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牙鼠标:张子林书法 收藏 小小鼻烟壶故事多(图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8:40:30
小小鼻烟壶故事多(图文)
文来源:四川新闻网-图来源:烟具烟标
据史料记载鼻烟功效奇妙:“驱寒冷、治头眩、开鼻、无烦。烟火其品最为高逸。”
鼻烟壶是用来装鼻烟的容器,于明朝万历年间传入我国,在清朝乾隆年间其制作达到高潮。鼻烟壶体积虽小,却集绘画、书法、雕刻、镶嵌、诗词于一身,具有很高的欣赏和收藏价值,成为历代收藏家手中的珍品,世界各国的博物馆都收有鼻烟壶。

(清)四色套料渔家乐鼻烟壶
套玻璃工艺始于清康熙年间,它将玻璃成型工艺与雕刻工艺相结合,既凸显了玻璃的质地美,又展现了纹饰的清丽美,二者相得益彰,是玻璃艺术史上的一项重大发明。这种技艺应用到小小的鼻烟壶上,使不同色彩对比强烈而又浑然一体,醒目而又和谐,给人以新颖别致的感觉。

粉彩菊花鹌鹑图瓷鼻烟壶,清乾隆,通高6.2cm,腹径2.6cm。清宫旧藏。
烟壶小口,口沿施金釉,配铜镀金錾花圆盖。短颈,鼓腹,圈足。通体施白釉,腹部绘菊花鹌鹑图,生动自然。足底有红色篆书“乾隆年制”四字款。

此烟壶上之图案寓意“长治久安”。画面布局疏朗,色彩雅丽,运用蓝、红、黄、绿、赭诸色绘制而成,采用先勾勒轮廓再填色的方法。颜色深浅不一,有立体效果。
玻璃胎画珐琅桃实鼻烟壶,通高5.3cm,腹宽3.9cm。
烟壶扁圆体,碧玺制壶盖。白色玻璃胎。腹部黄色珐琅地上绘通景桃树一株,树干茁壮,枝头盛开着娇艳的粉红色桃花,硕大饱满的桃实压弯了枝条。

该烟壶以黄色珐琅为地色,衬托主题花纹。此类风格的鼻烟壶在北京故宫仅珍藏3件,台湾故宫有数件。绿松石山石花卉鼻烟壶,清,通高6cm,腹宽4.8cm。
烟壶为绿松石质地,通体为蓝绿色,间有铁线斑纹。扁圆形,扁腹两面琢阴线山石花卉,并在阴线内填金。烟壶配有浅粉色芙蓉石盖,内附牙匙。
松石多块状,不透明,质地坚硬且脆,颜色多为鲜艳的天蓝色或蓝绿色,此作品为蓝绿色。

这件翡翠鼻烟壶是藏家吴先生的家传“宝贝”,他家里以前在琉璃厂做古玩生意,后来转行。这件鼻烟壶高6.45厘米,宽5.3厘米。翠色青绿,局部色较深。烟壶近似椭圆形,上部略宽,小口,细颈,表面光素无纹。

鼻烟壶的使用主要是在清代,在当时宫廷达官贵人间风行。清前期的作品以方、圆类型为主,后期的作品形状多变化。翡翠鼻烟壶的优劣多以材质本身判断,其纹饰、造型一般都较简练。

白套蓝玻璃竹鹊图鼻烟壶,通高5.6cm,腹宽3.6cm。
烟壶作扁瓶状,以涅白色玻璃为胎。肩部饰蓝色兽面衔圆环,腹部两面作圆形开光,内嵌染牙制成的竹鹊图案,并罩无色透明玻璃。壶底阴刻“乾隆年制”楷书款。
该烟壶将套玻璃与镶嵌两种技艺合于一器之上,装饰技艺独特。

