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南竹海冬季旅游线路:林彪为何不出席十大元帅授勋仪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2:35:50

林彪的一次精彩发言让毛泽东决意“打倒”刘少奇

  • 揭开林彪坠机谜团:飞机上发生了枪战或搏斗吗?
  • 林彪一生中仅有的两次大败仗
  • 亲临林彪坠机现场:九具尸体驱干完整,大都仰面朝天
  • 毛泽东对林彪并不放心:“文革”期间不准他碰军队
  • 毛泽东和林彪公开摊牌:有人看我快上天了,想夺权
  • 彭德怀对林彪叛逃难以置信:这样把他杀死我有意见!
  • 林彪叛逃后毛泽东三易接班人:一次比一次仓促
  • 毛泽东的接班人成了驾机叛逃者:“文革”被宣判失败?
  • 林彪为老婆叶群辟谣:“处女证明”闹出政治笑柄
  • 周恩来力保晚节:癌症手术前疾呼“我不是投降派!”
  • 为成毛主席的接班人,林彪必先整倒对他有意见的人?
  • “九一三”事件中的直升机迫降现场:碎纸片牵出幕后人

林彪为何不出席十大元帅授勋仪式

王贵成/文

有道是,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作为一个军人,没有一个是不想当元帅的。如果能当上元帅,而且还能参加元帅授衔仪式,不管面临什么困难,即便是病的不行,就是用担架抬也要抬到授衔现场。可偏偏就有这么一个人,在1955年9月27日于中南海怀仁堂举行的元帅授衔仪式上,压根就没出席。这个人不是别人,就是生前大名鼎鼎死后被批得“臭名远扬”的常胜将军林彪。

古今中外大千世界,征战沙场的将军不计其数,有几人能有这种机会参加此等授予元帅军衔的盛会?遇到这千载千载难逢的元帅授衔仪式,一般人早就乐坏了,可一生做事很有个性的林彪,愣是表现的波澜不惊,而且还缺席了元帅授衔仪式。1955年的元帅授衔仪式应该有10位元帅出席,他们是: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但实际出席的是7位,林彪、刘伯承、叶剑英三人都没到。刘伯承当时身体不好,又忙于军事学院的种种事务,请了假。叶剑英则有特殊情况,中央军委决定1955年下半年在辽东半岛举行大型抗登陆演习,由叶剑英担任总指挥。由于这是解放后规模最大的军事演习,叶剑英8月就到大连紧张筹备,所以走不开。为此,叶剑英特地向中央写报告,表示不能参加典礼。这样看来,刘伯承、叶剑英是有特殊的原因不能参加授衔仪式。

  而林彪呢?当时林彪称病正在青岛休养,接到通知,回答的很干脆,说不能参加授衔仪式,于是一个请假了事。林彪真的病的不轻,病的连一个授衔仪式都无法出席了吗?林彪有病,这人们都知道,但也不是什么急病重病,也不是病了一天两天,要想参加授衔仪式也不是真的支撑不了;实在病的不行,还有简单的办法,穿上元帅服,列队接过授衔命令和勋章,照完相就走人就是,至于招待会参不参加都无所谓。可事实并不是这样。当年林彪和刘伯承都在青岛养病,他俩的元帅照都是在青岛拍的。当时领命去为两位元帅拍照的李华后来讲,林彪的精神很好,感觉没什么病。

既然没什么病,林彪为什么不去出席授衔仪式呢?有熟悉林彪的老人说,其实他就是为躲开授衔仪式才去休养的。这就更奇怪了,一般人想参加这个授衔仪式连轮都轮不上,林彪为什么要躲避呢?

这就得从建国后林彪思想发展的历程来看了。新中国成立后,林彪有近十年的时间都在“养病”,在养病中,他最大的兴趣就是读书。林彪读书很杂,看《老子》,说里面充满了辩证法,“功成身退天之道”的思想引起了他强烈的共鸣。对中国历史方面的书籍尤有兴趣,历代开国将帅的悲催命运,引起了他深沉的思索,联系到现实,就是如何处理与高层领导的关系。他的笔记中有“西汉故人以权贵不全,南阳故人以悠闲自保”的话,曾想过到偏僻的贵州当个省长,以避开政治漩涡;他在一本名为《曹操》的书上,在曹操当宰相后,自觉得成“骑虎难下之势”的叙述旁批注道:“不要轻易骑上去。”他的室内条幅中“悠悠万事,唯此为大,克己复礼”,“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等等。这说明,林彪这个时期的思想已经或多或少地受到了道家“无为”远祸思想的影响。十大元帅,未必是林彪内心想当的,“说破英雄惊煞人”可说是他的内心写照;可不想当又不由他,那就只能躲了,躲开这个元帅授衔仪式。

另外,让林彪闹心的还有那个十大元帅的排名问题。朱德位居第一,这位和毛泽东一起创建了红军的“红军之父”,完全当得起这个第一的排名;彭德怀是八路军副总司令,排名第二,人们也亦无话说;接下来排名第三的就是林彪了,这绝对不是单凭毛泽东欣赏就行的,要知道那时毛泽东还没有走上神坛,也还不那么一言堂,更主要的是这个排名必须得全军上下心服口服才行。那就只能有一个解释了,就是林彪辉煌且无人能比的军事功勋把他推上了这个排名。当年搞这个授衔可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定下授衔名单已经费了好大力气,获同级军衔的人的排名顺序更是大有学问,一再反复斟酌。除了党内军内的资格和历任职务等等,每级军衔获得者还要列出所指挥的战斗、战役,列出胜仗次数和败仗次数。

如果要论起资格来,林彪仅仅是黄埔第四期学生,聂荣臻、叶剑英是他的老师,徐向前属黄埔一期,是他的学长;南昌起义时林彪才是一个小小的排长,而刘伯承、贺龙已经分别是参谋团团长和军长、起义总指挥,陈毅在南昌起义部队和红四军中则当过林彪的直接上级;林彪也就比罗荣桓的资历强一点了。然而最后的事实却是,林彪以显赫无比的战功,把他的老师、上级通通超越了过去,赫然排在了十大元帅的第三位。

但林彪之所以是林彪,就因为他是个明白人,不会为一时的虚荣冲昏了头脑,进而不知天高地厚狂妄自大起来。虽然林彪的战功威震天下,但这毕竟已经成为了历史,其他九位元帅有八位比他资格老,而且南昌起义时这些人在军中的官衔比他高出的不止是一级两级,现在他赫然排在第三,只有两位不可能不排在他前面,其余他当年的教官、上级统统要站在他身后。授衔前元帅们要先到场集合,闲聊一阵,别人都是老前辈,自己一个“晚辈”,见了面说些什么?战功自然不假,但在那个场合能说这个吗?而资历在军中从来就是极为重要的,就是到了现在,部队中说到一些人的什么事,第一句话必定是问:“你(或他)是哪年兵?”林彪对此也极为看重非常敏感,有一件事可以佐证。林彪在后来当了军委第一副主席、国防部长时,曾问过罗瑞卿:“我们威信不够吧?因为我们不是南昌暴动领导人。”

这种情况下的授衔仪式,林彪能出席吗?一旦去了,不是找着遭人恨自寻烦恼吗?林彪的书可没有白读,不要忘了,1955年时的林彪还不象后来文化大革命中的林副统帅,“悠悠万事,唯此为大,克己复礼”还是他的信条,他不想因为一个元帅授衔仪式就成为众矢之的。

这样看来,林彪不参加十大元帅授衔仪式的原因就明了了——这是他在“克己复礼”处世哲学的指导下,有意识地在躲避,躲避可能遇到的麻烦和困扰。应该说,林彪的这个做法是相当高明的。

一张罕见的林彪全家在天安门照片(图)

林彪死后周总理为何嚎啕痛

林彪“叛党叛国”背后的惊人真相

 

 林彪与解放军将帅在军事能力方面的比较
1、林彪和粟裕
粟裕(1907—1984),湖南会同人,(和林彪同岁一个是湖南人一个是湖北人)1927年5月从军,(1926年12月林彪由黄埔军校来到武汉,由中共武汉军委分配到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第三连任见习排长。)在叶挺的国民革命军第24师教导队任班长,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就是在北伐战争中血战汀泗桥、贺胜桥,攻克武昌城的“铁军”——叶挺独立团。1927年初,叶挺独立团升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二十五师。后随叶挺参加了南昌起义。红军井冈山会师后,先后任红军连长、营长、支队长、师长、军参谋长,军团参谋长等职。红军第五“反围剿”失败后,任挺进师师长、率部挺进闽浙地区创建根据地,在南方展开游击战争。皖南事变后,粟裕任新四军第一师师长,苏中、苏浙军区司令员兼政委, 领导苏中、浙西军民开辟抗日根据地。1944年3月,粟裕精心组织发动了车桥战役,他集中数千人的部队攻坚打援,一举攻克车桥据点,共歼日军465人,伪军500人。当捷报传到延安窑洞,慧眼识将才的毛泽东当场说了一句极有预言性的话:“这个从士兵成长起来的人,将来可以指挥四五十万军队”。我以为,毛泽东这只慧眼对粟裕发现的太晚了,因为他和林彪是同时随朱德上井冈山的人,但毕竟是林彪的表现更突出吧。

