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依依小时候照片:无标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2:55:39
[转贴]台湾记者:北京是个农村城市 ...
文章提交者:耶律弘 加帖在猫眼看人【凯迪网络】http://www.kdnet.net
台湾记者:北京是个农村城市 ...
一台湾女记者, 自己方位感很差, 看不懂地图, 却以为"北京对于地点的描述方式很农村"。但北京人"时间观念很模糊, 用语不精确"的看法还是比较中肯 ... 文章较长, 读完方觉有趣.
北京是个农村城市,在我的理解中,这里所指的农村就如同我对台湾农村的理解。在北京这个城市居住的人民,在面对高度发展的城市建设,仍保有农村的生活思维,形成了现代化城市建设搭配传统农村生活逻辑这样的有趣场景。第一个特征是,北京对于地点的描述方式很农村。
北京市民在描述一个地点时,喜欢使用诸如“东”、“南”、“西”、“北”、“几百米”、“几站路”这样的说法,从来不使用详细的地址。这就是一种很明显的农村思维。譬如,在村子里要说自己住在哪儿,大概都是这么说的:到了村口,有棵大榕树,过了这棵大榕树向东走大约500米,过一座石桥,路的北面会看见一个红顶的三层小楼,在这小楼后面往东看,可以看到一块牌匾,然后往牌匾方向走,接着到了第一个巷口往西走……嘿嘿,我这么一举例,是不是就连结上了?
但是在一个现代化的城市里,这样的表述就发生问题了,就像我,从来也搞不清楚东南西北。虽然很多北京人会这么跟我说,北京的路都是正南正北的,问题是,我就连路都搞不清楚呀,还南北咧,没有明确的地址对于外来者将是一个非常严峻的考验,这一点各位不妨问问你们的老外朋友!
北京的朋友经常会教你分辨东西南北。
他们会这样说:“很简单嘛,北京是正南正北的棋盘式布局,你到一个地方只要在脑中想一下地图,就可以马上认出东南西北了。”
我只好苦笑:“可是我不是北京人啊,我哪能每到一个地方都能想起对应的地图来?”
他们不依不饶:“有些地名也在提示方位啊,比如西直门、朝阳门。”
我再度困惑:“那广安门、德胜门、复兴门呢?如果我是个外国人,我怎么能够知道朝阳门向东?”
他们只好使出终极杀着:“你可以看太阳啊”。
GOD!不说这个我还不来气呢,北京春、秋、冬三季,灰蒙蒙的天气太多了,太阳在哪!很长一段时间我会想,是不是该带个指南针在身上?
我曾经以为,这种方式连北京人自己都会感到困惑。但下面的故事证明,北京人还是很牛的。
在我第一次北京驻点时,有一回做采访,打电话问采访点的地址,一位大妈在电话那头说:我们这儿就在某某大厦的东北角。我心想,这北京好歹有个上万栋楼吧,就这么一个大厦名,谁知道在哪呀?于是我追问地址,未料那大妈是这么说的:“你这么说,师傅肯定找得到,给你地址你也不见得找得到!”我心想,完了,肯定被师傅骂,只好怀着惴惴不安的心告诉采访车师傅,天哪,他也真厉害,听完之后就说知道在哪,然后就往那儿开!这一次的经验让我很难忘,太神了!还有一回我打车想去北京的亲戚家,我只知道要在环路上民族园那个出口出然后左转,于是我就这么跟师傅说,师傅反问我一句:路南还路北?惨了,蒙了,我哪知南北呀,我连民族园在北京的南或北都不知道咧!(现在当然是知道啦)我只好弱弱地说:我只知道左转!那师傅也很不客气,说了句:嗨,你们这些个女同志就只知道左右不知南北……我的脸上真是好几条线!
第二个特征是,时间观念很模糊。
时间的描述往往很模糊,经常以太阳为参照,分为上午、下午、晚上。这一点,又带有鲜明的农耕时代下的农村特色,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正中天就是午饭时间了。
为了这个时间概念不准确,我着实适应了好长一段时间,直到现在我都觉得跟人约时间见面是件痛苦的事!一位朋友打电话约定后天下午来公司面谈。
我问他:“后天下午什么时间?”
他好像从没有想到会有人问他这个问题一样,愣了几秒钟才答道:“反正就是下午了。”
我说:“下午时间很长的,说个具体的时间吧。”
他想了想说:“那就两三点、四五点吧!”
“……”
这是说我得整个下午等他吗?
另一种约定的方式更加没有时间观念。
“后天一起吃个饭吧!”
