藿香正气合剂饭前饭后:通源石油(射孔技术潮流引领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18:33:19

    通源石油是一家专注于油田增产技术的集研发,产品推广和作业服务为一体的油田增产服务企业。公司依托自主研发的油气增产新兴技术,立足于油田服务领域,向油田客户提供复合射孔器销售,复合射孔作业服务,复合射孔专项技术服务,爆燃压裂作业服务及油田其他服务。公司自主研发的复合射孔技术和爆燃压裂技术相比传统的射孔和压裂技术,具有更好的增产效果,并且爆燃压裂技术成本低于传统压裂技术,是这两个领域的绝对龙头。

    一、所属行业
  随着全球油气产量和消费量的快速提升,全球范围内均已进入难动用油藏开发阶段。在常规开采技术下,难动用油藏埋藏条件复杂、开采难度大、开采成本高。因此,加强难动用油藏的有效开发、提高采收率和单井产能成为摆在油气勘探开发领域的严峻课题,能够提高油气产量的技术、产品和服务作为提高油气产量的重要手段,日益受到重视。
  影响油气井产量最敏感的因素是油藏地层的渗流条件。油气流入井筒的流量,取决于井筒远端的油气流入近井带的渗流状况、近井带的油气流入连通井筒通道的渗流状况以及井筒和近井带的通道完善程度等三个条件。另外,近井带由于受到钻井和完井过程的污染以及采油过程中作业措施的影响,易产生渗流通道堵塞,影响油气产量。因此,改善射孔通道和近井带的渗流条件是提高单井产量的最重要手段。公司围绕油藏地层的特征识别、改善射孔通道以及突破近井带污染的目标开展复合射孔业务,围绕突破近井带堵塞改善渗流条件目标开展爆燃压裂作业服务。公司的主营业务围绕改善地层的渗流条件展开,从而显著提升油气产量。
  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油田增产技术的集研发、产品推广和作业服务为一体的油田服务企业。公司围绕油气增产目标,依托自主研发的油气增产新兴技术,提供以复合射孔解决方案为核心的复合射孔器销售、复合射孔作业服务、复合射孔专项技术服务、爆燃压裂作业服务以及油田其他服务。
  公司围绕复合射孔技术,建立了以复合射孔优化设计软件、复合射孔产品、复合射孔工艺和复合射孔测试等四大技术为支撑的复合射孔核心技术体系。公司的复合射孔业务涵盖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以八大系列九十多个品种为基础的复合射孔器产品的销售,二是包括电缆传输射孔工艺、油管传输射孔工艺及其延伸的测井服务在内的复合射孔作业服务;三是包括复合射孔与测试联作(即DST联作)、复合射孔与酸化联作、复合射孔与水力压裂联作、全通径射孔工艺以及复合射孔水平井射孔工艺在内的复合射孔专项技术服务。公司的复合射孔技术经过 2.5万口井以上的射孔作业,单井产量平均提高一倍以上,其高性能、可靠性和安全性得到充分验证,为提高油气产量做出了积极贡献。公司已发展成为国内复合射孔领域技术研发和产品供应能力最强、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服务企业。
  作为公司复合射孔技术的延伸,爆燃压裂技术是公司在国内率先推出的另一项新兴增产技术。公司的爆燃压裂技术在 2009 年完成了400 多口井、600 多层的规模化作业,表现出作业成本低、增产效果显著的应用优势,对遏制老油田产量下滑起到了重要作用。公司将依托在复合射孔领域建立的各项优势,快速推动爆燃压裂业务在国内的产业化发展。
  自设立以来,公司专注于以复合射孔等油田增产技术的研发、产品推广和作业服务,主营业务和主导产品未发生变化。
  作为一种全新的压裂技术和工艺,爆燃压裂是一种爆燃技术与采油工艺相结合的增产技术,利用特定含能材料或推进剂制品为主装药组成的压裂弹在井筒中快速燃烧,在一定时间内形成高能燃气对油气层进行压裂,在油气层近井带形成多条不规则的径向裂缝,从而解除地层污染,改善地层导流能力,达到增产目的。

    二、行业动态
  ㈠、油田增产服务的概念和主要领域
  1、油田开发流程
  油田开发是指针对具有开采价值的油田,以提高采收率为目的,通过制定合理的开发方案并投资建设,使油田按方案规划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进行生产。
  油田开发服务涵盖从钻井到采油的全过程,分为完井和生产两大领域。完井过程主要是指井筒建设、地层识别、井筒与地层连通等新井的建设过程,包括钻井、录井、固井、测井、射孔等环节。生产过程指完井后的采油过程,包括地层改造 (压裂、酸化)、井下作业(采油作业和修井作业)等环节。
  2、测井是确定和评价油气层的重要手段和射孔作业的基础
  测井是确定和评价油气层的重要手段,可直接为石油地质和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各项资料和数据,是解决一系列地质问题的重要手段。同时,测井也为射孔作业提供地质、地层资料,是确定射孔方案的前提和基础。
  3、射孔是决定油气井产量的首要因素
  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过程中,首先通过勘探发现油藏区域,然后通过钻井作业完成地面与地下井筒的连通,而井筒与油藏的连通则通过射孔来实现。因此,射孔被称为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领域的"临门一脚"。美国《21世纪的射孔技术》杂志指出:"归根结底,一口井的最终成功(产能和寿命)取决于井筒与地层的连通程度",而连通地层与井筒的首要技术就是射孔技术。
  4、压裂是油田生产阶段的重要增产措施
  对于油田开发当中的老井,由于采油期过长,油层中的高分子聚合物和原油携带的固相颗粒等物质逐渐聚集到近井地带,堵塞油流通道,导致近井带渗透性变差,油井产量降低,甚至导致停产。为了恢复产能,油田一般采用水力压裂方法来解决。水力压裂是在高压下,通过管柱向油层注入压裂液,当压力超过地层的岩石张力和地层岩石最小主应力时,地层被压开,形成具有一定宽度、长度的单条人工裂缝,以改变油层渗流状态和油流通道,达到增产的目的。水力压裂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老井增产改造的一种常用方法。
  水力压裂最早起源于美国,从 1947年美国进行的首次油井压裂增产作业开始,到上世纪五十到七十年代,水力压裂由单井的增产措施发展成为提高采油速度和采收率及改善油田开发效果的重要手段。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是水力压裂发展史上重要的阶段。由于压裂优化设计、裂缝诊断及压裂材料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各项压裂工艺技术的发展。水力压裂不再仅仅作为单井增产、增注的措施,而是与油藏工程紧密结合起来,用于调整层间矛盾(调整产液剖面)、改善驱油效率,成为提高动用储量、原油采收和油田开发效益的有力技术措施。进入九十年代以后,水力压裂逐渐成为生产井增产改造和低渗透油田开发方案的主导因素。
