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蓝色裤子搭配上衣图:性格和命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5:38:50

了解自己是做人的基础

  在西方的管理理论与实践中,尽管也越来越强调领导者的影响力以及人格魅力等因素,但仍然给人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其出发点和目的仍然以“管人”为宗旨,而中国的传统文化首先教人怎么管理好自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句话其实就是把个人的道德修养作为做人、做一切事情的基础。无数事实都证明了这一点:一个能管理别人的人,不见得能管好自己;同时我们无法想像:一个连自己都管理不好的人,会是一个优秀的管理者。

  一、人贵有自知之明——为什么有人走到哪儿都不受欢迎

  1.了解自己是做人的基础

  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当今,我们总会发现一批才高八斗但处处碰壁的倒霉蛋,有人将之归罪于时代和环境,但细细究来,这种人的结局不能不和他们乖张的性格有关,而对这种性格进一步分析,这种人往往是心胸狭隘的自我中心主义者,或者是狂放不羁根本不知道尊重别人的傲慢之辈。典型如古代击鼓骂曹的弥衡之流,走到哪里骂到哪里;如今这类人也不鲜见,而且这中间有不少还是号称学过工商管理的“高级人才”,遗憾的是这种人无论走到哪个单位,都处理不好起码的人际关系。是这个单位不好吗?换一个单位依然如故,走到哪里都觉得是小人当道,自己总是怀才不遇,结果是走一处骂一处,走一路骂一路,甚至是干到老骂到老。我们归纳一下,这种人大多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自视甚高,高到了不知自己是谁,自己究竟卖多少钱一斤。这种人一生最大的失败恐怕在于缺少自知之明。诚如古人所言:“量随识长。然有人识长而量未长,何也,实识未至也。”这段话说的实在是太精辟了,用今天的话来讲,这种人是典型的理论脱离实践,其见识根本就没长上去,所以根本不懂得如何做人,当然也就谈不上怎么做事了。

  正因为如此,老祖宗才反复教导我们在做事之前首先学会做人,而要做人又首先要“知己”。在教导我们应该“知己”方面,说得最明确不过的莫若老子了。早在两千多年前,老子就在《道德经》第三十三章里有如下透彻的论述: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意思是说:智,只是自我之智,今天看来主要指的是智商;明,是心灵之明,更多指的是一个人的情商。“知人者”,只是知于外,属于智者,是知人不知己,知外不知内。因此,能了解别人的人,只能算是有智慧的人;而能了解自己的人,才是真的明道之人。所以,我们在谈怎么做事、怎么做官时,首先要搞清自己是怎么回事。但是要想知己者首先得“想”知道自己,纵观有“自知之明”一说,已引申为一人有着谦虚态度,知道自己不足之意。其实自知者,是既知道自己所长,有着充分的自信,又清楚自己的短处,虚心补之,故曰:自知者明。不少人认为知人和知己这两个方面自然是知己者甚易,因为世上最了解自己的还不是自己?喜怒哀乐,心知肚明。于是把大量的精力用到了如何琢磨别人上,可是琢磨来琢磨去,往往把别人琢磨偏了,为什么?因为他常常是以自己之心来揣度他人之腹。但关键自己究竟是什么,还没有弄清楚,自己“昏昏”,怎么知人“昭昭”呢?由此看来,欲以知人,必先知己。看来,一个人最大的困难就是了解自己了。它需要以平常之心,权衡利弊,取人之所长,补己之所短,才能在管理活动中、人际交往中做到不卑不亢,既能知足常乐,又能积极进取。不过,古往今来并不是世人皆能知己,因为人有一个最大的劣根性,就是总觉得自己是个“人物”,仿佛比周围的人都要高明。这从正面理解是自尊,但是“过犹不及”,如果过度,就变成了自负。心理学告诉我们:自负其实是自卑的另一种表现。

  那么了解自己什么呢?一个人无论高贵与卑微,此生一定要有几个明白;首先明白自己是谁,其次要明白自己生活在什么时代和国度,还有一点就是要明白自己处于什么位置。明白自己是谁就是客观地了解自己的性格、能力以设计规划好自己的人生,用今天时髦的话讲就是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明白自己生活在什么时代和国家,是为了确定自己的作为;明白自己的位置是学会如何把握好自己作为的分寸。如果这几点搞不明白,必定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和失败。

  老子认为:只有“自知者”,才是属于明于道的。因为一个明白人,属于既知人又知己,又知时代,那才是内外皆明。按老子的观点,智,仅仅是显意识,它形成于后天,来源于外部世界,是对表面现象的理解和认识,具有局限性和主观片面性;明,是对世界本质的认识,具有无限性和客观全面性。欲求真知灼见,必返求于道,给自己来个准确定位,这才是真正的觉悟者。

  老子第二句话说的是能战胜别人的人,属于“胜人者”,是有力的人,不过他凭借的仅仅是自我个体的蛮力。而“自胜者”则是能战胜自己的人,只有能够正视自己的弱点,并战胜自己弱点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因为他凭借的是坚强的意志。能够战胜自我的人,才是具有天地之志的人。天地之志是收获大道、战胜一切的力量源泉。所以,只有“自胜者”才是真正的强者。

  第三句话又进了一个层次。老子说:知足乐道的人,是真正的富有,因为他了解自己,是有着丰富内心世界的人,是与道为伍的,他既有美妙的精神世界,又有充实愉快的现实生活,自然感到满足;相反,那些失却了心灵的人,内心是空荡、迷茫的,只能把心思寄托于外在的个人名利上。然而,没有心灵作依托的欲望是永远不会满足的,这就是人生痛苦的根源。因此,只有行事遇困境而能不畏艰险的人才是有志气的人。

