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爱华的情人杨倩:格桑花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7 20:13:25
格桑花开

  
———记格尔木“玉之音”创始人 李桂兰女士的创业之路

  路,从来都没有人走到头过,就像李桂兰女士的创业之路没有尽头一样;

  山,从来都没有比人高过,就像李桂兰女士勇攀高峰的心比山还高一样;

  李桂兰,一位从农村走出来的知性女性。

  如今你见到她,你很难把她和村庄、贫困、摸爬滚打联想到一起。微卷的发下是一张生动的脸,说话时总是带着笑容。很合她气质的着装,高跟鞋,加上端庄得体的举止……好似她一直在红地毯上创业一样,看不出丝毫的沧桑和阴影,和蔼中透着一股精明和干练。然,她带着一身的故事一路走来,嫣然一朵盛开的格桑花。

   格桑花种子飘荡在空中

  
李桂兰1963年4月出生在河南省夏邑县一个贫困的小村庄,家中有兄妹七人,在家排行老四。读到高中毕业,由于家庭条件的限制,就辍学在家帮着父母务农。

  1985年的春天,经人介绍与邻村陈永亮结婚。婚后的日子甜蜜且艰难,于是小两口一合计,毅然想出去投奔村里在新疆工作的大伯哥。就这样,一对没有任何社会阅历的小年轻怀惴着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和憧憬,第一次走出家门,奔向那个遥远陌生的地方,赚取他们人生的第一桶金。

  初到新疆,找不到活干,大伯哥出资买了一辆即将报废的拖拉机,让陈永亮在建筑工地拉沙子拉砖,继以度日。因为俩人都来自农村,能吃苦,所以两人干活非常卖力,但干下来,所挣也仅能裹腹而已,而她却有了身孕。1986年的冬天,她顺利地产下大儿子。在丈夫整天拉沙子干着超长苦力维持着生计时,二儿子在1987年的深冬相继来到这个世界,给本来就有生活压力的家里更添了一份重担。

  那段时间,李桂兰在家相夫教子,丈夫在外挣钱养活着全家,日子过得虽然清苦但却很甜蜜。

  在李桂兰回忆那段辛酸的日子时,除了有些伤感,从她的眼里能读到一种幸福的东西:“那时,我老公一天自己装卸30多车沙子,最多的一天他装卸了39车沙子。吃的是大伯哥拿来的几袋面,天天就吃水和面,调料只有盐。水对面的日子一过就是两三个月,而兜里的三毛钱硬是装了三个月没舍得花一分。”那时如果能让她安稳下来,哪怕属于她们一家四口的安乐窝只有几平方米,她就幸福得像花儿一样了,最让她庆幸的是儿子和丈夫都很健康。

  最终,新疆那片土地没有留住他们向往幸福生活的脚步,带着渴望和梦想,他们迁徙到了另外一座城市。

  至此,结束了他们四年的新疆打工生涯,也是她一生中最艰难却最难忘的一段经历。

   格桑花种子落到昆仑山脚下

  
1989年元月,在青海格尔木上班的李桂兰哥哥,听说他们在新疆过得并不是太好,就让他们来格尔木发展。于是,李桂兰和老公带着两个孩子一路风尘来到了格尔木。

  这颗格桑花种子就这样落到了昆仑山下,开始寻找适合她发芽生长的土壤。

  在哥哥的帮助下,李桂兰成了江源商场一名临时售货员(现在的“海上天”就是曾经的“江源商场”)。当时,江源商场面临倒闭,正式工纷纷找门路外调,没人将心思用在工作上,而李桂兰却非常珍惜这份对她来说“舒服的不能再舒服的工作”。第一个月下来,李桂兰的营业额是整个商场最高的——两万元,老板十分高兴。

  “有一天,我一天就卖了七八块手表,加上其他商品,一天营业额就达一万多,老板十分高兴,要把商场承包给我,可惜那会我怀着老三丫头,而且马上要生了,只得作罢。”李桂兰回忆着。

  1989年9月,李桂兰生下了她的女儿,带着三个孩子的李桂兰没办法继续上班。全家人的生活的重担再次落在了丈夫身上。丈夫借钱买了一辆出租车,好在出租车生意非常好,挣的钱除了日常生活开销外还略有盈余,日子越过越明媚。

   格桑花在格尔木发芽

  
1993年,格尔木恒发商场建成。哥哥建议李桂兰承包下一个铺面做点小生意。

  那时李桂兰老公跑出租认识了一个河北老板,那个老板说格尔木没有卖工艺品的,如果开一家工艺品店一定挣钱。于是陈永亮就拿着跑出租攒下的4000元钱直奔河北白沟,批发了一些工艺品,开始正式走上行商之路。