  我国在五十年代起己开始进行水力压裂技术的研究,迄今为止已取得了很好的技术成就与较高的经济效益。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世界上每年压裂作业井次已超过 125 万井次,大约完钻井数的 35%-40%进行了水力压裂。随着油田开发难度的加大,水力压裂技术的诸多局限性也日渐突出。如压裂过程的裂缝方向受地应力影响,不能人为控制,可能造成压裂无效或发生串层事故。变原井筒周向的流通通道为单一裂缝通道,油井渗流状态被永久改变,不可恢复,如果压裂效果不佳,采取补救措施难度很大。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近井地带的堵塞污染问题。对大量的底水油帽和边水的油气层采用水力压裂极易发生水串现象而导致油气井报废。对于水敏或酸敏地层压裂容易发生粘土膨胀等现象,产生污染伤害,从而降低压裂效果。这些问题都对压裂增产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
  作为一种全新的压裂技术和工艺,爆燃压裂是一种爆燃技术与采油工艺相结合的增产技术,利用特定含能材料或推进剂制品为主装药组成的压裂弹在井筒中快速燃烧,在一定时间内形成高能燃气对油气层进行压裂,在油气层近井带形成多条不规则的径向裂缝,从而解除地层污染,改善地层导流能力,达到增产目的。
   ㈡、油田增产服务行业的发展情况
  1、石油资源供需矛盾的日益突出推动石油工业的快速发展
  进入二十一世纪,石油资源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作为在世界能源中占据60%以上消费总量的石油天然气资源是支撑全球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现代文明赖以延续发展的重要稀缺性资源。据美国《油气杂志》发布的2008年全球油气产储量统计数据,石油需求量增长是探明可采储量增长的1.09倍,这种需求和供给的缺口将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伴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持续存在,并成为推动石油工业快速发展的原动力。
  ⑴、石油储量情况
  截至2009年底,全球石油探明储量总计为1,817亿吨(13,331亿桶),石油剩余储量静态可开采年限为45.7年。
  截至2008年底,我国石油可采资源量为150亿吨,现已探明的资源量为65.1亿吨,有待探明资源量84.9亿吨。2009年石油新增探明储量为11.2亿吨,连续第4年年度探明地质储量超过10亿吨。在世界103个产油国中,我国石油可采资源总量和剩余可采储量分别居于第11位和第10位5。
  全球范围内的石油消费十多年基本保持稳定增长态势。2000 年全球石油及天然气消费总量为 57.58 亿吨,2007 年,全球石油及天然气消费量达 65.91 亿吨。经历了2008和 2009年两年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石油消费量略有下降,但据预测 2010年全球石油消费重新进入到上升的轨道。
  ⑵、我国石油供需矛盾更为突出
  从2003年起,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2009年国内石油消费量为4.09亿吨,其中进口达到2.19亿吨,国内石油产量1.89亿吨,原油进口依存度突破50%,达到52.5%,到2030年,中国石油消费量的80%需要依靠进口。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人均石油消费量与生产量持续不断增长,但人均石油消费缺口持续扩大。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渐消退,在新一轮经济周期中,我国石油需求将较快增长,预计2010年到2015年我国石油需求年均增长4.9%,2015年需求总量将达到5.3亿吨左右。
  2、油气产量的稳定提高带动油田服务行业的市场规模和发展空间的提升
  油田增产服务行业的市场状况与石油天然气行业的发展状况以及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投资的支出规模密切相关。长期以来,石油天然气产量和勘探开发投资规模的不断提升,推动了油田增产服务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⑴、世界范围内的油气产量近年来保持稳定增长
  ⑵、我国石油可采储量和产量保持同步增长
  我国现有的石油可采储量主要分布在陆上几大盆地,随着我国油气勘探工作的不断加强,我国油气可采储量将继续增长。目前,我国还有大片国土未进行石油资源储量评价,并有大量的油砂、油页岩等非常规石油资源有待开发利用。据统计,我国油页岩的地质资源可生产页岩油 150亿吨左右。油砂在全国 20 个省市自治区都有分布,油砂含油率常在6%到20%之间,按照平均 10%来计算,油砂中的石油可采资源在一百亿吨以上。随着石油需求量的快速提升,这些开采成本较高的油气储量也将纳入开采领域。
  综合分析我国资源情况和勘探潜力,预计在未来 15到20年,我国年均新增石油可采储量仍可保持在 1.4亿吨到 1.8亿吨之间,大体保持目前的储量增长水平。随着石油科技的进步、勘探投入的增加以及勘探认识的深化,我国石油可采资源量将不断增长。预计到 2020 年我国石油可采储量累计可达到 47 亿吨到 57亿吨,按年产原油 1.8亿吨计算,大体可开采 26年至 32年。
  与石油天然气可采储量持续增长的趋势相一致,我国石油和天然气产量多年来也保持稳定增长。我国原油产量从 2003 年的 1.69 亿吨增到 2008 年的 1.95亿吨,五年来保持平稳增长。与此同时,我国天然气产量迅速增长,2008 年我国生产天然气760.8亿立方米,与上年相比增长 9.77%。
  我国石油产量在2010年至2020年期间将进入高峰期,高峰年产量预计为1.8亿吨到2亿吨左右。2020年以后,我国原油年产量还有可能在高峰平台上稳产一段时间。2020年到2030年间通过进一步加大勘探力度,增加可采储量,原油年产量可能在高峰产量水平上稳产10年。未来20年我国石油生产发展的趋势是,用西部和海上增加的产量接替东部产量递减。通过加强老油田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提高采收率,预计到2010年到2020年,东部地区原油产量仍可分别在0.89亿吨到0.96亿吨,近海海域原油产量将达到0.4亿吨左右。
  3、全球进入难动用油藏开发阶段对油气增产技术的要求不断提高
  随着全球油气产量和消费量的快速提升,大量低成本的易开采油气资源占全部油气资源的比例已经很小。目前,除中东地区以外,全球探明可采储量中难动用油藏已经超过60%。难动用油藏具有"油气埋藏条件复杂、开发难度大、成本高、对开发技术要求高"的特征。我国难动用油藏广泛分布在全国的各个油气区,最近五年探明储量中难动用油藏储量的比重已增至50%至60%,剩余石油资源中难动用油藏储量占到76.5%,其中松辽、鄂尔多斯、柴达木和准噶尔四大盆地难动用油藏的比例均在85%以上。
  在常规开采情况下,难动用油藏的开发表现为油气埋藏条件复杂、开采难度大、成本高,从而导致经济效益下滑。难动用油藏开发的重点是提高采收率,从而提高资源利用效果。通常而言,一次采油和二次采油可采收30%至40%左右的原油,三次采油仍有60%至70%的开采潜力,因此采收率成为衡量油田开发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石油开采技术的重要目标。据统计,美国通过提高采收率技术获得的产量保持在60%以上。目前我国已开发油田平均采收率为32%,中石油已开发油田采收率达到34.7%,这一指标与美国、俄罗斯等国相近。但是,我国各油田之间采收率发展很不均衡,其中大庆油田达到47.47%,其他油田平均为25.5%,多数油田在提高采收率方面还有较大潜力。如果全国已开发油田平均提高采收率1%,就可增加石油可采储量1.8亿吨,相当于新探明一个5至6亿吨的大油田。