南昌起义

二次北伐成功后,汪精卫继蒋介石之后叛变革命,国共两党分裂。中国共产党人被迫拿起武器进行武装斗争。7月下旬,党中央授权周恩来组织前敌委员会,全权指挥南昌暴动。当时,贺龙的二十军、第四军第二十五师和蔡廷锴的第十师已经分头往南昌城集结,留在九江一带的还有十二师和二十四师。二十五师驻扎在马回岭,是预定参加南昌起义的主力之一。周恩来指示聂荣臻设法把二十五师拉到南昌,并负责接应随后赶到九江的部队和零星人员。他们约定,南昌一发难,立刻开出一列火车到马回岭,火车一到,立即把辎重物资和部队运往南昌。1927年8月1日凌晨,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率领起义军二万余人发动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此时此刻,纵令是总指挥也对七十三团无可奈何。在聂荣臻的率领下,二十五师的大部分官兵开进了起义胜利后的南昌。进抵南昌后,七十三团和七十四团一部经过补充,整编为二十五师,周士弟担任师长,陈毅担任了七十三团政治指导员,林彪仍任七连连长。其实这个过程说明林彪粟裕都没有参加成南昌起义,是起义后才成为起义部队的成员之一,林彪为未能参加8月1日的南昌起义而感到终生遗憾。面对起义领导人周恩来、朱德、贺龙、刘伯承的崇高威望,林彪即使后来身居高位,心里也始终是酸溜溜的。他曾几次心怀妒意地对罗瑞卿说过:“我们的威信不够吧? 因为我们不是南昌暴动的领导人呀!”当然,在井冈山会师以后,粟裕的表现就没有林彪突出了,这是公认的事实。

林彪和粟裕的军事才能比较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粟林同庚,都是1907年生,都是公认的军事天才。解放战争时期,粟林只是我军四大支柱中的两支,但消灭国民党部队的数量是彭德怀刘伯承部队所无法比拟的。这固然有客观因素,如西北地区地瘠民贫、人口稀少,不可能是国共决战的主战场;刘邓则是挺进大别山损耗太大、元气不足。但指挥员的主观原因也不能忽视。林粟都敢于置疑毛泽东的决定,比如中央也让粟裕南下江浙,挺进敌后,就被粟裕拒绝了,而后来的事实证明粟裕的拒绝是正确的。但是有一点,粟裕是一个纯军人,而林彪不是。粟裕性格谦虚恬淡,只是一个为战争而活着的人。
林彪和粟裕比林会更出色一些,看过一些战史资料,其中讲到三大战役四野就打了两个,而后又打了渡江战役,宝庆战役,一直打到海南岛,解放广东。粟裕确实也很能打,淮海战役啃下国民党军王牌--整编七十四师,但从总的战绩包括战役规模,战役次数,消灭敌人数看还是不如林彪。而且他只是三野的副司令,上面还有陈毅,有的战斗只能算共同指挥的。
从另外一点看,他不如林彪的地方就是两人虽然同岁,但他出头的太晚,人们真正知道粟裕是在抗战时期,粟裕任新四军一师领导人之时,而林彪则早在红军时期就成为共产党闻名遐迩的虎将,这个时年二十三岁的“娃娃军长”,二十五岁的红军主力红一军团长,曾经打的敌人闻风丧胆,以后也一直保持很好的战绩,有共产党“常胜将军的”的美名,比起他的前辈彭德怀也毫不逊色,这是粟裕没法比肩的。当然如果论战绩,粟裕是完全有资格在元帅里占一席之地的。我一直为粟裕总是推让军事主将颇不以为然:这是不是林彪和粟裕心理素质上有区别?粟裕在这方面谦虚地有些被动了,我以为他的这种性格并不是优点,这和后来没有成为元帅有直接的关系。


2、林彪与刘伯承

刘伯承(1892—1986),原名刘明昭,四川开县人。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时,在四川万县参加学生军。从而开始了长达70年的军事生涯。1912年春,刘伯承考入重庆陆军将弁学堂。年底提前毕业后被编入川军第5师任见习排长,随部参加了反袁世凯的“第二次革命”。在战火中,刘伯承因功被提升为连长。
1915年12月,刘伯承在涪陵成立了四川护国军第四支队,参加了第二次反袁战争,即护国战争。1916年3月,在攻打丰都的战斗中,刘伯承头部连中两弹,右眼受重伤。当德籍沃医生为他摘除右眼球时,为保护脑神经,未用一点麻醉药。他扶着柱子,满头大汗,没坑一声。沃医生不禁为之动容:“你不是军人,而是军神!军神!真有三国关云长刮骨疗伤的气概!”刘伯承伤势刚愈,又被川军总司令熊克武先后任命为第9旅参谋长、第2混成旅第1团团长。他在反袁世凯的护国战争中,率部浴血奋战,骁勇异常。他多谋善断,治军有方,被誉为“川中名将”。1927年8月,刘伯承参加了南昌起义,并任起义最高军事决策机关——军事参谋团参谋长,作为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而永载史册。 1927年11月,刘伯承被派往苏联,先进高级步兵学校学习,后升入伏龙芝军事学院深造。1930年8月回国后任中央军委参谋长兼长江局军委书记。1932年1月任红军学校校长兼政委,6月兼任瑞金卫戍司令。10月,刘伯承升任中央军委总参谋长,协助朱德、周恩来指挥第四、第五次反“围剿”。后因与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意见不合,被贬任为红5军团参谋长。 刘伯承以足智多谋和以伤残之躯指挥作战屡建奇功而闻名于世,是解放军杰出的军事家和军事理论家。在苏联学习回国之后,成为我军第一位翻译科长。他借助俄文工具,系统研究了罗马战史、拿破仑战史、日俄战争史等,开阔了军事视野。还系统研究了苏军的条例、条令、作战理论,增长了正规化军队和打现代战争的知识。这对红军的建军和军事理论的形成有一定的帮助,其主要军事论著收入《刘伯承军事文选》,另有《合同战术》、《论苏军合围钳形攻势》等大量译著。我一直认为刘伯承号称是解放军的军事理论家,但是在共产党军队的军史上,我看不到刘伯承在军事理论上对这支部队有什么重大的影响,解放军可以在世界上叫响的战法要么是“游击战”,要么是“运动战”,这两种战法的鼻祖是毛泽东,而“运动战”则被毛泽东的得意门生林彪运用得出神入化。唯一可以说得出的贡献就是抗战时期刘伯承翻译了苏军的《合同战术》及后来翻译的《论苏军的合围钳形攻势》,这些理论应当是对解放军的作战有所影响,但是总觉得没有毛泽东的游击战术和运动战对中国革命得贡献那样直观,据说中印反击战时制定的战略战术中闪现了刘伯承的军事思想,真正对解放军将帅的军事素质有较好的提高是在建国后的南京军事学院的系统学习,但即是这样,我觉得还不如林彪在东北创造的: “一点两面”、“四快一慢”、“三三制”、等等很多战役战术思想那样甚至至今仍然深深融入了解放军将领的精髓。总之刘伯承的辉煌更应该是刘邓大军时期。



