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狐官网:我国20年中撤离海外人员全记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2:37:04

我国20年中撤离海外人员全记录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07日10:52  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

  中国20年撤离海外人员全记录

  1990年至今,中国成功从事发国撤离超过5万名中国公民和同胞。至此次从利比亚撤离中国公民,20年来中国累计派出撤离人员包机、专机超过100架、500架次

  文/山旭

  到北京时间3月2日23时,中国政府迄今掌握并有回国意愿的在利比亚中国公民已经全部撤出,共计35860人。按照来自中国外交部的说法,撤离中国在利比亚人员行动已取得阶段性胜利。

  在撤离人员中,20745人已经回国。中国政府将继续安排包机,尽早接回暂时安置在第三国的同胞。同时,自3月1日起,中国在每天派出15架飞机的基础上,再增派5架飞机接回在利比亚人员。届时,每天在中国与地中海地区穿梭飞行的中国民航飞机将达到40架次。

  自2月22日首批中方人员成功撤离埃及,改革开放后中国最大规模撤离在海外人员的行动,至此度过了最为紧张的一周。

  根据公开报道,自1990年至今,中国成功从事发国撤离超过5万名中国公民和同胞。根据目前情况,至在利比亚人员全部撤离,20年来中国累计派出撤离人员包机、专机将超过100架、500架次。

  回顾过去中国海外撤离人员的历程,一个崛起大国的形象日渐清晰。中国领导人对于这一事务的关注,也显示出保障海外中国人安全的决心和信心。

  1990,海湾战争大撤离

  根据中国前驻约旦大使章德良回忆,1990年中国驻约旦大使馆救助的第一位来自科威特的同胞是个香港人。

  他在回忆文章中提到,当时有大量难民从科威特进入约旦。大使馆曾接到约旦公共安全部的电话,说在距离约旦首都安曼60公里的扎尔卡临时难民营有一个中国人。

  大使馆事务部主任杨得起很快就在难民营里找到了港商林本宁。根据约方要求,他为林本宁担保,将其带出难民营。两天后,林本宁飞离阿曼,成为大使馆成功援助的第一个中国人。

  一周后,外交部的指令传到安曼:中国决定全部撤离滞留科威特的近5000名劳务人员,驻约旦使馆必须全力以赴,做好撤离在海外人员的准备。整个撤离工作由章德良全权处理。

  除了数千人员的食宿,最大挑战来自空中。虽然中国民航已决定派出专机接回相关人员,但中约两国当时没有任何航空协定,专机即使到来,按规定也不能降落。

  经过大使馆紧急交涉,约旦破例同意开放领空和机场。在此后两个多月间,中国民航共派出专机36架次,将中国驻伊、科的7800多人全部安全撤离。值得一提的是,不仅香港居民受惠于此次撤离行动,在台湾当局驻科威特商务代表处返台后,中国大使馆还为难民营中的120多名台湾同胞进行了担保。

  事实上,在中国政府的历次海外撤离人员行动中,港澳台同胞一直被囊括在内。

  根据时任外交部西亚北非司副司长的华黎明回忆,第一批2000多人用时十天左右,前后方人员24小时不能睡觉。当时使馆组织了大量的大巴车,从科威特出发一路经过伊拉克,然后从伊拉克又进入约旦境内。过程中无一人死伤。

  根据当时的新闻报道,中国车队穿越战线时一度受阻:许多临时租用的车上贴有科威特领导的画像,其中一些甚至是战争爆发时科威特人刚贴上去的。这引起了伊拉克军人的不满,经过反复交涉才得以通行。

  为了应对这次危机,外交部西亚北非司设立了危机小组,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个撤离海外人员的专门机构。而在20年后,已由国务院成立应急指挥部,副总理直接担任总指挥。

  同在1990年,包括12名中国人在内的800多名外国侨民,乘坐美国军舰撤离战乱中的利比里亚首都蒙罗维亚。

  1997年阿尔巴尼亚发生严重骚乱。据曾任中国驻希腊大使的杨广胜回忆,当时外交部就撤离人员一事联系过意大利和美国等国,未能如愿。最后,希腊国防部长承诺帮助中国人。上百名使馆人员、工程人员搭乘希腊军舰离开阿尔巴尼亚,后在希腊乘飞机回国。

  2006,领事保护元年

  另一次具有标志意义的撤离行动,是2006年4月中国政府在所罗门群岛爆发骚乱后所采取的行动,包括协助撤离非中国国籍的华人。

  所罗门群岛首都霍尼亚拉当时发生骚乱,波及当地华人的人身、财产安全。

  据新华社报道,除了通过中国驻巴布亚新几内亚使馆向所罗门警察总监交涉,要求保护华人,外交部更要求驻澳大利亚及新西兰使馆与当地政府联络,让这两个派有军警进入所罗门的国家协助中国公民。