“好啊,后天中饭还是晚饭?在哪里?”
“到时候我打电话给你。”
说真的,我出门得要一小时以上的准备时间,到时候再说,这、这、这真的很为难我呢!
这种约会让我极其困扰,后天一整天势必不能再安排其他事情,还要在这两天里为之分神,因为时间的不确定,很有可能会改到明天或者是今晚。
到时候再说的后果往往是,提前一个小时告诉你。在这一个小时内,要抓紧时间化妆、换衣服、叫出租车,待到上了车时间已经过去一半多,路上再小堵一会,于是就迟到了。
经过这几年,我也逐渐变成个迟到大王啦!(有些为自己找理由)
模糊的时间观念、缓慢的生活步调,这绝对绝对就是农村的重要特征!
第三个特征是,用语不精确。
从2004年第一次来北京到现在已经有几年了,各位肯定无法想象,有句话对我直到目前都还是一种困扰,这句话就是“那可不好说”!
我是真心觉得,这句话是世界上最高深莫测、最具有神秘感的一句话。总结了五年,才算初步有了一些心得。它可以用在任何场合,用来回答任何问题。这句话里有时的意思是,对方不便于说出口,需要你自己去揣摩。有时候又变得很简单,纯粹就是使用者自己对某些情况不了解而做出的回答。有时候,这句话又象征了某些潜规则,成了区分“敌我”的一句切口,你要是愣住了没反应过来,那就不是自己人了,因为自己人都知道!
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是在一次采访前,我问对方说可不可以去采访,对方就回了一句:“那可不好说”!
我就问道:“这话的意思是我得去向台办申请?还是……”
对方答:“那也不好说!”
我继续问:“您的意思是,我采访不了?”
对方答:“那也不见得。”
喔,天哪,这是什么意思?我无奈地再问:“那我是该办什么样的手续、或是找什么人、或是我到底怎样能够采访咧?”
这时对方终于说出他真正的答案:“主要是我们这里不曾有过台湾媒体采访,所以我得问问领导。”
吼,早说嘛,害我猜了这么久!
总而言之,在这以后的日子里,我总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状况下听到这句话,每回当我好不容易为这句话的含义找到一种解释后,又往往在下一次遇到另一种状况而产生另一种解释,所以前阵子我跟从台湾来的唐圣瀚大哥说:“您来大陆做生意,一定会遇到这句‘那可不好说’,这句话直到现在我这个翻译还翻不准,是我对大陆进一步了解的障碍。”唐大哥用一种不可思议的表情看着我说:“连你都不懂,这句话很高很深呀!”可不是!更有意思的是,我还曾经问过我大陆的朋友们,什么叫做“那可不好说”,他们的回答竟然是“那可不好说”!
过年时我回到台湾,一位朋友的妻子也跟我说,先前陪着老公去北京演讲,她就跟老公说:“为什么这里的人说话要这么含糊,不把话说清楚?让我无所适从。”听完我的分析,这位太太也终于知道这是一种生活上惯用的表达了。虽然我理解,这是北京人一种比较温情、委婉的表达方式,但这种模棱两可就是一种农村思维,肯定会给别人带来困扰。我真不知道老外用英文要怎么翻译这句话,我只期望,看过本书的朋友们,以后遇见胡同台妹乃至其他台湾人,请一定一定要贴心地把情况说清楚,千万不要再“那可不好说”了!
除了这句话,其他像是:大约有个两三站地吧、三五百米吧、大概就是几十斤吧、大概三五天一星期能好吧、那人是我哥们(其实这句话充其量只能说明那人是个男的)……这里我再说一个小故事。
有回我在上海驻点,临时被调来北京支持,到北京时是下午三点,我身上没有人民币仅有美金,但我又没吃饭,于是要求采访车李师傅载我去吃饭。到了餐馆,一摸口袋空空如也,我又不好意思跟师傅说,于是托词上洗手间,问了服务员这附近是否有可换汇的银行,服务员是这么跟我说的:“很近,就在一出店门右转。”于是我很安心地照着他的指示去找。过程的曲折且不缀述,总而言之这一来一回大约花了30分钟,等我回到餐馆,李师傅很忧心地跟我说:“我以为你在厕所出了什么意外。”
我必须承认这种概述的用语听来很帅气、很爷儿们,但我也必须强调,常用语汇就可反映这个城市的人是否够商业、够精准、够职业,曾经有份报告,是以亚洲各大城市人走路的速度来衡量一个城市的进步程度,我记得那年报告中显示,走路最快的是日本东京!走路速度跟城市发展有何关联呢?当然,当每个人都把时间当作金钱时,走路就必须快,而这也会带动整个城市发展的步调,以此类推,精准的用语带动的就是精准的思维,而这个思维就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四个特征,用句北京话来说,就是套近乎!什么都喜欢拉关系,就如同平常拉客的小商家都喜欢用“姐”,而这个特征不但农村,更反映了这是个关系为王的社会状态!
