素会影响到孩子安全活动范围的大小。例如,如果父母特别关注孩子的安全,那么孩子们获得的“安全活动范围”就会更大。

男孩子在6岁的时候,就已经表现出成年男性驾车者的一般特性了:不愿意向别人问路。

城市里的孩子往往不像农村的孩子“安全活动范围”那么大。但是,就一般情况而言,有两种倾向肯定是正确的:第一,孩子的“安全活动范围”在6岁到9岁这段时间扩展的速度最快;第二,男孩的“安全活动范围”比女孩更大。

地图的制作

研究还显示,男孩和女孩在辨识道路上的差别是从8岁左右开始的。碰巧的是,这正是父母开始给予男孩更大自由活动范围的时期。在这个年龄之前,男孩和女孩的“安全活动范围”基本上是一样的。比如有一项研究显示,8岁小女孩和7岁小男孩的“安全活动范围”都是200码左右。但是在8岁的时候,男孩被允许自由活动的范围就已经超过女孩的两倍。而且,无论孩子是在哪里长大—城市、郊区或者乡村,这种倾向都是一样的。

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从8岁往后,男孩开始能够更生动、更丰富地描述他们自由活动的范围。在自己的这一活动区域内,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更详细,比同年龄段的女孩所能描述出的信息要多一倍。到了11岁,男孩的活动区域已经变得非常复杂,并且能更多地使用符号,并正确地使用比例尺。总体来说,这时候的男孩比女孩有更明确的空间感。即使是在面对同样熟悉的环境的时候,比如说教室,男孩—别管是在幼儿园、二年级还是五年级,总是能比女孩更确切地在自己的头脑中构造出教室的样子。

到8岁的时候,男孩的活动范围就已经大大超过女孩了。

有趣的是,这种差别看起来并非是天生存在的。换言之,男孩并不是生来就比女孩在地理空间上有着更为明确的感觉。研究人员还单独研究了另外一类女孩,这些女孩可以更自由或者说更大胆地在当地玩耍。研究发现,在她们的“区域地图”上,也可以有同样复杂而详细的信息。

在这种“自由活动范围”的经验中最关键的一个部分是,孩子们和周围世界相处的方式。对于大多数处于学习阶段的孩子来说,主动的经历要比被动的经历有着更为明显的效果。举例来说,孩子们的“自由活动范围”和他们上下学搭乘的校车路线的长短和范围,没有直接的关系。那是因为,孩子们面对长时间的、单调乏味的路程的时候,会和我们一样,不再理会周围的环境。他们可能眼睛盯着车窗,但实际上什么都没有留意。注意到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当孩子可以自由地在一片区域漫游的时候,他们会仔细观察其中的岩石、树木、小溪,以及其他各种生动的情境,唯有如此,他们才能对这个地方的情况有真正深入的了解。

为什么男人不爱问路

这种经历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影响,而且一直会持续到成年之后。在人的整个生命历程中,男性总是比女性感觉更有方向感—尽管他们的方向感实际上并不一定比女性强。有研究表明,这种在方向感上的自信心甚至可以追溯到他们生命中的最初30年。有一项早期的研究报告表明,71%的男性认为自己的“方向感很强”。只有47%的女性会持有同样的看法。最近的一些研究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女性的方向感的确要更差一些,并且在迷路的情况下会表现得比男性更焦虑。女性,即使是在碰到日常生活中的小困难的时候也都会比男性更焦虑。

就像贝克威思揭示出的在使用计算机方面的性别差异那样,男性和女性在自信上的差距也反映在他们不同的认路方式上。一般来说,男性更喜欢抽象的方法,即通过使用一些长度单位(比如英里)和基本方向(如东、南、西、北)来记忆路线。你在向男人问路的时候,他可能会告诉你:“往北走1英里,然后向东再走3英里就到了。”研究人员把这种认路方式称为“概览式策略”。女性则更喜欢用具体的、按照地标一个步骤接着一个步骤,以及左和右的方式来记忆道路。你在向一位女性问路的时候,她可能会告诉你说:“在消防队那儿向右拐,然后一直顺着路朝前走,直到看见一座教堂,然后你再朝左转。”

当然,我们说的只是通常的情形。不是每一个人都如此,也不是在所有的情况下都这样。一些女性也会使用“概览式策略”,一些男性也会使用“路线策略”。根据环境的不同,人们会在这两种策略之间做适当的调整。如果你碰巧和我一样,是住在美国的中西部,这里空间开阔,地标式建筑很少见,那么不管你是成年男性还是女性,你可能都会更多地使用最基本的东、西、南、北这样的方位来指路。但是就整体状况来说,男性和女性会使用不同的策略。这种差别有助于解释为什么男性更不愿意去问路。

“他们不愿意向别人问路,确实有一个很充足的理由,”丹尼尔·蒙塔洛(DanielR.Montello)说。蒙塔洛是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的教授,专门对这个问题进行过研究。他说,人们通常把这归结于男性的“自我中心主义”。也许有这么一点吧,或者说确实沾边儿了。“不过,至少它不是唯一的原因。”

许多成年人就像是在康奈尔试验中那些偏离路线的6岁的孩子。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也倾向于偏离原来的路线。蒙塔洛说,不过,他们只是偏离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找不到路了。

“他们根本就不认为自己是迷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