  不悖离正道行事的人,其德行能够久存于世间;有着坚强意志的人,并不是为了自我名利而拼搏,而是心存大道、甘守真朴、无执无失、豪情满怀。这样的人,人生必然是欢快、幸福的。正如基督所说:有圣灵和你相伴,你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老子又说: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所,是心灵之所,即大道。人生的目的,无不是为了幸福、健康、长寿。人们追求幸福、健康、长寿,却忽视了心灵的自由,那就是“身为心所役”,人的身体充当了各种欲望的奴隶,反而导致生命早夭。那些真正懂得厚生的人,始终关怀的是内在的心灵,是以无形养有形,而不是以有形养有形,因此获得了相对长久的生命。更有那些一生为了人民大众的人,虽肉体死亡了,但是他们的英灵永存,这样的人才是真正长寿的人,因为他们的英灵是属于人民的,人民永存,他们的英灵永存。

  该章是老子通过对有道者的高度赞扬,指出人生当自知、自胜、自强。惟有如此,才能实现天地之志,并与世长存。即使身体死亡而其理念及精神也会千古流芳,这才是真正的“长寿”!正如现代诗人臧克家在纪念鲁迅先生逝世而做的诗句:“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但已经死了。”

从“乾”卦说起

http://book.sina.com.cn 2008年05月20日 16:10    2.从“乾”卦说起——万物皆有定律——你在哪儿

  《易经》,荦荦大观,几千年来研究它的著作可谓汗牛充栋,但实际上可以把它看作是帮助我们分析形势与抉择的著作。其头一卦——“乾”卦,其卦象就是六个阳爻叠在一起,它告诉我们,所有重大决策要顺应“天意”,即规律。我们还可以把它看作是对自己在职场生涯中的分析与忠告。你看,这个卦象是否像一个组织机构的层级,或一个人在职场上的发展历程?

  初九:潜龙勿用。初九是地卦的下爻,表示你现在还在地层底下,纵然你是条龙,那也只是潜龙。一个“潜”字告诉我们就是要收敛自己。你刚到一个单位,即使再有才干,也不能自负,应该虚心向老同志学习,俗话说就是夹起尾巴做人。还有一句俗话说得更加透彻:时机不成熟,是龙你得盘着,是虎你得卧着。但有人不是如此,走到一个单位就横挑鼻子竖挑眼。正如毛泽东当年批评一些干部,下车伊始,不了解情况就哇啦哇啦地乱说一通,这种人没有不碰钉子的。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等你工作了一段时间,各方面情况都比较熟悉了,周围同志对你也表示认可了,你这条“龙”才算来到地面上,才逐渐得到周围同事、领导的认可,可以有所作为了,比如可以适当地提一些合理化建议等。现在有些年轻人一应聘就要当什么主管、高管,我们只能送他们一句话:眼高手低。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表示一个人要有危机感,能反思)。处在这一爻象上,虽然说你的职位提升了一步,但要更加谦虚谨慎。为什么?因为本爻处在上卦的最下边、下卦的最上边,有些像基层管理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兵头将尾,整天在现场工作。那么在现场工作,你就要特别注意了,任何疏忽都可能带来致命的损害,因为利润产生在现场,问题也常常发生在现场,比如质量、成本控制、进度,尤其是安全,用现在时髦的话叫做“细节决定成败”。处在这个位置上必须时刻有危机感,不断地反思没有坏处。

  九四:或越在渊,无咎。此时由于你在组织中已具有较高的位置,与最高领导接触也比较频繁,条件也比较成熟了,因此可以跃跃欲试,在这个位置上,进可以一展身手,退可以潜入水中,完全取决于你和环境的关系。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这是六爻中最好的位置,“五”在《易经》中是君位。由于条件非常成熟了,你自然可以大展宏图,当然仍要注意戒骄戒躁,否则就会物极必反。那就走到了第六爻上,即上九:“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一个人即使取得再大的成绩或成功,千万不可忘乎所以,否则会走向反面,那肯定就“有悔”了。我们看看周围某些“大人物”的下场,就能明白人生的辩证法了。

  明白了自己所处的时代和位置后,还需要明白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从性格到能力,从兴趣到志向,我们目前处在什么水平上,还有哪些潜力,随着形势的发展自己要对哪些不足加以改进,正如曾子所说的:“吾日三省吾身。”自己适合从事什么工作,能达到什么职级的位置,自己要有一个总体的设计,这也就是现在所谓的“职业生涯设计”。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给我们两点启示:一是一个人不要盲目自信,或过分自信。这种人往往是把自己的能力估计得比实际高,比别人高。人的忧患来于才高而德薄,这种估计的结果是:要么始终怀才不遇,终而变得愤世嫉俗;要么是作出不符合实际的计划,结果处处碰壁。这种人在高看自己时,肯定是在不断贬低着周围的同事与朋友,因此他们始终学不会尊重别人,处处以自我为中心,结果肯定落得个孤家寡人。现在社会上有那么一些高唱“打造团队”的人,自己在管理或协作中却处处打压别人,最后把组织弄得分崩离析,主要原因与其性格的孤傲自负有很大关系。第二,一个人也不能没有自信。没有自信就成了自卑,这种人小到在社会交往中,处处谦卑让人,给人们以委琐的感觉;大到在竞争中,由于看不到自己的优势,时时将自己的弱点展示于众,结果是“太阿倒持,授人以柄”,处处受人制约,到头来一事无成,是一种悲剧式的人物。