也因此,从这种套近乎的逻辑,又衍生出各种各样的不规范思维!例如,有了关系所以可以不用排队、不用守规矩、不用承担责任,因为“我有人,不用担这些心”、“放心好了,我有办法,我可以搞定”。
说起规范,我忽然想起来,北京人不爱签合同,不愿意按照合同办事。因为有了合同,在深层心态来说,那表示我跟你之间没有“关系”,所以只能靠合同来维系。又譬如说,在北京,你找别人帮忙,经常能听到的一句话是:“放心吧,那人是我哥们儿。”
我只能说这大概是“那可不好说”之后我第二害怕听到的话!每次我只要听到这句话,后面的话我会自动屏蔽,然后一阵晕眩,想着,完了,事情大调了!其实这句话仔细分析,也是够农村了。农村里,大家自小在一起,谁都认识谁,靠的就是关系的亲疏远近,在那个环境里,哥们儿是靠谱的,台湾说法就是很可靠的好兄弟,但到了这个大城市里,谁都有几个哥们儿,哥们儿还有哥们儿,谁又能天天自己事不干,帮哥们儿办事呢?
类似的一句话还有:“咱俩谁跟谁啊!”这是一句大陆普遍用来表达亲切的说法,透过我这个翻译,台湾人会怎么说这句话呢?台湾人会这么说:就凭我俩的关系,其他的就不用多说了!先不要觉得台湾人说话怎么这么复杂,抛却价值的判断,这两句话除了字数的长短不同外,其实还有在文字运用上的直接与否。我必须承认,台湾人说话比较繁复,但这不是坏事,可以把意思表达明白;然而大陆的说法也没什么问题,这样多爷们儿嘛!如果认知到这一点,也就不难解释,何以台湾人会觉得大陆人说话没有礼貌,好直接;也可以解释大陆人总觉得台湾人娘、啰嗦!这中间我用的都是负面的形容词,对照我先前的说法,其实换个角度想,并且理解这中间并没有什么不好的动机,这样说来,其实只要彼此理解,那么我们就不会为了某些用语的不同而产生误解了!
当然,现在我非常清楚“咱俩谁跟谁”是为了套近乎,有阵子对这句话我可是极其反感的。如果彼此真是老相识、好朋友,这么讲绝对没问题,不过如果是个陌生人猛然这么说,我心里所产生的图像就是,你肯定有什么意图才要跟我装熟!
我曾经碰过这样的事,有一个报纸业务员来拜访我,希望我能下广告预算给他!我跟他之间是第一次见面,对方滔滔不绝地谈着他们的媒体优势、价格有多优惠等等,然后他忽然这么说:
“姐,我看您的样子也是很有经验的,对我们媒体的状况肯定也是很了解,这样,我给您一个很棒的折扣,另外再加送您
一周,您看这样如何?”
我问:“这样你不是吃亏了吗?价格这么低!”
他:“嗨,咱俩谁跟谁,您就是我姐,给您个好价格也是应该的嘛!”
我沉默了许久,当时我心里想的是,这个人做生意不老实,我跟他第一次见面,我就成了他姐,他的价格肯定还能再降,况且这么拉广告肯定不专业,价格一下子就降这么低,可见媒体的效果有问题!说真的,我没去真正研究那个媒体到底是不是效果有问题,当时我只觉得反感,很希望把这个人给送走,我不喜欢一个业务员把死的说成活的,然后还能开花!
回头看看我整个心路历程,其实我的反应很正常,就一个台湾人而言;他这样的说词也不奇怪,因为大家都这么说,或许他在开头真是报了高价,透过很大的折扣,丢出的其实是合理的价格,这样的操作或许是他的领导、他的前辈告诉他的,因为大家都有这样理所当然的心理预期,不过,我没有!
懂了吧,一句话就算说开来,也因为彼此的理解状态的不同,而造成这笔生意根本失去了可实行性,从一句话衍生出来的所有一连串的假设就是这样产生的,于是在多年以后的今天,我不禁想,两岸之间是不是有太多太多状况就是来自于这样的理解落差呢?