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胆疮的治疗方法:宝盒网--热血 倾注大爱 [图片] baohe.com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7 07:12:20
热血 倾注大爱 [图片] http://user.qzone.qq.com/377973028    修改 系统判断您抓取的文章共有页: 抓取所有分页  只抓取当前页(默认)

热血倾注大爱

 

曹雨生


他,几乎每个月都去市中心血站捐献血小板;他,2002年至今已经累计献血近35000毫升;他,20072008年两年内累计献血8000毫升,并获得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但是他并没有停止爱的奉献,他想在距离献血截止年龄还有三年不到的时间内,达到50000毫升的献血目标。

他就是古城镇江曹雨生同志,是镇江六摆渡龙门港德龙港务联运有限责任公司的职工,十年来,他多次向镇江血站无私的奉献出自己身上近35000毫升的热血,曹雨生的壮举,编织了社会大爱,受到了镇江血站的表彰和社会的好评,为人们所传颂。

血为人身之精华。35000毫升的血,是至少五个常人身体血液的总和。曹雨生为什么会这么大量的献血呢?曹雨生的献血,也经过了一个个曲折的过程。

那是1998年和1999年,公司组织职工献血,当曹雨生捋起袖子准备献血时,医生告诉他,说他血不合格。曹雨生心里咯噔一下,“我身体好好的,怎么会不合格呢?”

为了释疑,几天后,曹雨生到血站献血,血的质量达到标准。曹雨生从那时起,第一次献出了200毫升的血。

当曹雨生把献血证书给妻子看时,妻子在高兴的同时,又责怪丈夫不爱惜自己的身体。因为就是献了200毫升的血吗,妻子也没有再说什么。妻子的心理活动,曹雨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深深地感谢妻子对他的关爱。

献血过程中,他了解了。献血不仅有利于社会大爱的建设,帮助患者早日康复,还有利于自身的身体健康,自身身体血液得到新陈代谢。特别是他看到报纸和电视台播报血浆告急时,看到一些患者,盼望血浆接受治疗时,他都一次次受到触动。

就从那时起,曹雨生在到2007年初,他就献出了3600毫升的血。

男人的血精贵,几年献了这么多的血,妻子舍不得了。妻子劝说他不要再献血了,妻子的劝说没有起到作用,妻子就不在理他。过了一阶段,他还是照常去献血,妻子没有办法,妻子就不得不搬出老婆婆来说服丈夫,妈妈的话儿子总不能不听吧!

年已八旬的老母亲不顾年迈,从城里赶到城外,等儿子下班回来。老母亲拉近儿子左看右看,一字一句要儿子自己照顾好自己,献血做个好人,决不能伤到自己的身体啊!

曹雨生面对慈母的嘱咐,面对家里亲人们的关爱,他把他所了解的道理,献血对身体没有妨碍,以及对身体的好处,献血的意义,对社会的奉献,一点一点地讲给妈妈和妻子听,曹雨生终于得到了母亲和家里亲人们的支持。

20073月的一次献血中,他了解了血站需要血小板,也就从3月这次献血起,他每次就在血站献一个机采单位(相当于800毫升血液)的血小板。从20073月到现在,他共计献血小板40多次,计算血液是30000毫升。加上前面的献的血,已经是35000毫升。

捐献血小板,血液通过一次性使用的采血管道流入血细胞分离机内,分离出血小板,同时将其他血液成分输还给献血者,时间比献全血时间要长。看着自己的血液在分离机里来回的流动,曹雨生说一开始也曾有过害怕的感觉,有时候还有点安全担忧,但是看到工作人员当着自己的面将一次性的采血管道拆开、使用,心里又觉得很放心,而且捐献几年下来了,身体也没受什么影响。

  在捐献血小板的过程中,因为使用了抗凝剂的原因,曹雨生有的时候觉得嘴唇有点发麻,可能因为是正常反应他也没在意,后来听到隔壁床位捐血小板的人要求服用葡萄糖酸钙时,他才知道服用葡萄糖酸钙可以消除发麻症状。曹雨生只服用过一次,可他觉得味道不怎么好,也就一直没有服用,他说反正也就麻几十分钟,献血结束后,症状就会自动消失。

20052月,他受到镇江血站给予的“03-04年度无偿献血奉献奖”的表彰。最近,又获得了镇江血站给予他的“07-08年度无偿献血金球奖”的表彰,日前,又获得了国家级金奖的表彰。

面对荣誉,曹雨生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他在想,自己已经五十多岁了,文革期间随父母下放到了农村,学上的少,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有限,因而对社会的贡献就有限,自己唯有一腔热血可以贡献给社会。

对于无偿献血,他始终坚信,只要是有利于社会大爱建设,有利于他人身体健康,有利于自身身体健康,他都要坚持献血,献到血站不再接受他献血的年龄,争取献血献到50000毫升。

为了向血站提供高质量的血液,曹雨生平时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坚持科学饮食,坚持做到不抽烟不饮酒。他说,他要保证自己一定要有一个好的体质,保证有健康的血液提供给需求者。用自己的热血和情怀,谱写人间大爱。

                                                                                                                                          撰稿:王礼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