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魔吧:美国在中东乱局中的两面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5:01:53
 媒体专稿,勿载

  由突尼斯点燃的“茉莉花革命”之火,迅速由北非蔓延至中东地区。本·阿里和穆巴拉克已经黯然下台,流亡海外;北非的另一位政治强人、利比亚的卡扎菲则以铁腕应对群众运动,已经造成了流血事件,中美等大国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撤侨运动。在中东,也门、巴林、伊朗也纷纷爆发类似的街头运动。

  按照传统的西方价值观解读,这场运动充满了典型的民主色彩。尤其对于曾经着力布局“大中东计划”的美国而言,对之应该充分肯定才是。讽刺的是,人们却看到了一个采取双重标准的美国。

  具体而言,对于埃及和巴林的民主运动,美国采取的是态度游移、彷徨。虽然英国《每日电讯报》曝出早在2008年的4月6日,华盛顿就秘密约见埃及的政治异见分子,鼓励其推翻埃及的穆巴拉克政权。但是,穆巴拉克毕竟是美国在中东的战略盟友,一向支持美国在中东的政策布局。因此,对于埃及这位“最后的法老”,是既希望其变又冀望其稳。在开罗解放广场持久的群众运动中,美国经受了无尽的煎熬。不过,穆巴拉克最终“光荣流放”恰如一面政治哈哈镜,不仅照出了这位政治强人的穷途末路,也折射出美国的两面性来。

  伊朗就是典型的案例。为了避免出现埃及式的乱局,伊朗、巴林和利比亚,开始对示威群众很不客气,甚至出现了流血牺牲。于是,一场美国裁判的游戏开始无厘头上演。伊朗是伊斯兰民主的典型国家,由于伊朗革命后美伊持续几十年的敌对国家,加之令美国寝食不安的核问题,对于伊朗街头的群众运动,美国表现出了极大的热心与鼓励。不仅这一次,每次伊朗大选,美国都抓住这个国家伊斯兰民主的契机,鼓励伊朗人推翻政府。相比之下,美国对于利比亚的沉默和对埃及和巴林的“建议”而非谴责,使得美国双面性昭然若揭。很简单,叙利亚不再是美国的敌人,埃及是美国的盟友,巴林是美国第五舰队的驻扎地,只有伊朗是美国除之后快的敌人。

  即使是曾为美国和西方大敌的利比亚独裁者卡扎菲,在其近年来和西方讲和后,美国对其残酷镇压示威群众的态度也让人不解。路透社23日的报道是,奥巴马打破沉默,谴责利比亚镇压抗议者。即在卡扎菲家族磨刀霍霍一段时间之后,奥巴马才有所行动。对此,美国人都开始埋怨奥巴马行动迟缓。由于奥巴马是首位与卡扎菲会晤的美国总统,他对卡扎菲的“厚爱”凸显美国在骨子里其实并没有对独裁和民主的爱憎分明,有的只是美国利益的绝对选项。支持美国的独裁者,哪怕沾染着血和肮脏的东西,依然是美国可忍受的朋友;如果是反美主义者,哪怕是真正的民主,美国也不会待见。

  对于美国在这场中东革命中的两面表现,俄罗斯战略文化基金会网站的评价是美国喜欢独裁者朋友讨厌民主敌人。2月16日的《纽约时报》则直言,美国在对待伊朗和巴林的骚乱时遵循两种路线。

  在以利益为基准的国际关系格局中,任何国家都难以表现出自我标榜的意识形态纯粹性和道德上的纯洁。在国家利益和国际道义之间,任何一个国家有时都难以兼顾平衡,而是做出趋利性的选择。美国的中东布局,美国对待中东革命的双重标准,有时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由于美国长期以来将自己标榜得绝对正确,美国历届政府和整个的外交系统,乃至美国的主流文化,都在一刻不停地向全球灌输美国价值观,通过洗脑的方式强化“美国=民主”、“民主=正义”的范式。就造成了美国是一个毫无瑕疵的民主典范形象。

  美国在中东乱局中的表现,让人感觉美国不仅很不完美,而且相当虚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