3.林彪与彭德怀

彭德怀(1898—1974),原名彭得华,号石穿。湖南湘潭人。1916参加湘军,1922年考入湖南陆军军官讲武堂,毕业后回湘军任连长、营长。北伐战争时期任国民革命军营长、团长。1928年7月领导平江起义,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任军长。红军井岗山会师后任红三军团总指挥、红一方面军副总司令,曾率部攻克长沙,首开红军战史上攻克省会的记录。从彭德怀的早期革命历史早期革命经历就可以看到,林彪无论如何是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的。最早发现林彪军事才能的“伯乐”是朱德。耒阳之战,林彪一啸冲天,指挥一个营击溃敌军两个团,令全军刮目相看。湘赣边八月失败给林彪带来机遇,毛泽东破格攫升他为主力团团长,成为与黄公略、伍中豪齐名的“红四军三骁将”。但林彪对此并不感到满足他把目标盯上了声名显赫的彭德怀。1930年2月,中央革命根据地红军武装扩编成立红一军团,朱德、毛泽东就任军团首长,不再兼任红四军职务。在毛泽东的提携下,二十三岁的林彪出任红四军军长,进入红军最高领导层。1932年3月,中央军委决定恢复重建红一军团,任命林彪担任军团长。这年,林彪二十五岁。聂荣臻发现军团长最大的秘密是与彭德怀一争高下,这种竞争延续了三十多年。“我只有一种才能,绝不把打赢一场战役的机会搞砸。”黄陂、草台岗伏击战为林彪赢得运动战专家的美名。蒋介石称昔日的学生——林彪为“战争的魔鬼”,悬赏十万元收购他的首级。“短促突击”令红军损兵折将。面对“太上皇”李德,刘伯承犯颜直谏,彭德怀大骂(李德)“崽卖爷田心不痛”,林彪却训斥手下:“这种打法我也不懂,不懂就学嘛!”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其实我觉得这里可以看出林彪的素质是很优秀的,拿破伦说的那句名言: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并且林彪对新鲜事物的态度不是轻易的否定。我想,共产国际推荐到中国的军事家李德应当不是浪得虚名,而是共产党的红军没有西方国家军队那种打阵地战的装备和资本,红军的那些家当连国民党的杂牌军都不如,甚至比不上地主武装,更不要说中央军了,所以只能说李德的战略战术是照搬国外的经验,根本就不适合中国的国情,但这并不等于国外的军事或者李德没有军事才干。不过最后的事实说明,尽管林彪在国内战争中的军事才干发挥出色,如日中天,但是,他还是无法超越彭德怀在共产党军队中的功绩、威望和地位,尤其是在抗美援朝的拒接帅印的客观事实上,高下立判。

林彪坠机蒙古后 苏联取走他的头颅

913当天林彪的四大金刚都在干什么?

 林彪的威信和俭朴一生

           黄克城是第一个建议老毛要抢占东北的高级将领,并且一开始就建议毛泽东派有“威望的军事领导人去东北”。而陈毅自告奋勇要到东北去,中央却不批准。要知道可是去了20多位大人物啊。陈毅还有一次自报奋勇去朝鲜,好像也没有批准的样子。中央派了林彪去了。林彪在东北确实是有威望的领导人。

  黄大将在东北见到林彪后,立即就把自己带来的3万多部队交给林彪指挥,与他在苏北对陈毅的态度相去甚远。对黄克城这样上过井冈山的老革命,林彪早就建立起了威望,这是整个红军时期形成的。但对东北的广大战士和干部,他们对林彪的了解却是要有一个过程的。林彪后来之所以有威望,之所以能建立执行林总的命令就是胜利,虽然也有不如意的地方,但是林总的神话却一直在延续。林总指到哪里打到哪里,林总说三天以内消灭敌人,敌人准活不了四天的威信,不是因为搞个人崇拜,而是一个个胜仗打出来的。大家唱林总的命令往下传我们是林彪的战士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情流露。正如四野老将军所说:林总非凡的天才,渊博的学识,以及他的谦虚、平易、简朴、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和巨海般的胸怀,使得林总在部队中、在东北人民群众中享有崇高的威信。全军上下,无论干部、战士都愿意见到他,都愿意接近他。我们纵队干部,常常争着到总部去开会,都愿见到林总。林总的一言一行,都可以使自己学到许多新的宝贵的东西,去总部开会去见林总就是取经”“取宝。林总不仅是我们一贯正确的英明的领导者,而且是我们的良师益友。”……这就是林彪威信的来源。【更多精彩,尽在军事第一播报★ http://jsdybb.netsh.com.cn

  再看林彪在整个领导集体中的威信,林彪在七大的中央委员选举中得票为第7位,差一票就是全票了,是所有将领中的得票最高的军事将领,看来他的威信并不仅限于某个他领导的地区或单位,在整个共产党中林彪的威信都是很高的。在后来的八大上的选票也是高高在前。后来林彪被选为接班人,因为治国者需要威信。

  但是林彪周围的人却说林没有权威。因为人们一谈起权威,往往反应出是这样几个词:办事雷力风行,行之有效,说一不二,部下俯首帖耳,无条件顺服。林彪似乎与这些词靠不上边。如1938年林彪负伤,在无知觉的情况下,大衣被部下顺手牵羊拿走,试想换成聂荣臻,可敢?事后林也没追究。1945年林彪被派往东北主持工作,在前线指挥,东北局没打招呼就把他在哈尔滨的房子收回做了幼儿园,根本不把这个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放在眼里。【更多精彩,尽在军事第一播报★ http://jsdybb.netsh.com.cn

  林彪生活俭朴,不讲吃不讲穿,不好女色,吃喝方面,林彪和彭总有一比较。林彪讲究俭朴节约,做了好吃的,101一般是不吃,开始哼唧一句不要这样嘛,如果还做,哼唧也懒得哼唧了,依然是不吃。然后厨师(或者关心领导的其他部下)也就不做了。彭总也讲究节约,部下弄点特殊吃喝,生气,大骂,不吃,还弄到大会小会上展览。如果有威信的话,部下一定会效仿,林彪看到部下有违反规定者也会斥责,可实际情况是,警卫员都比他吃得好,一个铁路公安局处长都敢把他的秘书调走,其它一些人大吃大喝就更不要说了。林彪对此视而不见,不斥责不追究,独善其身。部下也不怕他。就在他眼皮底下吃吃喝喝。可见彭总的权威高于林彪。这还不算,林有失眠的毛病,他手下的一帮人竟在他隔壁一夜一夜的吵闹,至使叶群不得不出面劝说秘书们下次玩小点声。换一个角度,即使是个邻居,早就不能忍受,半夜起来砸隔壁门去了,偏偏林彪能忍的下去。林彪的威信从何谈起。

  据说在五十年代,林彪一度住在钓鱼台,许多老总也住在那里,用服务人员的话说,当时林彪党内没什么职务,地位不高,不爱与人交往,所以我们也没太把放在心上,不象朱老总,爱与人聊天,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说出来马上就解决了,林彪不喜欢说话,我们也没主动问。即使当了副统帅后,有的秘书也敢当面顶撞他。从上可以看出林彪并没有什么权威,老毛让这样的人做接班人,是选错了,他并适合这样的角色,没人怕。【更多精彩,尽在军事第一播报★ http://jsdybb.netsh.com.cn

  不光没有权威,而且不会处理人情事事。举例来讲,一般来说,同僚和部下很少因琐事去找林彪,找了,林彪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林彪任红28团团长时的政委熊寿祺找到武汉,请林彪帮助安排工作,林彪去问萧克怎么办,萧克顺手就给了熊一个小官。可笑的是,晚年时,林彪却对儿女大谈如何如何人情世故,要求他们对单位领导要拍马……林彪贵为副统帅,却不知道人家都得拍他(以及儿女)。林在文革时候专门派人去回收歌颂他的语录本和大字报。

  林彪的一生是个历史的误会,他的威信是与地位不相当的。毛泽东说自己的影响只限于中南海,林的影响呢?

  机智敏捷果断刚毅深刻冷静稳健”……用这些词形容林彪都不过份。但千万不能说幽默的林彪”——尽管人们经常把机智幽默联在一起。【更多精彩,尽在军事第一播报★ http://jsdybb.netsh.com.cn

  除了一位老人,别人都说从未听林彪讲过笑话。这位老人敢也只经历过一次。是秀水河战斗后,到抚顺参加东北局会议,在饭馆吃过饭,不知兴从何来,林彪讲了一个笑话。

  如果有个题目,应为一个苏联人和一个中国人对话

  苏联人:喝酒吗?

  中国人:不。

  苏联人:抽烟吗?

  中国人:不。【更多精彩,尽在军事第一播报★ http://jsdybb.netsh.com.cn

  苏联人:嫖女人吗?

  中国人:不。

  苏联人:那活个什么意思呢?

