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门电镀设备回收:从事科学研究的四种境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8:15:57
从事科学研究的四种境界

 作者:江召兵  Time:2008-6-5 10:29 〖内容提要〗

做科研究竟是为了什么?为了生存、为了发展、为了兴趣还是为了理想,这决定了科研工作者做科研的境界,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他是否能做出杰出的成果。

〖文章正文〗

    最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人为什么要做科研?问不同的人得到的答案肯定会不一样,但我归纳了一下,做科研可以分为以下四种境界,也就可以回答为什么要做科研的这个问题了。
    科研的第一种境界:生存。这也是做科研最低层次的境界。动物活在世上,最大的挑战就是生存。人也是动物的一种,当然也存在生存的问题,如果生存的问题都解决不了,那就更别谈其他事情了。做科研可以接到一定的课题,也就是说有一定数额的课题费。如果一个男人每年有几万块的课题费,基本可以解决养家糊口的问题了,也就是让自己和自己的家人在这个世上生存(这年头只有工资是不可能养活自己的,更别说养家糊口了;工资涨三倍就去打美国、工资涨两倍就去打台湾、工资涨一倍就去打日本、工资不涨只有被老婆打)。
    科研的第二种境界:发展。生存下来了,就得考虑发展的问题。怎么样才能使自己过得更好,使自己和自己家人的一些基本的要求得到满足,如买个宽敞的房子、去国外留学进修提高、让自己的小孩参加他们想要学的艺术班什么的。对于自己来讲,那就是说在自己所在的学术圈子里有一定的知名度,做的研究也有一定的影响力。做科研接课题也可以达到这样的一个目标。现在评价一个人科研做得好坏的一个标准是课题费有多少(当然发表高质量论文也是一个评价标准,但是课题费更直接)。
    科研的第三种境界:兴趣。学术界一直有一个疑问,那就是13亿的大国为什么出不了一个诺贝尔奖得主(我指的是土生土长的)?即使是按上帝掷骰子计算,中国也出了不少诺贝尔奖得主了啊。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出现呢?2003年暑假去中科院物理所参加暑期讲习班的经历给了我答案。在暑期讲习班上有一位老师来自法国,是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拿破仑时期建立的高等学府,综合实力在全球排名进前五的,比我国的清华北大牛多了,我一直很好奇为什么到现在还叫师范学院)的博士,叫Lowady。他从事科研,靠的完全是兴趣。他去市场买花菜,看到花菜的纹理,能从力学机理方面研究花菜的生长,并把自己建立的模型做了相应的试验;他为了研究颗粒,每年自费去世界上有名的大沙漠考察沙子的运动规律......他在science和nature上发表的文章一大堆(据说北京某大学有规定说该学校的老师在science或nature上发表一篇文章就奖励20万!如果他生活在中国,早就发财了。也许他生活在中国就做不出这么好的成绩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科学的执着,一直都打动着我心灵的最深处。他的经历也告诉我一个道理:科研不是为了生存,也不是为了发展,而是一种兴趣、一种爱好。
    科研的第四种境界:理想。为理想、为信念而做科研,这种人是最值得钦佩的。对于这种境界,我不想评论太多,因为我还没有体悟到其中的道理,在这里我只想举一些活生生的例子来佐证我的观点。爱因斯坦在银行小职员的工作岗位上发现了相对论;力学家钱学森为了祖国的强大,毅然放弃国外优厚的条件回国奉献,从现在看来,他的价值和贡献,绝对不止“一个师的兵力”;“两弹元勋”邓稼先为了祖国的强大,也是放弃了在美国有良好发展的机会,回国默默奉献,到牺牲后我们才知道他的名字(那个叫什么杨振宁的是他的老乡、同学,因为得了个什么奖的,就到处忽悠,骗钱骗女人,鄙视他)。离“歌德巴赫猜想”最近的科学家陈景润,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竟然做出了那么重大的成果......
    而我呢,现在只处在为了生存而做科研的地步。为了赚钱去做课题,这也许是科研人员最可悲的地方了。没有住的地方,只靠自己出钱租;一个月的工资还不够请领导吃一顿饭......生存成问题,发展又是遥不可及的东西,那么谈兴趣和爱好就是海市蜃楼、空中楼阁,说自己做科研是为了理想,那说出来连自己都不会相信。
    也许是我的思想境界低,像钱学森、邓稼先等老一辈科学家不也在生存、发展、兴趣和理想之间作了权衡和选择么?不也为祖国做出了令世人刮目相看的成就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