  3.孔子的人生六阶段论

  在客观分析自己方面,孔老夫子给我们作出了表率。他那耳熟能详的六句话“吾十五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就是对自己不断成熟的一生最客观的总结,既带有普遍性,同时也可以为我们的职业生涯设计提供参考。一个人在十几岁时犹如一张白纸,正是学习充电的大好时机,同时人生的目标也基本在此阶段确立,因此到三十岁左右就可以有所作为了。经过十年的拼搏,见过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也积累了斗争的经验,因此进入了人生的辉煌时期,而此时也形成了自己比较成熟的价值评判能力,所以才能“不惑”。与一些中年同志聊天,他们常常带着困惑的神情说:“我都过了四十了,怎么还‘惑’着呢?”其实老夫子说的“不惑”,并非是人生的大彻大悟,而是有了自己明确的价值判断与是非标准,有了自己的做人准则。只有到了五十岁时,才会对人生、对社会的各种客观规律认识得更加透彻,才叫“知天命”了,同时这个年龄对一个人来说,应该是收获的季节,如果这时还处处和别人较劲,什么都想不开,无异于是在和自己较劲,说轻些是不自量力,说重些就是不懂事了。而到了六十岁,就是到了退休的年龄,心胸应更加豁达、恬静,用老夫子的话说就是“耳顺”了。什么是“耳顺”?就是你听到什么话,包括不中听的话都会淡然一笑,绝不会耿耿于怀,因为你已经阅尽人间的春夏秋冬,还有什么搁不进去呢?不过我们也确实遇见有这么一些老年人,越老越古怪,越老越想不开,常常是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和别人争得面红耳赤,或者倚老卖老架子端得十足,这种人只能让年轻人从心底里瞧不起,同时于自己的身心也无益。因为到了七十岁,心态要更加平和,一切顺其自然,那自然就不会违背规矩了。

性格决定命运(1)

http://book.sina.com.cn 2008年05月20日 16:10    二、性格决定命运

  1.各种性格的利与弊

  现在,很多人认同“性格决定命运”这样的观点。那么性格是什么,它又是怎样形成的,对人生究竟有哪些影响,按照现代心理学的观点,它是一个人的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一半由先天决定,取决于遗传,另一半则受后天的影响。说白了,就是后天环境的影响。性格带有价值观的成分,性格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人的命运。中国古代对人的才干和性格的优缺点进行过非常详尽的论述,尽管它不像西方心理学那样进行量化分析,但是却分析得辩证有理。刘邵《人物志》上有这么一段话,很值得我们在分析自己和用人时参考:

  “历直刚毅,材在矫正,失在微讦。柔顺安恕,美在宽容,失在少决。雄悍桀健,任在胆烈,失在多忌。精良畏慎,善在恭谨,失在多疑。强楷坚劲,用在桢干,失在专固。论辩理绎,能在释结,失在流宕。普博周治,崇在裕覆,失在溷浊。清介廉洁,节在俭固,失在拘局。体动磊硌,业在攀跻,失在疏越。沈静审密,精在元微,失在迟懦。朴露径尽,质在中诚,失在不微。多智韬情,权在谋略,失在依违。”

  其大意是说:那种刚正的人,用在矫正歪风邪气上是块好材料,但容易过分注意别人的隐私;柔顺的人,其优点是待人宽厚,但容易优柔寡断;刚烈的汉子,可以让他做冲锋的干将,但在与人相处中,则由于太好斗而处理不好人际关系;谨慎仔细的人,办事敬业认真,却容易因多疑而误事;意志坚强的人,的确是栋梁之才,但在团队中容易专断;思维敏捷的善辩之人,能一语中的,揭开疙瘩,但因辩来辩去,容易流于形式;那种希望关照到每个方面的人,有点像完美主义者,优点是周到全面,但实际很难做到,结果却导致轻重不分,一片混浊;过分清廉的人,当然值得赞美了,但在场面上则过于拘谨了;敢于开拓的人,志在不断超越,但也容易在前进中产生失误;考虑问题非常冷静缜密的人,非常关注细节,却会因胆小而迟疑;朴实的人,的确待人真诚,却不会在激烈的斗争中去细微地观察人和事,容易上当;而那种智多星式的人物,出谋划策的确是高人一筹,但这种人为了达到目的可能会违背道德常情。上述这段话对每一种性格的优劣都进行了辩证的分析。应该说人的性格犹如一枚硬币的两面,从这面看是优点,从另外一面看就成了缺点,这可以说是我们中国较早的心理模型吧。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要清醒地看待和利用自己的优势,规避并克服自己的劣势。

  后来人们根据历史的经验,也对不同的性格对命运的影响进行了阐述。

  比如性格中庸大度的人,他们具有儒家的深邃,道家的机敏,法家的冷酷,兵家的凶险,纵横家的功利,阴阳家的神秘。用四个字来概括,就是慈、忍、残、变。这种人看似无性格,实际上是诸家思想的活用,他们不成功,还会有哪种性格的人能成功呢?如曾国藩,能方则方,能圆则圆,就是因性格而改变命运的人。值得一提的是曾国藩刚柔、方圆兼济的性格也不是天生的,而是经过读书、实践锤炼而得。

  至于性格狭隘偏激的人,表现在心胸、气量和见识方面,他们见识浅薄,嫉妒、爱攻击等毛病都是这种性格的表现。这种人往往表现得不能容忍,诚如古人所云“量随识长。然有人识长而量未长,何也,实识未至也”。说明了一个人的学问与其胸怀以及道德品质并不成正比,古今中外,我们发现不少这样的人,其才智越高,可能带来的危害也越大,但最终他们不是落个孤家寡人的境地就是留个千古骂名。

  至于优柔懦弱的人,优柔指的是能谋不能断,常常见诸于一些技术型的人,他们擅长分析,却缺乏胆量,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懦弱,是既无谋亦无断。这种人往往错过机会,以悲剧结局,如历史上的韩信和光绪。

  对于性格谨慎精细的人,对这种性格要作一分为二的分析。有人太过于谨慎,错过机会,如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行事过于谨慎,结果错过几次伐魏的时机,而有人则进可取,退可守,做到万无一失。正所谓“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

性格决定命运(2)

http://book.sina.com.cn 2008年05月20日 16:10    还有一种是性格狡诈多变的人,他们不受道德规范的约束,为所欲为,又善于伪装,他们工于心计,易于成功,但他们留给后人的是虚伪、奸诈,令人防不胜防。西方对这种人称之为“马基雅维利主义者”,我们在后面的谋略篇里再详细论述。

