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蛮子天使投资:《浅唱低吟》 - Qzone日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3:56:06
《浅唱低吟》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真要脱去尘浊而有所感悟,还是要到自然界里走一走,到不同的地方去体验不同的风俗,想必比囿于一隅更有利于放飞思想。
从我所在的城市往北,是山城,再往北,亦是山城。在一个清晨,我简装出发,通达便利的交通让我很快就接近了一个被丛山包围着的小山城。
文化代表一座城市的内涵,或者说,是一种韵味。无论注入再多的时尚元素,都无法掩藏一个地方的文化底蕴。文化作为精神层面,它是城市的灵魂,弥漫在城市的内核,形成了一种标志,让你可以区别与他处不同的韵味来。就象我踏足的这座山城,除了她应有的山青水秀让人赏心悦目外,我更渴望了解的是当地的文化氛围与宗教发展,这可以见出当地引领者的思想品质与文化层次。那个夜晚,我在八九点的光景,在山城的一条长街上执着地走到尽头,试图寻找出一些关于与书香有关的气息,然而,一路上所见的是格调统一的生活商场,或是三餐果腹的饭馆,要不是街道上各种款式的汽车呼啸而过和广场上那些跃动的旋律在飞扬,我真以为这座山城已经早早睡去。
山城,始终摆脱不了她应有的安逸与恬静,贴切地说,这里象一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村姑,捕捉不到关于容颜娇艳的内容,更无法品评出那些洋溢于一身代表着韵味的才情。朴实无华地生活着,对于村姑来说比任何诱惑都来得实在。
那么,就去看看山城里的一座寺庙吧。我喜佛,亦礼佛,每到一地参观当地的寺院成了我的一种习惯与兴趣。导游说,崇福寺是本市香火最为旺盛的的庙宇。话从她嘴里说出来,很让人心驰神往,因为她用了“最”这个字眼。
一条中轴线两边对称,中国的寺庙看来一直会沿袭着这样的建筑风格。庙宇掩映于村厝和山岩之中。可能是正在扩建和修葺的缘故,显得零乱,且时值一场法会上演,近乎有些喧闹诵朗,充斥着整片天空。佛教的诵经多半是难以明白的梵文,内容多为对神明的赞美以及教众对于生活的感恩,伴奏也多为木鱼和铃铛,这种单调的修为方式多少年来始终不渝地坚持着,存在自有存在的理由,不敢妄加评论。我一直很欣赏基督教以交响乐伴奏来传唱赞美诗的布教方式。不断创新,应该也属于我们传播佛法的一个内涵。
进入寺庙,人来人往。现今的庙宇在教化信众的同时似乎也增加了一层功用——成为旅游景点。这当然注入了人气,人多自然有人多的好,可是也可能导致商业气息的流入,在脱俗中弥漫庸俗,就象此时此处的风景,这让人有些失落。寺庙是清静所在,是不必太过繁华的,否则把握不好就会演变为噪杂与喧嚣。我甚至以为寺庙是允许存在一些悲凉与沧桑的成份,比如,古旧的寺塔,斑驳的瓦墙,袅袅的紫岚,……,它们都可以象一位世外的高人冷漠与清高地兀立于尘外,让你在视幻与听真的交替中感受着一股淡淡的时光韵味,空旷而遥远,仿佛置于深幽的空谷,一曲天籁环绕在耳际轻轻地奏响。你可以闭上双眼,让一种意境袭来,那庙和那裹持于寺的韵味就是“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寻来恍如在梦境中一般的感觉。而修行者就静坐于这般尘嚣之外,在整洁的陋室里,在思想、在感悟佛法的真谛。我以为,太过舒适的环境一定不利于修行和觉悟。恰在此时,一幢漂亮的僧人小洋楼已经映入了我的眼帘,我惊讶于虔诚信徒们的慷慨捐赠。那贴着釉红瓷砖的外表,让人捕捉不到关于残旧的痕迹,连那鼎高高的香炉也见不出暮气中的痕迹,我喜欢它被香火熏染成韵的样子,在风霜中裹进烟尘,撩开的是层层叠加的岁月,望见的是交替变幻的年轮。我并不是排斥崭新,只是我觉着,这种优裕的生活环境,容易让人生出这里纯粹是个养生的极佳去处,而迷失了自己所应扮演的角色。
当然这只是我第一眼相见时所产生的偏见。擦肩而过,往往让人痴迷于瞬间的不真实的印象和感觉,就象相亲中的人们第一次见面,决定是否继续交往往往是彼此的容颜是否俊美。
这不,当我见到那些佛像时,顿生欢喜之情,不仅在于佛像所表现出来的端庄与慈祥感染了你的心性,再有的是制作工艺的娴熟绝妙与栩栩如生。还有那些书法劲道优美的匾额,也算是此地一绝吧!我是凡尘间的俗人,对这些精美的艺术作品自然爱不释手。坊间有多少象这样技艺高超的艺术家啊!他们就是这样默默无闻地在艺术的天地里执着地遨游。特别喜爱眼前的这尊观世音菩萨圣像,有一种天生自然的习惯,进寺见观音总想跪地膜拜,省略了那些私欲贪念、删节了口中念念有词的祈求,就静静地跪着,任时光在静止。
这样感觉就很好。