  这已是中国政府第二次从所罗门撤离人员。6年前,当地发生骚乱,中国政府就曾派包机接回100多人。

  此时,中国政府与所罗门并未建交,后经多方努力,中方包机将侨胞分四批从所罗门群岛撤至巴布亚新几内亚,再由国内起飞的政府包机专程将310人撤回。

  从1990年海湾战争到2006年所罗门骚乱,十几年间中国出境人数不断增加,已超过3100多万人。2005年,中国驻外使领馆共处理各种领事案件近3万起。

  温家宝总理在200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提到“积极维护我国公民在海外的生命安全和合法权益”;时任外交部长李肇星也在全国两会新闻记者会上指出,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外交的宗旨,其内涵之一就是为维护中国在海外同胞和法人的合法权益,提供以人为本的领事服务。

  在2006年,中国一共实施了四次比较大的海外人员撤离。除所罗门外,还从出现武装冲突的黎巴嫩,发生骚乱的东帝汶、汤加分别撤出170、243、193名华人。

  从东帝汶撤离是中国第一次派包机直飞事发国家撤离人员。此前,海外华人一般都要从陆路离开事发国家,从第三国中转乘机。

  就在从东帝汶撤离人员的包机飞抵厦门的5月29日,外交部领事司领事保护处正式成立。2007年8月,外交部在领事保护处的基础上,正式成立领事保护中心。

  这一年,也因诸多撤离海外人员事件以及领事保护处的正式成立,而被称为中国“领事保护元年”。

  “中国式”撤离

  随着中国的海外撤离人员应急体制逐渐建立,相关问题也浮出水面。比如,很多西方国家在撤侨时向被救助者收取费用。

  2006年7月,爆发黎以冲突,黎巴嫩首都贝鲁特的机场被封锁,只能通过陆路从叙利亚中转。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麦考麦克表示,政府将对那些乘坐飞机和轮船撤出黎巴嫩的美国人收取紧急撤离费用。麦考麦克称,这笔费用并不高,只相当于这些人平时支付飞机或轮船离开贝鲁特的费用。

  美国助理国务卿哈蒂则解释说,根据美国1956年通过的法律,这些被撤走的美国人需要向美国国务院偿还旅行费用。至于那些现在没有支付能力的人,将签署一个日后还钱的保证书。

  CNN随后播发了一位美国撤离者的抱怨:“政府想要对那些乘直升机飞往塞浦路斯的人,每人收费3000美元,而且你还不能携带任何东西。”但是抵达中转地塞浦路斯后,还不得不再花上一笔额外的昂贵费用,去寻找离开的航班。

  中国使馆则通过高价租用车辆等手段,将包括37名香港同胞在内的中国公民170人成功撤离。

  外交部发言人后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撤离时中国政府提供的交通工具是不向个人收取费用的。而且,按照国际上一般做法,撤离至第三国后所发生的交通、住宿费用均由个人承担。而中国驻叙使馆在协助侨胞撤离过程中未收取任何费用。

  最迟到这时,一套成熟的海外撤离人员应急体系已经建立了起来。

  根据时任外交部领事司司长的魏苇回忆,在2006年5月25日东帝汶发生骚乱后, 26日外交部领事司启动了领事司一级应急机制,启动24小时电话值班。27日事态进一步恶化后,外交部召开了第二次内部应急会议,决定向部领导建议开始撤离在当地的人员。

  当天晚8点,经过外交部领导批准,向国务院建议启动“境外中国公民和机构安全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就在这次13部委参加的联席会议上,决定启用包机。

  而当时即将成立的领事保护处也提前进入运行,成立工作小组,具体办事人员来自领事保护处或后来的领事保护中心,以及外交部相关司局。如在东帝汶事件中,四名成员分别来自领事司、亚洲司和干部司。

  工作小组成员会乘第一班包机飞往事发地或预设中转地。如有可能,还会通过包机对事发地大使馆进行物资支援,如粮食、水和衣物等。

  大使馆则开始前期准备工作。外交官们将撤离人员分为数个小组,任命组长,进行编号管理。撤离人员在机场等待的时候,也多次进行登机演练。

  整个撤离过程中,最为危险的还是事发地使馆的工作人员以及前往一线的工作小组成员。他们需要到被撤离人员集中地区协助其前往集结地以及中转地,甚至要在激烈交火的地方搜寻被撤离人员。

  2010年撤离在吉尔吉斯的中国人时,使馆武官刘洪与工作人员从机场返回市区营救被困在那里的中国人,遭到猛烈枪击。子弹甚至直接击中他的头盔。在这次行动中,中国政府通过直飞包机撤出了1000多名中国人。

  前方的情况会随时通报给2004年成立的部际联席会议成员的专门办事人员,相关部委再组成专门小组。如不久前从埃及撤回中国人,因游客较多,国家旅游局承担了相当重的任务,作为各大旅行社和外交部之间的沟通桥梁。此次从利比亚撤离人员,因涉及大量对外项目和大型企业,商务部和国资委都成为重要角色。

