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卷烟厂易地技改:临震不乱的日本国民秩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5:04:55
 
导语:
“千年一遇”的九级强震突袭日本,熟悉的惨烈之外,日本普通民众面对大灾时的冷静从容对我们而言略显陌生。处“震”不惊,秩序井然甚至比地震本身更令人震撼。其实,日本人表现出来的“国民秩序”,都可以从日本民族的性格、从公共教育、从内心深处找到原因。  

“也许除了犹太民族,世界上再也没有第二个民族像日本人那样有着强烈的生存危机感和家园情结。”

——李兆忠,《暧昧的日本人》

凡事想最坏的方面,“末日情结”雕塑日本人气质

       上个世纪70年代,日本作家小松左京的小说《日本沉没》曾引起巨大轰动,这部预言日本末日到来的作品持续再版和改编,被认为是揭示日本人内心深处危机意识的最好范例。在日本书店里,《日本危机》、《日本即将崩溃》、《日本的悲剧》等拥有惊心动魄书名的图书常年热销。习惯了总有人喊“狼来了”,日本人凡事都从最坏的方面去考虑,从不敢掉以轻心。

       与世隔绝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的匮乏,加上频繁的灾害,在漫长的时间里雕塑着日本人的气质。整个日本民族都在用一种小跑的姿态工作着、活动着。无论你是在政府部门办事,到银行取款,到邮局寄东西,还是到餐馆吃饭,到商店购物,接待你的人一个个都全神贯注,手、脚、眼、嘴并用,走起路来都是一律的“小碎步”。这种快节奏的生活并非完全出于现代社会生活的压力,也与日本人敏感迅捷、内心总不踏实的国民性格有关。

土地随时可能震裂或陷落,地震列“四大最害怕”之首

       在有关危机发生的持续的、复杂的社会报警系统中,对于地震的恐惧被列在国民“最害怕的四个东西”之首。日本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边缘,板块移动剧烈,地震频发、台风频袭,火山活跃。仅在20世纪,日本就遭遇过10次死亡人数超1千人的大地震,关东大地震更加曾夺走了10万人的生命。BBC的出镜记者曾在大阪地震的废墟上说:“对于日本人来说,再发生这样的地震不是会不会,而是何时与何地的问题。而如果震中是在东京,那么,全世界都会强烈感受到它的烈度。”

       日本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边缘,这一全长4万公里的地震带像一个巨大的环,围绕着太平洋分布。环太平洋地震带是地球上最主要的地震带,板块移动剧烈。它集中了全世界80%以上的浅源地震、几乎全部的中源和深源地震。

        从板块构造来看,日本正好处在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太平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下方,这种地质剧烈变动的地区极易发生地震。

        “因为平时为了大地震,不知道做了多少准备,几乎每时每刻,避难训练,建筑基准的执行,安全确认,几乎两个月就有一次安全训练,地震来了,如果再不行,那就不行了,那就是命了。”

防灾教育从小开始,75%的小学生认为“不远的将来身边可能发生大地震”

       调查显示,高达75%的小学生认为“不远的将来身边可能发生大地震”,有90%的人表示“最担心的灾害是地震”。但是在日本,由恐惧而生的不是恐慌,而是从娃娃抓起的危机意识和行动。日本国民从小接受防灾教育,教科书中写有应对灾难的基本知识,学校也专门开设不同类型的防灾课程。以兵库县为例,几乎所有学校每年都要实施1至2次防灾演练,近30%的小学每年举行防灾演练4次以上。

       日本政府和社会团体经常举办各种比赛来提高青少年的防灾意识。“日本防灾海报设计大赛”至今已举办了22届,每一届都会评选出符合不同年龄段青少年审美的防灾海报予以表彰,并颁发“日本内阁府防灾担当大臣奖”。一家日本民间机构常年举办“防灾挑战计划”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征集日常生活中有启发意义的防灾案例,并邀请当事人现场分享经验。由于各地学校防灾教育能做到持之以恒,当地震来临时,教师和学生大多能迅速作出正确避难行动。  (扩展阅读)

        众所周知,日本是地震多发国家,但是地震造成的伤亡人数却不多。日本为什么能将“地震大国”变为“减灾大国”?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恐惧感转化为危机意识