  中国人:……

  讲的和听的,都没笑。

  这个没有引发笑声的对话,对于讲笑话的人,倒是够意味深长的。

  林彪不吸烟,不喝酒(必要埸合,象征性喝一点),也不讲究吃。【更多精彩,尽在军事第一播报★ http://jsdybb.netsh.com.cn

  每顿两菜一汤。大多是白菜(或酸菜)炒肉,有时是炒瘦肉丝,或是炒鸡蛋什么的。另一个固定是黄豆:炒黄豆,或炸黄豆,或煮盐豆,或是豆腐。反正黄豆是必不可少的。不但饭桌上顿顿有,平时也抓着吃,就和黄豆过不去。来了客人,也唏里哗啦倒一盘,好象谁都和他一样爱吃炒黄豆。

  永远健康时,也爱吃炒黄豆。

  有时加盘菜,他就说:别这样嘛。有时也不说,也不吃。再就不加了。

  秀水河子战斗前,在法库,一个地主听说来了个总司令,请吃饭。

  有个酸菜炒白肉。瘦巴巴的林彪从不吃肥肉。被劝不过,试探着吃了口。

  从不谈论吃喝的林彪回来后,说:好吃,好吃。连说两遍,又说:再不能吃了。意思是,再不能到有钱人家吃饭了。【更多精彩,尽在军事第一播报★ http://jsdybb.netsh.com.cn

  和林彪吃了近两年饭的季中权老人说,和他吃还不如和警卫员吃。

  据说,罗荣桓和刘亚楼吃得都很好。下边一些纵队司令和师长,团长,就更不用说了。大烧锅李作鹏等人能吃能喝,会吃会喝,就在林彪眼皮底下吃喝。

  不讲吃,也不讲穿,给什么穿什么。量体裁衣,伸胳膊伸腿的,裁缝怎么摆弄怎么是,像个木偶。从未听他说过哪件衣服质地如何了,样子好坏了,合不合身了什么的。

  还不爱玩,也不会玩,什么嗜好也没有。在双城打过两次猎。刘亚楼看他太累了,鼓吹去的。到哈尔滨邀请他去跳舞,有时去,有时不去。舞姿平平,总不长进。一次,苏联驻哈尔滨总领事馆举办舞会。一个苏联女人,不知嫌林彪是个三等残废,还是嫌他刚从双城回来,身上有股味儿,反正是拒绝了他的邀请。尴尬极了。总领事大发雷霆,呜哩哇啦把那位高傲的女同胞臭骂一顿。那以后,舞就跳得更少了。【更多精彩,尽在军事第一播报★ http://jsdybb.netsh.com.cn

  有时看看书。一是军事,二是哲学,都是马列和著作。看得认真,红蓝铅笔划得沟沟道道的。三是医书,都是中医书,边学边用,活学活用,给自已开药方。一次让秘书去买砒霜,秘书吃了一惊。他说:你不懂,我这种病吃点砒霜好。有次吃错药了,半夜三更爬起来,双手扶墙哆哆嗦嗦去开灯。秘书醒了,来扶他。他说:没关系,有点不舒服。

  都说他生活枯燥乏味儿。

  有人说他像个苦行僧。

  (二)像个呆子

  不光对身边人吃吃喝喝不管不问,别的什么事也不管不问。

  谁军容风纪不整了,谁喝醉了,谁吵架了,他都好象看不见,听不见,不知道——两耳不闻窗外事。【更多精彩,尽在军事第一播报★ http://jsdybb.netsh.com.cn

  四平保卫战期间,警卫员坐在炕上擦枪,走火了,一梭子子弹穿过窗户从屋檐下射出去。人们脸色全白了。正在屋外窗前踱步的林彪,停了一下,了一声,继续踱步。在哈尔滨,一个警卫员大白天上街,枪叫人抢跑了,衣服扒得就剩条裤头,窝窝囊囊哭着回来了。大家这个气呀,说你算什么军人,男子汉哪。林彪停止脚步,瞅瞅那个警卫员,又瞅瞅大家,那目光像不食人间香火似的;这有什么值得惊惊怪怪的呢?

  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军工部主任夏桐老人,自称是二烧锅。平津战役后,南下到武汉,给林彪当了3年秘书。衡宝战役打响前,他喝多了,醉得稀里糊涂。醒来见大家忙得一塌糊涂,一下就吓醒了。他提心吊胆地瞅着林彪,林彪好像根本不知道,再没提这事儿。【更多精彩,尽在军事第一播报★ http://jsdybb.netsh.com.cn

  季中权老人说,林彪跟他生过一次气——-近两年就这一次。

  1947年春,他和双城一个姑娘谈恋爱,要结婚了。他不够278团条件[注:27岁,8年党龄,职务正团],年龄不够。林彪是个非常注意政治影响的人。东北局书记,民主联军总司令兼政委的秘书,带头违犯278团规定,会造成什么影响?爱情价更高,党纪军纪更严厉。他想好了,只要林彪说出个字,就决心咬牙吹了。林彪却始终没说什么。结婚时,新郎请岳父母下顿馆子,花2元7角钱,林彪还写个条子,让供给处报销了。

  但是林彪明显地不高兴了,生气了。其明显的尺寸,微妙得也只有季中权才能觉察出来:过去是小季,记录,现在成了季秘书,记录”——多一个字,变两个字。婚后不久,他就离开林彪了。【更多精彩,尽在军事第一播报★ http://jsdybb.netsh.com.cn

  是他自已要走的。

  据说,林彪不背后议论人。去锦州打大仗时,一路上,李作鹏等人发牢骚:能打的没枪没炮,破枪烂炮,不能打的就差没飞机了,这仗怎么打?林彪说:别这样讲嘛,先来的是有功的嘛。林彪这样讲着,在锦州却为此事,当面批评了冀东部队一位负责人。

  林彪挺清高,但据说并不使人觉得高傲。在舒兰接到决定由他担任东北局书记的电报后,东北局让他到哈尔滨去,他迟迟不去。有人以为他是拿架子:你们反对我,怎么样?还是我对了吧?后来发现,他是想等等,看看杜聿明的动向再说。几天后,高岗来接他。从五常到舒兰不通火车。林彪说:咱们走吧,别让他再换车,跑这么远了。

  费翔唱冬天里的一把火,林彪夏天也像一块冰,喜怒哀乐从不写在脸上。前线传来多大好消息,他一声,露出点笑意,一闪即逝。辽沈战役后,万众欢腾。林彪那脸色,那步子,还是那样子,几乎看不出什么喜色。【更多精彩,尽在军事第一播报★ http://jsdybb.netsh.com.cn

  林彪讨厌繁浩礼节,喜欢清静。有的老人说,林彪的喜静,进城后就有些病态了。一些老人说,在东北还看不出来。白天挂窗帘,在东北也是常事。

  据说,这也是林彪离开哈尔滨,住到双城的原因之一。

  据说,叶群生林豆豆后没奶,又是早产,让林彪设法弄点奶粉什么的。林彪说:延安这么困难,怎么弄呀?叶群说他:比你官小的都能弄到,你这么就不行?林彪说:人和人不一样。

  (三)战争!战争!战争!林彪踱步的形象,很有幽默感。

  不论春夏秋冬,也不管枪炮声怎样在耳边隆隆震响,步子总是不紧不慢,匀速运动。【更多精彩,尽在军事第一播报★ http://jsdybb.netsh.com.cn

  你尽可以说这是一个大将军运筹帷幄,或是成竹在胸的从容、镇定和自信。也可以说是一个无所事事,甚至是一个百无聊赖的人,在那儿无所事事、百无聊赖地随意走动。

  据说,进城后,林彪很少看战争影片。

  对于一位身上有五处枪伤的元帅,这实在是够令人费解的了。

  据说,进城后,林彪在家中从不穿军装,也不让身边工作人员穿军装。这也有些不可思议。

  据说,林彪目睹了第二个女儿来到这个世界的情景后,对战争的理解和观念就和过去不大一样了。【更多精彩,尽在军事第一播报★ http://jsdybb.netsh.com.cn

  据说,林彪很喜欢孩子。见到孩子,那张冰冷的脸上就现出笑意,抱一抱,亲一亲,逗一逗。

  据说,他患病后,常把幼儿园孩子找到家里,听他们唱歌,看他们跳舞,和他们说话。

  ………

  1953年5月30日,一座约六层楼高的四平市烈士纪念塔,在四平市英雄广场矗立起来。

  正面为林彪题词:为人民解放而奋斗的烈士们永垂不朽。左面为高岗题词:日月同光山河并寿人民战士永垂不朽。右面为陶铸题词:成仁有志花应碧杀敌流红土亦香。后面为林枫题词:中国人民优秀儿女万古千秋。【更多精彩,尽在军事第一播报★ http://jsdybb.netsh.com.cn

  一年后出了高饶反党集团,高岗题词被凿下去了。

  文化大革命中,先是林枫成了走资派三反分子特务,接着陶铸又从红桃四变成黑桃三,题词当然都不能留着。

  ·一三一声爆炸,林彪的题词也没了。

  如今纪念塔上的题词,是从空间到时间都万寿无疆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913当天林彪的四大金刚都在干什么?