  工艺品进来了,店也开起来了。开业当天,当一阵鞭炮响过,进来第一位顾客,买了一件工艺品,李桂兰随便包装了一下,这位顾客说:“果然是新开张的店,包装这么难看。”李桂兰两口子都没有学过包装,李桂兰当即羞了个大红脸。

  李桂兰是个很要强的人,在别人指出她的缺点错误,她总会认真吸取,反省、改正。李桂兰开始白天黑夜琢磨起工艺品包装。如何让包装纸服贴在包装盒上,而且不破坏原有的棱角,如何用丝带挽成各种各样的花型,让包装看上去更美观……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快她就能将一件工艺品在极短的时间内包装得的非常精美。

  工艺品店开张后,因为是独家经营,生意出奇的好。第二年李桂兰他们出去进货时,常常听到内地商业街几乎每个店铺都响着流行音乐,也就顺手批发一些磁带、收录机带回来,放在店里卖。没想到的是卖的还挺好,这让李桂兰夫妇又一次看到了商机。

  1995年,工艺品店旁边一家窗帘店要转让,李桂兰夫妇立刻接手,简单装修后开了一家音像店,专营磁带,收录机以及后来的CD、VCD等等音像制品。

  李桂兰在这样的锻炼里,羽翼逐渐丰满起来。

  1996年,手里已有四十余万资金的李桂兰夫妇和朋友合伙承包了西部交通宾馆,可是宾馆刚刚走向正轨,却因为种种原因经营不下去了。他们选择了退出,然而这一次错误的选择几乎将两个人多年的积蓄全都搭进去。

  但是,失败并没有打垮他们。在市场运行竞争越来越强的格局下,她和丈夫立即转行经营,筹集资金承包了购物中心二楼做起了家电生意。所幸的是在购物中心卖家电时生意也很好,开宾馆赔进去的钱没过多久就赚回来了。

  “其实格尔木做生意有个优势就是竞争小,因为人少;但是生意做大了,人少又变成劣势。“李桂兰笑着说。

  生意一步步做大,三个孩子也一天天长大了,李桂兰的内心是前所未有的幸福和满足。

  为了扩大经营,李桂兰又在恒发一楼租了一个铺面,开了一家“新月精品店”,出售工艺品。那时正好青藏铁路修建,格尔木的人口骤然增多,小店生意越来越好。

  当财运来时,挡都挡不住。有一天她看电视,发现很多地方开会都会用鲜花布置会场,这个发现让李桂兰眼前一亮。她立刻从内地订购鲜花,并且开始学习插花技术,将鲜花推销到格尔木市各单位。

  “不仅出售鲜花,还新增了大型壁画、挂毯、结婚用品、绒毛玩具等等,而且为了学好插花还专程到昆明参加一个为期一周的插花培训。”

  就这样,李桂兰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2004年,李桂兰看中北京四中网校,她上网查查,全国各地都有分店,唯独家乡商丘没有。为了投资家乡的文化事业,于是,李桂兰投资四十余万在河南商丘开了一家北京四中网校商丘分店。可是,运作一年,网校毫无盈利。而且这一年李桂兰的精力分散两地,她在商丘,牵挂着格尔木的三个孩子,担心没有母亲的管束和照顾孩子们会不会学坏;回到格尔木,又牵挂着商丘的网校。一年时间她在两地来回奔波,这让她心力交瘁。最终商丘网校的投资又失败了,钱也打了水漂。

  “这都不算什么,做生意就这样,赚了赔,赔了赚。商场没有永远的赢家,也没有永远的输家。”李桂兰总是有这样不服输的、不低头的韧劲。

   格桑花盛开在格尔木

  
48岁的李桂兰已将年过半百。从一个少女变成女人、母亲……似乎是瞬间的事,然而生活的篮子却沉甸甸的,装满了经历、感受和体验。

  做饰品精品,虽然很有赚头,但货物的繁杂琐碎,而且随着市场的完善,竞争也越来越大。

  2008年,李桂兰分析市场形势,她看到了另一种商机——昆仑玉。于是她聪明地择时脱壳,华丽转身,事实证明,她在市场的退隐体现了她的睿智。

  昆仑玉对李桂兰来讲有着特别的一种缘份。

  早些年在丈夫开出租车的时候,因为常常会碰到一些外地客商谈论昆仑玉,而且那时昆仑玉也很便宜。所以,李桂兰的丈夫常常会买下一些玉石带回家,希望以后有机会给妻子女儿加工个手镯、小配件。