孙洪林的皱墨山水技法内画鼻烟壶《危楼高千尺 手可摘星辰
用皱墨山水技法画内画,宣纸上的效果在鼻烟壶出来了,这种鼻烟壶打破了冀派内画鼻烟壶的传统技法,“让人眼前一亮”。景县的孙洪林先生用新的技法为冀派内画添异彩。
提起鼻烟,有人就会将其与鸦片相类比,其实,鼻烟不是鸦片烟,它传入我国已有400年的历史。天津市惟一从事鼻烟制造的估衣街益德成第五代传人张园林老人讲述鼻烟的制作工艺和鼻烟的历史……
雍正定名叫鼻烟
鼻烟始自明末、兴于清代。开始为达官贵人们权力的象征,后来遍及百姓,主要用于避瘟。最早将鼻烟传入中国的是利玛窦。万历二十九年利玛窦到北京,向万历皇上献自鸣钟和鼻烟壶等贡品。在这些进贡的鼻烟壶中,以“十三太保”最为珍贵,所谓“十三太保”,就是十三种不同的瓶子,整齐地放在锦盒中,瓶子的式样是不同的。鼻烟自此开始传入宫中,后来随着皇帝赏赐给大臣们鼻烟以及鼻烟壶,开始向上层社会流入。
鼻烟是舶来品,据介绍,一开始鼻烟没中国名字,在汉语中也没有“鼻烟”这个词,一般都是把鼻烟的外语发音直接音译过来,由于各国的语言文字有所区别,因此,鼻烟音译过来后,有多种不同的发音:“布鲁灰陆”、“克伦士那乎”、“士那乎”。这几种发音中,“士那乎”好叫一些,皇家便称鼻烟为“士那乎”。到了雍正年间。雍正皇帝觉得“士那乎”这个外国名叫着别扭,就根据鼻烟是用鼻子来闻的特点,把“士那乎”命名为“鼻烟”,至此,鼻烟开始有了中国名字。
但这种鼻烟也远非普通百姓所能够承受,一般只有在富贵人家才能购买并吸食。后来,鼻烟普及到百姓。民间能够使用鼻烟的,一般以防瘟为主。而上层社会则以吸食鼻烟尤其是外国进口的鼻烟为荣。在盛装鼻烟的工具中,以鼻烟壶最受欢迎。
鼻烟壶小内存巨大
鼻烟传入中国后,开始是用传统药瓶盛放鼻烟,后来利用了多种材质和制作工艺来完善鼻烟的盛具,这种盛具,被人们称做“鼻烟壶”。
尤其是在清代,上到皇帝,下至百姓,吸闻鼻烟甚是风行,因此中国人自己制造鼻烟壶的就多了起来。在张园林老人家中,就有100多种不同类型的鼻烟壶。这些鼻烟壶的种类可以说包罗万象,有玉的、贵石类的、贵金属类的,甚至连最普通的果实种核,竹木根茎,经过艺人的匠心独运,均能制作成精美的鼻烟壶。而用料最多的是玻璃。据张老介绍,由于清代中国生产玻璃的技术不高,经常会在玻璃表面残留一些气泡,人们把这种残留有气泡的玻璃鼻烟壶称为“唾沫底儿”。在这类鼻烟壶外面一般都套有深色的套料。张园林老人说,国际上经常会举行一些鼻烟壶收藏展,而在展览中,要属中国生产的鼻烟壶最为精巧。在过去,鼻烟壶的材料和类型往往能够反映出主人的身份。在皇宫里有专门为皇帝制作烟壶的“造办处”,在民间也有制作各种鼻烟壶的作坊。
到了晚清民国时期,鼻烟壶的制作达到了一个高峰。当时产生了许多制壶名家和作坊,例如雕瓷烟壶高手王炳荣、著名内画艺人四大名家周乐元、马少宣、丁二仲、叶仲三;著名的“辛家皮”、“袁家皮”等,都是当年鼻烟壶行业中的佼佼者。在他家中就有周乐元的内画鼻烟壶。不但做工精美,而且画法纯熟,属于鼻烟壶中的精品。
鼻烟制作讲究多
鼻烟制作的工艺很考究。益德成用茉莉花来提炼烟味,鼻烟在制作过程中,必须经过一个晒的过程,但一定要把握好热度,制作鼻烟温度不能太高,最好是在每年的6到10月份生产鼻烟。生产的时间不同,鼻烟的质量也不一样。在出售之前,要用茉莉花重新将鼻烟的味道提出来,从而有一种新鲜的感觉。
许多人认为,闻鼻烟也会上瘾,其本质与吸烟没有什么区别。尽管目前不提倡吸烟,但烟的产量却在不断的提高,每年由于小小烟头所造成的火灾也很多,而鼻烟则可以解决不用明火的问题,另外,关于鼻烟治病的问题,也可以通过科学研究后,让更多的人从鼻烟中受益。
鼻烟壶收藏价值大
从收藏的群体来看,早在19世纪末,欧美收藏家就开始注意收藏鼻烟壶。东南亚地区则在1989年以后才出现收藏鼻烟壶的热潮。近年来,我国的藏家又加入了进去。最为经典的案例,就是北京著名收藏家马未都,在1992年把一只5000元从琉璃厂小摊买的鼻烟壶,带到香港以6万港元成交。
自1996年北京翰海艺术品拍卖公司第一次专场拍卖鼻烟壶起,鼻烟壶的市场价位便以50%至70%的幅度上涨,价格呈翻番状。有关专家认为,目前鼻烟壶的价格或多或少还有些水分,但是其中的珍品还有升值空间,因此追寻珍品也应该成为鼻烟壶投资的重要指标。成交记录显示,清乾隆制作的鼻烟壶占据着统治地位。在此次拍卖会上,清乾隆御制铜胎画珐琅西方人物鼻烟壶、清乾隆御制铜胎画珐琅五福人物鼻烟壶以及清乾隆御制白料珐琅彩牡丹翠鸟鼻烟壶都是难得一见的珍品。
各具特色鼻烟壶因产地不同而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如辽宁的玛瑙鼻烟壶、山东的水晶鼻烟壶、内蒙古的银鼻烟壶、西藏的金属鼻烟壶。清朝末年,鼻烟壶内画技术盛极一时,艺人在竹签上绑上狼毫,伸到壶内,在经过磨砂的内壁作画,于方寸之间,能画出花鸟鱼虫、山水人物,题写唐诗宋词元曲,国画和书法艺术在鼻烟壶上体现得尽善尽美。鼻烟壶充分展现了我国能工巧匠的卓越技艺和才能,其小巧别致的造型、五彩缤纷的画面、丰富多彩的材质备受国内外收藏家的喜爱,名家制作的鼻烟壶在国际拍卖会上成交价在数万至数十万元,极具升值潜力。
收藏界有句行话:北方人赏鼻烟壶,南方人玩紫砂壶。这话道出了南北古玩人的文化趣味,同时也折射出鼻烟壶一如紫砂壶是古玩杂项中的一种雅俗共赏的藏品。

张汝财带领艺徒创作的绘有国际奥委会终身名誉主席萨马兰奇肖像的鼻烟壶
在各种不同材料制成的鼻烟壶中,一个石榴制成的鼻烟壶引起了记者浓厚的兴趣,用石榴来制作鼻烟壶,一方面不能抽籽太早,这样容易破裂,也不能抽得太晚,石榴容易干瘪,工艺流程要求非常严格。




 




新闻来源:四川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