渐渐地有所了知。崇福寺原称观音堂,始建于南宋末年,迄今已有七百余年历史,原址在桃源活水处,焚于火后,迁到街坪罗氏祠堂内,几经兴衰,最终毁于“文革”。1997年迁建于寿春岩下。据说此处还有弘一法师“以戒为师”的墨迹和他圆寂后的舍利,只是无缘膜拜,有些遗憾。
寺庙的兴衰当然也代表着佛法的沉浮。古寺过往让人同情,无非只想在一个地方传播一种精神理念,并没有伤害到哪个人的生计与前程,恰恰相反,它总在教人从善、慈悲为怀,却屡遭更迭与变幻。多少人走了,又多少人来过,始终不变的是古寺又一次次兀立起来,这种执着坚韧的精神在红尘中不屈不挠地张扬着,恍若一朵圣洁的莲花,让人敬畏与感动。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古寺亦有沧桑,只是现在去看,所有的兴衰皆化为浮云随风去,过去如此,现在如此,未来也是这样,正如大雄宝殿前的廊柱上的两副对联:“如来境界无有边际,普贤身边犹如虚空”,一语道出了佛法无边、万事皆空的佛家理念与境界;再有,“得一向意勤求佛道,说微妙法利益众生”,此处最妙,学佛为了什么?当然是善行善举,当然是利己更利人。《周易》第二卦也有善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意思是说,积累善行善德的家族,福报总沿绵不绝,后代也会承受积德的福报。而常做不善之事的人家,定会经常发生灾祸,甚至累及后代。有人常以为这是危言耸听,熟不知,这样的因果不只是神明的昭示,更是人生的规律。我不敢欺你,你亦不能骗我,这是我们良心与道德所在。我之于神明不仅在敬更在于畏,老话说:“举头三尽有神明,”社会需要这种普遍的道德规范,需要人类在漫长的生活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
一位年轻的比丘尼款款信步而来,不禁合掌作揖,她亦还我以礼,就在抬头望见的瞬间,我看见了那张脸,啊!清澈的双眸,端庄的脸庞,你一定还能读懂那颗洋溢于体内的澄净而平和的心。你不禁会感慨,是怎样的一种力量让一位处于青春时期依然燥动的花样女子,化作眼前如此淡定而圣洁的比丘尼呢?
你还会赞叹——那崇高而神圣的无边无际的佛法愿力啊!
熏香袅袅,佛音飘扬,我望见了一个个坚韧的身影执着着前行,而他们越往前行就越能缩短通往彼岸的旅程,直至功德圆满,莲花绽放。
对于离世出家,世人的看法,常常心存两种极端——或敬奉或嗤贬。敬奉的人多半虔诚供养,甚至敬若神明,认为出家之士是佛的使者,他们辛苦地修行着,行的是佛的规矩,悟的是佛的教诲。他们中也不乏有让人崇敬顶礼膜拜的高僧,比如创办慈济功德会的证严法师,比如才华横溢的弘一法师,等等,这些大德难道不值得我们敬奉与感恩吗!。而嗤诋之人,则常用狭隘的自我思维方式去理解这种抛家弃情的举动,以为这种决绝的选择一定是生活中出现了不小的变故,以至于心性变得消怠与迷茫,那么看破红尘循入空门就成了他们的最终诉求,成了他们改变生存方式的一种选择。有人就常常以这样的看法深以为喜。
人生真是一场梦,他们一定已经洞察到这场梦境中的变幻无常。
而他们看我们尘世里的人时,显然又是另一种截然不同。在佛法的洗礼下他们变了,变得超脱自然,变得心性渐渐无我。他们在另一个世界里坐在莲花台里呵呵地笑着,笑世人痴迷不醒,痴着功名利禄,迷着风花雪月。谁能抵挡来自于现实中的发财与升官所带来的身份改变、利益效应和精神满足的种种冲击和诱惑呢?至少尘缘未了的我目前不能!而他们能——那种视金钱名利若粪土的姿态傲然屹立在我们的眼前,让我愈加的渺小!我想起了《红楼梦》里跛足道人说的那段话: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佛者,心矣!这是此刻,我,作为一名知识分子的哲学理解。此景此处,忍不住心生祈祷:我佛慈悲,祝愿佛法昌盛!敬三柱香,香岚袅袅,透过升腾的烟火静静地望去,远处叠障的山岩连绵起伏,茂林婆娑,绿意葱茏。寺后的树林抽出新枝,长出绿芽,渐渐往枝繁叶茂的态势发展,一轮新的轮回已经展开。
这是一个春暖花开的初春季节,午后阳光在暖暖地飘洒,山野里的桃花开了,菊花开了,油菜花也开了,沐浴在这袭人的芬芳里,生命的释放正在我的血液中勃勃而动,仿佛是蛰伏了一季的苏醒,身心舒展,渐渐愉悦,蓄势待发。
走过了这座山城,忽然恍悟:几年前这里不是已经来过吗!
想了想,自己不禁在笑,记忆可真是个奇妙的东西,一些人一些事硬是在匆匆的岁月里给无情淡忘了。有时真要回头去想,往事却已沉淀在一片被晨雾朦胧中的广袤野外里,找寻不出任何头绪来。忘记也是好事,因为忘记就意味着放下,放下很难,但总要试着放下,放下狭隘、放下抱怨、放下懒惰、放下烦恼,……
那么,就忘记吧——那些摇摆的、飘渺的、空灵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