  正由于性格对命运的重要影响,所以要改善目前的生存状态,成功地规划设计好自己的人生,不仅仅要提高自己的实力,如业务能力、学历,更重要的是改造自己的性格。因为要改变现状,就得改变自己;要改变自己,先得改变我们看待外界的观点。观念是态度与行为的根本,观念决定行为,行为形成习惯,而习惯左右着我们的成败,成功其实是习惯使然。马斯洛也说:你的心若改变,态度则会改变,态度改变则习惯改变,习惯改变则性格改变,性格改变则人生改变。

  每个人都养成了各自的习惯,习惯从本质上反映了一个人的内涵和素质,而成功者恰恰就是在人生的历程中,不断反思自己,不断扬弃个人习惯中的一个个坏毛病,不断总结提高自身水平,所以才能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2.看看你是什么性格

  当今人力资源部门在招聘人员时,或者一些辅导人员在帮助年轻人进行人生设计时,常常借助于心理学的一些理论和工具,对每个人的性格进行一些测试,让当事人对自己有一个更清醒的认识,并作为自己选择专业或谋职的参考,应该说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从基础理论上,我们可以按照一定的标准,对性格进行分类。

  (1)按心理活动的机能划分,人的性格可分为:

  理智型——冷静思考,此类人倾向于用理智支配行为。

  情绪型——情绪易波动,他们往往是以情绪左右行为。

  意志型——目标明确,这种人更加自觉地支配自己的行为,意志坚强,在工作中更能克服困难。

  (2)按心理活动的倾向划分,人的性格可分为:

  外倾型——这种人情感表露,善交往,但比较粗心。

  内倾型——深沉,孤僻,谨慎,不爱交际,可是办事认真仔细。

  (3)按个性的独立性程度划分,人的性格可分为:

  顺从型——独立性差,易受暗示和按别人意志办事,在紧急和困难的情况下,容易表现出惊慌失措。

  独立型——善于独立思考,有主见,不受他人摆布,但易导向偏执。

  上述这些介绍不过是一些基本理论,在实践中,常常用一些量表把人们分成四大类,分别是B型(冒险型)或D型(支配型)、E型(表达型)或I型(影响型)、S型(同情型)或S型(稳健者)、T型(技术型)或C型(分析思考型)。性格不同于气质,气质是先天的,而性格与气质有一定的关系,但它的形成更多地取决于后天的环境。每个人都不是极端的某一种类型,只不过是某一种类型的倾向比较明显。这四种类型在压力之下呈现的反应也有所不同(这点在后面的养生篇中再作论述)。

  (1)冒险型。

  优点:这种类型的人首创精神非常强,喜欢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和独立自主的工作,敢于负责,因此有较强的控制欲,喜欢支配人,在斗争中不轻易转移目标或分散注意力,执著地追求自己的目标,甚至有些固执,有时也表现得比较专制。他们常常是人群中天然的组织者。

  缺点:待人比较冷淡和疏远,由于固执而不愿意接受别人的建议。

  个人举止:工作中表现得风风火火,遇到压力显得着急、忙乱,写字比较大,生活中坐立不安,动作迅速,不注意礼貌和倾听。

  (2)表达型。

  优点:这种类型的人善于表达,充满了活力,有独立的见解,工作中喜欢找捷径,创造性比较强,提倡合作,有说服力。

  缺点:容易受环境的影响,所以情绪波动比较大,不太注意细节,愿意做超过自己能力的或新颖的工作,在人群中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希望被别人接纳。

  个人举止:非常自信,着装非常漂亮,讲究仪表,然而家里很乱,除非有人到家里做客才会收拾,并把所有来不及收拾的东西藏到不易被客人看到的地方。与人交谈时看着对方,表示同意,但是心里却在想别的事情。

  (3)同情型。

  优点:这种类型的人待人非常忠诚与平和,考虑问题非常周到,工作特别有计划。特别喜欢关注别人,尽管不是自己的事情,但非常愿意帮忙,可常常是万事不求人。

性格决定命运(3)

http://book.sina.com.cn 2008年05月20日 16:10    缺点:待人接物比较被动,总是等着得到别人的赏识,但作为管理者,应该学会赏识别人。这种人心太软,对批评非常敏感,而且不愿意争要权力,容易被别人摆布,有时成为别人的尾巴,甚至傀儡。遇事显得优柔寡断。

  个人举止:一切都安排得很有条理,时间观念相当强,为人谦和,平易近人,与别人交流沟通时是最好的听众。

  (4)技术型。

  优点:由于职业的原因,这种类型的人显得客观、冷静,重事实,重细节,逻辑推理能力特别强。

  缺点:常常作不出决定,一般不愿意冒险。

  个人举止:整洁而有条理,写字很小,待人非常友好,喜欢刨根问底,注意倾听,目的是想抓住对方的漏洞。

  目前还流行一种“九型性格”分类法,与上述方法大同小异,不过增加了几种:一种是天生的质疑者,这种人可能由于人生不顺,受过某些挫折和打击,因此总是抱着怀疑的态度看待周围,常常与权威较劲,说话比较尖刻;再一种是完美主义者,对自己和别人总用高标准要求,看不起用歪门邪道取得成功的做法。这种人一辈子会活得很累。了解这些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便于人们对自己的特点进行深入了解,另外也是为了了解别人,便于交流沟通和管理。

  无独有偶,在我国古代也有一种把人分成四大类的方法,不过是按照人们对外界看问题的角度原理来划分的。古人把“理”分为四种(有关这个内容我们在后面还会进行详细介绍,这里主要讲人的特点):

  (1)道理:天地万物自然生化之理,主要指的是自然界的客观规律。

  (2)事理:社会事务运作的理,如政治、军事、生产中的法则和规律。

  (3)义理:人伦之理,礼仪教化之理,相当于道德礼仪学说。

  (4)情理:人的性情感情之理。

  那些注重道理的人,质性平淡,思心玄微,能通自然,他们看问题主要从自然规律上分析,因此冷静,逻辑性强,重实证但死板,生活自理能力不强,社会活动能力不强。比如不少科技人员都属于这种人,他们往往不屑于权谋之术。