  因此,加强难动用油藏的有效开发、提高采收率和单井产能成为摆在油气行业勘探开发领域的严峻课题。在全球油气勘探逐渐进入难动用油藏开发阶段的背景下,能够提高油田产量的勘探开发技术将成为提高油气产量的重要手段,日益受到油公司的重视。以射孔技术为例,射孔器材和作业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决定了油气井的产量,在传统的聚能射孔技术下,由于射孔穿深的局限,既不能改善低孔低渗油层致密的岩石孔道导流作用,也不能解决近井带污染,致使单井产量的提升受到制约。以公司为代表的复合射孔技术,改变了聚能射孔技术的单一孔道联通方式,在射孔孔道基础上使近井带形成大面积的孔缝结合裂缝网络,一举将射孔穿深提高 3.6倍,解决了近井地带污染,提高了油井的导流能力,从而大幅度提升油气产量。复合射孔技术在难动用油藏开发阶段成为射孔的主流技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市场空间。
  4、国家石油战略的实施为油气增产新兴技术的推广提供了广阔市场空间
  进入二十一世纪,油气资源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球石油需求量不断增加,对石油勘探开发提出了"多采油、快采油"的要求,提高油气采收率是石油勘探开发领域的首要目标。从2003年起,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2009年国内石油消费量为4.09亿吨,其中进口达到2.19亿吨,国内石油产量1.89亿吨,原油进口依存度突破50%,达到52.5%,创历史新高。加大国内油气资源开发力度、提高油气采收率的迫切性在我国尤为突出。
  "稳定东部、开发西部"是我国重要的石油战略。稳定东部产量的战略为油田增产服务企业,特别是复合射孔产品和服务供应商提供了巨大的增量市场空间。以大庆油田为例,自开发以来稳产5,000万吨产量已达30年,现在提出保持40年稳产4,000万吨的目标,稳产压力十分巨大。目前采取的主要稳产措施,是以原有井数规模为基础,在原有油田区域内增加加密井数量,以加密井的产量,来补偿日趋衰减的老井的产量,因此东部老油田稳产而增加的钻井数量,为复合射孔提供了广阔的工作量。
  西部油田的开发战略同样为包括复合射孔在内的增产技术的实施提供了广阔市场应用前景。我国石油油藏主要分布在松辽、鄂尔多斯、柴达木、准噶尔四大盆地,其中三个盆地位于西部,而西部探明储量中难动用油藏比例在85%以上,难动用油藏开采是西部开发必须面对的现实。复合射孔技术在难动用油藏开发中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将在西部石油开发中发挥重要作用。
  5、石油勘探开发投资不断加大为油田增产服务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随着油气需求量和产量的不断增长,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支出将长期保持较高水平。根据国际能源署《世界能源展望 ·2008》的预测,在2007年至2030年期间,世界能源基础设施方面需要累计投资的总额将超过26万亿美元,其中石油领域基础设施的累计投资占比为24%,将达到6.3万亿美元,而石油领域基础设施累计投资总额的80%将用于石油勘探开发。
  在我国,为弥补油气产能的不足,我国三大石油集团的开发投资逐年增加。
  2006年,三家企业的勘探开发支出合计1,625.99亿元,同比增长29.46%;2007年达到2,214.54亿元,同比增长36.28%;2008年达到2,520.95亿元,同比增长13.84% 。
  2008年下半年以来,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国际原油价格大幅波动,自 2008 数据根据各公司公开资料整理而得。2008年年中的每桶 147美元,跌至 2008年年末每桶 34美元,但2009年下半年以来,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逐渐减弱,国际油价回暖,目前基本维持在每桶80 美元。
  国际能源署认为,金融危机不会影响石油勘探开发的投资规模,但短期内可能会导致正在进行的项目延期完成。
  从国内情况来看,三大石油集团勘探开发资本性支出由于金融危机影响,增速放缓,2009 年勘探开发支出计划比 2008 年实际支出下降 3.93%。预计 2010 年三大石油集团勘探开发资本性支出将会继续保持正增长。
  综合以上情况,国际和国内的石油勘探开发支出将保持在较高水平,这一状况为油田增产服务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三、核心优势
  ㈠、市场份额情况及变动趋势
  1、复合射孔业务的市场地位
  经过公司十多年来坚持不懈地技术推广,复合射孔技术对传统射孔技术的替代已成为国内油气井射孔领域主要的发展趋势。
  井射孔领域由复合射孔技术替代传统射孔技术的进程。
  在公司大力推动复合射孔技术替代传统射孔技术的同时,公司复合射孔业务的市场占有率也在逐年稳步提高。2007年、2008年和 2009年,公司复合射孔业务收入 占国内射孔总体经济规模的比例分别为2.82%、3.35%和 3.77%;占国内复合射孔经济规模的比例分别为25.23%、27.69%和 28.04%。根据以上数据,报告期内,公司在国内复合射孔器供应市场的占有率排名第一 。
  随着公司复合射孔技术成熟度、品牌知名度和市场拓展力度的不断提升,公司射孔业务的市场占有率将在可预期的未来保持稳定上升势头。
  2、爆燃压裂业务的市场地位
  公司的爆燃压裂技术于 2009 年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和作业服务,经过在国内长庆油田等油田400 余口井600 多层位的规模应用,使90%以上的低产井都达到了工业油流,获得了产能,另外,爆燃压裂作业成本仅是水力压裂作业成本的1/5,这对油田降低开发成本、增产节支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爆燃压裂所具有的增产效果和大幅度的降低开发成本的现实,已经显示出所具有的未来在国内外其它油田进行大规模推广应用的巨大潜力。同时公司将依托其技术的先进性,全面、快速推动爆燃压裂技术的大力发展。
  爆燃压裂技术是公司近几年针对油田老井增产而自主研发的一项新兴的增产措施技术。由于公司研发的爆燃压裂技术进入油田的时间较短,目前市场15 公司复合射孔收入不包括来自境外的复合射孔收入。
  16公司市场占有率排名指标的资料来源为:中国爆破器材行业协会。
  还没有形成竞争。将来有可能形成竞争的企业为目前其他应用复合射孔技术的企业,目前为止,这些企业还没有推出相应的产品进入市场,短期内在爆燃压裂技术方面不会对公司构成竞争。从长期看,随着公司爆燃压裂技术持续研发和应用规模扩大,虽然会有竞争者进入,但较难对公司在爆燃压裂的市场主导地位产生影响。
  ㈡、公司的竞争优势和劣势
  1、竞争优势
  ⑴、突出的持续自主创新能力
  公司自成立以来,专注于油田增产技术,坚持不懈地推进自主创新,取得了众多创新成果,不仅有力地推动了企业的持续增长,而且带动了行业的技术进步。