2010年12月13日

         核心提示:对于“这一夜”,黄吴李邱四大将中只有邱会作最“干净”,另外三位多多少少都有些瓜葛,唯独邱会作对“这一夜”一无所知。 1980年审理“两案”,老战友万毅探监时对邱会作说,你没什么事,宣判完你就会出去了。邱会作相信了,连律师也没请。

林彪与“四大金刚”(资料图)

文章摘自《同舟共进》2010年第3 舒云/整理

1971912,是个平静的星期天。不要说一般老百姓没有想到,就是被卷进九一三漩涡中的黄吴李邱也没有想到,第二天即将发生震动新中国历史的大事件。当然更没有想到,这是他们政治生涯的最后一天——913起,他们的一举一动都被监控了,接着是10年铁窗生涯。1980年开始审理两案时基本搞清:没有证据表明黄吴李邱与林彪的出逃有关系。

那么,1971912日,黄吴李邱都在干什么呢?

黄永胜理了发

912 日,星期天,黄永胜上午先到理发室理发,然后大儿子黄春光陪他散步聊天,大约一个多小时后回来,接着就是看孙子。孙子19715月出生,已经4个月了,正是好玩的时候。很快就到了中午吃饭的时间,饭后午睡,起床看文件。

912下午,毛泽东突然回到北京,黄吴李邱并不知道。周恩来通知黄永胜晚上到人民大会堂讨论政府工作报告。那时政治局照顾毛泽东的生活习惯,一般上午睡觉,中午起来吃早饭,下午三点开会或办公,晚上到人民大会堂吃午饭,开会到夜里两三点,然后回去睡觉。那个晚上黄永胜就滞留在人民大会堂。

黄永胜的警卫参谋费四金回忆,那一天比较平静,直到晚上快8点,黄永胜才坐车从西山到人民大会堂。为什么晚上快8点才走? 因为周总理召集会议一般都是在八点半,提前五六分钟到就行了。黄永胜住在西山,路上要走40多分钟,时间由费四金掌握。

费四金随黄永胜到了人民大会堂,首长在里面开会,他在外面大厅坐着,看见周总理两次出来接保密电话,虽然福建厅里有电话,但没有加密。周总理第二次出来接保密电话时大约夜里12点多。12点以后,周恩来和警卫员走了,事后知道是到毛主席那里去了。夜里一两点,华国锋从人民大会堂北门进来了,四五点周恩来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直到第三天费四金等人才回家。

924,黄永胜在人民大会堂被抓时,大叫冤枉。那声音惨极痛极,很多人都听到了。

邱家有家宴

912,邱会作的孙女12天了,邱家十分热闹。按老百姓的说法,婴儿出生第10天要好好庆祝一番。但大家都忙,就挪到了星期天。

邱会作不在,那一段他心情不好。黄吴李邱在庐山上摔了跤,之后风声一阵紧似一阵。邱会作虽然按规定每天读马列的六本书,但心里老是忐忑不安,不知命运如何。他上午在总后召开国防工办会议,下午在京西宾馆开会,会后约吴法宪在京西宾馆见面(后来没见成)。得到毛泽东南巡的消息后,几个人都没和吴法宪通气,怕他再捅娄子。家人吃完晚饭已是傍晚六七点钟,邱会作回来了,和大儿子邱路光说了会儿话,就送客人走。婴儿和邱路光的爱人留在西山。邱路光的部队在新乡,他是特意请假回来的,因为第二天要看牙,和母亲胡敏下山回了总后大院。

邱会作先走的。工作到半夜,他心里烦,多喝了几口酒,就睡了。黄吴李邱的睡眠都要靠安眠药保驾,睡前公务员小张给邱会作吃了两三片安眠药。刚睡着没多久,凌晨三点左右,邱会作被周恩来的电话叫醒,叫他立即到人民大会堂,说有个重要的会。邱会作晃晃悠悠到人民大会堂时,安眠药的劲还没过呢。

邱会作猜不出半夜召集紧急会议干什么,听说周总理、黄永胜他们在人民大会堂修改政府工作报告,那也用不着半夜开会啊,会不会是庐山又发作了?从北戴河那边的情况看,也不大像。几个小时前,叶群还从北戴河打电话祝贺邱家有了孙女,称赞他给孙女起的名字好,还说女儿豆豆订婚了,要夫人胡敏打个电话给豆豆祝贺。看来,不会有什么麻烦事,要不,叶群哪有心思给女儿办婚事……可为什么半夜开紧急会议呢?狐疑的邱会作被服务员引到会议厅,也没注意是新疆厅还是四川厅。他小声问李作鹏,知道什么事吗?因为李作鹏接过周恩来的电话,不让山海关机场的三叉戟起飞,所以李猜到一点情况,说可能是北戴河出事了。邱会作想,北戴河?林彪?能出什么事呢?

4点,周恩来宣布,今天晚上发生的事,你们几个不会感到突然吧?接着提高嗓门说,林彪跑了,他坐飞机跑了!

对于这一夜,黄吴李邱四大将中只有邱会作最干净,另外三位多多少少都有些瓜葛,唯独邱会作对这一夜一无所知。 1980年审理两案,老战友万毅探监时对邱会作说,你没什么事,宣判完你就会出去了。邱会作相信了,连律师也没请。

李作鹏忙着种自留地

912这一天,李作鹏在忙着种自留地

他的大儿子李冰天回忆,军委办事组没有集体活动,各自回去种自留地。所谓自留地,就是各自处理本单位的事情。黄吴李邱除军委办事组的职务外,还都兼着各大单位的第一把手。李作鹏8月陪江青到青岛去了段时间,8月底到连云港处理两派的问题。回到北京,又陪朝鲜人民军代表团的吴振宇到长沙、武汉等地,97日、8 日还在武汉。文革中的事情很多很乱,几天不在家,就会堆积山一样高的公文。好不容易碰上空闲的星期天,正是大种自留地的好时光。

李作鹏在海军大院47了一天的自留地,很累。接周恩来电话时,他已经吃安眠药睡下了。这个关于三叉戟的电话是李作鹏、李作鹏夫人董其采和朱秘书三人记录的,核对后,还特意给周恩来复诵了一遍。复诵时用的是董其采的记录稿,周恩来肯定地回答对,传达也是按这个记录稿。

处理完山海关的电话,李作鹏又吃安眠药睡了,因为吃了双倍的药,睡得比较踏实。但一听说开会,他马上清醒了:政治局开会从来没有用过后半夜,是不是与晚上总理那个不让飞机起飞的电话有关?

913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传达九一三事件,张、江、姚特别高兴,姚文元马上让工作人员拿茅台酒庆祝。叶剑英说,国家出了这么大的事情,是一种耻辱,你们还有心庆祝?姚文元这才作罢。李作鹏支持叶剑英的观点。

毛泽东曾评价李作鹏不卑不亢。确实,李作鹏在法庭很硬,认为是他的错都认,不是他的问题,他死也不认账。

不过话说回来,无论是“一人”还是“四人”,实际上并不是问题的关键。山海关机场的跑道灯并没有打开,调度室也没给起飞命令,三叉戟是强行起飞。李作鹏不服气:如果林彪要起飞,我拦得住吗?如果命令警卫林彪的八三四一部队拦截,一百个林彪也走不成。为什么不下命令?七八个问号始终缠绕着李作鹏。

吴法宪吓得魂飞魄散

912,对吴法宪来说是最混乱的一天。在黄吴李邱四人中,他最知情,也吓得最厉害。

911晚上,周恩来召集会议,吴法宪参加了。会一直开到凌晨一点,这已经是912了。吴法宪回到西郊驻地,打了一阵乒乓球。临睡前他告诉夫人陈绥圻,快要开三中全会了,我要准备在会上再检讨。因为九届二中全会上的事情,黄永胜、邱会作和吴法宪都作了检讨,黄和邱的检讨过了关,只有吴法宪仍被吊在空中。中午起床后,吴法宪叫车与陈绥圻、张秘书回到空军大院。因为写检讨的事情比较急,要马上动笔,而吴法宪的前两个检讨稿和一些文件都在空军大院。陈绥圻找出前两次的检讨材料,琢磨怎么帮助吴法宪写第三次检讨。而吴法宪按周恩来的指示,仔细阅读印发的四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的草稿,然后抽时间处理了一些空军事务。