  而注重事理的人,往往质性警彻,权略机捷,能理烦速,这种人善于处理纷繁之事,应变能力强,敢承担责任,权力欲强,他们往往不按游戏规则办事,为达目的,不惜破坏自然规律。他们常常是组织中的领袖人物。

  注重义理的人事事以道德为出发点,属于道德君子,但往往处事显得迂腐,在和平年代是道德的教化者,但在复杂的竞争中往往是失败者,这种人往往被称作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饭桶”。

  情理之人感情色彩相当重,待人接物把感情放在头一位,很可能因情害法,或无视周围舆论,这种人常常是政治斗争或生活中的低能儿,用唐明皇评价李白的话来说:“非庙堂之器也。”

  性格形成的后天成分主要取决于三大阶段。第一阶段是童年时期,此阶段主要受家庭影响。遗传并不能决定个体将会是什么性格,但父母的性格特征会通过教育及家庭生活环境影响子女的性格形成。第二阶段是读书时期,此阶段主要受学校和老师的影响比较大。第三阶段是一个人走上社会,这个阶段最为复杂,会受地域文化、工作行业、工种的影响等。

领导者的道德修养与个人魅力

http://book.sina.com.cn 2008年05月20日 16:10    三、管理好别人首先要管理好自己

  1.领导者的道德修养与个人魅力

  中国传统文化始终是把做人摆在第一位的,所谓做事先做人就是这个道理。现在不少管理学理论处处讲的是如何管理别人,其实按我们老祖宗的观点,能管理别人的人不见得就能管理好自己,而一个连自己都管不好的人,最终也难以管理好一个组织。以儒学为代表的伦理型管理思想可概括为“修己”和“安人”,即以自我管理为起点,以社会管理为过程,最终实现“平天下”之目标。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立业—治国—平天下,是其管理思想的逻辑演绎。这种思想将个人、家、业、国、天下的管理只看作是人口和范围的不同,而管理的模式和方法没有本质的差异,把治家和管理一个企业乃至领兵作战、治理国家有机地结合起来。这种以伦理文化为基础的管理思想与西方制度化科学管理理论不同,它把管理个人、家庭和组织有机地结合起来,能使我们更加全方位地考察一个人。

  所谓管理好自己,首先是提高自己的“德行”。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对“德”和“才”作过辩证的论述:“德者,才之帅也,才者,德之资也。”这就把德放到了核心和灵魂的位置。这种以道德为追求目标的德行文化,源于作为中国文化核心的儒学,而肇端于孔子。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礼崩乐坏,你争我夺,社会失序,也可以说是一个社会转型期。这种社会转型期往往导致人们信仰迷茫,诚信缺失。孔子在深究其原因时,着眼于人心的考察,认为是人心的麻痹坠落才导致了社会的混乱,进而提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救治方略,即以德教民,以礼齐民,从此奠定了儒学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取向。此后,经历代哲人从社会与人生的多角度对其进行哲学的提升,最终确立了儒学以至整个中国文化的道德主体性原则,它以寻求人类的道德自觉,确立人类道德的主体性为根本,体现为以揭示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以解决人类的生存问题为终极关怀的人生哲学。道德的追求成为人生的主导,以及人生意义与价值的标尺。尚“心力”,重道德修炼,讲究气节操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突出特点。就其对政治的意义而言,道德取向又体现了对社会政治理想的说明与实践。它重在建立人生的德行自我,将内在仁心扩而充之,从而实现内心自足、完美无缺的人生;在规范人伦大秩,维护社会秩序方面有其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从孔子开始,就将中国政治的源头——传说中的“三皇五帝”,说成是一种道德政治的中心人物。“为政以德”成为基本的政治原则。中国文化的道德人文主义取向也一直未曾中断地延续下来。

提高自身修养的途径(1)

http://book.sina.com.cn 2008年05月20日 16:10    2.提高自身修养的途径

  那么如何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呢?通过修身。修身是一个人起步的标志,更是作为一个成功管理者的头一门必修课。因为惟有修身,才能服众;惟有成为魅力型领袖,基业才能长青。我们可以把它视之为魅力领袖定律。

  在被奉为经典的儒学教科书的《大学》中,对关于如何修身,有着明确的论述,这就是所谓的“三纲”与“八目”。应该说《大学》是中国最早的管理学。

  三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至于至善。”即显扬美德,革新民习,以达到至善的境界,这可以说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核心地。

  八目:“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大学》的作者在这里进行了正反两个方面的论证,无论是由大至小还是由小至大,要“明明德”于天下必须经过八个层次,也就是所谓的“八目”。由大至小,条目之间反映的是条件关系:平天下必先治国,治国必先齐家,齐家必先修身,修身必先正心,正心必先诚意,诚意必先致知,致知必先格物;由小至大,条目之间反映的是因果关系:格物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条目之间脉络清楚,无论是由大至小的条件关系,或者是由小至大的因果关系,剖析深刻,逻辑严密。也就是说要在你的内心深处首先构建一个正确的认知架构,或者说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我们很难想像一个心意不端的人能够有良好的修养,一个没有道德修养的人能够对家庭负责,同理,一个连家庭责任感都没有的人又怎么能会对组织忠诚?

