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世恒离婚:世事如梦,万法归空:评《我是佛前那朵青莲的泪》并及《红楼梦》一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1:57:49

——题记:“三十三天,离恨天最高;四百四病,相思病最苦。”(摘自《西厢记》)


 个人认为,《我是佛前那朵青莲的泪》一文的故事乃《红楼梦》中绛珠草、神瑛侍者(大荒山顽石)之故事的翻版,它写出了人间不了的真爱情缘、不堪的世事纷乱以及如“佛”一般的“云朵/露珠/佛珠”的超逸、通灵、了悟和对“美”、对“善”淡淡而浓郁的不尽之博大“爱怜”,请看《红楼梦》吧:《红楼梦》的故事就开始于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一块无材补天的顽石/玉石)……

西方(也即中国佛教文化中的“西天”,乃“佛”所居的世界)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绛珠草(绛珠仙子)和西方赤霞宫的神瑛侍者(贾宝玉)下凡历劫的哀绵伤楚之故事,就是《我是佛前那朵青莲的泪》一文中“青莲”和“青”之故事的“前版”……(后者只是前者散文化、诗歌化了的叙述。)

 黛玉本为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一棵绛珠草。宝玉实乃西方佛前赤霞宫的神瑛侍者,同时也是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那颗修炼有了灵性的女娲补天之遗石。——至于为什么作者安排宝玉既是“神瑛侍者”又是“顽石”(如果它们的确是一致的话),是出于中国古代神话和西土佛教天国的糅合还是出于其他原因呢?本人尚未深入予以考析,并切待深入予以研究考析之。


 在西天时,神瑛侍者日夜以甘露浇灌绛珠草,绛珠草乃得以久延岁月并受天地之精华又润甘露之滋养,遂脱却了草胎木质而修成了人形女体(“绛珠仙子”),并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蜜青果”,渴则饮“灌愁海”水。绛珠草而来的绛珠仙子呵,只因未酬报神瑛侍者长久的怜爱、浇灌之德,故其体内遂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黛玉在人间时的个性脾气就是这样呀)……(写下凡前的绛珠草、神瑛侍者之别以及浇灌之恩,是为了写它们的前世因缘;而前面所说的为何“神瑛侍者”同时又是“顽石”之化,可能是为了更好地写宝玉的今世变迁及来世之形神复归等。)

 故事是:神瑛侍者某时凡心偶炽,乃欲下凡到人间造历一翻幻缘,遂在居于离恨天之上、灌愁海之中并主司人间风情月债的放春山、遣香洞、太虚幻境的“警幻仙子/警幻仙姑”那挂了号。为此,绛珠仙子遂亦向“警幻仙子/警幻仙姑”挂了号,以同曾浇灌过它的神瑛侍者一起下凡历劫:“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绛珠仙子和神瑛侍者共同下到凡间并历经了一翻断人心肠、凄丽迷茫的“幻劫”,《红楼梦》章回:

001: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005: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098:苦绛珠魂归离恨天,病神瑛泪洒相思地。

116:得通灵幻境悟仙缘,送慈柩故乡全孝道。

120:甄士隐详说太虚情,贾雨村归结红楼梦。

《红楼梦》幻曲:

 “[ 红楼梦引子]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寞时,试遣愚衷。因此上(因为此上的意思),演出这悲金悼玉的《红楼梦》。”


 “[终 身 误]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枉 凝 眉]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果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

 这就是“悼红轩”里曹雪芹先生十年“研泪为墨,滴血为字”的辛酸与苦痛!!!呜呼……


 《我是佛前那朵青莲的泪》一文中的“忘忧河”,就是《红楼梦》中的“灵河”;“青莲”,就宛如《红楼梦》中的“绛珠草”(可以这样类比);“佛”,就是《红楼梦》中的“一僧一道”即“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就是“警幻仙子”,就是“甄士隐”(后来的悟道得道者);而网贴作者“摩诃梵天”即“云朵/露珠/佛珠”,就是《红楼梦》中抄述大荒山青埂峰无材补天的顽石之历劫故事的“空空道人”,且某种意义上也是历劫后识“通灵”的《红楼梦》之作者——曹雪芹……贾雨村、冷子兴等(当然包括“甄士隐”),在《红楼梦》中主要是起故事的牵引、链接之作用。