        日本人对自然灾害中的地震具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和恐惧感。调查显示,高达75%的小学生认为“不远的将来身边可能发生大地震”,有90%的人表示“最担心的灾害是地震”。为此,有60%的家庭购置了便携式收音机、手电筒和药品,有20%的家庭储存了应急食品,有86%的民众确认过去附近避难所的路线。

        日本地方自治团体和学校也为应对地震灾害而采取了措施。在只有10万人口的千叶县镰谷市,在3所小学和2所初中建造了5座40吨的耐震储水池和水井,配置了发电机,即使在断电情况下每分钟也能提供120升饮用水。该市设置了3个防灾仓库,如北部小学的仓库长期储存防灾食品64580份、饮用水袋4500个、简易厕所42个、帐篷12顶、担架60副、药品48箱、毛毯2440床,等等。该市还在16所中小学和3所幼儿园设置了25个避难所和11个临时救护所。另外,还配备了67个户外喇叭、10个车载式无线电发射台。当强烈地震等灾难来临时,即使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师生和当地居民也能依靠这些食品和设备进行自救。

防灾成为生活习惯,灾难模拟可体验5级以上震感

        在日本人生活观念中,重物一般不放在高处,而放在地上或柜子里。安装电灯要非常结实,需要定期确认,有问题就赶紧维修。家家都有防灾袋,每时每刻储备着两个防灾袋,里面的东西都很轻,以便一旦发生地震,拿起来就快跑。每户日本人家都有一张地区《灾害时避难场所》地图,里面标明了这个地区一旦发生洪水、台风、山崩、海啸时的避难场所。

       此外,日本各地均设有规模不等的公共设施——防灾馆(防灾教育中心),不少地区的防灾馆还设有“灾难模拟设施”,可以让市民在体验“灾难”的过程中加深现场感。在东京池袋地区的防灾馆,市民可以在“地震”、“火灾”和“烟雾”的模拟场景内体验“现场逃生”。其中“地震”场景可以模拟里氏5级以上的震感,体验者的临场表现则会被记录在场景之外的电子大屏幕中,供体验者回顾和参考。通过这类公共设施的反复演练,日本人不但掌握了逃生技能,更重要的是对灾难有了直观感受,加强了心理预防。
 “几百人在广场避震,结束之后整个过程无一人抽烟;服务员拿来一些毯子、热水、饼干,所有男人帮助女人,跑回大楼为女人拿东西。接来电线放收音机,3个小时后,人散,地上没有一片垃圾,一点垃圾也没有留下。”——网友微博

不需要“英雄主义”, 社会约束要求绝对服从集体

       上述场景多被解读为日本高度的社会文明和民众素质以及对政府救灾的信任。诚然,这些场景反映了文明程度,但针对日本民族而言,特殊的集团主义也是决定秩序的重要原因。集团主义被看做最具日本特点的国民性,日本人普遍对同是日本人的他人有一种依存心理。日本人最害怕的就是自己与其他人不一样,总是千方百计地证明自己与大家是一样的。这种“一样”多表现为自发形成的行为准则,只有严格遵守,日本人才会心安理得,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日本作家加藤周一就将其概括为,日本人在集团行动中发现自我的意义,不承认主张个人主义的心理要求。

这就可以解释,即便是在大地震这种生死攸关的时候,日本人仍然几乎苛刻的维持着公共秩序。在以“灾民”为标签的那个集体中,个人离不开集团,集团保护个人,只有绝对服从才是维护集体利益的表现。这个时候并不需要“个人英雄主义”救他人于水火,“和大家一样”不仅容易形成合力,克服困难,也能保障系统运行的效率。不夸张的说,任何原因导致的哄抢和踩踏事件几乎不会在日本发生。[详细]
(扩展阅读) 东京大学中国留学生亲历地震:公共秩序未受影响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张意)北京时间19:40分,东京大学中国留学生张愉同学通过网络电话接受了本台记者的连线采访。

记者:现在我们连线在日本东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张愉,张愉,你好。

张:你好。

记:我们介绍一下你现在的位置具体在什么地方?

张:我现在的位置是在东京附近的神奈川县的川崎市,紧靠着东京。

记:你亲身体验到的大地震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呢?