  这也就是《礼记》里所说的:“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孟子后来对此有了更为明确的论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这就是中国式管理的最大特点,首先把管理自己放在最基础的地位!用今天比较时髦的话说就是提高领导者自身的修养,增强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影响力。

  那么什么样的人才算有修养的人呢?那就是君子。在《论语》中孔子有大量关于君子的论述,他是在不同的场合针对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论述,不过其核心都是围绕着“仁,义,礼”而展开的。仁从该字的构成上是二人,引申为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它以了解人性,尊重人格为出发点——讲的是情。

  义是合理化的管理,各种管理方法必须合宜适当,无任何障碍难行之处——讲的是理。

  礼是规范的社会秩序,任何人员都要据此认真执行,对不合时宜的法则不断修订——讲的是法。

  讲情在于感动,讲理在于信服,讲法在于威慑。合情意在激发动力,合法意在顺乎体制和机制,合理意在调节情与法的对抗,使二者相容互补。

  可以说对于什么是君子,儒家有了三百六十度全方位的论述或考核标准。

  在举止上,孔子说:“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君子正其衣冠”,按照这个标准,现在某些干部和暴发户放肆的言行以及所谓现代派们怪异的举止显然是不符合君子标准的。

  更具体一些,那就是“君子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敏于事而慎于言”,这都是指做人要谦虚、低调和内敛,也就是说低调做人,踏实做事,反对那种放肆、张狂的言行。而当子贡问什么是君子时,老先生又进一步作了说明:“先行其言,而后从之。”看到这些论述我们不要以为中国文化就是培养出一批木讷的呆子,在论语中孔子的学生子思有着辩证的论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这就是君子!初次接触时给人以严肃的感觉,但进一步接触就会发现他非常平易近人,而谈论到实质问题时说话却非常深刻。孔子以“五事”为标准这样形容君子——“貌曰恭,言曰从,视曰明,听曰聪,思曰睿”;在平时为人处世时必须要做到“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试想在社会浮躁的今天,在推崇所谓快节奏和张扬个性的今天,谁有工夫进行“九思”呢?

提高自身修养的途径(2)

http://book.sina.com.cn 2008年05月20日 16:10    在社会和组织中,孔子又教导我们“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也就是说人不可以没有自信和人格的尊严,但不可处处计较、事事相争,可以团结共事,但不能像某些政客式地把团结变成了“结团”。要做到这些就要“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即严格要求自己。因此,在人际关系问题上,要“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必须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这些“温良恭俭让”看似迂腐的说教,已经被横扫得荡然无存了,不少人早已不是“君子坦荡荡”,而变成了“小人常戚戚”,所以要想恢复这些起码的人伦道德规范,没有别的途径,孔子在他那个年代就反复提到“礼”的作用。那就是“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因为“不学礼,无以立”。岂止是“无以立”?一个不懂“礼”的人,应该说和禽兽没有什么两样了!

  在如何提高自己的修养,将自己培养成“君子”的途径上,《大学》给我们提供了具体的方法,那就是“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一句话,就是在疾行一段时间后,放慢自己的脚步,或停下来定定神,一个人只有安静下来,才能冷静地思考,才会有所收获。

  这段话对于当今浮躁和盲动的人们应该是一剂良药,所以才冒出了一本《放弃也是一种智慧》的书。

  当然,孔子对不同年龄段的人也针对性地提出了忠告:“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意思是说:君子有三种事情应引以为戒:年少的时候,血气还不成熟,要戒除对女色的迷恋;等到身体成熟了,血气方刚,要戒除与人争斗;等到老年,血气已经衰弱了,要戒除贪得无厌。从字面上看,孔子提出的“三戒”是针对少年、壮年、老年提出的,但这“三戒”对于身处不惑之年的人们来说,更为重要。

  其一,戒之在斗。所谓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人人都希望自己有一个好的前程,成为人中之龙。但由于僧多粥少,越往高位机会越小,并不是人人都可以攀到理想的最高处。为了争夺更多资源的处置权,不少人往往会利令智昏,陷入无原则的权力斗争中去。加之人过四十,正是血气方刚、春风得意时,更容易因为心气好胜而误入歧途。今天你搞我,明天我搞你,美好的青春年华就这样白白地耗费在阴谋和诡计当中,甚至有人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结果呢?一边是威风显赫的权力,一边是残缺不全的人格;一边是至高无上的权力,一边是支离破碎的家庭;一边是令人羡慕的权力,一边是痛苦不堪的人生。我们究竟是得还是失?权力可以带来威风,但带不来人们的赞誉;权力可以带来金钱,但带不来幸福的生活;权力可以带来美色,但带不来真正的爱情。为了权力而把自己置于无休止的争斗之中,实质上是逼自己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其二,戒之在色。不惑之年的男人,很多都是业务上的骨干、技术上的尖子、管理上的能手,可以说前程似锦,加之有着稳定、颇丰的收入,浑身上下都散发着迷人的气息。但就是在这个事业的稳定和上升期,却又成了家庭和婚姻的脆弱期。由于这个时段的人们相对来说有权、有钱、有地位、有身板、有色胆,什么搞第三者插足、包二奶等,很多都出自他们之手。所以,要想保持住自己人生良好的上升态势,必须戒色,切不可一时冲动掉入情色深渊。如果意志不坚定,被色所困,可知道,色字头上一把刀,它不但可以把你的身体搞垮,把你的家庭搞垮,而且还会扼杀了你的一生,使你前功尽弃。

  其三,戒之在得。四十岁的人们正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人生压力期。自己过小康生活需要钱,赡养父母需要钱,抚育孩子需要钱,应酬朋友需要钱。加之又有职务上的便利条件,揩点公家的油并非难事。此时,如果自己把握不住,被贪念所缚,不由自主地伸出了罪恶的双手,那就惨了!要知道,人的贪欲如同山坡下滚落的雪球,只会越滚越大,越大越滚,根本不可能自主地停住。只能等到冲下山底,摔个粉身碎骨时才会罢休。那时,纵然有金山银山,又有什么用?而孔老夫子特别强调“老年戒得”又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很多人到了快退休的年龄,与别人一比,什么都不平衡,开始把持不住自己了,于是在五十八九岁时翻了车,看来老夫子早就预言到“五十八九现象”了。

  儒家正是通过“修己”而达到“安人”的目的,其中,“修己”与“安人”体现了个人管理目标与组织管理目标相统一的辩证关系。个人管理逐步实现从自律到自觉的飞跃,通过推己及人实现组织的目标。所以,就把仁更加系统地上升到管理高度的“仁政”上来,通过推行“仁政”,最终达到实现“大同”的理想社会。古人认为“政者”实际就是“正也”,“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只有正己,才能正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尽心上》),其实这和道家个人管理目标的“内圣外王”有着异曲同工之意。