下午就这样紧张地过去了。912日晚8点,吴法宪约空军政委王辉球、副司令员薛少卿找开会的八航校校长政委谈话。约定的谈话结束后,还有一些时间,吴法宪和王辉球就与空军文工团从部队调来的6个指导员谈话,解决派性问题。谈话结束已是912日晚上11点多,红机子响了,让吴法宪魂飞魄散的事件开始了:

周总理来电话,问我是不是调一架大飞机到北戴河了?我很肯定地说没有。周总理又问,究竟有没有?我更加肯定地说,绝对没有。因为周总理已经从北戴河了解到来了一架大飞机,他说还是要查一查,我说好。放下电话,我马上给三十四师(专机师)师长时念堂打电话,时念堂正在家里睡觉,他也说不知道。第二次我又打电话问时念堂,时念堂说,可能胡萍知道。胡萍是空军副参谋长,还兼着三十四师党委书记。最后我了解是胡萍调的飞机。平时任何专机都经过我,这次我却不知道,而且又是总理查问,非同小可。胡萍说,飞机改装试飞,所以没有报告。我又问,为什么去山海关,而不去其他地方?胡萍没有答复。

吴法宪把调动三叉戟的责任全推到了胡萍身上,而胡萍则是另一种说法。胡萍回忆,吴法宪对他说:林彪在北戴河,林要专机就不要通过我(吴法宪)了,你(胡萍)就以训练的名义,主要是为了保密。

吴法宪回忆:

当时(即得知一架大飞机被调到北戴河后)提出立即去机场追查,周总理表示同意。我带张秘书和警卫员直接从办公室到了西郊机场。我要求把飞机调回北京,胡萍说好。5分钟后,胡萍打电话,说飞机发动机故障,等飞机修好立即回京。我马上报告周总理飞机调回北京的措施,周总理表示同意,让飞机立即返回,返回时不准带任何人。周总理说要去北戴河与林彪谈话,我问要不要准备飞机,周总理说准备一下,我马上让时念堂准备了两架飞机。

不久,叶群打来电话,告诉我,等一会儿,周总理打电话叫你来,你能来也好。我说,胡萍在住院,还是时念堂来。叶群对时念堂不熟,提出还是胡萍来。在这种时候,关于调动飞机,我不能决定,我还要请示周总理。这时胡萍还没回医院,正与三十四师参谋长龙振泉说话。周总理打来电话,说林彪乘车离开北戴河,临走还开枪打伤了警卫员。我感到情况严重,北戴河到山海关还有个把小时的车程,我马上叫张秘书打电话给潘景寅,告诉他飞机不能起飞,潘景寅满口答应,可是飞机还是起飞了。

13日凌晨1点,周总理让我注意看飞机的航向,往哪儿飞,飞机降在哪儿。三叉戟开始向西,以后向东,最后突然向北,我一一报告。飞到赤峰附近,我提出是不是拦截?我说的拦截,不是打下来,而是要截回来。周总理说这要请示毛主席。毛主席的答复是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飞机向西时,我要胡萍叫专机师用报话机喊话,命令潘景寅向北京飞,喊了15分钟,没有回答。周总理来电话问,飞机到什么地方了?我回答,离中蒙边境还有100多公里,高度3000公尺……飞出国境,雷达看不见了。周总理又来电话,决不允许任何飞机到北京来,如有飞机来,你我都要掉脑袋,要我用脑袋担保。我给北京军区空军司令员李际泰打电话传达:打开所有的雷达,决不允许飞机到北京来。接着周总理下达了禁空令,不准任何飞机起飞。如起飞,要毛周李邱吴五人的命令。我将周总理的指示传达给北空、沈空,这是两个重要方向,其他军区空军由航行调度室传达。我向时念堂交代,三个机场,都不准飞机起飞。凌晨两点,周总理打电话问我在什么地方,我说在西郊机场。周总理说派警卫局局长杨德中去。我明白这是监视我了。这时,时念堂报告,沙河机场起飞了一架直升机。我命令不准起飞,打下来,周总理表示同意。

小人物费四金

九一三之后,专案组只查到林立果小舰队的活动,却没有黄永胜等人的大舰队活动。搞政变,怎么不依靠既是死党又掌握军队大权的大舰队呢?

专案组着重调查了912日白天黄永胜是否在京西宾馆接见林立果,要警卫参谋费四金证实。费四金是黄永胜的贴身保镖,黄永胜到哪,费四金就跟到哪,寸步不离。如果黄永胜在九一三事件前一天与林立果见面,这可是一次极其关键的接见,说明黄永胜百分之百地知道九一三事件的内幕。但当时费四金并不知道这个问题的重大,他每小时每分钟地认真回忆那一天。因为事件没有过去几天,费四金实事求是地说:黄永胜这一天没有去过京西宾馆。林立果我认识,912日,黄永胜也没在别的地方见过林立果。

专案组大失所望,以后又多次审问费四金。但费四金坚决地说,黄永胜没接见林立果,我是党员,是军人,我要对中央负责,对黄永胜负责,也对我自己负责。费四金非常明白,黄永胜被抓起来了,不可能再给他什么好处,坚持下去,自己的结局可能会很悲惨;如果作证,马上会被释放,还将有一个很光明的前途,可是,一个人即使被开除党籍军籍,他也应该有良心。

为了攻下费四金这个堡垒,专案组把他押到京西宾馆对质。京西宾馆的干部、服务员众口一词,说黄永胜和林立果912日确实见面了,还拿出当时的值班记录。费四金是保卫干部,学过专业知识。他一看,马上说这不是当时的记录,是事后补记的。这个值班日记跨度好几个月,不仅钢笔水颜色一样,就是字迹也一样,一眼可以看出是一个人抄的,不可能好几个月都是一个人值班吧?费四金说,我认为这不是原始记录,不符合当时的情况。

专案组组长纪登奎对费四金说,别人都揭发了,就你没揭发。费四金说,我懂,我是组织上调来的,过去与黄永胜并不认识,我没有理由保他。但也不能因为黄永胜出事了,就落井下石,把根本没有的事情说成有。如果黄永胜912日见了林立果,我决不会包庇他。

费四金始终不改口:黄永胜912日这天没到京西宾馆,更没有见林立果。由于费四金的坚持,最后在黄永胜的起诉书上,没有两谋这一条。

至于黄永胜到广州另立中央,费四金也坚决否认。专案组拿出缴获的飞机编组名单,上面有黄吴李邱的名字。费四金说不知道去广州这回事,黄永胜根本没说要出差。一般黄永胜出差,都要提前告诉费四金,瞒谁也瞒不过费四金,因为出差在外,黄永胜起码要带换洗衣服以及吃的一堆药。每次出差前黄永胜都要说,小费,要出差。费四金就准备行李,把要带的装进旅行箱。但这一次,黄永胜一句话也没说。费四金肯定地说,黄永胜不知道到广州,也没想到广州。其实专案组已经从小舰队那里搞清了,黄吴李邱都不知道要去广州,准备第二天一早再通知他们,说林彪要在广州召开会议。如果黄吴李邱不走,就两个人招呼一个。

费四金告诉家里临时出差,哪知“临时”了4年,原准备回苏州老家结婚买的喜糖全长了毛。解除关押后费四金在基层部队过渡一下,转业到地方,最后的职务是北京汽车制造厂再就业中心主任。不管在部队还是在地方,背着黄永胜这个“大包袱”,人家都不敢用。

黄永胜之子黄春光的回忆

黄永胜的大儿子黄春光(时任北京军区空军防止突然袭击办公室副主任)回忆:

913一上班,值班参谋报告,主任,出大事了,跑了一架三叉戟,是林家的,机上有谁不知道。怎么会出这么大的事?我马上问我家秘书,他也不知道。又问父亲回来没有,说没有回来,我搞不清怎么回事。

924通知我们回家。我妈来电话,说父亲出事了,让搬家。过完101,我在办公室,把我弄起来,参加学习班,老有人跟着。我分析,帮助父亲烧照片是抓我的原因。为什么烧?主要是怕说不清楚,有些东西就清理了,我帮着烧了很多照片。因为走廊有两个门,晚上11点多,秘书看见,就揭发了,说我划不清界限。纪登奎、郭玉峰找我谈话,916晚,你帮你父亲烧什么东西?我说我没帮。你父亲烧了很多东西,把花盆都烧裂了,烧的是中国共产党非常委员会的专案,还有一些策反信。纪登奎说,心不虚,烧它干什么?