  公司建立了国内专业化程度最高的射孔研发中心和复合射孔动态研究实验室,公司的研发中心于2009年被陕西省工业交通办公室、科技厅、财政厅、陕西省国家税务局、陕西省地方税务局以及西安市海关等六个部门联合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公司自主研发了高分辩率动态p-t压力参数测试、含能材料内弹道特性测试、含能材料的耐高温性能测试等高精尖设备。针对以往射孔技术领域专注于射孔产品的性能和制造工艺技术的情况,公司发展和丰富了射孔技术体系,围绕油田增产的要求,通过射孔优化设计将油藏地质工程特征与射孔技术有效结合,建立系统的射孔技术解决方案,涵盖射孔产品技术、射孔工艺技术和效果测试评价技术等核心技术。组建了一支涵盖石油地质、石油工程、爆炸物理、内弹道、材料力学、数值优化分析、机械设计、软件设计等多专业在内30余人的研发团队。公司注重研发投入,研发投入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不断提升,报告期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保持4%左右的高水平。
  公司是陕西省科学技术厅、财政厅、国家税务总局和地方税务总局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公司拥有专利二十五项,其中国内发明专利四项,国外发明专利三项,均为复合射孔和爆燃压裂等油田增产的核心技术。2007年,公司的"石油勘探开发高效射孔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荣获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授牌项目。此次授牌项目是从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支持的1,000余家国家高技术示范工程中,经过认真审查、优选后确定的255个优秀项目之一,以表彰获授单位在推进高技术产业化及创新创业方面取得的成绩。2007年,公司"油气井高能复合射孔技术"被授予"国防科工委民爆行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这是由科技部首次批准设立的中国爆破器材行业科学技术奖,是中国爆破器材行业最高奖项,公司是首次获此大奖的民营科技企业。2009年,公司的"油气井复合射孔器"产品被国家科技部授予"国家自主创新产品"称号。
  多年来,公司相关技术和产品获得的其他主要荣誉和奖项包括科技部的"重点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国家重点新产品"、"高技术产品技术更新改造项目"以及"优化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结构资金项目"等,公司的自主创新能力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充分认可。
  ⑵、以整体解决方案为核心的创新业务模式
  射孔器供应和射孔施工作业是油气井射孔的两大核心业务领域。在传统的射孔器材供应市场,射孔枪枪身、射孔弹和火工品等三大部件厂商只分别将各自生产规格化产品销售给射孔施工企业,上述厂商不具备根据不同油气井特点制订射孔解决方案并研制个性化射孔器集成的能力,市场主体难以建立核心竞争能力。
  在传统的射孔作业市场,射孔施工企业向器材部件厂商采购三类部件,简单组装后进行施工作业。射孔施工企业受多年计划经济体制及其业务种类繁杂的影响,存在"重施工、轻研发"的特点,射孔施工企业同样不具备射孔解决方案的研发能力,更多地依赖其施工设备进行射孔作业。传统射孔市场的竞争主体因其研发能力弱,不能做到以射孔解决方案为先导带动射孔器研制水平和作业效果的有效提升,其业务模式不能适应油气勘探开发领域进入难动用油藏开采阶段的需要。
  作为一家专注于复合射孔等油气增产技术研发和推广的企业,公司以推动行业技术进步为己任,以提高油气产量为最终目标,针对各种油气井的地质、工程特征,参与油气井的问题诊断,在多年积累的产品研制和施工作业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射孔优化设计有效地将地质工程参数与射孔技术结合,制订系统的射孔技术解决方案,并配合射孔解决方案,形成包括原材料选型,部件及产品设计、现场射孔工艺、现场产品装配和现场施工作业在内的一体化业务流程,确立了以整体解决方案为核心的产品销售和作业服务业务模式。这一模式的确立,不仅有力地提升了公司复合射孔业务的整体竞争力,而且推动了器材供应和施工作业两大领域的技术进步,为国内射孔行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⑶、专业化的技术营销能力
  通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公司已经建立一支涵盖技术营销、外贸商务和作业服务等功能的营销服务团队。公司秉承技术营销理念,建立了具有丰富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现场作业经验的专家型技术营销队伍,公司复合射孔技术及产品在国内油田累计应用超过2.5万口井,近三年来每年都保持5,000口井以上的应用规模,并呈不断扩大态势。
  公司具备完善的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资质,以及危险品的物流运输能力。
  在危爆物流和国际贸易方面,公司不仅可以将自有产品进行国际物流安排,还可以承担国内其他石油集团海外危爆物流业务。公司建立的国际危爆物品运输能力,已成为一项独特优势,推动了公司业务的国际化发展。
  通过十多年复合射孔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公司在国内外油田市场建立了广泛的市场营销网络。公司的产品和技术已推广至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石油集团所属的大庆、长庆、辽河、胜利、吉林、大港、中原、江苏、青海、吐哈、克拉玛依、塔里木、普光、中海油渤海等十多个油田区块,与上述油田客户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同时,公司的复合射孔技术及产品已成功进入印尼、苏丹和哈萨克斯坦等海外油田市场。市场网络的不断拓展和优化,成为推动公司快速发展的重要资源。
  ⑷、稳定、专业化、国际化的管理团队和科学高效的管理体系
  公司管理团队均具有丰富的油田服务领域管理经验,是一支专业化和国际化的管理团队。管理团队成员认同公司作为新兴油田技术服务公司的创新企业文化,对企业有很强的归属感,在公司服务时间多数均在十年以上。借助管理团队的经验和能力,公司得以有效地把握行业变化趋势和发展方向,抓住行业发展机遇,推动企业快速发展。稳定、专业化的管理团队是公司建立持续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公司核心管理团队是一个学习型组织,注重通过不断学习开拓国际化视野,团队主要成员均系统接受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管理培训。
  良好的知识结构和专业背景使得管理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提升。