  关于修身的作用,近代西方的管理学也多有品德成功论的论述。美国生物学家及教育家乔登(David Starr Jordan)说:圆满的生活与基本品德是不可分的。惟有修养自己具备品德,才能享受真正的成功与恒久的快乐。没有正常的生活,就没有真正卓越的人生。

  看来,要想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就必须由内而外全面造就自己。现代社会竞争激烈,越来越强调职业生涯设计,无论是做一个平民百姓,还是做一名管理者,都要作好自己的人生规划。于是各类成功学以及励志的图书纷纷出来。其实无论怎样设计人生,首先是要考虑正人先正己,诚如孔子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论语·颜渊》的忠恕之道,是为仁之方。如果剔除其包含的封建内容,古代先哲“正己正人,成己成物”思想中所提倡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身先士卒、推己及人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是完全可以用在管理工作中的。

  

中国人的“大”

http://book.sina.com.cn 2008年05月20日 16:10    “战略”,这个原来军事上的术语,成了现在企业界使用频率极高的名词;正如“老总”一词由原来对革命老帅们的亲切称呼一下变成了企业领导的代称一样。现在战略在有些地方又变成了“愿景”,总之怎么时髦怎么叫。这些年来各种咨询机构为企业作了无数的战略规划,从发展战略、人才战略到销售战略等,尤其是每到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头,大家更要忙上一阵子。中国似乎一下子冒出了一批战略家和战略指导家。我们猛然惊醒般地意识到人家国外就是聪明,什么都从战略上看问题,做出来都是大手笔。仿佛咱们过去尽是一些鼠目寸光的短见之辈。我们不否认,在改革之初,由于对改革政策的不熟悉,或是对前景不确定性的直觉,很多事情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因此缺乏更远的思考。但那仅仅是特定环境下的局部现象,绝不能说研究战略是老外的专利。

  一、大局观

  1.中国人的“大”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善于从战略上思考问题的民族,不过咱们把这种思考方式叫做“大”。翻开历史,我们会发现在古人的思想中处处闪烁着“大”的光辉。比如在国家政权建设上,韩非子说“要在中央,事在四方”,儒家管这叫大一统;在军事斗争中,《孙子兵法》中有“故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的著名论断,这应该都是最早的关于战略思想的论述。

  在一般生活中,遇到什么问题了,我们首先要从长远分析一下有没有消极影响,这叫做“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不少高级管理人员常常教育员工要“居安思危”,这叫忧患意识,正如老辈子讲的“常在有时思无时”。

  遇到矛盾了,我们经常提醒自己注意:小不忍则乱大谋。千万别因为一时的愤怒,坏了大事,这不仅是教人从大处着眼,更是教人从大处处世了。所以,中国的传统思想教育人做人要识大体,做事要顾大局,分析问题要明大理,培养孩子要树大志,临于危难要有大节,成功的标准是成大器。

  为什么中国特别强调“大”字,因为我们文化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其群体性或者叫整体性。中国人习惯在群体中定位个体,在整体中确定部分。就是在生活习惯上中国人也是从“大”开始,这种特点首先就表现在中国人的时空意识上。例如,中国人和西方人对时空顺序的表达有明显的不同。西方的顺序往往由微而巨,时间顺序的记述上是从时到日到月再到年,空间顺序上——比如信封上的写法是先写某某楼再写某某街然后再写某某市,最后才是国家的名称。有些头一次出国的人写信时常常感到不习惯,因为中国人都是由大到小,时间顺序是年月日时,空间顺序是国名市名区名再到街道名称,最后是几楼几单元几室,这和西方正好相反。这种时空表达顺序的不同,说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从整体入手的,在整体框架中安排个体的位置。它深刻地影响着一个民族的文化性格。

  中国人的角色意识在姓名顺序中表现得更加明显,是先姓后名,这也表明了中国人对自己祖先的尊重和敬畏;而西方人的姓名是把个人的名字摆在了最前面,而姓则放在最后,表明了个性的张扬。

  

谈谈中医的辩证施治

http://book.sina.com.cn 2008年05月20日 16:10    最能体现这种从大处着眼、从全局出发思想的莫过于中医了。中医是把人体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注重辩证施治,作整体调理。钱学森教授曾说:“人体科学一定要有系统观,而这就是中医的观点。”整体观是中医的最大特点,全息论是它的一个具体表现。中医学整体相关的理论是用非常辩证的、科学的思维方式看待人体。这种观点不被西方所谓的正统医学承认。中医诊治强调的是对疾病的整体诊疗,做到表本同医。有人这样形容中西医的差异:比如一棵树上长了蘑菇,中医不是仅仅停留在考虑如何把它割除上,而是分析是什么原因让这棵树长了蘑菇,比如湿度、木料质地等原因,然后根除这些长蘑菇的原因;而西医则是把每一个方面切开来,量化分析,重技巧,忽视人的整体,重部位,比如动手术。我们在这里绝不想否认西医的科学性,而是在探讨中西方在思考问题以及处理问题的方式上的差异。西医看到的是清晰的局部,而中医看到的是模糊的整体,类似传统的中国水墨画和古典的西洋静物油画。前者勾勒出一个轮廓,模糊而写意;后者描绘出许多细节,精确而写实。但事实上中医的基本概念与现代生命科学有很多相似之处。

  中医强调“阴阳平衡”,与现代系统生物学有异曲同工之妙;中医强调“天人合一”,与现代西方科学讲的健康环境因素十分相似;中医强调“辩证施治”,类似于西方医学通过药物遗传学为每一个病人找到最适合的药;中医的复方理论,实际上就是现在的西方治疗学越来越强调的各种疗法的综合使用。

  西方注重每一具体事物的实证分析,尤其注重模式的构建。包括诊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现代医学在专业化还原的策略下分工越来越细,致使整个医疗系统和疾病治疗的实施过程逐渐趋于“破碎化”。但是几乎所有复杂性疾病都受到多基因和环境的影响,同一种疾病的不同亚型以及不同疾病之间在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共性特征在破碎化的诊疗体系下会被丢失,使我们失去不少用简单方法进行治疗或早期干预的机会。