就如《我是佛前那朵青莲的泪》一文中“云朵/露珠/佛珠”的心灵是网贴作者“摩诃梵天”自己的心灵的“写意”化之真实写照一样,《红楼梦》中女娲补天之遗石即贾宝玉,实际上也是《红楼梦》之作者曹雪芹先生自己的某种真实写照——宝玉的历劫代表了曹雪芹的心路历程与苦悦身世,所以书中有偈曰:“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

《我是佛前那朵青莲的泪》一文中所有的一切(青莲)最终皆超化、轮回而归于佛界(忘忧河、莲、云、佛)的寓意,恰恰对应着《红楼梦》暗中所渲染和渗透的破除执著并一切皆归于太虚的思想(这是《红楼梦》作者曹雪芹也是《红楼梦》主人公贾宝玉历劫后所悟到的),请看《红楼梦》:

 “世上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上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上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有随人去了。世上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昨日黄土陇头埋白骨,今宵红绡帐底卧鸳鸯。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收尾·飞鸟各投林]  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我所居兮,青埂之峰。我所游兮,鸿蒙太空。谁与我游兮,我谁与从。渺渺茫茫兮,归彼大荒!”  (宝玉之父贾政扶柩金陵归葬贾母后,于返京途中的毗陵驿见得“一僧一道”及光头、赤脚、身披大红猩猩毡之斗篷的宝玉——他已遁入空门。上首诗歌为该僧、该道和宝玉“三个人飘然登岸而去”时的所歌及回响。而“一僧一道”把“玉”重新带回大荒山青埂峰时,心慧且早悟道的甄士隐则在“急流津”之“觉迷渡口”不远处的“草庵”度日,并于该渡口恰巧碰上了时已褫职为民的贾雨村。面对下愚不移即“一头雾水”的贾雨村,甄士隐对木石的一翻历劫和整个故事的因缘作了一简要的复述。——见《红楼梦》最后一回也即第120回:“甄士隐详说太虚情,贾雨村归结红楼梦。”)

“假作真是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太虚幻境”

“假去真来真胜假,无原有是有非无。——真如福地”

“喜笑悲哀都是假,贪求思慕总因痴。——引觉情痴”

“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偿。——孽海情天”

“过去未来,莫谓智贤能打破;前因后果,须知亲近不相逢。——福善祸淫”

——呜呼,不了的真爱情缘,不堪的世事纷乱,以及如佛一般的超逸、通灵、了悟,和如佛一般的对人间“美”、“善”那淡淡而浓郁的不尽之爱怜……万法归空,行本太虚,然而惟心中情缘不舍、真爱不了、痴心不变(《佛前青莲》一文中佛曾两次说“痴儿,痴儿”)…………呜呼,故曰: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曹雪芹)

——“说到辛酸处,荒唐愈可悲。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高  鹗)

这就是“悼红轩”里曹雪芹先生十年“研泪为墨,滴血为字”的辛酸与苦痛!!!呜呼……

据说曹雪芹先生家境(本乃福豪诗书之家)变故、零落、衰败竟至晚年居草屋、鬻字画、“举家食粥”……但是,曹雪芹先生在离开这个人间世界之前,在树影摇落、风雨凄迷之时,在神思归于空茫与太虚之际,还是把自己在人间一世的不了真爱情缘写了出来(枉入红尘?枉来一世?),把自己在人间一世的纷乱、哀伤、苦痛乃至是事后的了悟、通灵、超逸写了出来,写出了无尽的酸辛,写出了无尽的思量,写出了无尽的爱怜,写出了无尽伤怀……

正是: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寞时,试遣愚衷。因此上,演出这悲金悼玉的红楼梦。”( 《红楼梦幻曲》“红楼梦引子”)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曹雪芹)

——“说到辛酸处,荒唐愈可悲。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高  鹗)

这就是“悼红轩”里曹雪芹先生十年“研泪为墨,滴血为字”的辛酸与苦痛!!!呜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