  公司管理团队坚持科学管理思路,推行国际标准管理,围绕质量、健康、安全和环境等多个方面,建立了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公司采用ISO9001:2008和API国际标准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取得了美国API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每年通过API的严格复审。公司是国内民营石油服务企业中,能够取得API认证并持续通过复审的少数企业之一。API体系的建立和切实执行,确保公司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管理始终保持高水平。
  作为一家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公司在加强质量管理的同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保护公司员工和客户的健康安全水平,加强环境保护。基于此目的,公司通过了HSE管理体系认证,多年来在员工健康、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等方面保持着良好纪录。
  ⑸、适合快速发展需要的人力资源体系
  油田增产服务行业是技术和人才密集型行业,能否建立结构合理、运作高效的人力资源体系是决定企业成功与否的基础条件。公司作为新兴的油田服务公司,良好的企业文化和清晰的发展战略吸引众多优秀专业人才加盟,不断完善的人力资源体系成为公司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公司的人力资源专业涵盖石油地质、石油测井、石油工程、爆炸物理、内弹道、机械设计、数值优化设计、软件设计、计算机、工商管理、财务会计、质量管理等多个领域。截至2010年9月30日,公司员工由2007年的110人增加到306人,其中硕士以上为19人、大学本科137人、大专95人,占员工总数比例为82%。
  公司强调研发、市场营销和服务建设,研发、营销和服务人员近200人,超过员工人数的65%。同时,公司积极与行业内高端人才展开合作,建立了战略、技术等方面的外部专家人才支持系统。公司将人才视为推动公司发展最重要的宝贵资产,注重员工培训。2007年至2010年9月,公司共组织业务培训次数190次,投入培训直接费用约一百二十万元。在行业竞争激烈、人力资源成为行业发展瓶颈的背景下,公司的人才优势为公司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化扩张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储备。
  2、竞争劣势
  公司的竞争劣势表现为资本规模较小,制约了综合竞争实力的快速提升。
  为克服上述竞争劣势,公司积极谋求进入国内资本市场,扩充资本实力,提升公司品牌,推动公司的快速成长,并为投资者创造良好回报。
  ㈢、主要竞争对手的简要情况
  1、公司在复合射孔领域的主要竞争对手
  公司在复合射孔领域的主要竞争对手主要为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204所和213所。
  204所主要从事含能材料、爆炸与燃烧科学、有机化学、应用化学、高分子材料、精细化工、电子仪表及分析测试技术的研究开发,是以应用化学为主的科研、试制综合性研究所。213所主要从事火工品 (包括雷管、起爆器等)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研究。
  204所和213所利用其爆炸和火工品技术研究资源,在军转民技术研究方面进行了拓展。其中,油田开发领域也是其 "军转民"的方向之一,两所进入了油气井套管整形、套管爆炸焊接、燃气动力补贴射孔技术领域。204所的"双射流射孔"技术和213所的"增效射孔"技术在作用原理、产品结构、技术体系及工艺方面与公司的复合射孔技术存在着诸多的差异,在局部油田市场应用。公司的复合射孔技术应用已覆盖了国内十几个主要油田,并在海外市场进行了应用。
  根据公司的市场调研数据,2007年、2008 年和 2009年,213所复合射孔业务收入分别约为 1,700万元、2,000 万元和 2,300 万元。同期,204 所复合射孔业务收入分别约为 1,300万元、1,400万元和 1,500万元。
  以中国爆破器材行业协会的统计数据为基准,2007年、2008年和 2009年,213所在占国内射孔总体经济规模的比例分别为0.35%、0.38%和 0.43%;占复合射孔经济规模的比例分别为 3.18%、3.15%和 3.18%。
  2007年、2008年和 2009年,204所占国内射孔总体经济规模的比例分别为0.28%、0.26%、0.28%;占国内复合射孔经济规模的比例分别为2.5%、2.2%和 2.1%。
  从国外竞争对手的情况看,与公司复合射孔技术相似的是美国的StimGunTM 技术,系由 Marathon 等公司推出。两种技术在作业原理、作业工艺和安全性以及技术发展空间方面有着明显不同,公司的复合射孔技术特点更为突出。
  StimGunTM 技术由于其价格高和技术局限性,据了解,此项技术在美国每年应用规模为 2000米到 3000米,在全球其他油田应用很少,截至目前在国内市场未有应用。在公司已经进入的印尼、哈萨克斯坦、苏丹等国外市场,此项技术和产品也尚未应用。
  保荐机构经核查认为,发行人在国内复合射孔领域的竞争地位突出,市场占有率领先于其他复合射孔企业。截至目前,国外类似技术尚未在国内展开应用。
  2、公司在传统射孔领域的主要竞争对手
  国内从事传统射孔业务的单位为三大石油集团下属的从事测井、射孔、录井、测试等辅助作业的专业服务公司(作业单位),如大庆油田试油试采分公司、中油测井、中海油服、长城钻探、西部钻探、川庆钻探和渤海钻探专业服务公司。
  3、公司在爆燃压裂领域的主要竞争对手情况
  爆燃压裂技术是一项新兴的油田增产技术,目前仅公司能够做到规模化应用。截至目前,国内尚未产生其他大规模应用爆燃压裂技术的企业或单位。
  水力压裂作为一项油田增产技术,属油田生产作业范畴,从事射孔作业的专业服务公司通常也从事水力压裂作业。
  公司的爆燃压裂作业与传统的水力压裂作业不构成直接竞争关系:
  一是两种压裂方法的作业目的不同。公司的爆燃压裂作业主要作用于近井带,目的是解除近井带(尤其是距井筒三至五米范围内)的地层污染,改善地层渗流能力,达到油气井增产目的。而传统的水力压裂是通过向油层注入压裂液,在地层内建立较长裂缝(长度可达数百米至一公里),从而驱使远端的油流到近井带,实现增产。爆燃压裂与水力压裂之间不构成替代,而是互为补充的压裂方法。
  二是作业成本差异显著。水力压裂动用的作业设备规模大、成本高、周期长,水力压裂的单井成本少则二十万元,多则上百万元,而爆燃压裂技术作业工艺简单,作业周期短,单井成本约为五万元,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

    四、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
  ㈠、发展规划:公司的总体发展战略是立足于油田增产服务领域,专注于油田增产新技术的推广,成为推动国内油气增产的重要力量。公司将大力加强复合射孔、爆燃压裂技术、工艺和作业能力的研究和建设,保持作为国内复合射孔和爆燃压裂作业服务业务的领先地位,不断提高市场份额,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