  此外,根据新华社、中新社、中央电视台等报道,其他多个部委都会参与相关辅助工作。比如国家气象局特别为包机提供气象服务;交通运输部与事发地交通部门、大型国际运输企业进行沟通;卫生部则预防返回人员可能携带的传染病。

  至于民航、相关航空公司以及中转地使领馆则是整个行动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中央领导对于撤离海外人员批示不断升级

  在成立撤离工作小组的同时,在国内一般也会成立一个接待小组。综合过去几年新华社、中央电视台报道可以发现,这个小组是由外交部、公安部、国侨办等部委工作人员联合组成的部委工作小组。包机抵达省区以及相应侨务大省也会成立专门小组。

  比如在东帝汶事件中,因撤回华人多为福建人,福建省政府成立了接待及安置归侨工作领导小组,由省政府领导任组长,省政府副秘书长及省外办、侨办、公安厅、各地级市领导组成工作领导小组。相关省区在接到外交部通报后,也会由省级政府与外事、侨务部门组织专人准备接待本省区籍华人。

  在此次从利比亚撤离中,江苏等地因为在利人员比较多,承担了相应角色。而在2010年从吉尔吉斯撤离时,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组成了五个工作组,14个地州市驻乌鲁木齐办事处的负责人被通告准备安置回国人员。

  从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的报道中可以发现,中央领导人在相关报道中出现频率越来越高,相关指示也越来越明确。

  同样是在2006年4月所罗门骚乱时,官方媒体报道,当时正在沙特阿拉伯进行国事访问的国家主席胡锦涛,指示外交部和中国驻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国使领馆,采取措施“切实保护我在所罗门群岛侨民的安全”,努力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胡锦涛还请有关部门转达他对我侨民的亲切慰问。

  随后,温家宝总理也指示外交部和有关部门密切关注局势发展,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护我在所罗门群岛侨民的安全。这也是有关撤离海外人员的官方报道中,第一次高频率、明确出现中央领导的指示。

  到2010年吉尔吉斯撤侨时,胡锦涛作出重要指示,要求“精心组织,周到安排,确保安全、顺利完成撤侨任务”。

  对于此次从利比亚撤离人员,官方报道中胡锦涛、温家宝的重要批示是:要求全力保障中方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事实上,比较官方报道中中央领导的各类批示,“切实”、“确保”、“全力”等词汇,表现了对此类事件逐级递升的重视和对下级更为严格的要求,同时包含了更为丰富的意义。

  比如,要求“全力”对待的工作,往往比使用“确保”、“切实”的工作更为急切,而且更加强调多部门之间的协调。可以体现这一点的是,中国军舰和空军参与了撤离海外人员的行动。

  显然,中央领导人对于撤离海外人员批示的增多和升级,不仅体现了中国人海外安全所面临的日益严峻的挑战,也反映了整个国家对于保障海外中国人安全的决心。■

  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中国政府将在科威特、伊拉克的7000多名海外人员转移至约旦,然后使用包机撤回。

  1997年,阿尔巴尼亚发生严重骚乱,在希腊海军帮助下,几百名中国员工迅速撤出,平安抵达希腊科孚岛。

  1999年,北约轰炸南联盟。我驻南使馆安排车辆,将1000多名华侨和留学生安全撤出。

  2000年6月,所罗门群岛发生政变。中国远洋公司的“阳江河”号货轮受命驶抵所罗门,把117名中国侨民接往所罗门邻国巴布亚新几内亚,然后通过南航包机返回广州。

  2006年4月,所罗门群岛发生骚乱。因为中国政府与所罗门并未建交,后经多方努力,中方包机将侨胞分四批从所罗门群岛撤至巴布亚新几内亚,再由国内起飞的政府包机专程将310名侨胞撤回。

  2006年5月,东帝汶发生骚乱,中国政府两架包机接回243名侨胞。

  2006年 7月,黎巴嫩与以色列发生武装冲突,中国政府通过在叙利亚中转等措施撤出170人。

  2006年11月,汤加骚乱,中国政府派包机协助193名侨胞经斐济回国。

  2008年1月,乍得战乱,在驻乍得使馆的协助下,300多名中资机构人员和侨胞分两批自乍得边境安全撤至喀麦隆、加蓬境内。

  2009年1月,海地强震, 48名滞留海地的中国公民(其中包括1名台湾同胞)搭乘国航包机返回北京。

  2010年6月,吉尔吉斯南部发生骚乱。在各方努力下,中方共出动9个架次包机从该国接回约1300名中国公民。

  2011年1月,埃及爆发骚乱,中国政府派出8架飞机,共接回包括港澳台同胞在内的中国公民1848人。

(编辑:SN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