  而中医往往强调“头痛医脚,脚痛医头”。因为它把人体当作了一个整体,就连足底按摩也能诊治人的五脏六腑。下面这个例子很能说明问题:

  有个小孩生病,父亲带他去医院诊治,医生诊断说:“孩子肚子里有虫,把虫子打下来病就好了。”但是,按照医嘱一连几天服用打虫药,却没能打下一条虫子。父亲一急,带着孩子到乡下看了中医。老郎中问明孩子的病由,说:“不要紧,只是吃打虫药的时间不对,你现在改一下,在下个月的上旬给孩子照服原来西医给的药,保管药到虫驱。”父亲将信将疑地给孩子试服,第二天果真打下一条大虫子。父亲便问老郎中:“同用一种药,一样的用量,只是时间不同,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老郎中回答说:“西医只是从这种药能不能药死虫子的思路来考虑问题,而中医则是从整体上把握虫子在人体内的活动规律,从虫子什么时候一定会吃上药的思路上去解决问题。每月上旬,虫头朝上活动,容易受药,所以打虫效果极佳。”所以吴阶平说:西医是治人的病,而中医是治病的人。这话说得非常深刻。

  对企业的改造亦如此。我们发现许多作人力资源规划的人,按照西方HR理论学说,严格按照岗位测评与定岗定员的方法为企业进行规划,强调根据组织的扁平化原则来设计层级。这自然没有错,的确起到了降低成本和增加工效的作用。我们且不说每一个岗的设计是否科学,作为企业高管人员首先遇到的一个问题是,你减下来的人员往哪儿放?人力资源专家说,对不起,那不是我的事了。我就是做这一块的,至于这些人分到什么地方,那不是我的责任。他们恰恰忘了,在西方发达国家,有着相当完备的社会保障制度,而中国目前还不完善。这关系着多少人的身家性命啊!所以不少单纯按照西方那一套作的人力资源规划,结果是按下葫芦起了瓢,要么一开始就被束之高阁,要么是半途而废。就连时尚一时的流程再造也是毁誉参半,所以才出现了“洋管理水土不服”的说法。

  那么究竟什么是大,什么是整体,什么是全局,这要因人、因事、因时而异。也就是说这个大局或整体对每个人每个时期是不一样的。总的来说是把握总体目标,把握基本原则,掌握事物之间的辩证关系和发展方向。小中不是不能见大,甚至也能做大。毛泽东在抗日战争初期就把游击战这种战术性的打法提高到战略的高度来研究和运用,形成了人民战争的伟大理论;而改革开放后的温州人能够不拒其细,竟然把一个小纽扣做成了大买卖,这就是中国文化中大和小的辩证法。

  

周易的整体思维

http://book.sina.com.cn 2008年05月20日 16:10    二、整体思维模式

  1.周易的整体思维

  中国传统文化中这种从大处着眼的大局观,决定了我们的整体思维模式。整体思维又称系统思维,它认为整体是由各个局部按照一定的秩序组织起来的,要求以整体和全面的视角把握对象。整体观念在《周易》中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易学的实质就是管理哲学,易学的自然法则、结构决定功能定律和全息结构模型在今天仍然具有高度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应用价值。它不但包含了丰富的人文科学精神和价值伦理原则,还包含了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法则,蕴涵着丰富的管理方法、管理工具、管理模型。易学思想对现代管理学研究的领导、计划、预测、决策、组织、平衡、沟通、变革、控制等管理元素和企业资源具有系统分析、科学诊断、统筹优化和战略架构的功能。《周易》卦爻是一个整体,它主要有以下特点:

  (1)八卦、六十四卦、五行生克等整体结构模式反映了自然界乃至人类社会的一切事物的共同性。八卦、六十四卦为两级全息系统。八卦是阴阳二爻三维组合体,六十四卦是阴阳二爻六维组合体。后者六个爻位上二爻为天道,下二爻为地道,中二爻为人道,天地人三才融为一体。

  (2)宇宙整体和作为整体的具体事物具有统一的结构,遵从相同的演化法则,并由此导出天地一理、万物一理、宇宙全息的结论。卦爻符号模型是事物呈现的运动模式,筮法数字模型是事物潜在的运动模式,是人们根据对天地的推演、时间的发展、宇宙阴阳规律的变化作整体模拟,对万事万物的生成、分类、变化、运动作系统描述。六十四卦模式以“六爻”、“六位”关系为基础,以时、位、中、比、应、乘等为原则和标准,给人们提供了一个从时间、空间、条件、关系全方位分析问题、认识事物的思维方法。

  易道的“一阴一阳”既说明人与自然具有对立性,也说明其具有和谐性、统一性。“刚柔相推而生变化”表示对立面的相互推移、相互转化与相互依存。《易传》提出“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认为不同事物只要同类就可相互感应、相互吸引,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反映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的整体观念。《易传》将“保合太和”看成是“易”的最高理想境界。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对立与和谐、感应与交流被《周易》有机地统一起来,成为《周易》的基本思维理念,开创了中华文化“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特征。

  象数学家在解《易》中,所采用的取象、取数的方法,正是反映了整体思维的特征。卦象、物象作为独立的个体,看似互不关联,《说卦传》及象数学家把它们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建立起卦象与物象、物象与物象之间的普遍联系,把原本复杂纷繁、互不连贯的宇宙万物加以整合,使之简约化、系统化。

  而万事万物是逐层分化而来,个体事物的发展是从单纯到复杂没有止境的,它们之间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整体思维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生活的影响是巨大的。易经的智慧,强调从宏观上把握决策,更注重对天时、地利的考虑。种子乃生命延续之源,决策为企业立足之本。顺天而行,最优质的种子才能诞生;天人合一,最优化的决策才能产生。所以,易经管理模式能使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保持最佳状态,为决策者营造一个“天人合一”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