  业务定位:继续围绕油田勘探开发领域的增产环节,依托核心技术,通过向油田客户提供“复合射孔器销售、复合射孔作业服务、复合射孔专项技术服务和爆燃压裂作业服务”等核心业务,为油田增产创造价值。
  ㈡、发展目标
  公司的总体发展目标是,到2013年末,成为国内油气增产领域最具品牌知名度的技术、产品和服务供应商,并成为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油田增产服务公司。公司具体发展目标如下:
  1、经营规模目标
  依托于公司在油田增产服务领域已经建立的各项优势,公司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保持较快增长。到2013年,公司预计可实现业务收入8亿元,保持30%的年复合增长率。
  2、技术研发目标
  公司将继续紧紧围绕油田增产技术展开研发工作。研发方向主要定位于复合射孔技术和爆燃压裂技术,以及其他油田增产技术。到2013年,公司将在含能材料机理研究方面,形成用于复合射孔二次能量和爆燃压裂能量的燃速在20-50M/MS之间、耐温在80-170℃之间系列化含能材料。在产品开发方面,形成深穿透、大孔径、高孔密、内盲孔系列化复合射孔产品,形成爆燃压裂气体压力p-t中在20-40Mpa之间,形成50-90MS的压力的系列化爆燃压裂产品;在工艺开发方面形成全通径、水平井和过油管等过油管复合射孔工艺,形成射孔与测试联作、射孔与压裂联作、射孔与酸化联作等联作工艺。形成电缆传输爆和油管传输的爆燃压裂系列化工艺技术,形成射孔作业前对地层状况、井筒套管工程情况的诊断技术、形成射孔过程和爆燃压裂过程的井下P-T测试功能、形成射孔作业和爆燃压裂作业后效果评价功能。形成射孔优化设计软件和爆燃压裂射孔软件。涵盖上述研发成果的国内外技术专利达到20项以上。
  3、市场份额目标
  到2013年末,将公司复合射孔业务在国内复合射孔领域的市场份额由2009年的3.77%提高到10%,继续保持公司在复合射孔领域的领先地位。
  4、团队建设目标
  团队建设是公司持续发展的基础。到2013年末,预计公司员工人数将由目前的306人增加到400人,其中,研发人员90人、营销人员110人,作业服务工程技术人员达到150人。
  ㈢、为实现发展目标拟采取的措施
  1、增强成长性的措施
  ⑴、加强市场拓展力度
  未来几年,公司将围绕营销队伍和油田资源开发等方面,强化市场开拓力度。围绕客户价值发现、客户价值实现和商务运作等三个方面,构建高素质的营销队伍。组建由油田地质、工程技术专家组成的技术营销队伍,挖掘油田客户的增产需求。加大组建由懂外语、懂油田现场作业等综合性强的现场作业队伍,提高公司现场服务作业能力。
  在国内外油田行业内开发具有优势互补、信誉好的合作资源,通过技术合作、商务项目合作的方式,拓展国内外油田市场开发力量。
  ⑵、推动技术创新
  加大对客户需求价值的挖掘。围绕油田客户在增产技术方面的难点,结合公司核心技术研发能力,进行研发立项。建立客户需求、创新立项、客户价值实现等三个环节的一体化,提高技术创新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加大科研投入。针对科研项目,从人力资源配备、研发手段配备和试验经费配备等各方面,加大投入力度,每年保证科研经费投入比例不低于营业收入的5%。
  建立创新激励机制。调动公司和行业内一切可供利用资源的积极性,在课题研发过程中,实行项目立项、研发、研发成果全过程负责制,加大对科技研发人员的激励制度。
  2、增进自主创新能力的措施
  ⑴、建立核心技术创新能力。通过招聘、培训、技术交流等方式,提高科技研发的创新能力;通过对科研研发试验设备充实、试验基地的建设,增强技术创新能力。
  ⑵建立以核心项目为中心、专题项目为纽带的社会科研资源支持能力。针对公司核心研发项目技术专业涉及范围广的特点,通过建立课题联合研发等方式,建立与相关科研院所合作的方式,提高项目整体研发能力。
  ⑶加大吸收引进基础上的二次开发能力。通过对国内外有关科技成果的引进、吸收,进行针对油田增产措施的二次开发,提升公司科技研发水平和成果。
  3、提升核心竞争优势的措施
  ⑴、继续推进研发、产品销售和技术服务一体化业务的业务模式,提高对客户服务的价值,降低客户成本。
  ⑵、通过加强对外合作,整合市场资源,形成新的竞争优势。通过充分发挥公司核心技术优势,在业务链各环节上的全面合作,实现多赢,形成以公司技术优势为核心的,多角度互补的合作模式,进一步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⑶、通过优化上游产品制造资源、设备采购资源,加强公司运营的整体质量和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效率,为客户提供优质、可靠的产品和服务,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品牌形象。

    五、主要财务指标
┌─────────┬─────┬─────┬─────┬─────┐
|财务指标(单位)  |2010-09-30|2009-12-31|2008-12-31|2007-12-31|
├─────────┼─────┼─────┼─────┼─────┤
|主营业务收入(万元)| 19145.63| 26509.02| 20890.92| 16170.15|
|每股收益(元)   |  0.6300|  1.1600|  0.9100|  0.7100|
|利润总额(万元)  |  3658.51|  5780.73|  4304.36|  3257.23|
|销售毛利率(%)   |   50.20|   48.78|   47.14|   47.95|
|每股净资产(元)  |  5.4300|  4.9500|  2.9600|  2.2000|
|净资产收益率(%)  |   11.59|   20.18|   30.83|   30.95|
|每股资本公积金(元)|  1.5445|  1.5445|  0.0920|  0.0915|
|每股未分配利润(元)|  2.5750|  2.0907|  1.6090|  0.9347|
|每股现金流量(元) |  -2.4195|  1.3979|  -0.6043|  0.9979|
└———──────┴─────┴─────┴─────┴─────┘

    六、经营风险及应对措施
  1、业务季节性引起的上下半年经营业绩不均衡的风险
  报告期各上半年,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占全年营业收入的比重较低,上半年净利润维持略盈或略亏水平。公司收入和利润主要在下半年实现。公司的经营成果在上下半年之间表现出明显的不均衡特点。
  形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是受油田客户生产作业的计划性和射孔作业所处工序的影响。公司客户主要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等三大石油集团下属的油田。油田生产作业的计划性很强,各油田一般在年底制定次年的预算计划,并于次年第一季度下达油田设备采购和作业施工计划,通常油田大规模的生产服务作业时间一般于每年第二季度开始,在大庆油田等地处北方寒冷地区的油田,生产服务作业则更多地集中在下半年。另外,由于射孔作业是完井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需要在钻井、固井、录井等作业完成后实施,处于完井作业的后端,因此,油田客户实施射孔作业的时间通常主要在每年的下半年。作为复合射孔器和作业服务供应商,受油田生产作业的计划性和射孔作业所处的工序影响,公司的复合射孔器销售和作业服务也主要在下半年实施。相应地,公司的业务收入主要在下半年实现。