张:好的,下午我刚好是在家,没有去图书馆,大概两点五十分的时候就感觉房子在晃动,我先开始没有太在意,因为日本地震是很频发的,但是它(晃动)持续得很长,持续有半分钟,我就感觉不对了,而且还在不断的持续,震感越来越强,然后我就拿着东西就跑出去了,发现周围的邻居也都在楼下公园的空场地里,然后又晃动了大概两三分钟左右就停止了,我就又回到房间里来,这时候我发现所有的通讯都是不通的,手机和固定电话都是没有信号的,就是房子只是在不停地晃动,但是没有一点要倒的迹象,所以大家一般也都回到房间内,但是电视的信号是通的。大家就是全部通过电视来了解当时的情况,日本NHK很快全部都在直播全日本的一些情况。

记者:张愉你们通过当地媒体了解到的最新的灾情是什么样的?

张:最新的情况是目前日本全国死亡39人,然后是45人失踪,这个是截止到晚上七点半的最新的信息。

记者:请你介绍一下,你还有你周围的中国留学生目前的安全状况,还有大家的生活安排有没有什么具体的布置呢?

张:目前是这样,因为刚才信号不通,现在上网大家都联系上了,我在早稻田大学的同学说,当时地震的时候大家都躲在了图书馆的桌子底下,现在图书馆都全部关闭了,明天也是闭馆一天,但是现在大家都没有问题,全部都是在安全的地方,而且日本对于灾难的准备也是很充足的,像水和食品这些都是没有问题的,而且虽然全东京的电车已经全都停运了,但是车站的秩序还是很好的。

刚才日本首相已经在电视里发表了声明并开了记者的紧急招待会,就是让大家做好准备,就是在每个社区周围,它都是有避难所的,这个应该是没有问题,如果再有大的地震出现,大家可能都会拿着生活必须品跑到避难所,大概就是这样的情况。

记者:好的,非常感谢张愉接受我们的连线,我们也会随时的和您保持联络,也请您向您周围的日本朋友和华人朋友转达我们的问候,也希望你们大家注意安全。

张:好的,没问题,谢谢你。

记者:好,谢谢。

 

不给别人添麻烦,日本人绝少当众哭泣

“不给人添麻烦”这是日本人的常识,这句话出现在给小孩学习的《社会生活教育》第一章第一节。让别人不快、让别人担心、让别人操心,都属于“给人添麻烦”的范畴。日本人不轻易表露自己的悲哀,反而对因自己的悲哀而让别人担忧和牵挂表示歉意。在大地震中,如果家人朋友遭遇不幸,日本人通常也不会嚎啕大哭,只是默默承受了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当有人获救时,代替“谢谢”,说“对不起”的人也不少,对他们来说,比起感谢的心情给别人添麻烦的心情更多。

此外,不给别人添麻烦也可以解释日本人的忍耐力和自律精神,随地吐痰、大声喧哗、插队、乱扔垃圾等等都被视作给别人添麻烦的行为。当这种社会行为规范变为大多数人的自觉意识以后,少数“不拘小节”的人也会慢慢自律起来。这也应证了网友在微博上的描述,“东京街头尽是步行回家的人群,仿佛数百万人都一起走上了街头,但都自动列队默默前行,秩序井然,毫无喧哗,我在开车,路上塞车,但也毫无喇叭声,眼前的一切,仿佛一个场面巨大的无声电影。” (扩展阅读)
中国人在海外如何赢得尊重?2010.5.24  中国经济网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和生活常识,特别是像日本这样的“岛国寡民”,生活中拘泥的细节就更多,所以,来日本留学或旅游的人,也许在来之前,留学中心或是旅行社都会嘱咐大家一些注意事项。我没有读过那些“日本留学须知”或是“日本旅游须知”,不知道是怎么写的,这里仅就我自己在日本的生活经验,总结出两点来,供大家做个参考。

        不给别人添麻烦

        这是日本人从孩子开始就受的教育。在日本社会,一个不给人添麻烦人的,起码是不会令人感觉讨厌的。

        如何做到不给别人添麻烦呢?