和费四金一样,我也被关了4年。李作鹏的女婿、王秉璋的秘书、林立果的未婚妻张宁,我们都在一起。为什么不放?因为对父亲定不了罪。

父亲一直没有消息,1976年我们才知道他被关在秦城。我们反复要求去看。终于说可以看了,母亲却在外地劳改,去不了。我们兄弟四人约好,老婆孩子十几口人,浩浩荡荡到了秦城。父亲不见,说,我不能以这种身份见孩子,还我清白以后再见。

不见到父亲我们不走,就在秦城住下了。我写了一封信,恳求父亲,说你可以不见儿子,应该见见儿媳妇,你都没有见过,更没有见过孙子孙女。父亲终于同意了。我第一个进去,父亲非常苍老,说你不该给我写这样的信,摧毁了我的感情防线。以后我们又去探过父亲几次,每次半天。

父亲后来说,我怎么知道他们要跑?请律师有什么用?他不相信律师。其实应该请律师,父亲不懂,没请,他自己为自己辩护。他始终认为自己是真心反江青的,抵制江青的,怎么会与他们是一伙?在两案公开审理的现场,父亲还和江青互相瞪眼睛。

1983年春节前父亲被发现肺癌,4月去世。

我问过父亲,一生中最好的领导是谁?他答,当然是林,跟林彪打仗多痛快……

被劫持的3685号直升机

九一三事件实际上牵涉两架飞机:一架是林彪乘坐的256号三叉戟,坠毁在蒙古温都尔汗;另一架是3685直升机,被林立果的师傅周宇驰打着林彪旗号骗飞并劫持。飞行员陈修文和陈士印与周斗智斗勇,最终将飞机迫降在北京市郊怀柔。

这一切要从周宇驰40多岁学习云雀直升机开始。

周宇驰,河北乐亭县姜各庄镇柳林村人,1946年参军,调到空军一航校后,特别想学飞行,但身体检查不合格,只能长期担任一航校宣传科科长,能说会写,很有一套。后来是空军副参谋长姚克佑调他来当刘亚楼秘书,没多久刘亚楼就要周宇驰下部队。1965年刘亚楼去世后,周宇驰重新回到空军司令部办公室,担任副主任。1967文革期间,大学都不上课了,林彪的儿子林立果离开北大物理系,被空军司令员吴法宪安排到空军司令部办公室当秘书。吴法宪指定周宇驰当林立果的师傅,又和周宇驰一起介绍林立果入了党。

1969年10月17日,24岁的林立果被任命为空军司令部办公室副主任兼作战部副部长。有人向吴法宪汇报林立果下部队的事情,吴法宪随口说林立果可以指挥一切,调动一切。而周宇驰在空军常委会上传达,去掉了限定词,成了林立果可以在空军“指挥一切,调动一切”。吴法宪哑巴吃黄连,不敢纠正,就这样林立果在空军“畅通无阻”,周宇驰也因此牛气冲天。

19715月,林立果和师傅周宇驰打着林彪旗号,要学云雀直升机。空军司令员吴法宪不同意林立果的要求,副统帅只有一个独生子,摔着了怎么办?但吴法宪怕得罪林彪、叶群,只好勉强同意。因为周宇驰打着林办的旗号,空军34师为他配了最强的机组,都是直升机各机种的分队长一级,教员是空军34师副师长王焕今,指挥员是副大队长陈士印。

1971913零时32分,林彪乘坐的256号三叉戟从山海关机场强行起飞,林立果临去山海关机场前,给周宇驰打电话,说北上。这时周恩来已经下令必须由几人联合才能放行飞机。周宇驰搞不到大飞机,决定用直升机出境,叫于新野立即到西郊机场找陈士印。

陈士印在同期飞行员中最先冒尖,不到30岁就担任了中队长,不久又任副大队长。913130分左右,陈被服务员从睡梦中叫醒。当时机组都住在一个大房间,他们看见陈士印穿着内裤跑到走廊上接电话。

周宇驰问:直-5最多能飞多远?能飞650公里吗?陈士印回答:带上副油箱,加满油最多飞700公里。周宇驰说:现在有重要任务,你到门外等着,我派车接你。于新野用车把陈士印接到空军学院的将军楼,周宇驰给陈看了林彪手令:盼照立果、宇驰同志传达的命令办。周说:这是林副主席的命令。吴法宪搞政变,我们被困了,毛主席下落不明。现在形势很紧张,你送我们到北戴河林副主席那里去汇报。陈士印说:我很长时间没有飞直-5了,没有把握。周说:这是林副主席的命令,你不能怕担风险。陈土印说:我再找一个技术好的飞行员。这事要向胡萍副参谋长报告。周宇驰说:现在他被困住了,没有办法同他联系。我们马上走,到沙河机场后,不要对别人讲,抓紧时间找到飞行员就走。陈士印说:我没有带图囊。周宇驰说:我已经为你准备好了。

913凌晨140分,周宇驰、于新野、李伟信将一些箱子装上汽车,拉着陈士印开向沙河机场。在停机坪卸下东西及于新野、李伟信两人,周宇驰拉着陈士印去找人。陈士印首先去敲团长刘景祥家的门,因为周宇驰催促,没有敲开,陈士印只好上楼去叫直-5中队长陈修文。

315分,3685号直升机亮着红色尾灯,向北起飞了。团参谋长李丕成等被砸门声惊醒,说有人偷飞机……

起飞前于新野、周宇驰都想坐进驾驶舱,但由于驾驶舱只能坐三个人,于新野只好与李伟信坐在客舱。陈修文是正驾驶,坐左座,陈士印坐右座。陈修文按常规打开电台与调度室联络,被周宇驰制止:要保密,不许联络,并命令陈修文飞320度。陈士印立刻觉得不对,质疑说:不是说去山海关吗?应该向东,怎么飞西北?周宇驰肯定地说就这样做。陈修文听他们争论航向,有些急了:我到底听谁的?一秒钟里飞机已飞出去好远了。周宇驰虽然没有说去乌兰巴托,但他坚持向北飞,陈士印联想到周宇驰问飞机能飞多远,难道他是想叛逃?为了摸周宇驰的底细,陈士印说没有航行资料。周宇驰说他有,从手提包里拿出一张200万分之一的地图,有一条红线从北京到苏联伊尔库茨克。驾驶舱里的三个人,谁也没有讲话。

怎么办?飞行中的任何大动作都可能使飞机坠落。陈士印和陈修文两人配合,不断与周宇驰斗智斗勇,趁周不注意,赶紧将组合罗盘迅速旋转了180度,往回飞了。但周宇驰发现异常,恶狠狠地说:飞机怎么转弯了?陈修文机智地说:遭遇拦截,需要作机动飞行。

凌晨450分,陈修文驾驶直升机到达官厅水库上空。接着在3300米的高度,飞越八达岭长城。周宇驰看见北京的灯光,摘下耳机,摔在一边,大叫上当:你们骗了我……今天我不活了,你们也别想活……你们要落地,我打死你们……”陈士印没有看见周宇驰的手枪,但感觉他已经把手枪握在了手里。

陈士印示意陈修文快快下降,被周宇驰阻止,命令飞北京西郊的钓鱼台。陈士印说,那是空中禁区,地面有高射武器。这时直升机飞到沙河机场,陈修文再次降低高度。但由于周宇驰疯狂阻止,直升机重新被拉起来,摇摇晃晃飞向西郊机场,也没有落下去。

直升机飞向怀柔县的山中盆地,那是直备降场。周宇驰看见地面是一片玉米地,没有阻止飞行员的落地动作。降到80米时,陈修文向周宇驰扑去,周宇驰开了枪。飞机完全失控,突然仰头,进入最危险的尾冲。陈士印试探性地向正前方推了两次驾驶杆,都没有将飞机改出来,第三次重复操纵,终于缓解了飞机的下降速度。但直升机最终还是尾部和右机轮先着了地,陈士印迅速关闭发动机及放火开关,好在没有侧翻,基本保全了直升机。

于新野未待落稳,就从客舱中跳出,爬到前舱外面,将枪口紧贴窗口玻璃向陈士印开枪。陈士印凭感觉迅速躲了一下。于新野的子弹在陈士印的两件飞行服中穿了四个洞,击中周宇驰的手腕,鲜血溅到陈士印的脸上。周、于、李一起慌乱中逃向庄稼地,但很快被包围。自知走投无路,三人商定自杀,周宇驰、于新野用枪对准了自己的太阳穴。唯李伟信朝天开枪,得以苟活……