  由于上半年实现的收入较少,上半年营业利润不足以完全覆盖各项费用,因此,报告期各期上半年净利润为略盈或略亏。公司经营成果在上下半年之间不均衡情况,对公司经营计划的合理安排构成一定不利影响。
  2、报告期末应收账款较大的风险
  截至2007年12月31日、2008年12月31日和2009年12月31日,公司应收账款余额较大,占各年末资产总额的比重分别为14.04%、18.00%和25.76%。截至2010年9月30日,公司应收账款为21,755.92万元,占资产总额的比重为50.35%。公司应收账款余额较大,将给公司应收账款的管理增加压力,并加大发生坏账损失的风险。
  受油田客户生产作业的计划性和射孔作业所处工序影响,公司的业务主要在下半年开展,相应地,公司业务收入主要在下半年实现。同时,油田客户对其供应商的采购款结算和支付政策也具有很强的计划性,油田客户一般根据年初制订的采购计划在每年年末或次年年初支付当年的采购款,集中支付的特点非常明显。因此,公司销售回款通常集中在每年年末或次年年初。
  受公司业务收入主要在下半年实现且油田客户付款时间集中的双重因素影响,若油田客户在次年年初付款较多,则公司在当年年末时点的应收账款会相应增加。2009年部分客户付款延迟到2010年年初的情况更为明显,因此截至2009年12月31日公司应收账款余额相对较大。
  截至2010年9月30日,公司应收账款余额为21,988.15万元,较上年末有所增加,主要原因包括两点:一是截至2009年末的应收账款余额当中,部分应收账款正在按计划回收。2010年1-9月,公司回收应收账款7,490.06万元,上年末的应收账款结存到2010年9月30日的金额为2,151.89万元;二是2010年1-9月公司新开展业务形成应收账款19,836.27万元,这部分应收账款账龄较短,主要在三个月以内,均处在公司给予客户的信用期内。
  虽然公司的油田客户资金实力雄厚、信誉良好,但公司报告期末应收账款余额较大的状况对公司短期现金流构成不利影响,也加大了应收账款发生坏账的风险。
  3、2010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较差的风险
  2010年1-9月,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010.69万元,为较大额负数。形成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为:一方面,公司的复合射孔器产品销售和射孔作业服务主要在下半年开展,收入确认也以下半年为主。在业务回款方面,由于油田客户款项支付审批需经历相对复杂的流程、审批时间较长,且油田客户通常需在年度内完成油田开发计划及支付配套资金、存在年末集中对外支付采购款的特点,因此每年第四季度是公司业务回款的高峰时期,前三季度业务回款相对较少,导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总体偏低。另一方面,前三季度公司经营活动必需的各项管理费用、销售费用支出每月较为均衡地发生,且公司需根据实际情况向供应商支付采购款,因此,每年前三季度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出较大。上述两个方面的综合影响,导致公司报告期每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均为负数。
  公司报告期每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为较大额负数的情况,会导致公司出现阶段性资金紧张的情况,如果公司不能合理规划和安排资金的使用,将对生产经营构成不利影响。
  4、客户集中的风险
  公司的最终客户主要为三大石油集团下属的十余家油田。由于国内油田分布广泛、各油田地质条件差异大,根据国内石油生产开发管理体制,三大石油集团对下属各油田的生产计划、采购计划实行宏观指导,具体的计划制订和实施由各油田具体负责。作为油田增产技术、产品和服务的提供商,公司与三大石油集团下属的各油田通过招投标方式展开业务合作,市场营销工作围绕各油田进行,相关采购款亦由各油田支付。在上述油田当中,中石油集团下属的大庆油田和长庆油田是公司最大的前两名客户。
  公司客户集中的特点与国内石油资源开发和生产作业格局密切相关。大庆油田是我国油气储量和产量最大的油田,2009年大庆油田油气产量4,000多万吨,占全国油气产量的比重为21%。2009年长庆油田油气产量约3,000万吨,为全国油气产量的第二位,占全国油气产量的比重为16%。两大油田的油气产量合计占全国油气产量的比重高达37%。因此,两大油田成为公司的前两名客户,是由其突出的市场地位所决定的。
  报告期内公司来自于大庆油田和长庆油田的收入保持较高比例,公司存在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风险。如果主要客户勘探大幅压缩开发支出、财务状况恶化,将导致公司业务拓展受阻,并对公司的收入来源和现金流状况形成较大影响。
  5、石油天然气价格大幅度波动引起的公司产品和服务需求下降的风险
  2008年下半年以来,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国际原油价格大幅波动。国际原油价格自2008年年中的每桶147美元,跌至2008年年末每桶34美元。2009年下半年以来,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逐渐减弱,国际油价回暖,目前基本维持在每桶80美元。
  虽然公司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且油田客户购买公司产品和服务的支出在其勘探开发总投资中所占比例不大,油田客户对增产技术和服务供应商的成本支出相对并不敏感,但若石油天然气价格波动幅度加大,将对油田客户自身经营业绩和现金流状况构成不利影响,导致油田客户减少其勘探开发投资或推迟投资进度,公司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将随之下降,进而影响公司经营业绩的提升。
  6、射孔领域新技术替代风险
  油气井射孔技术经历了漫长的演进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上世纪初至“二战”后的聚能前射孔阶段,一直没有产生成熟的射孔技术,无法解决射孔穿透性能和施工效率较低问题;二战后至本世纪初,美国欧文公司发明聚能射孔技术,使射孔完井方式得以迅速发展和完善,成为有效的工业化完井作业方法,但由于聚能射孔技术进一步发展受到井筒边界条件等制约,影响了聚能射孔效果;本世纪初以来,复合射孔技术诞生,突破了传统聚能射孔机理制约,引入二次能量,提高射孔穿深,改善了近井带渗流条件,成为当代射孔技术的发展方向。从射孔技术发展历史看,射孔技术每次重大突破都经历了约40年至50年左右的漫长历程。射孔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技术要求高、综合性强,油气井射孔面对的地下环境复杂,对射孔器材、施工方案设计、作业工艺、作业设备和作业经验要求很高,涉及石油、地质、爆炸、产品和工程等多种学科,是多种专业、技术、人才有机组合的行业。尽管射孔技术突破艰难,但随着石油增产服务行业市场容量的不断扩大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将促进行业生产技术和工艺的不断创新和改进,存在着新技术替代的风险。公司若不能保持在复合射孔技术上的领先局面,将对公司的生产经营和产品的竞争力带来不利影响。