  “那会也不知道玉石值不值钱,好像就是下意识的会买一些玉石带回来。因为那时住的平房,家里空房子多,就放起来,也没人动它。”李桂兰情不自禁地说。

  李桂兰回忆说:在购物中心卖家电的时候,有一天下班回家,走到建设巷自己家门口,一个男人挡住李桂兰,说自己有一手扶拖拉机的玉石,因为着急用钱,请求李桂兰500元买下来。李桂兰再三推托,但经不住那人一直苦苦哀求,她看到车里的玉石,有几块比较大也比较好,觉得价格也不高,就买了下来。

  2007年昆仑玉申奥,要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奖牌用玉的时候,李桂兰才意识到她的玉石值钱了。

  众所周知,中国的玉加工,大多都是在杨州,广州,那里的工艺是中国玉加工的手屈一指的。申奥成功后,李桂兰就带着几块藏品玉石到扬州考察,经过玉石专家鉴定,李桂兰收藏的玉石确实不错。李桂兰就和扬州玉石设计师、加工商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

  2008年5月18 日,李桂兰经多次酝酿,准备,她的“玉之音”店面在格尔育红巷正式开张,这也是李桂兰正式加入玉行的开始。“玉之音”与“遇知音”谐音,意为李桂兰畅想在今后的玉生意上遇到真正懂玉、惜玉、爱玉的知音。正如她开店的宗旨:“玉色勿欺行外,不允多夸半分”。

  到她的店里看玉,她都会以茶俸伺。顾客可以边品茶,边赏玉,她还会教顾客如何识玉,如何收藏和保养,如果有看上的,顾客可以以玉的所值和李桂兰的为人人品,给出相应的价格,带回家珍藏。如果没有看上的,或是看上暂时不能付钱的,李桂兰女士会给看好的顾客留着,以便日后来收藏……如今的李桂兰,在以玉会友、交友的同时,她放弃了许多生意人特有的观念“赚钱为主”,而是以玉的品格,实现人性的品格,在不赔钱的情况下,她总会满足真正爱玉人的愿望。

  从繁杂、锁碎的经营中脱离出来,经营单一的物品,这让李桂兰更能专心至致地去经营,何况她和玉本身就结着一种缘。经过几年的磨砺,她越来越喜欢玉这一行当,从2008年开始,她就陆续去河南、广州、杨州考察、拜访、学习。考察市场、拜访雕刻大师,学习鉴定、学习经营管理……只要是对自已有帮助有益的,她都认真去学习,只要是一提起玉,她总有说不完的话题,神彩飞扬。

  在她的带动和感染下,现在家里所有的成员都爱上了玉。也因为玉石生意一天比一天好,李桂兰又在格尔木分开了分店“玉道”,交给大儿子经营,给小儿子在扬州开了一个昆仑玉店。同时,李桂兰的女儿2008年高中毕业后,在她的大力支持下考入北京珠宝首饰研修学院,专修珠宝鉴定、珠宝设计和珠宝销售。可谓真正的玉品之家。

  自此,李桂兰的三个孩子都有了自己的奋斗目标。而她自己也开始计划着下一步在西宁开一个昆仑玉分店,然后开办一个玉石加工厂,让自己的玉石形成加工销售一条龙。

  “玉之音”在格尔木大大小小上百家的玉店中,不算最大,也不算小,李桂兰涉入玉行的时间也比较短,可她的玉生意却做得有模有样,很有档次。可能是干一行就爱一行的原因,也可能是她不服输的性格,她总是把生意做得顺风顺水。而爱玉的人都爱到她的店里去逛逛,看看玉,也和她倾谈,了解玉学着去懂玉。而玉在她那里,再也不是一块带色的石头,有着别样的语言和生命……

  创业是个艰难的历程,一路走来,也是一个快乐的过程。善于从小事做起,遇到困难不能轻易放弃,懂得坚持。可能机会就藏在你坚持再坚持一下的意念中。

  创业时要牢记自己的社会责任,只有对社会负责才能获得社会的回报。从2001年起,李桂兰就相继获得格尔木市工商行政管局“消费者信得过单位”,市妇联“创业成功女性”、“十大女杰”等荣誉。2008年7月她所经营的“玉之音”,还获得亚洲珠宝联合理事单位等荣誉。做为一个女人,做为社会个体的商人,她在逐步被社会认可。

  经过多年的打拼和积累,李桂兰目前拥有700余万元的资金实力。在商场上,可谓是一名成功女性的典范,在家庭中,也是一位成功的妻子和好妈妈。

  在好时代、好政策、好机遇的平台下,李桂兰紧跟步伐,响应党和政府的一切号召,沿着她人生蓝图奋进,李桂兰这朵格桑花,如今正展开事业腾飞的翅膀,鲜艳地盛开在高原新城格尔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