1980年审判两案时,关押审查的陈士印被无罪释放。现在,距离审判两案30年,曾任空军34师副师长的中国直升机鼻祖王焕今说:实事求是地说,陈士印也是英雄。

陈士印从监狱出来后,回到沈阳工作,曾任全国机床厂协会秘书长。

康廷梓现场目击:“三叉戟强行起飞

康廷梓是林彪座机三叉戟256号第二副驾驶,时任空军34100团三大队二中队队长。1971912日晚,林立果乘256号去北戴河时,康廷梓随机组一起抵达山海关机场。913日凌晨,机组9人只有4人登机,康廷梓和另外4人没有来得及上飞机。以下是他的回忆:

1971913零时30分左右,嘭、嘭、嘭,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把我惊醒,听到门外有人急呼首长到机场了,快起床”……我顾不得系鞋带,也没有扣好衣扣,提上提包就冲出屋子。黑暗中,借着微弱的灯光,我看到第一副驾驶陈联柄和通信员陈松鹤已经跑在我的前面。我继续向东跑,当视线从右前方能看到停机坪时,256号随着一声增大的发动机轰鸣,突然向前滑了出去。

机场的保障人员及已跑到停机坪的机组人员,不约而同地望着离去的飞机,紧张得说不出一句话来。正在此刻,我发现一队人马占据了停机坪。一辆卡车满载着全副武装的战士,在停机坪的中央停住。与此同时一辆吉普车在离我几米远的地方,嘎一声刹住,从车上动作敏捷地跳下一位四十开外的陆军军官。他看我上身穿着夏季飞行服,认定我是机组人员,就左手拉着我的右臂,右手拿着手枪指点着远处滑行的飞机,操着一口山东腔,非常着急地对我说:你、你……快把飞机给拦住!”在当时的紧张局面下,我赤手空拳站在那里,怎么能把飞机拦住?我赶紧追问谁在飞机上,这架飞机不能起飞!把它拦住!”他答非所问。

我看到停在那里的吉普车,急中生智,用手指着那辆车反过来命令那位军官:快!快把汽车开到跑道上对正飞机,堵住它,就不敢起飞了!

当那位军官按我说的登上吉普车时,飞机已经滑入跑道的东头,机头已经调转过来对正了起飞方向。飞机开始增速滑跑,几十秒钟之后,消失在机场西南方。和我一样呆站在那里的领航员,习惯地低头看了一下手表,当时的时间是913日零时32分。

……在调度员呼叫的同时,雷达标图员头戴耳机,在一张较大的地图板上埋头标着飞机的航迹。我和调度室主任不约而同地集中在标图员的笔尖,看他笔尖一点一点地移动,红颜色的笔在地图上画出一条弧形的轨迹……这条弧线从山海关机场起飞时的244度,缓慢转向正西,即270度。这时,我马上想到可能是飞回北京了,因为从山海关到北京基本上是朝正西飞行。然而,飞机的航迹在270度的位置上并没有稳住,而是继续增大,直到约300度(中蒙边境二连方向)中断。

这条航迹与正常飞行的航迹相差甚大。正常情况下,飞机起飞后,飞行员果断压坡度转弯,使飞机迅速进入预定的航向上……第一转弯本应是折线,但却形成了一个过程较长的弧线,究竟什么原因?因为谁也不知道起飞后驾驶舱里发生的事情,所以这是一个解不开的谜。可以做两种分析:其一,有意向前向西飞一段时间,迷惑地面……其二,潘景寅起飞前只知道飞往广州的航线,而不知道飞往外蒙……

1971年9月13日2时25分,256号三叉戟在蒙古温都尔汗地区坠毁。

·         林彪坠机蒙古后 苏联取走他的头颅

  • 正是在他的建议下,苏联方面取走死者的头颅,通过比对留存的医疗资料最终核实了林彪的身份...

口述:[俄]顾达寿,执笔:郑少锋

        1971年9月13日,权倾一时的中国“副统帅林彪在蒙古坠机身亡。为查清事件真相,时任苏联驻华使馆政治参赞的作者受上级委派秘密前往现场勘查。正是在他的建议下,苏联方面取走死者的头颅,通过比对留存的医疗资料最终核实了林彪的身份。 转自CHN强国网 www.chnqiang.com

上级交给我一项秘密任务

      1971年,北京的政治气候变幻莫测。913,中国共产党的第二把手、毛泽东选定的接班人林彪和他的家人及党羽,在政变阴谋暴露后仓皇出逃,但是没有成功。他的党羽数人劫持直升机,在起飞后不久即被迫降。林彪和妻儿乘坐一架军用飞机从山海关机场仓皇起飞,却在飞越中国边境上空进入蒙古共和国领空时疑遭击落(注:这是作者的一家之言),在蒙古境内的温都尔汗坠毁。这就是震惊中外而又令人费解的·一三事件

 

        蒙古军方察觉了这架中国飞机坠毁的情况,误以为是中国的侦察机侵犯了本国领空。飞机残骸被发现后,蒙古共和国外交部立即照会中国驻蒙古使馆提出抗议,同时通知了莫斯科。苏联外交部获悉此事,立即指示驻华使馆尽快了解有关情况。于是,托尔斯基科夫大使特派我带领使馆武官处的两名少校军官,去蒙古实地勘查。

 

       当时我问大使,为什么选择我去执行这项任务?他先解释说,我是政治参赞,此事属于我的工作范围。而后,他才进一步告诉我,苏联外交部已经从情报渠道获悉林彪叛逃的消息,考虑到我在华工作多年而且认识林彪,故特别指定我去蒙古辨认林彪的尸体。另一方面,为了不惊动中国官方,上级要求我们从北京乘开往莫斯科的国际列车前往。

尸体的头颅被送回莫斯科

        我特别喜欢乘火车旅行,因为火车比飞机更安全,而且能欣赏沿途的景色。我们经过中国的内蒙古进入蒙古共和国,在中途一个指定的车站悄悄下了车。到车站来迎接我们的是苏联驻蒙使馆武官巴拉诺夫上校。他开车带我们前往温都尔汗郊外一块开阔的沙地,那里就是中国飞机坠毁的地点。此前,蒙古人已经将飞机残骸、机上乘客尸体和所有的物件拍照,然后挖了个大坑就地掩埋。为了让我们辨认尸体,他们又将这个大坑掘开了。

        我注意到,飞机的残骸上有枪击的痕迹,而且可以判断子弹是从机舱内射出去的,因为弹孔呈向外开花状。我们无法猜测飞机在坠落前,里面究竟发生过什么事情,但是可以确定它的坠毁绝对不是来自外部的攻击导致。

 

         因为飞机坠落后立即起火爆炸,机上9个人的尸体全被烧得体无完肤,面目全非。其中有一具裸体女尸,我想应该是林彪的妻子叶群。至于林彪,一具男尸的体形很像他本人,但我无法从尸体面容来确定是不是他。于是,巴拉诺夫上校将他拍摄的尸体被掩埋前的照片拿给我看,但这些照片的效果与从沙坑里挖出来的尸体基本上相差不大。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确切无误地鉴定尸体的身份,我提出一个建议,即通过检验林彪的牙齿来确定他本人。我知道,林彪早年曾经在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进修,后来又赴苏疗养,其间治疗过牙病,苏联应该保存了他的牙齿档案。建议发回苏联外交部没多久,便收到了莫斯科的电报命令,指示我们可以在现场取下尸体的头颅,同时收集飞机残骸的标本和有参考价值的物件,然后由苏联蒙古使馆武官处派专人负责,将所有物证送往莫斯科。

 

        林彪之死还有诸多谜团

        我顺利完成了这项秘密任务,与两位同事乘国际列车返回北京。据悉,尸体的头颅很快就被送到了莫斯科。苏联有关部门立即对牙齿进行检验,最终确认这就是林彪本人。我想,林彪的头骨现在还应该保存在莫斯科。至于林彪为什么叛逃?他乘坐的三叉戟飞机是英国制造的一种性能良好的飞机,究竟又是什么原因引起了坠毁爆炸?关于这些情况,从莫斯科没有传来任何信息。北京的新华社《俄文电讯》对此事也没有任何报道。 转自CHN过了大约一个月的时间,中共中央先以内部文件向党内发布了关于林彪叛逃的消息。不久,又将这个消息和林彪及其党羽的罪行作为正式文件传达给群众。对于林彪的出境叛逃,中共中央传达的文件指明他的目的是出卖祖国和投靠苏联。这无疑激起了热爱自己祖国和领袖的中国人的极大愤怒。中国人特别不能容忍林彪反对毛泽东的行径。我在北京耳闻目睹了无数民众群情激愤,声讨林彪反党集团的场面。令人深思的是,回想文革兴起之初,众多狂热的中国人也是如此声讨刘少奇和邓小平的,而且,他们正是在林彪的鼓噪下,高喊打倒以刘少奇、邓小平为首的中共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的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