        首先,这就意味着你要自立,凡事自己动手,不要麻烦别人,要做到这一点很容易,学会自立,一切靠自己就行。

       其次:不给别人添麻烦,还意味着你能入乡随俗,尊重当地人的生活习惯,并能做到拥有公德心。例如:在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因为大声会影响周围需要安静的人。又例如要去指定区域吸烟,因为要想到有许多对烟味过敏的人。还例如用完厕所记得冲干净,如厕后洗手离开时,记得顺手将溅到洗手台上的水滴擦干,方便下一个人很干净地使用,这些所有的日常细节,都属于公德心的一部分,都是日本人所说的“不给别人添麻烦”这句话所包含的内容。

        学会感谢 懂得回报

       如果你认为仅仅只做个不被人讨厌的人,还远远不够,还希望自己受到欢迎,得到尊重,拥有自己的朋友圈子,那个也很好办,学会感恩,学会说“谢谢”就是。哪怕人家只给过你一粒芝麻大的帮助,也请回报以西瓜大的感谢。一个懂得感谢,懂得回报的人,是永远不会被人拒绝的。所以,即使对方只是帮你顺便指了指路,在匆忙离去之前,也一定要记得认真地、真诚地说完“谢谢”才能走开;对于在日常生活中给予过你帮助的人,逢年过节要记得写信问候,即使没有礼物,但一份不会忘却的惦念也足够打动对方的心。这种拥有“持久精神”的、不会突然“消失”的人,不仅受欢迎,也能赢得信赖,获得尊重。

        这是我在日本生活的个人体会。个人认为,与一大堆在日本生活的注意事项相比,能够做好这两点,就已经足够了。当然,要做到这两点,也许很难,也许很容易,因人而异。

       有钱,更要“有品”

       最后,还说个另外的话题,是与“歧视”有关的。这个不是担心日本人是否歧视中国人,而是“爷很歧视你小日本”的问题了。

       以前,日本人歧视中国人,是因为中国落后、穷。可是,如今中国有钱了,中国人到日本旅游,都跟大爷似的,9万日元(约合5600元人民币)一只的龙虾船?大爷俺一点两只,眼睛都不眨一下;LV的包?88万日元(约合5.5万元人民币)?便宜嘛,从大到小,这一套大爷我全买下了。

       小日本,你瞪什么眼?没见过世面,不知道什么叫挥金如土?你中国大爷给你长长见识哈。

        这是一部分中国有钱的“大爷大姐”们来日本旅游时的消费心理。我看过新闻介绍,也亲眼见识过这类“款爷款姐”们。

         但是,我觉得那些到海外一掷千金的“款爷款姐”,一定要清楚一个概念:有钱,并不等于有尊严。

         我觉得,现在一些有钱人,跑到海外挥霍,作为店家虽然会心里偷着乐,但乐完了,中国款爷的“豪吃”与“豪购”,估计也成了人家茶余饭后的笑料。

        所以说,有钱,并不等于有尊严。有钱,还得有“品”才行。“品”是“品德”的“品”。还不说有“德”,因为这个“德”字要求太高,要求的是内心。但起码要有“品”。“品”是什么?是一个人外在的言行举止,和风度气质。“品”是由文化与见识滋养出来的东西。光有钱,但没文化,少见识,给人感觉有钱没品。这样的人,在国内也许因为你的财富或权势,会赢得身边一些唯唯诺诺的“尊重”,但到了海外,还想靠这个来唬人,可就很难了。(文 唐辛子 旅日华人)

 

看轻生死,64.6%的日本人相信生与死轮回相通

        在这场大地震的威胁中,如何面对死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日本人自助和助人的态度。由于外来宗教文化丰富繁杂,日本人的宗教观念经过融合形成了复杂多元、缺乏虔诚神性的特点。总体而言,神道教作为日本特有的宗教,它把人视为自然的一部分,死亡对人而言不是终止,而是成长与消失的自然组成部分;加之佛教禅宗里的“轮回转生”、“虚无”的观念,组成了日本人独特的生死观,看轻生死,宽容生死,尊重生死。

        在以日本人为对象的问卷调查中,对于“生与死的世界是隔绝的还是轮回相通” 的提问,认为“在某个地方轮回相通”的占64.6%;对于“是否相信死者有灵(魂)存在”的提问中,回答“相信”的人占54.0%。这说明,日本人认为一个人从生到死没有绝对的距离,人是自然的一部分,生与死的界限并不像其他民族那样泾渭分明。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中反复出现的“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或是对日本文化中生死观念的最好注解。

       “一切都很特殊,他们却仍然排队,有条不紊。”日本列岛多年来不时颤抖的惨痛教训,加上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危机深怀恐惧,造就了大灾当前举世称道的国民秩序。这个频繁被自然灾害骚扰的民族,甚至对未来从不乐观,他们做的,只是认真地活在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