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广福记冒菜:大学重地“社会”免进?_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05:59:58

大学重地“社会”免进?

2011-03-13 20:20:26 来源: 南方网 跟贴 53 条 手机看新闻

表面说的是禁止社会车辆进入校园,实际上限制的是学生与社会接触的机会与权利。学校是为社会培养人的地方,不是为社会供应肉猪。

作者:细毛

继北京大学禁止校外车辆入校四年之后,清华大学宣布从4月1日起,过去向社会开放的六个校门将有四个限制校外车辆自由驶入,今后以参观为目的的机动车将禁止入校。清华给出的理由是,社会车辆挤占道路和停车资源现象严重。

北大清华的举措让人感觉仿佛时光倒流,大学成为与社会对立的概念。曾几何时,农村有公社、城里有单位,几乎所有人都呆在有形无形的围墙里,围墙之外是零星的 “社会闲杂人等”,想进围墙而不得。每道围墙之内有不同的隶属关系,平级之间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往来要打介绍信。改革开放的外在标志是围墙渐渐少了,介绍信逐步淘汰了,怀揣身份证即可走天涯,身份证面前人人平等。

校园和铁道部在开放时代走得最慢,今天在回归单位的道路上却走得最快。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这是将校园封闭起来最常见的说辞,其实毫无说服力。

表面说的是禁止社会车辆进入校园,实际上每辆车都有车主、有乘客,限制的是社会人。华南理工大学保卫处处长叶汉钧说,不少人开车进校园是来做公务或者走亲访友,不能随便干涉。他同时表示,公办大学由公共财政支撑,每个纳税人都有权利开车来校园,将车停在学校里,没有权力加以限制。不管叶处长出发点如何,这番话的境界比北大、清华的书记校长们高多了,长了广州人志气。

表面说的是禁止社会车辆进入校园,实际上限制的是学生与社会接触的机会与权利。学校是为社会培养人的地方,不是为社会供应肉猪。猪只需长肉,不需长智慧,智慧大部分是用来人际间交流的,猪即使有智慧也不会长在肉里。过去大学是往单位里输送人才,一座围墙往许多围墙里送人,问题也不大。现在社会多元化了,继续将学生圈禁起来,对墙外水深水浅一无所知,毕业之后岂不成为待宰羔羊?这并非杞人忧天,那么多大学生走上传销道路,因传销手段和很多校园教育方法神似。

与社会保持接触是培养社会人的必要条件,正常的大学不光校园要允许外人进来,而且学生要主动走向社会,参加各类社会活动,锻炼社交、组织和领导能力,历练对社会的洞察力。尤其对于人文学科的学生来说,参与社会活动即是实习。所谓人文,即人际间文明相处的关系。

 

近年来校园总体趋势还是日渐开放的,近十年的房改过程中,不少校园房屋售给校外人士,所以出入校园的社会车辆未必是外来的。限制外来车辆停放,只要提高停车价格即可,然后再给教师停车予以优惠。至于为何校园停车价格显著低于市价,需要记者们继续发挥聪明才智。

现在校园不是开放得太多,而是开放得远远不够。天河区交通瓶颈就是几座巨大的大学校园,所谓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香港既有地处闹市的香港大学,也有僻居远郊的中文大学,各安其所,学术水平不受影响。社会各界应该携手努力拆掉内地大学的围墙,让校内资源价格与市场接轨,也让大学氛围与社会同步前进。

4月24日为清华百年校庆日,不少校友的“社会车辆”也有拥入校园的冲动,校方适时关紧闸门,难怪没有混得相当职位或者混上富豪榜的诗人们在哀伤完故乡沦陷之后,不约而同地哀伤起母校沦陷了。

(本文来源:南方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