  7、油气井射孔和爆燃压裂领域火工品应用的风险
  公司所处的油气井射孔和爆燃压裂领域是一个危爆特种行业,在复合射孔和爆燃压裂作业中面临发生事故的经营风险,这些事故可能会导致设备损坏,甚至油气井毁损,从而对油田客户的生产作业和公司的经营造成影响。
  8、其他能源替代的风险
  公司所处的石油勘探开发行业与石油行业的发展息息相关,新能源的出现有可能对公司业务产生不利影响。目前,煤制油、煤制气、生物能源等油气替代能源的应用正逐步加快。尽管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技术的提高有助于油气的探明储量维持在较稳定的水平,但替代能源在能源供应中的重要性可能提高。
  作为基础能源、工业燃料和化工原料,石油天然气是全球经济的重要推动力和现代社会正常运行的重要支柱,短期内具有其他能源不可替代的作用。虽然替代能源受到技术和成本等方面的制约,预计在未来较长的时间内可能无法取代石油天然气在基础能源中的重要地位,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如果未来替代能源的开发和应用具备经济性,将可能对石油天然气的利用造成冲击,从而对公司生产经营构成不利影响。
  9、市场竞争的风险
  国内油气井射孔领域经过多年发展,市场竞争正在加剧,虽然与复合射孔行业的其他竞争对手相比,公司在资源、技术、客户基础、品牌和销售与市场推广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但考虑到仍有一些实力不强、品牌度较差的小型公司为了争夺市场,采取压低价格等不良手段参与竞争,从而对公司复合射孔技术、产品和服务的推广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随着国内石油市场的对外开放,国外强势的石油技术服务公司如斯伦贝榭、哈利伯顿、贝克休斯等逐步进入国内石油勘探开发市场,他们有可能凭借其整体竞争优势推出更好的产品或服务。因此,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公司的经营将可能受到不利影响。
  10、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风险
  本次募集资金项目围绕公司业务规划和发展目标展开,旨在进一步提升公司复合射孔的产业化水平,推动爆燃压裂技术的产业化发展,提升公司整体研发实力,加强公司营销管理能力和水平。
  尽管公司已经对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进行了充分论证,但在实际运营过程中仍有可能出现一些尚未知晓或目前技术条件下尚不能解决的问题。除此之外,虽然公司已对项目的市场前景进行了充分论证,审慎分析了产品和服务的市场需求,但是由于市场本身具有的不确定因素,项目实施后仍有可能面临一定的市场风险。
  11、新增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对公司经营业绩构成一定压力根据募集资金投资计划,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完成后,公司将新增固定资产原值约23,900万元,新增无形资产原值约2,500万元,较发行前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形成的固定资产主要是复合射孔及爆燃压裂业务作业服务所需作业设备、研发办公和营销总部基本建设投入以及相关办公设备的购置。上述固定资产均为公司进一步拓展业务所必需的资产,对于进一步提升公司的作业服务能力、研发和营销能力将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预计于2010年第四季度筹备,并于2011年开始投资建设。根据公司的固定资产折旧政策,2011年和2012年,上述新增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形成的折旧摊销额将分别达到约879.8万元和2,313.5万元。新增折旧摊销额将对公司经营业绩构成一定压力。
  12、控制权变化风险
  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张国桉持有公司15,380,387股股份,占发行前总股本的31.39%。本次发行后,张国桉持有公司股份的比例将下降到23.30%。公司存在因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控制的股份比例较低可能导致控制权变化的风险。
  13、境外经营风险
  近年来,公司充分发挥在复合射孔领域已经建立的各项优势,积极拓展境外市场。报告期内,公司来自境外油田增产服务市场的收入呈快速增长趋势,进一步优化了公司的市场结构,带动了公司盈利质量的稳步提升。加快拓展境外市场、推动公司国际化发展步伐,是公司的重要发展战略。
  公司的境外经营环境受所在国政策、法规以及行业许可制度的影响很大,如果所在国相关政策法规出现不利于公司的变动,将可能对公司的经营造成不利影响。随着境外经营规模和经营地域范围的扩大,公司也将面临人才储备不足、管理能力不到位的风险,这些都将影响公司的境外经营和国际化发展。
  14、相关安全生产许可被取消的风险
  公司已经取得包括《陕西省爆炸物品使用许可证》、《陕西省爆炸物品储存许可证》、《民用爆炸物品销售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辐射安全许可证》和《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等经营许可。上述许可证均处在有效期。公司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并按规定定期参加相关许可的审验。
  如果公司因出现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可能存在被国家行业主管机构处罚、证照不能通过年审,甚至被取消的风险,从而影响公司的正常经营。

    七、券商预测
  均值区间:60.00元-68.33元
  极限区间:58.40元-70.00元
  爱建证券:61.60元-69.30元。公司欲募集2.98亿元,主要投入复合射孔技术和爆燃压裂技术的产业化升级建设项目。预测公司2010-2012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03元、1.54元和2.10元。
  海通证券:58.40元-65.70元。通源石油是油气开发领域细分市场的佼佼者。预计公司2010-2012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93元、1.46元和2.10元。
  国泰君安:60.00元-70.00元。公司自主研发的复合射孔技术和爆燃压裂技术具有更好的增产效果,发展前景好。预测2010-2012年摊薄后每股收益分别为0.98元、1.58元、2.2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